CN112877242B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77242B CN112877242B CN202110162798.XA CN202110162798A CN112877242B CN 112877242 B CN112877242 B CN 112877242B CN 202110162798 A CN202110162798 A CN 202110162798A CN 112877242 B CN112877242 B CN 1128772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synthetic
- culture solution
- bacteria
- photosensitizer
- microorganism cul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36—Adaptation or attenuation of cel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3/00—Treatment of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with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e.g. magnetism, sonic wa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12P3/00 - C12P39/00,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C12P1/0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12P3/00 - C12P39/00,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by using bacter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对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施加电势和添加抗生素,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步骤2、提取所述光合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得到菌源光敏剂。本申请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菌源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有效解决现有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存在的效率低、费用高、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水源水中具有生物蓄积性、难降解性、高毒性的有机物种类日益增加,由于这些有机污染物大多数为溶解性有机物且在自然水体中的含量很低,一般为微克、纳克级别,难以通过传统的净水工艺去除。目前,常用于微污染水体处理的方法有化学氧化法、膜过滤、生物处理等方法。其中化学氧化法虽然可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无选择性有效去除,但由于其向水体中投加了大量的化学药剂,造成了运营成本的增加,并且,化学试剂的残留还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膜过滤可以通过孔径筛分作用有效截留水体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溶质,但对可溶性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且容易出现膜污染等问题。
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低耗的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有效解决现有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存在的效率低、费用高、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对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施加电势和添加抗生素,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步骤2、提取所述光合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得到菌源光敏剂。
另一实施例中,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一、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对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施加电势,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步骤二、监测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光合细菌的产电情况,当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电流降至最低点时,向所述光合细菌中更换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继续培养,直至监测到的所述光合微生物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
步骤三、对所述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的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光合细菌的光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电子从而形成电流,代谢活动越剧烈,产电也越多。
需要说明的是,电流周期是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周期,每个电流周期电流都会经历先升后降的规律,即在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光合微生物便会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光合电子使电流上升,直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耗尽,电流就会开始下降,这与光合微生物群体的生长繁殖需经历的四个周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是一致的,电流周期可采用电流-时间图表示;刚开始驯化时,由于光合微生物均为普通光合微生物不具备电活性,因此产电能力较低,在驯化期间,电流会随每个换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周期逐渐增大,“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即代表光合微生物已驯化完成,此时每个周期的最大电流(即电流峰值)大致相同且电流变化曲线大致相似。
具体的,向所述光合细菌中更换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继续培养时,包括:在电势驯化所述光合细菌的前期阶段,由于所述光合细菌是分布在培养液中的,所以每次更换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是需要保留15%左右的旧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也就是包含菌种的培养液),剩余的85%为新配制的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待电势驯化所述光合细菌结束后,所述光合细菌会随着生长代谢逐渐附着在石墨板工作电极上,这时更换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是全部置换,不保留旧光合微生物培养液。
具体的,采用石墨板施加电势将光合细菌驯化,光合细菌会在驯化过程中逐渐长在石墨板工作电极上,逐渐由普通光合细菌被驯化为具备电活性的光合细菌,在石墨板工作电极上形成生物膜,观察到3个类似周期的电流,且工作电极表面覆盖了生物膜,然后再向驯化好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投入抗生素进行菌源光敏剂的诱导,一般完成从非电活性光合细菌到电活性光合细菌的驯化,需经历1至2个月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工作电极是固相电极,对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施加偏电势后,电势将光合细菌在光合异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光合电子导出,同时促进光合细菌附着在工作电极上。光合细菌会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分泌胞外聚合物,因此,在工作电极上收集光合细菌,即可在光合细菌表面提取菌源光敏剂。
另一实施例中,提取所述光合细菌的菌源光敏剂的方法包括:通过无菌刷将工作电极表面附着的光合细菌刮取,用10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连续冲洗几次使光合细菌悬浮于氯化钠溶液中,于5000rpm下离心5min下,去除上清液得到光合细菌菌体;将光合细菌菌体重悬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60℃下加热30min,然后将溶液于5000g,4℃下离心20min,上清液以0.22μm的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澄清液体即为富含菌源光敏剂的溶液,将该溶液置于-20℃冰箱中冷冻6h后再进一步由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最终制成粉剂,于4℃下密封保存。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势范围为-0.2V~0.4V。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甙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和多肽类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生素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浓度为0.1~5mg/L。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抗生素为磺胺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生素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浓度为0.1~5mg/L。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抗生素为磺胺类抗生素;所述抗生素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浓度为1mg/L。
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可根据微污染水源水中抗生素种类,添加相应的抗生素,进而制备可降解微污染水源水中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
具体的,所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所述氨基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和依替米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林可霉素或/和克林霉素。所述氯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氯霉素或/和硫霉素。所述多肽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或/和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或/和去甲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B或/和杆菌肽类的杆菌肽。
具体的,对所述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的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持续培养3个电流周期以上,以完成光合细菌细胞外结构的改变,诱导其生产菌源光敏剂。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势通过三电极体系施加在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所述三电极体系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采用的三电极体系可以为现有常规的三电极体系。将所述工作电极和所述辅助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0.2V~0.4V的恒定电极电势。
具体的,所述工作电极可以为石墨板。
使用前,将石墨板按次序分别浸入丙酮、盐酸溶液(5mol/L)、去离子水中并分别超声10min、1min、20min后洗净烘干备用。
具体的,所述辅助电极可以为钛丝。
使用前,将钛丝缠绕成圈,浸入去离子水中超声20min后洗净烘干备用。
具体的,所述参比电极可以为饱和甘汞电极。
使用前,将参比电极浸泡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24h活化电极备用。参比电极置于整个三电极体系的中心位置,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平行且对称置于参比电极两侧,并保持一定距离。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照条件为光合微生物可接受的光照条件。
具体的,本申请的光照条件为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光合细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冷白色全光谱灯的光照度为8000-15000lux。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包括磷酸缓冲溶液、常量元素溶液、复合维生素溶液、痕量金属溶液、菌生长媒介溶液和水;
所述磷酸缓冲溶液、所述常量元素溶液、所述复合维生素溶液、所述痕量金属溶液、所述菌生长媒介溶液和所述水的体积比(60~70):(25~30):1:(4~6):(25~30):(125~135)。
具体的,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配制参照文献《Enhanced removal ofveterinary antibiotic from wastewater by photoelectroactive biofilm of purpleanoxygenic phototroph through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uptake》,将上述文献的CH3COONa投加量修改为2g/L,所述磷酸缓冲溶液、所述常量元素溶液、所述复合维生素溶液、所述痕量金属溶液、所述菌生长媒介溶液和所述水的组分与上述文献含量一致。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合细菌为紫色非硫不产氧光合菌。
具体的,所述紫色非硫不产氧光合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具体的,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本申请采用的制备装置为具有盖的玻璃容器,内设有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外部设有取样口。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外接电化学工作站以控制电极电势;取样口可完全密封,实现非取样阶段的装置内严格厌氧。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包括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菌源光敏剂。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菌源光敏剂或所述菌源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菌源光敏剂在废水中的TOC浓度为15~25mg/L。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包括:所述菌源光敏剂在光照和电势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所述电势的范围为-0.2V~0.4V。
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基于固相的工作电极,对光合细菌施加偏电势,使得光合细菌光合异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光合电子导出,同时辅以光敏产物诱导剂—抗生素,以促进光合细菌胞外分泌光敏大分子多聚物,提取后用作促进废水中毒性有机物光降解的菌源光敏剂。因此,本申请基于固相基质在优选的偏电势条件下与光敏产物诱导剂(抗生素)的协同作用下,改变光合细菌的光合代谢路径,促进其胞外合成代谢,诱导光合细菌在细胞外积累具有光敏效应的大分子多聚生物质,提取后可用作微污染水体中微量或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光敏药剂。
本申请制备的菌源光敏剂易于运输和储存,应用于有机微污染水源水中微量或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快捷简便、成分天然、安全无残留等特点。将本申请的菌源光敏剂加入到含抗生素水体中,在光照和电势的作用下,经过58h后,抗生素去除率与未投加光敏剂水体相比提高了近17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处理条件下制备菌源光敏剂的抗生素的降解效果点线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菌源光敏剂添加与否得到的抗生素的降解效果点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处理条件制得菌源光敏剂中各组分(蛋白质、多糖、腐殖酸)的含量堆积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存在的效率低、费用高、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缺陷。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制备菌源光敏剂的方法包括:
1、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对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施加电势,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2、监测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当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电流降至最低点时,向光合细菌中加入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继续培养,直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
3、对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在光照条件下培养光合细菌。
4、提取光合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得到菌源光敏剂。
其中,以下实施例所用原料或实际均为市售或自制。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购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配制方法参照文献《Enhanced removalofveterinary antibiotic from wastewater by photoelectroactive biofilm ofpurple anoxygenic phototroph through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uptake》,将上述文献的CH3COONa投加量修改为2g/L,其余组分含量与文献一致,CH3COONa作为培养液中的碳源,沼泽红假单胞菌在上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生长周期为6~8天。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不同条件制备菌源光敏剂的抗生素降解效果试验,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石墨板作为反应装置的工作电极。使用前,将石墨板按次序分别浸入丙酮、盐酸溶液(5mol/L)、去离子水中并分别超声10min、1min、20min后洗净烘干备用。
使用钛丝作为反应装置的辅助电极。使用前,将钛丝缠绕成圈,浸入去离子水中超声20min后洗净烘干备用。
使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反应装置的参比电极。使用前,将参比电极浸泡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24h活化电极备用。
参比电极置于整个反应装置的中心位置,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平行且对称置于参比电极两侧,并保持一定距离。
1、有菌/光照/0V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适合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恒定电极电势0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反应装置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驯化,直至工作电极的石墨板上长满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电活性生物膜且观察到三个周期相似且稳定的电流即驯化成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控制电极电势为0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继续培养三个生长周期后(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开始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抗生素降解实验的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有菌/光照/0V。
2、有菌/光照/0.2V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适合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恒定电极电势0.2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反应装置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驯化,直至工作电极的石墨板上长满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电活性生物膜且观察到三个周期相似且稳定的电流即驯化成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控制电极电势为0.2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继续培养三个周期后(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开始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抗生素降解实验的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有菌/光照/0.2V。
3、有菌/光照/0.4V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适合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恒定电极电势0.4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反应装置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驯化,直至工作电极的石墨板上长满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电活性生物膜且观察到三个周期相似且稳定的电流即驯化成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控制电极电势为0.4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继续培养三个周期后(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开始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抗生素降解实验的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有菌/光照/0.4V。
4、有菌/光照/-0.2V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适合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恒定电极电势-0.2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反应装置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驯化,直至工作电极的石墨板上长满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电活性生物膜且观察到三个周期相似且稳定的电流即驯化成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控制电极电势为-0.2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继续培养三个周期后(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开始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抗生素降解实验的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有菌/光照/-0.2V。
5、有菌/遮光/0.2V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适合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恒定电极电势0.2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反应装置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驯化,直至工作电极的石墨板上长满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电活性生物膜且观察到三个周期相似且稳定的电流即驯化成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控制电极电势为0.2V,控制电极电势为0.2V,继续培养三个周期后(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开始对含有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反应器进行遮光处理使得反应器处于完全黑暗无光的条件,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遮光处理是只有在做降解实验内遮光),抗生素降解实验的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有菌/遮光/0.2V。
6、灭菌/光照/无电势试验:将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设置在无菌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不施加电极电势,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将无菌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置于光照且未施加电势的条件下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灭菌/光照/无电势。
7、灭菌/遮光/无电势试验:将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设置在无菌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不施加电极电势,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将无菌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置于全黑暗且未施加电势的条件下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取样时间为磺胺嘧啶加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后开始算起,取样取到第58个小时,取样点设置为第0、4、11、22、34、46、58小时,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灭菌/遮光/无电势。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上述有菌/光照/0V、有菌/光照/0.2V、有菌/光照/0.4V、有菌/光照/-0.2V、有菌/遮光/0.2V、灭菌/光照/无电势和灭菌/遮光/无电势样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处理条件下制备菌源光敏剂的抗生素的降解效果点线图。可见遮光条件下抗生素降解缓慢而光照条件下降解速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8、通过无菌刷分别将实施例1中有菌/光照/0V、有菌/光照/0.2V、有菌/光照/0.4V、有菌/光照/-0.2V试验的工作电极表面附着的生物膜样品(沼泽红假单胞菌)刮取,用10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连续冲洗几次使生物膜悬浮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5000rpm下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重悬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60℃下加热30min,然后将溶液于5000g,4℃下离心20min,上清液以0.22μm的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澄清液体即为富含菌源光敏剂的溶液,以密封瓶密封,置于4℃下保存。分别得到菌源光敏剂,表1中标记为有菌/光照/0V、有菌/光照/0.2V、有菌/光照/0.4V、有菌/光照/-0.2V。
2、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对上述富含光敏物质的溶液进行TOC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有菌/光照/0.4V | 有菌/光照/0.2V | 有菌/光照/0V | 有菌/光照/-0.2V | |
TOC(mg/L) | 84.96 | 68.02 | 65.80 | 75.68 |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菌源光敏剂的降解抗生素的试验,包括如下步骤:
1、将实施例1步骤8中菌源光敏剂的溶液(有菌/光照/0.2V)置于-20℃冰箱中冷冻6h,使溶液冷冻为固体状态,随后由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最终制成粉剂,于4℃下密封保存。
2、向灭菌后的实施例1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适量菌源光敏剂(实施例1步骤8中有菌/光照/0.2V试验制得),使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光敏剂含量达到20mg/LTOC并加入1mg/L磺胺嘧啶,控制电极电势为0.2V,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过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光敏剂/施加电势。
向灭菌后的实施例1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1mg/L磺胺嘧啶,控制电极电势为0.2V,进行抗生素的降解实验,所取培养液样品均经过0.22μm水系滤过过滤,于4℃保存待测,标记为无光敏剂/施加电势。
3、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取光敏剂/施加电势、无光敏剂/施加电势中磺胺嘧啶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菌源光敏剂添加与否得到的抗生素的降解效果点线图,显而易见地,加入实施例1步骤8中有菌/光照/0.2V试验制得菌源光敏剂使得磺胺嘧啶的降解速率大幅提升。在光照和电势的作用下,经过58h后,抗生素去除率与未投加光敏剂水体相比提高了近17倍。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不同条件制得菌源光敏剂的组成分析试验,包括:
使用石墨板作为反应装置的工作电极。使用前,将石墨板按次序分别浸入丙酮、盐酸溶液(5mol/L)、去离子水中并分别超声10min、1min、20min后洗净烘干备用。
使用钛丝作为反应装置的辅助电极。使用前,将钛丝缠绕成圈,浸入去离子水中超声20min后洗净烘干备用。
使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反应装置的参比电极。使用前,将参比电极浸泡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24h活化电极备用。
参比电极置于整个反应装置的中心位置,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平行且对称置于参比电极两侧,并保持一定距离。
预先测定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周期。
1、0V+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均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接,施加适合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恒定电极电势0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反应装置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进行驯化,直至工作电极的石墨板上长满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电活性生物膜且观察到三个周期相似且稳定的电流即驯化成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控制电极电势为0V,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继续培养3个周期后(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使得沼泽红假单胞菌适应含抗生素的培养液环境后,通过无菌刷将工作电极表面附着的生物膜样品(沼泽红假单胞菌)刮取,用10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连续冲洗几次使生物膜悬浮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5000rpm下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重悬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60℃下加热30min,然后将溶液于5000g,4℃下离心20min,上清液以0.22μm的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澄清液体即为富含菌源光敏剂的溶液,以密封瓶密封,置于4℃下保存。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0V+抗生素。
2、0.2V+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步骤与步骤1相似,区别在于驯化的电势为0.2V,添加抗生素后施加的电势为0.2V,其余步骤与步骤1一致,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0.2V+抗生素。
3、0.4V+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步骤与步骤1相似,区别在于驯化的电势为0.4V,添加抗生素后施加的电势为0.4V,其余步骤与步骤1一致,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0.4V+抗生素。
4、-0.2V+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步骤与步骤1相似,区别在于驯化的电势为-0.2V,添加抗生素后施加的电势为-0.2V,其余步骤与步骤1一致,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0.2V+抗生素。
5、0V的菌源光敏剂:步骤与步骤1相似,区别在于驯化的电势为0V,以及不添加抗生素磺胺嘧啶,其余步骤与步骤1一致,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0V。
6、无电势的菌源光敏剂,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在不施加电势的条件下,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培养3个生长周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将整瓶含有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经2000g离心15min,使细菌与培养液分离,弃去上层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重悬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60℃下加热30min,然后将溶液于5000g,4℃下离心20min,上清液以0.22μm的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澄清液体即为富含菌源光敏剂的溶液,以密封瓶密封,置于4℃下保存。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无电势。
7、无电势+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接种至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在28±1℃恒温培养箱中光照培养。每隔6-10天换一次培养液以保证细菌活性,待沼泽红假单胞菌处于稳定期后制得菌液。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至新鲜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接种的菌液量为整个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总量的15%,在不施加电势的条件下,利用冷白色全光谱灯(10000lux)作为光源用以模拟太阳光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生长代谢,光源与工作电极距离为10±1cm。置于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培养3个生长周期,沼泽红假单胞菌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再加入磺胺嘧啶,使得磺胺嘧啶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mg/L,继续培养3个生长周期,每个生长周期更换一次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将整瓶含有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经2000g离心15min,使细菌与培养液分离,弃去上层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重悬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60℃下加热30min,然后将溶液于5000g,4℃下离心20min,上清液以0.22μm的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澄清液体即为富含菌源光敏剂的溶液,以密封瓶密封,置于4℃下保存。得到菌源光敏剂,标记为无电势+抗生素。
8、对上述步骤得到的菌源光敏剂(0V+抗生素、0.2V+抗生素、0.4V+抗生素、-0.2V+抗生素、0V、无电势和无电势+抗生素)分别采用蒽酮法、BCA蛋白质检测试剂盒和修正的Folin-Lowry法对不同处理条件下提取的菌源光敏剂中多糖、蛋白质和腐殖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处理条件制得菌源光敏剂中各组分(蛋白质、多糖、腐殖酸)的含量堆积柱状图。图3纵坐标单位为以假设测得的0V下菌源光敏剂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为5.5mg/L为例,10mL中含有的蛋白质质量即为0.055mg,再除以0V下所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干重的质量0.09g,即得到0V下提取的菌源光敏剂中蛋白质含量为0.61mg/gVSS。
从图3可知,施加电势和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可以通过改变沼泽红假单胞菌原有的代谢方式间接影响细胞外各大分子多聚物的含量,也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外各大分子多聚物质改变其原有的含量。从图3可知,施加电势和向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均可致使细胞外各大分子多聚物含量下降从而使得细胞外大分子多聚物总量下降。
9、测定上述步骤得到的菌源光敏剂(0V+抗生素、0.2V+抗生素、0.4V+抗生素、-0.2V+抗生素、0V、无电势和无电势+抗生素)对磺胺嘧啶的降解速率,结果显示,0V+抗生素、0.2V+抗生素、0.4V+抗生素、-0.2V+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对磺胺嘧啶的降解速率比0V、无电势和无电势+抗生素的菌源光敏剂的效率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对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施加电势和添加抗生素,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步骤2、提取所述光合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得到菌源光敏剂;
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一、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对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施加电势,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步骤二、监测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光合细菌的产电情况,当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电流降至最低点时,向所述光合细菌中更换新鲜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继续培养,直至监测到的所述光合微生物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
步骤三、对所述具有3个以上连续稳定的电流周期的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所述光合细菌;
所述电势为-0.2V~0.4V;
所述抗生素为磺胺嘧啶;
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在光合微生物培养液的浓度为0.1~5 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通过三电极体系施加在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中;所述三电极体系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微生物培养液包括磷酸缓冲溶液、常量元素溶液、复合维生素溶液、痕量金属溶液、菌生长媒介溶液和水;
所述磷酸缓冲溶液、所述常量元素溶液、所述复合维生素溶液、所述痕量金属溶液、所述菌生长媒介溶液和所述水的体积比(60~70):(25~30):1:(4~6):(25~30):(125~135)。
5.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菌源光敏剂。
6.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菌源光敏剂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菌源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降解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源光敏剂在废水中的TOC浓度为15~25 mg/L。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62798.XA CN112877242B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62798.XA CN112877242B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77242A CN112877242A (zh) | 2021-06-01 |
CN112877242B true CN112877242B (zh) | 2022-10-18 |
Family
ID=7605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62798.XA Active CN112877242B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772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0622B (zh) * | 2021-10-11 | 2023-08-1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解除光合微生物光抑制的方法和装置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24756A1 (en) * | 2004-09-03 | 2008-05-29 | Solazyme, Inc. | Light utilization alteration of photosynthetic microorganisms |
CN101063098B (zh) * | 2007-04-20 | 2010-12-29 | 重庆大学 | 一种具有产氢特性的光合细菌菌株的培养方法 |
CN107868760A (zh) * | 2016-12-29 | 2018-04-03 | 广西民族大学 | 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方法 |
CN107541477B (zh) * | 2017-09-13 | 2020-11-03 | 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乳酸菌发酵液培养光合细菌的方法 |
CN107954523A (zh) * | 2017-11-24 | 2018-04-2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废水处理的方法 |
CN109052668A (zh) * | 2018-09-18 | 2018-12-2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太阳能光电场协同藻菌代谢的养殖沼液处理装置和沼液处理方法 |
CN110498504B (zh) * | 2019-07-17 | 2022-04-19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调控电活性光合微生物代谢的有机废水处理和资源化装置 |
-
2021
- 2021-02-05 CN CN202110162798.XA patent/CN11287724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77242A (zh) | 2021-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65017B (zh) | 一种促进超积累植物生长及强化萃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试剂及修复方法 | |
Gong et al. | Enhanceme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effluent treatment by microalgae immobil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coupled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in the photobioreactor | |
Wang et al. | A stable synergistic microbial consortium for simultaneous azo dye removal and bioelectricity generation | |
CN114107092B (zh) | 一株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植物内生菌戈登氏菌l191及其应用 | |
CN112877242B (zh)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源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673715A (zh) | 对镉具有固定效应并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肠杆菌及其应用 | |
CN113862174B (zh) | 一株抗生素降解菌及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
US20230055742A1 (en) | Strain of Beijerinckia Fluminensi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Arsenic Oxidation | |
CN115433701B (zh) | 一株变形杆菌及其菌剂和在降解头孢类抗生素中的应用 | |
Manirujjaman et al. |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ather degrading bacteria from poultry waste | |
CN112897669B (zh) | 用于废水处理的藻源胞外光敏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 |
CN113755371B (zh) | 菌株A.seifertii P52-1及其在降解多氯联苯中的应用 | |
CN105039218B (zh) | 一株简单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 |
CN114032191A (zh) | 一种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及生物净水颗粒 | |
CN113278549A (zh) | 一株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Ajayi et al. | Antibiotic sensitivity profile of microorganisms encountered in the Lagos Lagoon, Nigeria | |
CN111304098A (zh) | 一种红霉素降解菌rjj-5及其应用 | |
CN113897411A (zh) | 一种快速简便评价水源水和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的方法 | |
Narayanan et al. | Isolation and culturing of a most common anaerobic ciliate, Metopus sp. | |
CN111286470A (zh) | 一株可降解红霉素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CN103320350A (zh) | 红螺菌菌株、多环芳烃降解试剂、土壤修复试剂及其应用 | |
CN115488141B (zh) | 一种原油开采炼化过程中的油泥浮渣微生物菌剂深度降解方法 | |
CN203929708U (zh) | 水体中有毒物质生物在线检测及自动预警装置 | |
CN113929221B (zh) | 一种用于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微生物复合菌群 | |
CN101691553A (zh) | 一种耐低温新菌种及其在处理低温污水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