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5285B - 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5285B
CN112865285B CN201911180716.3A CN201911180716A CN112865285B CN 112865285 B CN112865285 B CN 112865285B CN 201911180716 A CN201911180716 A CN 201911180716A CN 112865285 B CN112865285 B CN 112865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power supply
switch unit
contacto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07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5285A (zh
Inventor
孙立民
魏晓华
高爽
范恩明
王田
刘司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07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5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5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5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5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5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requiring starting of a prime-move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列车。所述方法包括: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开关模块,所述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识别列车的受电位置。通过设计一个铁路客车临车供电防误操作的控制电路,进而达到杜绝临车供电时的误操作,进而提高铁路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工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并杜绝由于人为的误操作所以引起的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误操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车辆高速的发展,人们对乘坐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列车行车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车供电系统作为列车供电的备份,它的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提高临车供电的实用性也应该顺应发展趋势,优化结构与时俱进。
现有铁路客车所采用的临车供电控制技术主要是在临车发电机组启动并通过旋钮开关选择给临车供电后受电车通过旋钮开关选择临车供电,从而达到受电车整车的一种供电方式。受电铁路客车通过接触器互锁的控制方式防止因其他原因导致其余的供电方式给整车供电,现有铁路客车临车供电控制原理见图1。
现有铁路客车临车供电控制系统选择受电方式单一,不能选择由哪路、哪端的连接器受电。其次,现有铁路客车没有一个有效地控制逻辑实现避免铁路客车的其中一端同时发生供电和受电的情况。最后,以现有技术方案,实现临车供电的安全,必须要相邻两车的操作人员实时沟通并实施正确操作,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铁路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工作人员的便利性的控制电路。
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列车,所述电路包括:
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开关模块,所述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识别列车的受电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集中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集中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集中供电I路、第一接触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集中供电I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出端、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中供电I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路端和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路端和自动端还通过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二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二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集中供电II路、第三接触器、第三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集中供电II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出端、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中供电II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I路端和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I路端和自动端还通过第四继电器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四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四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发电机供电线路、第五接触器、第五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发电机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接触器的输入端、第五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接触器的输出端、第五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供电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柴油供电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柴油供电端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六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六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一位端供电线路、第七接触器、第六继电器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一位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接触器的输入端、第六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接触器的输出端、第六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位端供电线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位端受电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位端受电端还与第七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单元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八接触器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第八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二位端供电线路、第九接触器、第八继电器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二位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九接触器的输入端、第八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接触器的输出端、第八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位端供电线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二位端受电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二位端受电端还与第九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继电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开关单元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十接触器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第十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熔断器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列车,所述电路包括: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开关模块,所述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识别列车的受电位置。通过设计一个铁路客车临车供电防误操作的控制电路,进而达到杜绝临车供电时的误操作,进而提高铁路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工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并杜绝由于人为的误操作所以引起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临车供电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针对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适合于铁路客车的运输和安装的新型临车供电防误操作控制电路。第一,改进受电方式的选择,增加“一位端受电”、“二位端受电”两种转为临车供电提供的受电方式;第二,在供电电路的适当位置增加电流继电器、接触器等组成一个新型的控制电路;第三,对各供电类型的输入侧增加检测用的电流继电器,这个检测用的继电器与上述的电气设备共同组成一个控制电路,能阻止本车在任何一种形式的受电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通过旋钮开关进行电力输出,从而解决在临车供电的情况下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重新设计防止误操作的控制电路,在铁路客车所有的受电电路上连接继电器,从而可以识别铁路客车具体的受电位置;在铁路客车主电路选择开关中增加“临车供电”选项,让铁路客车仅在选择“临车供电”时才能从临车受电;创新的增加了一个“临车供/受电”选择开关,增加这个开关后能从硬件上选择本车的任何一端为供电或受电;将连接电电路上连接继电器编入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路的互锁原理,使前车为本车供电时本车仅能选择受电(开关旋转到其余模式均无法接入电路),本车选择供电时便不能再接临车供电,从而实现前车误操作到给二位端临车供电后,后车无法进行到给一位端供电的操作。
结合图2和图3,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列车,所述电路包括:
供电线路1、接触器2、继电器3和开关模块4,所述供电线路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2的输入端、继电器3的输入端和开关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2的输出端、继电器3的输出端和开关模块4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识别列车的受电位置。
具体地,供电线路1包括集中供电线路11、发电机供电线路12、一位端供电线路13和二位端供电线路14,其中,集中供电线路11包括集中供电I路XLJQ1和集中供电II路XLJQ2。接触器2采用交流接触器,主要是通电时接触器触头闭合,以控制负载。继电器3可为中间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等。
集中供电I路XLJQ1、集中供电II路XLJQ2、发电机供电线路12、一位端供电线路13和二位端供电线路14均通过插排XS0的不同插孔与接触器2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集中供电线路11、接触器2、继电器3和第一开关单元SA1,所述集中供电线路1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2的输入端、继电器3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2的输出端、继电器3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第一开关单元SA1为控制旋转转换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集中供电I路XLJQ1、第一接触器KM1、第一继电器KA1和第一开关单元SA1,所述集中供电I路XLJQ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KA1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输出端、第一继电器KA1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所述集中供电I路XLJ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试验I路端和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试验I路端和自动端还通过第二继电器KA6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A6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二接触器KM51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二接触器KM51另一端连接负载。本申请中采用了三个串联的第二接触器,分别为KM51、KM52和KM5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集中供电II路XLJQ2、第三接触器KM2、第三继电器KA2和第一开关单元SA1,所述集中供电II路XLJQ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触器KM2的输入端、第三继电器KA2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KM2的输出端、第三继电器KA2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所述集中供电II路XLJ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试验II路端和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试验II路端和自动端还通过第四继电器KA7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A7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四接触器KM54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四接触器KM54另一端连接负载。本申请中采用了三个串联的第四接触器,分别为KM54、KM55和KM5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发电机供电线路12、第五接触器KM3、第五继电器KA3和第一开关单元SA1,所述发电机供电线路1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接触器KM3的输入端、第五继电器KA3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接触器KM3的输出端、第五继电器KA3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SA1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所述发电机供电线路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SA1的柴油供电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SA1的柴油供电端还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六接触器KM57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六接触器KM57另一端连接负载。本申请中采用了两个串联的第六接触器,分别为KM57和KM5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一位端供电线路13、第七接触器KM4、第六继电器KA4和第二开关单元SA5,所述一位端供电线路1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接触器KM4的输入端、第六继电器KA4的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SA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接触器KM4的输出端、第六继电器KA4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单元SA5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第二开关单元SA5为控制旋转转换开关。
所述一位端供电线路13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SA5的一位端受电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SA5的一位端受电端还与第七继电器KA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KA5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SA2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八接触器KM61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第八接触器KM61另一端连接负载。本申请中采用了两个串联的第八接触器,分别为KM61和KM62。第三开关SA2为控制旋转转换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
二位端供电线路14、第九接触器KM5、第八继电器KA5和第二开关单元SA5,所述二位端供电线路1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九接触器KM5的输入端、第八继电器KA5的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SA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接触器KM5的输出端、第八继电器KA5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单元SA5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所述二位端供电线路14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SA5的二位端受电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SA5的二位端受电端还与第九继电器KA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继电器KA5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开关SA3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十接触器KM63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第十接触器KM63另一端连接负载。本申请中采用了两个串联的第十接触器,分别为KM63和KM64。第四开关SA3为控制旋转转换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2的输出端还通过熔断器FU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熔断器FU包括第一熔断器FU1、第二熔断器FU2、第三熔断器FU3、第四熔断器FU4和第五熔断器FU5。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范例:U5/V5/W5/NO有电,KA4得电断开,123线号有电,即使SA1调到互备电源位,也是SA1的13-14/15-16导通;SA5调到一位端供电位因为KA4得电断开,一位端供电不能实现。只有SA5调到一位端受电位,SA5的3-4点导通,129才能得电,只有在KA3或KM5不得电,触点为常闭状态,一位端受电KM4才能得电吸合,一位端受电。当柴油机组有电时,KA3得电吸合常闭点断开,即129与143断开,KM4无法得电吸合一位端受电。即当本车柴油机组有电时,无法进入一位端受电。当KM4得电吸合时常闭辅助触点断开,即132线号与133线号之间断开,KM5无法得电吸合二位端受电,即一位端受电时,二位端无法受电。以上的控制逻辑可以保证临车供电时不会因为误操作而产生事故。
本申请通过增加控制电路,实现了现前车误操作到给二位端临车供电后,后车无法进行到给一位端供电的操作的功能,在运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不必担心临车的供/受电情况,直接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也杜绝了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短路等安全隐患。
上述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列车,所述电路包括: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开关,所述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开关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识别列车的受电位置。通过设计一个铁路客车临车供电防误操作的控制电路,进而达到杜绝临车供电时的误操作,进而提高铁路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工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并杜绝由于人为的误操作所以引起的安全事故。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开关模块,所述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识别列车的受电位置;
其中,所述电路包括:一位端供电线路、第七接触器、第六继电器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一位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接触器的输入端、第六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接触器的输出端、第六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其中,所述一位端供电线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位端受电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位端受电端还与第七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单元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八接触器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第八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其中,所述电路包括:二位端供电线路、第九接触器、第八继电器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二位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九接触器的输入端、第八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接触器的输出端、第八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其中,所述二位端供电线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二位端受电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二位端受电端还与第九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继电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开关单元与依次串联的两个第十接触器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第十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集中供电线路、接触器、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集中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集中供电I路、第一接触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集中供电I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出端、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电I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路端和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路端和自动端还通过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二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二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集中供电II路、第三接触器、第三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集中供电II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出端、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电II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I路端和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试验II路端和自动端还通过第四继电器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四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四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发电机供电线路、第五接触器、第五继电器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发电机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接触器的输入端、第五继电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接触器的输出端、第五继电器的输出端和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供电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柴油供电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柴油供电端还与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六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第六接触器另一端连接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熔断器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CN201911180716.3A 2019-11-27 2019-11-27 控制电路 Active CN112865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716.3A CN112865285B (zh) 2019-11-27 2019-11-27 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716.3A CN112865285B (zh) 2019-11-27 2019-11-27 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5285A CN112865285A (zh) 2021-05-28
CN112865285B true CN112865285B (zh) 2023-10-31

Family

ID=7598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0716.3A Active CN112865285B (zh) 2019-11-27 2019-11-27 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528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6407Y (zh) * 2001-03-19 2002-04-17 李国斌 东风型内燃机车的电气故障自动显示及处理装置
CN2867326Y (zh) * 2005-12-30 2007-02-07 石家庄南车铁龙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铁路车辆制动软管连接器气密性的装置
CN201118277Y (zh) * 2007-09-04 2008-09-17 北京鼎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切换装置
CN201138450Y (zh) * 2007-12-25 2008-10-22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
CN201138444Y (zh) * 2007-12-25 2008-10-22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电气综合控制柜
EP1990252A1 (en) * 2007-05-10 2008-11-12 Alstom Ferroviaria S.P.A. Actuating and monitoring module for operating units of wayside equipment of railway systems or the like
CN106575859A (zh) * 2014-10-24 2017-04-19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柜
CN207711733U (zh) * 2017-12-17 2018-08-10 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公铁两用车
CN108790956A (zh) * 2018-05-29 2018-11-1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列车过分相区时控制方法
CN109802482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辅助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22058A (zh) * 2019-08-29 2019-11-0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辆应急传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6407Y (zh) * 2001-03-19 2002-04-17 李国斌 东风型内燃机车的电气故障自动显示及处理装置
CN2867326Y (zh) * 2005-12-30 2007-02-07 石家庄南车铁龙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铁路车辆制动软管连接器气密性的装置
EP1990252A1 (en) * 2007-05-10 2008-11-12 Alstom Ferroviaria S.P.A. Actuating and monitoring module for operating units of wayside equipment of railway systems or the like
CN201118277Y (zh) * 2007-09-04 2008-09-17 北京鼎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切换装置
CN201138450Y (zh) * 2007-12-25 2008-10-22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
CN201138444Y (zh) * 2007-12-25 2008-10-22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电气综合控制柜
CN106575859A (zh) * 2014-10-24 2017-04-19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柜
CN109802482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辅助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11733U (zh) * 2017-12-17 2018-08-10 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公铁两用车
CN108790956A (zh) * 2018-05-29 2018-11-1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列车过分相区时控制方法
CN110422058A (zh) * 2019-08-29 2019-11-0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辆应急传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直控型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探讨;谭贵宾;胡金东;;铁道技术监督(第01期);43-5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5285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8193A (zh) 动车组多列车电气重联控制电路及重联方法
CN108973685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新能源客车的延时断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CN210652699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间电源联锁控制装置
CN109808503B (zh) 一种高压系统控制方法、系统和列车
CN203391776U (zh) 动车组多列车电气重联控制电路
CN110228372B (zh) 一种第三轨与锂电池混合供电电路
CN114454723B (zh) 一种受电弓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机车
CN104271388A (zh) 电动的轨道车辆和用于其运行的方法
CN110654238B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气系统及安全断电控制方法
CN111994128B (zh) 城轨列车辅助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115451U (zh)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CN109383298B (zh) 一种城市有轨电车运营端自动转换方法
CN102170169A (zh) 一种车载辅助逆变电源供电系统
CN112865285B (zh) 控制电路
CN104527459B (zh) 三轨供电到库内供电安全过渡的高压电路
US11770077B2 (en) Dual start control circuit for auxiliary inverters of railway vehicle
CN105320003B (zh) 一种机车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的换端装置
CN10588242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跛行控制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
KR102403321B1 (ko) 무가선트램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208306400U (zh) 一种同相供电方式下的车载自动过分相的系统
CN113665362B (zh) 一种纯电动车上下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292136B (zh) 一种蓄电池电力工程车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系统及装置
CN213705185U (zh) 一种扩展供电的控制电路及系统
CN112060908A (zh) 一种自动配置供电制式的列车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12166503U (zh) 一种轨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