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3921A -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3921A
CN112863921A CN202011602989.5A CN202011602989A CN112863921A CN 112863921 A CN112863921 A CN 112863921A CN 202011602989 A CN202011602989 A CN 202011602989A CN 112863921 A CN112863921 A CN 112863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top groove
branch foot
arc surface
surface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29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3921B (zh
Inventor
马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nh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nh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nh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nh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29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3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3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3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3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3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主体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铜片上设有两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在左支脚与右支脚之间的连接桥,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设置在主体铜片下方,所述连接桥设置在主体铜片上方,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穿过主体铜片连接在连接桥的两侧,所述主体铜片上开设有内弧面顶槽,所述连接桥包括嵌入内弧面顶槽内的弧形连接桥,所述内弧面顶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分别穿插在两侧的通孔内,所述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桥一体铸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牢固安装且长期按压不易变形的按键补强片。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加工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品种也越来越多,电子产品也逐渐朝着轻薄化方向发展,随着电子产品的体积越做越小,厚度越来越薄,这样就对电子产品的外壳以及内部配件提出新的技术要求,就是强度问题,当体积做的很小时,其某些零部件的或特定位置的机械强度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样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对其进行补强,补强钢片便应运而生,可对特定位置进行强度补强。
现有智能手机已经取消了传统的手机按键,改用触摸屏操作,而仅保留几个少数的按键,如:音量调节、开关机等,通常设置在手机外壳的侧面,手机侧按键由于没有电路板作为支撑,对其安装结构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手机通常采用塑胶柱或粘胶将手机侧按键固定在外壳内侧,结构不够不牢固,容易产生损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按键补强片,包括主体铜片,所述主体铜片上设有两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在左支脚与右支脚之间的连接桥,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设置在主体铜片下方,所述连接桥设置在主体铜片上方,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穿过主体铜片连接在连接桥的两侧,所述主体铜片上开设有内弧面顶槽,所述连接桥包括嵌入内弧面顶槽内的弧形连接桥,所述内弧面顶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分别穿插在两侧的通孔内,所述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桥一体铸造。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个左支脚之间和两个右支脚之间均连接有腰桥。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桥的直径与内弧面顶槽内径相等,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均与通孔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桥严密嵌入并锡焊在内弧面顶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弧面顶槽的上方设有配合的辅助封闭盖。
一种加工这一按键补强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内弧面顶槽的装配位置对称的两侧按水平长度方向等分为十份蚀刻加工区;
S2、从内弧面顶槽最中心相邻的两块蚀刻加工区开始蚀刻加工;
S3、S2中的蚀刻加工完成后,暴露紧贴的两个蚀刻加工区进行进一步蚀刻操作,且蚀刻液的用量提高2%;
S4、继续暴露外侧的两个蚀刻加工区并进行蚀刻加工,蚀刻液的用量在S2中蚀刻液用量的基础上额外提高2%,然后再将这一步骤沿着蚀刻加工区的排布按顺序继续重复八次,获得阶梯状的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
S5、向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顶部持续注入蚀刻液,蚀刻液经由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内侧向下流动消除阶梯结构并在内弧面顶槽两侧的底部加工出通孔;
S6、将一体铸造的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桥置入内弧面顶槽,左支脚和右支脚分别穿入通孔,并将连接桥锡焊在内弧面顶槽内壁内;
S7、分别在两个左支脚之间和两个右支脚之间安装腰桥,腰桥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左支脚上和两个右支脚上。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一体铸造的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桥作为主体铜片的支撑件,且将连接桥安装在内弧面顶槽内,左支脚和右支脚分别穿入贯通的通孔,当按键补强片整体收到按压时,由连接桥首先承压并由左支脚和右支脚分散应力实现支撑,从而避免直接按压主体铜片的局部位置而导致其发生形变,从而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按键补强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铜片;2、左支脚;3、右支脚;4、连接桥;5、内弧面顶槽;6、通孔;7、腰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一种按键补强片,包括主体铜片1,主体铜片1上设有两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左支脚2、右支脚3和连接在左支脚2与右支脚3之间的连接桥4,左支脚2和右支脚3设置在主体铜片1下方,连接桥4设置在主体铜片1上方,左支脚2和右支脚3穿过主体铜片1连接在连接桥4的两侧,主体铜片1上开设有内弧面顶槽5,连接桥4包括嵌入内弧面顶槽5内的弧形连接桥4,内弧面顶槽5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左支脚2和右支脚3分别穿插在两侧的通孔6内,左支脚2、右支脚3和连接桥4一体铸造。这一技术方案以一体铸造的左支脚2、右支脚3和连接桥4作为主体铜片1的支撑件,且将连接桥4安装在内弧面顶槽5内,左支脚2和右支脚3分别穿入贯通的通孔6,当按键补强片整体收到按压时,由连接桥4首先承压并由左支脚2和右支脚3分散应力实现支撑,从而避免直接按压主体铜片1的局部位置而导致其发生形变,从而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
两个左支脚2之间和两个右支脚3之间均连接有腰桥7。配置腰桥7可以在两组支撑部中的一组独立承压时可以向另一组支撑部分散应力,从而起到协同支撑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时,设置连接桥4的直径与内弧面顶槽5内径相等,左支脚2和右支脚3均与通孔6紧密配合,连接桥4严密嵌入并锡焊在内弧面顶槽5内,内弧面顶槽5的上方设有配合的辅助封闭盖,可以实现连接桥4与内弧面顶槽5以及左支脚2和右支脚3均与通孔6的紧密配合,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一体性。
实施例:一种加工这一按键补强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内弧面顶槽5的装配位置对称的两侧按水平长度方向等分为十份蚀刻加工区;
S2、从内弧面顶槽5最中心相邻的两块蚀刻加工区开始蚀刻加工;
S3、S2中的蚀刻加工完成后,暴露紧贴的两个蚀刻加工区进行进一步蚀刻操作,且蚀刻液的用量提高2%;
S4、继续暴露外侧的两个蚀刻加工区并进行蚀刻加工,蚀刻液的用量在S2中蚀刻液用量的基础上额外提高2%,然后再将这一步骤沿着蚀刻加工区的排布按顺序继续重复八次,获得阶梯状的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5;
S5、向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5顶部持续注入蚀刻液,蚀刻液经由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5内侧向下流动消除阶梯结构并在内弧面顶槽5两侧的底部加工出通孔6;
S6、将一体铸造的左支脚2、右支脚3和连接桥4置入内弧面顶槽5,左支脚2和右支脚3分别穿入通孔6,并将连接桥4锡焊在内弧面顶槽5内壁内;
S7、分别在两个左支脚2之间和两个右支脚3之间安装腰桥7,腰桥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左支脚2上和两个右支脚3上。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按键补强片,包括主体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铜片上设有两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在左支脚与右支脚之间的连接桥,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设置在主体铜片下方,所述连接桥设置在主体铜片上方,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穿过主体铜片连接在连接桥的两侧,所述主体铜片上开设有内弧面顶槽,所述连接桥包括嵌入内弧面顶槽内的弧形连接桥,所述内弧面顶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分别穿插在两侧的通孔内,所述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桥一体铸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补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左支脚之间和两个右支脚之间均连接有腰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补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的直径与内弧面顶槽内径相等,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均与通孔紧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键补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严密嵌入并锡焊在内弧面顶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补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面顶槽的上方设有配合的辅助封闭盖。
6.一种加工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补强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内弧面顶槽的装配位置对称的两侧按水平长度方向等分为十份蚀刻加工区;
S2、从内弧面顶槽最中心相邻的两块蚀刻加工区开始蚀刻加工;
S3、S2中的蚀刻加工完成后,暴露紧贴的两个蚀刻加工区进行进一步蚀刻操作,且蚀刻液的用量提高2%;
S4、继续暴露外侧的两个蚀刻加工区并进行蚀刻加工,蚀刻液的用量在S2中蚀刻液用量的基础上额外提高2%,然后再将这一步骤沿着蚀刻加工区的排布按顺序继续重复八次,获得阶梯状的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
S5、向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顶部持续注入蚀刻液,蚀刻液经由粗加工的内弧面顶槽内侧向下流动消除阶梯结构并在内弧面顶槽两侧的底部加工出通孔;
S6、将一体铸造的左支脚、右支脚和连接桥置入内弧面顶槽,左支脚和右支脚分别穿入通孔,并将连接桥锡焊在内弧面顶槽内壁内;
S7、分别在两个左支脚之间和两个右支脚之间安装腰桥,腰桥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左支脚上和两个右支脚上。
CN202011602989.5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Active CN112863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989.5A CN11286392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989.5A CN11286392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3921A true CN112863921A (zh) 2021-05-28
CN112863921B CN112863921B (zh) 2022-05-10

Family

ID=7599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2989.5A Active CN11286392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392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42977U (zh) * 2017-11-28 2018-06-01 深圳市隆盛达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侧按键专用补强钢片
CN210167293U (zh) * 2019-09-02 2020-03-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
CN210517080U (zh) * 2019-10-30 2020-05-12 中科可来博(固安)航天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级联铜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42977U (zh) * 2017-11-28 2018-06-01 深圳市隆盛达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侧按键专用补强钢片
CN210167293U (zh) * 2019-09-02 2020-03-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
CN210517080U (zh) * 2019-10-30 2020-05-12 中科可来博(固安)航天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级联铜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3921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2765B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
CN105529478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组成的电堆
CN112863921B (zh) 一种按键补强片及其加工方法
CN109301104A (zh) 圆柱形电池用盖帽组合及圆柱形二次电池
CN106876613A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12136493U (zh) 一种圆柱电池正负极盖板结构
CN100463265C (zh) 单极的膜电极组件
CN216054918U (zh) 电池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CN106684400A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115347290A (zh) 电池顶盖及其制造方法
CN212136494U (zh) 一种圆柱电池盖板结构
CN112599790A (zh) 一种空气电极的冷压制备方法
CN109728341A (zh) 锂电池
CN209590574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03895513U (zh) 一种超薄型焊片扣式电池
CN216054400U (zh) 一种按键外壳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529236U (zh) 电芯的连接端子和电芯
CN109786133A (zh) 储能器件
CN212783608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1040847U (zh) 一种电容及化学电池的密封结构
CN215887248U (zh) 一种具有开放式水箱的电解槽
CN213546140U (zh) 直流支撑电容器盖板
CN204031401U (zh) 一种高强度molding式耳机座
CN220767220U (zh) 镀槽
CN219591614U (zh) 一种极柱组件及顶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Key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

Pledgee: Su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of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Ltd.

Pledgor: SUZHOU YUNHONG PLAST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669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