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2968B -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2968B
CN112862968B CN202110278246.5A CN202110278246A CN112862968B CN 112862968 B CN112862968 B CN 112862968B CN 202110278246 A CN202110278246 A CN 202110278246A CN 112862968 B CN112862968 B CN 112862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odel
vegetation
initial
vegetatio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82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2968A (zh
Inventor
黄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82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2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2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2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2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2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可以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保持一致,进而将目标地形模型和目标植被模型用于渲染显示时,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而无需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植被是游戏场景中的重要元素,在游戏场景中通过对植被进行渲染可以模拟更加真实的自然环境,增加玩家在游戏中的代入感,提高玩家的游戏体验。
现有的,在地形中显示植被时,为了使得可以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一般需要设计人员手调节植被模型的受光情况,使得植被的光影与地形的光影保持同步。
但由于现有的植被处理方法完全依赖于设计人员的前期调整,因此,若显示场景的光线发生变化时,则需要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存在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
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预设坐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进行关联处理,获取关联模型,所述关联模型中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一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对所述关联模型进行分离处理,分别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
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确定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包括:
分别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生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
基于所述目标引擎,渲染显示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设置请求,确定目标属性,所述目标属性包括雾属性和/或阴影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进行属性设置,得到处理后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引擎,渲染显示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包括:
基于目标引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绘制请求,确定目标绘制参数,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包括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在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
得到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渲染模块,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分别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预设坐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进行关联处理,获取关联模型,所述关联模型中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一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关联模型进行分离处理,分别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
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渲染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生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
基于所述目标引擎,渲染显示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绘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设置请求,确定目标属性,所述目标属性包括雾属性和/或阴影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进行属性设置,得到处理后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渲染模块,具体用于基于目标引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绘制请求,确定目标绘制参数,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包括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在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中,通过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可以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保持一致,进而将目标地形模型和目标植被模型用于渲染显示时,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而无需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植被模型的法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被模型的法线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被模型的渲染效果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现有的,在地形中显示植被时,若要使得植被的光影和地形大光影一致,需要设计人员手调节植被模型的受光情况,通过手动摆放不同明度的植被去控制明暗交界线过度,但若显示场景的光线发生变化时,将会出现植被的光影和地形大光影不一致的问题,此时则需要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可以看出现有的渲染显示方法存在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此外,现有的虽然也有其他渲染显示方法,比如,基于球体的法线传递方法,但该渲染显示方法仍然存在植被的光影与地形的光影不同步的问题,显示效果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得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而无需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显示效果。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图形处理器等可以进行图像和图形相关运算工作的处理设备,在此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
可选地,目标地形模型可以基于预设编辑器或引擎创建,比如可以基于Unity、NeoX、UE4(虚幻4)等引擎创建,可选地,所创建的目标地形模型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虚拟高原、虚拟平原、虚拟盆地、虚拟丘陵、虚拟山地等;初始植被模型可以基于3d Max、Maya等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可选地,所创建的初始植被模型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植被,该虚拟植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草本(草)、虚拟木本(树)等,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具体的引擎类型和软件类型,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以灵活选择。
可选地,对于上述采用不同方式创建的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可以以文件导入的方式将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导入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比如,可以导入3d Max建模软件,并获取该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可以理解的是,在3d Max中,每一个三维造型都有正反两面,而在默认的状态下,造型的反面是不可见的,3d Max在模型每一个面的正面建立了一条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就是模型的法线,根据该原理即可获取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当然,该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也可以是其他建模软件,采用其他建模软件时,可以采用对应的方式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
S102、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其中,对于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来说,实际创建过程中,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可能来源不同,比如,目标地形模型可以基于Unity引擎创建,初始植被模型可以基于Maya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可以理解的,由于两者的来源不同、建立方法不同,因此两者的属性参数(比如,法线、光滑组信息等)可能不相同,若不进行处理,将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用于渲染显示时,则会出现虚拟植被的光影与虚拟地形的光影不同步的现象,显示效果较差。
因此,在获取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后,可以基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和初始植被模型,对该初始植被模型的法线进行调整,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也即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保持一致。
S103、对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将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保持一致,也即将目标地形模型和目标植被模型用于渲染显示时,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而无需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显示效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可以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保持一致,进而将目标地形模型和目标植被模型用于渲染显示时,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而无需设计人员重新调整布局,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提升显示效果。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2所示,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S201、分别将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预设坐标。
可选地,预设坐标可以是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的世界坐标中心,又或者可以是一相对坐标,在此不作限定。基于上述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可能来源不同,因此,为了方便两个模型之间进行法线传递,有必要对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进行调整,并调整至预设坐标,此时,在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的位置将呈现为包围和被包围的位置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模型之间的法线传递会识别模型的中心进行传递,在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之前,在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可以分别将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所属模型的预设位置,比如,以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均基于右手坐标系建立为例,可以分别将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所属模型的中心底部,也即分别调整至所属模型的Z轴坐标值为0的位置,如此可以方便这两个模型之间进行法线传递,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S202、对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进行关联处理,获取关联模型,关联模型中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一致。
光滑组又可称为软硬边,模型的光滑组定义了是否使用边缘清晰或平滑的曲面渲染曲面,光滑组会影响到模型的法线的最终呈现效果;光滑组信息可以指示光滑组的属性信息,模型的光滑组信息可以包括模型的每个面的光滑度的参数集,根据光滑组信息可以处理模型的两个面之间的光照信息来达到光滑效果。
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对于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来说,有必要设置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一致,可选地,具体进行处理时,可以对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进行关联处理,获取关联模型,此时,初始植被模型可以获取到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
可选地,关联模型中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可以为1,表示1组,即初始植被模型中每个三角面都使用相同的光滑参数,体现为面和面之间的光照过渡信息都相同,显示出平滑过渡。
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关联处理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比如,可以通过3d Max中的Attach组件实现,又或者,可以通过其他建模软件中具有与Attach组件相同功能的组件实现,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以灵活使用。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相一致,进而可以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呈现效果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呈现效果可以相一致。另外,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执行顺序,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以是步骤S201先执行,步骤S202后执行,又或者,可以是步骤S202先执行,步骤S201后执行;此外,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也可以选择执行步骤S201或步骤S202,在此不作限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可以包括:
S301、对关联模型进行分离处理,分别获取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关联模型来说,关联模型中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已保持一致,则可以对该关联模型进行分离处理,可以理解的是,经过分离处理操作,将获取到两个模型,其中,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可以用于向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传递自己的法线,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则可以接收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传递的法线,从而使得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其中,根据关联处理操作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与关联处理操作相对应的分离处理操作进行分离处理,比如,若通过3d Max中的Attach组件实现关联处理操作,对应的,可以采用与Attach组件相对应的Detach组件实现分离处理操作,但不以此为限。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又或者,可以通过其他建模软件中具有与Detach组件相同功能的组件实现,在此不作限定。
S302、获取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对于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来说,可以进一步获取该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具体获取过程可参见前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的获取过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设的法线获取脚本来获取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但不以此为限。
基于上述说明,此时,则可以将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根据传递的法线则可以调整自己的法线,进而可以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将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4所示,上述获取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可以包括:
S401、确定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对于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来说,该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中的虚拟植被可以基于多个三角面构成,根据三角面和顶点之间的关系可知,该虚拟植被包括多个顶点,则可以确定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顶点的数量,根据虚拟植被的具体类别可以有所不同。
S402、基于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S403、将多个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分别传递给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进行了分离处理操作,但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和分离初始植被模型处于同一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则在确定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后,可以基于该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分离后的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此时,根据多条射线与虚拟目标地形的碰撞结果,可以确定该多个顶点对应的多个碰撞点,根据该多个碰撞点对应的射线可以确定该多个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其中,各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可以与其对应的射线方向相反。获取到该多个碰撞点的对应的法线后,可以将其对应传递给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的虚拟植被的各个顶点,分离后的初始植被模型则根据各个顶点传递的法线调整法线,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此时,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将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对应同向。
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目标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各顶点对应的法线将垂直于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地形的表面,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进而后续用于渲染时,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初始植被模型,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可以包括:
S501、确定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S502、基于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S503、将多个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对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不进行关联处理和分离处理,则对于初始植被模型来说,可以确定该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基于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根据该多个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得到目标植被模型,具体内容可参加前述的相关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法线示意图进行说明。图6为现有技术中植被模型的法线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被模型的法线示意图。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中使用球体的法线传递方式中,植被模型101的法线102呈发射状,可以理解的是,这将使得虚拟植被的光影比较乱;如图7所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呈现法线时,可以使得目标植被模型104的法线106与目标地形模型103的法线对应同向,目标植被模型104的法线106呈倾斜向上,也即理论上是垂直于目标虚拟地形的表面,具体方向和地形起伏有关,使得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达到显示一体的效果。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被模型的渲染效果图。可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对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可以包括:
S601、分别根据目标地形模型和目标植被模型生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取到目标植被模型后,可以基于预设三维建模软件根据该目标植被模型生成目标植被模型素材,根据目标地形模型生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并导出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和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可选地,导出前可以调整下预设三维建模软件的各坐标轴,比如,可以在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调整Z轴的方向使朝上,使得后续将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和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时,可以与目标引擎中的坐标轴方向保持一致,便于后续渲染。可选地,导出前还可以分别将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目标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模型中心底部,使得后续进行渲染时,目标植被模型不会插入目标地形模型太深或浮空,而是衔接的刚刚好,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对于目标植被模型来说,可以基于预设三维建模软件中的素材编辑器生成,比如,可以通过材质编辑器设置目标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材质参数以生成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当然,具体设置方式并不以此为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的生成方式可以与此相同或不同。
S602、将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
S603、基于目标引擎,渲染显示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获取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后,可以将该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可选地,该目标引擎可以是Unity、NeoX、UE4(虚幻4)等任意引擎,在此不作限定。导入目标引擎后,则可以在该目标引擎中打开导入的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并打开导入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渲染显示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可以看出,此时虚拟植被会更加融合于目标地形,目标植被模型所对应虚拟植被的光影将与目标地形模型所对应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也即目标虚拟地形的高光面虚拟植被会跟随地形显示较亮,而背光面虚拟植被也是跟随地形显示较暗,使得显示效果更佳。为了更好地区别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的渲染效果,若虚拟植被为虚拟草本时,可选地,如图9所示,区域A为采用现有技术得到的渲染效果图,区域B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得到的渲染效果图,可以看出,区域A中虚拟草本的光影比较乱,虚拟草本的显示杂乱无章;而区域B中,虚拟草本的光影与虚拟地形的光影同步,也即虚拟地形的高光面虚拟草本会跟随地形显示较亮,而背光面虚拟草本也是跟随虚拟地形显示较暗,且虚拟草本更加融合于地形,尤其是紧贴地形的虚拟草本,能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显示更为真实、自然。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10所示,上述将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之后,可以包括:
S701、响应于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设置请求,确定目标属性,目标属性包括雾属性和/或阴影属性。
S702、根据目标属性,对目标植被模型素材进行属性设置,得到处理后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为了提高适用性,也可对目标引擎中导入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进一步设置,可选地,目标引擎中可以包括属性设置组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等方式作用于该属性设置组件,以生成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设置请求,确定目标属性,该目标属性可以包括雾属性和/或阴影属性,但目标属性的属性类别并不以此为限,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灯光属性、灯光雾属性等。在确定目标属性后,则可根据该目标属性对目标植被模型素材进行属性信息的设置,使得处理后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可以具有该目标属性,进而在进行渲染时,可以使得渲染显示方式更为多样化。
可选地,若目标属性包括雾属性,则进行渲染后,目标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将跟随目标地形模型中的虚拟地形呈现同样的受雾情况;若目标属性包括阴影属性,则进行渲染后,目标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光影将受目标地形模型中的虚拟地形光影的影响。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11所示,上述基于目标引擎,渲染显示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可以包括:
S801、基于目标引擎,响应于针对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绘制请求,确定目标绘制参数,目标绘制参数包括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
S802、根据目标绘制参数,在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引擎可以包括绘制组件,该绘制组件可以包括绘制工具,可选地,绘制工具可以以绘制笔刷的形式展示,绘制工具可以包括绘制密度属性和/或绘制尺寸属性,在进行绘制时,可以为绘制工具设置具体的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生成针对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绘制请求,可选地,该绘制请求可以包括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其中,通过绘制密度参数可以指示单位面积的虚拟地形中虚拟植被的数量;通过绘制尺寸参数可以指示单个虚拟植被在虚拟地形中所占单位面积的数量。当然,绘制参数并不以此为限,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包括其他绘制参数。
响应于该绘制请求,可以确定目标绘制参数,根据目标绘制参数,参见上述步骤S603的相关内容,可以基于目标引擎,渲染显示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其中,与步骤S603中渲染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的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渲染的虚拟植被符合目标绘制参数的设置。
基于上述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绘制密度参数越小,则在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的虚拟植被将越稀疏;绘制密度参数越大,则在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的虚拟植被将越浓密。绘制尺寸参数越大,则在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的虚拟植被的尺寸将越大;绘制尺寸参数越小,则在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的虚拟植被的尺寸将越小,当然,具体设置方式不以此为限。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装置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如图12所示,该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装置100包括:
获取模块110,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得到模块120,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渲染模块130,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10,还用于分别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预设坐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10,还用于对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进行关联处理,获取关联模型,所述关联模型中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一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模块120,具体用于对所述关联模型进行分离处理,分别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模块120,具体用于确定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模块120,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渲染模块130,具体用于分别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生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基于所述目标引擎,渲染显示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绘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设置请求,确定目标属性,所述目标属性包括雾属性和/或阴影属性;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进行属性设置,得到处理后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渲染模块130,具体用于基于目标引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绘制请求,确定目标绘制参数,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包括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在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介质220和总线230,存储介质220存储有处理器2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210与存储介质220之间通过总线230通信,处理器210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
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
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初始植被模型的法线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垂直于目标虚拟地形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坐标中心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坐标中心调整至预设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进行关联处理,获取关联模型,所述关联模型中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光滑组信息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对所述关联模型进行分离处理,分别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初始植被模型;
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并将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确定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分离后的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分离后的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初始植被模型中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
基于所述虚拟植被的多个顶点分别向垂直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中虚拟目标地形发射射线,确定多个碰撞点;
将多个所述碰撞点对应的法线对应传递给所述初始植被模型的多个顶点,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包括:
分别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生成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
基于所述目标引擎,渲染显示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导入目标引擎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属性设置请求,确定目标属性,所述目标属性包括雾属性和/或阴影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进行属性设置,得到处理后的目标植被模型素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引擎,渲染显示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和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包括:
基于目标引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的绘制请求,确定目标绘制参数,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包括绘制密度参数和/或绘制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绘制参数,在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目标地形中渲染显示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素材对应的虚拟植被。
10.一种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地形模型和初始植被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
得到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以及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初始植被模型的法线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初始植被模型对应的目标植被模型,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与所述目标地形模型的法线同向;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法线垂直于目标虚拟地形的表面;
渲染模块,对所述目标植被模型进行渲染显示。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78246.5A 2021-03-15 2021-03-15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62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8246.5A CN112862968B (zh) 2021-03-15 2021-03-15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8246.5A CN112862968B (zh) 2021-03-15 2021-03-15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2968A CN112862968A (zh) 2021-05-28
CN112862968B true CN112862968B (zh) 2024-01-19

Family

ID=7599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8246.5A Active CN112862968B (zh) 2021-03-15 2021-03-15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29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9818B (zh) * 2021-08-16 2023-07-2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植被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5886B1 (ko) * 2009-06-19 2010-01-07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그래픽스 처리 유닛을 이용한 사진트리 기반의 지형 렌더링 방법
CN111127610A (zh) * 2019-12-23 2020-05-08 武汉真蓝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云数据三维可视化渲染方法与计算方法
CN111161179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法向量的点云平滑光顺滤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0104B1 (en) * 2000-08-30 2005-09-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imating facial features,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pression transformation
US9165397B2 (en) * 2013-06-19 2015-10-20 Google Inc. Texture blending between view-dependent texture and base texture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5886B1 (ko) * 2009-06-19 2010-01-07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그래픽스 처리 유닛을 이용한 사진트리 기반의 지형 렌더링 방법
CN111127610A (zh) * 2019-12-23 2020-05-08 武汉真蓝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云数据三维可视化渲染方法与计算方法
CN111161179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法向量的点云平滑光顺滤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面向应用的3维虚拟场景技术研究;殷福忠;曲鑫;曲林;;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2968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8099B (zh) 画面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834849B (zh) 进行立体视图像的描绘的图像描绘装置、图像描绘方法、图像描绘程序
US116637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 image of a subject from a viewpoint of a virtual camera for a head-mountable display
US9020241B2 (en) Image providing device, image providing method, and image providing program for providing past-experience images
TWI406186B (zh) 3d圖形的2d編輯隱喻
US20130044108A1 (en) Image rendering device, image rendering method, and image rendering program for rendering stereoscopic panoramic images
CN111369655A (zh) 渲染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8754884B2 (en) 3D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generating variable data images
JP2003044870A (ja) 信頼度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10585713B (zh) 游戏场景的阴影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US7528831B2 (en) Generation of texture maps for use in 3D computer graphics
KR20080018404A (ko) 게임 제작을 위한 배경 제작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컴퓨터에서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CN101477701A (zh) 面向AutoCAD和3DS MAX软件的植入式真三维立体渲染方法
CN101477700A (zh) 面向Google Earth与Sketch Up的真三维立体显示方法
CN109920043B (zh) 虚拟3d对象的立体渲染
CN101477702B (zh) 计算机显卡的植入式真三维立体驱动方法
Kalkofen et al. Explosion diagrams in augmented reality
CN112862968B (zh) 目标植被模型的渲染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76423B (zh) 一种镜头光晕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023289A (zh) 图形图像三维处理平台
US10754498B2 (en) Hybrid image rendering system
JP6898264B2 (ja) 合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859294A (zh) 一种vr动漫人物三维建模优化方法
CN112150592B (zh) 动画文件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23133A (zh) 三维模型换色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