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8647A -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8647A
CN112858647A CN202110153200.0A CN202110153200A CN112858647A CN 112858647 A CN112858647 A CN 112858647A CN 202110153200 A CN202110153200 A CN 202110153200A CN 112858647 A CN112858647 A CN 112858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water
cement concrete
box body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32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8647B (zh
Inventor
熊剑平
谢政专
张仰鹏
周胜波
陈宇
张卫兵
韦万峰
王彬
焦晓东
陈家锋
张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iaok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32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864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15320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858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8Concrete; Lime; Mortar; Gypsum; Bricks; Ceramics; Glass
    • G01N33/383Concrete or ce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包括箱体、温度加热装置、湿度控制装置、外框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箱体为全透明并且内部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温度加热装置;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置湿度控制装置,底部设有蓄水槽,箱体的一侧设有外开门A;所述的蓄水槽通过导管连接湿度控制装置。本发明可以高精度地、动态地、快速地获得水泥混凝土养生期间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形量,得到实验试件的收缩情况;通过对比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试件和未掺入吸水树脂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时刻的收缩率大小,评价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的效果,便于从降低混凝土自收缩、保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角度优选出吸水树脂材料和配方。

Description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和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高性能的混凝土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水胶比较低,混凝土会出现较强的收缩,特别是在水化早期,其容易出现开裂等病害,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传统养生方式诸如湿制养护、化学养护仅能对路表混凝土进行养生,难以保证水分浸润内部,致使因水分丧失造成的早期收缩开裂无法根治,并存在路面板内、外部强度及耐久性不均匀等问题。因此,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裂缝主要诱因是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
吸水树脂内养生技术将吸水树脂与内养生水共同引入并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吸液后的吸水树脂“微型水囊”可在浆体湿度下降、孔溶液离子浓度或 pH 值增加时及时释水,进一步促进胶凝材料水化,优化水化产物结构,提升力学及抗渗性能,从而提高其耐久性。高吸水性树脂能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当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时,在毛细孔压力和湿度梯度下释放水分,进而保持内部相对湿度在较高水平来抑制自收缩和干燥收缩。
在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制备时,吸水树脂的掺量对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掌握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从降低混凝土自收缩、保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角度优选吸水树脂材料和配方。目前有较多的水泥混凝土自收缩评价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应变仪法、千分表法、测长仪法、弓形螺旋测微计法、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主要集中于一个侧面事实上,混凝土试件的膨胀存在不均匀性,仅对某侧面变形测试,无法体现混凝土试件整体的膨胀性能;混凝土在早期收缩时的变形量非常小,以上方法的精度难以保证;同时以上方法测试时存在对试件的人为干扰,且需要将试件从养生室内搬出,无法实时、无扰动的测试试件养生期间的动态变形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无需将试件从养生室内搬出,可实现混凝土养生期间收缩变形的精确、动态观测,从而高精度、动态、快速的评价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的评价效果,便于从降低混凝土自收缩、保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角度优选吸水树脂材料和配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包括箱体、温度加热装置、湿度控制装置、外框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箱体为全透明并且内部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温度加热装置;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置湿度控制装置,底部设有蓄水槽,箱体的一侧设有外开门A;所述的蓄水槽通过导管连接湿度控制装置;所述的蓄水槽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壳体,壳体的开口处安装有用于支撑混凝土试件的透明板;所述的透明板表面的中间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A;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竖直向上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所述的箱体侧边的四个内侧表面中心分别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B,所述的箱体上侧内表面中心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C;
所述的箱体外侧设置外框架;所述的外框架的四个内侧表面面中心分别设有水平朝内的激光三维扫描仪B,所述的外框架的上内侧表面设有竖直向下激光三维扫描仪C;所述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的位置与激光反光标记点A相对应;所述的外框架的四个激光三维扫描仪B的位置分别与箱体的四个激光反光标记点B一一相对应;所述的激光三维扫描仪C的位置与激光反光标记点C相对应;所述的外框架设有与外开门A同侧的外开门B;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泵体和安装在箱体内顶部的水雾喷嘴;所述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的侧壁;所述的泵体通过管道连接水雾喷嘴;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加热装置、湿度控制装置、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电性连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温度加热装置采用鳍片式散热管形电热器。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激光反光标记点为亚铁磁性,粒径2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壳体内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距离箱体内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顶部的激光三维扫描仪C距离箱体内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的四个激光三维扫描仪B分别与箱体内的中心位置相距20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水雾喷嘴采用六头式水雾喷嘴式。
本发明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室内制备两组150mm×150mm×150mm的水泥混凝土试件,一组为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试件,记为实验组A;另一组为未掺入吸水树脂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试件,记为对照组B,除了吸水树脂外,两组混凝土试件的材料、级配和制备工艺均相同;
步骤S2:根据激光反光标记点A、4个激光反光标记点B、激光反光标记点C的位置,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确定初始坐标系,并在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每个表面正中心设置六个激光反光标记点;
步骤S3:启动温度加热装置、湿度控制装置,其中温度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范围为0~150℃,升温速率为5℃/min,降温速率为2/min,温度变动范围在±0.8℃,温度均匀度为±2℃;湿度控制装置的喷出水雾粒径范围10~20μm,湿度控制范围5RH~98RH %,温度变动范围在±2%RH;箱体内按照设定的温、湿度参数运行1h后,将实验组A及对照组B置于箱体内,实验组A及对照组B距离不少于10cm;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在固定点扫描实验组A和对照组B,建立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初始坐标和三维云数据;
步骤S4: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0h、3h、6h、12h、24h、48h、96h、192h,采集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三维云数据,通过扫描仪内置的软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CAD软件,重构建立不同时间点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三维图和六视图,获得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体积VA、VB,以及获得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总表面积SA、SB,其中VA代表实验组A的体积、VB代表对照组B的体积,SA代表实验组A的总表面积、SB代表对照组B总表面积;
步骤S5:分别计算实验组A及对照组B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即比表面积::IA=SA/VA、IB=SB/VB;其中IA代表实验组A的变化率、IB代表对照组B的变化率,比较两组比表面积大小;则t时刻两组试件的收缩率计算公式如下:
βA(t)= IA(t)/ IA(0);
βB(t)= IB(t)/ IB(0);
其中:βA(t)- 实验组试件t时刻收缩率;βB(t)- 对照组试件t时刻收缩率;IA(t)表示实验组A在t时刻的比表面积,IB(t)表示对照组B在t时刻的比表面积,IA(0)表示实验组A在0时刻的比表面积,IB(0)表示对照组B在0时刻的比表面积;
步骤S6:进行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评价: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若βA(t)>βB(t),则表明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小于普通水泥混凝 土,则吸水树脂具备良好的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
Figure 818776DEST_PATH_IMAGE002
若βA(t)≤βB(t),则表明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程度等于或大于普通水 泥混凝土,则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不佳或较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可以高精度地、动态地、快速地获得水泥混凝土养生期间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形量,得到实验试件的收缩情况;通过对比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试件和未掺入吸水树脂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时刻的收缩率大小,评价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的效果,便于从降低混凝土自收缩、保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角度优选出吸水树脂材料和配方。
2.本发明采用封闭式观察,避免人为干扰,无需将试件从箱体内搬出,可实时、无扰动的测试试件养生期间各个表面的动态变形情况。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缩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其中,上述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箱体,11-蓄水槽,12-透明板,13-外开门A,2-温度加热装置,3-湿度控制装置,31-泵体,32-水雾喷嘴,4-激光反光标记点A,5-外框架,51-外开门B,6-激光三维扫描仪C,7-壳体,8-实验组A,9-对照组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基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包括箱体1、温度加热装置2、湿度控制装置3、外框架5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箱体1为全透明并且内部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温度加热装置2;所述的箱体1的顶部设置湿度控制装置3,底部设有蓄水槽11,箱体1的一侧设有外开门A13;所述的蓄水槽11通过导管连接湿度控制装置3;所述的蓄水槽1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壳体7,壳体7的开口处安装有用于支撑混凝土试件的透明板12;所述的透明板12表面的中间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A4;所述的壳体7内部设有竖直向上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所述的箱体1侧边的四个内侧表面中心分别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B,所述的箱体1上侧内表面中心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C;
所述的箱体1外侧设置外框架5;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个内侧表面面中心分别设有水平朝内的激光三维扫描仪B,所述的外框架5的上内侧表面设有竖直向下激光三维扫描仪C6;所述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的位置与激光反光标记点A4相对应;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个激光三维扫描仪B的位置分别与箱体1的四个激光反光标记点B一一相对应;所述的激光三维扫描仪C6的位置与激光反光标记点C相对应;所述的外框架5设有与外开门A13同侧的外开门B51;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3包括湿度传感器、泵体31和安装在箱体1内顶部的水雾喷嘴32;所述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1内的侧壁;所述的泵体31通过管道连接水雾喷嘴32;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加热装置2、湿度控制装置3、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6电性连接。
所述的温度加热装置2采用鳍片式散热管形电热器。
所述的激光反光标记点4为亚铁磁性,粒径2cm。
所述的壳体7内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距离箱体1内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5顶部的激光三维扫描仪C6距离箱体1内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个激光三维扫描仪B分别与箱体1内的中心位置相距20cm。
所述的水雾喷嘴32采用六头式水雾喷嘴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硫铝酸盐水泥(42.5级)、细集料为河砂(II 区砂)、细度模数为2.87、粗集料为碎石、粒径分档为 4.75-9.5、9.5-19mm、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快硬高强外加剂、吸水树脂、自来水。按照水灰比0.4,5-10 mm粗骨料:10-20 mm粗骨料:细骨料:用水量:外加剂:树脂=390:910:670:139:2.9:0.34制备吸收树脂水泥混凝土(实验组A8),另外按照水灰比0.4,5-10 mm粗骨料:10-20 mm粗骨料:细骨料:用水量:外加剂=390:910:670:139:2.9制备普通水泥混凝土(实验组B),将以上混凝土在模具中制备为150mm×150mm×150mm的水泥混凝土试件。一组为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试件,记为实验组A8;另一组为未掺入吸水树脂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试件,记为对照组B9,除了吸水树脂外,两组混凝土试件的材料、级配和制备工艺均相同。
步骤S2:提前在箱体1内部六面正中心设置六个激光反光标记点,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6确定初始坐标系,并在实验组A8和对照组B9的表面正中心设置六个激光反光标记点。
步骤S3:打开温度加热装置2、湿度控制装置3,按照设定的温度(20±2℃)、湿度为95%,水雾粒径为15μm,运行1h后,将实验组A8和对照组B9置于箱体1内,实验组A8和对照组B9相隔距离12cm。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6在固定点扫描实验组A8和对照组B9,建立实验组A8和对照组B9的初始坐标和三维云数据。
步骤S4: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0h、3h、6h、12h、24h、48h、96h、192h,采集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三维云数据,通过扫描仪内置的软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CAD软件,重构建立不同时间点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三维图和六视图,获得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体积VA、VB,以及获得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总表面积SA、SB,其中VA代表实验组A8的体积、VB代表对照组B9的体积,SA代表实验组A8的总表面积、SB代表对照组B9总表面积;结果如表1。
表1 实验组A和对照组B在不同时刻的体积和总表面积
时间/h 0 3 6 12 24 48 96 192
V<sub>A</sub>/cm<sup>3</sup> 3377.6 3370.3 3363.4 3356.5 3350.3 3343.7 3336.6 3330.5
V<sub>B</sub>/cm<sup>3</sup> 3372.5 3361.6 3355.4 3348.8 3341.3 3335.7 3328.2 3321.3
S<sub>A</sub>/cm<sup>2</sup> 1355.5 1352.8 1347.2 1341.5 1336.7 1331.3 1325.7 1320.3
S<sub>B</sub>/cm<sup>2</sup> 1348.2 1340.1 1332.1 1324.2 1316.3 1308.7 1300.4 1292.8
步骤S5:分别计算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即比表面积:IA=SA/VA、IB=SB/VB;其中IA代表实验组A8的变化率、IB代表对照组B9的变化率,如表2。比较两组比表面积大小。则t时刻两组试件8的收缩率计算公式如下:
βA(t)= IA(t)/ IA(0),
βB(t)= IB(t)/ IB(0)
比较两组比表面积大小;则t时刻两组试件的收缩率计算公式如下:
βA(t)= IA(t)/ IA(0);
βB(t)= IB(t)/ IB(0);
其中:βA(t)- 实验组试件t时刻收缩率;βB(t)- 对照组试件t时刻收缩率;IA(t)表示实验组A8在t时刻的比表面积,IB(t)表示对照组B9在t时刻的比表面积,IA(0)表示实验组A8在0时刻的比表面积,IB(0)表示对照组B9在0时刻的比表面积;收缩率结果如表3和图3所示。
表2 实验组A和对照组B在不同时刻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时间/h 0 3 6 12 24 48 96 192
I<sub>A</sub> 0.401 0.401 0.4 0.399 0.398 0.398 0.397 0.397
I<sub>B</sub> 0.399 0.398 0.397 0.395 0.394 0.392 0.391 0.388
表3 实验组A和对照组B在不同时刻的收缩率
时间/h 3 6 12 24 48 96 192
I<sub>A</sub> 1 0.997 0.995 0.993 0.992 0.99 0.99
I<sub>B</sub> 0.997 0.995 0.989 0.987 0.982 0.979 0.972
步骤S6: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下:
从表3和附图3可知,在本次试验3-192h的时间内,βA(t)>βB(t),则表明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小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则吸水树脂具备良好的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且吸收树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率变化曲线平衡,表面其收缩变形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温度加热装置(2)、湿度控制装置(3)、外框架(5)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箱体(1)为全透明并且内部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温度加热装置(2);所述的箱体(1)的顶部设置湿度控制装置(3),底部设有蓄水槽(11),箱体(1)的一侧设有外开门A(13);所述的蓄水槽(11)通过导管连接湿度控制装置(3);所述的蓄水槽(1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壳体(7),壳体(7)的开口处安装有用于支撑混凝土试件的透明板(12);所述的透明板(12)表面的中间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A(4);所述的壳体(7)内部设有竖直向上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所述的箱体(1)侧边的四个内侧表面中心分别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B,所述的箱体(1)上侧内表面中心设有激光反光标记点C;
所述的箱体(1)外侧设置外框架(5);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个内侧表面面中心分别设有水平朝内的激光三维扫描仪B,所述的外框架(5)的上内侧表面设有竖直向下激光三维扫描仪C(6);所述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的位置与激光反光标记点A(4)相对应;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个激光三维扫描仪B的位置分别与箱体(1)的四个激光反光标记点B一一相对应;所述的激光三维扫描仪C(6)的位置与激光反光标记点C相对应;
所述的外框架(5)设有与外开门A(13)同侧的外开门B(51);
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3)包括湿度传感器、泵体(31)和安装在箱体(1)内顶部的水雾喷嘴(32);所述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1)内的侧壁;所述的泵体(31)通过管道连接水雾喷嘴(32);
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加热装置(2)、湿度控制装置(3)、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加热装置(2)采用鳍片式散热管形电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反光标记点(4)为亚铁磁性,粒径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7)内的激光三维扫描仪A距离箱体(1)内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5)顶部的激光三维扫描仪C(6)距离箱体(1)内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个激光三维扫描仪B分别与箱体(1)内的中心位置相距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雾喷嘴(32)采用六头式水雾喷嘴式。
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室内制备两组150mm×150mm×150mm的水泥混凝土试件,一组为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试件,记为实验组A(8);另一组为未掺入吸水树脂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试件,记为对照组B(9),除了吸水树脂外,两组混凝土试件的材料、级配和制备工艺均相同;
步骤S2:根据激光反光标记点A、4个激光反光标记点B、激光反光标记点C(4)的位置,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6)确定初始坐标系,并在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每个表面正中心设置六个激光反光标记点;
步骤S3:启动温度加热装置(2)、湿度控制装置(3),其中温度加热装置(2)的加热温度范围为0~150℃,升温速率为5℃/min,降温速率为2/min,温度变动范围在±0.8℃,温度均匀度为±2℃;湿度控制装置(3)的喷出水雾粒径范围10~20μm,湿度控制范围5RH~98RH%,温度变动范围在±2%RH;箱体(1)内按照设定的温、湿度参数运行1h后,将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置于箱体(1)内,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距离不少于10cm;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A、激光三维扫描仪B、激光三维扫描仪C(6)在固定点扫描实验组A(8)和对照组B(9),建立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初始坐标和三维云数据;
步骤S4: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0h、3h、6h、12h、24h、48h、96h、192h,采集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三维云数据,通过扫描仪内置的软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CAD软件,重构建立不同时间点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三维图和六视图,获得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体积VA、VB,以及获得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总表面积SA、SB,其中VA代表实验组A(8)的体积、VB代表对照组B(9)的体积,SA代表实验组A(8)的总表面积、SB代表对照组B(9)总表面积;
步骤S5:分别计算实验组A(8)及对照组B(9)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即比表面积:
IA=SA/VA
IB=SB/VB
其中IA代表实验组A(8)的变化率、IB代表对照组B(9)的变化率,比较两组比表面积大小;则t时刻两组试件的收缩率计算公式如下:
βA(t)= IA(t)/ IA(0);
βB(t)= IB(t)/ IB(0);
其中:βA(t)- 实验组试件t时刻收缩率;βB(t)- 对照组试件t时刻收缩率;IA(t)表示实验组A(8)在t时刻的比表面积,IB(t)表示对照组B(9)在t时刻的比表面积,IA(0)表示实验组A(8)在0时刻的比表面积,IB(0)表示对照组B(9)在0时刻的比表面积;
步骤S6:进行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评价: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若βA(t)>βB(t),则表明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小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则吸水树脂具备良好的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若βA(t)≤βB(t),则表明吸水树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缩程度等于或大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则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不佳或较差。
CN202110153200.0A 2021-02-04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Active CN112858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3200.0A CN112858647B (zh) 2021-02-04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3200.0A CN112858647B (zh) 2021-02-04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8647A true CN112858647A (zh) 2021-05-28
CN112858647B CN112858647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3301A (zh) * 2021-06-03 2021-09-24 中南大学 一种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689820A (zh) * 2022-03-07 2022-07-01 保山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膨胀土胀缩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
CN115684183A (zh) * 2022-12-01 2023-02-03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砂轮修整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CN114689820B (zh) * 2022-03-07 2024-06-04 保山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膨胀土胀缩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8707A (zh) * 2012-09-09 2012-11-28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约束收缩圆环抗裂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3712901A (zh) * 2013-12-13 2014-04-0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抗渗试验的密封材料
CN205538769U (zh) * 2016-05-03 2016-08-31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混凝土干缩温缩测试装置
CN110907631A (zh) * 2019-12-13 2020-03-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监测水泥基材料碳化程度和体积变形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5116274U (zh) * 2021-02-04 2021-12-10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8707A (zh) * 2012-09-09 2012-11-28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约束收缩圆环抗裂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3712901A (zh) * 2013-12-13 2014-04-0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抗渗试验的密封材料
CN205538769U (zh) * 2016-05-03 2016-08-31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混凝土干缩温缩测试装置
CN110907631A (zh) * 2019-12-13 2020-03-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监测水泥基材料碳化程度和体积变形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5116274U (zh) * 2021-02-04 2021-12-10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3301A (zh) * 2021-06-03 2021-09-24 中南大学 一种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689820A (zh) * 2022-03-07 2022-07-01 保山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膨胀土胀缩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
CN114689820B (zh) * 2022-03-07 2024-06-04 保山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膨胀土胀缩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
CN115684183A (zh) * 2022-12-01 2023-02-03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砂轮修整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nalytical model for pore structure of hydrated cement paste
CN215116274U (zh)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
CN105548243B (zh) 一种油井水泥膨胀率的检测方法
Ma et al. Restrained early-age shrinkage cracking properties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containing fly ash and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Du et al. Using strain to evaluate influence of air content on frost resistance of concrete
CN108646006B (zh) 一种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的方法
CN108249846B (zh) 一种免蒸养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
Guo et al. Texture analysis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fter internal curing
CN112858647A (zh)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N106477993B (zh) 含有fs102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Zh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isture diffusion in cured concrete slabs at early ages
CN112858647B (zh) 吸水树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缩效果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N108254535A (zh) 一种通过细集料评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收缩性能的方法
CN111239253A (zh) 一种骨料弹性模量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CN110243678B (zh) 一种3d打印建筑砂浆建造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
Leelamanie et al.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of Japanese Andisol as affected by hydrophobicity and drying temperature
CN115684278A (zh) 一种聚合物砂浆硬化体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KR20100123249A (ko) 적산온도에 기초한 슬립폼 인양여부 평가방법
CN109458925B (zh) 水泥基材料在热养护过程中的变形动态测试方法
CN108529934A (zh)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614B (zh) 一种超强石膏材料‑瓷艺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2528A (zh) 一种自流平磷石膏材料
CN114509367A (zh) 混凝土用砂的含粉量快速检测方法
CN111516121A (zh) 一种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方法及应用
CN109374869A (zh) 一种判断早龄期水泥基材料实时抗压强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