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9836A -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9836A
CN112849836A CN202110193626.9A CN202110193626A CN112849836A CN 112849836 A CN112849836 A CN 112849836A CN 202110193626 A CN202110193626 A CN 202110193626A CN 112849836 A CN112849836 A CN 112849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small
trash
terminal user
sub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36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engzhiyi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ul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36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9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7/00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refuse receptacles or refuse vehicles
    • B65F7/005Devices, mounted on refuse collecting vehicl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refuse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5Mark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小型垃圾桶、通过对小型垃圾桶进行使用、回收、清洁、再发放的闭环操作,使得终端用户可以直接将垃圾放入小型垃圾桶而不使用垃圾袋;可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正确率和处理效率、并且给终端用户带来更舒适、卫生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小型垃圾桶、通过对小型垃圾桶进行使用、回收、清洁、再发放的闭环操作,提高垃圾的回收效率、并且给终端用户带来更舒适、卫生的使用体验,属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用户“扔垃圾”的过程是:终端用户通常使用塑料袋临时存放垃圾,然后需要对垃圾进行封装或包裹处理、再拿到垃圾收集点;在垃圾收集点通过垃圾收集装置(大垃圾桶)对垃圾进行汇总收集后由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为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率、通常会在垃圾收集点设置人工二次分拣环节。上述处理流程的问题在于:效率较低、保洁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现有的生活垃圾之中,厨余垃圾或称“湿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是具较高的难度、且占比较大;若能够有效的分类并处理此类垃圾,则其他的生活垃圾就很少会发生腐烂、变质、散发异味、形成污染等情况,则垃圾的处理流程更加简单、高效。
厨余垃圾或称“湿垃圾”的特点是易变质、会对存储的载体造成污染;由此产生了很多实际的问题:
1、在垃圾收集点,需要将垃圾与垃圾袋进行分离处置,不仅过程比较复杂,而且会产生大量的被污染的塑料垃圾袋、只能作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
2、由于此类垃圾中会包括油脂、汁水等,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装垃圾的垃圾袋发生破损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垃圾袋内部的垃圾污染垃圾桶、影响清洁卫生;
3、由于此类垃圾易腐坏变质、并可能产生异味,因此应尽可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但由于处理的过程比较麻烦,终端用户往往会下意识的降低此类垃圾的处理频率。
因此,如何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成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小型垃圾桶、通过对小型垃圾桶进行使用、回收、清洁、再发放的闭环操作,使得终端用户可以直接将垃圾放入小型垃圾桶而不使用垃圾袋;从而提高垃圾的回收效率、并且给终端用户带来更舒适、卫生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包括小型垃圾桶、垃圾收集点、备用垃圾桶子系统、垃圾桶运送子系统、垃圾桶清洁子系统;
小型垃圾桶:用于终端用户直接放置垃圾,使用过程中被污染后,经回收和清洁之后、再次投放,实现循环使用;
垃圾收集点:对各个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进行处理,汇总收集垃圾并对清空垃圾之后的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进行汇总收集;
备用垃圾桶子系统:存放若干个清洁的小型垃圾桶,供终端用户取用;
垃圾桶运送子系统:用于往返运送汇总收集的小型垃圾桶;
垃圾桶清洁子系统:通过清洁装置对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进行集中清洁;
一方面,终端用户使用小型垃圾桶直接放置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然后,终端用户携带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到垃圾收集点、并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留在垃圾收集点;最后,终端用户通过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并继续使用;
另一方面,在垃圾收集点对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收集处理,然后汇总收集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再通过垃圾桶运送子系统将汇总后的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运送给垃圾桶清洁子系统、由垃圾桶清洁子系统对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进行清洁,再由垃圾桶运送子系统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运送给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进行存放,从而实现对小型垃圾桶的循环利用。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是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一部分小型垃圾桶发放给各个终端用户使用;另外一部分小型垃圾桶存放在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中;
因此,系统中的使用的小型垃圾桶的总量约为终端用户实际使用需求量的2-3倍;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若小型垃圾桶有损耗,则需要及时补充新的小型垃圾桶;
S102、终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分类后的垃圾直接放入小型垃圾桶;然后终端用户携带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来到垃圾收集点、并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留在垃圾收集点;并且,终端用户能够通过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并使用;
S103、在垃圾收集点对各个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并对清空垃圾之后的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进行汇总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用户可以将垃圾直接倒入垃圾收集点中的垃圾收集装置、并将清空垃圾之后的小型垃圾桶留在垃圾收集点;或者,终端用户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留在垃圾收集点,由保洁人员或垃圾自动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可包括进行二次分拣处理;
S104、在垃圾收集点将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汇总后,通过垃圾桶运送子系统运送给垃圾桶清洁子系统;
S105、垃圾桶清洁子系统对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进行清洁,再由垃圾桶运送子系统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运送给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进行存放。
进一步的,将所述的小型垃圾桶设定为若干种规格尺寸,终端用户能够按需取用。为便于统一运行维护,所述的规格分类一般不超过三种、且各种规格尺寸在设计上应保持外形及风格的统一、具备一定的兼容性。
进一步的,在垃圾收集点和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中,分别设置监控模块,或/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对小型垃圾桶的放、取的过程进行管理。用于记录终端用户的操作信息、并防止终端用户拿走超过其正常使用量的小型垃圾桶。监控模块可以监控终端用户“扔垃圾”和取用清洁的小型垃圾桶的全过程,可用于对运行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追溯;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具体可以是人脸识别模块、RFID电子卡刷卡模块等等。
进一步的,在各个小型垃圾桶中设置电子标签,通过识别电子标签实现对最近使用该小型垃圾桶的终端用户的信息绑定,当对小型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处理时,通过自动识别,或/和,人工识别来判断其中的垃圾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分类。若发生分类不正确的情况,则进行记录;还可以通知对应的终端用户、提示其注意做好垃圾分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了终端用户“扔垃圾”的过程,终端用户不需要对垃圾进行封装或包裹处理;可以大大减少一次性塑料垃圾袋的使用量;不仅限于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流程,对于其他类型的垃圾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操作;
2、由于终端用户处理住所内各个分类的垃圾的频率一般为1-2次/天,通过及时、高效的集中清洁,可以保持小型垃圾桶的洁净、杜绝因长期不进行清洁处理而形成难以消除的顽固污渍的情况;由此,终端用户可以一直使用清洁的小型垃圾桶,不必担心使用过程中垃圾桶被污染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只有当采取同步处理的方式时、才能建立终端用户与所扔垃圾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需要在终端用户扔垃圾的同时进行分类识别;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各个小型垃圾桶中设置的电子标签,实现终端用户身份信息与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的信息绑定,因而可以实现异步处理的方式;异步处理与同步处理相比,其准确性更高且实施难度明显降低。不仅可以提高垃圾的分类率,并可以通过引入奖惩机制实现良性循环、提高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最终大幅度的降低保洁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本发明的小型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终端用户、2:小型垃圾桶、2a:电子标签、2b:盖板、2c:提手、201: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2: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3: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3:垃圾收集装置、301:装有垃圾的垃圾收集装置、4:监控模块、5: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图1中的各个虚线箭头和虚线框代表本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具体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对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为便于小型垃圾桶2的循环使用,小型垃圾桶2还包括电子标签2a、盖板2b、提手2c。电子标签2a用于为各个小型垃圾桶2提供唯一身份信息,可以采用RFID电子标签、嵌入安装在小型垃圾桶2的桶壁内部;盖板2b可以将小型垃圾桶2的顶部封闭,主要用于防止小型垃圾桶2在移动或者集中存放时散发异味和滴漏;当小型垃圾桶2处于使用状态时,盖板2b可以放置在旁边备用;提手2c可便于终端用户1携带。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S102步骤中,终端用户1获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的方法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将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设置在垃圾收集点的附近,当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后,随即通过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并带走;
该方式主要针对终端用户1处理完垃圾直接返回住所的情况;
第二,当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后,终端用户1能够自由安排时间到备用垃圾桶子系统处,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并带走;
该方式主要针对终端用户1处理完垃圾后需要外出办事等情况,当其返回住所前再来到备用垃圾桶子系统处取走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
第三,当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后,进行身份识别和登记;由保洁人员根据未取走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的终端用户1的信息,主动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分发到对应的终端用户1的住所位置,便于终端用户1直接取用;
该方式也是针对终端用户1处理完垃圾后需要外出办事等情况,由保洁人员为终端用户1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例如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放置在住户的家门口,待住户回家时直接取用;
第四,终端用户1通过网络发送请求信息通知保洁人员上门收集垃圾,由保洁人员根据请求信息上门取走装有垃圾的垃圾桶、并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留给终端用户1使用;
该方式主要针对有行动不便等等困难的终端用户1,为弱势群体提供便利性的服务,可以很好的解决其不能及时处理生活垃圾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终端用户1“放”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和“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的环节,分别设置用户身份识别模块5,并且在小型垃圾桶2中设置可读取信息的电子标签2a,从而实现终端用户1的身份信息与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的信息绑定;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对终端用户1发放小型垃圾桶2的时候,对终端用户1的身份进行核对、并在系统中将所发放的小型垃圾桶2的电子标签信息与该终端用户1做关联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S201步骤中的小型垃圾桶2的状态将被设置为“占用”状态;
S202、当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回到垃圾收集点时,读取小型垃圾桶2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从系统中提取对应的终端用户1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若核对成功则在系统中增加该终端用户1可取用的小型垃圾桶2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S202步骤中的小型垃圾桶2将被设置为“已回收”状态;
S203、当终端用户1主动从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时,首先通过用户身份识别模块5提取终端用户1的身份信息,并在系统中查询该终端用户1是否有可取用的小型垃圾桶2的数量,若可取用数量大于零、则允许终端用户1从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中获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同时在系统中将所取走的小型垃圾桶2的电子标签信息与该终端用户1做关联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当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203通过垃圾桶清洁子系统完成清洁并存放到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之中时,将小型垃圾桶2的状态设置为“已清洁”状态。在S203步骤中,只能操作“已清洁”状态的小型垃圾桶2、小型垃圾桶2被取用后其状态将再次被设置为“占用”状态。
进一步的,当需要由保洁人员主动向终端用户1配送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时,首先由保洁人员从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之中取出若干个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逐一配送到各个终端用户1的住所处;在配送过程中,保洁人员通过智能终端逐一设置所配送的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与终端用户1的对应关系。另外,若在此环节未建立所配送的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与终端用户1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可以在之后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带到垃圾收集点时,通过用户身份识别模块5提取终端用户1信息、同时也提取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的电子标签信息,从而实现补充建立对应关系记录。
进一步的,当采用由保洁人员或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对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进行统一处理的模式时,包括以下步骤:
S301、读取当前待处理的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从系统中查找到对应的终端用户1信息;
S302、由保洁人员或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从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中取出垃圾,进行识别、分析,若符合垃圾分类规范则将垃圾放入垃圾收集装置中、若不符合垃圾分类规范则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并对对应的终端用户1进行标记;
上述过程中,可以通过拍照或录像保留证据;
S303、对有不符合垃圾分类规范的行为的终端用户1发送通知信息,提示其按照垃圾分类规范进行垃圾分类。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奖惩措施、以引导终端用户1进行规范的垃圾分类,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而且,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小型垃圾桶2作为载体,使得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得以较容易的实现。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包括小型垃圾桶(2)、垃圾收集点、备用垃圾桶子系统、垃圾桶运送子系统、垃圾桶清洁子系统;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一部分小型垃圾桶(2)发放给各个终端用户(1)使用;另外一部分小型垃圾桶(2)存放在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中;
S102、终端用户(1)在使用过程中将分类后的垃圾直接放入小型垃圾桶(2);然后终端用户(1)携带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来到垃圾收集点、并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并且,终端用户(1)能够通过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并使用;
S103、在垃圾收集点对各个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中的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并对清空垃圾之后的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203)进行汇总收集;
S104、在垃圾收集点将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203)汇总后,通过垃圾桶运送子系统运送给垃圾桶清洁子系统;
S105、垃圾桶清洁子系统对被污染的小型垃圾桶(203)进行清洁,再由垃圾桶运送子系统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运送给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进行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S102步骤中,终端用户(1)获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的方法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将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设置在垃圾收集点的附近,当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后,随即通过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并带走;
第二,当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后,终端用户(1)能够自由安排时间到备用垃圾桶子系统处,获得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并带走;
第三,当终端用户(1)将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留在垃圾收集点后,进行身份识别和登记;由保洁人员根据未取走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的终端用户(1)的信息,主动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分发到对应的终端用户(1)的住所位置,便于终端用户(1)直接取用;
第四,终端用户(1)通过网络发送请求信息通知保洁人员上门收集垃圾,由保洁人员根据请求信息上门取走装有垃圾的垃圾桶、并将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留给终端用户(1)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用户(1)“放”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和“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的环节,分别设置用户身份识别模块(5),并且在小型垃圾桶(2)中设置可读取信息的电子标签(2a),从而实现终端用户(1)的身份信息与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的信息绑定;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对终端用户(1)发放小型垃圾桶(2)的时候,对终端用户(1)的身份进行核对、并在系统中将所发放的小型垃圾桶(2)的电子标签信息与该终端用户(1)做关联标记;
S202、当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回到垃圾收集点时,读取小型垃圾桶(2)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从系统中提取对应的终端用户(1)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若核对成功则在系统中增加该终端用户(1)可取用的小型垃圾桶(2)的数量;
S203、当终端用户(1)主动从备用垃圾桶子系统获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时,首先通过用户身份识别模块(5)提取终端用户(1)的身份信息,并在系统中查询该终端用户(1)是否有可取用的小型垃圾桶(2)的数量,若可取用数量大于零、则允许终端用户(1)从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中获取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同时在系统中将所取走的小型垃圾桶(2)的电子标签信息与该终端用户(1)做关联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由保洁人员主动向终端用户(1)配送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时,首先由保洁人员从备用垃圾桶子系统之中取出若干个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逐一配送到各个终端用户(1)的住所处;在配送过程中,保洁人员通过智能终端逐一设置所配送的清洁的小型垃圾桶(201)与终端用户(1)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由保洁人员或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对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进行统一处理的模式时,包括以下步骤:
S301、读取当前待处理的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从系统中查找到对应的终端用户(1)信息;
S302、由保洁人员或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从装有垃圾的小型垃圾桶(202)中取出垃圾,进行识别、分析,若符合垃圾分类规范则将垃圾放入垃圾收集装置中、若不符合垃圾分类规范则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并对对应的终端用户(1)进行标记;
S303、对有不符合垃圾分类规范的行为的终端用户(1)发送通知信息,提示其按照垃圾分类规范进行垃圾分类。
CN202110193626.9A 2021-02-21 2021-02-21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2849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626.9A CN112849836A (zh) 2021-02-21 2021-02-21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626.9A CN112849836A (zh) 2021-02-21 2021-02-21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836A true CN112849836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3626.9A Pending CN112849836A (zh) 2021-02-21 2021-02-21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983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0949A (ja) * 2009-08-04 2011-03-17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ごみの収集および選別方法、収集および選別装置
CN104044842A (zh) * 2014-06-23 2014-09-17 陈斌 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垃圾分类平台和方法
CN107657573A (zh) * 2017-09-20 2018-02-02 西安御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9230043A (zh) * 2018-09-21 2019-01-18 宁波暇客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回收清洗和发放垃圾桶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22504A (zh) * 2019-08-22 2019-11-08 合肥仁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站分类回收系统
CN210392335U (zh) * 2019-03-29 2020-04-24 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用户和称重打分的厨余垃圾回收系统
CN111942780A (zh) * 2020-08-05 2020-11-17 宁波环链大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和测评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0949A (ja) * 2009-08-04 2011-03-17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ごみの収集および選別方法、収集および選別装置
CN104044842A (zh) * 2014-06-23 2014-09-17 陈斌 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垃圾分类平台和方法
CN107657573A (zh) * 2017-09-20 2018-02-02 西安御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9230043A (zh) * 2018-09-21 2019-01-18 宁波暇客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回收清洗和发放垃圾桶的方法及系统
CN210392335U (zh) * 2019-03-29 2020-04-24 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用户和称重打分的厨余垃圾回收系统
CN110422504A (zh) * 2019-08-22 2019-11-08 合肥仁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站分类回收系统
CN111942780A (zh) * 2020-08-05 2020-11-17 宁波环链大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和测评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5572B (zh) 一种智慧社区垃圾分类系统及方法
CN109878933B (zh) 智能分类垃圾站控制系统
CN111476085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积分奖励的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及方法
CN106315067B (zh) 一种垃圾智能分类收集及转运方法
CN110355188B (zh) 基于土地多重利用的智慧垃圾分类原位减量资源化系统
CN110255006A (zh) 一种智能垃圾箱及其管理系统
CN210456027U (zh) 一种社区厨余垃圾的智能分类系统
CN104609061B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CN113705694A (zh) 一种城市垃圾治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942780A (zh)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和测评的方法及系统
CN205668736U (zh) 基于互联网的废品分类回收系统
CN107657573A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8861190A (zh) 一种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及用法
CN111217047A (zh) 基于ic卡管理的人工智能垃圾分类装置及方法
CN215324773U (zh)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
CN11006574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航运垃圾分类系统
CN11456511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12849836A (zh) 基于垃圾桶循环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
CN113895828A (zh) 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12291362U (zh) 一种基于ic卡管理的人工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CN205899671U (zh) 一种自动废旧瓶回收机
CN210823790U (zh) 一种垃圾站分类回收系统
CN112090925A (zh) 一种后端破袋的垃圾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082863A (zh) 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扫描系统及方法
CN110921142A (zh) 一种社区垃圾回收分类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30

Address after: 210008 Building 1, Yangtze River new financial demonstration zone, Binjiang Avenue, Jiangbei new area,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fengzhiyi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8 A01, No.396 Binjiang Avenue,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KULANG ELECTRONIC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Jie

Inventor after: Zeng Taixi

Inventor before: Zhu Jie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