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5110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5110A
CN114565110A CN202210277137.6A CN202210277137A CN114565110A CN 114565110 A CN114565110 A CN 114565110A CN 202210277137 A CN202210277137 A CN 202210277137A CN 114565110 A CN114565110 A CN 114565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garbage
module
data
prope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7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金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277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51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51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3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cycling or dispo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3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number of classes
    • G06F18/2431Multiple cla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6Sor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8Ste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和数据管理反馈模块,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家庭智能分类装置记录产生的数据,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整个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的分类情况,所述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监控平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分析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反馈,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与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与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电连接,利用客户端移动应用根据固定周期时段内多次检测结果对物业清洁回收行为和用户垃圾分类行为划定评判等级,并进行处理反馈,本发明,具有养成分类意识和提高垃圾分类效率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小区里物业与业主通过签署协议,物业收取规定的垃圾清运费后安排专门的保洁为业主清理门口垃圾,即居民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在规定的时间点放置在家门口的走廊上,物业清洁进行统一清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垃圾源头的分类,即只要居民对垃圾已进行分类,物业清洁只需将不同垃圾回收进对应的垃圾箱内再进行运输到统一的垃圾回收处进行进一步回收即可,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居民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很大程度上为了图方便将家里的垃圾全部装进袋子然后放置在门口,而物业清洁时也为了方便将所有垃圾放进同一个垃圾回收箱进行运输再回收,这就使得后续的垃圾分类进展困难,整个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耗时耗力。
垃圾分类回收是按规定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搬运,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处理的环节是分类投放,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实现精准分类,但人们多年混合投放垃圾的习惯一朝更改非常困难,目前垃圾源头分类准确率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后端各类资源化利用设施运行困难,同时由于分类收运处理体系还未健全,导致出现先分后混的问题,当前沿用多年的混合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不同种类的垃圾清运需求也不相同,因此,设计养成分类意识和提高垃圾分类效率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和数据管理反馈模块,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家庭智能分类装置记录产生的数据,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整个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的分类情况,所述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监控平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分析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反馈,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与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与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分类设备提供模块、回收设备识别模块和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所述分类设备提供模块用于物业向使用该分分类系统的居民用户提供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所述回收设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物业清洁装箱过程中的分类垃圾袋,所述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用于对用户家庭垃圾的分类数量和物业清洁运输过程中的垃圾分类量进行统计,所述分类设备提供模块与回收设备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回收设备识别模块与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包括分类设备控制模块、分类检测模块、处理标记模块和分析判断模块,所述分类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家庭分类设备和清洁分类设备进行数据记录和数据反馈,所述分类检测模块用于对垃圾分类过程中进行多次垃圾是否分类检测,所述处理标记模块用于在检测过程中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标记,所述分析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多次检测标记进行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分类行为判断,所述分类设备控制模块与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标记模块与分析判断模块电连接;
所述分类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和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人员对居民用户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人员阶段性检测结合智能收装运输箱实时反馈的收装记录对物业清洁人员分类行为的检测,所述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与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数据管理反馈模块包括分类记录存储模块、分类数据获取模块、反馈展示模块和通知预警模块,所述分类记录存储模块用于将分类的垃圾数据进行区域块存储,所述分类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类数据监控平台调取分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垃圾分类数据,所述反馈展示模块用于监控平台通过多结构可视化将整个过程中的分类分析数据进行多端展示,所述通知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标记结果的分析统计对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进行消息提示和预警通知,所述分类记录存储模块与分类数据获取模块电连接,所述反馈展示模块与通知预警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小区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物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发放至单个家庭处;
步骤S2:进行定时定点分类垃圾的回收装箱运输;
步骤S3:采集家庭垃圾重量、垃圾类别和居民用户点的信息,同步通过运输车辆采集垃圾分类产量和垃圾总量数据;
步骤S4:利用客户端移动应用面向物业清洁分装回收箱内分类垃圾和面向居民提供的分类垃圾进行分类检测,根据固定周期时段内多次检测结果对物业清洁回收行为和用户垃圾分类行为划定评判等级;
步骤S5:数据监控平台调取数据库数据,根据垃圾分类数据信息和对应的居民等级评判结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投放,通过业主群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且给与处理决定和建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小区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表明居民同意使用物业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系统,允许物业记录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数据和反馈;
物业按相关规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具有不同特性容量探测的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进行登记发放,建立数据记录表存储居民开始使用分类设备后产生的垃圾分类数据;
居民用户按规定时间将垃圾放置在家门口规定地点,物业清洁进行定时定点居民垃圾回收分类装箱运输,物业根据前期对居民的调查反馈,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设定周期性垃圾袋发放服务,即在设定的时间段当物业清洁上门回收垃圾的同时,将垃圾袋发放至在居民用户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连接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回收系统的下一步资源调度;
步骤S32:智能分类垃圾桶进行实时称重和投放感应监控,采集居民投放的垃圾类别、总量、频次数据,将其同步至垃圾移动应用内的居民数据记录表,数据监控平台和居民同步获取家庭垃圾分类的实时数据和处理情况;
步骤S33:采集记录单个家庭的四类垃圾数量和垃圾总量数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阶段性抽查方式分配专业垃圾分类检测人员,进行用户家庭垃圾是否分类检测,并标记为未分类、分类合格和分类不合格;
步骤S42:同步进行物业清洁人员是否分类装箱检测,根据投放记录进行混合收装和分类收装的标记;
步骤S43:进行针对用户家庭垃圾的两次垃圾装箱收运;
步骤S44:根据后台数据监控平台记录的整个家庭垃圾回收过程中的多个检测结果,进行垃圾投放输送区域的判断划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1:根据后台数据监控平台的记录数据,当装箱垃圾被标记为分类合格且装箱过程为分类收装时,直接输送投放至固定垃圾分类存放区进行后续分类垃圾处理;
步骤S442:当装箱垃圾被标记为分类不合格或未分类,且装箱过程为混合收装时,将回收的装箱垃圾投放至二次垃圾临时分类存储区,由检测人员对垃圾进行第二次分类并用图像采集记录分类过程,分类后再输送至垃圾分类存放区;
步骤S443:当在阶段性抽查过程中,居民用户存在第一次未分类标记或分类不合格标记时,通过消息提示进行告知,并将图像采集记录的对应该用户RFID垃圾袋第二次分类过程中的垃圾分类过程图片发送给用户;
步骤S444:当居民用户存在第二次该类标记时,同样进行消息提示并发送分类图片,但当居民用户被标记有三次该类标记时,物业通过消息告知用户被停止使用该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系统;
步骤S445:通过智能垃圾收运箱对于物业清洁收运行为进行记录,当第一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物业对其面谈并再次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当第二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物业对其进行罚款记过警告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当第三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清洁人员被进行辞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中的数据库,记录整体垃圾分类数据情况,利用数据可视化进行展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和数据管理反馈模块,通过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物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发放至单个家庭处,利用客户端移动应用面向物业清洁分装回收箱内分类垃圾和面向居民提供的分类垃圾进行分类检测,根据固定周期时段内多次检测结果对物业清洁回收行为和用户垃圾分类行为划定评判等级,数据监控平台调取数据库数据,根据垃圾分类数据信息和对应的居民等级评判结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投放,并给与处理决定和建议通过业主群进行可视化展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和数据管理反馈模块,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家庭智能分类装置记录产生的数据,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整个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的分类情况,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监控平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分析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反馈,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与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垃圾分类检测模块与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电连接。
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分类设备提供模块、回收设备识别模块和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分类设备提供模块用于物业向使用该分分类系统的居民用户提供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回收设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物业清洁装箱过程中的分类垃圾袋,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用于对用户家庭垃圾的分类数量和物业清洁运输过程中的垃圾分类量进行统计,分类设备提供模块与回收设备识别模块电连接,回收设备识别模块与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电连接。
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包括分类设备控制模块、分类检测模块、处理标记模块和分析判断模块,分类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家庭分类设备和清洁分类设备进行数据记录和数据反馈,分类检测模块用于对垃圾分类过程中进行多次垃圾是否分类检测,处理标记模块用于在检测过程中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分析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多次检测标记进行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分类行为判断,分类设备控制模块与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处理标记模块与分析判断模块电连接;
分类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和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人员对居民用户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检测,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人员阶段性检测结合智能收装运输箱实时反馈的收装记录对物业清洁人员分类行为的检测,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与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电连接。
数据管理反馈模块包括分类记录存储模块、分类数据获取模块、反馈展示模块和通知预警模块,分类记录存储模块用于将分类的垃圾数据进行区域块存储,分类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类数据监控平台调取分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垃圾分类数据,反馈展示模块用于监控平台通过多结构可视化将整个过程中的分类分析数据进行多端展示,通知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标记结果的分析统计对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进行消息提示和预警通知,分类记录存储模块与分类数据获取模块电连接,反馈展示模块与通知预警模块电连接。
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小区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物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发放至单个家庭处;
步骤S2:进行定时定点分类垃圾的回收装箱运输;
步骤S3:采集家庭垃圾重量、垃圾类别和居民用户点的信息,同步通过运输车辆采集垃圾分类产量和垃圾总量数据;
步骤S4:利用客户端移动应用面向物业清洁分装回收箱内分类垃圾和面向居民提供的分类垃圾进行分类检测,根据固定周期时段内多次检测结果对物业清洁回收行为和用户垃圾分类行为划定评判等级;
步骤S5:数据监控平台调取数据库数据,根据垃圾分类数据信息和对应的居民等级评判结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投放,通过业主群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且给与处理决定和建议,垃圾分类数据监控管理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起到支撑前台和管理资源数据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还需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和整体回收系统的回收效率。
步骤S1中,小区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表明居民同意使用物业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系统,允许物业记录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数据和反馈;
物业按相关规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具有不同特性容量探测的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进行登记发放,建立数据记录表存储居民开始使用分类设备后产生的垃圾分类数据;
居民用户按规定时间将垃圾放置在家门口规定地点,物业清洁进行定时定点居民垃圾回收分类装箱运输,物业根据前期对居民的调查反馈,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设定周期性垃圾袋发放服务,即在设定的时间段当物业清洁上门回收垃圾的同时,将垃圾袋发放至在居民用户处。
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连接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回收系统的下一步资源调度,根据设备站点的容量调度收运车辆和规划路线减少资源浪费,利用远程监控设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步骤S32:智能分类垃圾桶进行实时称重和投放感应监控,采集居民投放的垃圾类别、总量、频次数据,将其同步至垃圾移动应用内的居民数据记录表,数据监控平台和居民同步获取家庭垃圾分类的实时数据和处理情况,投放感应记录主要包括居民全部投放记录和四类投放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记录把用户在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和取得的成绩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给用户,有助于增强用户的使用粘性;
步骤S33:采集记录单个家庭的四类垃圾数量和垃圾总量数据,通过物业清洁在上门回收垃圾时,运输车辆分别采集记录单个家庭的四类垃圾数量和垃圾总量数据。
步骤S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阶段性抽查方式分配专业垃圾分类检测人员,进行用户家庭垃圾是否分类检测,并标记为未分类、分类合格和分类不合格,物业清洁在初期上门回收垃圾时,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较大,以此帮助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养成垃圾分类自主意识,提高初始源头的垃圾分类和收运装箱过程中的收装规范性;
步骤S42:同步进行物业清洁人员是否分类装箱检测,根据投放记录进行混合收装和分类收装的标记,在阶段性抽查过程中,同步对物业清洁人员将分类垃圾装箱的过程进行是否分类装箱检测,物业清洁的智能回收箱对应具有RFID标签及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当垃圾袋放入与之不对应的垃圾箱内时产生异常投放记录,即被标记为混合封装,当投放对应时被标记为分类收装,并传输至后台数据监控端;
步骤S43:进行针对用户家庭垃圾的两次垃圾装箱收运,即物业清洁第一次的垃圾收箱全是标记为分类合格的垃圾,标记为未分类及分类不合格的垃圾进行第二次单独装箱收运;
步骤S44:根据后台数据监控平台记录的整个家庭垃圾回收过程中的多个检测结果,进行垃圾投放输送区域的判断划分。
步骤S4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1:根据后台数据监控平台的记录数据,当装箱垃圾被标记为分类合格且装箱过程为分类收装时,直接输送投放至固定垃圾分类存放区进行后续分类垃圾处理;
步骤S442:当装箱垃圾被标记为分类不合格或未分类,且装箱过程为混合收装时,将回收的装箱垃圾投放至二次垃圾临时分类存储区,由检测人员对垃圾进行第二次分类并用图像采集记录分类过程,分类后再输送至垃圾分类存放区;
步骤S443:当在阶段性抽查过程中,居民用户存在第一次未分类标记或分类不合格标记时,通过消息提示进行告知,并将图像采集记录的对应该用户RFID垃圾袋第二次分类过程中的垃圾分类过程图片发送给用户;
步骤S444:当居民用户存在第二次该类标记时,同样进行消息提示并发送分类图片,但当居民用户被标记有三次该类标记时,物业通过消息告知用户被停止使用该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系统,居民用户在统一使用该垃圾分类系统的过程中,存在对家庭垃圾没有按要求进行分类时,以消息提示并发送采集的分类图片,提高用户的分类认知同时给予申明,当用户在前期阶段性抽查过程中三次连续没有按要求进行分类时,停止用户使用该分类回收系统的权利,后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后再与之相合作,因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因此用户会以此产生自主分类意识并按要求执行,这对于垃圾分类的初始源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控制;
步骤S445:通过智能垃圾收运箱对于物业清洁收运行为进行记录,当第一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物业对其面谈并再次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当第二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物业对其进行罚款记过警告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当第三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清洁人员被进行辞退,物业清洁回收作为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另一重要步骤,为了图方便将家庭已分装好的垃圾进行混装再输送至下一分类运输点,又要进行一次分类,加大了整个分类工作量的同时,养成了图方便省事的坏习惯,对于物业清洁是一份工作,制定对应的要求和惩奖制度对整个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达到更大的提升;
步骤S5中,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中的数据库,记录整体垃圾分类数据情况,利用数据可视化进行展示,垃圾分类数据情况来自于使用该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居民用户在每个时间段内产生,整体呈现家庭、楼层、区域块的垃圾分类情况;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通过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可视化程度较高的数据展示方式,将垃圾投放的类别总量、垃圾投放类别占比、分类记录、投放沾点投放量等数据进行展示,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分析进行资源配置及下一步垃圾分类运输车辆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和数据管理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家庭智能分类装置记录产生的数据,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整个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的分类情况,所述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监控平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分析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反馈,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与垃圾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与数据管理反馈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分类设备提供模块、回收设备识别模块和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所述分类设备提供模块用于物业向使用该分分类系统的居民用户提供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所述回收设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物业清洁装箱过程中的分类垃圾袋,所述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用于对用户家庭垃圾的分类数量和物业清洁运输过程中的垃圾分类量进行统计,所述分类设备提供模块与回收设备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回收设备识别模块与分类量信息统计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包括分类设备控制模块、分类检测模块、处理标记模块和分析判断模块,所述分类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家庭分类设备和清洁分类设备进行数据记录和数据反馈,所述分类检测模块用于对垃圾分类过程中进行多次垃圾是否分类检测,所述处理标记模块用于在检测过程中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标记,所述分析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多次检测标记进行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分类行为判断,所述分类设备控制模块与分类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标记模块与分析判断模块电连接;
所述分类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和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人员对居民用户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人员阶段性检测结合智能收装运输箱实时反馈的收装记录对物业清洁人员分类行为的检测,所述第一次分类检测子模块与第二次分类检测子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反馈模块包括分类记录存储模块、分类数据获取模块、反馈展示模块和通知预警模块,所述分类记录存储模块用于将分类的垃圾数据进行区域块存储,所述分类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类数据监控平台调取分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垃圾分类数据,所述反馈展示模块用于监控平台通过多结构可视化将整个过程中的分类分析数据进行多端展示,所述通知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标记结果的分析统计对居民用户和物业清洁进行消息提示和预警通知,所述分类记录存储模块与分类数据获取模块电连接,所述反馈展示模块与通知预警模块电连接。
5.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小区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物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发放至单个家庭处;
步骤S2:进行定时定点分类垃圾的回收装箱运输;
步骤S3:采集家庭垃圾重量、垃圾类别和居民用户点的信息,同步通过运输车辆采集垃圾分类产量和垃圾总量数据;
步骤S4:利用客户端移动应用面向物业清洁分装回收箱内分类垃圾和面向居民提供的分类垃圾进行分类检测,根据固定周期时段内多次检测结果对物业清洁回收行为和用户垃圾分类行为划定评判等级;
步骤S5:数据监控平台调取数据库数据,根据垃圾分类数据信息和对应的居民等级评判结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投放,通过业主群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且给与处理决定和建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小区居民用户与物业签署相关协议,表明居民同意使用物业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系统,允许物业记录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数据和反馈;
物业按相关规定,将带有RFID标签的四色垃圾袋和具有不同特性容量探测的智能垃圾桶按家庭单位进行登记发放,建立数据记录表存储居民开始使用分类设备后产生的垃圾分类数据;
居民用户按规定时间将垃圾放置在家门口规定地点,物业清洁进行定时定点居民垃圾回收分类装箱运输,物业根据前期对居民的调查反馈,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设定周期性垃圾袋发放服务,即在设定的时间段当物业清洁上门回收垃圾的同时,将垃圾袋发放至在居民用户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连接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回收系统的下一步资源调度;
步骤S32:智能分类垃圾桶进行实时称重和投放感应监控,采集居民投放的垃圾类别、总量、频次数据,将其同步至垃圾移动应用内的居民数据记录表,数据监控平台和居民同步获取家庭垃圾分类的实时数据和处理情况;
步骤S33:采集记录单个家庭的四类垃圾数量和垃圾总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阶段性抽查方式分配专业垃圾分类检测人员,进行用户家庭垃圾是否分类检测,并标记为未分类、分类合格和分类不合格;
步骤S42:同步进行物业清洁人员是否分类装箱检测,根据投放记录进行混合收装和分类收装的标记;
步骤S43:进行针对用户家庭垃圾的两次垃圾装箱收运;
步骤S44:根据后台数据监控平台记录的整个家庭垃圾回收过程中的多个检测结果,进行垃圾投放输送区域的判断划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1:根据后台数据监控平台的记录数据,当装箱垃圾被标记为分类合格且装箱过程为分类收装时,直接输送投放至固定垃圾分类存放区进行后续分类垃圾处理;
步骤S442:当装箱垃圾被标记为分类不合格或未分类,且装箱过程为混合收装时,将回收的装箱垃圾投放至二次垃圾临时分类存储区,由检测人员对垃圾进行第二次分类并用图像采集记录分类过程,分类后再输送至垃圾分类存放区;
步骤S443:当在阶段性抽查过程中,居民用户存在第一次未分类标记或分类不合格标记时,通过消息提示进行告知,并将图像采集记录的对应该用户RFID垃圾袋第二次分类过程中的垃圾分类过程图片发送给用户;
步骤S444:当居民用户存在第二次该类标记时,同样进行消息提示并发送分类图片,但当居民用户被标记有三次该类标记时,物业通过消息告知用户被停止使用该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系统;
步骤S445:通过智能垃圾收运箱对于物业清洁收运行为进行记录,当第一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物业对其面谈并再次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当第二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物业对其进行罚款记过警告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当第三次被记录为混合收装时,清洁人员被进行辞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垃圾分类数据监控平台中的数据库,记录整体垃圾分类数据情况,利用数据可视化进行展示。
CN202210277137.6A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45651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7137.6A CN114565110A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7137.6A CN114565110A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5110A true CN114565110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7137.6A Pending CN114565110A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51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3380A (zh) * 2022-10-27 2022-12-02 浙江七巧连云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类垃圾回收再利用智能管理平台
CN116108692A (zh) * 2023-03-15 2023-05-12 北京祝融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孪生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3380A (zh) * 2022-10-27 2022-12-02 浙江七巧连云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类垃圾回收再利用智能管理平台
CN116108692A (zh) * 2023-03-15 2023-05-12 北京祝融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孪生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6511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Lansana Distinguishing potential recyclers from nonrecyclers: A basis for developing recycling strategies
Budhiarta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generation in Malaysia
CN108280686B (zh) 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
WO2021020790A1 (ko) 쓰레기처리서비스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구동방법
CN11181500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支撑的垃圾分类系统
WO2019010935A1 (zh) 一种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CN104192458A (zh) 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11891587B (zh) 一种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方法及装置
CN105416918B (zh) 一种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470917U (zh)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系统
CN11509943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生活垃圾智分类管理系统
CN109264238B (zh) 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系统
CN111582607A (zh) 基于物联网的分类垃圾桶用监控查询系统
CN111245942A (zh) 一种垃圾分类一体化云平台
Camarillo et al. A stud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philippines
CN11006574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航运垃圾分类系统
CN107393141A (zh) 一种废品回收设备及废品回收方法
JP2003026336A (ja) 一般廃棄物分別収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3844785B (zh) 一种多级智能化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268315A (zh) 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
CN115660379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应急仓储智能控制系统
CN216003920U (zh) 一种通过人脸识别的追溯垃圾分类投递人的装置
CN109712027A (zh) 一种基于建筑装潢垃圾的管理系统
CN215556065U (zh) 生活垃圾数据化分类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