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9282A -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9282A
CN112849282A CN202110261959.0A CN202110261959A CN112849282A CN 112849282 A CN112849282 A CN 112849282A CN 202110261959 A CN202110261959 A CN 202110261959A CN 112849282 A CN112849282 A CN 112849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otating ring
wheel
slid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19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9282B (zh
Inventor
周佰和
周天娇
周天明
刘雅丹
周铎
周天赤
周天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2619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9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9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9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9/00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having characteristics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subgroups of this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7/00Wheel-axle combinations, e.g. wheel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军用卡车、货车或客车等,包括一防滑驱动环,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轮毂的一侧设有多个拉杆,其另一侧与一拉线连接;在车轮轮毂的外侧设有一防护板,其中部凸出形成支撑轴,在支撑轴上可转动套设有一转动环,在所述转动环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有多个防滑片,该防滑片一端与转动环的外缘铰接,其中部与防护板铰接;在所述转动环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拉杆对应的滑孔,并且在所述拉杆贯穿轮毂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板,能够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使防滑片高出轮胎面。防滑效果好,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寿命长且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侧滑装置及其安装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大都利用汽车轮胎表面的橡胶摩擦力来进行转向,在雨天或在北方冬季的冰雪路面或下坡和偏坡时,由于橡胶冻后摩擦系数减小,驾驶员很难控制方向,造成汽车跑偏侧翻或进入江河中的机毁人亡事故。
现有的车轮防侧滑装置大多采用防滑链,尤其是军用卡车,货车或客车等大型车辆,需要人工安装,费时费力,也有采用液压方式的,通过液压控制防滑杆伸出,结构复杂,占用轮毂空间较大,并且还需要无线信号传输,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均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机械传动且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长的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要用于军用卡车、货车或客车等车轮防侧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包括一防滑驱动环,该防滑驱动环设置在车轮轮毂的内侧并滑动配合同轴套设在车轮的轮轴上,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轮毂的一侧设有多个拉杆,其另一侧与一拉线连接;所述拉杆垂直防滑驱动环,其一端与防滑驱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轮毂,并与轮毂滑动配合连接;在车轮轮毂的外侧设有一防护板,该防护板与轮毂同轴设置,其中部凸出形成支撑轴,该支撑轴与轮毂固定连接,使防护板与轮毂之间具有间隙;在支撑轴上可转动套设有一转动环,在支撑轴上还套设有一扭簧,该扭簧一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环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有多个防滑片,该防滑片一端与转动环的外缘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部与防护板铰接;在所述转动环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拉杆对应的滑孔,在防护板开设有让位孔,并且在所述拉杆贯穿轮毂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板,该驱动板穿过滑孔和让位孔并与滑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板为楔形,并所述滑孔与驱动板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孔具有一个相接触的斜向滑动面,驱动板在拉杆的拉动下沿滑孔滑动,其滑动时,驱动板上的斜向滑动面沿滑孔的斜向滑动面滑动,并能够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在所述防滑驱动环上还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防滑驱动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拉杆能够带动驱动板使转动环处于初始位置。
该防滑装置通过手动拉动拉线,进而通过拉杆一端的驱动板使转动环转动,当转动环转动时,防滑片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其一端由低于轮胎面的位置转动至高于轮胎面的位置,从而灵活的进行防滑操作,可方便的根据实际路况对防滑片的状态进行操作,以提高驾驶体感,防滑效果好,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寿命长且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配合连接在车架上,其一端与防滑驱动环的背离轮毂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拉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该滑动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通过滑动杆使拉线与防滑驱动环之间的传动更加合理,操作性更好。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滑驱动环背离轮毂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并与防滑驱动环同轴设置,在所述滑动杆与防滑驱动环连接的一端设有与该滑槽相配合的滑块,该滑块整体呈球形,并嵌入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滑动,通过滑块与环形槽的配合,能使滑动杆拉动防滑驱动环沿轮轴的轴向移动。这样,通过滑动杆末端的滑块与防滑驱动环上的环形槽滑动配合连接,使防滑驱动环能够很好的随轮毂同步转动,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车轮的轮轴上,并在防滑驱动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板主要对防滑驱动环进行限位,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保证转动环能够回到正确的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在轮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拉杆与该通孔滑动配合连接。这样,使拉杆能够顺利沿自身轴向移动,使拉线能够操作转动环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片整体呈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与转动环铰接,其中部通过销轴与防护板的翼部铰接,使转动环能够带动防滑片绕所述销轴转动,并且所述防滑片转动一定角度后,其另外一个顶点能够高出车轮轮胎面一定距离。防滑片采用三角形结构,能够很好的保证防滑片在转动环的带动下经过一定角度的旋转后,其中的一个角能够高出车轮轮胎面,从而提高防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整体呈一直角梯形,其上底与拉杆活动连接,并可绕拉杆的轴线自由转动,下底穿过滑孔和让位孔,并且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所述滑孔的断面整体呈一与所述驱动板相配合的直角梯形孔,其斜边与驱动板的斜边相对并滑动配合连接形成所述斜向滑动面。通过滑孔与驱动板的斜向滑动面的配合,使驱动板在拉杆的作用下移动时,驱动板能够对转动环产生一定的切向推力,使转动环能够正常的转动。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防滑驱动环同轴滑动配合安装在车轮轮毂内侧的车轮轮轴上,并将其与一拉线相连,同时将该防滑驱动轮通过一复位弹簧与车架相连,用于使防滑驱动轮复位;
2)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车轮轮毂的一侧安装拉杆,并且在车轮的轮毂上开设对应拉杆的通孔,将拉杆穿过该通孔后在其端部安装驱动板,并所述驱动板为楔形;
3)制作一防护板,该防护板中部突出形成支撑轴,并在该支撑轴上套设一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支撑轴转动配合连接,并所述转动环与防护板之间通过一扭簧连接,用于使转动环复位;支撑轴朝向轮毂并固定安装在轮毂上,使防护板与轮毂之间具有容纳转动环的间隙并使转动环能够自由转动;
4)在所述转动环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铰接安装多个防滑片,并且该防滑片的中部通过销轴与防护板铰接,使转动环能够带动防滑片绕销轴转动,并且其转动时,防滑片的一端能够高出车轮的轮胎面;
5)在防滑驱动环上开设滑孔,在防护板上开设与其相对应的让位孔,通过螺栓将支撑轴固定安装在车轮的外侧,并使驱动板穿过滑孔和让位孔;所述滑孔与驱动板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孔具有一个相接触的斜向滑动面,驱动板在拉杆的拉动下沿滑孔滑动,其滑动时,驱动板上的斜向滑动面沿滑孔的斜向滑动面滑动,并能够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
6)在车轮驱动轴上的防滑驱动环两侧安装限位板;
7)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拉动拉线使防滑驱动环沿车轮轮轴滑动,从而使拉杆拉动驱动板沿转动环上滑孔滑动,在滑动时,驱动板通过斜向滑动面的作用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带动防滑片摆动一定角度,使防滑片的一端高出车轮的轮胎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非防滑状态);
图3为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防滑状态);
图4为实施例中转动环的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驱动板与滑孔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滑驱动环,2拉杆,3拉线,4复位弹簧,5防护板,51支撑轴,6转动环,7防滑片,8驱动板,9滑孔,10让位孔,11滑动杆,12滑槽,13滑块,1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一防滑驱动环,该防滑驱动环设置在车轮轮毂的内侧并滑动配合同轴套设在车轮的轮轴上,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轮毂的一侧设有多个拉杆2,其另一侧与一拉线3连接;所述拉杆2垂直防滑驱动环,其一端与防滑驱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轮毂,并与轮毂滑动配合连接。在拉线3与拉杆2之间还包括一滑动杆11,所述滑动杆11通过条形孔滑动配合连接在车架上,其一端与防滑驱动环的背离轮毂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拉线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一端与该滑动杆1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通过滑动杆11使拉线3与防滑驱动环之间的传动更加合理,操作性更好。在所述防滑驱动环背离轮毂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并与防滑驱动环同轴设置,在所述滑动杆11与防滑驱动环连接的一端设有与该滑槽12相配合的滑块13,该滑块13整体呈球形,并嵌入滑槽12内,且能够在滑槽12内滑动,通过滑块13与环形槽的配合,能使滑动杆11拉动防滑驱动环沿轮轴的轴向移动。这样,通过滑动杆11末端的滑块13与防滑驱动环上的环形槽滑动配合连接,使防滑驱动环能够很好的随轮毂同步转动,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还包括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固定连接在车轮的轮轴上,并在防滑驱动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板14主要对防滑驱动环进行限位,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保证转动环6能够回到正确的初始位置。
在车轮轮毂的外侧设有一防护板5,该防护板5与轮毂同轴设置,其中部凸出形成支撑轴51,该支撑轴51与轮毂固定连接,使防护板5与轮毂之间具有间隙;在支撑轴51上可转动套设有一转动环6,在支撑轴51上还套设有一扭簧,该扭簧一端与转动环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轴51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环6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有多个防滑片7, 该防滑片7一端与转动环6的外缘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具体的,其中部设有一条形孔,在该条形孔中穿插由销轴,使防滑片7通过该销轴与防护板5铰接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所述防滑片7整体呈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与转动环6铰接,其中部通过销轴与防护板5的翼部铰接,使转动环6能够带动防滑片7绕所述销轴转动,并且所述防滑片7转动一定角度后,其另外一个顶点能够高出车轮轮胎面一定距离。防滑片7采用三角形结构,能够很好的保证防滑片7在转动环6的带动下经过一定角度的旋转后,其中的一个角能够高出车轮轮胎面,从而提高防滑效果。在所述转动环6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拉杆2对应的滑孔9,在防护板5开设有让位孔10,并且在所述拉杆2贯穿轮毂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板8,该驱动板8穿过滑孔9和让位孔10并与滑孔9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板8为楔形,并所述滑孔9与驱动板8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驱动板8与所述滑孔9具有一个相接触的斜向滑动面,驱动板8在拉杆2的拉动下沿滑孔9滑动,其滑动时,驱动板8上的斜向滑动面沿滑孔9的斜向滑动面滑动,并能够推动转动环6转动一定角度。在轮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拉杆2与该通孔滑动配合连接。使拉杆2能够顺利沿自身轴向移动,使拉线3能够操作转动环6的转动。
在所述防滑驱动环上还设有一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一端与防滑驱动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拉杆2能够带动驱动板8使转动环6处于初始位置。
该防滑装置通过手动拉动拉线3,进而通过拉杆2一端的驱动板8使转动环6转动,当转动环6转动时,防滑片7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其一端由低于轮胎面的位置转动至高于轮胎面的位置,从而灵活的进行防滑操作,可方便的根据实际路况对防滑片7的状态进行操作,以提高驾驶体感,防滑效果好,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寿命长且稳定性好。具体的,所述驱动板8整体呈一直角梯形,其上底与拉杆2活动连接,并可绕拉杆2的轴线自由转动,下底穿过滑孔9和让位孔10,并且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所述滑孔9的断面整体呈一与所述驱动板8相配合的直角梯形孔,其斜边与驱动板8的斜边相对并滑动配合连接形成所述斜向滑动面。通过滑孔9与驱动板8的斜向滑动面的配合,使驱动板8在拉杆2的作用下移动时,驱动板8能够对转动环6产生一定的切向推力,使转动环6能够正常的转动。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防滑驱动环同轴滑动配合安装在车轮轮毂内侧的车轮轮轴上,并将其与一拉线3相连,同时将该防滑驱动轮通过一复位弹簧4与车架相连,用于使防滑驱动轮复位;
2)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车轮轮毂的一侧安装拉杆2,并且在车轮的轮毂上开设对应拉杆2的通孔,将拉杆2穿过该通孔后在其端部安装驱动板8,并所述驱动板8为楔形;
3)制作一防护板5,该防护板5中部突出形成支撑轴51,并在该支撑轴51上套设一转动环6,所述转动环6与支撑轴51转动配合连接,并所述转动环6与防护板5之间通过一扭簧连接,用于使转动环6复位;支撑轴51朝向轮毂并固定安装在轮毂上,使防护板5与轮毂之间具有容纳转动环6的间隙并使转动环6能够自由转动;
4)在所述转动环6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铰接安装多个防滑片7,并且该防滑片7的中部通过销轴与防护板5铰接,使转动环6能够带动防滑片7绕销轴转动,并且其转动时,防滑片7的一端能够高出车轮的轮胎面;
5)在防滑驱动环上开设滑孔9,在防护板5上开设与其相对应的让位孔10,通过螺栓将支撑轴51固定安装在车轮的外侧,并使驱动板8穿过滑孔9和让位孔10;所述滑孔9与驱动板8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驱动板8与所述滑孔9具有一个相接触的斜向滑动面,驱动板8在拉杆2的拉动下沿滑孔9滑动,其滑动时,驱动板8上的斜向滑动面沿滑孔9的斜向滑动面滑动,并能够推动转动环6转动一定角度;
6)在车轮驱动轴上的防滑驱动环两侧安装限位板14;
7)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拉动拉线3使防滑驱动环沿车轮轮轴滑动,从而使拉杆2拉动驱动板8沿转动环6上滑孔9滑动,在滑动时,驱动板8通过斜向滑动面的作用推动转动环6转动一定角度,带动防滑片7摆动一定角度,使防滑片7的一端高出车轮的轮胎面。
在使用时,拉线3的操作端设置在驾驶室中,可以设置在刹车操作杆的附近手动操作,也可以与脚刹联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当操作拉线3时,拉线3拉动滑动杆11水平移动,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或者刹车时,车轮均是在转动的,因此防护驱动环在拉杆2的作用下始终随车轮转动,由于滑动杆11与防滑驱动环时滑动配合连接的,因此不影响防滑驱动环的转动,稳定性较好。当滑动杆11移动时,滑动杆11上的滑块13使嵌入环形槽中并与其滑动配合的,因此滑动杆11能够带动防滑驱动环沿轮轴的轴向移动,防滑驱动环进而带动拉杆2水平移动,在移动时,驱动板8沿滑孔9移动,移动过程中,驱动板8上的斜面与滑孔9中的斜面接触并滑动,从而在该斜向滑动面上产生压力,由于驱动板8在拉杆2的限制作用不能移动,因此该压力会推动转动环6转动,在推动过程中,由于转动环6呈环状,因此将驱动板8与拉杆2铰接,并且驱动板8能够绕拉杆2的轴心线转动,因此在驱动板8在滑孔9中推动转动环6转动时,不会锁死在滑孔9中,其始终位于滑孔9中并在沿拉杆2的轴向移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转动,从而实现了使转动环6转动的操作,同时为了保证驱动板8的顺利转动,让位孔10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滑孔9的高度和宽度。转动环6转动后,将带动防滑片7的一个顶点同向移动,相对应的,由于防滑片7的中部使铰接在防护板5上的,因此其另一端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同时会转动一定角度,使其中一个顶点或角转动至高于轮胎面的位置,从而实现防滑。当松开拉线3时,防滑片7在扭簧的作用回到初始位置,防滑驱动环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使车辆整体处于正常驾驶状态。以上,采用本发明的车轮防滑装置,防滑效果好,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寿命长且稳定性好,操作灵活,有效的增大了车轮的摩擦力,便于驾驶员控制车辆,保障人身安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滑驱动环,该防滑驱动环设置在车轮轮毂的内侧并滑动配合同轴套设在车轮的轮轴上,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轮毂的一侧设有多个拉杆,其另一侧与一拉线连接;所述拉杆垂直防滑驱动环,其一端与防滑驱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轮毂,并与轮毂滑动配合连接;在车轮轮毂的外侧设有一防护板,该防护板与轮毂同轴设置,其中部凸出形成支撑轴,该支撑轴与轮毂固定连接,使防护板与轮毂之间具有间隙;在支撑轴上可转动套设有一转动环,在支撑轴上还套设有一扭簧,该扭簧一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环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有多个防滑片,该防滑片一端与转动环的外缘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部与防护板铰接;在所述转动环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拉杆对应的滑孔,在防护板开设有让位孔,并且在所述拉杆贯穿轮毂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板,该驱动板穿过滑孔和让位孔并与滑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板为楔形,并所述滑孔与驱动板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孔具有一个相接触的斜向滑动面,驱动板在拉杆的拉动下沿滑孔滑动,其滑动时,驱动板上的斜向滑动面沿滑孔的斜向滑动面滑动,并能够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在所述防滑驱动环上还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防滑驱动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拉杆能够带动驱动板使转动环处于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配合连接在车架上,其一端与防滑驱动环的背离轮毂的侧面滑动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拉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该滑动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滑驱动环背离轮毂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并与防滑驱动环同轴设置,在所述滑动杆与防滑驱动环连接的一端设有与该滑槽相配合的滑块,该滑块整体呈球形,并嵌入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滑动,通过滑块与环形槽的配合,能使滑动杆拉动防滑驱动环沿轮轴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车轮的轮轴上,并在防滑驱动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轮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拉杆与该通孔滑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整体呈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与转动环铰接,其中部通过销轴与防护板的翼部铰接,使转动环能够带动防滑片绕所述销轴转动,并且所述防滑片转动一定角度后,其另外一个顶点能够高出车轮轮胎面一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整体呈一直角梯形,其上底与拉杆活动连接,并可绕拉杆的轴线自由转动,下底穿过滑孔和让位孔,并且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所述滑孔的断面整体呈一与所述驱动板相配合的直角梯形孔,其斜边与驱动板的斜边相对并滑动配合连接形成所述斜向滑动面。
8.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防滑驱动环同轴滑动配合安装在车轮轮毂内侧的车轮轮轴上,并将其与一拉线相连,同时将该防滑驱动轮通过一复位弹簧与车架相连,用于使防滑驱动轮复位;
2)在防滑驱动环靠近车轮轮毂的一侧安装拉杆,并且在车轮的轮毂上开设对应拉杆的通孔,将拉杆穿过该通孔后在其端部安装驱动板,并所述驱动板为楔形;
3)制作一防护板,该防护板中部突出形成支撑轴,并在该支撑轴上套设一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支撑轴转动配合连接,并所述转动环与防护板之间通过一扭簧连接,用于使转动环复位;支撑轴朝向轮毂并固定安装在轮毂上,使防护板与轮毂之间具有容纳转动环的间隙并使转动环能够自由转动;
4)在所述转动环的外侧绕其一周均布铰接安装多个防滑片,并且该防滑片的中部通过销轴与防护板铰接,使转动环能够带动防滑片绕销轴转动,并且其转动时,防滑片的一端能够高出车轮的轮胎面;
5)在防滑驱动环上开设滑孔,在防护板上开设与其相对应的让位孔,通过螺栓将支撑轴固定安装在车轮的外侧,并使驱动板穿过滑孔和让位孔;所述滑孔与驱动板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孔具有一个相接触的斜向滑动面,驱动板在拉杆的拉动下沿滑孔滑动,其滑动时,驱动板上的斜向滑动面沿滑孔的斜向滑动面滑动,并能够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
6)在车轮驱动轴上的防滑驱动环两侧安装限位板;
7)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拉动拉线使防滑驱动环沿车轮轮轴滑动,从而使拉杆拉动驱动板沿转动环上滑孔滑动,在滑动时,驱动板通过斜向滑动面的作用推动转动环转动一定角度,带动防滑片摆动一定角度,使防滑片的一端高出车轮的轮胎面。
CN202110261959.0A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49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1959.0A CN112849282B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1959.0A CN112849282B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282A true CN112849282A (zh) 2021-05-28
CN112849282B CN112849282B (zh) 2022-11-01

Family

ID=7599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1959.0A Active CN112849282B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928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876A (en) * 1925-09-24 1926-12-02 Wilfred Higgs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preventing the slipping of wheels
US4840399A (en) * 1985-07-19 1989-06-20 Rud-Kettenfabrik Rieger & Dietz Gmbh U.Co. Anti-skid devices for motor vehicles
CN202593177U (zh) * 2012-05-16 2012-12-12 彭旗胜 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CN204210239U (zh) * 2014-11-11 2015-03-18 九江学院 一种伸缩式汽车防滑装置
JP2015167491A (ja) * 2014-03-06 2015-09-28 株式会社筑水キャニコム 斜面作業車両用車輪
CN205309902U (zh) * 2015-12-05 2016-06-15 重庆元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于工件高度的纠错装置
CN106945460A (zh) * 2017-02-22 2017-07-14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汽车轮胎用防滑系统及防滑装置
US9757978B1 (en) * 2014-07-11 2017-09-12 Jonathan D. Emigh Universal traction wheel and associated vehicle
CN108263145A (zh) * 2018-01-19 2018-07-10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上的汽车车轴装置
DE102017000666A1 (de) * 2017-01-24 2018-07-26 Kurt Herbst Anfahrhilfe für den Reifen eines Kraftfahrzeugs
CN209141801U (zh) * 2018-12-20 2019-07-23 无锡英倍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装置
CN209208384U (zh) * 2018-12-18 2019-08-06 孙剑山 防滑装置和汽车
CN112009184A (zh) * 2020-09-03 2020-12-01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876A (en) * 1925-09-24 1926-12-02 Wilfred Higgs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preventing the slipping of wheels
US4840399A (en) * 1985-07-19 1989-06-20 Rud-Kettenfabrik Rieger & Dietz Gmbh U.Co. Anti-skid devices for motor vehicles
CN202593177U (zh) * 2012-05-16 2012-12-12 彭旗胜 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JP2015167491A (ja) * 2014-03-06 2015-09-28 株式会社筑水キャニコム 斜面作業車両用車輪
US9757978B1 (en) * 2014-07-11 2017-09-12 Jonathan D. Emigh Universal traction wheel and associated vehicle
CN204210239U (zh) * 2014-11-11 2015-03-18 九江学院 一种伸缩式汽车防滑装置
CN205309902U (zh) * 2015-12-05 2016-06-15 重庆元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于工件高度的纠错装置
DE102017000666A1 (de) * 2017-01-24 2018-07-26 Kurt Herbst Anfahrhilfe für den Reifen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6945460A (zh) * 2017-02-22 2017-07-14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汽车轮胎用防滑系统及防滑装置
CN108263145A (zh) * 2018-01-19 2018-07-10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上的汽车车轴装置
CN209208384U (zh) * 2018-12-18 2019-08-06 孙剑山 防滑装置和汽车
CN209141801U (zh) * 2018-12-20 2019-07-23 无锡英倍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装置
CN112009184A (zh) * 2020-09-03 2020-12-01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福广等: "独立电驱动车辆车轮驱动防滑自抗扰控制", 《电机与控制学报》 *
黄海鹏: "车辆稳定性和倾翻测量系统的研发",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282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5460A (zh) 一种汽车轮胎用防滑系统及防滑装置
CN204820982U (zh) 一种汽车便捷式陷坑自救脱困器
WO2016008280A1 (zh) 一种汽车防滑装置
CN102060007A (zh) 车辆防滑制动器
CN107650576A (zh) 自动伸缩轮胎陷坑脱困器
US2818139A (en) Anti-skid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CN205468291U (zh) 汽车防滑靴
CN112849282B (zh) 一种汽车车轮防侧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767809A (en) Anti-skid device for automobiles
CN209921280U (zh) 一种客车防滑防撞装置
CN206606000U (zh) 一种汽车轮胎用防滑系统及防滑装置
CN207549882U (zh)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N207045318U (zh) 一种汽车紧急隔离制动器
US2273663A (en) Antiskidd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s
CN111923668B (zh) 一种汽车电控防滑装置
CN208647006U (zh) 一种汽车防滑装置
US2625441A (en) Traction device
CN201646677U (zh) 雪地车用制动助力装置
CN108944841A (zh) 一种刹车板的使用方法
US2494039A (en) Frictional increasing device of motor vehicles
US4643251A (en) Traction devices for automotive wheels
CN205440309U (zh) 一种机动车冰雪路面防滑的辅助刹车装置
US20230211757A1 (en) Emergency Truck Braking System
RU2764929C1 (ru)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шина повышенной проходимости
CN112124005B (zh) 一种车轮自动防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