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998B -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998B
CN112848998B CN202110057705.7A CN202110057705A CN112848998B CN 112848998 B CN112848998 B CN 112848998B CN 202110057705 A CN202110057705 A CN 202110057705A CN 112848998 B CN112848998 B CN 112848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root
target
guide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77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8998A (zh
Inventor
程林
刘熊飞
岳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77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8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8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属于车辆领域。该挂钩式连接件包括根部,其一端与目标连接面相连;引导部,其一端与根部远离目标连接面的一端相连,根部与所述引导部的连接处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设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引导部沿预设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其远离所述根部的一端高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所述挂钩式连接件配置成在所述根部受到斜向下的拉力时使得所述引导部的底面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抵接,并使得所述引导部产生绕其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之间的抵接点向靠近所述根部的方向翻转的变形。本发明的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当前一些护板在设计用于连接其他件的挂钩时,基本是按照倒L型进行设计。在受到较大载荷时,挂钩参与受力和限位,基本思路是确保挂钩的结构刚度强度较高,从而实现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损坏问题发生。
座椅侧护板作为一个覆盖件,主要作用是用来遮蔽座椅内部机构,保持外观整洁美观,不是主要承载结构。当前设计的挂钩结构相对较强,在人员上下过程中,受到载荷较大,当结构较硬时,使用人员会感觉硌腿,也容易导致挂钩在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损坏问题发生,而为避免挂钩结构损坏发生,护板结构和挂钩结构越做越强,导致整体重量和成本上升较多,同时使用感受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挂钩式连接件,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简化模具,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挂钩式连接件的车辆座椅,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钩式连接件,用于柔性连接基础件和目标件,所述基础件设有目标连接面,所述目标件设有与所述目标连接面间隔布置的连接侧部,所述挂钩式连接件至少包括:
根部,其一端与所述目标连接面相连;
引导部,其一端与所述根部远离所述目标连接面的一端相连,所述根部与所述引导部的连接处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设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引导部沿预设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其远离所述根部的一端高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所述挂钩式连接件配置成在所述根部受到斜向下的拉力时使得所述引导部的底面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抵接,并使得所述引导部产生绕其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之间的抵接点向靠近所述根部的方向翻转的变形。
可选地,所述根部的厚度大于预设值且与所述引导部平滑连接,所述引导部的上下表面均为弧面。
可选地,所述引导部的下表面的切向角均小于60°,且所述切向角设置成沿着所述预设方向在预设位置处过渡到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30°。
可选地,所述引导部的厚度沿所述预设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引导部的高度和宽度根据其所受载荷引起的位移和布局空间确定。
可选地,挂钩式连接件还包括:
钩部,呈弯钩状,其一端与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根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指向其底部。
可选地,挂钩式连接件还包括:
维持部,其一端与所述钩部远离所述引导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目标件的目标面形成第二预设间隙,以在所述挂钩式连接件产生变形后使得所述维持部远离所述钩部的一端与所述目标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维持部沿竖向延伸,所述目标面为基本上与所述连接侧部垂直的平板部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维持部构造成沿着指向所述连接侧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目标面为所述连接侧部背离所述基础件的一侧。
可选地,挂钩式连接件还包括:
辅助部,其一端与所述维持部远离所述钩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连接侧部的方向弯折,所述辅助部的底部与所述目标件的平板部的顶面形成第三预设间隙,以在所述挂钩式连接件产生变形后使得所述辅助部的底面与所述平板部的顶面抵接。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基础件、目标件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中,所述基础件为座椅护板,所述目标件为与所述座椅护板间隔布置的座椅骨架,所述挂钩式连接件与所述座椅护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本发明将挂钩式连接件包括根部和引导部,其中引导部沿预设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其远离根部的一端高于连接侧部的顶面。当基础件受到外力时,与基础件连接的根部受到拉力,引导部下移,使得引导部的底面与连接侧部的顶面抵接,并使得引导部产生绕其与连接侧部的顶面之间的抵接点向靠近根部的方向翻转的变形。这种变形使得本来就倾斜的引导部进一步变形,即其下表面的切向角变的更大,从而减小载荷在竖向的分力,确保载荷不以挂钩式连接件为主要传递路径,而是通过基础件的其他连接处传递载荷,从而使得挂钩式连接件和基础件在受载时不易被损坏。这种通过设置特殊形状和引导变形的方式也实现了在不用对挂钩式连接件和基础件本身进行过度增强的前提下保证了其承载能力,简化了模具。
进一步地,引导部的下表面的切向角均小于60°,引导部从根部引出后,切向角要尽快地过渡到30°以上,如此可以避免垂向分力持续保持在较大值,从而保证挂钩式连接件不作为主要载荷传递路径。
进一步地,挂钩式连接件整体呈“几”字形,在受力变形后,引导部与连接侧部的顶面抵接,维持部的端部与连接侧部右侧面抵接,辅助部的底部与平板部的顶面抵接,使得挂钩式连接件在变形过程中有多点接触,确保受复杂力作用时保证结构之间不脱离。
进一步地,由于维持部和辅助部的设置,使得挂钩式连接件在载荷消除后能够迅速回位,即使得挂钩式连接件具有位置保持和恢复的能力。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基础件和目标件处于装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基础件和目标件处于装配状态且未受力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基础件和目标件处于装配状态且受力变形时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10、基础件20和目标件30处于装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10、基础件20和目标件30处于装配状态且未受力时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10、基础件20和目标件30处于装配状态且受力变形时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Y向和Z向为图2中标明的Y向和Z向,如果基础件20为座椅护板,目标件30为待与座椅护板相连的各种座椅骨架,那这里的Y向就是车辆的横向,Z向就是车辆的垂向。本发明的挂钩式连接件10用于柔性连接基础件20和目标件30(参见图1),基础件20设有目标连接面201,目标件30设有与目标连接面201间隔布置的连接侧部301。例如基础件20为座椅护板,目标件30为待与座椅护板相连的各种座椅骨架。这里的目标件30是与基础件20具有一定间隔的待连接件,不适合用焊接、紧固件等直接接触连接的件。如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挂钩式连接件10包括根部11和引导部12。根部11的一端与目标连接面201相连,例如通过注塑的方式将根部11和基础件20一体成型。引导部12的一端与根部11远离目标连接面201的一端相连,根部11与引导部12的连接处的底部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设有第一预设间隙,引导部12沿预设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其远离根部11的一端高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挂钩式连接件配置成在根部11受到斜向下的拉力(图2中的F)时使得引导部12的底面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抵接,并使得引导部12产生绕其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之间的抵接点向靠近根部11的方向翻转的变形(参见图2中的弧形箭头方向)。可选地,这里的根部11和引导部12以连接侧部301的左侧面(图2中的A-A面)作为分隔界限。
本实施例将挂钩式连接件10包括根部11和引导部12,其中引导部12沿预设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其远离根部11的一端高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当基础件20受到外力时,与基础件20连接的根部11受到拉力,引导部12下移,使得引导部12的底面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抵接,并使得引导部12产生绕其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之间的抵接点向靠近根部11的方向翻转的变形。这种变形使得本来就倾斜的引导部12进一步变形,即其下表面的切向角变的更大,从而减小载荷在竖向的分力,确保载荷不以挂钩式连接件10为主要传递路径,而是通过基础件的其他连接处传递载荷,从而使得挂钩式连接件10和基础件20在受载时不易被损坏。这种通过设置特殊形状和引导变形的方式也实现了在不用对挂钩式连接件10和基础件20本身进行过度增强的前提下保证了其承载能力,简化了模具。
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根部11的厚度大于预设值。在挂钩式连接件收到Z向分力时,首先要确保根部11有足够的强度挂接在基础件20上,且载荷在右移过程中,虽然Z向分力减小,但悬臂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根部11有足够厚度来确保挂钩式连接件不在根部11处发生损坏。可选地,根部11的厚度大于引导部12的厚度。
一个实施例中,根部11和引导部12平滑连接,且引导部12的上下表面均为弧面。由于引导部12的厚度逐渐减小,因此将其与根部11进行平滑连接,使得力的传递更均衡,整体弧面的设置也使得挂钩式结构进一步均衡地传递了载荷,使得变形能够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部12的厚度沿预设方向逐渐减小,如此设置引导部12的厚度可以促使挂钩式连接件10沿上述的变形方向变形。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的侧视图。图4中示意性地标出了引导部12的下表面的P点处的切向角α。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引导部12的下表面的切向角α均小于60°,如果引导部12的底面为圆弧面,这里的切向角α是指各个点的切向角α均小于60°。引导部12的下表面的切向角α设置成沿着远离根部11的方向在预设位置处过渡到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大于30°。这里的预设位置可以是在引导部12的中间处,即从根部11引出后,切向角α要尽快地过渡到30°以上,如此可以避免垂向分力(图2中的竖直方向,即车辆的Z向)持续保持在较大值,从而保证挂钩式连接件不作为主要载荷传递路径。引导部12的高度h和宽度w根据其所受载荷引起的位移和布局空间确定。图4中以引导部12的内表面作为基准标出了其高度h和宽度w。高度h和宽度w需要结合下压过程中主受力面的位移及局部空间进行合理设定。
一个实施例中,挂钩式连接件还包括呈弯钩状的钩部13,其一端与引导部12远离根部1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指向其底部。
另一个实施例中,挂钩式连接件还包括维持部14,其一端与钩部13远离引导部1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目标件30的目标面形成第二预设间隙,以在挂钩式连接件产生变形后使得维持部14远离钩部13的一端与目标件抵接。
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维持部14沿竖向延伸(未示出),目标面为基本上与连接侧部301垂直的平板部302的顶面。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维持部14构造成沿着指向连接侧部301的方向延伸,目标面为连接侧部301背离基础件的一侧。
如图2所示,再一个实施例中,挂钩式连接件10还包括辅助部15,其一端与维持部14远离钩部13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沿着远离连接侧部301的方向弯折,辅助部15的底部与目标件30的平板部302的顶面形成第三预设间隙,以在挂钩式连接件10产生变形后使得辅助部15的底面与平板部302的顶面抵接。
本实施例的挂钩式连接件10整体呈“几”字形,在受力变形后,引导部12与连接侧部301的顶面抵接,维持部14的端部与连接侧部301右侧面抵接,辅助部15的底部与平板部302的顶面抵接,使得挂钩式连接件10在变形过程中有多点接触,确保受复杂力作用时保证结构之间不脱离。
进一步地,由于维持部14和辅助部15的设置,使得挂钩式连接件10在载荷消除后能够迅速回位,即使得挂钩式连接件10具有位置保持和恢复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维持部14和辅助部15是否设置、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目标件30与基础件20的位置关系和受力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如图5所示,也可以参见图6,该车辆座椅包括基础件20、目标件30以及上述中任一项的挂钩式连接件10。其中,基础件20为座椅护板21,目标件30为与座椅护板21间隔布置的座椅骨架31。可选地,挂钩式连接件10与座椅护板2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不需要对挂钩式连接件10和基础件20本身进行过度的结构增强,节约了材料,并简化了模具制作,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该挂钩式连接件10不作为主要载荷传递路径,载荷的施加不易导致挂钩式连接件10或基础件20损坏。
进一步地,当基础件20为座椅护板21时,其受到的力很可能是用户腿部施加,由于该挂钩式连接件10能够在受载后变形,因此用户不会感觉座椅过硬产生硌脚的感觉,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感。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挂钩式连接件,用于柔性连接基础件和目标件,所述基础件设有目标连接面,所述目标件设有与所述目标连接面间隔布置的连接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式连接件至少包括:
根部,其一端与所述目标连接面相连;
引导部,其一端与所述根部远离所述目标连接面的一端相连,所述根部与所述引导部的连接处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设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引导部沿预设方向倾斜延伸以使其远离所述根部的一端高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所述挂钩式连接件配置成在所述根部受到斜向下的拉力时使得所述引导部的底面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抵接,并使得所述引导部产生绕其与所述连接侧部的顶面之间的抵接点向靠近所述根部的方向翻转的变形;
钩部,呈弯钩状,其一端与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根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指向其底部;
维持部,其一端与所述钩部远离所述引导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目标件的目标面形成第二预设间隙,以在所述挂钩式连接件产生变形后使得所述维持部远离所述钩部的一端与所述目标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部的厚度大于预设值且与所述引导部平滑连接,所述引导部的上下表面均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的下表面的切向角均小于60°,且所述切向角设置成沿着所述预设方向在预设位置处过渡到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的厚度沿所述预设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引导部的高度和宽度根据其所受载荷引起的位移和布局空间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持部沿竖向延伸,所述目标面为基本上与所述连接侧部垂直的平板部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持部构造成沿着指向所述连接侧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目标面为所述连接侧部背离所述基础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部,其一端与所述维持部远离所述钩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连接侧部的方向弯折,所述辅助部的底部与所述目标件的平板部的顶面形成第三预设间隙,以在所述挂钩式连接件产生变形后使得所述辅助部的底面与所述平板部的顶面抵接。
8.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件、目标件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挂钩式连接件,其中,所述基础件为座椅护板,所述目标件为与所述座椅护板间隔布置的座椅骨架,所述挂钩式连接件与所述座椅护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CN202110057705.7A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Active CN112848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7705.7A CN112848998B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7705.7A CN112848998B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998A CN112848998A (zh) 2021-05-28
CN112848998B true CN112848998B (zh) 2022-05-06

Family

ID=7600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7705.7A Active CN112848998B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899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295A (zh) * 2007-02-27 2010-01-2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可收纳式车辆用座椅的锁定结构
CN103963672A (zh) * 2013-01-29 2014-08-06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的线缆类保持结构
JP2020175710A (ja) * 2019-04-16 2020-10-29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295A (zh) * 2007-02-27 2010-01-2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可收纳式车辆用座椅的锁定结构
CN103963672A (zh) * 2013-01-29 2014-08-06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的线缆类保持结构
JP2020175710A (ja) * 2019-04-16 2020-10-29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998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8325B (zh) 汽车上格栅边框装饰条与前保险杠的连接结构
AU2021353224A1 (en) Plastic-steel folding chair
CN112848998B (zh) 一种挂钩式连接件及车辆座椅
CN107401028B (zh) 一种台面板装配结构及洗衣机
CN107842539B (zh) 一种晾衣机主机面板的扣合结构
JP3308417B2 (ja) 成形面ファスナーのフック片構造
CN209972358U (zh) 一种汽车侧裙板总成
KR100684777B1 (ko)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의 프레임 조립구조
CN113573614B (zh) 表皮卡合固定用卡扣
CN209750484U (zh) 拼接式沙发座框架
JP3646821B2 (ja) 冷蔵庫の庫内棚
CN208978950U (zh) 汽车后纵梁前段结构
CN205278752U (zh) 高强度凹凸槽方矩管外靴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6102420U (zh) 汽车翼子板及汽车
CN205372050U (zh) 高强度凹凸槽方矩管内靴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JP2021151849A5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構造と、固定レールにスライダを取り付ける方法
CN219214938U (zh) 卡接结构及汽车
CN208498434U (zh) 一种汽车前部结构
CN212473180U (zh) Isofix钢丝及其铆接结构
CN203454234U (zh) 抽油烟机、用于其的面板组件和前盖板
CN215583624U (zh) 床用内置式连接结构
CN214428503U (zh) 墙壁开关五金件导流端固定结构
CN213583551U (zh) 一种开关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16555307U (zh) 一种汽车排挡端部结构
CN213710383U (zh) 一种建筑模板组件及其连接侧边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