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2516A -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2516A
CN112842516A CN202110031438.6A CN202110031438A CN112842516A CN 112842516 A CN112842516 A CN 112842516A CN 202110031438 A CN202110031438 A CN 202110031438A CN 112842516 A CN112842516 A CN 112842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needle
pulse
needle
ablatio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14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2516B (zh
Inventor
衷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iatec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iatec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iatec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14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2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2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2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05Electrodes having a specific shape
    • A61B2018/1425Need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该消融装置,包括:电极针,用于伸入目标组织;脉冲产生装置,与电极针电连接;控制器,与脉冲产生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电脉冲序列;电脉冲序列包括用于消融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的第一脉冲序列,和用于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的第二脉冲序列。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在需要退针时,控制器可以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Description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极针是电消融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对电消融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极针完成电消融作业之后的退针的过程中,存在诱发病灶转移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极针极完成电消融作业之后的退针的过程存在诱发病灶转移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装置,包括:
电极针,用于伸入目标组织;
脉冲产生装置,与电极针电连接;
控制器,与脉冲产生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电脉冲序列;电脉冲序列包括用于消融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的第一脉冲序列,和用于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的第二脉冲序列。
可选地,第二脉冲序列为烧蚀脉冲序列,用于烧蚀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
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可选地,所述当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所述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包括:
当确定已通过所述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当确定通过所述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且已间隔设计时间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电极针的退针指令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电脉冲;所述第二脉冲序列的电脉冲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频率不小于1千赫兹,且不大于40千赫兹;
脉冲宽度不大于20微秒;
脉冲电压不大于1000伏特。
可选地,所述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脉冲组;所述脉冲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所述脉冲组的频率不小于1千赫兹且不大于10千赫兹;
所述脉冲组包括不多于15个子脉冲。
可选地,所述子脉冲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所述子脉冲的频率不小于20千赫兹且不大于50千赫兹;
所述子脉冲的脉冲宽度不大于10微秒;
所述子脉冲的脉冲电压不大于1000伏特。
可选地,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之前,包括:
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所述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电极针从所述目标组织处移除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停止输出所述第一脉冲序列。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电脉冲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可选地,电脉冲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之前,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所述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个方面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
第五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融系统,包括:如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消融装置,和上位机;
上位机与消融装置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和消融系统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消融作业时,控制器可以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得伸入目标组织的电极针可以对周围的目标组织实施消融;需要退针时,控制器可以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在满足退针条件时,可以通过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效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电极针处于消融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电极针处于退针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脉冲序列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脉冲序列的示意图。
图中:
100-消融系统;110-消融装置;111-电极针;112-脉冲产生装置;113-控制器;120-上位机;
310-目标组织;320-消融区域;330-退针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消融装置在实施电消融的过程中,病灶区的病变组织细胞存在掉落到电极针的可能,并会随着电极针的退针而转移至健康组织处,这会诱发病灶转移。
本申请提供的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装置110,该消融装置1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电极针111、脉冲产生装置112和控制器113。
电极针111用于伸入目标组织310。
脉冲产生装置112与电极针111电连接;
控制器113与脉冲产生装置112通信连接,用于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电脉冲序列;电脉冲序列包括用于消融电极针111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310的第一脉冲序列,和用于灭活与电极针111接触的组织细胞的第二脉冲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3可以在消融作业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得伸入目标组织310的电极针111可以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控制器113还可以在需要退针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具体地,在消融作业时,如图6所示,电极针111伸入目标组织310的消融区域320;在退针操作时,如图7所示,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111接触的组织细胞(例如退针通道330周围的组织细胞),从而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可选地,第二脉冲序列的频率可以高于第一脉冲序列。即相对而言,第二脉冲序列为高频脉冲,第一脉冲序列为低频脉冲。
可选地,第二脉冲序列可以是烧蚀脉冲序列,用于烧蚀与电极针111接触的细胞组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融装置1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中,控制器113和存储器相电连接,如通过总线相连。可选地,控制器113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控制器113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可选地,总线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可选地,存储器可以是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融装置110还可以包括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可用于监测电极针111的电流和/或电压参数,控制器113通过监测单元获得的电极针111的电流和/或电压参数,来确定电极针111的工作状态。例如,若监测单元获得的电极针111的当前电流和/或当前电压参数,与电极针111在空载(未连接负载)时的电流和/或电压相符,则认为电极针111当前已将电脉冲序列输出完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融装置11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可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收发器可以允许消融装置110的控制器113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例如控制器113通过收发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消融指令或退针指令时,触发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或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输出第二脉冲序列。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不限于一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融装置110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图像和/或声音信息,或者产生与控制器113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入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摸屏、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拍摄装置、拾音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融装置110还可以包括输出单元。输出单元可用于输出或展示经过控制器113处理的信息。输出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装置、扬声器、振动装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110的控制器113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01-S102:
S101: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
可选地,控制器113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
S102: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110中的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111接触的组织细胞(例如退针通道330周围的组织细胞)。此时,电极针111的状态图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消融装置110的控制器113确定满足退针条件时,可以通过控制器113控制消融装置110中的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的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包括:
当确定已通过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确定已通过电极针111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时,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第一时间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在整个第一脉冲序列完结之时输出,有利于保证所有的第一脉冲序列全部作用于目标组织310,利于目标组织310的消融,还可利于第一时间触发退针进程,利于消融与退针的连贯性,提高操作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的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包括:
当确定通过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且已间隔设计时间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确定通过电极针111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且已间隔设计时间时,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在整个第一脉冲序列完结之后,且间隔一段时间再输出,有利于在所有的第一脉冲序列全部作用于目标组织310后,操作者能够获得一定的观察时间,进而可以根据观察目标组织310的消融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偿消融(即暂停退针,继续增加输出第一脉冲序列),利于目标组织310的充分消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的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电极针的退针指令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接收到针对电极针111的退针指令时,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序列由退针指令触发,有利于强化人工控制。即,根据操作者的操作习惯,或操作者根据目标组织310的实时消融状态,来人工掌控消融和退针的切换,利于保证充分消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电脉冲。第二脉冲序列中的电脉冲可以采用以下参数,以实现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又可极大地减少电极针111对周围其他健康组织的影响。
可选地,第二脉冲序列的电脉冲的频率(周期F1的倒数)不小于1千赫兹,且不大于40千赫兹。例如,第二脉冲序列中电脉冲的频率为20千赫兹。
可选地,第二脉冲序列的电脉冲的脉冲宽度W1不大于20微秒。例如,第二脉冲序列中电脉冲的脉冲宽度W1为10微秒。
可选地,第二脉冲序列的电脉冲的脉冲电压不大于1000伏特。例如,第二脉冲序列中电脉冲的电压为600伏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脉冲组。第二脉冲序列中的脉冲组可以采用以下参数,以实现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又可极大地减少电极针111对周围其他健康组织的影响。
可选地,脉冲组的频率(周期F2的倒数)不小于1千赫兹且不大于10千赫兹。例如,第二脉冲序列中脉冲组的频率为1千赫兹。
可选地,脉冲组包括不多于15个子脉冲。例如,第二脉冲序列中脉冲组包括10个子脉冲。图9中N表示脉冲组中子脉冲的个数。
可选地,脉冲组中子脉冲的频率(周期F3的倒数)不小于20千赫兹且不大于50千赫兹。例如,脉冲组中子脉冲的频率为40千赫兹。
可选地,脉冲组中子脉冲的脉冲宽度W2不大于10微秒。例如,脉冲组中子脉冲的脉冲宽度W2为10微秒。
可选地,脉冲组中子脉冲的脉冲电压不大于1000伏特。例如,脉冲组中子脉冲的电压为600伏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201-S203:
S201: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可选地,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电极针111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310,形成消融区域320,此时电极针111的状态图如图6所示。
S202: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
可选地,控制器113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
S203: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110中的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111接触的组织细胞(例如退针通道330周围的组织细胞)。此时,电极针111的状态图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3先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电极针111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操作。待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触发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301-S304:
S301: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可选地,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电极针111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310,形成消融区域320。
S302: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
可选地,控制器113确定是否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
S303: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控制器113控制消融装置110中的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111接触的组织细胞。
S304:当检测到电极针从目标组织处移除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
可选地,当控制器113检测到电极针111从目标组织处移除时,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3先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电极针111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操作。
当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触发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并且脉冲产生装置112仍在继续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电极针111输出的第一脉冲序列继续作用于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现消融;电极针111输出的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当控制器113检测到电极针111从组织处移除时,触发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直到电极针111已退出目标组织310才结束,充分保证了目标组织310的消融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电脉冲控制模块。
电脉冲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在本实施例中,电脉冲控制模块可以在确定满足退针条件时,控制消融装置110中的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可选地,电脉冲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已通过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在整个第一脉冲序列完结之时输出,有利于保证所有的第一脉冲序列全部作用于目标组织310,利于目标组织310的消融,还可利于第一时间触发退针进程,利于消融与退针的连贯性,提高操作效率。
可选地,电脉冲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通过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且已间隔设计时间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在整个第一脉冲序列完结之后,且间隔一段时间再输出,有利于在所有的第一脉冲序列全部作用于目标组织310后,操作者能够获得一定的观察时间,进而可以根据观察目标组织310的消融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偿消融(即暂停退针,继续增加输出第一脉冲序列),利于目标组织310的充分消融。
可选地,电脉冲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电极针的退针指令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序列由退针指令触发,有利于强化人工控制。即,根据操作者的操作习惯,或操作者根据目标组织310的实时消融状态,来人工掌控消融和退针的切换,利于保证充分消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脉冲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满足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之前,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在本实施例中,电脉冲控制模块先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电极针111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操作。待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触发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脉冲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电极针从组织处移除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向电极针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电脉冲控制模块先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电极针111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操作。
当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电脉冲控制模块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并且脉冲产生装置112仍在继续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电极针111输出的第一脉冲序列继续作用于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现消融;电极针111输出的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当控制器113检测到电极针111从组织处移除时,电脉冲控制模块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电脉冲控制模块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直到电极针111已退出目标组织310才结束,充分保证了目标组织310的消融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上述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各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介质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介质或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A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系统100,如图2所示,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消融装置110,和上位机120。
上位机120与消融装置110中的控制器113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120可以实现对消融装置110的程序更新或数据备份,也可以实现对消融装置110的远程控制,进而可以利于消融装置110的功能扩展。
可选地,上位机120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又称行动热点)与消融装置110中的控制器113通信连接。
可选地,上位机120通过云端与消融装置110中的控制器113通信连接。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消融装置110的控制器113可以在消融作业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得伸入目标组织310的电极针111可以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控制器113还可以在需要退针时,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2、基于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满足退针条件时,可以通过控制消融装置110中的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3、基于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在整个第一脉冲序列完结之时输出,有利于保证所有的第一脉冲序列全部作用于目标组织310,利于目标组织310的消融,还可利于第一时间触发退针进程,利于消融与退针的连贯性,提高操作效率。
4、基于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第二脉冲序列可以在整个第一脉冲序列完结之后,且间隔一段时间再输出,有利于在所有的第一脉冲序列全部作用于目标组织310后,操作者能够获得一定的观察时间,进而可以根据观察目标组织310的消融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偿消融(即暂停退针,继续增加输出第一脉冲序列),利于目标组织310的充分消融。
5、基于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第二脉冲序列由退针指令触发,有利于强化人工控制。即,根据操作者的操作习惯,或操作者根据目标组织310的实时消融状态,来人工掌控消融和退针的切换,利于保证充分消融。
6、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电脉冲,并且第二脉冲序列中的电脉冲可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特定参数,以实现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又可极大地减少电极针111对周围其他健康组织的影响。
7、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脉冲组,并且第二脉冲序列中的脉冲组可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特定参数,以实现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又可极大地减少电极针111对周围其他健康组织的影响。
8、基于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控制器113先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使电极针111对周围的目标组织310实施消融操作。待控制器113确定满足消融装置110中的电极针111的退针条件时,触发控制器113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使得电极针111可以灭活与其接触的组织细胞,以避免退针诱发病灶转移。
9、基于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控制脉冲产生装置112向电极针111停止输出第一脉冲序列直到电极针111已退出目标组织310才结束,充分保证了目标组织310的消融效果。
10、消融系统100中上位机120与消融装置110中的控制器113通信连接,上位机120可以实现对消融装置110的程序更新或数据备份,也可以实现对消融装置110的远程控制,进而可以利于消融装置110的功能扩展。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针,用于伸入目标组织;
脉冲产生装置,与所述电极针电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脉冲产生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电脉冲序列;所述电脉冲序列包括用于消融所述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的第一脉冲序列,和用于灭活与所述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的第二脉冲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序列为烧蚀脉冲序列,用于烧蚀与所述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是否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
当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所述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所述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所述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包括:
当确定已通过所述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当确定通过所述电极针输出全部的第一脉冲序列、且已间隔设计时间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电极针的退针指令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所述第二脉冲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电脉冲;
所述第二脉冲序列的电脉冲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频率不小于1千赫兹,且不大于40千赫兹;
脉冲宽度不大于20微秒;
脉冲电压不大于1000伏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两个脉冲组;
所述脉冲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所述脉冲组的频率不小于1千赫兹且不大于10千赫兹;
所述脉冲组包括不多于15个子脉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脉冲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所述子脉冲的频率不小于20千赫兹且不大于50千赫兹;
所述子脉冲的脉冲宽度不大于10微秒;
所述子脉冲的脉冲电压不大于1000伏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之前,包括:
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所述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电极针从所述目标组织处移除时,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停止输出所述第一脉冲序列。
10.一种消融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脉冲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时,控制所述消融装置中的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二脉冲序列,以灭活与所述电极针接触的组织细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满足所述消融装置中的电极针的退针条件之前,控制所述脉冲产生装置向所述电极针输出第一脉冲序列,以消融所述电极针周围的至少部分目标组织。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
13.一种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融装置,和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消融装置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CN202110031438.6A 2021-01-11 2021-01-11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42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1438.6A CN112842516B (zh) 2021-01-11 2021-01-11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1438.6A CN112842516B (zh) 2021-01-11 2021-01-11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516A true CN112842516A (zh) 2021-05-28
CN112842516B CN112842516B (zh) 2023-02-21

Family

ID=7600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1438.6A Active CN112842516B (zh) 2021-01-11 2021-01-11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251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394A (zh) * 2021-06-18 2021-09-10 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电极针消融边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5843A (zh) * 2021-07-20 2021-10-26 广州迪光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消融系统和方法
CN114366280A (zh) * 2022-03-22 2022-04-19 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脉冲处理装置、脉冲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16523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协同脉冲发生装置、设备及发生方法
WO2023030331A1 (zh) * 2021-09-01 2023-03-09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脉冲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30107A1 (en) * 2006-10-10 2010-02-04 Medical Device Innovations Needl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needle biopsies
CN104546120A (zh) * 2015-01-14 2015-04-29 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针芯及活检针
CN204890169U (zh) * 2015-06-28 2015-12-23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刻度的微波或射频消融针
CN105769332A (zh) * 2016-02-22 2016-07-20 绵阳立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能量分配控制器、rfa系统以及利用该控制器实现射频能量分配控制的方法
CN108186108A (zh) * 2017-10-12 2018-06-22 天津市鹰泰利安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及放电方法
CN110882057A (zh) * 2019-12-11 2020-03-17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退针布针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11297472A (zh) * 2020-03-25 2020-06-19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微波消融针
CN111904590A (zh) * 2020-08-31 2020-11-10 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消融电极针及针道消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30107A1 (en) * 2006-10-10 2010-02-04 Medical Device Innovations Needl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needle biopsies
CN104546120A (zh) * 2015-01-14 2015-04-29 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针芯及活检针
CN204890169U (zh) * 2015-06-28 2015-12-23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刻度的微波或射频消融针
CN105769332A (zh) * 2016-02-22 2016-07-20 绵阳立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能量分配控制器、rfa系统以及利用该控制器实现射频能量分配控制的方法
CN108186108A (zh) * 2017-10-12 2018-06-22 天津市鹰泰利安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及放电方法
CN110882057A (zh) * 2019-12-11 2020-03-17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退针布针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11297472A (zh) * 2020-03-25 2020-06-19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微波消融针
CN111904590A (zh) * 2020-08-31 2020-11-10 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消融电极针及针道消融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394A (zh) * 2021-06-18 2021-09-10 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电极针消融边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5843A (zh) * 2021-07-20 2021-10-26 广州迪光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消融系统和方法
WO2023016523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协同脉冲发生装置、设备及发生方法
WO2023030331A1 (zh) * 2021-09-01 2023-03-09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脉冲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6280A (zh) * 2022-03-22 2022-04-19 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脉冲处理装置、脉冲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516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2516B (zh)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2869871B (zh)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EP40824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utput of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power, and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system
WO2022218312A1 (zh) 脉冲控制方法、装置及消融设备、系统、存储介质
JP5465360B2 (ja) 医療システム
US20170072227A1 (en) Boiling histotrips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niform volumetric ablation of an object by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waves with shocks
CN108136173A (zh) 手术中监测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发生的诱发响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74886A (zh) 自适应多种类型超声治疗头的匹配方法及电路
RU2015147109A (ru) Определение зоны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для катетера с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ым массивом
KR101443156B1 (ko) 모의 부정맥 전극도자 절제 시술 장치
Sridhar et al. Suppression of cardiac alternans by alternating-period-feedback stimulations
CN112869872B (zh) 消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06137388A (zh) 钬激光治疗仪
JP2014150826A (ja) 心電図解析装置
WO2023078338A1 (zh) 消融系统
CN114768126B (zh) 超声频率的确定方法、超声输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5227975A (zh) 基于部位识别的射频输出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931094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user interface for an ablation system
CN115068104A (zh) 一种脉冲电场消融肾动脉神经控制系统
CN110246222B (zh) 一种病灶的毁损灶生成方法及病灶毁损系统
CN114430673A (zh) 用于控制激光脉冲发生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73700A (zh)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13230537A (zh) 能实时监控的电信号发生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366860B2 (en) Storage device configured to sequentially input a command
CN105279080B (zh) 终端断电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Room 101-106, 109 (1), building 8, No.20, kejiyuan Road,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room a0101-21, building 2, 452,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viatech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