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8381B - 缝隙阵列天线 - Google Patents

缝隙阵列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8381B
CN112838381B CN202011578550.3A CN202011578550A CN112838381B CN 112838381 B CN112838381 B CN 112838381B CN 202011578550 A CN202011578550 A CN 202011578550A CN 112838381 B CN112838381 B CN 112838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lot
radiating
array
cavit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85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8381A (zh
Inventor
徐海鹏
李艳
齐望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0115785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83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0764 priority patent/WO20221416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8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8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4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using horn or slot a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缝隙阵列天线,该缝隙阵列天线包括缝隙辐射单元和反射腔体单元,其中缝隙辐射单元支撑在反射腔体单元之上,缝隙辐射单元包括辐射基板以及多个天线阵元,其中每一天线阵元包括形成在辐射基板的下表面上的辐射缝隙以及印制在辐射基板的上表面上的U型馈电传输线,并且其中多个天线阵元中靠近边缘的至少两个天线阵元的U型馈电传输线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通过该缝隙阵列天线,可以提高天线阵元的相位一致性,进而提升无线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缝隙阵列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用于无线通信定位的缝隙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物联网、智慧工业等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和应用日益普及,因此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都对快速准确地获得位置信息具有日益迫切的需求。目前常用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定位技术。
诸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之类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由于其信号功率低、穿透力弱,因此主要用于室外开阔环境下的定位,但无法在受遮蔽的环境和室内环境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服务。
目前主要使用的室内定位技术包括蓝牙、RFID、Wi-Fi、超带宽(Ultra Wide Band,UWB)定位之类的无线定位技术。在无线定位技术中,多数定位均是通过测量来实现的。天线是无线定位系统中最前端接收信息的载体,因此天线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最终的位置估计精度。例如,在诸如5G通信系统和Wi-Fi通信系统之类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通过测量信号的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来进行目标角度估计,但这种方法对无线定位系统中阵列天线相位一致性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阵列天线,使得可以提高接收天线阵元的相位一致性,进而提升无线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缝隙阵列天线,使得可以提高天线阵元的相位一致性,进而提升无线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阵列天线包括缝隙辐射单元和反射腔体单元,其中所述缝隙辐射单元支撑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之上,所述缝隙辐射单元包括辐射基板以及多个天线阵元,其中每一天线阵元包括形成在所述辐射基板的下表面上的辐射缝隙以及印制在所述辐射基板的上表面上的U型馈电传输线,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的至少两个天线阵元的U型馈电传输线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多个天线阵元按照线形阵列方式布置,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位于所述线形阵列两端的两个天线阵元的U型馈电传输线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位于所述线型阵列第一端的第一天线阵元的第一U型馈电传输线的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元的第一中心轴线向第一方向偏移第一距离,并且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位于所述线型阵列第二端的第二天线阵元的第二U型馈电传输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天线真元的第二中心轴线向第二方向偏移第二距离。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缝隙辐射单元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隔离条,每一隔离条都被印制在所述缝隙辐射单元的上表面上两个相邻天线阵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隔离条为金属隔离条。
在一种实现中,每一天线阵元还包括SMA连接器,所述SMA连接器与所述U型馈电传输线连接。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辐射基板是一体成型的。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反射腔体单元为矩形的金属腔体单元,并且所述反射腔体单元是一体成型的。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反射腔体单元的四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包括开设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上的第一矩形孔以及开设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的第三壁和第四壁上的第二矩形孔,其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并且搜书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对。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反射腔体单元内插有多个隔离片,每一隔离片都被插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内位于两个相邻天线阵元之间的中间位置正下方的位置处。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隔离片为隔离金属片,并且所述隔离片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缝隙辐射单元通过胶粘或螺钉固定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上。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辐射缝隙为形成在所述辐射基板的下表面上的矩形开口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的缝隙辐射单元101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的缝隙辐射单元101的下表面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的反射腔体单元102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缝隙阵列天线100中的第一天线阵元的驻波曲线图;
图6示出了缝隙阵列天线100中的第二天线阵元的驻波曲线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的相位归一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对不同的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所指示技术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或“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高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与方位和位置关系有关的术语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来说明的,其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提供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该缝隙阵列天线100包括缝隙辐射单元101和反射腔体单元102,其中缝隙辐射单元101支撑在反射腔体单元102之上,即反射腔体单元102可用于支撑缝隙辐射单元101。缝隙辐射单元101可通过例如胶粘或螺钉的方式固定在反射腔体单元102上,因此安装起来较为简单,从而有助于减小由组装造成的不同天线阵的相位一致性差异。在一种实现中,缝隙阵列天线100的极化为线极化,例如为垂直线极化。
具体地,缝隙辐射单元101可包括辐射基板1011以及多个天线阵元(例如图1所示的天线阵元1012a-1012d,以下统称为天线阵元1012)。辐射基板1011可一体成型,例如可以采用材料为例如RO4350的板材采用例如PCB加工方式一体成型,其厚度可为40mil。通过使辐射基板1011一体成型,可以简化缝隙阵列天线100的安装过程,进而有助于减小由于组装造成的不同天线阵的相位一致性差异。如图1-3所示,多个天线阵元1012可按照线形阵列方式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天线阵元1012之间的间隔可为0.4-1个工作中心频点的波长,例如为0.5个工作中心频点的波长。在本文中,相邻的两个天线阵元1012之间的间隔是指相邻的两个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虽然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示出缝隙辐射单元101包括按照线形阵列方式布置的四个天线阵元1012a-1012d,但是缝隙辐射单元101可根据需要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天线阵元,只要天线阵元的数量不少于2个即可。在一种实现中,每一天线阵元1012可在整体上呈正方形,例如每一天线阵元的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均为0.5个工作中心频点的波长。
每一天线阵元1012可包括形成在辐射基板1011的下表面上的辐射缝隙301以及印制在所述辐射基板1011的上表面上的U型馈电传输线(例如,如图2所示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a-201d,以下统称为U型馈电传输线201)。
如图3所示,辐射缝隙301可以为形成在辐射基板1011的下表面上的矩形开口槽,其主要用于为缝隙阵列天线100进行辐射。在一种实现中,各矩形辐射缝隙301的长边长度可略小于0.5个工作中心频点的波长,例如矩形辐射缝隙301的长边长度可设为54mm。矩形辐射缝隙301的短边长度可根据与该矩形辐射缝隙301的阻抗匹配来设置,例如矩形辐射缝隙的短边长度可设为20mm。
每一天线阵元的U型馈电传输线可用于向辐射缝隙301馈电,各U型馈电传输线的长度和/或宽度可根据与相应天线阵元的辐射缝隙301的阻抗匹配来设置。在本文中,每一U型馈电传输线的长度指该U型馈电传输线的U型枝节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如图2中的L所指示的,并且每一U型馈电传输线的宽度指该U型馈电传输线的U型枝节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如图2中的W所指示的。在一个示例中,U型枝节的长度可为25mm,U型枝节的宽度可为9mm,这种U型馈电传输线能够在宽频带范围实现很好的阻抗匹配。在本申请中,U型馈电传输线201采用这种U型形状的好处在于有助于各天线阵元在宽频带范围内实现良好的驻波。例如,如图5-6分别示出了图1-3所示的缝隙阵列天线100中的天线阵元1012a和1012b的驻波曲线图,通过图5-6可知,在5G通信频段2.515G-2.675G范围内,各天线阵元的驻波值均小于1.5,因此这种实现的驻波效果较好。
在一种实现中,缝隙辐射单元101所包括的多个天线阵元1012中的至少两个天线阵元1012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各天线阵元1012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1012的中心轴线偏移的距离的大小可影响相应天线阵元的辐射相位图。因此,各天线阵元1012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1012的中心轴线偏移的距离的大小可根据需要来进行设定,但是最终确定的偏移距离应确保仍可满足相应天线阵元的驻波指标(例如,该驻波指标的驻波值为1.5)。在一种实现中,多个天线阵元1012中位于线形阵列两端的两个天线阵元(在图2中,为天线阵元1012a和1012d)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在图2中,为U型馈电传输线201a和201d)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例如,如图2所示,X1为位于天线阵列100的线形阵列第一端(在图2中为最左侧)的第一天线阵元(即,天线阵元1012a)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中心轴线,根据该图可以看出,该第一天线阵元1012a的第一U型馈电传输线201a的第一轴线相对于该第一中心轴线向第一方向(在图2中为向左)偏移第一距离d1。此外,在图2中,X2为位于天线阵列100的线形阵列第二端(在图2中为最右侧)的第二天线阵元(即,天线阵元1012d)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二中心轴线,根据该图可以看出,该第二天线阵元1012d的第二U型馈电传输线201d的第二轴线相对于该第二中心轴线向第二方向(在图2中为向右)偏移第二距离d2。在一种实现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并且第一方向取决于第一天线阵元在线形阵列中的位置方向,第二方向取决于第二天线阵元在线形阵列中的位置方向。该第一距离可等于该第二距离,也可不同于该第二距离,具体取决于实际的使用需要。例如,仅作为一个示例,第一距离d1可以为3mm,第二距离d2也为3mm。在另一实现中,多个天线阵元1012中的其他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元(例如,图2中的天线阵元1012b或1012c)的U型馈电传输线(例如,图2中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b或201c)的轴线也可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的距离。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促成对天线阵元的相位一致性的提高。
在如图3所示,每一天线阵元1012还可包括SMA连接器302,SMA连接器302与相应的U型馈电传输线201连接,以用于经由该U型馈电传输线201来向相应天线阵元1012的辐射缝隙301馈电。在一种实现中,各个SMA连接器302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辐射基板的下表面上,因此SMA连接器302通过该焊点与印制在辐射基板的上表面上的相应U型馈电传输线201连接。在一种实现中,各SMA连接器302可例如通过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第一矩形孔401与馈线电缆连接,馈线电缆穿过第一矩形孔后一般连接到接收机射频电路输出口作为替换,天线阵元1012也可不包括SMA连接器302,而改为使用剥皮电缆焊接方式来向相应的辐射缝隙301进行馈电,由于剥皮电缆焊接方式在领域中是常用的一种馈电方式,因此本文中不再对此进行进一步赘述。
在如图1-3所示,缝隙辐射单元101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隔离条1013,每一隔离条1013都被印制在缝隙辐射单元101的上表面上两个相邻天线阵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从而有助于将各天线阵元之间的空间电磁波隔离开,减少各天线阵元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影响,进而减少各天线阵元之间的耦合。在一种实现中,隔离条1013为金属隔离条,并且隔离条1013可采用PCB加工方式印制在缝隙辐射单元101的上表面上。隔离条101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其长度和宽度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阵列天线的相位一致性,因此隔离条1013的长度和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例如,隔离条1013的长度可选为与天线阵元1012的长边的长度一致,并且隔离条1013的宽度可选为2mm,这有助于提高大角度范围阵元间的相位一致性。
反射腔体单元102可用于反射缝隙阵列天线100的后向辐射电磁波,使得缝隙阵列天线实现单向辐射。在一种实现中,反射腔体单元102为矩形的金属腔体单元,其可以采用金属板材一体成型,可采用的金属板材的示例包括铁板、铝板、不锈钢板等。例如,仅作为示例,反射腔体单元12可采用1mm厚的不锈钢板一体成型。通过将反射腔体单元102一体成型,也可以简化缝隙阵列天线100的安装过程,进而也有助于减小由于组装造成的不同天线阵的相位一致性差异。在一种实现中,反射腔体单元102在整体上呈矩形。例如,反射腔体单元102的长度、宽度可取为与缝隙辐射单元的长度和宽度一致,高度(又称为深度)可取为1/4个工作中心频点的波长,例如反射腔体单元的高度可取为29mm。在一种实现中,反射腔体单元102的四壁上可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包括开设在反射腔体单元102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图4中为反射腔体单元102的前壁和后壁)上的第一矩形孔401以及开设在反射腔体单元102的第三壁和第四壁(在图4中为反射腔体单元102的左壁和右壁)上的第二矩形孔403。如图4所示,反射腔体单元102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相对,并且第三壁和第四壁相对,并且第一壁和第二壁沿着多个天线阵元1012按照线形阵列方式布置的方向延伸,而第三壁和第四壁在反射腔体单元102的两端。另外,在反射腔体单元102内还插有多个隔离片402,每一隔离片402被插在反射腔体单元102内位于两个相邻天线阵元之间的中间位置正下方的位置处。类似于隔离条1013,隔离片402也有助于将各天线阵元之间的空间电磁波隔离开,以减少各天线阵元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影响,进而减少各天线阵元之间的耦合。隔离片402可以例如为隔离金属片。在一种实现中,每一隔离片402上也开设有第二矩形孔403。如图4所示,隔离片402与反射腔体单元的第三壁和第四壁相对,开设在隔离片402上的第二矩形孔与开设在反射腔体单元的第三壁和第四壁上的第二矩形孔403也是相对的。在本申请中,第一矩形孔401可用作SMA连接器与馈线电缆的连接通道,而第二矩形孔403的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线阵元之间的相位一致性,因此第二矩形孔403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仅作为示例,第二矩形孔的大小可以取为12mm x 12mm。在本申请中,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取决于实际的应用需求。在本申请中,第一矩形孔401和第二矩形孔还有助于减轻阵列天线的整体重量。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的相位归一化视图。具体地,图7示出了缝隙阵列天线100的四个天线阵元(即,天线阵元1012a-1012d,其中图7中的阵元1指示图1所示的天线阵元1012a,阵元2指示图1所示的天线阵元1012b,阵元3指示图1所示的天线阵元1012c,并且阵元4指示图1所示的天线阵元1012d)在2.765G频率处并且在方位角-60°至60°角度范围内的相位差值。根据图7所示的曲线可以看出,在方位面-60°至60°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时,缝隙阵列天线100中的天线阵元1012b与天线阵元1012a之间、天线阵元1012c与天线阵元1012a之间以及天线阵元1012d与天线阵元1012a之间的相位差值均小于9°,由此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缝隙阵列天线100在大角度范围内阵元相位一致性很好。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阵列天线包括缝隙辐射单元和反射腔体单元,
其中,所述缝隙辐射单元支撑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之上,所述缝隙辐射单元包括辐射基板以及多个天线阵元,其中每一天线阵元包括形成在所述辐射基板的下表面上的辐射缝隙以及印制在所述辐射基板的上表面上的U型馈电传输线,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的至少两个天线阵元的U型馈电传输线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所述多个天线阵元按照线形阵列方式布置,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位于所述线形阵列两端的两个天线阵元的U型馈电传输线的轴线相对于相应天线阵元的中心轴线偏移预设距离;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位于所述线性阵列第一端的第一天线阵元的第一U型馈电传输线的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元的第一中心轴线向第一方向偏移第一距离,并且所述多个天线阵元中位于所述线形阵列第二端的第二天线阵元的第二U型馈电传输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天线阵元的第二中心轴线向第二方向偏移第二距离;
所述反射腔体单元的四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包括开设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上的第一矩形孔以及开设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的第三壁和第四壁上的第二矩形孔,其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并且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或者不同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辐射单元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隔离条,每一隔离条都被印制在所述缝隙辐射单元的上表面上两个相邻天线阵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条为金属隔离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一天线阵元还包括SMA连接器,所述SMA连接器与所述U型馈电传输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基板是一体成型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腔体单元为矩形的金属腔体单元,并且所述反射腔体单元是一体成型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腔体单元内插有多个隔离片,每一隔离片都被插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内位于两个相邻天线阵元之间的中间位置正下方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为隔离金属片,并且所述隔离片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辐射单元通过胶粘或螺钉固定在所述反射腔体单元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缝隙为形成在所述辐射基板的下表面上的矩形开口槽。
CN202011578550.3A 2020-12-28 2020-12-28 缝隙阵列天线 Active CN112838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50.3A CN112838381B (zh) 2020-12-28 2020-12-28 缝隙阵列天线
PCT/CN2021/070764 WO2022141661A1 (zh) 2020-12-28 2021-01-08 缝隙阵列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50.3A CN112838381B (zh) 2020-12-28 2020-12-28 缝隙阵列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8381A CN112838381A (zh) 2021-05-25
CN112838381B true CN112838381B (zh) 2022-05-03

Family

ID=7592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8550.3A Active CN112838381B (zh) 2020-12-28 2020-12-28 缝隙阵列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8381B (zh)
WO (1) WO20221416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4419B (zh) * 2021-09-13 2021-11-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金属槽缝阵列天线的相位测试治具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42726U (zh) * 2019-07-05 2020-03-1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4391A (en) * 1990-10-25 1993-12-28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Broadband directional antenna having binary feed network with microstrip transmission line
JP3725766B2 (ja) * 1999-07-19 2005-12-14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キャビティ付きスロットアレーアンテナ
JP3875592B2 (ja) * 2002-04-26 2007-01-31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多素子アレー型の平面アンテナ
US7498994B2 (en) * 2006-09-26 2009-03-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ual band antenna aperature for millimeter wave synthetic vision systems
EP2068400A1 (en) * 2007-12-03 2009-06-10 Sony Corporation Slot antenna for mm-wave signals
CN102104192B (zh) * 2009-12-08 2014-05-0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CN102324624B (zh) * 2011-06-09 2013-12-1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超宽带波导缝隙阵单元
CN103022702A (zh) * 2012-12-25 2013-04-0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低交叉极化特性的宽带背腔式多缝隙微带天线
CN104300228A (zh) * 2013-07-17 2015-01-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波段微带馈电缝隙辐射的线极化微带贴片天线
CN104752820A (zh) * 2014-11-12 2015-07-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背腔缝隙天线阵列
JP6530814B2 (ja) * 2015-08-20 2019-06-12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アレイアンテナ
CN105552555B (zh) * 2015-12-11 2018-07-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圆极化缝隙天线单元及其相控阵
CN105811069A (zh) * 2016-04-05 2016-07-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腔式结构的gnss天线
US10109925B1 (en) * 2016-08-15 2018-10-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Dual feed slot antenna
CN111048903A (zh) * 2019-12-10 2020-04-21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隔离板结构和天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42726U (zh) * 2019-07-05 2020-03-1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用于专用短程通信的5.8 GHz微带天线阵列;黄峥;《电子设计工程》;201712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1661A1 (zh) 2022-07-07
CN112838381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19099C (en) Antenna array in an rfid system
JP5660857B2 (ja) アンテナ
EP3462533B1 (en) Low-loss plug connection arrangement and system having at least one such plug connection arrangement
CN102610908A (zh) 超宽频四带圆极化天线
US20160181690A1 (en) Pentaband antenna
CN112332094B (zh) 一种用于无线定位系统的缝隙阵列天线
CN112838381B (zh) 缝隙阵列天线
CN113851863A (zh) 基于弯折阵子的小型化宽波束多频融合收发一体北斗天线
CN112332114B (zh) 一种用于无线定位系统的微带阵列天线
US20220158356A1 (en) Wireless transceiver having a high gai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13964533A (zh) 一种小型化抗多径的多系统兼容卫星导航天线
KR101125148B1 (ko) Gps 수신 안테나
CN112768888B (zh) 天线阵元和阵列天线
CN113937473B (zh) 一种小型圆极化Vivaldi天线、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
CN216597969U (zh) 一种偏波束掩星gnss天线
CN108028449B (zh) 移相器、分配/合成装置、以及扇区天线
Toprak et al. A compact wideband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for automotive gnss applications
CN217215085U (zh) 超宽带高精度全频段导航天线
KR20090084267A (ko) Uhf 대역 rfid 리더기용 원형 편파 안테나 구조
CN216214094U (zh) 微带阵列天线
EP4358296A1 (en) Antenna and antenna system
CN217086870U (zh) 高精度带宽拓宽导航天线
CN217522223U (zh) 用于授时天线的无源空气介质天线
CN217182422U (zh) 一种圆极化天线阵列、天线切换控制设备及天线设备
CN220021595U (zh) 一种基于uwb技术的定位天线阵和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