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8275A - 电池单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8275A
CN112838275A CN202011521332.6A CN202011521332A CN112838275A CN 112838275 A CN112838275 A CN 112838275A CN 202011521332 A CN202011521332 A CN 202011521332A CN 112838275 A CN112838275 A CN 112838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il
contact material
electrode foil
axial en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13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塔恩胡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nherr Germany
Einhell Germany AG
Original Assignee
Einherr German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nherr Germany filed Critical Einherr Germany
Publication of CN11283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具有低阻抗的电池单体(1)的制造方法,包含将导电的第一接触材料(4)在单体壳体(2)内部布置在底面(3)上。以箔片卷(7)的一个轴向末端居前的方式将箔片卷(7)插入单体壳体(2),使得第一电极箔(8)与第一接触材料(4)直接接触。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一接触材料(4)与第一电极箔(8)连接,从而将第一电极箔(8)与单体壳体(2)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池单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单体的一种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对应的电池单体。
背景技术
电池单体、特别是锂离子蓄电池的单体通常具有若干箔片卷,在这些箔片卷中,两个对应单体的电极的箔片以通过分隔物相互分隔的方式卷绕,且这些箔片卷位于单体壳体中。为了将电极箔与单体壳体的对应部件电连接,在已知的电池单体中使用集流条(英语“Taps”),其被与电极箔以及同样与对应的壳体部件焊接或者熔焊。其中,集流条在端侧从卷绕的箔片卷引出,以便与单体壳体连接。
在箔片卷内,沿径向的散热通常较小,故集流条在电池热管理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但这类已知的电池单体的一个缺点在于,壳体与集流条之间的,以及集流条与对应的电极箔之间的取决于结构类型的连接点使得电池单体的总阻抗有所升高。然而特别是就高功率电池单体而言,尽可能小的总阻抗有重要意义。即使总阻抗例如因上述效应而小幅上升,也会造成负面作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电池单体提供一种改良方案,藉此减小电池单体的总阻抗,特别是在不导致散热恶化的情况下。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更多实施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所述改良方案基于以下构思:在一个轴向末端上,将箔片卷通过导电的接触材料直接与位于单体壳体内部的对应接触面电连接以及材料接合式连接。
根据所述改良方案,提供一种制造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为此,将导电的第一接触材料在单体壳体内部布置在所述单体壳体的底面上。随后,以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居前的方式将箔片卷插入所述单体壳体,使得所述箔片卷的第一电极箔在所述第一轴向末端处与所述第一接触材料直接接触。随后,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连接,从而将第一电极箔与单体壳体、特别是与底面电连接。
所述单体壳体特别是可以具有柱形主体,所述主体特别是具有柱形外罩和底部,所述底部特别是对应柱体的底,且其位于单体壳体内部的一侧对应所述底面。
在所述柱形外罩的与底部相对的一端上,所述主体例如敞开,以供箔片卷插入。例如可使用柱形壳体的盖部组件,用以在这个末端处将单体壳体或主体闭合。
所述箔片卷特别是同样呈柱形或大体呈柱形,特别是呈圆柱形。
尤其是在与箔片卷的第一末端建立起材料接合式连接后,所述第一接触材料例如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然而,所述第一接触材料也可以包含不具备导电性的组分,例如聚合物或者另一塑料。
“第一电极箔与第一接触材料直接接触”特别是可理解为:在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之间不设其他用于接触的组件。特别是仅通过第一接触材料实现电极箔与底面的电接触。
所述第一电极箔特别是具有第一载体箔片,其至少局部地、特别是在两侧涂布有第一活性材料。
在将箔片卷插入单体壳体后,特别是所述第一载体箔片,即该载体箔片的未涂布第一活性材料的区域与第一接触材料直接接触。特别是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一接触材料与所述第一载体箔片的无第一活性材料的区域连接,从而将第一载体箔片与单体壳体电连接。
在此以及在下文中,“轴向”概念例如可以相对箔片卷的卷绕轴线以及/或者相对单体壳体的柱形外罩的对称轴而言,其中在电池单体制造完毕后的状态下,这两个轴线例如近乎相互平行或者近乎相同。
通过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的材料接合式连接,特别是也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底面、即单体壳体与第一接触材料连接。
在使用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除箔片卷自身以及第一接触材料以外,不需要其他组件来将箔片卷在第一轴向末端处与单体壳体电连接。此外,在通过第一接触材料进行电连接时,能够借助第一接触材料的相应的导热性确保高效的散热。
特别是不需要下文亦称作“条带”的集流条,其既需要固定在第一电极箔上也需要固定在单体壳体上,进而导致较高的总阻抗。
因此,通过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单体的总阻抗有所减小,而不会削弱散热能力。
基于所述改良方案,在将箔片卷插入单体壳体后,也无需使焊接工具或诸如此类穿过箔片卷或者在箔片卷旁经过,用以将第一轴向末端与底面焊接,或用以通过对应的条带或者其他接触组件与底面连接。
根据所述制造方法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将呈液态或膏状的第一接触材料送入单体壳体。亦即,可借助注射器或者喷嘴将第一接触材料送至底面上。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将第一接触材料作为固态薄片,例如作为焊片,即作为由焊料构成的薄片(也称作焊接模板)送入单体壳体。
不论是将接触材料作为膏状体或液体送入,还是将第一接触材料作为薄片送入,之后均可借助外部手段,例如通过从外部加热,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一接触材料与箔片卷或与第一电极箔连接。
所述第一载体箔片特别是可构建为金属箔、例如铜箔或者铝箔。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特别是为了在将箔片卷插入单体壳体前制造箔片卷,将箔片卷的第一电极箔与第二电极箔交叠布置,使得第一电极箔在与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对应的一侧上伸出第二电极箔。在此情形下,将交叠布置的电极箔共同卷绕,从而制造所述箔片卷。
可选地,可将电极箔交叠布置,使得第二电极箔在对应箔片卷的与第一轴向末端相对的第二轴向末端的一侧上伸出第一电极箔。
在电极箔的交叠布局中,在第一与第二电极箔之间特别是设有分隔物。例如在第一电极箔的背离所述分隔物或第二电极箔的一侧上,或者在第二电极箔的背离所述分隔物或第一电极箔的一侧上,设有另一分隔物。
例如通过卷绕至卷绕芯轴上,将交叠布置的电极箔、特别是电极箔和分隔物卷绕。
因此,在这类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箔以在经卷绕之箔片卷中与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间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布置,故特别是在将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连接后,第二电极箔不与第一接触材料发生电接触。
相应地,第一电极箔也可与箔片卷的第二轴向末端间隔一定距离。亦即,在此亦可直接通过第二电极箔将箔片卷与单体壳体连接,以及视情况而定与第二导电的接触材料连接。
借助电极箔在箔片卷中的这种布局,特别是无需使用条带来实现对箔片卷的接触,进而能够减小阻抗。
根据所述制造方法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如此提供所述箔片卷,使得第一电极箔在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处伸出第二电极箔。可选地,可如此提供所述箔片卷,使得第二电极箔在箔片卷的第二轴向末端处伸出第一电极箔。
换言之,在这类实施方式中,制造箔片卷的步骤不一定要是所述根据有所改进方案的制造方法的组成部分。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载体箔片伸出第二电极箔的区域内,第一载体箔片无第一活性材料。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载体箔片伸出第一载体箔片的区域内,第二载体箔片无第二活性材料。
这样便能改善电极箔与单体壳体的连接,即特别是使连接更加可靠和稳定。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将箔片卷插入单体壳体后,从单体壳体外部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从而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连接。
“从单体壳体外部进行加热”特别是可理解为:为了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无需将工具或热源插入单体壳体内部。取而代之地,将加热装置或者加热工具布置在壳体外部,例如布置在单体壳体的底部附近,从而从单体壳体外部特别是间接地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装置或加热工具例如可以包含用于对第一接触材料和/或单体壳体进行感应式加热的装置,或者包括加热板,单体壳体被布置在这个加热板上,例如将底部放置至加热板上。
这样便能特别简单地制造电池单体。特别是由于无需将工具插入壳体,不存在箔片卷遭受机械损伤的危险。
所述加热装置或加热工具也可以包含用于产生热空气的装置,用于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装置或加热工具可以包含用于产生红外辐射的装置,其用于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装置也可以包含用于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的液浴。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借助超声波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极箔或所述单体壳体与所述第一接触材料连接。
其中,例如可通过超声波协助加热,或者用借助超声波进行的连接来替代加热。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特别是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材料接合式连接的实施方式,例如借助外部冷却装置,从单体壳体外部对第一接触材料或第一电极箔或箔片卷进行冷却,特别是主动冷却。
通过冷却防止箔片卷的活性材料和/或分隔物的过度加热以及可能的损坏。
例如可在给定的加热时间后结束加热。可在加热时间的末尾,或者在加热时间结束后,特别是在加热时间结束后紧接着进行冷却。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包含一个金属组分。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对第一接触材料的加热将所述金属组分熔化或者烧结。
如果将例如呈固态的第一接触材料送入单体壳体,则可通过加热将第一接触材料熔化。如果第一接触材料随后重新凝固,其便与第一电极箔材料接合式连接。
如果将呈膏状或液态的第一接触材料送入单体壳体,则可将箔片卷、特别是第一电极箔例如插入第一接触材料,并且通过加热例如可将金属组分的金属粒子熔化或者烧结,以及/或者可为第一接触材料进行脱脂或者去除溶剂。
如果第一接触材料是固态焊料,即特别是为焊片或者固态焊接模板,则可通过加热将第一接触材料与第一电极箔或与单体壳体焊接。
如果第一接触材料是焊膏,则可通过加热实施回流焊接过程(英语:“reflowsoldering”)。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包含一个聚合物组分。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从单体壳体外部对第一接触材料进行加热,将所述聚合物组分熔化。
所述第一接触材料例如可以包含所述聚合物组分(其也可称作聚合物基质或聚合物载体基质)、导电的粉末或者导电的粒子,或这些粒子可嵌入在聚合物材料中。所述导电的粒子例如可包含金属或者由碳材料构成的粒子,例如石墨、石墨烯或者碳纳米管。作为替代或附加方案,所述聚合物组分可以经过掺杂,从而实现导电性。
通过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和熔化,能够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一电极箔与第一接触材料连接。
例如在所述导电的粒子为金属粒子的情况下,同样可通过加热将其熔化、部分熔化或者烧结。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加热引发聚合物组分的聚合反应。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构建为粘合剂,特别是导电的粘合剂。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加热将所述粘合剂固化,特别是硬化或者化学固化。
根据所述改良方案,也提供针对电池单体的另一制造方法。根据所述另一制造方法,将导电的第二接触材料布置在单体壳体的用于将单体壳体封闭的盖部组件的内盖面上。随后,使得箔片卷的第二电极箔在箔片卷的第二轴向末端(其特别是与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相对)处与所述第二接触材料直接接触。随后,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第二接触材料与第二电极箔连接,从而将第二电极箔与所述盖部组件电连接。
在通过单体壳体的盖部组件将单体壳体的主体封闭后,盖部组件的内盖面特别是位于单体壳体内。
根据所述另一制造方法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从盖部组件外部对第二接触材料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二接触材料与第二电极箔材料接合式连接。
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另一制造方法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可与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制造方法的所有实施方式组合。
特别是可以在实施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步骤前,实施所述另一制造方法的上述方法步骤。
针对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制造方法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可类似地转用于所述另一制造方法。其中,第一电极箔与第二电极箔,箔片卷的第一与第二轴向末端,第一与第二接触材料,以及底面与盖面的角色互换。
换言之,可以如同上文就借助第一接触材料将第一电极箔与底面连接所描述的那样,借助第二接触材料将第二电极箔与盖面连接。
在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另一制造方法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将第二电极箔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第二接触材料连接后,以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居前的方式将箔片卷插入单体壳体。
所述另一制造方法的这个方法步骤也可对应于上文描述的所述制造方法的对应方法步骤。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将箔片卷插入后,将单体壳体与盖部组件连接,从而将单体壳体封闭。
其中,在主体与盖部组件之间例如可以设置绝缘元件,从而将主体与盖部组件相互电绝缘。
根据所述改良方案,也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别是以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一种制造方法和/或另一制造方法制造。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单体壳体、在这个单体壳体内部设于单体壳体的底面上的导电的第一接触材料,以及/或者在单体壳体内部设于单体壳体的盖面上的导电的第二接触材料。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包含第一及第二电极箔的电池单体。第一电极箔在箔片卷的第一轴向末端处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第一接触材料直接连接,且第一接触材料将第一电极箔特别是直接地与单体壳体、尤其是底面电连接,以及/或者,第二电极箔在箔片卷的与第一轴向末端相对的第二轴向末端处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第二接触材料直接连接,且第二接触材料将第二电极箔特别是直接地与单体壳体、尤其是盖部组件、尤其是盖面电连接。
就所述制造方法描述的优点适用于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电池单体。
根据所述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以原先为液态或膏状的、经固化或硬化的材料的形式存在。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以焊料的形式存在,在用于与第一电极箔连接的焊接操作前,所述焊料以固态焊片的形式存在。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单体壳体具有盖部组件,例如呈杯状或柱状的盖部组件,其例如套设至单体壳体的主体上。
根据所述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主体与盖部组件之间设有绝缘元件,例如绝缘环,用于实现盖部组件与主体的电绝缘。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电池单体构建为锂离子电池单体,特别是构建为锂离子蓄电池。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电池单体无集流条,即无条带(英语:“taplessdesign”)。
根据所述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箔在箔片卷或第一电极箔的给定的第一轴向末端区域内伸出第二电极箔。
根据所述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箔在箔片卷或第二电极箔的给定的第二轴向末端区域内伸出第一电极箔。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箔具有第一导电的载体箔片以及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作为层布置在所述第一载体箔片两侧。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箔具有第二导电的载体箔片以及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作为层布置在所述第二载体箔片两侧。
其中,所述由活性材料构成的层不一定要连贯。
所述载体箔片例如可包含各一金属或者金属合金。例如,载体箔片中的一个,特别是第一载体箔片包含铝或者铝合金,或者由铝或铝合金构成。例如,载体箔片中的一个,特别是第二电极箔包含铜或者铜合金,或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载体箔片在第一轴向末端区域内无第一活性材料,以及/或者,所述第二载体箔片在第二轴向末端区域内无第二活性材料。
换言之,所述活性材料在各载体箔片的相对的表面上在相应的区域内延伸,这个区域不包含第一或第二轴向末端区域。
换言之,第一载体箔片在第一轴向末端区域内裸露,以及/或者,第二载体箔片在第二轴向末端区域内裸露。换言之,第一载体箔片与第一接触材料直接接触,以及/或者,第二载体箔片与第二接触材料直接接触。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电极箔与所述第二电极箔之间,特别是在设有第一或第二活性材料的区域内,布置有分隔物。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箔片卷的展开状态下,所述分隔物布置在所述电极箔之间。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箔片卷具有位于电极箔之间的另一分隔物。
在箔片卷的展开状态下,所述另一分隔物例如布置在第一电极箔的背离所述分隔物的一侧上,或者布置在第二电极箔的背离所述分隔物的一侧上。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包含第一载体材料和嵌入在所述第一载体材料中的导电的第一粒子。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接触材料包含第二载体材料和嵌入在所述第二载体材料中的导电的第二粒子。
所述载体材料也可称作基质材料。
所述载体材料例如可以包含聚合物材料。
所述导电的粒子也可理解为颗粒、粉末或者粉尘,视情况而定处于熔化或部分状态下。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粒子包含金属,或者由金属构成。
视为电池单体使用的电化学系统而定,即特别是视使用何种活性材料而定,可使用不同的金属,其与电池单体中的充电及放电操作不发生或不明显发生电化学相互作用。例如可以采用贵金属。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粒子包含碳材料,或者由导电的碳材料构成。
此举的优点在于,可以将碳材料与不同的活性材料组合使用。
所述导电的碳材料例如包含石墨、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和/或所述第二接触材料包含焊料。
所述焊料例如可构建为焊膏、焊片或者焊接模板,特别是构建为贵金属焊料。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和/或所述第二接触材料在电池单体中以熔化并重新凝固的材料或者以经烧结金属的形式存在。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触材料和/或所述第二接触材料包含粘合剂。
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电池单体的更多实施方式直接源自根据这个改良方案的制造方法和另一制造方法的不同实施方式,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电池单体的箔片卷的结构;
图2为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电池单体的一个例示性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示出电极箔和分隔物在一个箔片卷中的布局,这个箔片卷用于应用在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电池单体的另一例示性实施方式中;以及
图4为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一种制造方法的例示性实施方式以及另一制造方法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电池卷的结构。
箔片卷FW包含四个交叠布置并且例如借助柱形卷绕芯轴卷绕的组件S1、S2、EF1、EF2。
在展开状态下,分隔物S1、第一电极箔EF1、第二分隔物S2和第二电极箔EF2例如以述及的顺序交叠布置,且随后被卷起。
图2为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电池单体的一个例示性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电池单体1具有单体壳体2,其包含柱形主体2a和盖部组件2b。主体2a在柱形外罩的一个轴向末端处经底面3封闭。在相对的一端上,主体2a自身敞开,并且经盖部组件2b封闭。
底面3和盖部组件2b的盖面5均具有导电性。因此,电池单体1例如具有绝缘环13,其布置在盖部组件2b与主体2a之间,用于将盖部组件2b与主体2a相互电绝缘。
电池单体1也具有箔片卷7。在箔片卷7的第一轴向末端处,箔片卷7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第一接触材料4连接,并藉此与主体2a在底面3上电连接。
可选地,箔片卷7可以在箔片卷7的与第一轴向末端相对的第二轴向末端处通过第二导电的接触材料6与盖部组件2b在盖面上材料接合式连接,特别是用以将箔片卷7与盖部组件2b电连接。
其中,箔片卷7特别是具有第一电极箔8和第二电极箔9。其中,第一接触材料4与第一电极箔8直接接触,并且不与第二电极箔9电连接。相应地,第二接触材料6不与第一电极箔电连接,并且与第二电极箔直接接触。
在图3中以比例更加精确(并非必要)的方式示出箔片卷7的结构。可将图3理解为箔片卷7在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第一电极箔8包含第一载体箔片8a,例如铝箔,以及以在两侧设于第一载体箔片8a上的方式包含第一活性材料8b。其中,第一载体箔片8a在箔片卷7的第一轴向末端区域10内无第一活性材料8b,故第一接触材料4在第一轴向末端区域10处与第一载体箔片8a直接电接触,并且与这个载体箔片材料接合式连接。
第二电极箔9包含第二载体箔片9a,例如铜箔,以及以在两侧设于第二载体箔片9a上的方式包含第一活性材料9b。其中,第一载体箔片8a在箔片卷7的第二轴向末端区域11内无第二活性材料9b,故第二接触材料6在第二轴向末端区域11处与第二载体箔片9a直接电接触,并且与这个载体箔片材料接合式连接。
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箔8、9以轴向相互错开的方式布置,故第一电极箔8在第一轴向末端区域10内伸出第二电极箔9,且第二电极箔9在第二轴向末端区域11内伸出第一电极箔8。
在第一与第二电极箔8、9发生相互交叠的区域内,第一和第二载体箔片8a、8b的相应表面例如连贯地涂布有相应的活性材料8b、9b。
箔片卷7具有分隔物12a,其布置在第一电极箔8与第二电极箔9之间。分隔物12a特别是以使得活性材料8b、9b的对应的面向彼此的部分不直接接触的方式设于电极箔8、9之间。在第一电极箔8的背离分隔物12a的一侧上或在第二电极箔9的背离分隔物12a的一侧上设有箔片卷7的另一分隔物12b。如图2所示,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另一分隔物12b也位于电极箔8、9之间。
电池单体1例如可以借助根据所述改良方案的一种制造方法或另一制造方法制造。
图4以流程图示出这类制造方法。
在步骤S1中提供盖部组件2b,并且在步骤S2中将第二导电的接触材料6送入盖部组件2b,特别是送至盖面5上。例如可以将形式为金属膏、焊膏、或者包含聚合物基质及嵌入其中之导电金属粒子或碳粒子的塑料材料的第二接触材料6送入盖部组件2b。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将形式为焊片或其他焊接模板的第二接触材料6送入。
在步骤S3中,以第二轴向末端区域11居前的方式,使得箔片卷7与第二接触材料6发生接触。其中,视第二接触材料6的构建方案而定,特别是视第二接触材料6是固态、液态还是膏状而定,箔片卷7能够视情况而定部分地进入第二接触材料6。
在步骤S4中,例如以感应方式或者借助加热板,从盖部组件2b外部对第二接触材料6进行加热。可选地,在加热后对第一接触材料或箔片卷7进行主动冷却,以免将活性材料8b、9b过度加热。
在步骤S5中提供主体2a,并且在步骤S6中将第一接触材料4送入主体2a,特别是送至底面3上。就针对接触材料4的材料而言,上文就第二接触材料6阐述的内容也类似地适用。
在步骤S7中,以第一轴向末端区域10居前的方式将箔片卷7插入主体2a并使其与第一接触材料4连接,所述箔片卷如上文所述例如通过第二接触材料6与盖部组件2b连接。类似于上文所述,在步骤S8中,从单体壳体2外部对第一接触材料4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一接触材料4与第一电极箔8材料接合式连接。
步骤S1至S4并非一定要实施。所述方法特别是也可仅包含步骤S5至S8,其中预先或事后以替代性方式将箔片卷7与盖部组件2b或单体壳体2的另一组件连接。
同样可实施步骤S1至S4,在此之后不一定要实施步骤S5至S8。在此情形下特别是以替代性的方式将箔片卷7与主体2a连接。
换言之,所述方法包含箔片卷7与第一接触材料4的材料接合式连接以及/或者箔片卷7与第二接触材料6的材料接合式连接。
如前所述,通过所述改良方案,制造总阻抗有所减小的电池单体,且同时确保从箔片卷的良好散热。
附图标记表
1 电池单体
2 单体壳体
2a 主体
2b 盖部组件
3 底面
4 接触材料
5 盖面
6 接触材料
7 箔片卷
8 电极箔
8a 载体箔片
8b 活性材料
9 电极箔
9a 载体箔片
9b 活性材料
10、11 轴向末端区域
12a、12b 分隔物
13 绝缘环
S1至S8 方法步骤

Claims (15)

1.一种针对电池单体(1)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将导电的第一接触材料(4)在单体壳体(2)内部布置在所述单体壳体(2)的底面(3)上;
-在所述第一步骤后的第二步骤中,以箔片卷(7)的第一轴向末端居前的方式将箔片卷(7)插入所述单体壳体(2),使得所述箔片卷(7)的第一电极箔(8)在所述第一轴向末端处与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直接接触;以及
-在所述第二步骤后的第三步骤中,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与第一电极箔(8)连接,从而将第一电极箔(8)与单体壳体(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
-将所述箔片卷(7)的第一电极箔(8)与第二电极箔(9)交叠布置,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箔(8)在与箔片卷(7)的第一轴向末端对应的一侧上伸出所述第二电极箔(9);以及
-将所述交叠布置的电极箔(8,9)共同卷绕,从而制造箔片卷(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从所述单体壳体(2)外部对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一接触材料(4)与所述第一电极箔(8)材料接合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加热将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的金属组分熔化或者烧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加热将所述第一接触材料(2)的聚合物组分熔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构建为粘合剂,以及,通过加热将第一接触材料固化。
7.一种针对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第一步骤中,将导电的第二接触材料(5)布置在用于将单体壳体(2)封闭的盖部组件(2b)的内盖面(5)上;
-在所述第一步骤后的第二步骤中,使得箔片卷(7)的第二电极箔(9)在所述箔片卷(7)的第二轴向末端处与所述第二接触材料(5)直接接触;以及
-在所述第二步骤后的第三步骤中,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将所述第二接触材料(5)与第二电极箔(9)连接,从而将第二电极箔(9)与所述盖部组件(2b)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所述箔片卷(7)的与第二轴向末端相对的第一轴向末端居前的方式将箔片卷(7)插入所述单体壳体(2)。
9.一种电池单体,特别是以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或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所述电池单体具有
-单体壳体(2)、在所述单体壳体(2)内部设于单体壳体(2)的底面(3)上的导电的第一接触材料(4),以及/或者在单体壳体(2)内部设于单体壳体(2)的盖面(5)上的导电的第二接触材料(6);
-箔片卷(7),包含第一电极箔(8)和第二电极箔(9),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箔(8)在所述箔片卷(7)的第一轴向末端处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直接连接,且第一接触材料(4)将第一电极箔(8)与单体壳体(2)电连接;以及/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箔(9)在所述箔片卷(7)的第二轴向末端处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接触材料(6)直接连接,且第二接触材料(6)将第二电极箔(9)与单体壳体(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
-在第一轴向末端处的给定的第一轴向末端区域(10)内,所述第一电极箔(8)轴向伸出所述第二电极箔(9);以及/或者
-在第二轴向末端处的给定的第二轴向末端区域(11)内,所述第二电极箔(9)轴向伸出所述第一电极箔(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箔(8)具有第一载体箔片(8a),以及第一活性材料(8b),其作为层布置在所述第一载体箔片(8a)的两侧;以及
-所述第二电极箔(9)具有第二载体箔片(9a),以及第二活性材料(9b),其作为层布置在所述第二载体箔片(9a)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
-所述第一载体箔片(8a)在所述第一轴向末端区域(10)内无所述第一活性材料(8b);以及/或者
-所述第二载体箔片(9a)在所述第二轴向末端区域(11)内无所述第二活性材料(9b)。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包含第一载体材料和嵌入在所述第一载体材料中的导电的第一粒子;以及/或者
-所述第二接触材料(5)包含第二载体材料和嵌入在所述第二载体材料中的导电的第二粒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粒子包含金属和/或碳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材料(4)和/或所述第二接触材料(5)包含焊料。
CN202011521332.6A 2019-12-19 2020-12-21 电池单体 Pending CN1128382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35055.7 2019-12-19
DE102019135055.7A DE102019135055A1 (de) 2019-12-19 2019-12-19 Batteriezel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8275A true CN112838275A (zh) 2021-05-25

Family

ID=7313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1332.6A Pending CN112838275A (zh) 2019-12-19 2020-12-21 电池单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840097A1 (zh)
CN (1) CN112838275A (zh)
DE (1) DE10201913505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728A (zh) * 2021-07-02 2021-10-08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电池
SE2251078A1 (en) * 2022-09-16 2024-03-17 Northvolt Ab A secondary cel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4490B1 (en) * 1998-12-17 2001-04-10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Foam collector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2002352791A (ja) * 2001-05-29 2002-1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 池
DE102012018129A1 (de) * 2012-09-13 2014-03-13 Daimler Ag Einzelzelle für eine Batterie
CN106486615A (zh) * 2015-08-18 2017-03-08 锂能源和电力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电池单池的方法和电池单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4490B1 (en) * 1998-12-17 2001-04-10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Foam collector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2002352791A (ja) * 2001-05-29 2002-1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 池
DE102012018129A1 (de) * 2012-09-13 2014-03-13 Daimler Ag Einzelzelle für eine Batterie
CN106486615A (zh) * 2015-08-18 2017-03-08 锂能源和电力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电池单池的方法和电池单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728A (zh) * 2021-07-02 2021-10-08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电池
SE2251078A1 (en) * 2022-09-16 2024-03-17 Northvolt Ab A secondary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0097A1 (de) 2021-06-23
DE102019135055A1 (de)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34135B2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47232B1 (ko) 박형 온도 퓨즈 및 박형 온도 퓨즈의 제조 방법
KR101161965B1 (ko) 이차전지용 집전단자판, 이차전지 및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JP5012150B2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20040086796A (ko) 배터리 팩
JPH0422867B2 (zh)
CN112838275A (zh) 电池单体
EP2556558B1 (en) Interconnect joint
CN103931015B (zh) 电池连结方法以及电池连结装置
WO2013191218A1 (ja) 積層アルミニウム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密閉型電池
JP2003019569A (ja) 抵抗溶接方法、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電池パック
JP2014018810A (ja) 抵抗溶接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抵抗溶接方法
JPH1050556A (ja)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KR20220092101A (ko) 이차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4257745U (zh) 极耳引线以及蓄电设备
JP5158435B2 (ja) 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020177A (ko) 전극리드 일체형 전극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2334692A (ja) 電 池
JP2019029642A (ja) 電気化学セル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化学セル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353174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JPH024102B2 (zh)
CN110679006B (zh) 用于制造电池单元用电极组件的方法和电池单元
TW201622213A (zh) 電極
KR20170071253A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의 테라스 성형 장치
JP7479104B1 (ja) 電極シート及び2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