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7625A -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7625A
CN112837625A CN202110012022.XA CN202110012022A CN112837625A CN 112837625 A CN112837625 A CN 112837625A CN 202110012022 A CN202110012022 A CN 202110012022A CN 112837625 A CN112837625 A CN 112837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bottom plate
limiting
pie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20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7625B (zh
Inventor
刘俊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20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7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7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7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7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7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该面板拼装结构包括底板和固定于底板一侧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阻挡部和限位部,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阻挡部固定于底板上,限位部活动设置于底板上;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卡槽;限位部和阻挡部沿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阻挡部和限位部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待拼装件的第一侧部卡合于第一卡槽内,待拼装件的第二侧部卡合于第二卡槽内;待拼装件的第三侧部与阻挡部抵接,待拼装件的第四侧部与限位部抵接。本发明的结构和拼装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背景技术
微米级发光二极管(Micron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技术发展成未来显示技术的热点之一,和目前的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件相比,具有反应快、高色域、高像素密度、低能耗等优势;但其技术难点多且技术复杂,特别是其关键技术巨量转移技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颗粒微型化成为技术瓶颈,而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ature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作为Micro-LED与背板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对比度、高显色性能等可与OLED相媲美的特点,成本稍高LCD,仅为OLED的六成左右,相对Micro-LED和OLED更易实施,所以Mini LED成为各大面板厂商布局热点。
MiniLED背光技术现受限于大尺寸的表面组装技术的打件能力,多做成小尺寸玻璃基板,表面组装及覆晶薄膜绑定完成后再拼接成如43寸、55寸、65寸等大尺寸TV。现行的拼接过程中,在对应的小尺寸基板的位置,将双面海绵胶黏附在机构件上,再将小尺寸基板贴附到双面海绵胶上,实现对基板的拼装。采用该方法进行黏附时,其稳定性较差,且在黏附双面海绵胶和小尺寸基板的过程中,均需进行对位操作;并且,双面海绵胶不能重复利用,不便于背板更换或维护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板拼装过程对位复杂、面板结构稳定性差、且不易维护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包括底板和固定于所述底板一侧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阻挡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阻挡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限位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阻挡部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沿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所述阻挡部和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待拼装件的第一侧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待拼装件的第二侧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待拼装件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部;所述待拼装件的第三侧部与所述阻挡部抵接,所述待拼装件的第四侧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为所述待拼装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沿同一平面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限位部旋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内,且所述限位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底板的板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旋紧件和限位件;所述旋紧件的一端部旋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内,所述旋紧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沿所述底板的板面方向,所述限位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旋紧件的截面面积,且所述限位件面向所述底板的端面与所述待拼装件的一板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弹性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旋紧件的外侧壁套设弹性环套,所述弹性环套位于所述旋紧件上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所述弹性环套的侧部与所述待拼装件的所述第四侧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的一侧部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且朝向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三卡槽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方向延伸,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方向延伸,所述待拼装件的所述第三侧部卡合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卡槽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的第一侧部固定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一侧壁上,所述弹片的第二侧部向所述第三卡槽的中心区域延伸,且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弹片的相对两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的任一卡槽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的长度反方向和所述调节部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部至少有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所述固定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的两端部各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
所述调节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一螺紧件穿过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底板上,另一所述螺紧件穿过另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底板上;
或者,
所述调节部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一螺紧件穿过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固定部上,另一所述螺紧件穿过另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固定部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单元,包括上述面板拼装结构,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两组所述限位结构呈阵列排布,且任一组所述限位结构的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底板的边缘。
该面板拼装结构,其所具有的限位结构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阻挡部和限位部构成类似四边形的结构,并且,使限位部与底板活动连接,便于待拼装件插入到限位结构中,并对待拼装件进行固定,该结构简单,便于待拼装件的准确定位和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板拼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面板拼装结构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面板拼装结构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面板拼装结构的Ⅰ-Ⅰ剖面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卡槽,3-第二卡槽,4-阻挡部,5-限位部,6-弹片,7-固定部,8-调节部,9-螺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发明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面板拼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该面板拼装结构可用于LED灯板的拼装,尤其适用于mini LED面板中的灯板的拼装,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需对待拼装件进行定位拼装的处理过程。以下以mini LED面板中灯板拼装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包括底板1和固定于底板1一侧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阻挡部4和限位部5,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和阻挡部4固定于底板1上,限位部5活动设置于底板1上;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均与底板1平行设置,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卡槽2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卡槽3,第二卡槽3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卡槽2;限位部5和阻挡部4沿第一卡槽2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第一卡槽2的开口方向,阻挡部4和限位部5位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待拼装件的第一侧部卡合于第一卡槽2内,第二侧部卡合于第二卡槽3内,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为待拼装件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部;待拼装件的第三侧部与阻挡部4抵接,第四侧部与限位部5抵接,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为待拼装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沿同一平面方向。
底板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目前常规的背板结构。限位结构固定于底板1上。通常来说,对于mini LED面板(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限位结构可以有多个;例如,四个限位结构呈阵列排布,并分别固定于底板1同一侧。任意相邻两个限位结构之间可具有间隙,该间隙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在拼装过程中,底板1通常水平状态设置,待拼装件也水平状态设置。为便于说明,以下以底板1水平状态设置,限位结构位于底板1上侧、待拼装件为灯板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任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阻挡部4和限位部5。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的结构相同;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卡槽上开设有能够与灯板卡合的结构即可。第一卡槽2上的槽道沿第一卡槽2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上的槽道沿第二卡槽3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卡槽3。
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分别固定于底板1上侧。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相互平行设置;通常情况下,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并排设置,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区域形成矩形形状。第一卡槽2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卡槽3的开口方向相反,沿水平方向;并且,第一卡槽2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卡槽3,第二卡槽3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卡槽2。可以理解的是,当灯板相应的截面形状为菱形等形状时,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也可相应设置,使得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区域形成菱形形状等。
灯板通常为长方体形状的板状结构,当其呈水平状态时,其具有顶部、底部、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六个侧部。其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
灯板可由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的同一侧,插入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中,使得灯板的第一侧部卡合在第一卡槽2内,第二侧部卡合在第二卡槽3中。其中,第一侧部与第一卡槽2的底部可以抵接,也可以不接触,第二侧部与第二卡槽3的底部可以抵接,也可以不接触,只要能够满足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对灯板在水平方向且沿垂直于第一卡槽2的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上,实现对灯板的限位即可。
通常情况下,灯板与第一卡槽2的底部和第二卡槽3的底部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隙,灯板与卡槽之间间隙配合,使得灯板更便捷地插入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中,同时,也能够避免拼装过程中灯板与卡槽之间的摩擦而造成对灯板的损伤。
阻挡部4和限位部5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便于与灯板形成抵接的结构即可。沿第一卡槽2的长度方向,限位部5和阻挡部4顺次排布。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5中心位置在底板1上的投影与阻挡部4中心位置在底板1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并不严格地要求与第一卡槽2的长度方向平行。例如,限位部5的位置可以更偏向于第靠近第一卡槽2,而阻挡部4的位置可以更偏向于靠近第二卡槽3,或者相反。通常来说,限位部5中心位置分别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的距离相等,阻挡部4中心位置分别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的距离也相等。
限位部5和阻挡部4可以位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区域之内,也可以位于上述区域之外。沿第一卡槽2的开口方向,阻挡部4和限位部5位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
通常情况下,限位部5和阻挡部4位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区域所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之外,且位于上述四边形的相对两侧,该区域的形状可以是矩形、菱形或其他形状。其中,第一卡槽2、限位部5的一个侧部、第二卡槽3和阻挡部4的一个侧部分别位于上述四边形的四条边上,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位于上述四边形的相对两侧边上,阻挡部4和限位部5位于上述四边形的另外的相对两侧边上。以下以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区域为矩形形状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阻挡部4固定于底板1上侧,而限位部5相对于底板1活动设置。在拼装灯板时,可先将限位部5移开,灯板由限位部5所在的一侧插入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中,灯板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在对应的卡槽内滑动,至灯板的第三侧部与阻挡部4的侧部抵接;再将限位部5固定至底板1上侧,使得灯板的第四侧部与限位部5的侧部抵接。此时,灯板被限制在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阻挡部4和限位部5围合的区域之间,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阻挡部4和限位部5由四个方位分别对灯板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沿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对灯板进行限位,使得灯板被稳定地定位在限位结构上,实现对灯板的拼装。
采用上述结构,使灯板拼装过程更易操作,能够显著提升组装作业效率。灯板拼装过程无需对位即能够实现灯板的准确对位拼装,能够提高灯板的拼装精度。同时,通过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阻挡部4和限位部5的限位结构,使得灯板拼装后,结构更稳定,能够提高产品良率。并且,当需要更换灯板时,直接移开限位部5,将灯板抽出,更换新的灯板即可,该结构能够反复利用,易于维护、检修等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底板1上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的轴线垂直于底板1;限位部5旋接于第一螺孔内,且限位部5的至少部分结构凸出于底板1的板面。
第一螺孔沿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限位部5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限位部5的一端部的外侧壁上便于开设螺纹,使得限位部5的部分结构能够旋紧于该第一螺孔内,实现限位部5与底板1的活动设置状态。并且,当限位部5旋接于该第一螺孔内时,限位部5至少有部分结构凸出于底板1的上端面,便于限位部5与灯板的抵接。其中,凸出于底板1上侧的部分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便于与灯板实现抵接的目的即可。
当需插入或抽出灯板时,可先将限位部5由第一螺孔内旋出,待灯板插入或抽出后,再将限位部5旋紧于第一螺孔内即可。通常情况下,限位部5部分结构为圆杆状结构,在该圆杆状部分开设外螺纹,实现与底板1的旋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限位部5包括旋紧件和限位件;旋紧件的一端部旋接于第一螺孔内,旋紧件的另一端部与限位件固定连接;沿底板1的板面方向,限位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旋紧件的截面面积,且限位件面向底板1的端面与待拼装件的一板面抵接。
具体地,旋紧件一端部与限位件固定连接,二者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旋紧件通常为圆杆状结构,且在该圆杆状结构的外侧壁上的至少部分区域开设外螺纹,以与第一螺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当限位部5旋紧于第一螺孔内时,该旋紧件全部或至少部分结构旋入第一螺孔内。
进一步,限位件可以是圆柱体结构,也可以是多面柱体结构,或其他形状,只要其便于与灯板抵接即可。限位件通常为圆柱体结构,其轴线优选与旋紧件的轴线重合。并且,沿垂直于该轴线的平面方向,限位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旋紧件的截面面积,可构成截面形状为“T”形状的结构。
当灯板的第三侧部与阻挡部4抵接时,则灯板已定位至预设位置;此时,即可将限位部5的旋紧件旋入第一螺孔。旋紧件旋入第一螺孔内的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限位件的下端面与灯板的上端面接触,形成抵接的状态。同时,灯板的第四侧部与旋紧件的侧部接触,形成抵接的状态。
限位部5采用该结构,能够由灯板的第四侧部以及灯板的上端面两个方位对灯板进行限位,能够进一步提高拼装灯板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良率。具体地,限位件可以是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限位件,使其与灯板接触时,不会对灯板造成损伤。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旋紧件的外侧壁套设弹性环套,弹性环套位于旋紧件上靠近限位件的一端,弹性环套的侧部与待拼装件的第四侧部抵接。
沿旋紧件的轴线方向,旋紧件的外侧壁的全部或至少部分区域开设有外螺纹。具体地,优选旋紧件部分区域开设外螺纹。例如,当旋紧件呈竖直状态时,其上端部部分可不开设螺纹,并在该部分区域套设弹性环套(图中未示出)。弹性环套的顶面与限位件的下端面接触。
弹性环套沿其轴线方向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该长度通常等于或略大于灯板的厚度。弹性环套可以是由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当灯板的第四侧部与旋紧件的侧部抵接时,灯板抵接于弹性环套侧部,可进一步提高对灯板的保护。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抵接,如无特别说明,可以是接触,或者相互作用力不会过大的抵接情况,既能够起到限制灯板沿某一方向的位移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其更稳定,又不会因相互作用力过大而挤压灯板,造成对灯板的损伤。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阻挡部4的一侧部开设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的开口方向与底板1平行,且朝向限位部5,第三卡槽的一端向靠近第一卡槽2的方向延伸,另一端向靠近第二卡槽3的方向延伸,待拼装件的第三侧部卡合于第三卡槽内。
参见图2和图3具体地,阻挡部4可以是条状、块状或其他结构,只要便于在阻挡部4的一侧部上开设第三卡槽即可。通常情况下,阻挡部4具有一定的长度,以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区域为矩形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阻挡部4与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相互垂直设置,即阻挡部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阻挡部4的一端向靠近第一卡槽2的方向延伸,另一端部向靠近第二卡槽3的方向延伸。阻挡部4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间距,只要满足灯板的第三侧部能够完全插入到第三卡槽中即可。阻挡部4的长度优选等于或略小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间距。以下以阻挡部4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之间的间距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阻挡部4的第三卡槽的开口方向与底板1平行,且该第三卡槽的开口朝向限位部5。该第三卡槽沿阻挡部4的长度方向贯穿该第三卡槽。则当灯板插入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中,并使得灯板的第三侧部向靠近阻挡部4的方向运动,至该第三侧部进入第三卡槽内,并与第三卡槽的底部抵接,使得灯板的第三侧部卡合于该第三卡槽内。阻挡部4采用该结构,便于由灯板的侧方以及上方两个方位对灯板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灯板拼装的稳定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接结构,第三卡槽内设置有弹片6;弹片6的第一侧部固定于第三卡槽的一侧壁上,弹片6的第二侧部向第三卡槽的中心区域延伸,且弹片6的第一侧部与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弹片6的第二侧部与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其中,弹片6的第一侧部和弹片6的第二侧部为弹片6的相对两侧部。
参见图4所示,弹片6可以片状结构,也可以是具有凸起的规则或不规则结构的片状结构,只要能够便于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或位置变化,并提供一定的反向作用力,且在外力作用消失后,其能够回复至原位置即可。
形成第三卡槽的槽道的两个侧壁,在至少其中一个侧壁上可固定设置上述弹片6。通常情况下,弹片6的第一侧部固定于第三卡槽的上侧壁,弹片6的第二侧部与该上侧壁不接触,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弹片6的第一侧部与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弹片6的第二侧部与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该第二侧部向第三卡槽的中心位置延伸,使得该第二侧部与第三卡槽的下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侧部与第三卡槽的下侧壁之间的间距。
采用上述结构,不会妨碍灯板的第三侧部顺利进入第三卡槽中。当灯板进入到第三卡槽中后,弹片6受到灯板的挤压,而使得弹片6向靠近上侧壁的方向运动。同时,弹片6向灯板施加反作用力,使灯板稳定地固定于弹片6与第三卡槽下侧壁之间,能够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并且,弹片6的设置,可增强限位结构的适用性,使限位结构能够应用于拼装不同厚度规格的灯板。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卡槽的槽道的宽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弹片6的反作用力效果;也不宜过小,不仅会降低限位结构的适用性,也避免弹片6对灯板的反作用力过大而对灯板造成损伤。其中,为进一步增强对灯板的保护,在弹片6的第二侧部还可固定贴附弹性层或软质材料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中的任一卡槽包括固定部7和调节部8;固定部7和调节部8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部7固定于底板1上,调节部8与底板1活动连接,且调节部8至少有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卡槽2的固定部7与第二卡槽3的固定部7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和第三卡槽的结构中,形成其各自槽道的下侧壁面可直接为底板1的上端面,也即,底板1或者至少底板1的上端部作为卡槽的下侧壁。当灯板卡合到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和第三卡槽中时,灯板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直接贴合。采用此方式,既能够简化卡槽的结构,又能够提高灯板拼装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任一卡槽的下侧壁也可以是区别于底板1,即卡槽的下侧壁为突出于底板1表面的结构。
固定部7和调节部8的结构通常为长条状结构。固定部7固定于底板1上,第一卡槽2的固定部7和第二卡槽3的固定部7相互平行,用于限制灯板沿垂直于固定部7、且平行于底板1的方向上的运动。沿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固定部7的高度可不作具体限定,通常该高度不宜过高,只要能够限制灯板的位移即可。并且,沿底板1的板面方向,调节部伸出到第一卡槽的固定部和第二卡槽的固定部之间的部分不宜过宽,以免影响灯板的背光效果。对于三个卡槽的深度均不宜过深;其中,对于各卡槽的深度,为卡槽开口位置到卡槽底部的距离。
以第一卡槽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沿第一卡槽2的开口方向,调节部8至少有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卡槽2的固定部7和第二卡槽3的固定部7之间,使得调节部8、固定部7和底板1形成具有槽道的卡槽结构;其中,调节部8和底板1分别作为卡槽的相对两侧壁,固定部7作为卡槽的底部结构。
调节部8与底板1之间呈活动连接的结构,在将灯板插入限位结构中,可先将调节部8由底板1的上侧移开,待灯板插入到第一卡槽2和第二卡槽3的两个固定部7之间后,再将两个卡槽的调节部8对应连接至底板1上,使调节部8的下端面的全部区域或者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在灯板上端面,则在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上,调节部8能够实现对灯板的限位和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拼装结构,调节部8的两端部各设置一通孔,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底板1;调节部8的长度大于固定部7的长度,一螺紧件9穿过一通孔,并螺紧于底板1上,另一螺紧件9穿过另一通孔,并螺紧于底板1上;或者,调节部8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固定部7的长度,一螺紧件9穿过一通孔,并螺紧于固定部7上,另一螺紧件9穿过另一通孔,并螺紧于固定部7上。
当调节部8的长度大于固定部7的长度时,调节部8与固定板的位置可相对灵活。调节部8可位于固定部7的正上方,也可以位于固定部7的一侧,并位于或者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卡槽2的固定部7和第二卡槽3的固定部7之间的区域。则调节部8、固定部7和底板1形成槽状结构。当灯板插入到第一卡槽2的固定部7和第二卡槽3的固定部7之间时,即可调节螺紧件9旋入底板1中的深度,使调节部8的下端面的全部或者至少部分贴合于灯板的上端面,实现沿垂直于灯板方向上对灯板的限位作用。
当调节部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固定部7的长度时,调节部8有部分区域位于固定部7的正上方,用于将调节部8螺紧到固定部7上。并且,沿垂直于固定部7、且平行于底板1的方向,调节部8的一侧部向第一卡槽2的固定部7和第二卡槽3固定部7之间的区域延伸。当灯板插入到两个卡槽对应的固定部7之间后,即可调节螺紧件9旋入固定部7内的深度,直至调节部8的下端面贴合于灯板的上端面。实现沿垂直于灯板方向上对灯板的限位作用。
其中,调节部8上开设的通孔可开设内螺纹,以与螺紧件9螺纹配合;通孔内也可不开设内螺纹,螺紧件9仅与底板1上对应开设的盲孔或通孔螺纹配合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结构,其包括上述面板拼装结构以及至少两组限位结构,多组限位结构呈阵列排布,且任一组限位结构的限位部5靠近底板1的边缘。通常可设置四组限位结构,四组限位结构两两并排设置。并且,对于任一限位结构,限位部5所在的一侧均靠近底板1的边缘,以便于灯板插入到限位结构中。
本发明的面板拼装结构以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该面板拼装结构,其所具有的限位结构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阻挡部和限位部构成类似四边形的结构,并且,使限位部与底板活动连接的结构,便于灯板插入到限位结构中,并对灯板进行固定,该结构简单,便于灯板的准确定位和固定。阻挡部采用卡槽的结构,并在卡槽内设置弹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采用调节部和固定部的结构;以及限位部采用旋紧件和限位件的结构,均能够进一步增强限位结构的适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于所述底板一侧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阻挡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阻挡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限位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阻挡部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沿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所述阻挡部和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待拼装件的第一侧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待拼装件的第二侧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待拼装件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部;所述待拼装件的第三侧部与所述阻挡部抵接,所述待拼装件的第四侧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为所述待拼装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沿同一平面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限位部旋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内,且所述限位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底板的板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旋紧件和限位件;所述旋紧件的一端部旋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内,所述旋紧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沿所述底板的板面方向,所述限位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旋紧件的截面面积,且所述限位件面向所述底板的端面与所述待拼装件的一板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弹性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件的外侧壁套设弹性环套,所述弹性环套位于所述旋紧件上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所述弹性环套的侧部与所述待拼装件的所述第四侧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的一侧部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且朝向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三卡槽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方向延伸,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方向延伸,所述待拼装件的所述第三侧部卡合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的第一侧部固定于所述第三卡槽的一侧壁上,所述弹片的第二侧部向所述第三卡槽的中心区域延伸,且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三卡槽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弹片的相对两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的任一卡槽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的长度反方向和所述调节部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部至少有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所述固定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的两端部各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
所述调节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一螺紧件穿过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底板上,另一所述螺紧件穿过另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底板上;
或者,
所述调节部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一螺紧件穿过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固定部上,另一所述螺紧件穿过另一所述通孔,并螺紧于所述固定部上。
10.一种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面板拼装结构,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两组所述限位结构呈阵列排布,且任一组所述限位结构的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底板的边缘。
CN202110012022.XA 2021-01-06 2021-01-06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Active CN112837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022.XA CN112837625B (zh) 2021-01-06 2021-01-06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022.XA CN112837625B (zh) 2021-01-06 2021-01-06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7625A true CN112837625A (zh) 2021-05-25
CN112837625B CN112837625B (zh) 2023-02-07

Family

ID=7592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2022.XA Active CN112837625B (zh) 2021-01-06 2021-01-06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762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909A (zh) * 2005-10-12 2006-03-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
CN105487278A (zh) * 2016-02-15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壳体及显示装置
CN205281991U (zh) * 2015-12-08 2016-06-01 深圳伊安视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
CN208011449U (zh) * 2018-03-21 2018-10-26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面板灯
CN209087286U (zh) * 2019-01-08 2019-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9343677U (zh) * 2018-12-29 2019-09-03 南京奥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车辆检测器显示屏密封安装结构
CN210443163U (zh) * 2019-11-19 2020-05-01 天津苏洛尔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系统安装用太阳能板分布显示装置
CN111734262A (zh) * 2020-07-28 2020-10-02 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压扣结构
CN111749377A (zh) * 2020-07-28 2020-10-09 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快速压扣结构的玻璃幕墙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909A (zh) * 2005-10-12 2006-03-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
CN205281991U (zh) * 2015-12-08 2016-06-01 深圳伊安视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
CN105487278A (zh) * 2016-02-15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壳体及显示装置
CN208011449U (zh) * 2018-03-21 2018-10-26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面板灯
CN209343677U (zh) * 2018-12-29 2019-09-03 南京奥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车辆检测器显示屏密封安装结构
CN209087286U (zh) * 2019-01-08 2019-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0443163U (zh) * 2019-11-19 2020-05-01 天津苏洛尔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系统安装用太阳能板分布显示装置
CN111734262A (zh) * 2020-07-28 2020-10-02 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压扣结构
CN111749377A (zh) * 2020-07-28 2020-10-09 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快速压扣结构的玻璃幕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7625B (zh)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0995B1 (ko) 바텀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7333163B2 (en) Flat display module
US7978289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7784990B2 (en) Light source unit,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KR102451998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8145469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090237596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7004614B2 (en) Backlight module
WO2018205837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816717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2032514A (zh) 背光模块
US2023003980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vehicle-mounted display module
US2023026599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837625B (zh) 面板拼装结构及具有该面板拼装结构的面板单元
US10012790B2 (en) Slim bezel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WO2021184942A1 (zh) 一种镜筒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装置
US95352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minimized bezel
US20160299375A1 (en) Panel assembly
KR102422770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255843A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6004751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KR2017005392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KR20160142904A (ko) 휨력이 고르게 분산된 커브드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2840484A (zh) 发光结构
KR2015004928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