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4124A -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4124A
CN112834124A CN202110033326.4A CN202110033326A CN112834124A CN 112834124 A CN112834124 A CN 112834124A CN 202110033326 A CN202110033326 A CN 202110033326A CN 112834124 A CN112834124 A CN 112834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egr cooler
temperature
preset
difference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33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4124B (zh
Inventor
刘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33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4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4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4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4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4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22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with coolers in the recirculation pass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45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G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49Detecting, diagnosing or indicating an abnormal function of the EG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25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esting of engines or engine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本方法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第二湿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计算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EGR冷却器内漏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第一温度为混合气体的温度,第二温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若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EGR冷却器内漏。

Description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车辆的发动机采用废气再循环方式,通过将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发动机气缸,以减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EGR(Exhaust Gas Recycle,废气再循环)冷却器是整个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利用内置的冷却液降低废气的温度,避免循环利用的废气温度过高。EGR冷却器内漏指的是冷却液渗漏至废气中,如果EGR冷却器内漏,将会导致渗漏的冷却液随废气进入发动机气缸内,冷却液与机油混合,会引起拉缸、化瓦等重大故障,导致车辆和驾驶员面临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目的在于判定EGR冷却器是否内漏,如下: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可选地,预设湿度差阈值还包括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液体量大于预设内漏阈值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
可选地,判定结果还包括:
第二判定结果,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在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第三湿度,所述第三湿度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
若所述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发出第一故障信号,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异常。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二故障信号,所述第二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三故障信号,所述第三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第三指令还用于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所述保护动作包括限扭矩运行和/或限转速运行。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装置,包括:
湿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湿度差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阈值获取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结果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系统,包括:
控制器,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湿度,并将所述第一湿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
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湿度,并将所述第二湿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将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其中,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进一步,若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判定结果指示EGR冷却器内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预设湿度差阈值为预先实验得到的,在第一参数对应的工况下,EGR冷却器内漏时,湿度差的最小值。所以,当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指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异常,也即,指示EGR冷却器内漏。又由于,第一参数、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为实时获取的数据,能够指示当前的工况,所以,本方法能依据实时的数据确定判定结果。达到及时判定EGR冷却器内漏的目的,对于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行、保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应用在但不限于对EGR冷却器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内漏的判定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具体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EGR冷却器、以及故障提示灯。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集成设置于(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发动机的进气管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集成设置(例如温湿度传感器)于EGR冷却器的排气管上。
废气再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可参见图1所示的流程。图1示例了应用于废气再循环系统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具体可以包括S101~S112。
S101、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混合气体的温度,记为第一温度。
本实施例中,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其中,新鲜进气为进入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以外的气体。
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温度的具体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S102、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混合气体的湿度,记为第一湿度。
第一湿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湿度的具体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S103、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记为第二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二温度的具体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S104、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记为第二湿度。
第二湿度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湿度的具体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S105、控制器获取运行参数。
本实施例中,运行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二温度、第二湿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
控制器可以依据预先的配置,按预设周期获取运行参数,例如,每2秒获取运行参数,用于进行EGR冷却器的内漏判定。需要说明的是,运行扭矩和运行转速为发动机的实时参数,获取方法参见现有技术。
S106、控制器依据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计算湿度差。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湿度差为经过EGR冷却器冷却后的废气的湿度与混合气体之间的湿度的差值。
S107、控制器依据第一参数,获取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依据第一参数,从第一目标对应关系中获取,其中,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第一目标对应关系指示混合气体的温度、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EGR冷却器内漏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
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依据第一参数,从第二目标对应关系中获取,其中,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第二目标对应关系指示混合气体的温度、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为EGR冷却器内漏的液体量大于预设内漏阈值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预设内漏阈值为预先设置的内漏程度严重时的液体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参数指示当前发动机运行的工况,本方法通过测试,预先获取不同工况下,对应的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并将工况和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以及工况和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以map图的形式存储,得到第一目标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目标对应关系。
以获取不同工况和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为例,具体的一种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工况下的混合气体的温度、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和转速,在每一种工况下,获取EGR冷却器内漏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差,并将湿度差作为工况下的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进一步,将不同工况下的第一参数和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以map图的形式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EGR冷却器内漏的实现方法为:由人工模拟实现EGR冷却器故障导致的EGR冷却器内漏,内漏的程度依据人工经验预先配置。map图的具体形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图2所示的map图,示例了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为第一温度T1,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为第二温度T2的情况下,扭矩、转速以及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
当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T1、第一温度T2、运行扭矩N、以及运行转速V时,控制器从图2所示的map图中查找,扭矩为运行扭矩N和转速为运行转速V时的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
本实施例中,map图的具体形式可以包括其它形式,例如,任意map图示例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扭矩、转速以及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或者,任意map图示例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的温度差为目标温度差的情况下,扭矩、转速以及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工况和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见不同工况和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的获取过程。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任意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不限于map图,还可以为对应表,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8、若湿度差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控制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冷却阀关闭,阻止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与新鲜气体混合。
S109、第一湿度传感器获取第三湿度,并发送至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当冷却阀关闭,第一湿度传感器获取的第三湿度为新鲜进气的湿度。
S110、若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控制器确定新鲜进气湿度异常,发送第二控制指令。
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故障提示灯发出第一故障信号,第一故障信号指示新鲜进气湿度异常。故障提示灯发出第一故障信号的方法可以为第一故障提示灯闪烁。
第二控制指令还用于控制冷却阀打开。
S111、若第三湿度未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控制器确定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发送第三控制指令。
第一判定结果指示EGR冷却器内漏,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故障提示灯发出第二故障信号,第二故障信号指示EGR冷却器内漏。故障提示灯发出第二故障信号的方法可以为第二故障提示灯闪烁。
需要说明的是,当湿度差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且第三湿度未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表示新鲜进气的湿度正常,经EGR冷却器冷却后的废气的湿度异常,指示EGR冷却器产生内漏,本方法通过关闭冷却阀,用于阻止冷却后的废气与新鲜进气混合,进入发动机,达到避免渗漏的冷却液进入发动机造成损坏的目的。本方法通过发出第二故障信号达到警示目的,提示相关人员(例如司机)EGR冷却器产生内漏。
S112、若第三湿度未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且湿度差不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控制器确定判定结果还包括第二判定结果,发送第四控制指令。
第二判定结果指示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可以理解的是,当湿度差不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也即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严重,第四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故障提示灯发出第三故障信号,第三故障信号指示EGR冷却器内漏程度严重,用于控制发动机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本实施例中,保护动作包括发动机限扭矩、限转速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当湿度差不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时,指示EGR冷却器内漏程度严重,本方法在关闭冷却阀和发出第三故障信号的同时,通过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进一步达到降低EGR冷却器内漏导致的安全风险,保护发动机的目的。
图1所示的流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可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方法还可以包括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可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控制器按预设周期执行S105~S109,当连续n(预设的数值)次计算得到的湿度差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且第三湿度未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则发送第三控制指令。或者,控制器按预设周期执行S105~S109,当在预设时间段内,m(预设的数值)次相同的工况下计算得到的湿度差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且第三湿度未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则发送第三控制指令。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次判定,能够提高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可选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S105控制器获取运行参数后,还包括,控制器判断运行扭矩是否在预设扭矩范围内(例如发动机最大扭矩的40%~100%),且判断运行转速是否在预设转速范围(例如发动机最大转速的40%~100%)内,若是,如图2矩形框所示的判定范围示意图,在运行扭矩和运行转速在矩形框内的范围内时,则控制器继续执行S106。
在可选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控制器在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后,依据第一湿度的变化判断第一湿度传感器运行是否正常,当第一湿度传感器运行异常(例如第一湿度为恒定值)时,控制器发出第五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故障提示灯发出第四故障信号,第四故障信号指示第一湿度传感器故障。依据第二湿度的变化判断第一湿度传感器运行是否正常,当第二湿度传感器运行异常(例如第二湿度为恒定值)时,控制器发出第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故障提示灯发出第五故障信号,第五故障信号指示第二湿度传感器故障。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通过判断湿度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的运行是否正常,有助于排除设备故障导致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结果不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中,发送任意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第三控制指令、第四控制指令、第五控制指令、或第六控制指令)均为可选的步骤,并且任意控制指令的触发条件可以预先设置。
例如,在可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
若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时,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包括第二控制指令。
若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湿度差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且湿度差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三控制指令。
若第三湿度未超出湿度范围,且湿度差不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和第四控制指令。
综上,本实施例将应用于控制器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概括总结为图3所示的流程,具体可以包括:
S301、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其中,新鲜进气为进入发动机的外部气体。第二湿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湿度可以通过设置于发动机进气管的湿度传感器(如图1所述的第一传感器)采集得到,第二湿度可以通过设置于EGR冷却器排气管的湿度传感器(如图1所述的第二传感器)采集得到。
S302、计算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S303、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其中,第一温度为混合气体的温度,第二温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运行扭矩和运行转速为发动机的实时参数,第一参数的获取方法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中,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对应关系包括:混合气体的温度、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EGR冷却器内漏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S107中,获取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方法。
S304、若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
本实施例中,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第一判定结果指示EGR冷却器内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将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其中,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进一步,若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判定结果指示EGR冷却器内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预设湿度差阈值为预先实验得到的,在第一参数对应的工况下,EGR冷却器内漏时,湿度差的最小值。所以,当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指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异常,也即,指示EGR冷却器内漏。又由于,第一参数、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为实时获取的数据,能够指示当前的工况,所以,本方法能依据实时的数据确定判定结果。达到及时判定EGR冷却器内漏的目的,对于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行、保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系统,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EGR冷却器内漏判定系统具体可以包括: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具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中介绍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设备。
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湿度,并将第一湿度发送至控制器,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
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湿度,并将第二湿度发送至控制器,第二湿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湿度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湿度差获取模块402,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阈值获取模块403,用于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结果获取模块404,用于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可选地,预设湿度差阈值还包括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液体量大于预设内漏阈值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
可选地,所述判定结果还包括第二判定结果,所述第二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结果获取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第二判定结果。
可选地,本装置还包括第一故障判断模块,用于:
获取第三湿度,所述第三湿度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
若所述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发出第一故障信号,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异常。
可选地,本装置还包括第二故障判断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二故障信号,所述第二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三故障信号,所述第三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第三指令还用于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所述保护动作包括限扭矩运行和/或限转速运行。
图5示出了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2,至少一个存储器5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信总线50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50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如下:
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可选地,预设湿度差阈值还包括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液体量大于预设内漏阈值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
可选地,判定结果还包括:
第二判定结果,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在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第三湿度,所述第三湿度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
若所述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发出第一故障信号,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异常。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二故障信号,所述第二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三故障信号,所述第三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第三指令还用于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所述保护动作包括限扭矩运行和/或限转速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如下:
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可选地,预设湿度差阈值还包括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液体量大于预设内漏阈值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
可选地,判定结果还包括:
第二判定结果,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在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第三湿度,所述第三湿度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
若所述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发出第一故障信号,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异常。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二故障信号,所述第二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三故障信号,所述第三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可选地,第三指令还用于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所述保护动作包括限扭矩运行和/或限转速运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还包括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液体量大于预设内漏阈值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结果还包括:
第二判定结果,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在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三湿度,所述第三湿度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
若所述第三湿度超出预设的湿度范围,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发出第一故障信号,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新鲜进气的湿度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并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二故障信号,所述第二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若所述第三湿度未超出所述湿度范围,且所述湿度差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冷却阀关闭且发出第三故障信号,所述第三故障信号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的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令还用于执行预设的保护动作,所述保护动作包括限扭矩运行和/或限转速运行。
7.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湿度差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湿度和所述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
阈值获取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扭矩、转速和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时,所述混合气体的湿度和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
结果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湿度差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指示所述EGR冷却器内漏。
8.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9.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湿度,并将所述第一湿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所述混合气体为新鲜进气与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混合后的气体;
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湿度,并将所述第二湿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湿度为经所述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110033326.4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834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3326.4A CN112834124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3326.4A CN112834124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4124A true CN112834124A (zh) 2021-05-25
CN112834124B CN112834124B (zh) 2022-08-23

Family

ID=7592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3326.4A Active CN112834124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41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636A (zh) * 2022-10-26 2022-12-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涡轮冷却器状态监测及分析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3092A (en) * 1977-11-21 1980-05-14 Kraftwerk Union Ag Detecting coolant circuit leaks in an electrical machine
US20020053343A1 (en) * 2000-11-08 2002-05-0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ate determining apparatus fo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US7715976B1 (en) * 2009-04-02 2010-05-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GR detection via humidity detection
JP2017194012A (ja) * 2016-04-20 2017-10-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常診断装置
CN108120563A (zh) * 2018-01-16 2018-06-05 上海禹舜电气有限公司 双水内冷发电机的湿度差动检漏装置、检漏方法及系统
CN111024401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gr冷却器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1884A (zh) * 2020-04-17 2020-07-2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Egr冷却器内部泄露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3092A (en) * 1977-11-21 1980-05-14 Kraftwerk Union Ag Detecting coolant circuit leaks in an electrical machine
US20020053343A1 (en) * 2000-11-08 2002-05-0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ate determining apparatus fo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US7715976B1 (en) * 2009-04-02 2010-05-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GR detection via humidity detection
JP2017194012A (ja) * 2016-04-20 2017-10-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常診断装置
CN108120563A (zh) * 2018-01-16 2018-06-05 上海禹舜电气有限公司 双水内冷发电机的湿度差动检漏装置、检漏方法及系统
CN111024401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gr冷却器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1884A (zh) * 2020-04-17 2020-07-2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Egr冷却器内部泄露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VAD MOHAMMADPOUR: "Real-Time Diagnosis of the Exhaust Recirculation in Diesel Engines Using Least-Squares Parameter Estimation",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
张明明: "宣钢一棒直流电机空气水冷却器SZ-LS漏水报警系统", 《科技创新导报》 *
毛翎等: "电控EGR阀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636A (zh) * 2022-10-26 2022-12-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涡轮冷却器状态监测及分析方法
CN115479636B (zh) * 2022-10-26 2023-10-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涡轮冷却器状态监测及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4124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2381B (zh) 文丘里压差传感器可信性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3418655B (zh) 压差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6131539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engin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US9151211B2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an engine coolant system of a vehicle
CN105863815A (zh) 冷却系统诊断方法
CN109653860B (zh) 一种节温器合理性诊断方法
CN113757000B (zh) 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200337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agnosing a thermostat
CN103758649A (zh) Egr系统管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113219938B (zh) 汽油机低压egr系统的流量诊断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34124B (zh) 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912680A (zh) 汽车发动机及其暖机控制方法、装置
CN114060149B (zh) 中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0410186A (zh) 颗粒物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和控制单元
CN102116242A (zh) 一种发动机失火的诊断方法
KR101810590B1 (ko) 배기가스 재순환 장치의 누설 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962031A (zh) 内燃机进气系统管路结焦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车辆
CN111120097B (zh) 基于示功图的柴油机全工况下在线预警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4005839A (zh) 一种保护整车压气机的控制方法
CN114235271A (zh) 压差传感器的露点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2576352B (zh) 排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系统、发动机控制器及机动车
CN114810325B (zh) Tmm模块泄露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6089463B (zh) 一种汽油ems系统的失火保护方法
CN104930257B (zh) 一种阀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52195B (zh) 轨压可信性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