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3008A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3008A
CN112833008A CN202110189556.XA CN202110189556A CN112833008A CN 112833008 A CN112833008 A CN 112833008A CN 202110189556 A CN202110189556 A CN 202110189556A CN 112833008 A CN112833008 A CN 11283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ressor
passage
reces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95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良
魏会军
朱红伟
曹贞文
刘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1895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3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3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设置于壳体内,泵体组件具有第一排气通道;油气导向部,油气导向部与壳体连接,油气导向部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第二排气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第二排气通道的出口端与回油通道的出口端连通,回油通道的进口端与设置有泵体组件的腔体连通。采用该压缩机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率,稳定了压缩机内部油池的油位,确保压缩机运行的更加可靠和稳定。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通过齿轮油泵连续稳定的将润滑油供应到压缩机的各摩擦副,充足的油量及润滑油在壳体内部循环流动可防止零部件磨损,同时流动的油体能带走摩擦热量,有效的提升了压缩机整体的可靠性。随着涡旋压缩机的高效、高速化的发展,压缩机内部零部件开始出现摩擦、磨损等一系列可靠性问题。原因包括:1、由于压缩机的吐油率高,高速流体将润滑油带入系统,不能及时回油导致压缩机空油;2、在高频工况下,相同单位时间内油泵泵油量增大,由于润滑油粘性力的存在使得回油速度与泵油速度不成等量变化,回油油路设计存在问题时极易导致润滑油集中在上部腔室内,使得底部油池出现没油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吐油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设置于壳体内,泵体组件具有第一排气通道;油气导向部,油气导向部与壳体连接,油气导向部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第二排气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第二排气通道的出口端与回油通道的出口端连通,回油通道的进口端与设置有泵体组件的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泵体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与壳体连接,油气导向部位于支架的下方;静涡旋盘,静涡旋盘与壳体连接,且静涡旋盘的齿部朝向支架一侧设置;动涡旋盘,动涡旋盘设置于支架与静涡旋盘之间,动涡旋盘的齿部与静涡旋盘的齿部相啮合地设置,静涡旋盘的齿部与动涡旋盘的齿部相配合以形成工作腔,支架上开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支架上开设有排油通道,回油通道的进口端与排油通道设置。
进一步地,排油通道沿径向方向设置,部分的壳体的内壁面与支架之间围设成排油通道的末端,回油通道的进口端与排油通道的末端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包括:导油板,导油板设置于壳体内,导油板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内,导油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油通道内。
进一步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第二排气通道连通,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
进一步地,油气导向部与壳体的内壁形成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设置,连通通道的第二端与回油通道的出口端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连通通道沿壳体的周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连通通道为多个。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通道为多个,多个第一排气通道的出口端均与第二排气通道的进口端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电机定子,电机定子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油气导向部的下方,电机定子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切边结构,各切边结构与壳体内壁围设成冷却通道,多个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的设置,多个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回油通道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油气导向部为钣金件,钣金件沿壳体的周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钣金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三凹部和第四凹部,第一凹部与壳体之间围设成第二排气通道的进口端,第二凹部与壳体之间围设成第二排气通道的出口端,第三凹部与壳体之间围设成回油通道,第四凹部与壳体之间围设成连通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凹部的面积大于第二凹部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凹部和第四凹部沿竖直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油气导向部,使得通过油气导向部与壳体之间形成的第二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且将第二排气通道设置成与回油通道相连通的方式,能够起到加快泵体组件一侧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回油通道快速回流至油池内,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率,稳定了压缩机内部油池的油位,确保压缩机运行的更加可靠和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油气导向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油气导向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油气导向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吸气管;2、压缩机上盖;3、壳体;4、支架;5、导油板;6、回油通道;7、静涡旋盘;8、曲轴;9、第一排气通道;10、油气导向部;11、第二排气通道;12、脚垫;13、排气管;14、动涡旋盘;15、齿轮油泵;16、电机定子;17、消音器;18、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3、泵体组件和油气导向部10。泵体组件设置于壳体3内,泵体组件具有第一排气通道9。油气导向部10与壳体3连接。油气导向部10的外表面与壳体3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气通道11和回油通道6,第二排气通道11的进口端与第一排气通道9连通,第二排气通道11的出口端与回油通道6的出口端连通,回油通道6的进口端与设置有泵体组件的腔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油气导向部,使得通过油气导向部与壳体之间形成的第二排气通道11和回油通道6,且将第二排气通道11设置成与回油通道6相连通的方式,能够起到加快泵体组件一侧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回油通道6快速回流至油池内,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率,稳定了压缩机内部油池的油位,确保压缩机运行的更加可靠和稳定。
通过设置油气导向部,使得通过油气导向部与壳体之间形成的第二排气通道11和回油通道6,且将第二排气通道11设置成与回油通道6相连通的方式,能够起到加快泵体组件一侧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回油通道6快速回流至油池内,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率,稳定了压缩机内部油池的油位,确保压缩机运行的更加可靠和稳定。
其中,泵体组件包括支架4、静涡旋盘7和动涡旋盘14。支架4与壳体3连接,油气导向部10位于支架4的下方。静涡旋盘7与壳体3连接,且静涡旋盘7的齿部朝向支架4一侧设置。动涡旋盘14设置于支架4与静涡旋盘7之间,动涡旋盘14的齿部与静涡旋盘7的齿部相啮合地设置,静涡旋盘7的齿部与动涡旋盘14的齿部相配合以形成工作腔,支架4上开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9,支架4上开设有排油通道,回油通道6的进口端与排油通道设置。其中,排油通道与壳体内部曲轴的中心孔连通,这样能够方便曲轴将油池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曲轴输送至支架上对其他元器件进行润滑,同时也方便通过回油通道6及时的将润滑油输送至压缩机的油池内部。其中,油气导向部10为钣金件,钣金件沿壳体3的周向延伸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排油通道沿径向方向设置,部分的壳体3的内壁面与支架4之间围设成排油通道的末端,回油通道6的进口端与排油通道的末端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回油通道6与排油通道在壳体内壁处连通,这样设置能够降低排油通道的加工难度,提高回油通道6的回油效率。
如图1所示,压缩机包括导油板5。导油板5设置于壳体3内,导油板5的一端延伸至支架4内,导油板5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油通道6内。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回油通道6的回油效率。
如图2所示,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第二排气通道11连通,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13。这样设置能够将泵体组件压缩后的气体排出至压缩机壳体外。
其中,油气导向部10与壳体3的内壁形成连通通道18。连通通道18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气通道11的出口端连通设置,连通通道18的第二端与回油通道6的出口端连通设置。连通通道18沿壳体3的周向延伸设置。这样设置使得压缩机在作业过程中,在第二排气通道11一侧由于排气管13的排气作用,使得在第二排气通道11内一侧的压力低于回油通道6一侧的压力,使得第二排气通道11与回油通道6之间形成气压差,继而使得压缩机在高频运行时润滑油量增大,第二排气通道11的冷媒流速也增大,根据伯努利原理,排气侧流速快,压力低,此时第二排气通道11与回油通道6建立高低压力差,频率越高,压差越大,使得润滑油出现分流,强制加速润滑油从回油通道6流向第二排气通道11,随着高速冷媒流至壳体下腔,实现润滑油回流,产生的两侧压力差避免了高频润滑油在回油钣金件堵塞的现象,不会溢出钣金件被高速流体带出压缩机,解决了涡旋压缩机高频回油难的问题。
如图1所示,第一排气通道9为多个,多个第一排气通道9的出口端均与第二排气通道11的进口端连通。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泵体组件排气效率。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电机定子16。电机定子16设置于壳体3内并位于油气导向部10的下方,电机定子16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切边结构,各切边结构与壳体3内壁围设成冷却通道,多个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排气通道11连通的设置,多个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回油通道6连通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对电机降温的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钣金件具有第一凹部101、第二凹部102、第三凹部103和第四凹部104,第一凹部101与壳体3之间围设成第二排气通道11的进口端,第二凹部102与壳体3之间围设成第二排气通道11的出口端,第三凹部103与壳体3之间围设成回油通道6,第四凹部104与壳体3之间围设成连通通道18。这样设置使得该钣金件的结构简单,可靠。其中,第一凹部101的面积大于第二凹部102的面积。第二凹部102和第四凹部104沿竖直方向设置。
如图6所示,第四凹部104为两个,两个第四凹部104与壳体配合形成两个连通通道18。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回油通道6的回油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还可以用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
具体地,钣金件上第二排气通道的具有两个出口,一个用于将冷媒排出壳体外,另一个用于向电机定子侧通冷媒,以降低电机温度,回油通道的出口端通向定子切边,用于回油。
如图1和图2所示,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吸气管1、压缩机上盖2、电机定子16、静涡旋盘7、动涡旋盘14、曲轴8、钣金件、脚垫12、齿轮油泵15、消音器17等组成。电机定子16、支架4固定在壳体3上。动涡旋盘14和静涡旋盘7相位角相差180度对置安装在上支架支撑板上,动涡旋盘14在曲轴8的驱动下运动,与静涡旋盘7啮合形成一系列相互隔离且容积连续变化的月牙形密闭工作腔。压缩机运转时,转子驱动曲轴8旋转,曲轴8的曲柄段安装具有径向柔性的偏心套,偏心套带动动涡旋盘14动,在十字滑环的防自转限制下,动涡旋盘14围绕曲轴中心以固定的半径做平动运动。从压缩机外进入的制冷剂被吸入动涡旋盘14和静涡旋盘7形成的月牙形工作腔内,经过压缩后由静涡旋盘7的排气孔排出。
其中,气路结构包括从静涡旋盘7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流经消音器17,支架上的第一排气通道9,流过钣金件,钣金件固定在壳体3上,在经过钣金件后出现分流,一小部分冷媒用来冷却电机定子16,一大部分气体沿着左侧支路排出至压缩机。油路结构为通过齿轮油泵15旋转泵油至曲轴8,曲轴8通过各曲轴油孔润滑各滑动轴承,泵至高出在动涡旋盘14下测油腔中储存后,通过左侧排油孔,在导油板5的导流下流经钣金件,沿着电机定子16的切边流回至压缩机底部油池。
如图4所示,在压缩机低频运行时钣金件中冷媒与润滑油走各自通路,互不干涉。如图5所示,在压缩机以中、高频运行时,齿轮油泵15输入的润滑油量增大导致回油油路囤积大量润滑油,此时由于高频运行流过第二排气通道的冷媒流速也随之增大,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低,流经定子切边的气路通道产生了一个低压区,与回油通道高压侧形成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随着压缩机运转频率的升高而逐级升高,对于囤积在回油通道的润滑油起到了一个“吸油”的作用,通过连接通道的润滑油被高速向下的润滑油带到电机定子16的切边直至流回油池,降低了涡旋压缩机的吐油率。这种吸油能力随着频率升高、泵油量增大而逐级增强,解决了涡旋压缩机高频回油难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3);
泵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泵体组件具有第一排气通道(9);
油气导向部(10),所述油气导向部(10)与所述壳体(3)连接,所述油气导向部(10)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气通道(11)和回油通道(6),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油通道(6)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回油通道(6)的进口端与设置有所述泵体组件的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
支架(4),所述支架(4)与所述壳体(3)连接,所述油气导向部(10)位于所述支架(4)的下方;
静涡旋盘(7),所述静涡旋盘(7)与所述壳体(3)连接,且所述静涡旋盘(7)的齿部朝向所述支架(4)一侧设置;
动涡旋盘(14),所述动涡旋盘(14)设置于所述支架(4)与所述静涡旋盘(7)之间,所述动涡旋盘(14)的齿部与所述静涡旋盘(7)的齿部相啮合地设置,所述静涡旋盘(7)的齿部与所述动涡旋盘(14)的齿部相配合以形成工作腔,所述支架(4)上开设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所述支架(4)上开设有排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6)的进口端与所述排油通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沿径向方向设置,部分的所述壳体(3)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架(4)之间围设成所述排油通道的末端,所述回油通道(6)的进口端与所述排油通道的末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
导油板(5),所述导油板(5)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导油板(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架(4)内,所述导油板(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回油通道(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连通,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导向部(10)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形成连通通道(18),所述连通通道(18)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的出口端连通设置,所述连通通道(18)的第二端与所述回油通道(6)的出口端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18)沿所述壳体(3)的周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18)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的出口端均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的进口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电机定子(16),所述电机定子(16)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并位于所述油气导向部(10)的下方,所述电机定子(16)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切边结构,各所述切边结构与所述壳体(3)内壁围设成冷却通道,多个所述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连通的设置,多个所述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回油通道(6)连通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导向部(10)为钣金件,所述钣金件沿所述壳体(3)的周向延伸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具有第一凹部(101)、第二凹部(102)、第三凹部(103)和第四凹部(104),所述第一凹部(101)与所述壳体(3)之间围设成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的进口端,所述第二凹部(102)与所述壳体(3)之间围设成所述第二排气通道(11)的出口端,所述第三凹部(103)与所述壳体(3)之间围设成所述回油通道(6),所述第四凹部(104)与所述壳体(3)之间围设成连通通道(1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10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凹部(102)的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102)和所述第四凹部(104)沿竖直方向设置。
15.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2110189556.XA 2021-02-19 2021-02-19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ending CN112833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9556.XA CN112833008A (zh) 2021-02-19 2021-02-19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9556.XA CN112833008A (zh) 2021-02-19 2021-02-19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3008A true CN112833008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9556.XA Pending CN112833008A (zh) 2021-02-19 2021-02-19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30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0084B (zh) 压缩机
EP1679441B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2022515604A (ja) 単一のハウジングに収容された二つのポンプを有するポンプアセンブリ
CN103703253B (zh) 旋叶式压缩机
CN112253457B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6857189A (zh) 具有轴向柔性的压缩机
EP0683321A1 (en) Swinging rotary compressor
US5577903A (en) Rotary compressor
KR960001625B1 (ko) 스크로울 압축기
CN215409184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360103B (zh) 涡旋压缩机、空调器及车辆
CN112833008A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663330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12296892U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JP2000310191A (ja) ローリングピストン型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13266565A (zh) 压缩机、空调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816989U (zh) 气缸、压缩机及温度调节装置
CN217898186U (zh) 压缩机泵体、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CN217898187U (zh) 压缩机转子、压缩机泵体、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CN111140495B (zh) 涡旋压缩机
CN109306957B (zh) 压缩机
WO2020093924A1 (zh) 涡旋压缩机
US20190316587A1 (en) Motor-operated compressor
EP3303843B1 (en) Automotive vacuum pump
CN108700072B (zh) 离心吸入式混合叶片流体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