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0259A -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0259A
CN112830259A CN202110173069.4A CN202110173069A CN112830259A CN 112830259 A CN112830259 A CN 112830259A CN 202110173069 A CN202110173069 A CN 202110173069A CN 112830259 A CN112830259 A CN 112830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avity
air
valve co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30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加增
刘峻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730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02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0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02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46Gates or sluices, e.g. rotary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04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pneumatically through pipes or tubes; Air sl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50Pneumat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涉及颗粒状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不需要连接其它的控制气源,不耗费多余气体,即可保证输灰系统低压节能畅通无堵运行,有利于节约气体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粒状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背景技术
在火电、冶金、化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颗粒状物料输送系统,多采用仓泵及输灰管道构成正压浓相输送系统。
目前根据气力输送的物料不同,当系统气源压力及进气量无法调整控制,进气量大、物料少时,出现高压趋势管道,弯头出现喷砂效应,磨损严重;进气量大、物料多时,出现高压趋势管道,弯头震动大,管架损坏,管道磨损严重;进气量小、物料多时,出现堵管,影响设备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输送设备运行时如果气源不稳定,容易造成仓泵和输送管道的压力与补气装置伴气管导管压力出现平衡,此时任何一种止回阀都不会全关导致止回阀失效,出现气源带灰倒流现象,损坏设备。既对设备磨损损坏严重又浪费气源,且增加员工的检修劳动强度,还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设备和调整方式无法满足安全、环保、稳定运行。亟需一种智能调节气压及进气量的装置,来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
其中,所述阀芯可朝进气侧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的通断及开度,所述活塞总腔包括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靠近所述阀芯,所述第一活塞腔的活塞面大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活塞面,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腔内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芯的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为隔片状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呈锥台状。
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阀体还设有第一弹簧室和第二弹簧室,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橡胶膈膜垫,所述橡胶膈膜垫设置于所述气室内,且所述橡胶膈膜垫将所述气室与所述第一弹簧室隔开,所述第一弹簧室设有第一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一节流杆,所述第二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二节流杆,所述第三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三节流杆,所述第三节流杆设置于气室与集中气腔之间的第三内孔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座,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的靠近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可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压紧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腔设有第二排污口、阻灰器和止回阀,所述阻灰器和所述止回阀均远离所述阀芯,且所述止回阀位于所述阻灰器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总成还包括第三活塞,所述活塞总腔还包括第三活塞腔,所述第三活塞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第三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三活塞腔内,且所述第三活塞固定于所述活塞杆,在所述第二活塞腔与第三活塞腔之间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调整螺丝,所述调整螺丝旋合于所述阀体,所述调整螺丝的螺纹端位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气力输送引通器,进气腔与气源连接,出气腔与输送管道连接。当输送管道堵管时,其压力较高,输送管道的压力沿第三内孔管路传递至集中气腔及气室,迫使活塞总成朝阀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阀芯移动,打开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的通道或调大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通道的开度,使进气腔的气体经阀芯与阀座的间隙进入到出气腔,从而利用进气腔内的高压气(相对于出气腔压力高)疏通输送管道,不需要连接其它的控制气源,不耗费多余气体,即可保证输灰系统低压节能畅通无堵运行,有利于节约气体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力输送引通器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阀座与阀芯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上阀体,2-下阀体,3-第一弹簧室,4-第一活塞腔,5-第二活塞腔,6-第三活塞腔,7-出气腔,8-第二弹簧室,9-进气腔,10-上压丝盖,11-第一排污口,12-下压丝盖,13-隔板,14-第一内孔管路,15-第二内孔管路,16-第三内孔管路,17-顶盖,18-第一节流杆,19-防爆压力表,20-第二节流杆,21-橡胶膈膜垫,22-阀座,23-密封面,24-导向定位柱,25-阀芯,26-气室,27-集中气腔,28-第一活塞,29-第二活塞,30-第三活塞,31-活塞杆,32-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第二排污口,35-阻灰器,36-止回阀,37-排气孔,38-调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减压节能型气力输送引通器,也称为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内的阀芯、活塞总成以及压缩弹簧等。
阀体包括上阀体1和下阀体2,上阀体1连接于下阀体2的上方。阀体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弹簧室3、第一活塞腔4、第二活塞腔5、第三活塞腔6、出气腔7、第二弹簧室8以及进气腔9;其中,第一活塞腔4、第二活塞腔5、第三活塞腔6合称为活塞总腔,第一活塞腔4的活塞面大于第二活塞腔5的活塞面,第二活塞腔5的活塞面大于第三活塞腔6的活塞面,出气腔7的一端连通第三活塞腔6及第二弹簧室8,进气腔9位于第二弹簧室8的水平测。在上阀体1的顶部设置第一通孔,并在第一通孔处密封连接上压丝盖10,第一通孔及上压丝盖10形成第一弹簧室3;在上压丝盖10的端部设有第一排污口11,一般情况下,第一排污口11被压紧螺丝封堵;在下阀体2的低部设置第二通孔,并在第二通孔处密封连接下压丝盖12,第二通孔及下压丝盖12形成第二弹簧室8;通孔与压丝盖的密封连接,可采用螺纹+密封圈的形式;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是在阀体上直接加工形成,也可以是在阀体上增设空心圆柱体,从而将空心圆柱体的内孔作为通孔。在进气腔9与第二弹簧室8的连通处设有减小过流面积用的隔板13。阀体内设有第一内孔管路14、第二内孔管路15和第三内孔管路16,第一内孔管路14连通进气腔9和第一活塞腔4,第二内孔管路15连通第二弹簧室8和第一活塞腔4,第三内孔管路16连通第一活塞腔4,其中,第三内孔管路与第一活塞腔4通过两个位置连通。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案中,上阀体1上通过压紧螺丝连接一块顶盖17,顶盖17与上阀体1密封连接。第一内孔管路14的端一端以及第三内孔管路16的一端均与顶盖17设有间距,从而可与阀体内的第一活塞腔4连通;而第三内孔管路16另一处与第一活塞腔4连通的位置可采用连通孔的形式连通。在第一内孔管路14设置有控制开度的第一节流杆18,在阀体外侧设有防爆压力表19,压力表19与第一内孔管路14连通,在第二内孔管路15设有控制开度的第二节流杆20;其中,在第一节流杆18及第二节流杆20的作用下,第一内孔管路14的通气量大于第二内孔管路15的通气量,使第一活塞28及第二活塞29受到的气体压力相平衡,且第一内孔管路14、第二内孔管路15的压力不足以推动活塞总成克服第二弹簧33的弹力二向下移动,即阀芯25处于常闭状态。在第一弹簧室3与第一活塞腔4的连通处设置一块橡胶膈膜垫21,避免灰杂质进入到第一弹簧室3而影响第一弹簧32的工作。
在阀体内设有阀座22,阀座22的下端与第二弹簧室8连通,阀座的上端与出气腔7连通,且阀座22的下端开口较阀座22的上端开口小,从而在阀座22的上端形成一个限位面,该限位面作为与阀芯25相密封的密封面23,阀座22圆周外设置与阀芯25有一定间隙的导向定位柱24。阀芯25设置于阀座22内,且阀芯25可向阀座22的下端移动,当阀芯25的上侧面与阀座22上端的密封面23压紧时相密封,阀芯25向下移动,则可调节开度。
活塞总成设置于活塞总腔将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26和集中气腔27,活塞总成的一端与阀芯25连接;其中,第一内孔管路14与气室26连通,橡胶膈膜垫21设置于气室26内,第二内孔管路15与集中气腔27连通,第三内孔管路16除与出气腔7连通外,还分别与集中气腔27和气室26连通。具体的,活塞总成自上而下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腔4内的第一活塞28、设置于第二活塞腔5内的第二活塞29以及设置于第三活塞腔6的第三活塞30以及连接第一活塞28、第二活塞29、第三活塞30、阀芯25的活塞杆31。其中,第一活塞28、第二活塞29为隔片状活塞,从而增大第一活塞28和第二活塞29的面积差。活塞杆31的靠近阀芯25的一端呈锥台状,即活塞杆31的下端呈锥台状,如此,有效降低活塞杆31对从阀芯25与阀座22的间隙流入到出气腔7的气体的阻力。三个活塞与三个活塞腔分别滑动设置且相密封。三个活塞与活塞杆31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压缩弹簧包括预压在第一弹簧室3的第一弹簧32和预压在第二弹簧室8的第二弹簧33;第一弹簧32的一端与第一活塞28相抵接,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与上压丝盖10相抵接;第二弹簧33的一端与阀芯25相抵接,第二弹簧33的另一端与下压丝盖12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气腔7设有第二排污口34、阻灰器35和止回阀36,阻灰器35和止回阀36均远离阀芯25,且止回阀36位于阻灰器35的远离阀芯25的一侧,如此,在任何介质工况下都不会回气倒灰损害设备,工作稳定可靠,经久耐用。
当活塞总成下移时,第二活塞29迫近第二活塞腔5的底面,此时会压缩空气形成高压;当活塞总成上移时,第二活塞29远离第二活塞腔5的底面,此时会“抽真空”形成低压,均不利于活塞总成的灵活移动,因此,在第二活塞腔5与第三活塞腔6之间设有排气孔37,从而不压缩空气也不抽真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调整螺丝38,调整螺丝38旋合于阀体,调整螺丝38的螺纹端位于第二活塞腔5内,从而可以调节第二活塞29向下的位移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阀芯25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活塞28和第二活塞29的截面积,一般状态下,第二弹簧33克服介质对活塞总成的压力,始终给阀芯25一个紧力保证密封。
本发明提供的气力输送引通器,进气腔与气源连接,出气腔与输送管道连接。当输送管道堵管时,其压力较高,输送管道的压力沿第三内孔管路传递至集中气腔及气室,迫使活塞总成朝阀芯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阀芯移动,打开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的通道或调大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通道的开度,使进气腔的气体经阀芯与阀座的间隙进入到出气腔,从而利用进气腔内的高压气(相对于出气腔压力高)疏通输送管道,不需要连接其它的控制气源,不耗费多余气体,即可保证输灰系统低压节能畅通无堵运行,有利于节约气体资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塞总腔,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活塞总腔将所述活塞总腔分割成气室和集中气腔,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室之间设有第一内孔管路,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二内孔管路,在所述出气腔与所述气室、集中气腔之间设有第三内孔管路;
其中,所述阀芯可朝进气侧移动以控制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的通断及开度,所述活塞总腔包括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靠近所述阀芯,所述第一活塞腔的活塞面大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活塞面,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腔内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的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阀芯的活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为隔片状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呈锥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阀体还设有第一弹簧室和第二弹簧室,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室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橡胶膈膜垫,所述橡胶膈膜垫设置于所述气室内,且所述橡胶膈膜垫将所述气室与所述第一弹簧室隔开,所述第一弹簧室设有第一排污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一节流杆,所述第二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二节流杆,所述第三内孔管路设有一个调节开度的第三节流杆,所述第三节流杆设置于气室与集中气腔之间的第三内孔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座,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的靠近所述活塞总成的一侧可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压紧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设有第二排污口、阻灰器和止回阀,所述阻灰器和所述止回阀均远离所述阀芯,且所述止回阀位于所述阻灰器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还包括第三活塞,所述活塞总腔还包括第三活塞腔,所述第三活塞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腔的靠近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第三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三活塞腔内,且所述第三活塞固定于所述活塞杆,在所述第二活塞腔与第三活塞腔之间设有排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送引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送引通器还包括调整螺丝,所述调整螺丝旋合于所述阀体,所述调整螺丝的螺纹端位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
CN202110173069.4A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Pending CN1128302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3069.4A CN112830259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3069.4A CN112830259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0259A true CN112830259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3069.4A Pending CN112830259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02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3807A (zh) * 2022-06-23 2022-11-08 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3807A (zh) * 2022-06-23 2022-11-08 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
CN115303807B (zh) * 2022-06-23 2023-03-14 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5257Y (zh) 恒功率控制阀
CN112830259A (zh)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CN214569134U (zh)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CN205639727U (zh) 自动补气装置
CN205937976U (zh) 一种双路进水及双路出水的阀芯
CN219971175U (zh) 一种气力输送引通器
CN103411004B (zh) 文丘里管型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CN102966775B (zh) 直流活塞式紧急关闭阀及其应用
CN201954048U (zh) 一种集成阀
CN109838366B (zh) 一种带开关和保护的调节结构的隔膜增压泵
CN207813871U (zh) 空气压缩机节能系统
CN202140280U (zh) 用于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上的气阀
CN212718156U (zh) 一种气动间隙式溢流调压阀
CN219866472U (zh) 直动式减压阀
CN212028629U (zh) 一种气动三通除鳞双向保护装置
CN103644342A (zh) 一种气控耐污染零泄漏插装式减压阀
CN205446005U (zh) 一种柱塞泵阀组
CN218267282U (zh) 一种一体式水利阀铜配件结构
CN214404836U (zh) 增强膜片燃气调压器
CN115818260B (zh) 栓塞流发生装置及气力输送系统
CN204592461U (zh) 一种活塞型水力控制阀
CN216479127U (zh) 一种多功能型接头溢流阀
CN218895053U (zh) 一种工程机械减振控制阀
CN218598889U (zh) 一种新型机油通道单向阀结构
CN217050693U (zh) 一种先导式输灰补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