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2140A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2140A
CN112822140A CN201911124199.8A CN201911124199A CN112822140A CN 112822140 A CN112822140 A CN 112822140A CN 201911124199 A CN201911124199 A CN 201911124199A CN 112822140 A CN112822140 A CN 112822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ellation
base station
uplink data
category
constella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41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2140B (zh
Inventor
郑小金
林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41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21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8745 priority patent/WO20210938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2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2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2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2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04L27/3416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carried by both the individual signal points and the subset to which the individual points belong, e.g. using coset coding, lattice coding, or related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降低回程链路负载。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先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然后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再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最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使得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解码得到第二上行数据,由于第一基站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后传输,所以降低了回程链路的负载,并且复杂度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5G的概念被提出。5G主要从3个维度对未来移动网络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即峰值速率(同时对应容量)、连接数和时延。在峰值速率方面,5G要求达到10Gbps甚至20Gbps,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有更高的速率需求,这意味着峰值速率、容量和小区边缘速率的综合提升。这使得小区尺寸将不得不进一步减小,同时增设大量的基站,这会造成各个小区之间产生很大的干扰。
协作多点传输方案(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CoMP)是在多个基站之间引入协作,并通过在协作基站之间共享与传输相关的信息,如信道状态信息、调度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等,通过执行相应的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反馈控制,减少LTE系统中的小区间信号干扰,提高小区用户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接收信噪比,从而提升这些用户的系统吞吐量,改善用户通信质量。在CoMP中,基站合作共同为小区中的所有用户提供服务,多个基站在同一时频内为多个用户传输数据,将小区间的干扰信号转换为有用信号来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但是由于基站之间需要通过回程链路交换数据,例如,基站天线处接收的信号必须被采样传输,同时所有基站和所有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等也必须通过回程链路传输,所以这种方式会产生非常大的回程链路负载,又由于回程链路的容量有限,协作基站之间较大的数据量传输会导致较大的时延,从而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回程链路负载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降低回程链路负载。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先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然后,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一上行数据的幅值和相位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接着,第一基站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
最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
由于第一基站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后传输,所以降低了回程链路的负载,并且复杂度较低。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基站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之前,第一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聚类算法对星座点进行分类,能够降低整个数据发送过程中的算法复杂度。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之前,第一基站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一星座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确定第一星座图的可行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先接收第三上行数据,第三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第二基站可以根据第三上行数据的幅值和相位确定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二类别,每个第二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第二基站再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二类别将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
第二基站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
第二基站确定解码星座点对应的第二上行数据。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确定第二上行数据,降低了回程链路的负载,同时复杂度较低。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唯一相同的星座点,则第二基站将唯一相同的星座点确定为解码星座点。
在该实施例方式中,提供了确定解码星座点的其中一种方案。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则第二基站通过对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进行最大似然比检测,从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中选择一个星座点作为解码星座点。
在该实施例方式中,提供了确定解码星座点的另一种方案。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则第二基站根据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得到解码星座点。
在该实施例方式中,提供了确定解码星座点的第三种方案。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二基站确定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之前,第二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聚类算法对星座点进行分类,能够降低整个数据发送过程中的算法复杂度。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
在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之前,第二基站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二星座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确定第一星座图的可行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一星座图。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数据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上行数据,第三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二类别,每个第二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二类别将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星座点与上行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解码星座点确定第二上行数据。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唯一相同的星座点时,将唯一相同的星座点确定为解码星座点。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时,通过对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进行最大似然比检测,从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中选择一个星座点作为解码星座点。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时,根据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得到解码星座点。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二星座图。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如上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基于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用于执行为通信装置所设计的程序。
该通信装置可以如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的流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基站先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然后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再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最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使得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解码得到第二上行数据,由于第一基站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后传输,所以降低了回程链路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星座图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星座图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对比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时间复杂度的对比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解码时间复杂度的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误码率的对比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场景下的误码率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降低回程链路负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下的通信网络,通信网络中包含至少两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
其中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在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中,通信网络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均会被所有基站接收到,但由于信道系数的不同及噪声的影响,不同基站间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不同。为了能够准确解调出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同一网络架构中的基站之间需要通过回城链路交换上行数据。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包含至少两个基站和两个终端设备。以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发送上行信号s1和s2,那么第一基站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为y1=h11s1+h21s2+x,第二基站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为y2=h12s1+h22s2+x,其中h11表示第一基站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系数,h21表示第一基站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系数,h12表示第二基站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系数,h22表示第二基站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系数,x表示高斯白噪声。
为了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s1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s2,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需要交换彼此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具体地,第一基站需要通过回程链路将上行信号y1发送至第二基站,第二基站需要通过回程链路将上行信号y2发送至第一基站,然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需要根据上行信号y1和y2确定上行信号s1和上行信号s2。
然而,随着终端设备数量的增多,基站数量的增多,以及上行信号的增多,基站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回程链路还需要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等其他数据,所以必然会给回程链路造成较大负载。为了降低回程链路负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传输数据的方法,用于基站之间交换上行数据,在交换上行数据前,基站会确定上行数据在星座图中的类别,然后根据该类别将上行数据编码为码字,最终将该码字发送给其他基站,使得其他基站根据该码字和其他基站自身编码得到的码字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具体地,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操作101,第一基站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数据时,相应地,第一基站会接收到第一上行数据;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不同,则第一基站接收到的第一上行数据也不同;其中,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以两个终端设备为例,假设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最小比特数为2bit,则两个终端设备各自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s1和s2均有00、01、10和11四种可能,那么则可以构成16种组合,具体包括S1{s1:00,s2:00}、S2{s1:00,s2:01}、S3{s1:00,s2:10}、S4{s1:00,s2:11}、S5{s1:01,s2:00}、S6{s1:01,s2:01}、S7{s1:01,s2:10}、S8{s1:01,s2:11}、S9{s1:10,s2:00}、S10{s1:10,s2:01}、S11{s1:10,s2:10}、S12{s1:10,s2:11}、S13{s1:11,s2:00}、S14{s1:11,s2:01}、S15{s1:11,s2:10}、S16{s1:11,s2:11}。
相应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第一上行数据也存在16种情况,具体可以根据信道系数和高斯白噪声确定,此处不做详述。
操作102,第一基站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
基于操作101可知,第二上行数据有多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第二上行数据调制了第一基站的第一星座图,第一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并且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其中,划分第一类别的方法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星座图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所示的第一星座图是基于操作101中第二上行数据的16种组合调制的,其中调制方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图3中的*1表示星座点S1,*2表示星座点S2,依次类推。可以看出,第一星座图中共包含16个星座点,并且这16个星座点被划分为4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4个星座点。例如,其中一个第一类别包含S1、S5、S9和S13四个星座点。
由于第一上行数据是与第二上行数据一一对应的,第一星座图中的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一上行数据,相应地,第一基站接收到第一上行数据也属于第一星座图中的一个第一类别。第一基站确定第一上行数据所属的第一类别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根据第一上行数据的幅值和相位确定第一类别,当确定第一类别后,相当于确定了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的范围,即为第一类别中的一个星座点对应的第二上行数据。
操作103,第一基站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对编码为第一码字。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类别对应一个码字,若第一类别对应第一码字,则第一基站会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其中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以图3所示的的第一星座图为例,可以将包含S1、S5、S9和S13四个星座点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00,将包含S3、S7、S11和S15四个星座点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01,将包含S0、S4、S8和S12四个星座点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10,将包含S2、S6、S10和S14四个星座点的第一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11。
操作104,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
相应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
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第二上行数据为S1{s1:00,s2:00},对应地,则会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00,最终第一基站会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00,相比于直接发送第一上行数据,第一基站发送的数量较少。
操作105,第二基站接收第三上行数据,第三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同理,当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数据时,第二基站会接收到第三上行数据。
操作106,第二基站确定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第二类别对应第二星座图中的至少一个星座点。
同样地,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第二上行数据调制了第二基站的第二星座图,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二类别,每个第二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然而,由于第二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系数,不同于第一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系数,所以第二星座图中星座点的排布与第一星座图中星座点的排布不同,相应地,第二类别中包含的星座点数量可能与第一类别中包含的星座点数量不同,第二类别中包含的星座点种类也可能与第一类别中包含的星座点种类不同。
例如,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星座图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所示的第二星座图也是基于操作101中第二上行数据的16种组合调制的,其中调制方式也为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图4中的*1表示星座点S1,*2表示星座点S2,依次类推。由此可以看出,第二星座图包含16个星座点,并且这16个星座点被划分为4个第二类别,每个第二类别包含4个星座点,但第二类别中包含的星座点的种类与第一类别中包含的星座点的种类不同,例如第二星座图中的一个第二类别包含S1、S6、S7和S12四个星座点。
由此可以看出,在第一星座图中,星座点S1与S5、S9、S13这三个星座点属于一个第一类别,而在第二星座图中,星座点S1与S6、S7、S12这三个星座点属于一个第二类别。
操作107,第二基站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二类别将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类别对应一个码字,若第二类别对应第二码字,则第二基站会将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其中第二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以图4所示的的第二星座图为例,可以将包含S0、S4、S5和S13四个星座点的第二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00,将包含S1、S6、S7和S12四个星座点的第二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01,将包含S3、S8、S9和S14四个星座点的第二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10,将包含S2、S10、S11和S15四个星座点的第二类别对应的码字确定为11。
操作108,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是根据第一上行信号确定,意味着与第一上行信号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也属于该第一类别,即第二上行信号对应该第一类别中的一个星座点;同样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是根据第三上行信号确定,意味着与第三上行信号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也属于该第二类别,即第二上行信号对应该第二类别中的一个星座点。
所以,可以根据第一类别对应的星座点和第二类别对应的星座点的交集确定解码星座点,并将该解码星座点作为第二上行信号对应的星座点,然而交集的情况有多种,对应的确定解码星座点的方法也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基站需要利用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所以在执行操作106前,需要第一基站预先将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发送至第二基站。
操作109,第二基站确定解码星座点对应的第二上行数据。
由于星座点与第二上行数据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根据解码星座点和第二上行数据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第二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未直接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上行数据,而是判断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类别,然后根据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进行发送,使得第二基站根据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和本地得到的第二码字确定第二上行数据,所以可以减少向第二基站发送的数据量,从而降低回程链路的负载。
上述实施例中,以第二基站为例介绍了第二上行数据的确定过程,除此之外,第二基站也可以将第二码字发送至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第二码字和第一码字确定第二上行数据,其中确定过程与第二基站类似,故在此不做详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确定解码星座点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星座点的交集情况,对确定解码星座点的过程进行具体介绍。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唯一相同的星座点,则第二基站将唯一相同的星座点确定为解码星座点。
基于前述实施例可知,第二上行信号对应该第一类别中的一个星座点,第二上行信号也对应该第二类别中的一个星座点,所以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唯一相同的星座点,则可以认为该唯一相同的星座点为第二上行信号对应的星座点,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将唯一相同的星座点确定为解码星座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则第二基站通过对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进行最大似然比检测,从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中选择一个星座点作为解码星座点。
例如,假设第二上行数据为S2{s1:00,s2:01},基于前述实施例可知,第一基站会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为11,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为S2、S6、S10和S14四个星座点,第二基站会将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为11,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为S2、S10、S11和S15四个星座点,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S2和S10这两个相同的星座点,但实际第二上行数据只对应S2这一星座点。因此需要对解码星座点进行进一步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相同的星座点进行最大似然比检测,从而从相同的星座点中确定出解码星座点。
其中,最大似然比检测属于较成熟的技术,故在此不做详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站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则第二基站根据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得到解码星座点。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信道的噪声过大时,可能导致根据第一上行信号确定的第一类别错误,同样地,当第二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信道的噪声过大时,可能导致根据第二上行信号确定的第二类别错误,无论第一类别错误还是第二类别错误,均可能导致第一码字对应的星座点与第二码字对应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
又由于无法确认具体是第一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信道的噪声过大,还是第二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信道的噪声过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选择根据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从而确定解码星座点。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基站需要确定解码星座点时,则会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
其中,最大似然解码属于较成熟的技术,故在此不做详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需要预先对第一星座图和第二星座图中的星座点进行类别划分,而类别划分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欧式距离法对星座点进行划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聚类法对星座点进行划分。下面对第一星座图和第二星座图的类别划分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聚类算法将星座点的第一类别进行划分,相比于采用欧式距离法对星座点的第一类别进行划分,能够更好的区分不同第一类别包含的星座点,使得最终确定的解码星座点更准确,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第二上行信号。其中聚类算法有多种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采用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
当编码位数为N时,即第一码字对应N位二进制,则第一码字有2N形式,因此第一码字可以表示2N个第一类别。
同样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基站确定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二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聚类算法有多种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采用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类别的划分方法与第一类别的划分方法相同,具体可参照第一类别的划分方法进行理解。
前述实施例对第一星座图和第二星座图的类别划分进行了具体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类别划分之前,还需要先确定第一星座图和第二星座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一星座图。
最小比特位数决定了第一星座图中星座点的数量;例如,假设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为2bit,根据前述实施例可知,两个终端设备各自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s1和s2均有00、01、10和11四种可能,对应地可以构成16种组合,所以第一星座图中的星座点数量为16。
再例如,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为3bit,两个终端设备各自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均有8种可能,对应地可以构成64种组合,所以第一星座图中的星座点数量为64。
该信道系数包含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下,同一网络架构中任意一个终端设备和任意一个基站之间的上行信道系数。在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的情况下,信道系数不变,对应的第一星座图不变,若信道系数改变,则需要重新确定第一星座图。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一星座图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方式确定第一星座图,也可以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等其他调制方式确定第一星座图,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同样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二基站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二星座图。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二星座图的方法与确定第一星座图的方法相同,具体可参照确定第一星座图的过程对确定第二星座图的过程进行理解。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了具体介绍,为了体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有益效果,下面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进行对比。
第一,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中,通过聚类算法对星座图进行类别划分,以聚类算法为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为例,对应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Figure BDA0002275361110000111
而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由于需要遍历22p个编码矩阵,且需要求所有星座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对应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Figure BDA0002275361110000112
其中p为调制阶数,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编码位数N。
第二,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中,在编码时需要计算与2p个编码质心的距离,然后根据最小距离和映射关系表得出编码码字,所以编码时间复杂度为T(2p);而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在编码时需要计算一个p×2p的矩阵和2p×1的矩阵的乘积,因此编码时间复杂度为T(4p3)。
第三,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中,解码时需要计算第一类别对应的星座点与第二类别对应的星座点之间的交集,需要遍历第一类别对应的星座点和第二类别对应的星座点,第一类别对应的星座点和第二类别对应的星座点均为2p个,因此对应的解码时间复杂度为T(22p-1);而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在解码时需要计算2p×2p的编码矩阵的逆矩阵,且需要计算一个2p×2p的矩阵和2p×1的矩阵的乘积,因此解码时间复杂度为T(16p3)。
为了更形象地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之间的复杂度进行对比,本申请实施例以一定的调制阶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其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对比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时间复杂度的对比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解码时间复杂度的对比示意图。其中,在图5至图7中,曲线A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曲线B表示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
从算法时间复杂度的计算结果以及图5可以看出,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加,算法时间复杂度会变得非常高,所以在调制阶数较高的情况下会不实用;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的算法时间复杂度较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低,并且随着调制阶数的增长,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增长速度较慢。
从编码时间复杂度的计算结果以及图6可以看出,随着调制阶数的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的编码时间复杂度一直低于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的编码时间复杂度。
从解码时间复杂度的计算结果以及图7可以看出,只有调制阶数较高时,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的解码时间复杂度才比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的解码时间复杂度高,但高的程度有限。
上面从复杂度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进行了对比,下面从误码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进行对比。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误码率的对比示意图,其中曲线A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曲线B表示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
图8是在时变信道的条件下进行仿真得到的,因此曲线A和曲线B的在不同信道下的平均误码率。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平均误码率与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网络编码方法的平均误码率低。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了仿真,具体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场景下的误码率示意图。
首先假设通信网络中包含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和两个终端设备,且第一基站与两个终端设备、第二基站与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固定的。再假设七种场景,第一种场景为理想CoMP,采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确定两个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二种场景为非理想CoMP,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的第一上行信号在未解调前进行4bit量化后发送至第二基站,然后第二基站进行ML检测;第三种场景为非理想CoMP,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的第一上行信号在未解调前进行8bit量化后发送至第二基站,然后第二基站进行ML检测;第四种场景为非理想CoMP,第一基站对接收到的第一上行信号进行LLR的计算,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对数似然比(Logarithm Likelihood Ratio,LLR)检测进行2bit量化后发送至第二基站,最后第二基站进行解码;第五种场景为非理想CoMP,然后将计算得到的LLR进行4bit量化后发送至第二基站,最后第二基站进行解码;第六种场景为使用现有的基于编码矩阵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解码得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第七种场景为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解码得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
针对上述其中场景,分别进行了仿真,得到如图9所示的误码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六种场景和第七种场景的曲线重合,因此图9仅示出了第七种场景的曲线。从图9中可以看出:
按照误码率从小到大排列,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第一种场景和第三种场景,然而第一种场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场景是不可能达到的,第三种场景的误码率比较接近第一种场景的误码率,由于8bit量化的量化级能达到28,量化误差特别小,但回程链路传输所需的数据量较大。而第七种场景下,误码率也较小,并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差率逐渐降低至于第一种场景相同。
更重要的是,除第一种场景外,其余六种场景下,终端设备每发送2bit的上行数据回程链路上传输的比特数如下表:
场景 比特数
第二种场景 4bit
第三种场景 8bit
第四种场景 4bit
第五种场景 8bit
第六种场景 2bit
第七种场景 2bit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能够减少回程链路的数据量,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时延,提高系统的性能。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处理单元202,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处理单元202,还用于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类别将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
发送单元203,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码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202,还用于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202,还用于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一星座图。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第三上行数据,第三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处理单元302,用于确定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二类别,每个第二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二类别将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
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
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
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星座点与上行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解码星座点确定第二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302,用于当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唯一相同的星座点时,将唯一相同的星座点确定为解码星座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302,用于当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时,通过对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进行最大似然比检测,从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中选择一个星座点作为解码星座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302,用于当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时,根据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得到解码星座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302,还用于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第二星座图。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
存储器4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更进一步地,处理器401可以配置为与存储器402通信,在通信装置上执行存储器402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执行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1中的具体功能模块划分可以前述图10中所描述的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模块划分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
存储器5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更进一步地,处理器501可以配置为与存储器502通信,在通信装置上执行存储器502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01可以执行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基站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01中的具体功能模块划分可以前述图11中所描述的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功能模块划分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601和第二基站602;
第一基站601用于执行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基站601用于执行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基站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用于执行为通信装置所设计的程序。
该通信装置可以如前述图12或图13中所描述的通信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图2中任意一项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芯片或者芯片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5)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所述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所述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类别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编码为第一码字;
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一码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一类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所述第一星座图。
4.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三上行数据,所述第三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所述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二类别,每个所述第二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类别将所述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
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解码星座点对应的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唯一相同的星座点,则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唯一相同的星座点确定为解码星座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存在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则所述第二基站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进行最大似然比检测,从所述至少两个相同的星座点中选择一个星座点作为解码星座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包括:
若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星座点,则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解码,得到解码星座点。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其中N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和预置的编码位数N,将预置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划分为2N个第二类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预置的信道系数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的最小比特位数确定所述第二星座图。
10.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一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一类别,所述第一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一类别,每个所述第一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类别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一码字;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一码字。
11.一种接收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上行数据,所述第三上行数据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对应;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在预置的第二星座图中所属的第二类别,所述第二星座图中的所有星座点被划分为多个第二类别,每个所述第二类别包含至少一个星座点,每个星座点对应一种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类别与码字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类别将所述第二上行数据编码为第二码字;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码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码字对应的第一类别中的星座点和所述第二码字对应的第二类别中的星座点确定解码星座点;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星座点与上行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解码星座点确定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24199.8A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822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4199.8A CN112822140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0/128745 WO2021093861A1 (zh) 2019-11-15 2020-11-13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4199.8A CN112822140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2140A true CN112822140A (zh) 2021-05-18
CN112822140B CN112822140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85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4199.8A Active CN112822140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2140B (zh)
WO (1) WO2021093861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626A (zh) * 2009-02-11 2010-08-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提供组合数字信号的装置
CN103516661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阶调制方法、解映射方法以及相应装置
CN110176962A (zh) * 2019-05-17 2019-08-2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tcm-概率成形的光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240B (zh) * 2009-07-13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链路的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及发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5700B (zh) * 2011-06-10 2014-04-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针对下行链路小区边缘用户的协作小区调度传输方法
CN102438250B (zh) * 2011-11-10 2014-08-20 北京邮电大学 采用协作模拟网络编码技术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US9288097B2 (en) * 2014-02-11 2016-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cheme using constellation diagra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626A (zh) * 2009-02-11 2010-08-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提供组合数字信号的装置
CN103516661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阶调制方法、解映射方法以及相应装置
CN110176962A (zh) * 2019-05-17 2019-08-2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tcm-概率成形的光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N1: "RP-171505 "Status Report of WI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pporteur: NTT DOCOMO"", 《3GPP TSG_RAN\TSG_RA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3861A1 (zh) 2021-05-20
CN112822140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59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130712B2 (en) Physical channel segmen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43014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2369084B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822722B (zh) 建構極化碼的方法、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裝置
CN108028722B (zh) 无线网络中使用滑动窗口叠加编码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88626B (zh) 一种能够获得二阶发射分集的改进正交空间调制传输方法
KR20190140366A (ko) 비직교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7301168B2 (ja) コーディングおよび変調方法、復調および復号方法、装置、ならびにデバイス
CN108809495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257853B (zh) 接收机及其解码方法
CN102447667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781100B (zh) 一种传输分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788893B (zh) 一种稀疏交织多址接入方法
CN1128870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112822140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882365A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97912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CQI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9136741A1 (en) Methods and computing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multiple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541698B (zh) 编码、译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577575B (zh) 实现多天线模式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7733B (zh) 一种双向中继方案自适应选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Ghasemi-Goojani et al. On the capacity region of asymmetric gaussian two-way line channel
CN106688299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11490797B (zh) 编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