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1061A -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1061A
CN112821061A CN201911129358.3A CN201911129358A CN112821061A CN 112821061 A CN112821061 A CN 112821061A CN 201911129358 A CN201911129358 A CN 201911129358A CN 112821061 A CN112821061 A CN 112821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angle
crystal array
determin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93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凌
杨宁
杜明德
孙科
蔡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93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10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5747 priority patent/WO2021098493A1/zh
Priority to EP20890178.5A priority patent/EP404437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821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1061A/zh
Priority to US17/746,704 priority patent/US20220278451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01Q3/46Active lenses or reflecting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2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应用于一种包括微波天线和天线罩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该方法包括:获取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根据该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将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第一偏压值。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装置。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当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通信主要应用于无线回传场景。当前微波天线的安装过程中仍需要人工爬塔对准,精调天线对准时间较长。尤其是针对频率在80GHz(71-76GHz和81-86GHz)微波频段的高增益窄波束天线,对准更加困难,同时还需要对抗铁塔的晃动。在已部署或新部署的微波天线上,需要设计波束扫描功能来实现一定角度的自动对准和抗晃动功能。
当前存在两种实现波束扫描的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机械转动方式实现波束扫描,即通过电机带动云台转动,云台与整个天线装置或天线的部分装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天线的波束扫描。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电机寿命不可靠以及电机散热等问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相控阵天线等电扫描方式实现波束扫描。即采用多射频通道的天线阵列,通过控制相位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从而可以达到波束自动扫描的目的。然而第二种方式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商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能够实现微波天线的波束自动跟踪对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该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当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不改变时,液晶阵列中的每个液晶单元都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当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发生改变时,液晶阵列中的每个液晶单元的折射率可以基于偏压的改变发生改变。该方法包括:获取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角度、相位分布以及液晶阵列的偏压值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将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第一偏压值。
由以上第一方面可知,当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包括: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根据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包括: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并获取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根据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从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包括:确定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相位分布;根据第二相位分布确定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与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扫描角度等于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波束方向调整装置,装置应用于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该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设置模块,用于将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偏压值。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根据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并获取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根据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从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相位分布;根据第二相位分布确定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与方位角和/或俯仰角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扫描角度等于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液晶阵列用于调整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角度。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微波天线上安装一种带有液晶阵列的天线罩,当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所述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当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端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系统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10和带有液晶阵列30的天线罩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天线1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抛物面天线,还可以是透镜天线等口面天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微波天线10可以是频率在80GHz(71-76GHz和81-86GHz)微波频段的E-band高增益窄波束天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罩20,安装于微波天线10的空口处。天线罩20包含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其中,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例如,当M和N均等于5时,即液晶阵列30为5×5阵列,包含25个液晶单元,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出的液晶阵列3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示例,液晶阵列30还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液晶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阵列30所包含的M×N个液晶单元都具有相同的厚度d。液晶阵列30存在关闭和开启两个状态。当液晶阵列30处于关闭状态,即不改变液晶阵列30的液晶偏压时,液晶阵列30中的每个液晶单元都具有相同的折射率n0。此时,微波天线10发射的波束经过液晶阵列时,例如,波束经过编号分别为1,2,3,4,5的五个液晶单元之后,在从每个液晶单元经过之后,每个液晶单元对应的相位均增加
Figure BDA0002277853270000041
每个液晶单元之间的相位差保持不变,波束的指向也保持不变,如图1中波束的第一波束指向101。当液晶阵列30处于开启状态,即液晶阵列30的液晶偏压发生改变时,液晶阵列30中的每个液晶单元的折射率可以基于偏压的改变发生改变。例如,通过改变液晶偏压使得液晶单元1,2,3,4,5的折射率分别变为n1,n2,n3,n4,n5,微波天线10发射的波束需经过液晶单元1,2,3,4,5之后,各个液晶单元对应的相位分别增加n1d,n2d,n3d,n4d,n5d,每个液晶单元的相位差发生改变,波束经过5个液晶单元的相位分布发生变化。当每个液晶单元之间的相位差都等于Δnd时,其中,Δn为折射率的变化值,相位分布变化导致波束方向发生改变,如图1中的波束的第二波束指向102。
基于上述的天线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接下来将提供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微波天线的自动对准场景中,也可以应用于微波天线的抗晃动场景中。其中,自动对准场景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安装天线时,当两端天线大致安装好后,需要对波束进行调节,直到完全对准,通常情况下,波束需要在±15°以内条件。抗晃动场景主要是用于风吹日晒造成的塔或者杆的便宜,从而使天线发生了小角度的偏移,通常情况下,需要微波天线在±1°内具备扫描功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
201、网络设备获取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波天线的俯仰角可以是指微波天线所发射的波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可以是指微波天线所发射的波束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该垂直面为微波天线与对端天线的连接线所在的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首先获取微波天线当前的俯仰角和/或方位角。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陀螺仪或GPS等检测并获取微波天线的俯仰角或方位角。
202、网络设备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检测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之后,根据该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
203、网络设备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之后,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波天线的波束的扫描角度、相位分布以及液晶阵列的偏压值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网络设备首先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该目标扫描角度对应的相位分布,由于相位的改变量与液晶单元的介电常数的改变量对应,因此根据相位分布以及当前液晶阵列的材料性质,可以确定当前液晶阵列的介电常数对应的第一偏压值。
204、网络设备将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第一偏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后,将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该第一偏压值,从而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角度对准该目标扫描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
可选地,当上述实施例应用于抗晃动场景中时,一般需要实现波束在±1°内扫描,对抗微波天线的晃动,保证通信不中断。此时,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02中,目标扫描角度即为该检测得到的微波天线的方位角或俯仰角。网络设备可以是根据扛晃动跟踪算法,根据扫描角度、相位分布以及液晶阵列的偏压值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精确控制不同的俯仰角和/或方位角对应的液晶阵列的偏压分布,实现快速跟踪对抗晃动,保持微波链路通信正常。
可选地,当上述实施例应用于微波天线的自动对准场景中,上述方法可以是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安装天线时,当两端天线大致安装好之后,波束一般需要在±15°以内调节。此时,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02中,目标扫描角度与抗晃动场景中有所不同,图3实施例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
301、获取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参阅图2中的步骤201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302、根据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检测到微波天线当前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之后,根据该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多个不同的波束扫描角度可以包括该方位角和/或俯仰角。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波束扫描角度与方位角和/或俯仰角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以方位角为例,当网络设备检测到微波天线当前的方位角是θ时,根据该方位角θ确定多个不同的波束扫描角度。该多个多个不同的波束扫描角度与θ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303、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并获取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之后,精确控制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对准跟踪算法精确控制不同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偏压分布的偏压值。本申请实施例中,扫描角度、相位分布和液晶单元电压值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基于该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对准跟踪算法对液晶阵列的偏压分布进行精确控制。具体的,网络设备在控制某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液晶阵列的偏压分布时,首先根据该波束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相位分布,相位的改变量与液晶单元介电常数的改变量对应。根据液晶单元的材料性质,查找出当前液晶型号的介电常数对应的偏压值,然后将电压设置为该偏压值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每个波束扫描角度进行对应的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的设置之后,获取该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304、根据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从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获取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之后,对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305、根据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参阅图2中的步骤203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306、将所述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第一偏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参阅图2中的步骤204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
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进行了介绍,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天线系统,请参阅图4。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的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所述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
所述确定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设置模块403,用于将所述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所述确定模块402确定的所述第一偏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装置,能够在检测到微波天线偏离到某个角度时,调节天线罩中的液晶阵列的液晶偏压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射相位,从而实现相应的相位分布,使得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到该角度,从而实现自动跟踪对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根据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确定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根据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从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402,用于确定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相位分布;根据所述第二相位分布确定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与所述方位角和/或所述俯仰角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等于所述方位角和/或所述俯仰角。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50,该网络设备50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与收发器530,其中,存储器520中存储指令或程序,处理器510用于执行存储器520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存储器520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被执行时,该处理器51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获取模块401、确定模块402和设置模块403执行的操作。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的网络设备所对应的设备,网络设备5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3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所述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所述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所述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根据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所述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
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将所述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所述第一偏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
根据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所述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
确定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根据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从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相位分布;
根据所述第二相位分布确定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与所述方位角和/或所述俯仰角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等于所述方位角和/或所述俯仰角。
7.一种波束方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所述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所述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所述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所述微波天线的目标扫描角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液晶阵列的电压设置为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偏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根据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相位分布确定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一偏压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波天线的方位角和/或俯仰角,确定多个波束扫描角度;确定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每个波束扫描角度所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根据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从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中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强度最大的目标扫描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相位分布;根据所述第二相位分布确定所述每个波束扫描角度对应的所述液晶阵列的第二偏压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波束扫描角度与所述方位角和/或所述俯仰角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扫描角度等于所述方位角和/或所述俯仰角。
13.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包括微波天线和安装在所述微波天线空口处的天线罩,所述天线罩包括由M×N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液晶阵列,所述M和N均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液晶阵列用于调整所述微波天线的波束扫描角度。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29358.3A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Pending CN112821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9358.3A CN112821061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PCT/CN2020/125747 WO2021098493A1 (zh) 2019-11-18 2020-11-02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EP20890178.5A EP4044370A4 (en) 2019-11-18 2020-11-02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BEAM DIRECTION AND ANTENNA SYSTEM
US17/746,704 US20220278451A1 (en) 2019-11-18 2022-05-17 Beam direction adjust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antenna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9358.3A CN112821061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1061A true CN112821061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5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9358.3A Pending CN112821061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波束方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天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8451A1 (zh)
EP (1) EP4044370A4 (zh)
CN (1) CN112821061A (zh)
WO (1) WO20210984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8626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控阵天线及其扫描方法、天线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8703B (zh) * 2023-04-12 2023-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应用于非平面天线罩波束指向值的修正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8147A (zh) * 2008-10-07 2009-03-04 浙江大学 利用微波二极管构建的工字形电控波束扫描天线罩
CN107123860A (zh) * 2017-03-28 2017-09-01 北京信普尼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对准装置和方法
CN107785663A (zh) * 2017-10-10 2018-03-09 深圳市华讯方舟空间信息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波束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687140A (zh) * 2018-12-28 2019-04-26 浙江大学 二维扫描变容管有源超表面天线罩
CN109786971A (zh) * 2017-11-14 2019-05-21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材料和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5423B2 (ja) * 1999-10-18 2004-06-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ドーム
CN102544740B (zh) * 2011-09-28 2014-03-12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基于工作频率可调的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9553364B2 (en) * 2015-06-15 2017-01-24 The Boeing Company Liquid crystal filled antenna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CN106450765B (zh) * 2016-09-08 2019-08-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波可重构天线
US10700429B2 (en) * 2016-09-14 2020-06-30 Kymeta Corporation Impedance matching for an aperture antenna
US10790586B2 (en) * 2017-06-15 2020-09-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djustable stacked phase-mode feed for 2D steering of antenna arrays
CN108598631B (zh) * 2018-04-19 2020-10-2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的反射式双层液晶移相单元
CN108767485B (zh) * 2018-05-28 2020-11-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平面微带透射阵天线
CN110739527B (zh) * 2018-07-19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重构方法、天线、微波设备和网络系统
US20200044326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Kymeta Corporation Composite stack-up for flat panel metamaterial antenna
CN210516995U (zh) * 2019-09-09 2020-05-12 江苏易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和散射一体化信息超构材料表面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8147A (zh) * 2008-10-07 2009-03-04 浙江大学 利用微波二极管构建的工字形电控波束扫描天线罩
CN107123860A (zh) * 2017-03-28 2017-09-01 北京信普尼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对准装置和方法
CN107785663A (zh) * 2017-10-10 2018-03-09 深圳市华讯方舟空间信息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波束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786971A (zh) * 2017-11-14 2019-05-21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材料和天线
CN109687140A (zh) * 2018-12-28 2019-04-26 浙江大学 二维扫描变容管有源超表面天线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8626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控阵天线及其扫描方法、天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8451A1 (en) 2022-09-01
EP4044370A1 (en) 2022-08-17
EP4044370A4 (en) 2022-12-28
WO2021098493A1 (zh)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8918B2 (en) Electronic alignment using signature emissions for backhaul radios
US20220278451A1 (en) Beam direction adjust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antenna system
CN102292870A (zh) 相控阵天线对准方法和装置以及相控阵天线
US10116425B2 (en) Diplexed antenna with semi-independent tilt
Kalimulin et al. Impact of mounting structures twists and sways on point-to-point millimeter-wave backhaul links
CN108155483A (zh) 极化跟踪装置
US10243267B2 (en) Phased array feeder (PAF) for point to point links
CN103594789A (zh) 超材料板、透镜天线系统及电磁波透射调节方法
KR20220131340A (ko) 향상된 무선 통신 커버리지 영역을 위한 반사어레이 안테나
CN101689711B (zh) 用于控制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209119368U (zh) 微波与毫米波超宽带多模极化快速切换天线
JP2022508332A (ja) 適合速度モデム
CN103840872A (zh) 生成天线的权值的装置、方法和维护管理设备
CN101848045A (zh) 一种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
Li et al. Direction of arrival estimation using amplitude and phase information in low-profile MIMO arrays
US11677456B2 (en) Forming a beam from a subscriber module of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11117B2 (en)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system forming a beam by selecting from a pre-determined plurality of antenna weight vectors
US20220320725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EP420333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5799816B2 (ja) 電波方向推定装置、及び電波方向推定方法
WO2022262333A1 (zh) 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90889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using angle dithering
Koslowski et al. Enhancing mmWave Devices with Custom Lenses
US20230268978A1 (en) Forming a beam from a subscriber module of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041967B1 (ko) 특정 편파를 이용한 점대다중점 무선접속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