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9554A -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9554A
CN112809554A CN202110003617.9A CN202110003617A CN112809554A CN 112809554 A CN112809554 A CN 112809554A CN 202110003617 A CN202110003617 A CN 202110003617A CN 112809554 A CN112809554 A CN 112809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control valve
grinding
suppl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36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申昊
杜跃武
邱大战
刘浩
刘丹
吴超
王欣
马慧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ngzhou Xuf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ngzhou Xuf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ngzhou Xuf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36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9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9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9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2Equipment for cooling the grinding surfaces, e.g. devices for feeding coolant
    • B24B55/03Equipment for cooling the grinding surfaces, e.g. devices for feeding coolant designed as a complete equipment for feeding or clarifying coo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7/0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7/1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cooling provis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研磨水箱,所述研磨水箱的出水口与研磨机连通;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研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缓存水箱,所述缓存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缓存水箱用于给所述研磨水箱补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缓存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内流通给冷却水降温的冷冻水。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将冷却水与冷冻水通过换热器换热,可以大大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从而避免研磨水箱的冷却水枯竭影响对研磨工艺的冷却,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板玻璃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液晶玻璃基板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基板玻璃进行研磨,消除边部缺陷。在研磨过程中都是采用对基板玻璃和研磨轮冲水的方法来带走加工时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对基板玻璃边部的质量造成影响。但是现在所用的研磨水都是常温的,并且没有对研磨水的水温进行控制,这样会造成以下结果:1、基板玻璃的边部研磨质量不稳定,工艺不易控制;2、研磨水温度过高造成基板玻璃研磨缺陷(掉片、烧边)偏高;3、对加工产出的良品率造成影响;4、产品质量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该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可以减少研磨缺陷,稳定工艺,提升了良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供水系统,包括:研磨水箱,所述研磨水箱的出水口与研磨机连通,所述研磨水箱用于给所述研磨机提供冷却水;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研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缓存水箱,所述缓存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缓存水箱用于给所述研磨水箱补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缓存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内流通给冷却水降温的冷冻水。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的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以调节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缓存水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存水箱内冷却水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缓存水箱内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度。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补水管路上,所述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缓存水箱的回水口连通;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回水管路上;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补水管路上,所述第三控制阀位于所述回水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研磨水箱的进水口之间。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补水工作模式和回水工作模式;在所述补水工作模式,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在所述回水工作模式,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研磨水箱内,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研磨水箱内冷却水的水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研磨水箱内冷却水的水位高度控制所述供水系统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研磨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供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研磨机连通;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所述过滤装置用于对冷却水过滤。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
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补水管路上,所述第二水泵位于所述回水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缓存水箱的出水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供水系统。
本发明的供水系统,在使用时,水源流出的常温冷却水通过第一换热管路进入换热器中,并与第二换热管路中的冷冻水换热,冷冻水的温度低于冷却水,从而给冷却水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继续沿着第一换热管路进入到缓存水箱中,然后再由缓存水箱通过补水管路进入研磨水箱中,最后进入到研磨机中给基板玻璃和研磨轮冲水降温。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将冷却水与冷冻水通过换热器换热,可以大大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使其与常温的冷却水相比,具有更低的温度,从而提高对基板玻璃的降温你效果,可以稳定工艺,提高良品率,使产品品质稳定受控。而且由于设置有缓存水箱,当研磨水箱中的冷却水不足时,可以通过缓存水箱补水,从而避免研磨水箱的冷却水枯竭影响对研磨工艺的冷却,提高可靠性。
所述冷却系统与上述供水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0、研磨水箱;20、补水管路;30、缓存水箱;40、换热器;41、第一换热管路;42、第二换热管路;51、第一控制阀;52、第二控制阀;53、第三控制阀;60、控制装置;71、温度传感器;80、回水管路;91、供水管路;92、过滤装置;93、第一水泵;94、第二水泵;100、研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包括:研磨水箱10、补水管路20、缓存水箱30和换热器40,研磨水箱10的出水口与研磨机100连通,研磨水箱10用于给研磨机100提供冷却水;补水管路20的出口与研磨水箱10的进水口连通;缓存水箱30的出水口与补水管路20的进口连通,缓存水箱30用于给研磨水箱10补水;换热器40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41和第二换热管路42,第一换热管路41的进口与水源连通,第一换热管路41的出口与缓存水箱30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管路42内流通给冷却水降温的冷冻水。
本发明的供水系统,在使用时,水源流出的常温冷却水通过第一换热管路进入换热器中,并与第二换热管路中的冷冻水换热,冷冻水的温度低于冷却水,从而给冷却水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继续沿着第一换热管路进入到缓存水箱中,然后再由缓存水箱通过补水管路进入研磨水箱中,最后进入到研磨机中给基板玻璃和研磨轮冲水降温。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将冷却水与冷冻水通过换热器换热,可以大大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使其与常温的冷却水相比,具有更低的温度,从而提高对基板玻璃的降温你效果,可以稳定工艺,提高良品率,使产品品质稳定受控。而且由于设置有缓存水箱,当研磨水箱中的冷却水不足时,可以通过缓存水箱补水,从而避免研磨水箱的冷却水枯竭影响对研磨工艺的冷却,提高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51和控制装置60,第一控制阀51安装在第二换热管路42上,第一控制阀51用于调节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的流量,优选的,第一控制阀为流量阀;控制装置60与第一控制阀51电连接,控制装置60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阀51的开度,以调节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的流量。具体来说,第一控制阀51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装置60控制第一控制阀51开度增加,使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从而可以使冷却水的温度更低,而在第二工作模式,控制装置60控制第一控制阀51开度减小,以使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流量减少,从而可以使冷却水的降温的幅度变小。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可以控制冷冻水的流量,通过减少或增加冷冻水的流量,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参与冷却水换热的冷冻水量,从而控制冷却水温度的降幅,实现冷却水降温的控制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1,温度传感器71设置在缓存水箱30内,温度传感器71用于检测缓存水箱30内冷却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71与控制装置60电连接;控制装置60用于根据缓存水箱30内冷却水的温度,控制第一控制阀51的开度。具体来说,当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缓存水箱30中的冷却水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60控制第一控制阀51开度增加,以使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流量增大;当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缓存水箱30中的冷却水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60控制第一控制阀51开度减小,以使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流量减少。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配合,可以实现对冷却水温度的精确控制,可以使缓存水箱中的水保持恒温,从而使进入研磨水箱的冷却水的温度保持恒定,有效地减少了研磨缺陷,稳定了工艺,提升了良品率,使产品质量稳定受控。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系统还包括回水管路80、第二控制阀52、第三控制阀53和液位传感器,回水管路80的进水口连接在补水管路20上,回水管路80的出水口与缓存水箱30的回水口连通;第二控制阀52设置在回水管路80上;第三控制阀53设置在补水管路20上,第三控制阀53位于回水管路80的进水口与研磨水箱10的进水口之间。具体来说,供水系统包括补水工作模式和回水工作模式;在补水工作模式,第二控制阀52打开,第三控制阀53关闭;在回水工作模式,第二控制阀52关闭,第三控制阀53打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研磨水箱10内,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研磨水箱10内冷却水的水位;控制装置60分别与液位传感器、第二控制阀52、第三控制阀53电连接,控制装置60用于根据研磨水箱10内冷却水的水位高度控制供水系统的工作模式。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设置回水管路80、第二控制阀52、第三控制阀53和液位传感器,使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研磨水箱中的液位情况,控制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在研磨水箱中的液位过低时,可以即使通过补水管路对研磨水箱进行补水,而当研磨水箱中的液位过高时,可以关闭补水管路,打开回水管路,使冷却水循环回到缓存水箱中,从而避免研磨水箱中的冷却水溢出,更加智能和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40为板式换热器。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均未气动隔膜阀。
供水系统还包括:供水管路91和过滤装置92,供水管路91的进水口与研磨水箱10的出水口连通,供水管路91的出水口与研磨机连通;过滤装置92设置在供水管路91上,过滤装置92用于对冷却水过滤。本发明的供水系统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以对冷却水进行过滤,过滤掉冷却水中的杂质,提高冷却水的质量,从而减少基板玻璃的边部研磨缺陷,稳定工艺,提高良品率,使产品品质稳定受控。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93和第二水泵94,第一水泵93设置在供水管路91上。第二水泵94设置在补水管路20上,第二水泵94位于回水管路80的进水口与缓存水箱30的出水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供水系统。
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与上述供水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磨水箱(10),所述研磨水箱(10)的出水口与研磨机(100)连通,所述研磨水箱(10)用于给所述研磨机(100)提供冷却水;
补水管路(20),所述补水管路(20)的出口与所述研磨水箱(10)的进水口连通;
缓存水箱(30),所述缓存水箱(30)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管路(20)的进口连通,所述缓存水箱(30)用于给所述研磨水箱(10)补水;
换热器(40),所述换热器(40)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41)和第二换热管路(42),所述第一换热管路(41)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路(41)的出口与所述缓存水箱(3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42)内流通给冷却水降温的冷冻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51),所述第一控制阀(51)安装在所述第二换热管路(42)上,所述第一控制阀(51)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的流量;
控制装置(60),所述控制装置(60)与所述第一控制阀(51)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的开度,以调节所述第二换热管路(42)中参与换热的冷冻水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71),所述温度传感器(71)设置在所述缓存水箱(30)内,所述温度传感器(71)用于检测所述缓存水箱(30)内冷却水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71)与所述控制装置(60)电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60)用于根据缓存水箱(30)内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51)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回水管路(80),所述回水管路(80)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补水管路(20)上,所述回水管路(80)的出水口与所述缓存水箱(30)的回水口连通;
第二控制阀(52),所述第二控制阀(52)设置在所述回水管路(80)上;
第三控制阀(53),所述第三控制阀(53)设置在所述补水管路(20)上,所述第三控制阀(53)位于所述回水管路(80)的进水口与所述研磨水箱(10)的进水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补水工作模式和回水工作模式;
在所述补水工作模式,所述第二控制阀(52)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53)关闭;
在所述回水工作模式,所述第二控制阀(52)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53)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研磨水箱(10)内,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研磨水箱(10)内冷却水的水位;
控制装置(60),所述控制装置(60)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阀(52)、所述第三控制阀(53)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0)用于根据所述研磨水箱(10)内冷却水的水位高度控制所述供水系统的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供水管路(91),所述供水管路(91)的进水口与所述研磨水箱(1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供水管路(91)的出水口与所述研磨机(100)连通;
过滤装置(92),所述过滤装置(92)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91)上,所述过滤装置(92)用于对冷却水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第一水泵(93),所述第一水泵(93)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91)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
第二水泵(94),所述第二水泵(94)设置在所述补水管路(20)上,所述第二水泵(94)位于所述回水管路(80)的进水口与所述缓存水箱(30)的出水口之间。
10.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水系统。
CN202110003617.9A 2021-01-04 2021-01-04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Pending CN112809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617.9A CN112809554A (zh) 2021-01-04 2021-01-04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617.9A CN112809554A (zh) 2021-01-04 2021-01-04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9554A true CN112809554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5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3617.9A Pending CN112809554A (zh) 2021-01-04 2021-01-04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955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42581U (zh) * 2013-11-14 2014-06-11 湖北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4513882U (zh) * 2014-12-27 2015-07-29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艺冷却水恒温恒压控制装置
CN105066544A (zh) * 2015-09-07 2015-11-18 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CN105781961A (zh) * 2014-12-26 2016-07-20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工艺泵组机封冷却水循环复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93348U (zh) * 2017-01-18 2017-08-11 三峡大学 一种切削液自动温控系统
JP2017156017A (ja) * 2016-03-02 2017-09-07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定温水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42581U (zh) * 2013-11-14 2014-06-11 湖北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05781961A (zh) * 2014-12-26 2016-07-20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工艺泵组机封冷却水循环复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513882U (zh) * 2014-12-27 2015-07-29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艺冷却水恒温恒压控制装置
CN105066544A (zh) * 2015-09-07 2015-11-18 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JP2017156017A (ja) * 2016-03-02 2017-09-07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定温水供給装置
CN107150258A (zh) * 2016-03-02 2017-09-12 株式会社迪思科 恒温水提供装置
CN206393348U (zh) * 2017-01-18 2017-08-11 三峡大学 一种切削液自动温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67175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
CN201152945Y (zh) 一种宽温区、高精度温控装置
WO2020134055A1 (zh) 一种陶瓷喷墨打印机墨路系统
CN104990337A (zh) 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其方法
CN105781961B (zh) 工艺泵组机封冷却水循环复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809554A (zh) 供水系统及冷却系统
CN113198785B (zh) 半导体清洗设备及其清洗液分配机构
CN201476682U (zh) 换热机组的动态流量温度控制系统
CN111872131B (zh) 动态调整冷连轧机乳化液流量的方法
CN114939831B (zh) 一种冷却水与切割液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CN213611308U (zh)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CN211219027U (zh) 全自动固液分离循环过滤系统
CN204854126U (zh) 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17093806U (zh) 纤维素粉碎机降温系统
CN218005008U (zh) 一种用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冷却水末端装置
CN117620899A (zh) 一种抛光机供液控制系统
CN206430432U (zh) 一种工厂设备冷却系统
CN216924901U (zh) 一种冷却液控制系统
CN210936206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20250402U (zh) 原辅料投料控温装置
CN219689665U (zh) 自动控制流酒速度及温度的装置
CN219823776U (zh) 纯化水制备系统
CN211215774U (zh) 全自动固液分离循环过滤系统
CN217952816U (zh) 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
CN215109142U (zh) 一种发动机温控系统的除沫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