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7932A -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7932A
CN112807932A CN202110008840.2A CN202110008840A CN112807932A CN 112807932 A CN112807932 A CN 112807932A CN 202110008840 A CN202110008840 A CN 202110008840A CN 112807932 A CN112807932 A CN 112807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oling
flue gas
air volume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8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7932B (zh
Inventor
朱刚
陈志高
刘昌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88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7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7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7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7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7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23Beds in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46Means for feed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54Controlling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30Sulfu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40Nitroge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冷却风机(3)通过冷却风输送管道(L1)将冷却风输送至解析塔(2)的冷却段(202),冷却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并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本发明能够根据输送至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实时温度,对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按需进行实时调整,从而精准控制解析塔冷却段排出活性炭的温度,因而能够满足不同季节或不同地域的生产作业调节机制。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属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烟气采用煤质活性炭进行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是国家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超低排放运行的推荐技术之一。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良好的吸附性能,机械强度高,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比表面积较大,易反复再生等物理化学特性。活性炭在吸附塔中吸附污染物后进入到解析塔内进行解析再生,达到活性炭循环再生利用的目的。活性炭在解析塔中解析再生是在隔绝氧气环境中进行间接换热升温的过程,需要将活性炭加热到400℃以上持续时间3~4小时。而加热后的活性炭需要冷却到120~130℃以下后进入到脱硫塔进行再次循环利用。
解析塔再生后的活性炭首先进入到脱硝塔中进行脱硝反应,经过脱硝塔中脱硝的活性炭再进入到脱硫塔中进行脱硫反应。而烟气是首先进入到脱硫塔脱硫处理后再进入到脱硝塔内进行脱硝反应。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烟气中过高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脱硝剂用量,引起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降低,引起活性炭堵塞等问题。
而从脱硝塔出来后的活性炭进入到脱硫塔系统必须降低到安全温度120~130℃以下,否则容易引起系统升温着火。脱硫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进入脱硫塔内的活性炭温度是不宜太高。而解析再生后的活性炭首先是进入到脱硝塔内进行脱硝反应。脱硝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130~150℃才能满足一定的脱硝效率,温度越高,脱硝效率越高。另外,若是进入到脱硝塔内的活性炭温度过低,又会导致进入到脱硝内的烟气中的水汽会冷凝,吸收烟气中的污染物形成酸性物质,对塔内设备及构件腐蚀加剧。
所以经过解析塔内加热再生后的活性炭再次冷却后进入到脱硫脱硝系统内的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现有的解析塔内上部加热段设置有测温点,下段冷却段也设置有测温点。上部加热段通过鼓入热空气进行间接换热升温,下部通过鼓入冷空气间接换热降温。热空气采用热风炉燃烧煤气的方式获取高热值空气,冷空气靠离心风机吸入大气中空气加压后鼓入到解析塔下半段的换热系统中。该方法能将活性炭冷却到相应的规定值120℃以下。在项目前期投产时,甚至活性炭温度能稳定的冷却到50℃上下。
冷却风机采用工频运行,风门入口采用电动执行器调节风门大小从而控制进入解析塔换热系统中的冷却风量大小。在平时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解析塔下半段冷却段的测温点的实时数据来人工操作、调整活性炭冷却风机的入口风门大小以控制解析塔的排料温度。
活性炭冷却风机采用工频电机运行时,风量大小只有通过调节入口风门大小才能调节冷却风量来控制解析塔下半段的排料温度。这种调节方法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在冬季、夏季不同的工况条件下调整适应较差,不能达到理想的温度控制要求。
冬季生产季节,冷却风机的风门需要关小,减少冷却风的鼓入,环境温度较低,解析塔的冷却段冷却效果较好,要将排料的活性炭温度控制在90~100℃时,需要关小风门,而工频运行的离心式冷却风机入口风门关到10%以下就没什么余量了,假如冷却风机风门关太小,风机就会喘振较大,影响风机使用寿命。而风门不能继续关小,则会导致解析塔的排料温度过低,进入到脱硝塔内,引起脱硝效率降低,水汽冷凝,吸收烟气中的污染物生成酸性物质从而腐蚀设备内部,堵塞活性炭孔隙等问题。
若是将风机选型选小后,在夏季生产环境温度较高时,冷却风机即使开到最大风量也不能完全满足解析塔排料温度的要求。同时,活性炭冷却风机的选型需要考虑到设备老化,解析塔换热系统使用过久之后带来的漏风及阻力增加的因素,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适当选大冷却风机的型号。
上述的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解析塔的活性炭排料温度进行合理的精准控制,既要满足脱硫塔、脱硝塔的合理温度要求,满足安全稳定的脱硫脱硝效率,保护好设备防止腐蚀,又要满足冬季、夏季的生产作业调节机制。
现有技术中,有的方法将活性炭冷却风机采用变频设计运行,通过调节运行频率来调整冷却风机的风量大小来适应生产。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冷却风机的功率较大,一般在250~350kW间,都是属于高压电机。而采用变频运行时,电气设备还需要投入使用高压变频器。单台高压变频器的投入使用价格在30~40万之间。电气设备的投入较风机本体的造价贵了很多,对于一些投资较紧张的项目不合适。
此外,变频运行的离心式冷却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采用低频运行将风量调整后,受限于离心风机的做功形式,风机出口的压头损失也是与变频频率呈指数关系的变化。若将风机运行频率调低后,风量是降下来了,但是风机出口的压头会较之前降低很多,远远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阻力要求。因此,在选择离心风机设计压头时又必须将风机压头选大一些,以满足调节时候的需要,这样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的投资成本。所以贸然的采用变频运行的离心风机去适应调整冷却风量的大小和出风压力,是一种不经济的、不实用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本发明通过解析塔冷却段在夏季最高温度下的换热情况来确定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通过解析塔冷却段内的实时换热情况来确定进入解析塔冷却段内的冷却风量,从而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并通过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对吸附塔入口处的原烟气温度进行调节,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解析塔冷却风系统不能同时满足冬季、夏季生产作业的机制的问题,进而对解析塔排出的活性炭温度实现了精准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至吸附塔,原烟气由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净化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吸附塔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活性炭从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进行解析再生。
其中:冷却风机通过冷却风输送管道将冷却风输送至解析塔的冷却段,冷却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冷却风输送管道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获取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并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排出活性炭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获取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监测输送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最高温度T1。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设定在T1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内的冷却风量为V1。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1ρ1c2(T2-T1)…………(1)。
其中:c1为活性炭的比热容;ρ1为空气的密度;c2为空气的比热容;k为活性炭与冷却风的换热系数,根据实际工程经验,k取值为0.5-0.99,优选为0.6-0.98,更优选为0.7-0.95。
在解析塔实际解析、活化活性炭的过程中,活性炭在冷却段内与冷却介质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换热效率,因此,根据实际工艺经验,设定冷却风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k。
根据式(1)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V1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041
调节冷却风机的出口风门调节阀,使得单位时间内冷却风机的出口风量为V1
在本发明中,所述获取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活性炭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检测冷却风输送至冷却段气体入口时的温度T3。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设定在T3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内的冷却风量为V2。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2ρ1c2(T2-T3)…………(3)。
根据式(3)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V2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042
在本发明中,所述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根据式(2)和(4)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043
调节旁路风量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为V3,从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为V2
此处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根据经验来说,通常冷却风与活性炭换热后从冷却段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即T2)控制在90-130℃的范围内,优选在100-120℃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还包括烟气控温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旁路风量管道上还分出支路风量管道,支路风量管道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再通过支路风量管道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内的原烟气混合,调节原烟气的温度。
优选的是,原烟气输送管道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冷却空气由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进一步调节吸附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
本发明通过将冷却风系统多余的冷却风量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从而减少空气管道输送冷却空气的量,可以减少增压风机的设计裕量选型,减少空气管道上第二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节约投资。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中,调节烟气温度所需的冷却空气的量为:
检测原烟气的初始温度t3。设定原烟气经过温度调节后进入吸附塔前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4。监测单位时间内输入原烟气输送管道的原烟气的量V4。设定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量V。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V4ρ2c3(t3-t4)=Vρ1c2(t4-T3)…………(6)。
其中:ρ2为原烟气的密度;c3为原烟气的比热容。
根据式(6)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051
在本发明中,根据计算得到的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具体为:
a)在原烟气输送管道上的增压风机进入工作状态之前,调节空气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使得从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管道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此时,关闭支路风量管道上的第三调节阀,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全部排空。
b)在增压风机进入工作状态,且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空气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调节支路风量管道上的第三调节阀,同时调节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使得进入支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为V,旁路风量管道排空的冷却风量为V3-V
c)在增压风机进入工作状态,且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全部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同时调节空气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使得从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管道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V3
作为优选,在控制解析塔排出活性炭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风压P2大于等于解析塔冷却段内部的流场阻力P1。优选,所述支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风压P3大于等于增压风机入口处的压力P4
优选的是,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上游还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用于防止原烟气逆流串风至解析塔的冷却风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吸附塔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和二级吸附塔。所述步骤1)和2)具体为: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至一级吸附塔进行脱硫处理,经过一级吸附塔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二级吸附塔进行脱硝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二级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活性炭在二级吸附塔内自上而下,从二级吸附塔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输送至一级吸附塔。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内自上而下,从一级吸附塔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进行解析再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或用于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方法来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该系统包括解析塔和冷却风机。解析塔自上而下设有加热段和冷却段。冷却段的下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段的上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出口。从冷却风机引出的冷却风输送管道连接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风输送管道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在冷却风输送管道分出旁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上游设有冷却风机的出口风门调节阀。旁路风量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
优选的是,解析塔冷却段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流量检测装置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冷却段气体入口位置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冷却段气体入口或冷却段气体出口位置设有第二流量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中,该系统包括吸附塔。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与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连接,解析塔的活性炭出口与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连接。吸附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至吸附塔的烟气入口。所述旁路风量管道上分出支路风量管道,支路风量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优选,原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压风机,所述增压风机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位置的下游。
优选的是,原烟气输送管道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位于增压风机的上游。优选,空气管道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位置的上游。空气管道也可以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位置的下游。
优选的是,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支路风量管道上设有第三调节阀。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下游设有第四调节阀。
作为优选,在原烟气输送管道上且位于空气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位置的上游设有第三流量检测装置和第三温度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上游。
在本发明中,所述吸附塔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和二级吸附塔。原烟气输送管道与一级吸附塔的烟气入口连接,一级吸附塔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二级吸附塔的烟气入口。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其中,第一输送机用于将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从解析塔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二级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第二输送机用于将脱硝后的活性炭从二级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一级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第三输送机用于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一级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其中,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解析塔冷却段的下部,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风输送管道上,且位于冷却风输送管道分出旁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下游。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装置和第四压力检测装置。其中,第三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上,第四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原烟气输送管道上,且位于增压风机的入口位置。
优选的是,解析塔冷却段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
优选的是,吸附塔的烟气入口处设有第五温度检测装置。
现有技术中,解析塔冷却风系统的冷却风机采用工频运行。在冬季生产季节,由于环境温度较低,解析塔的冷却段效果较好,要控制解析塔排出的活性炭在合理范围内,则需要关小风门,但是工频运行的冷却风机关小到10%以下会严重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而冷却风机的风门不继续关小,又会导致解析塔的排料温度过低,引起后续脱硝效率低,水汽冷凝,腐蚀设备。若是为了满足冬季生产季节的需要,将风机选型选小,在夏季生产环境温度较高时,冷却风机即使开到最大风量也不能完全满足解析塔排料温度的要求。解析塔排出的活性炭温度过高,活性炭进入脱硫塔容易引起系统升温着火。因此,本发明需要做到对解析塔的活性炭排料温度进行合理的精准控制,既要满足脱硫塔、脱硝塔的合理温度,满足安全稳定的脱硫脱硝效率,保护好设备防止设备被腐蚀,又要满足冬季、夏季的生产作业调节机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主要是获取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进而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排出活性炭的温度。其中,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主要是通过解析塔冷却段在夏季最高温度下的换热情况来确定。在夏季最高温度下,相应的,输送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温度也最高,为T1。根据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活性炭所释放的热量与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所吸收的热量相等,计算所需的冷却风量,此时得到的冷却风量最大,即为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V1。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则是通过解析塔冷却段内的实时换热情况来确定,此时,输送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温度T3小于等于冷却风的最高温度T1。再根据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活性炭所释放的热量与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所吸收的热量相等,计算当前所需的冷却风量,此时得到的冷却风量即为实时需要进入解析塔冷却段内的冷却风量V2,很显然V2≤V1。在系统运行时,调节冷却风机的入口风门调节阀和出口风门调节阀,使得单位时间内冷却风机的出口风量为V1,然后通过调节旁路风量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使得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为V3=V1-V2,从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为V2
也就是说,当夏季环境温度达到最高,相应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也达到最高(即输送至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温度最高),此时,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V1与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V2相等,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V1也能满足夏季生产作业机制,控制解析塔的活性炭排料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只是此时没有需要通过旁路风量管道进行外排的冷却风量,即V3=0。而当环境温度降低,比如进入冬季生产季节,相应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也随之降低(即输送至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温度降低),此时,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V1大于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V2,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V1也能满足冬季生产作业机制,控制解析塔的活性炭排料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只是此时存在多余的冷却风量V3=V1-V2,冷却风量V3通过旁路风量管道进行外排。本发明能够根据输送至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实时温度,对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按需进行实时调整,从而精准控制解析塔冷却段排出活性炭的温度,因而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季节或不同地域的生产作业调节机制。
一般来说,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解析塔冷却段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即t2)的范围为90-130℃,优选为100-120℃。作为优选,本发明在解析塔冷却段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第四温度检测装置在线检测活性炭排出时的温度,并通过反馈调节,从而确保解析塔冷却段排出的活性炭温度在t2的温度范围内。
通常,输入吸附塔的烟气如果温度过低,将达不到活性炭脱除污染物的温度条件,使得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差,达不到烟气净化的目的;如果输入吸附塔的烟气温度过高,会导致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因为高温而失活,丧失吸附功能,同时无法保证吸附塔内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精确控制吸附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至关重要。
作为优选方案,旁路风量管道上分出支路风量管道,支路风量管道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即在解析塔排出的活性炭温度满足生产需要后,进入旁路风量管道外排的冷却风量V3可以对吸附塔入口处的原烟气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原烟气输送管道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即原烟气温度还可以通过空气管道输送冷却空气进行调节。根据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内的原烟气所释放的热量与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内的冷却空气所吸收的热量相等,计算调节原烟气温度所需的冷却空气的量V。具体的烟气调温过程为:a)在原烟气输送管道上的增压风机进入工作状态之前,调节空气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使得从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此时关闭支路风量管道上的第三调节阀,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全部排空;b)在确认增压风机进入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与调节原烟气温度所需的冷却空气的量V的大小关系,V3≥V时,关闭空气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调节支路风量管道上的第三调节阀,同时调节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使得进入支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为V,旁路风量管道排空的冷却风量为V3-V;c)在确认增压风机进入工作状态的情况下,V3小于V时,关闭旁路风量管道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全部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同时调节空气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使得从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管道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V3。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考虑到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V3也是通过冷却风机吸入的大气中空气,因此默认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的温度与通过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的冷却空气的温度相同。
一般来说,烟气进入吸附塔前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即t4)的范围为110-145℃,优选为120-135℃。作为优选,本发明在吸附塔的烟气入口处设有第五温度检测装置,第五温度检测装置在线检测吸附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并通过反馈调节,从而确保吸附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在t4的温度范围内。当吸附塔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即脱硫塔)和二级吸附塔(即脱硝塔),此时第五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一级吸附塔的烟气入口处。
本发明在解析塔冷却段的下部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在冷却风输送管道上,且位于冷却风输送管道分出旁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下游设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风压P2,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解析塔冷却段的流场阻力P1。在控制解析塔排出活性炭的温度过程中,本发明要求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风压P2大于等于解析塔冷却段内部的流场阻力P1,从而保证冷却风能克服解析塔冷却段的系统阻力正常进入到冷却段起到冷却效果。
与此同时,本发明在支路风量管道上设有第三压力检测装置,在原烟气输送管道上,且位于增压风机的入口位置设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支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风压P3,第四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增压风机入口处的压力P4。本发明要求支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风压P3大于等于增压风机入口处的压力P4,从而保证支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能够正常鼓入或被吸入增压风机内,起到冷却作用而不发生逆流串风至解析塔冷却风系统。为进一步防止原烟气逆流串风至解析塔冷却风系统,影响或损坏冷却风系统,影响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效果,本发明在旁路风量管道上设置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位于旁路风量管道分出支路风量管道位置的上游。
在本发明中,解析塔的高度为8-70m,优选为12-60m,进一步优选为14-40m,更优选为16-36m。
在本申请中,“上游”、“下游”是根据管道内烟气或冷却风流动的方向设定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确定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量,获取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进而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冷却段排出活性炭的温度;
2、本发明能够根据输送至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实时温度,对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冷却风量按需进行实时调整,从而精准控制解析塔冷却段排出活性炭的温度,因而能够满足不同季节或不同地域的生产作业调节机制;
3、本发明通过调节进入旁路风量管道的冷却风量与通过空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的冷却风量,对原烟气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确保吸附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并能实现精准控制,以确保吸附塔内安全稳定的运行;
4、本发明对解析塔的活性炭排料温度进行合理的精准控制,既能满足脱硫塔、脱硝塔的合理温度需求,满足安全稳定的脱硫脱硝效率,保护好设备防止设备被腐蚀,又能满足冬季、夏季乃至不同地域的生产作业调节机制;
5、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实用性强,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活性炭脱硫脱硝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1:吸附塔;101:一级吸附塔;102:二级吸附塔;2:解析塔;201:加热段;202:冷却段;3:冷却风机;4:增压风机;5:第一流量检测装置;6:第一温度检测装置;7:第二温度检测装置;8:第二流量检测装置;9:第三流量检测装置;10:第三温度检测装置;11:止回阀;12:第一输送机;13:第二输送机;14:第三输送机;15: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6: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7: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8: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9:第四温度检测装置;20:第五温度检测装置;
L0:原烟气输送管道;L1:冷却风输送管道;L2:旁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4:空气管道;
K0:出口风门调节阀;K1:第一调节阀;K2:第二调节阀;K3:第三调节阀;K4:第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L0输送至吸附塔1,原烟气由吸附塔1内的活性炭净化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2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吸附塔1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活性炭从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2进行解析再生。
其中:冷却风机3通过冷却风输送管道L1将冷却风输送至解析塔2的冷却段202,冷却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并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202时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202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202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监测输送至冷却段202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最高温度T1。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202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设定在T1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202内的冷却风量为V1。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1ρ1c2(T2-T1)…………(1)。
其中:c1为活性炭的比热容;ρ1为空气的密度;c2为空气的比热容;k为活性炭与冷却风的换热系数,取值为0.5-0.99,优选为0.6-0.98,更优选为0.7-0.95。
根据式(1)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V1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21
调节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门调节阀K0,使得单位时间内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量为V1
在本发明中,所述获取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202时活性炭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202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202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检测冷却风输送至冷却段202气体入口时的温度T3。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202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设定在T3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202内的冷却风量为V2。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2ρ1c2(T2-T3)…………(3)。
根据式(3)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V2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22
在本发明中,所述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根据式(2)和(4)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23
调节旁路风量管道L2上的第一调节阀K1,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为V3,从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为V2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还包括烟气控温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旁路风量管道L2上还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3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再通过支路风量管道L3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内的原烟气混合,调节原烟气的温度。
优选的是,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L4,冷却空气由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进一步调节吸附塔1入口处的烟气温度。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中,调节烟气温度所需的冷却空气的量为:
检测原烟气的初始温度t3。设定原烟气经过温度调节后进入吸附塔1前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4。监测单位时间内输入原烟气输送管道L0的原烟气的量V4。设定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量V。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V4ρ2c3(t3-t4)=Vρ1c2(t4-T3)…………(6)。
其中:ρ2为原烟气的密度;c3为原烟气的比热容。
根据式(6)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31
在本发明中,根据计算得到的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具体为:
a)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的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之前,调节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使得从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管道L0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此时,关闭支路风量管道L3上的第三调节阀K3,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全部排空。
b)在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且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调节支路风量管道L3上的第三调节阀K3,同时调节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K4,使得进入支路风量管道L3的冷却风量为V,旁路风量管道L2排空的冷却风量为V3-V
c)在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且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K4,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全部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L0,同时调节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使得从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管道L0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V3
作为优选,在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解析塔2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风压P2大于等于解析塔2冷却段202内部的流场阻力P1。优选,所述支路风量管道L3的冷却风风压P3大于等于增压风机4入口处的压力P4
优选的是,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上游还设有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用于防止原烟气逆流串风至解析塔2的冷却风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吸附塔1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101和二级吸附塔102。所述步骤1)和2)具体为: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L0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进行脱硫处理,经过一级吸附塔101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二级吸附塔102进行脱硝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2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入口。活性炭在二级吸附塔102内自上而下,从二级吸附塔102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101内自上而下,从一级吸附塔101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2进行解析再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或用于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方法来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该系统包括解析塔2和冷却风机3。解析塔2自上而下设有加热段201和冷却段202。冷却段202的下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段202的上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出口。从冷却风机3引出的冷却风输送管道L1连接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在冷却风输送管道L1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位置的上游设有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门调节阀K0。旁路风量管道L2上设有第一调节阀K1。
优选的是,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流量检测装置5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6,冷却段气体入口位置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7,冷却段气体入口或冷却段气体出口位置设有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
在本发明中,该系统包括吸附塔1。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连接,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与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连接。吸附塔1上设有烟气入口,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至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所述旁路风量管道L2上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优选,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设有增压风机4,所述增压风机4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下游。
优选的是,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L4,所述空气管道L4位于增压风机4的上游。优选,空气管道L4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上游。
优选的是,空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调节阀K2。支路风量管道L3上设有第三调节阀K3。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下游设有第四调节阀K4。
作为优选,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且位于空气管道L4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上游设有第三流量检测装置9和第三温度检测装置10。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设置在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上游。
在本发明中,所述吸附塔1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101和二级吸附塔102。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与一级吸附塔101的烟气入口连接,一级吸附塔101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二级吸附塔102的烟气入口。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机12、第二输送机13和第三输送机14。其中,第一输送机12用于将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从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入口。第二输送机13用于将脱硝后的活性炭从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的活性炭入口。第三输送机14用于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一级吸附塔101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5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6。其中,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5设置在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下部,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6设置在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且位于冷却风输送管道L1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位置的下游。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7和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8。其中,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7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上,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8设置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且位于增压风机4的入口位置。
优选的是,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19。
优选的是,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处设有第五温度检测装置20。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该系统包括解析塔2和冷却风机3。解析塔2自上而下设有加热段201和冷却段202。冷却段202的下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段202的上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出口。从冷却风机3引出的冷却风输送管道L1连接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在冷却风输送管道L1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位置的上游设有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门调节阀K0。旁路风量管道L2上设有第一调节阀K1。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流量检测装置5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6,冷却段气体入口位置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7和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该系统包括吸附塔1。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连接,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与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连接。吸附塔1上设有烟气入口,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至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所述旁路风量管道L2上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设有增压风机4,所述增压风机4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下游。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L4,所述空气管道L4位于增压风机4的上游。空气管道L4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上游。空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调节阀K2。支路风量管道L3上设有第三调节阀K3。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下游设有第四调节阀K4。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且位于空气管道L4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上游设有第三流量检测装置9和第三温度检测装置10。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该系统还包括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设置在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上游。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吸附塔1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101和二级吸附塔102。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与一级吸附塔101的烟气入口连接,一级吸附塔101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二级吸附塔102的烟气入口。
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机12、第二输送机13和第三输送机14。其中,第一输送机12用于将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从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入口。第二输送机13用于将脱硝后的活性炭从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的活性炭入口。第三输送机14用于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一级吸附塔101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5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6。其中,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5设置在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下部,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6设置在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且位于冷却风输送管道L1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位置的下游。
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7和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8。其中,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7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上,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8设置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且位于增压风机4的入口位置。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19。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处设有第五温度检测装置20。
实施例11
如图3所示,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L0输送至吸附塔1,原烟气由吸附塔1内的活性炭净化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2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吸附塔1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活性炭从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2进行解析再生。
冷却风机3通过冷却风输送管道L1将冷却风输送至解析塔2的冷却段202,冷却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并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
实施例12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使用实施例10中的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L0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进行脱硫处理,经过一级吸附塔101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二级吸附塔102进行脱硝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2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入口。活性炭在二级吸附塔102内自上而下,从二级吸附塔102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101内自上而下,从一级吸附塔101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2进行解析再生。
冷却风机3通过冷却风输送管道L1将冷却风输送至解析塔2的冷却段202,冷却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并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
所述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202时的温度t1=410℃。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202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120℃。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202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30000kg/h。监测输送至冷却段202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最高温度T1=40℃。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202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120℃。设定在T1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202内的冷却风量为V1。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1ρ1c2(T2-T1)…………(1)。
其中:c1为活性炭的比热容,c1=0.9kJ/(kg·℃);ρ1为空气的密度,ρ1=1.293kg/m3;c2为空气的比热容,c2=1.035kJ/(kg·℃);k为活性炭与冷却风的换热系数,k=0.85。
根据式(1)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V1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81
调节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门调节阀K0,使得单位时间内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量为V1
所述获取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202时活性炭的温度t1=410℃。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202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120℃。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202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30000kg/h。检测冷却风输送至冷却段202气体入口时的温度T3=5℃。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202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120℃设定在T3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202内的冷却风量为V2。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2ρ1c2(T2-T3)…………(3)。
根据式(3)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V2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82
所述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根据式(2)和(4)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91
调节旁路风量管道L2上的第一调节阀K1,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为V3,从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为V2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只是在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解析塔2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风压P2大于等于解析塔2冷却段202内部的流场阻力P1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只是步骤1)中还包括烟气控温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旁路风量管道L2上还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3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再通过支路风量管道L3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内的原烟气混合,调节原烟气的温度。
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L4,冷却空气由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进一步调节吸附塔1入口处的烟气温度。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4,只是在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中,调节烟气温度所需的冷却空气的量为:
检测原烟气的初始温度t3=150℃。设定原烟气经过温度调节后进入吸附塔1前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4=135℃。监测单位时间内输入原烟气输送管道L0的原烟气的量V4=70×
104m3/h。设定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量V。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V4ρ2c3(t3-t4)=Vρ1c2(t4-T3)…………(6)。
其中:ρ2为原烟气的密度,ρ2=1.267kg/m3;c3为原烟气的比热容,c3=1.197kJ/(kg·℃)。
根据式(6)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
Figure BDA0002884215530000192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5,只是根据计算得到的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具体为:
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的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之前,调节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使得从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管道L0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此时,关闭支路风量管道L3上的第三调节阀K3,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全部排空。
在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后,由于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K4,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全部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L0,同时调节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使得从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管道L0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V3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6,只是在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支路风量管道L3的冷却风风压P3大于等于增压风机4入口处的压力P4
实施例18
重复实施例17,只是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上游还设有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用于防止原烟气逆流串风至解析塔2的冷却风系统。

Claims (17)

1.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L0)输送至吸附塔(1),原烟气由吸附塔(1)内的活性炭净化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2)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吸附塔(1)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活性炭从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2)进行解析再生;
其特征在于:冷却风机(3)通过冷却风输送管道(L1)将冷却风输送至解析塔(2)的冷却段(202),冷却风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并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从而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202)时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202)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202)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监测输送至冷却段(202)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的最高温度T1;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202)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设定在T1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202)内的冷却风量为V1;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1ρ1c2(T2-T1)…………(1);
其中:c1为活性炭的比热容;ρ1为空气的密度;c2为空气的比热容;k为活性炭与冷却风的换热系数,取值为0.5-0.99,优选为0.6-0.98,更优选为0.7-0.95;
根据式(1)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冷却风机(3)的冷却风量V1
Figure FDA0002884215520000011
调节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门调节阀(K0),使得单位时间内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量为V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202)时活性炭的温度t1;设定正常状态下活性炭经过冷却段(202)后排出时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2;监测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却段(202)冷却的活性炭的量q1;检测冷却风输送至冷却段(202)气体入口时的温度T3;设定冷却风从冷却段(202)气体出口处排出时的温度为T2;设定在T3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冷却段(202)内的冷却风量为V2;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k*q1c1(t1-t2)=V2ρ1c2(T2-T3)…………(3);
根据式(3)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V2
Figure FDA00028842155200000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具体为:
根据式(2)和(4)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
Figure FDA0002884215520000022
调节旁路风量管道(L2)上的第一调节阀(K1),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为V3,从而进入解析塔冷却段(202)的冷却风量为V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烟气控温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旁路风量管道(L2)上还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3)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再通过支路风量管道(L3)合并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内的原烟气混合,调节原烟气的温度;和/或
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L4),冷却空气由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进一步调节吸附塔(1)入口处的烟气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中,调节烟气温度所需的冷却空气的量为:
检测原烟气的初始温度t3;设定原烟气经过温度调节后进入吸附塔(1)前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为t4;监测单位时间内输入原烟气输送管道(L0)的原烟气的量V4;设定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量V;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V4ρ2c3(t3-t4)=Vρ1c2(t4-T3)…………(6);
其中:ρ2为原烟气的密度;c3为原烟气的比热容;
根据式(6)可以得出正常状态下,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
Figure FDA00028842155200000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调节原烟气的温度需要补充的冷却空气的总量V,所述烟气控温的步骤,具体为:
a)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的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之前,调节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使得从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管道(L0)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此时,关闭支路风量管道(L3)上的第三调节阀(K3),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全部排空;
b)在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且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调节支路风量管道(L3)上的第三调节阀(K3),同时调节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K4),使得进入支路风量管道(L3)的冷却风量为V,旁路风量管道(L2)排空的冷却风量为V3-V
c)在增压风机(4)进入工作状态,且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V3<V,此时,关闭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下游的第四调节阀(K4),进入旁路风量管道(L2)的冷却风量全部进入原烟气输送管道(L0),同时调节空气管道(L4)上的第二调节阀(K2),使得从空气管道(L4)输送至原烟气管道(L0)的冷却空气的量为V-V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解析塔(2)排出活性炭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解析塔(2)冷却段气体入口处的冷却风风压P2大于等于解析塔(2)冷却段(202)内部的流场阻力P1;优选,所述支路风量管道(L3)的冷却风风压P3大于等于增压风机(4)入口处的压力P4
优选的是,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上游还设有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用于防止原烟气逆流串风至解析塔(2)的冷却风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1)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101)和二级吸附塔(102);所述步骤1)和2)具体为:
1)原烟气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L0)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进行脱硫处理,经过一级吸附塔(101)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二级吸附塔(102)进行脱硝处理后排放;
2)解析塔(2)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输送至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入口;活性炭在二级吸附塔(102)内自上而下,从二级吸附塔(102)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101)内自上而下,从一级吸附塔(101)活性炭出口排出,排出的活性炭再输送至解析塔(2)进行解析再生。
10.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或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该系统包括解析塔(2)和冷却风机(3);解析塔(2)自上而下设有加热段(201)和冷却段(202);冷却段(202)的下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入口,冷却段(202)的上部设有冷却段气体出口;从冷却风机(3)引出的冷却风输送管道(L1)连接至冷却段气体入口;其特征在于: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在冷却风输送管道(L1)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位置的上游设有冷却风机(3)的出口风门调节阀(K0);旁路风量管道(L2)上设有第一调节阀(K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流量检测装置(5)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6),冷却段气体入口位置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7),冷却段气体入口或冷却段气体出口位置设有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吸附塔(1);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连接,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与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连接;吸附塔(1)上设有烟气入口,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至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所述旁路风量管道(L2)上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支路风量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优选,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设有增压风机(4),所述增压风机(4)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下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还连接有空气管道(L4),所述空气管道(L4)位于增压风机(4)的上游;优选,空气管道(L4)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上游;
优选的是,空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调节阀(K2);支路风量管道(L3)上设有第三调节阀(K3);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下游设有第四调节阀(K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且位于空气管道(L4)与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位置的上游设有第三流量检测装置(9)和第三温度检测装置(10);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止回阀(11);所述止回阀(11)设置在旁路风量管道(L2)上,且位于旁路风量管道(L2)分出支路风量管道(L3)位置的上游。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1)为两级吸附塔,包括一级吸附塔(101)和二级吸附塔(102);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与一级吸附塔(101)的烟气入口连接,一级吸附塔(101)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二级吸附塔(102)的烟气入口;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机(12)、第二输送机(13)和第三输送机(14);其中,第一输送机(12)用于将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从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入口;第二输送机(13)用于将脱硝后的活性炭从二级吸附塔(102)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01)的活性炭入口;第三输送机(14)用于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一级吸附塔(101)的活性炭出口输送至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5)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6);其中,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5)设置在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下部,第二压力检测装置(16)设置在冷却风输送管道(L1)上,且位于冷却风输送管道(L1)分出旁路风量管道(L2)位置的下游;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7)和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8);其中,第三压力检测装置(17)设置在支路风量管道(L3)上,第四压力检测装置(18)设置在原烟气输送管道(L0)上,且位于增压风机(4)的入口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解析塔(2)冷却段(202)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19);和/或
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处设有第五温度检测装置(20)。
CN202110008840.2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Active CN112807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840.2A CN11280793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840.2A CN11280793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7932A true CN112807932A (zh) 2021-05-18
CN112807932B CN112807932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85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8840.2A Active CN11280793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793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3116A (ja) * 1999-10-19 2001-04-24 Fujitsu Ltd 排気処理方法及び排気処理装置
US20030233941A1 (en) * 2002-06-25 2003-12-25 Cooper Turbocompressor, Inc. Energy efficient desiccant dryer regeneration system
CN101352638A (zh) * 2007-07-26 2009-01-28 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吸附床的热能回收系统
CN105688603A (zh) * 2016-03-08 2016-06-22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CN205448732U (zh) * 2016-03-31 2016-08-10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排的烧结烟气净化系统
CN109174070A (zh) * 2018-10-16 2019-01-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活性炭解析塔及活性炭解析方法
CN109219476A (zh) * 2016-05-31 2019-01-15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用于变吸附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WO2019073867A1 (ja) * 2017-10-10 2019-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メタン製造システム
CN111495106A (zh) * 2019-01-30 2020-08-07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焦吸附塔控温系统及控温方法
CN111974371A (zh) * 2019-05-22 2020-11-2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判断活性炭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212157493U (zh) * 2020-04-28 2020-12-15 烟台泓麟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利用冷却塔冬季供冷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3116A (ja) * 1999-10-19 2001-04-24 Fujitsu Ltd 排気処理方法及び排気処理装置
US20030233941A1 (en) * 2002-06-25 2003-12-25 Cooper Turbocompressor, Inc. Energy efficient desiccant dryer regeneration system
CN101352638A (zh) * 2007-07-26 2009-01-28 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吸附床的热能回收系统
CN105688603A (zh) * 2016-03-08 2016-06-22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CN205448732U (zh) * 2016-03-31 2016-08-10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排的烧结烟气净化系统
CN109219476A (zh) * 2016-05-31 2019-01-15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用于变吸附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WO2019073867A1 (ja) * 2017-10-10 2019-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メタン製造システム
CN109174070A (zh) * 2018-10-16 2019-01-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活性炭解析塔及活性炭解析方法
CN111495106A (zh) * 2019-01-30 2020-08-07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焦吸附塔控温系统及控温方法
CN111974371A (zh) * 2019-05-22 2020-11-2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判断活性炭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212157493U (zh) * 2020-04-28 2020-12-15 烟台泓麟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利用冷却塔冬季供冷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7932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9808B (zh) 一种提高余热利用率和脱硝率的活性炭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110250115A1 (en) Method and abatement device to destroy low-concentration coalmine methane
CN108939807B (zh) 一种提高余热利用率及脱硝率的烟气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279182A (zh) 一种消除工业烟气中的白烟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05116B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装置
CN109126408A (zh) 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及智能控制方法
CN108931141B (zh) 一种利用烧结矿余热加热烧结废气实现低成本脱硝的工艺
CN109174070B (zh) 一种活性炭解析塔及活性炭解析方法
CN208177248U (zh) 一种基于活性炭/焦的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CN2881370Y (zh) 有机废气净化连续催化燃烧系统
CN112807932B (zh)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方法及冷却风系统
CN214504249U (zh) 一种优化控制解析塔排料温度的冷却风系统
CN113477021A (zh) 吸脱附高效净化装备
CN111321015B (zh) 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脱硫及硫资源化的装置
CN110452717B (zh) 一种优化配置综合治理焦化尾气的方法及系统
CN212962905U (zh) 一种炭黑干燥废气的温度控制系统
CN110511772B (zh) 一种干熄炉脱硫系统
CN112403182B (zh) 一种解析塔及烟气加热系统
CN112403181B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03888A (zh) 一种利用改性活性炭变温吸脱附净化烧结烟气的系统
CN205472709U (zh) 半干法脱硫灰的处理装置
CN218890546U (zh) 一种污氮再利用的联合装置
CN216726606U (zh) 一种集中布置的脱硫氧化装置
CN112146453B (zh) 一种组合式烟气净化工艺
CN219186469U (zh) 硫资源化装置尾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