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3313A -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03313A CN112803313A CN202011632126.2A CN202011632126A CN112803313A CN 112803313 A CN112803313 A CN 112803313A CN 202011632126 A CN202011632126 A CN 202011632126A CN 112803313 A CN112803313 A CN 112803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shell
- arm
- clamping arm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joining or terminating cabl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线束加工设备包括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夹爪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一转轴于二者中部相互铰接,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第一夹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由壳体的顶部开口处伸出;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以夹持电线,且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壳体的外表面,以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加工线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电线的端部压接端子,然后需要将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插入连接器的插槽内,而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一般通过气动手指夹持电线,当气动手指的夹爪夹持于电线的末端插接端子时会因为受到气动手指本体的限制而发生干涉现象,因此在插接端子时气动手指的夹爪无法夹持于电线的末端,即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夹持电线的夹爪之间具有部分电线,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1.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夹持电线的夹爪之间的部分电线为弯曲状时,会导致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无法与连接器的插槽精准对位,导致插接端子的难度较大;2.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当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时,会导致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夹持电线的夹爪之间的部分电线发生弯曲,无法满足装配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夹持装置,能够改善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对位情况,且能够防止电线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因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发生弯曲。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夹持装置的线束加工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夹爪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一转轴于二者中部相互铰接,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夹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由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处伸出;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夹爪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以夹持电线,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并且在插接端子时不会因为受到所述壳体的限制而发生干涉现象,因此能够改善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对位情况,且能够防止电线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因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发生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于所述夹爪组件的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一滑动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壳体上下滑动,所述滑动件上倾斜设置有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夹臂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夹臂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内,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壳体上下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转动,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的缸筒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塞杆的避让口,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避让口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底部,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防止所述滑动件脱离所述壳体,有利于提高夹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和第三滑块,所述限位滑槽和所述第三滑块二者其一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另一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有利于增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电线之间的接触面积,且能够防止电线上下窜动,有利于提高夹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槽为弧形槽,能够进一步增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电线之间的接触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均设置有用于顶推压接于电线端部的端子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的径向尺寸沿其顶推方向递减,以便于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对其他电线进行避让,能够防止在插接端子时因受到所述顶推部自身的限制而与其他电线发生干涉,有利于保证将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完全插入连接器的插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线束加工设备,其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夹持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加工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并且在插接端子时不会因为受到所述壳体的限制而发生干涉现象,因此能够改善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对位情况,且能够防止电线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因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发生弯曲。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夹爪组件与滑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夹爪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限位滑槽110、第一夹臂200、第一夹持部210、第一滑块220、第二夹臂300、第二夹持部310、第二滑块320、转轴400、驱动装置500、滑动件600、第一导向滑槽610、第二导向滑槽620、第三滑块630、限位槽700、顶推部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出现若干、大于、小于、超过、以上、以下、以内等词,其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出现第一、第二等词,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和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100、夹爪组件和驱动装置500。
壳体100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夹爪组件设置于壳体100内,夹爪组件包括第一夹臂200和第二夹臂300,第一夹臂200和第二夹臂300通过一转轴于二者中部相互铰接,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0,第一夹臂2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210,第二夹臂30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部31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均由壳体100的顶部开口处伸出,驱动装置500与夹爪组件传动连接,驱动装置500能够驱动第一夹臂200和第二夹臂300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能够相互靠近以夹持电线,且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壳体100的外表面,以使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
上述结构中,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壳体100的外表面,以使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并且在插接端子时不会因为受到壳体100的限制而发生干涉现象,因此能够改善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对位情况,且能够防止电线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因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发生弯曲。
参照图4和图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内于夹爪组件的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一滑动件600,驱动装置500能够驱动滑动件600相对壳体100上下滑动,滑动件600上倾斜设置有第一导向滑槽610和第二导向滑槽620,第一夹臂20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滑块220,第二夹臂300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滑块320,第一滑块220滑动设置于第一导向滑槽610内,第二滑块320滑动设置于第二导向滑槽620内,滑动件600相对壳体100上下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夹臂200和第二夹臂300相对转动,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具体的,第一导向滑槽610的上端和第二导向滑槽620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向滑槽610的下端和第二导向滑槽620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以使滑动件600相对壳体100上下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滑块220和第二滑块320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带动第一夹臂200和第二夹臂300相对转动,当然,第一导向滑槽的上端和第二导向滑槽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大于第一导向滑槽的下端和第二导向滑槽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00为气缸组件,气缸组件的缸筒连接于壳体100的底部,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让气缸组件的活塞杆的避让口(图中未示出),气缸组件的活塞杆穿过避让口并连接于滑动件600的底部,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气缸组件的缸筒也可以设置于壳体内,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也可以为液压缸组件,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600与壳体100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防止滑动件600脱离壳体100,有利于提高夹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110和第三滑块630,第三滑块630设置于滑动件600上,限位滑槽110设置于壳体100上,第三滑块630滑动设置于限位滑槽110内,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滑块设置于壳体上,限位滑槽设置于滑动件上,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2、图5和图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0朝向第二夹持部310的一侧以及第二夹持部310朝向第一夹持部210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槽700,有利于增大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与电线之间的接触面积,且能够防止电线上下窜动,有利于提高夹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图5和图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700为弧形槽,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与电线之间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3和图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上均设置有用于顶推压接于电线端部的端子的顶推部800,顶推部800的径向尺寸沿其顶推方向递减,以便于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对其他电线进行避让,能够防止在插接端子时因受到顶推部800自身的限制而与其他电线发生干涉,有利于保证将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完全插入连接器的插槽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加工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夹持装置。
上述结构中,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壳体100的外表面,以使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并且在插接端子时不会因为受到壳体100的限制而发生干涉现象,因此能够改善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对位情况,且能够防止电线在插接端子的过程中因压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与连接器的插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发生弯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以及“一些示例”等参考术语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为顶部开口的腔体结构;
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夹爪组件包括第一夹臂(200)和第二夹臂(300),所述第一夹臂(200)和所述第二夹臂(300)通过一转轴(400)于二者中部相互铰接,所述转轴(40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00),所述第一夹臂(2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210),所述第二夹臂(30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部(310),所述第一夹持部(2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0)均由所述壳体(100)的顶部开口处伸出;
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500)与所述夹爪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0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臂(200)和所述第二夹臂(300)相对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2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0)能够相互靠近以夹持电线,且所述第一夹持部(2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0)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壳体(100)的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2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0)在插接端子时能够夹持于电线的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于所述夹爪组件的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一滑动件(600),所述驱动装置(500)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600)相对所述壳体(100)上下滑动,所述滑动件(600)上倾斜设置有第一导向滑槽(610)和第二导向滑槽(620),所述第一夹臂(20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滑块(220),所述第二夹臂(300)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滑块(320),所述第一滑块(22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610)内,所述第二滑块(32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620)内,所述滑动件(600)相对所述壳体(100)上下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臂(200)和所述第二夹臂(300)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00)为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的缸筒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塞杆的避让口,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避让口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600)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6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滑槽(110)和第三滑块(630),所述限位滑槽(110)和所述第三滑块(630)二者其一设置于所述滑动件(600)上,另一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0)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310)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310)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210)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槽(7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00)为弧形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0)上均设置有用于顶推压接于电线端部的端子的顶推部(800),所述顶推部(800)的径向尺寸沿其顶推方向递减。
9.一种线束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2126.2A CN112803313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2126.2A CN112803313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03313A true CN112803313A (zh) | 2021-05-14 |
Family
ID=75808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32126.2A Pending CN112803313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03313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1114A (zh) * | 2010-05-20 | 2012-06-20 |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 电线剥皮压接装置 |
CN206029933U (zh) * | 2016-08-17 | 2017-03-22 | 广东亚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同时夹持多条线且节省空间的线夹 |
CN207788990U (zh) * | 2018-01-24 | 2018-08-31 | 东莞市同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行夹机械手 |
CN109038177A (zh) * | 2018-09-14 | 2018-12-18 | 昆山市德来福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射频连接器用毛纽扣自动生产设备 |
CN109301666A (zh) * | 2018-09-14 | 2019-02-01 | 昆山市德来福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
CN110323650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 端子压接装置以及端子压接方法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32126.2A patent/CN1128033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1114A (zh) * | 2010-05-20 | 2012-06-20 |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 电线剥皮压接装置 |
CN206029933U (zh) * | 2016-08-17 | 2017-03-22 | 广东亚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同时夹持多条线且节省空间的线夹 |
CN207788990U (zh) * | 2018-01-24 | 2018-08-31 | 东莞市同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行夹机械手 |
CN110323650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 端子压接装置以及端子压接方法 |
CN109038177A (zh) * | 2018-09-14 | 2018-12-18 | 昆山市德来福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射频连接器用毛纽扣自动生产设备 |
CN109301666A (zh) * | 2018-09-14 | 2019-02-01 | 昆山市德来福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34196B2 (en) | Shielded modular jack assembly | |
US7147498B1 (en) |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
KR20200128624A (ko) | 일종 지능화 계측기 데이터 버스 커넥터 | |
US20100071202A1 (en) | Cable-crimping tool for connectors | |
EP0102798B1 (en) | Cable clam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0825678A3 (en) | Electrical tap connector | |
CN215834853U (zh) | 插座装置 | |
CN112803313A (zh) |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 |
IE55489B1 (en) | Cable clamping device | |
US20200287342A1 (en) | Metal Foil Flaring Apparatus | |
JP3032256B2 (ja) | シールドピン自動組立装置 | |
CN108429190B (zh) |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电动拉紧设备 | |
US20190181583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ng cable | |
US4334353A (en) |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electrical cables to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US11894648B2 (en) | Dieless crimp head with positioning devices for crimp connectors | |
WO1988005966A1 (en) | Cluster assembly with aligning boss | |
EP0987798A3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1201433B2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CN220209460U (zh) | 高速信号传输线缆插头结构 | |
JPH03149771A (ja) | 電線接続装置 | |
CN105938947A (zh) | 连接端子 | |
CN212136755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线束 | |
CN112985795B (zh) | 装配检测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 |
CN220441094U (zh) | 一种工控设备的导轨固定装置 | |
CN219833225U (zh) | 一种连接防脱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