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1666A -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1666A
CN109301666A CN201811071732.4A CN201811071732A CN109301666A CN 109301666 A CN109301666 A CN 109301666A CN 201811071732 A CN201811071732 A CN 201811071732A CN 109301666 A CN109301666 A CN 109301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actuator
connecting plate
coiling devi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17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中涛
马卫波
李先明
张春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RAFOX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RAFOX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RAFOX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RAFOX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17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1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1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1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和第二气缸、受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壳体、受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一伸缩杆、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二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末端的推块、受所述推块驱动进行张开与靠拢的一对绕线杆、受所述第二伸缩杆驱动进行张开与闭合的一对第一夹爪,所述绕线杆位于所述第一夹爪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贯穿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内进行伸缩,所述第一伸缩杆贯穿在所述旋转壳体内进行伸缩且可与所述旋转壳体同步旋转。本发明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空间占用小,绕线的长短便于调节,且便于绕线后成型产品的下料。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绕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毛纽扣连接器是采用一定长度的丝状线材经过弯折扭曲,最后成型成设计尺寸。毛纽扣连接器由于经过弯折扭曲制成具有无规则传输方向特点,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射频微波毫米波天线中。毛纽扣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丝线缠绕成团或缠绕成条状,要实现其自动化操作,则设计一款自动绕线装置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绕线设备,其空间占用面积大,且绕线后的产品整体尺寸调整困难,且绕线杆支撑不够,易被拉扯变形,影响缠绕成型后产品的尺寸,且下料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绕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空间占用小,绕线的长短便于调节,且便于绕线后成型产品的下料。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和第二气缸、受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壳体、受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一伸缩杆、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二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末端的推块、受所述推块驱动进行张开与靠拢的一对绕线杆、受所述第二伸缩杆驱动进行张开与闭合的一对第一夹爪,所述绕线杆位于所述第一夹爪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贯穿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内进行伸缩,所述第一伸缩杆贯穿在所述旋转壳体内进行伸缩且可与所述旋转壳体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推块上设置有两个呈八字形的滑槽,所述推块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卡入所述滑槽内的销轴,所述绕线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两对开口,两个所述滑块的两端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形成了对所述滑块滑动方向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夹爪通过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包括呈C型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中部且外伸出的凸出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端部的夹持杆,两个所述第一夹爪中的所述凸出部在相对面上为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块且端部插入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与所述斜面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夹爪的张开与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第四驱动件的旋转轴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驱动实现旋转壳体的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驱动件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杠,所述丝杠上配合设置有一螺母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可旋转的卡入在所述螺母座上,从而实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为一“工”字形连接部,所述螺母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工”字形连接部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被所述卡槽限定了轴线的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轴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固定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槽的旋转传动键。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实现空间运动的三模组驱动模组,所述三轴驱动模组包括第六驱动件、受所述第六驱动件驱动实现前后运动的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七驱动件、受所述第七驱动件驱动实现左右运动的第三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八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受所述第八驱动件驱动实现上下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自动绕线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空间占用小,绕线的长短便于调节,且便于绕线后成型产品的下料。具体的,在绕线时,首先第一夹爪夹住线头,然后将线头向外拉出一段长度,此时,两根绕线杆对称设置在第一夹爪两侧,并张开至设计间距;第一夹爪、绕线杆同步旋转,同时可配合扭转单元的扭转作用,将波浪状线材呈一定扭转状态后缠绕呈条状结构;当需要取下缠绕后的条状结构时,两根绕线杆向中间靠拢,第一夹爪张开,再配合夹爪将其取出,下料简便;本设计中的绕线杆是固定在一滑块上,强度高,能够为绕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易变形,从而保障了绕线产品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杆驱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末端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末端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夹爪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4自动绕线装置;41三轴驱动模组,42第一连接板,43第四驱动件,44第五驱动件,45旋转壳体,46第一伸缩杆,47第二伸缩杆,48推块,49绕线杆,410第一夹爪,4101连接部,4102凸出部,4103夹持杆,411滑槽,412滑块,413销轴,414开口,415固定块,416第六驱动件,417第二连接板,418第七驱动件,419第三连接板,420第八驱动件,421丝杠,422螺母座,423“工”字形连接部,424条形槽,425第二气缸,426同步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一种自动绕线装置4,其包括三轴驱动模组41、受三轴驱动模组41驱动的第一连接板4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42上的第四驱动件43、第五驱动件44和第二气缸425、受第四驱动件43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壳体45、受第五驱动件44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一伸缩杆46、受第二气缸44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二伸缩杆47、设置在第一伸缩杆46末端的推块48、受推块48驱动进行张开与靠拢的一对绕线杆49、受第二伸缩杆47驱动进行张开与闭合的一对第一夹爪410。第二伸缩杆47贯穿在第一伸缩杆46内进行伸缩,第一伸缩杆46贯穿在旋转壳体45内进行伸缩且可与旋转壳体45同步旋转。
推块48上设置有两个呈八字形的滑槽411,推块48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一滑块412,滑块412上设置有卡入滑槽411内的销轴413,绕线杆49固定设置在滑块412上。旋转壳体45上设置有两对开口414,两个滑块412的两端穿过开口414,从而形成了对滑块412滑动方向的导向作用。
旋转壳体45上设置有一固定块415,第一夹爪410通过弹性件分别设置在固定块415的两侧。第一夹爪410包括呈C型的连接部4101、位于连接部4101中部且外伸出的凸出部4102、位于凸出部4102端部的夹持杆4103,两个第一夹爪410中的凸出部4102在相对面上为斜面,第二伸缩杆47穿过固定块415且端部插入两个凸出部4102之间与所述斜面配合实现第一夹爪410的张开与闭合。
三轴驱动模组41包括第六驱动件416、受第六驱动件416驱动实现前后运动的第二连接板417、固定在第二连接板417上的第七驱动件418、受第七驱动件418驱动实现左右运动的第三连接板419、固定在第三连接板419的第八驱动件420,第一连接板42受所述第八驱动件420驱动实现上下运动。
旋转壳体45上设置有同步带轮426,第四驱动件43的旋转轴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驱动实现旋转壳体45的同步旋转。第五驱动件44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杠421,丝杠421上配合设置有一螺母座422,第一伸缩杆46的端部可旋转的卡入在所述螺母座422上,从而实现第一伸缩杆46的伸缩运动。第一伸缩杆46的端部为一“工”字形连接部423,螺母座422上设置有卡槽(图中未标识),所述“工”字形连接部423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被所述卡槽限定了轴线的自由度。旋转壳体45上设置有轴向的条形槽424,第一伸缩杆46上固定设置有穿过条形槽424的旋转传动键(图中未标识),通过所述旋转传动键实现了旋转壳体45与第一伸缩杆46的同步旋转,同时,旋转壳体45带着滑块412、固定在滑块412上的绕线杆49、固定块415以及第一夹爪410同步旋转,且第一伸缩杆46相对于旋转壳体45可轴线移动。
本实施例一种自动绕线装置4还设置有检测绕线杆49是否断裂的光栅(图中未标识),防止绕线杆49断裂后失去绕线功能。
本实施例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在绕线时,首先第一夹爪410移动至扭转单元3的输出端并夹住线头,然后将线头向外拉出一段长度,此时,两根绕线杆49对称设置在第一夹爪410两侧,并张开至设计间距;第一夹爪410、绕线杆49同步旋转,同时配合扭转单元的扭转作用,将波浪状线材呈一定扭转状态后缠绕呈条状结构;当需要取下缠绕后的条状结构时,两根绕线杆49向中间靠拢,第一夹爪410张开,再配合夹爪将其取出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和第二气缸、受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壳体、受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一伸缩杆、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伸缩的第二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末端的推块、受所述推块驱动进行张开与靠拢的一对绕线杆、受所述第二伸缩杆驱动进行张开与闭合的一对第一夹爪,所述绕线杆位于所述第一夹爪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贯穿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内进行伸缩,所述第一伸缩杆贯穿在所述旋转壳体内进行伸缩且可与所述旋转壳体同步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上设置有两个呈八字形的滑槽,所述推块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卡入所述滑槽内的销轴,所述绕线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两对开口,两个所述滑块的两端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形成了对所述滑块滑动方向的导向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夹爪通过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包括呈C型的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中部且外伸出的凸出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端部的夹持杆,两个所述第一夹爪中的所述凸出部在相对面上为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块且端部插入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与所述斜面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夹爪的张开与闭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第四驱动件的旋转轴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驱动实现旋转壳体的同步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杠,所述丝杠上配合设置有一螺母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可旋转的卡入在所述螺母座上,从而实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为一“工”字形连接部,所述螺母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工”字形连接部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被所述卡槽限定了轴线的自由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轴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固定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槽的旋转传动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实现空间运动的三模组驱动模组,所述三轴驱动模组包括第六驱动件、受所述第六驱动件驱动实现前后运动的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七驱动件、受所述第七驱动件驱动实现左右运动的第三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八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受所述第八驱动件驱动实现上下运动。
CN201811071732.4A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Pending CN109301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1732.4A CN109301666A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1732.4A CN109301666A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1666A true CN109301666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6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1732.4A Pending CN109301666A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16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3313A (zh) * 2020-12-31 2021-05-14 广东亚泰科技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95602A1 (en) * 2002-04-15 2003-10-16 Neuropace, Inc. Reinforced sensing and stimulation leads and use in detection systems
CN203187213U (zh) * 2013-02-04 2013-09-11 东莞市中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装置
CN108493644A (zh) * 2018-04-25 2018-09-04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的毛纽扣互连结构件
CN209071798U (zh) * 2018-09-14 2019-07-05 昆山市德来福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95602A1 (en) * 2002-04-15 2003-10-16 Neuropace, Inc. Reinforced sensing and stimulation leads and use in detection systems
CN203187213U (zh) * 2013-02-04 2013-09-11 东莞市中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装置
CN108493644A (zh) * 2018-04-25 2018-09-04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的毛纽扣互连结构件
CN209071798U (zh) * 2018-09-14 2019-07-05 昆山市德来福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3313A (zh) * 2020-12-31 2021-05-14 广东亚泰科技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1798U (zh)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CN107093769A (zh) 一种卷绕机构
CN109301666A (zh)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CN208631845U (zh) 一种电缆卷线器
CN110817526B (zh) 一种基于连杆传动原理的可调节式布料收卷装置
CN109038177A (zh) 一种微波射频连接器用毛纽扣自动生产设备
CN113587610B (zh) 一种用于新型纺织机的布料烘干装置
CN209259238U (zh) 一种取料方便的布料收卷装置
CN208923539U (zh) 一种微波射频连接器用毛纽扣自动生产设备
CN106835391B (zh) 一种兔毛毛条加捻装置
CN211628785U (zh) 一种生产电线电缆ky线的绞线设备
CN105880429B (zh) 用于合金丝材校直的组合装置
CN207288404U (zh) 一种细铜丝拉丝装置
CN209843855U (zh) 卷针组件及卷绕装置
CN203170742U (zh) 卧式的双头中拉机
CN211056422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线缆收放装置
CN209127773U (zh) 一种塑料丝卷线装置
CN209447956U (zh) 卷绕装置
CN204947028U (zh) 电芯夹持机构及电池制作装置
CN100446692C (zh) 束发捆绑设备
CN209849577U (zh) 一种电缆拉丝装置
CN209024708U (zh) 一种加弹机的丝束快速移动机构
CN207563640U (zh) 线缆机拉线器
CN208240889U (zh) 一种接续防雷接地线夹
CN212953653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