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287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2874A
CN112802874A CN202011229806.XA CN202011229806A CN112802874A CN 112802874 A CN112802874 A CN 112802874A CN 202011229806 A CN202011229806 A CN 202011229806A CN 112802874 A CN112802874 A CN 112802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de edge
electrode
insulating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8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杨植
曹顶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02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与边框对应的面板部分中提供包括侧边缘触摸电极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克服了由物理硬件按钮导致的设计限制,从而实现更好和更有创造性的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9年11月1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46090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各种类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需求正在增加。在这点上,最近广泛使用了一系列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这种显示装置(特别是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常在显示图像的屏幕的周边的边框中设置有分别具有特定功能(例如音量控制或电源通/断)的物理硬件按钮。这种物理硬件按钮的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显示装置的尺寸和部件的数量,并导致制造困难。
发明内容
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能够克服由物理硬件按钮引起的设计限制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更好且更有创造性的设计以及其中所需的部件的尺寸和数量的减小。
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实现物理硬件按钮的功能而无需提供这种按钮。
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在边框中实现触摸感测软按钮,使得可以从边框去除所有物理硬件按钮。
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触摸传感器结构的显示装置,该触摸传感器结构包括在显示面板的与边框对应的位置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以便实现软按钮。
根据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其中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源区域,非有源区域包括第一布线区域和第二布线区域;晶体管,位于基板上方和有源区域中;器件绝缘层,位于晶体管上方;像素电极,位于器件绝缘层上方,并且经由器件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发光层,位于像素电极上方;公共电极,位于发光层上方;封装层,位于公共电极上方,位于有源区域和第一布线区域中,并且在第一布线区域中具有倾斜表面;一个或多个坝部(dam),位于第一布线区域和第二布线区域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具有比周围部分的高度高的高度;以及侧边缘触摸电极,位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中:第一布线区域、第二布线区域、或第一布线区域和第二布线区域的组合。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与封装层的倾斜表面重叠。
与封装层的倾斜表面重叠的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括设置在有源区域中的触摸传感器材料。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被定位成比一个或多个坝部更靠外。
被定位成比一个或多个坝部更靠外的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括设置在有源区域中的显示电极材料或触摸传感器材料(即,触摸传感器金属)。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位于侧边缘触摸电极下方;金属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下方;第二绝缘层,位于金属层下方;以及栅电极材料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下方。
栅电极材料层可以包括与晶体管的栅电极相同的栅电极材料。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括与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相同的源/漏电极材料。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
金属层可以经由第二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双重(double)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位于侧边缘触摸电极下方;金属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下方;第二绝缘层,位于金属层下方;以及栅电极材料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下方。
栅电极材料层可以包括与晶体管的栅电极相同的栅电极材料。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括与像素电极相同的像素电极材料。
在有源区域中,源/漏电极材料层可以位于第一绝缘层上方。在非有源区域中,提供侧边缘触摸电极的像素电极材料层可以位于第一绝缘层上方。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或者经由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在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的情况下,金属层可以经由第二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源/漏电极材料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方,并包括与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相同的源/漏电极材料;以及外围绝缘层,位于源/漏电极材料层上方,位于侧边缘触摸电极下方,包括与器件绝缘层相同的绝缘材料,并且位于非有源区域中。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源/漏电极材料层。
源/漏电极材料层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或者经由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在源/漏电极材料层经由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的情况下,金属层可以经由第二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和第一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或者经由外围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三重(triple)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触摸传感器,位于有源区域中的封装层上方;以及多条触摸线,将多个触摸传感器连接到位于非有源区域中的触摸焊盘部分。
多条触摸线可以连接到位于有源区域中的多个触摸传感器或者从该多个触摸传感器延伸,沿着封装层的倾斜表面向下延伸,在一个或多个坝部上方延伸,并且连接到触摸焊盘部分。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含与触摸传感器相同的金属。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被定位成与封装层的倾斜表面重叠,或者被定位成比一个或多个坝部更靠外。
多个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多个触摸电极和多个桥接部(bridge)。每个桥接部可以连接多个触摸电极中的两个相邻触摸电极。多个触摸电极和多个桥接部被设置在不同的层中,其中传感器绝缘层被夹在其间。
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括与多个触摸电极相同的触摸电极金属或者与多个桥接部相同的桥接部金属。
多个触摸电极可以包括延伸到非有源区域的第一布线区域的第一触摸电极。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包括与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相交的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触摸感测电路,该触摸感测电路将具有可变电压电平的触摸驱动信号提供给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并根据侧边缘触摸电极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
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和侧边缘触摸电极可以位于单层中。
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可以包括:第一触摸电极部分,比侧边缘触摸电极更邻近有源区域;第二触摸电极部分,比侧边缘触摸电极更远离有源区域;以及多个桥接部之中的桥接部,连接第一触摸电极部分和第二触摸电极部分。
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可以延伸超过第一布线区域到达第二布线区域。
侧边缘触摸电极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第二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相交的第二侧边缘触摸电极。
多个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延伸到非有源区域的第一布线区域的第一触摸传感器。第一触摸传感器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可以对应于侧边缘触摸电极。触摸传感器部分可以包括与多个触摸电极相同的触摸电极金属或者与多个桥接部相同的桥接部金属。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侧边缘触摸线,位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中:第一布线区域、第二布线区域、或第一布线区域和第二布线区域的组合,并且电连接到侧边缘触摸电极;以及触摸感测电路,通过侧边缘触摸线检测根据侧边缘触摸电极的电容变化的触摸,并根据是否检测到触摸来执行预定的按钮处理。
基板可以是弯曲的,基板的与有源区域对应的部分可以被向前引导,并且基板的与第二布线区域对应的部分可以被向侧面引导。
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具有能够克服由物理硬件按钮引起的设计限制的结构,从而实现更好且更有创造性的设计以及其中所需的部件的尺寸和数量的减小。
另外,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实现物理硬件按钮的功能而无需提供这种按钮。
另外,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在边框中实现触摸感测软按钮,使得可以从边框去除所有物理硬件按钮。
另外,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具有触摸传感器结构,该触摸传感器结构包括在显示面板的与边框对应的位置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以便实现软按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基板;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触摸传感器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每个子像素的等效电路;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至图10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的示例;
图11至图18是沿图6和图7的平面图中的线A-A'截取的各种截面图;
图19是沿图8的平面图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20是沿图9的平面图中的线C-C'的截面图;
图21和图22是沿图10的平面图中的线D-D'的截面图;以及
图2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显示装置的侧边缘触摸感测区域中实现的第一到第三软按钮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示例或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在附图中,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现的具体示例或实施例,并且即使当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时,它们也可以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此外,在以下对本发明的示例或实施例的描述中,当确定该描述可能使得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主题反而不清楚时,将省略对本文包含的公知功能和部件的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包含”、“构成”、“由……组成”和“由……形成”之类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本文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来描述本发明的元件。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都不用于定义元件的本质、顺序、次序或数量等,而仅用于将相应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
当提到第一元件“连接或耦合到”、“接触或重叠”等第二元件时,应该解释为第一元件不仅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或“直接接触或重叠”第二元件,而且第三元件也可以“插入”第一和第二元件之间,或者第一和第二元件可以通过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耦合”、“接触或重叠”等。此处,第二元件可以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耦合”、“接触或重叠”等的两个或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
当诸如“之后”、“随后”、“下一个”、“之前”等的时间相对术语用于描述元件或配置的过程或操作,或操作、处理、制造方法中的流程或步骤时,这些术语可用于描述非连续或非顺序的过程或操作,除非一起使用术语“直接”或“立即”。
此外,当提到任何尺寸、相对大小等时,应该考虑元件或特征的数值或相应的信息(例如,水平、范围等)包括可能由各种因素(例如,过程因素、内部或外部影响、噪声等)引起公差或误差范围,即使在未指明相关描述时。此外,术语“可以”完全包含术语“能够”的所有含义。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基板200。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每个子像素的等效电路。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屏幕部分和在屏幕部分的外围且在其上不显示图像的边框部分。
屏幕部分可以是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被暴露的部分,同时是显示面板的有源区域。边框部分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外壳(或壳体),同时是显示面板的非有源区域。
边框部分可以包括暴露于侧面的侧边框部分和暴露于前面的前边框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当从前面观看显示装置100时,可以不存在前边框部分。即,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不包括前边框部分。
参考图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不包括通常设置在侧边框部分中的物理按钮。在本文中,物理按钮可以是典型的硬件按钮,诸如音量按钮(或多个音量按钮)、锁定按钮(或电源按钮)和用户可以用物理力按压的其他功能按钮。
参考图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未设置有物理按钮,但可以包括软按钮(或多个软按钮)以代替物理按钮。
在这点上,参考图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在侧边框部分、前边框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中具有触摸传感器结构,以实现(多个)软按钮。显示装置100可通过使用侧边框部分和前边框部分中的一个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检测边框部分上的触摸来处理用户输入。
参考图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侧边框部分和前边框部分中的一个的通过设置在其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来实现触摸感测的区域被称为侧边缘触摸感测区域。即,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设置有(多个)软按钮的区域被称为侧边缘触摸感测区域。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作为提供显示功能的部件的: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中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彼此交叉,并且多个子像素连接到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栅极驱动器电路,其依次将栅极信号输出到多条栅极线;以及源极驱动器电路,将图像数据电压VDATA输出到多条数据线。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其中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其中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源区域。用于显示图像的多个子像素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有源区域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条信号线,例如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以便驱动多个子像素。
在显示面板中,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可以被设置为彼此交叉。例如,多条数据线可以按行或列排列,而多条栅极线可以按列或行排列。在下文中,为了简洁起见,将多条数据线描述为按行排列,而将多条栅极线描述为按列排列。
控制器通过向源极驱动器电路和栅极驱动器电路提供驱动其操作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例如,数据驱动定时控制信号和栅极驱动定时控制信号)来控制源极驱动器电路和栅极驱动器电路。
控制器在由各个帧实现的时间点开始扫描,将从外部源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源极驱动器电路可读的数据信号格式,输出经转换的图像数据,并响应于扫描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数据驱动。控制器可以是在典型显示技术中使用的定时控制器,或者是包括定时控制器并被配置为执行其它控制功能的控制装置。控制器可以作为与源极驱动器电路分离的部件提供,或者与源极驱动器电路组合以形成集成电路(IC)。
源极驱动器电路通过响应于从控制器输入的图像数据而将图像数据电压提供给多条数据线来驱动多条数据线。源极驱动器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每个S-DIC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数模转换器(DAC)、输出缓冲器等。在一些情况下,每个S-DIC还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
每个S-DIC可使用带式自动接合(TAB)结构或玻璃上芯片(COG)结构直接连接到显示面板的接合焊盘,可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上,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作为显示面板的集成部分提供。此外,每个S-DIC可使用安装在连接到显示面板的膜上的膜上芯片(COF)结构来实现。
栅极驱动器电路通过向多条栅极线依次提供扫描信号来依次驱动多条栅极线。在本文中,栅极驱动器电路也可以被称为“扫描驱动器电路”。
栅极驱动器电路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电平移位器等。
栅极驱动器电路可以使用TAB结构、COG结构或面板上芯片(COP)结构连接到显示面板的接合焊盘,可以使用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上的面板内栅极(GIP)结构来实现,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提供为显示面板的集成部分。此外,栅极驱动器电路可以包括使用安装在连接到显示面板的栅极电路膜上的COF结构实现的多个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G-DIC)。
栅极驱动器电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具有导通或关断电压的扫描信号依次提供给多条栅极线。
根据驱动方法、面板的设计等,源极驱动器电路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侧(例如,显示面板的上方或下方或上部或下部上),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两侧(例如,显示面板的上方和下方或上部和下部上)。根据驱动方法、面板的设计等,栅极驱动器电路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侧(例如,显示面板的右侧或左侧或右部或左部上),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两侧(例如,显示面板的右侧和左侧或右部和左部上)。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是自发光显示器,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量子点显示器或微发光二极管(微LED)显示器。
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是OLED显示器的情况下,每个子像素可以包括自发光OLED作为发光二极管(即,发光元件)。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是量子点显示器的情况下,每个子像素可以包括由被称为量子点的自发光半导体晶体构成的发光二极管。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是微LED显示器的情况下,每个子像素可以包括自发光且基于无机的微LED作为发光二极管。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是除了显示面板之外还包括发光装置(例如,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LCD)等。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除了显示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触摸感测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和触摸驱动器电路,该触摸传感器包括触摸电极,该触摸驱动器电路驱动触摸传感器以提供触摸感测功能。
参考图2A和图2B,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可弯曲的柔性基板200和连接到基板200的外围部分的柔性印刷电路FPC。
参考图2A与图2B,基板200可以包括有源区域AA以及位于有源区域AA外围的非有源区域。有源区域AA是其中提供用于显示驱动的多个子像素的区域。非有源区域可以包括围绕有源区域AA的第一布线区域RA1、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外部的第二布线区域RA2等。此处,基板200可以弯曲,基板200的与有源区域AA对应的部分可以指向前面,并且基板200的与第二布线区域RA2对应的部分(即,侧边框部分)可以指向侧面。
参考图2A和图2B,包括连接到源极驱动器电路SDC的源极焊盘部分的驱动器电路区域DCA可以存在于基板200的外围部分中。例如,具有接合上芯片(COB)结构或面板上芯片(COP)结构的源极驱动器电路SDC可以接合到驱动器电路区域DCA的源极焊盘部分。
参考图2A,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检测触摸的触摸驱动器电路TDC的情况下,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以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FPC上或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FPC的印刷电路板(PCB)上。
参考图2B,在存在于基板200的外围的驱动器电路区域DCA中,除了连接到源极驱动器电路SDC的源极焊盘部分之外,还可以设置连接到触摸驱动器电路TDC的触摸焊盘部分。例如,具有COG结构或COP结构的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以接合到驱动电路区域DCA的触摸焊盘部分。
例如,如图2B所示,单个源极焊盘部分区域可以设置在基板200的驱动器电路区域DCA的中央部分中,而两个触摸焊盘部分区域可以设置在单个源极焊盘部分区域的两侧。接合到单个源极焊盘部分区域的源极驱动器电路SDC和接合到两个触摸焊盘部分区域的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以集成到单个源极读出集成电路(SRIC)中。
参考图2A和图2B,显示链接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其组合的至少一个中。显示链接线将诸如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的显示信号线连接到源极驱动器电路SDC和柔性印刷电路FPC,通过该显示信号线驱动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
请参考图2A与图2B,用于触摸感测的触摸电极可以设置于有源区域AA内。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触摸电极和触摸驱动器电路TDC的触摸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其组合的至少一个中。如图2A所示,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以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FPC或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FPC的PCB上。可替换地,如图2B所示,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以安装在驱动器电路区域DCA上。
参考图2A和图2B,基板200可以包括在驱动电路区域DCA和有源区域AA之间的弯曲区域BA。将基板200的弯曲区域BA弯曲,使得驱动器电路区域DCA、柔性印刷电路FPC等位于基板200的后部。
参考图2A和图2B,基板200的非有源区域可以弯曲,使得第二布线区域RA2位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上。即,基板200的第二布线区域RA2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边框部分。
可替换地,参考图2A和图2B,基板200的非有源区域可以弯曲,使得基板200的第一布线区域RA1位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上。即,基板200的第一布线区域RA1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边框部分。
可替换地,参考图2A和图2B,基板200的非有源区域可以弯曲,使得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位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上。即,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边框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参考图2A和图2B,基板200的非有源区域可以弯曲,使得基板200的第一布线区域RA1位于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上,并且基板200的第二布线区域RA2可以位于显示装置100的后表面上。即,基板200的第一布线区域RA1可以对应于侧边框部分,而基板200的第二布线区域RA2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100的后表面。
参考图2A和图2B,触摸传感器结构设置在基板200的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它们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中,以实现代替物理按钮的软按钮。现在将参考图6至图23更详细地描述设置在基板200的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其组合的至少一个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各种实施例。
参考图3,除了实现软按钮的触摸传感器结构之外,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检测有源区域AA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结构。
参考图3,根据实施例的与显示装置100的有源区域AA对应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可以包括布置在与有源区域AA对应的区域中的多个触摸电极TE以及将多个触摸电极TE电连接到触摸驱动器电路TDC的多条触摸线TL。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执行自电容触摸感测或互电容触摸感测。
例如,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基于诸如手指或笔(例如,触控笔)的触摸物体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自电容来检测触摸。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通过将触摸驱动信号施加到多个触摸电极TE并感测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基于触摸物体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自电容来检测触摸事件或确定触摸坐标。(本文使用的术语“检测触摸事件”是指“确定是否进行了触摸”。)
在另一示例中,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基于触摸电极TE之间的互电容来检测触摸。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触摸电极TE被分类为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将触摸驱动信号施加到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驱动触摸电极,并感测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感测触摸电极,从而基于驱动触摸电极与感测触摸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检测触摸事件或确定触摸坐标。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中,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通常可以彼此交叉地排列,如图3所示。
参考图3,例如,在按行排列的触摸电极TEr中和按列排列的触摸电极TEc中,触摸电极TEr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而触摸电极TEc可以是感测触摸电极。在另一示例中,触摸电极TEr可以是感测触摸电极,而触摸电极TEc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
可以根据触摸感测的类型(例如,自电容触摸感测或互电容触摸感测)而不同地设计多个触摸电极TE的形状、布局等。
例如,在自电容触摸感测中,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具有彼此不重叠的块形状。在互电容触摸感测中,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具有彼此交叉的条形形状。可替换地,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其两个或更多个分开的部分彼此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分别具有斜方形(或菱形)、四边形等的形状。
参考图3,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触摸感测电路,该触摸感测电路包括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和触摸控制器TCTR。
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感测触摸电极TE,生成包括感测值的感测数据,并将感测数据输出到触摸控制器TCTR。触摸控制器TCTR可以使用感测数据来检测触摸事件或者确定触摸坐标。
触摸控制器TCTR可以被实现为应用处理器(AP)等。
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和触摸控制器TCTR可以被实现为单独的部件或者彼此集成以形成单个部件。
参考图4,将简要描述显示装置100的每个子像素的结构。
参考图4,显示装置100的每个子像素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ED、驱动发光二极管ED的驱动晶体管DRT、由通过扫描线SCL提供的扫描信号SCAN(其中,扫描信号SCAN是一种栅极信号GATE,而扫描线SCL是一种栅极线GL)通-断控制以控制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数据线DL之间的电连接的扫描晶体管SCT、以及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存储电容器Cst等。
图4所示的子像素结构是基本的2T1C结构,即由两个晶体管(2T)和一个电容器(1C)组成的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子像素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晶体管、一个或多个电容器、或者一个或多个晶体管和电容器。
发光二极管ED包括像素电极PE、公共电极CE和位于像素电极PE与公共电极CE之间的发光层EL。发光二极管ED的像素电极PE可以是阳极或阴极,而公共电极CE可以是阴极或阳极。发光二极管ED可以是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二极管(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
基础电压EVSS可以施加到发光二极管ED的公共电极CE。例如,基础电压EVSS可以是地电压或类似于地电压的电压。
驱动晶体管DRT是驱动发光二极管ED的晶体管,并且包括第一节点n1、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
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可以是与栅极节点对应的节点,并且电连接到扫描晶体管SCT的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可以电连接到发光二极管ED的像素电极PE,并且可以是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三节点n3可以是被施加驱动电压EVDD的节点,可以电连接到通过其施加驱动电压EVDD的驱动电压线DVL,并且可以是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
扫描晶体管SCT可响应于通过多条扫描线SCL中的对应扫描线SCL(即一种栅极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SCAN,控制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多条数据线DL中的对应数据线DL之间的连接。
扫描晶体管SCT的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可电连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L。扫描晶体管SCT的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可电连接到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扫描晶体管SCT的栅极节点可电连接到扫描线SCL(即一种栅极线GL),以使扫描信号SCAN施加于其上。
扫描晶体管SCT可由具有导通电平栅极电压的扫描信号SCAN导通,以将通过相应的数据线DL提供的图像数据电压Vdata传输到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
扫描晶体管SCT由具有导通电平栅极电压的扫描信号SCAN导通,并由具有关断电平栅极电压的扫描信号SCAN关断。在扫描晶体管SCT是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导通电平栅极电压可以是高电平电压,而关断电平栅极电压可以是低电平电压。在扫描晶体管SCT是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导通电平栅极电压可以是低电平电压,而关断电平栅极电压可以是高电平电压。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电连接到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并在单帧时间内保持与图像信号电压对应的图像数据电压Vdata或与图像数据电压Vdata对应的电压。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是有意设计在驱动晶体管DRT外部的外部电容器,而不是存在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寄生电容器(例如Cgs或Cgd),即内部电容器。
驱动晶体管DRT和扫描晶体管SCT中的每一个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驱动晶体管DRT和扫描晶体管SCT都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驱动晶体管DRT和扫描晶体管SCT中的一个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而驱动晶体管DRT和扫描晶体管SCT中的另一个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图4中示出的每个子像素的结构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示例。子像素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晶体管,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可替换地,多个子像素的整体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或者多个子像素中的一些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参考图1、图2A、图2B和图5,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基板200,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AA和其上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源区NA;晶体管阵列层520,位于基板200上方,并且其中设置有多个晶体管(例如,DRT和SCT);绝缘层530,位于其中设置有多个晶体管的晶体管阵列层520上方;发光二极管层540,位于绝缘层530上方,并且其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ED;以及封装层550,设置在发光二极管层540上方。
发光二极管层54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电极PE、位于多个像素电极PE上方的多个发光层EL、位于多个发光层EL上方的公共电极CE等。
封装层550可以位于发光二极管层540的公共电极CE上方,同时位于有源区域AA与第一布线区域RA1之间。封装层550可以在第一布线区域RA1中具有倾斜表面。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与第二布线区域RA2之间的边界处的一个或多个坝部。坝部的高度可以高于周围部分的高度。
参考图1、图2A、图2B和图5,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它们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以实现(多个)软按钮。根据图5的示例,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设置在第二布线区域RA2中。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侧边缘触摸线,该侧边缘触摸线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它们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中,并且电连接到侧边缘触摸电极STE。
参考图5的示例,在第一布线区域RA1中,通过其提供基础电压EVSS的基础电压电极560和电连接到基础电压电极560的电源图案570可以设置在基板上。
参考图5,器件结构510可以设置在基板200的后表面上,使得基板200沿着器件结构510弯曲。因此,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上,从而在侧边框部分中提供(多个)软按钮。
封装层550可以是单层,或者如图5所示,由多个层551、552和553构成。例如,封装层550可以具有多层配置,其中第一无机封装层551、有机封装层552、第二无机封装层553等垂直堆叠。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是例如移动设备,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包括显示面板的计算设备,诸如笔记本电脑;或任何其他电子设备,诸如TV、信息亭;或包括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至图10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在侧边缘触摸感测区域中实现(多个)软按钮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平面结构的实施例,并且将参考图11至图22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在侧边缘触摸感测区域中实现(多个)软按钮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截面结构的实施例。
图6至图10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示例。在这些示例中,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将被描述为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FPC上或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FPC的印刷电路板(PCB)上,如图2A所示。
参考图6至图8,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设置在基板200的非有源区域NA中包括的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电连接到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线STL可以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第二布线区域RA2中。
如图6所示,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中的一些可以设置于位于有源区域AA一侧的第二布线区域RA2中,而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中的其他电极可以设置于位于有源区域AA另一侧的第二布线区域RA2中。可替换地,如图7及图8所示,所有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设置于位于有源区域AA一侧的第二布线区域RA2中。
参考图6至图8,在示例中,触摸感测电路可分别通过侧边缘触摸电极STE获得感测值,并基于获得的感测值,确定用户是否触摸了相应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所在的边框部分。感测值可以是对应于在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和诸如手指的物体之间形成的自电容或其变化的值。
参考图8,可以完全不考虑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而设置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和一条或多条侧边缘触摸线STL。触摸驱动器电路TDC可驱动和感测设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而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r和TEc的驱动和感测操作无关。
参考图9,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中,并且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设置在第二布线区域RA2中。
参考图9,一条或多条侧边缘触摸线STL可以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中,并且一条或多条侧边缘触摸线STL可以设置在第二布线区域RA2中。
参考图9,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TEr和TEc)中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TEr可以从非有源区域AA延伸到设置有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
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TEr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相交。
可以在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TEr与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之间形成互电容。
关于互电容触摸感测,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TEr用作驱动触摸电极,而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用作感测触摸电极。
触摸感测电路可通过感测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来获得感测值,并基于获得的感测值来确定用户是否触摸了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中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所在的边框部分。感测值可对应于在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TEr与设置在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之间形成的互电容或其变化。
参考图10,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TEr和TEc)中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可被设置为从非有源区域AA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可替换地,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TEr和TEc)中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可延伸超出第一布线区域RA1到达非有源区域NA中的第二布线区域RA2。
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可以是实现(多个)软按钮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因此,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电连接的一条或多条触摸线TL可以用作一条或多条侧边缘触摸线STL。
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TEr和TEc)中的其它触摸电极TEc相交。
因此,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TEr和TEc)中的其它触摸电极TEc形成互电容。
关于互电容触摸感测,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与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用作感测触摸电极,而有源区域AA中与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相交的其它触摸电极TEc用作感测触摸电极。
触摸感测电路可通过感测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来获得感测值,并且基于所获得的感测值来确定用户是否触摸了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中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所在的边框部分。感测值可以为互电容或互电容的变化,该互电容形成在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电极TE(TEr和TEc)中的其它触摸电极TEc之间。
触摸感测电路可以比较并分析未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触摸电极TEr的感测值与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的感测值,借此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触摸了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的位于有源区域AA中的部分或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r的位于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一布线区域RA1或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部分。
以下,将参考图11至图18描述图6和图7的平面结构的A-A'部分的截面结构。将参考图19来描述图8的平面结构的B-B'部分的截面结构。图9的平面结构的C-C'部分的截面结构将参考图20进行描述。图10的平面结构的D-D'部分的截面结构将参考图20进行描述。
图11至图18是沿图6和图7的平面图中的线A-A'截取的各种截面图。
首先,将描述图11至图18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中的有源区域AA的共同截面结构。在图11至图18中,示出了驱动晶体管DRT。
显示面板的基板200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AA和其上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源区域NA。非有源区域NA包括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
基板200可以是柔性基板。
多缓冲层1110和有源缓冲层1120可以设置在基板200上方。
在有源区域AA中,晶体管阵列层520可以位于基板200上方。位于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晶体管DRT设置在晶体管阵列层520中。
为了形成晶体管阵列层520,可以设置每个晶体管DRT的有源层ACT,并且可以在有源层ACT上方设置栅极绝缘膜1130。
在栅极绝缘膜1130上方设置栅电极GE,并且在栅电极GE上方设置第二绝缘层1140。在第二绝缘层1140上方可以设置金属层TM,并且在金属层TM上方可以设置第一绝缘层1150。
在第一绝缘层1150上方可以设置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第二绝缘层1140和栅极绝缘膜1130中的三重接触孔连接到有源层ACT。
有源层ACT的与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连接的部分可以是导电部分,而剩余部分可以与栅电极GE重叠以形成沟道。
包括多个晶体管DRT的晶体管阵列层520可以延伸到该位置,并且器件绝缘层1160可以设置在晶体管阵列层520上方。
器件绝缘层1160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50上方,同时覆盖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50上方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器件绝缘层1160可以对应于图5中所示的绝缘层530,其使器件绝缘层1160下方的晶体管阵列层520与器件绝缘层1160上方的发光二极管层540绝缘,并且可以具有平面化功能。
在发光二极管层540中,多个像素电极PE可以位于器件绝缘层1160上方,并且每个像素电极PE可以经由器件绝缘层1160中的接触孔连接到源电极SE或漏电极DE。多个发光层EL位于多个像素电极PE上方。公共电极CE位于多个发光层EL上方。
堤部1170可以覆盖像素电极PE的一部分。每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可以由堤部1170限定。发光层EL可以设置在像素电极PE的未被堤部1170覆盖的部分上方。
封装层550可以位于公共电极CE上方。位于公共电极CE上方的封装层550可以位于有源区域AA和第一布线区域RA1中,并且在第一布线区域RA1中具有倾斜表面1100。
在显示面板中,可以在封装层550的外围部分或外围部分的周围设置能够防止封装层550、特别是有机封装层552塌陷的一个或多个坝部DAM1和DAM2。
一个或多个坝部DAM1和DAM2的高度可以高于周围部分的高度。
一个或多个坝部DAM1和DAM2可以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之间的边界中。即,在非有源区域NA中,第一布线区域RA1和第二布线区域RA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坝部DAM1和DAM2划分。
如图11至图18所示,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中。电连接到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侧边缘触摸线STL可以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中。
将参考图11至图18描述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所在的第二布线区域RA2的截面结构。第一绝缘层1150可以位于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下方。金属层TM可以位于第一绝缘层1150下方。第二绝缘层1140可以位于金属层TM下方。栅电极材料层GML可以位于第二绝缘层1140下方。栅电极材料层GML可以包含与多个晶体管DRT的栅电极GE相同的栅电极材料。
参考图11至图13,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含与多个晶体管DRT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相同的源/漏电极材料。
参考图11,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中的接触孔CNT_A电连接到金属层TM。金属层TM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有效电极面积可以意味着即使在进一步施加相同信号的电极图案由与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情况下也包括该电极图案的电极面积和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电极面积的实质总面积(即,就信号施加而言的面积)。
此外,在有源区域AA中,金属层TM可以用作图4所示的子像素结构中的存储电容器Cst的两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参考图11,例如,在有源区域AA中,金属层TM可以与驱动晶体管DRT的栅电极GE或电连接到栅电极GE的栅电极材料层GML重叠,第二绝缘层1140设置在其间,从而形成存储电容器Cst。栅电极材料层GML和金属层TM可以对应于存储电容器Cst的两个电极。
此外,在有源区域AA中,金属层TM可以用作显示器线路金属,例如各种栅极线GL,或显示器电极金属。
参考图12,金属层TM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中的接触孔CNT_A电连接到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同时经由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接触孔CNT_B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金属层TM、栅电极材料层GML、或者金属层TM和栅电极材料层GML两者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传输信号所要通过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参考图13,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和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双重接触孔CNT_AB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栅电极材料层GML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参考图14至图18,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含与多个像素电极PE相同的像素电极材料。
参考图14和图15,在有源区域AA中,其中设置有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的源/漏电极材料层位于第一绝缘层1150上方。相比之下,在非有源区域NA中,提供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像素电极材料层可以位于第一绝缘层1150上方。
参考图14,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中的接触孔CNT_A电连接到金属层TM。金属层TM可以经由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接触孔CNT_B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金属层TM、栅电极材料层GML、或金属层TM和栅电极材料层GML两者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侧边缘触摸线STL。
参考图15,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和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双重接触孔CNT_AB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栅电极材料层GML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参考图16至图18,源/漏电极材料层SDL可以位于第一绝缘层1150上方。外围绝缘层1600可以设置在位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源/漏电极材料层SDL上方。外围绝缘层1600可以包含与器件绝缘层1160相同的材料。
包含像素电极材料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位于外围绝缘层1600上方。即,外围绝缘层1600可以位于包含像素电极材料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下方。
源/漏电极材料层SDL可以包含与多个晶体管DRT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相同的源/漏电极材料。
参考图16,包含像素电极材料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1600中的接触孔CNT_C电连接到源/漏电极材料层SDL。源/漏电极材料层SDL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参考图17,包含像素电极材料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1600中的接触孔CNT_C电连接到源/漏电极材料层SDL。此外,源/漏电极材料层SDL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1600中的接触孔CNT_C电连接到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并且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和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双重接触孔CNT_AB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此处,源/漏电极材料层SDL、栅电极材料层GML、或者源/漏电极材料层SDL和栅电极材料层GML两者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参考图18,包含像素电极材料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1600、第一绝缘层1150和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三重接触孔CNT_ABC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栅电极材料层GML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作为图16的修改结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1600中的接触孔CNT_C连接到源/漏电极材料层SDL,而源/漏电极材料层SDL可以经由第一绝缘层1150中的接触孔CNT_A连接到金属层TM。此外,金属层TM可以经由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接触孔CNT_B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此处,源/漏电极材料层SDL、金属层TM、栅电极材料层GML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可以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作为图16至图18的修改结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外围绝缘层1600和第一绝缘层1150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TM。此处,金属层TM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9至图22描述除了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之外还设置在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一布线区域RA1、第二布线区域RA2、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中的实现(多个)软按钮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在本文中,触摸电极TE也可以被称为触摸传感器。
图19是沿图8的平面图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20是沿图9的平面图中的线C-C'的截面图,并且图21和图22是沿图10的平面图中的线D-D'的截面图。
首先,将参考图19至图22以及图3描述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
参考图19至图22以及图3,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位于有源区域AA中的封装层550上方的多个触摸传感器以及将多个触摸传感器连接到位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触摸焊盘部分的多条触摸线TL。
封装层550可以被设置为单层,或者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551、有机封装层552、第二有机封装层553等。
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触摸电极TEr和TEc,并且还包括连接两个相邻触摸电极(例如TEr)的桥接部BP。
触摸电极TEr和TEc以及桥接部BP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层中,传感器绝缘层1820被夹在其间。
此外,还可以设置位于封装层550上方的触摸缓冲层1810。在这种情况下,触摸传感器和触摸线TL可以位于触摸缓冲层1810上方。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设置触摸缓冲层1810,并且触摸传感器和触摸线TL可以直接设置在封装层550上方。
触摸线TL可以连接到位于有源区域AA中的触摸传感器或从该触摸传感器延伸,沿着封装层550的倾斜表面1100向下延伸,在一个或多个坝部DAM1和DAM2上方延伸,并且连接到触摸焊盘部分。
参考图19至图22,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与触摸传感器相同的金属(即,触摸传感器金属)。触摸传感器金属可以包括触摸电极TEr和TEc中所包括的触摸电极金属以及桥接部BP中所包括的桥接部金属。触摸电极金属可以与桥接部金属相同或不同。
参考图19至图21,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与触摸电极TE相同的触摸电极金属。参考图22,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与桥接部BP相同的桥接部金属。
参考图19以及图8,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触摸电极金属并且设置在第二布线区域RA2中。
参考图20以及图9,多个触摸传感器TEr、TEc和BP当中的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和BP中的每者包括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布线区域RA1中的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和BP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相交。
参考图20以及图9,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和BP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即触摸电极TEr的部分)被位于同一层中的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划分为多个区段,并且触摸传感器部分的这些区段之间由桥接部BP连接。
即,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和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即,触摸电极TEr的部分)可以位于同一层中。
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即,触摸电极TEr的部分)可以包括比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更邻近有源区域AA的第一触摸电极段、以及比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更远离有源区域AA的第二触摸电极段。触摸传感器部分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触摸电极段(即,触摸电极TEr的第一部分)和第二触摸电极部分(即,触摸电极TEr的第二部分)的桥接部BP。
参考图20以及图9,多个触摸传感器TEr、TEc和BP当中的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和BP还可以包括延伸超过第一布线区域RA1到达非有源区域NA的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触摸传感器部分。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布线区域RA2中的第二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第二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的延伸到第二布线区域RA2的部分相交。
参考图20以及图9,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和BP的延伸到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即触摸电极TEr的部分)被位于同一层中的第二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划分为多个区段,且触摸传感器部分的这些区段之间由桥接部BP连接。
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可进一步延伸到第二布线区域RA2。在这种情况下,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中进一步包括的第二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与延伸到第二布线区域RA2的触摸传感器部分相交。
可以使用互电容触摸感测来操作由图20中所示的截面结构和图9中所示的平面结构实现的(多个)软按钮。
触摸感测电路可以通过将具有可变电压电平的触摸驱动信号提供给第一触摸传感器TEr而将触摸驱动信号施加到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并借助通过侧边缘触摸线STL检测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中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
参考图21和图22以及图10,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第一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第一触摸传感器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可以对应于每个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第一触摸传感器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可以是如图21所示的触摸电极部分,或者可以是如图22所示的桥接部部分。
参考图21,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对应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与触摸电极TE相同的触摸电极金属。
参考图22,与第一触摸传感器TEr的延伸到第一布线区域RA1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对应的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包括与桥接部BP相同的桥接部金属。
参考图19,在第二布线区域RA2中,传感器绝缘层1820和触摸缓冲层1810可以设置在侧边缘触摸电极STE下方。第一绝缘层1150可以设置在传感器绝缘层1820和触摸缓冲层1810下方,并且金属层TM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50下方。第二绝缘层1140可以设置在金属层TM下方,并且栅电极材料层GML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140下方。传感器绝缘层1820和触摸缓冲层18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不在第二布线区域RA2中。
回到图19,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经由传感器绝缘层1820、触摸缓冲层1810和第一绝缘层1150中的三重接触孔电连接到金属层TM。金属层TM可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侧边缘触摸线STL,信号通过该侧边缘触摸线STL往来于触摸驱动器电路TDC传输。
参考图19,金属层TM可以经由设置在其下的第二绝缘层1140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栅电极材料层GML。在这种情况下,栅电极材料层GML还可以旨在增大侧边缘触摸电极STE的有效电极面积,从而增大电容,或者可以是通过其往来于触摸驱动器电路TDC传输信号的侧边缘触摸线STL。可替换地,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可以直接接触栅电极材料层GML,而不是连接到金属层TM。
图19中所示的金属层TM、栅电极材料层GML、或金属层TM和栅电极材料层GML两者的配置可以同样应用于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截面结构。此外,诸如源/漏电极材料层的其它金属线可以用于与金属层TM、栅电极材料层GML或金属层TM和栅电极材料层GML两者相同的应用(例如,增大有效电极面积、作为侧边缘触摸线STL的应用或其组合)。
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显示装置100的侧边缘触摸感测区域中实现的第一到第三软按钮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23,例如,第一和第二软按钮在位于显示装置100左侧的侧边框部分中实现,而第三软按钮在位于显示装置100右侧的侧边框部分中实现。
例如,第一软按钮可以旨在增加音量或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诸如光标的用户操作位置指示符,而第二软按钮可以旨在减小音量或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诸如光标的用户操作位置指示符。第三软按钮可以旨在锁定屏幕或打开或关闭显示装置。
参考图23,在实现第一至第三软按钮的区域中,可以根据上述各种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来设置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
触摸感测电路或应用处理器(AP)可以根据由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在实现第一至第三软按钮的区域中获得的触摸感测结果来执行预定按钮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在边框部分上没有设置硬件按钮,因为(多个)软按钮是通过以触摸感测方式操作的一个或多个侧边缘触摸电极STE来实现的。
因此,可以从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去除用于各种用户输入的所有物理硬件按钮,从而减小显示装置的部件的尺寸和数量。另外,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从由物理硬件按钮导致的设计限制中解放出来,从而以更好和更有创造性的方式设计。
已经呈现了以上描述以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和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且已经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上下文中提供了以上描述。对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和应用。上述描述和附图仅出于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示例。即,所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赋予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其中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源区域,所述非有源区域包括第一布线区域和第二布线区域;
晶体管,位于所述基板上方和所述有源区域中;
器件绝缘层,位于所述晶体管上方;
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器件绝缘层上方,并且经由所述器件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
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上方;
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上方;
封装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上方,位于所述有源区域和所述第一布线区域中,并且在所述第一布线区域中具有倾斜表面;
一个或多个坝部,位于所述第一布线区域和所述第二布线区域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具有比周围部分的高度高的高度;以及
侧边缘触摸电极,位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中:所述第一布线区域、所述第二布线区域、或所述第一布线区域和所述第二布线区域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与所述第一布线区域中的所述封装层的所述倾斜表面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封装层的所述倾斜表面重叠的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的触摸传感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被定位成比所述第二布线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坝部更靠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被定位成比所述一个或多个坝部更靠外的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的显示电极材料或触摸传感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下方;
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下方;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金属层下方;以及
栅电极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下方,
其中,所述栅电极材料层包括与所述晶体管的栅电极相同的栅电极材料,并且
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与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相同的源/漏电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金属层,并且
所述金属层是增大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有效电极面积的层,或者是传输信号所要通过的侧边缘触摸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层经由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并且
所述栅电极材料层是增大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所述有效电极面积的层,或者是传输信号所要通过的所述侧边缘触摸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下方;
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下方;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金属层下方;以及
栅电极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下方,
其中,所述栅电极材料层包括与所述晶体管的栅电极相同的栅电极材料,并且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同的像素电极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源/漏电极材料层位于所述有源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提供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像素电极材料层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
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金属层,或者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并且
所述金属层或所述栅电极材料层是增大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有效电极面积的层,或者是传输信号所要通过的侧边缘触摸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所述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金属层的情况下,所述金属层经由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源/漏电极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并包括与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相同的源/漏电极材料;以及
外围绝缘层,位于所述源/漏电极材料层上方,位于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下方,包括与所述器件绝缘层相同的绝缘材料,并且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中,
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所述外围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源/漏电极材料层,并且
所述源/漏电极材料层是增大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有效电极面积的层,或者是传输信号所要通过的侧边缘触摸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源/漏电极材料层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金属层,或者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源/漏电极材料层经由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所述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金属层的情况下,所述金属层经由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经由所述外围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双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金属层,或者经由所述外围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三重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栅电极材料层,并且
所述金属层或所述栅电极材料层是增大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有效电极面积的层,或者是传输信号所要通过的侧边缘触摸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多个触摸传感器,位于所述有源区域中的所述封装层上方;以及
多条触摸线,将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连接到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中的触摸焊盘部分,
其中,所述多条触摸线连接到位于所述有源区域中的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或者从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延伸,沿着所述封装层的所述倾斜表面向下延伸,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坝部上方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触摸焊盘部分,
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与所述触摸传感器相同的金属,并且
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被定位成与所述封装层的所述倾斜表面重叠,或者被定位成比所述一个或多个坝部更靠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包括多个触摸电极和多个桥接部,所述多个桥接部中的每个桥接部连接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之中的两个相邻触摸电极,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桥接部被设置在不同的层中,其中传感器绝缘层被夹在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相同的触摸电极金属或者与所述多个桥接部相同的桥接部金属。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包括延伸到所述非有源区域的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第一触摸电极,并且
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电极部分相交的第一侧边缘触摸电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摸感测电路,所述触摸感测电路将具有可变电压电平的触摸驱动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所述触摸电极部分,并根据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所述触摸电极部分和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位于单层中,并且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所述触摸电极部分包括:
第一触摸电极部分,比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更邻近所述有源区域;
第二触摸电极部分,比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更远离所述有源区域;以及
所述多个桥接部之中的桥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触摸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所述触摸电极部分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布线区域而到达所述第二布线区域,并且
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延伸到所述第二布线区域的所述触摸电极部分相交的第二侧边缘触摸电极。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包括延伸到所述非有源区域的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第一触摸传感器,
所述第一触摸传感器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布线区域的触摸传感器部分对应于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所述触摸传感器部分包括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相同的触摸电极金属或者与所述多个桥接部相同的桥接部金属。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侧边缘触摸线,位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中:所述第一布线区域、所述第二布线区域、或所述第一布线区域和所述第二布线区域的组合,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以及
触摸感测电路,通过所述侧边缘触摸线、根据所述侧边缘触摸电极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并根据是否检测到所述触摸来执行预定的按钮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基板是弯曲的,所述基板的与所述有源区域对应的部分被向前引导,并且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二布线区域对应的部分被向侧面引导。
CN202011229806.XA 2019-11-14 2020-11-06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8028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46090 2019-11-14
KR1020190146090A KR20210058528A (ko) 2019-11-14 2019-11-1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874A true CN112802874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68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806.XA Pending CN112802874A (zh) 2019-11-14 2020-11-0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7443B2 (zh)
KR (1) KR20210058528A (zh)
CN (1) CN112802874A (zh)
DE (1) DE1020201269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4979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58528A (ko) * 2019-11-14 2021-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113487A (ko) * 2020-03-05 2021-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124555A (ko) * 2020-04-03 2021-10-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20136555A (ko) * 2021-03-30 2022-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543A (zh) * 2013-06-03 2014-12-17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5093725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5657173A (zh) * 2016-01-26 2016-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83691A (zh) * 2016-08-31 2018-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8984033A (zh) * 2018-07-13 2018-12-11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3132B2 (en) * 2013-09-11 2016-11-0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974377B1 (ko) * 2016-07-29 2019-05-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WO2018168682A1 (ja) * 2017-03-17 2018-09-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2161709B1 (ko) * 2017-05-08 2020-10-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6933426B (zh) * 2017-05-09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测试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315507B (zh) * 2017-07-05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387964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40895B1 (ko) * 2018-05-30 2023-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976569B (zh) * 2018-07-26 2020-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JP7150527B2 (ja) * 2018-08-31 2022-10-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581716B (zh) * 2019-01-24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掩膜板
CN109976578B (zh) * 2019-03-22 2020-09-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20210011223A (ko) * 2019-07-22 2021-0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KR20210011213A (ko) * 2019-07-22 2021-0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KR20210011217A (ko) * 2019-07-22 2021-0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CN110568963B (zh) * 2019-09-10 2023-10-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658951B (zh) * 2019-09-25 2023-09-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2558800B (zh) * 2019-09-25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578849A (zh) * 2019-09-29 202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
KR20210045127A (ko) * 2019-10-16 2021-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637829B1 (ko) * 2019-10-28 2024-02-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449182B2 (en) * 2019-11-11 2022-09-20 Apple Inc. Active area routing for touch electrodes
KR20210058528A (ko) * 2019-11-14 2021-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85751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86143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750962B (zh) * 2020-12-29 2022-06-1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543A (zh) * 2013-06-03 2014-12-17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5093725A (zh) * 2015-09-15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5657173A (zh) * 2016-01-26 2016-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83691A (zh) * 2016-08-31 2018-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8984033A (zh) * 2018-07-13 2018-12-11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4979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37443B2 (en) 2022-09-06
KR20210058528A (ko) 2021-05-24
DE102020126958A1 (de) 2021-05-20
US20210151513A1 (en)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7443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66849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507232B2 (en) Sensor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20070143A (ko) 터치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10085202A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2732107B (zh) 触摸显示装置
KR20200077987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 장치
US20230214038A1 (en)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4036A1 (en)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983368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EP4206877A1 (en)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157054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921945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EP4206878A1 (en) Transparent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240036675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riving method
CN115543119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6382521A (zh) 显示装置
CN116414255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6185216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7111760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5586843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8051146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6382506A (zh) 显示设备
CN116263629A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17355173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