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4407B -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4407B
CN112794407B CN202011566088.5A CN202011566088A CN112794407B CN 112794407 B CN112794407 B CN 112794407B CN 202011566088 A CN202011566088 A CN 202011566088A CN 112794407 B CN112794407 B CN 112794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ne
water
channel
passag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60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4407A (zh
Inventor
周健
张量
曾浈
李友铃
阳涛
周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660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4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4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4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4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4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导流件包括主体及第一切换件,主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盐水通道,盐水通道用于与软水腔连通,不同的盐水通道用于输出不同浓度的盐水,第一切换件设于主体内,第一切换件能够相对主体移动,使第一切换件开启不同的盐水通道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第一切换件可移动位置,使不同的盐水通道开启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因此当盐水的利用率降低时,可由其中一个盐水通道开启切换到另一个盐水通道开启,通过输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改变软水腔内溶液的离子浓度,进而可提高盐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盐耗,软化再生的效果更好,提升了再生恢复效率。

Description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供水系统中的水硬度较高,水的硬度主要由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决定,硬度较高的水不利于使用及饮用,因此需要降低水的硬度,将水软化,水软化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硬水与树脂在树脂罐中接触通过交换反应将硬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交换出来,实现水质软化。树脂从树脂罐进水方向往出水方向分层逐渐失效,直到出水大于标准值。树脂失效后,需要对树脂进行再生恢复,将一定浓度的再生液,即盐水注入树脂罐中将树脂吸附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使树脂再生恢复。但传统的设备中只能持续提供相同浓度的再生液,而树脂罐内溶液的钙镁离子的浓度不断增加,会导致后续输入的再生液中钠离子的利用率较低,会导致再生液的浪费,再生恢复效率变低,且再生恢复盐耗过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软化设备再生恢复时盐耗过高、再生恢复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降低盐耗、提高再生恢复效率的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流件,包括主体及第一切换件,所述主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盐水通道,所述盐水通道用于与软水腔连通,不同的所述盐水通道用于输出不同浓度的盐水,所述第一切换件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切换件能够相对所述主体移动,使所述第一切换件开启不同的所述盐水通道并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
上述导流件,第一切换件可移动位置,使不同的盐水通道开启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可在软水腔失效后通过开启的盐水通道将盐水送入软水腔内,用于软化再生,由于不同的盐水通道输出的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当盐水的利用率降低时,可由其中一个盐水通道开启切换到另一个盐水通道开启,通过输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改变软水腔内溶液的离子浓度,进而可提高盐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盐耗,软化再生的效果更好,提升了再生恢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盐水通道可分为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及所述第二通路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盐水通道,所述第一切换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切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切换件开启所述第一通路并关闭所述第二通路,当所述第一切换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切换件开启所述第二通路并关闭所述第一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内设有吸盐通道、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所述吸盐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流量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包括第一连通部,所述吸盐通道与所述第一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路包括一个所述盐水通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围成所述第一连通部的第一内管及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第一通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外管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管外,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间隙,所述第一引流间隙与所述吸盐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穿设所述吸盐通道,所述吸盐通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外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外管包括连接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管外,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二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一通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包括第二连通部,所述吸盐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通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路包括一个所述盐水通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围成所述第二连通部的第二内管及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内管设于所述第二外管远离所述第二通路的一侧,所述第二外管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外,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间隙,所述第二引流间隙与所述吸盐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穿设所述吸盐通道,所述吸盐通道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外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外管包括连接的第三端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外,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四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径,所述第四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二通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件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移动设置,所述吸盐通道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当所述第一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二挡板关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当所述第一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挡板关闭所述第一进水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挡板偏心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挡板偏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主体外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主体,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驱动轴传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盐水通道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使三个所述盐水通道的其中一个开启,另外两个关闭。
一种软化系统,包括软水罐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流件,所述软水罐内设有软水腔,所述软水腔的内壁上设有软水树脂,所述盐水通道与所述软水腔连通。
上述软化系统,第一切换件可移动位置,使不同的盐水通道开启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可在软水腔失效后通过开启的盐水通道将盐水送入软水腔内,用于软化再生,由于不同的盐水通道输出的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当盐水的利用率降低时,可由其中一个盐水通道开启切换到另一个盐水通道开启,通过输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改变软水腔内溶液的离子浓度,进而可提高盐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盐耗,软化再生的效果更好,提升了再生恢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软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件、第三切换件、进水管、出水管及废水管,所述主体上设有原水口,所述原水口与所述盐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切换件用于使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软水腔内供水;或使所述进水管向所述原水口供水,所述第三切换件用于使所述软水腔与所述出水管或所述废水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软化系统还包括输送管,所述主体内设有再生液通道,所述盐水通道均与所述再生液通道连通,所述再生液通道与所述软水腔连通,所述软水腔内设有第一布水器及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一布水器与所述第二布水器分别设于所述软水腔的两端位置处,所述第一布水器包括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布水器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通过口,所述第二布水器包括第三流道及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布水器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二通过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三流道通过所述输送管连通,当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软水腔内供水时,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出水管连通,当所述进水管向所述原水口供水时,所述再生液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废水管连通。
一种再生恢复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流件,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
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
上述再生恢复方法,在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说明软水腔内溶液的钙镁离子浓度较高,因此可先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将软水腔内钙镁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稀释并排出,以降低软水腔内溶液中的钙镁离子浓度,随后可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此时盐水通道输出的浓度较高的盐水进入软水腔内之后,由于软水腔内溶液的钙镁离子降低,盐水能够更好的将软水树脂吸附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提高盐水中钠离子的利用率,因此可提高再生恢复效率,并减少再生恢复过程中的盐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再生恢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并提高所述盐水通道的流量;
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并降低所述盐水通道的流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流件中第一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流件中第一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软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导流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导流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软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导流件,110、主体,111、盐水通道,111a,第一通路,111b、第二通路,111c、第三盐水通道,112、吸盐通道,113、第一进水通道,113a、第一连通部,114、第二进水通道,114a、第二连通部,115、再生液通道,120、第一切换件,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23、驱动器,124、驱动轴,131、第一内管,132、第一外管,132a、第一端,132b、第二端,133、第一引流间隙,200、软水罐,201、软水腔,310、进水管,320、出水管,330、废水管,410、输送管,420、第一布水器,421、第一通过口,430、第二布水器,431、第二通过口,510、盐箱,520、盐阀,530、盐液输出管。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流件100,包括主体110及第一切换件120,主体110内设有至少两个盐水通道111,盐水通道111用于与软水腔201连通,不同的盐水通道111用于输出不同浓度的盐水,第一切换件120设于所述主体110内,第一切换件120能够相对主体110移动,使第一切换件120开启不同的盐水通道111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
上述导流件100,第一切换件120可移动位置,使不同的盐水通道开启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可在软水腔201失效后通过开启的盐水通道111将盐水送入软水腔201内,用于软化再生,由于不同的盐水通道111输出的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当盐水的利用率降低时,可由其中一个盐水通道111开启切换到另一个盐水通道111开启,通过输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改变软水腔201内溶液的离子浓度,进而可提高盐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盐耗,软化再生的效果更好,提升了再生恢复效率。
其中,盐水的利用率实际为盐水中钠离子的利用率,在再生恢复过程中,需要将钠离子与软水腔201内吸附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若软水腔201内钙镁离子浓度过高,会导致交换的减弱,则盐水中会有较多的钠离子没有经过交换即被排出,此时盐水的利用率较低。
可选地,第一切换件120每次均只开启其中一个盐水通道111并封闭其他的盐水通道1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至少两个盐水通道111可分为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均包括至少一个盐水通道111,第一切换件120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第一切换件1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切换件120开启第一通路111a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当第一切换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切换件开启第二通路111b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第一切换件120可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第一通路111a或第二通路111b开启并关闭第二通路111b或第一通路111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主体110内设有吸盐通道112、第一进水通道113及第二进水通道114,吸盐通道112分别与第一进水通道113、第二进水通道114连通,第一进水通道113与第一通路111a连通,第二进水通道114与第二通路111b连通,第一进水通道113与第二进水通道114的流量不同。第一进水通道113或第二进水通道114内的原水可与吸盐通道112送入的盐液混合形成用于再生恢复的盐水,如图2所示,当第一通路111a被第一切换件120关闭时,与第一通路111a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13无法继续输送,此时原水由第二进水通道114通过,并与吸盐通道112送入的盐或盐液混合形成盐水流入第二通路111b,同理,如图1所示,当第二通路111b被第一切换件120关闭时,原水由第一进水通道113通过,并与吸盐通道112送入的盐液混合形成盐水流入第一通路111a,由于第一进水通道113与第二进水通道114的流量不同,因此与吸盐通道112送入的盐或盐液混合后形成盐水的浓度也不同,可根据盐水利用率切换不同的盐水通道111,向软水腔201内送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以提高盐水利用率。
可选地,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中的其中一个输出的盐水浓度低,另一个输出的盐水浓度高,当盐水的利用率较低时,若初始通入的是较低浓度的盐水,可通过切换至另一个盐水通道111,向软水腔201内输入更高浓度的盐水,加强交换;或若初始通入的是较高浓度的盐水,可通过切换至另一个盐水通道111,向软水腔201内输入更低浓度的盐水,用于稀释软水腔201内的钙镁离子浓度,随后再重新切换回较高浓度的盐水,此时较高浓度的盐水可重新具有更好的交换效果,上述方式均可提高再生恢复效果。
可选地,可调整第一通路111a与第一进水通道113的内径之比及第二通路111b与第二进水通道114的内径之比,对盐水的浓度及流量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可直接接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或吸盐通道11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吸盐通道112用于与第一进水通道113连通,另一个吸盐通道112用于与第二进水通道114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第一进水通道113包括第一连通部113a,吸盐通道112与第一连通部113a连通,第一进水通道113的内径沿靠近第一连通部113a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通路111a的内径沿靠近第一连通部113a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进水通道113的内径沿靠近第一连通部113a的方向逐渐减小,则第一进水通道113随着靠近第一连通部113a的方向逐渐收窄,能够在第一连通部113a处产生负压,可吸入吸盐通道112的盐液并与原水混合形成盐水,同时当第一通路111a关闭后,第一连通部113a内停止流动,可停止吸入盐液,上述结构可实现盐液的自动吸入,控制更简单。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吸盐通道112上设置泵体,用于对盐液增压将吸盐通道112内的盐液输送至第一进水通道113或第二进水通道1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第一通路111a包括一个盐水通道111,主体110内设有用于围成第一连通部113a的第一内管131及第一外管132,第一外管132与第一通路111a连通,第一内管131设于第一外管132远离第一通路111a的一侧,第一外管132部分套设于第一内管131外,第一外管132与第一内管131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间隙133,第一引流间隙133与吸盐通道112连通。此时第一连通部113a处形成的负压效果能够更好的将吸盐通道112内的盐液吸入第一连通部113a内,同时第一连通部113a内的原水不易反流至吸盐通道1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第一进水通道113穿设吸盐通道112,吸盐通道112的内壁与第一外管132间隔设置,第一外管132包括连接的第一端132a及第二端132b,第一端132a套设于第一内管131外,第二端132b与第一通路111a连通,第一端132a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管131的外径,第二端132b的内径沿靠近第一通路111a的方向逐渐减小。由于第一端132a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管131的外径,第一连通部113a整体位于吸盐通道112内,则第一引流间隙133为环状,能够将吸盐通道112内的盐液呈环状吸入第一连通部113a内,因此对盐液的吸入效果更好,第二端132b的内径沿靠近第一通路111a的方向逐渐减小,使盐液进入第一连通部113a的方向与原水的流动方向呈一定夹角,能够使原水与盐液混合更充分,形成混合均匀的盐水。同时吸盐通道112的内壁与第一外管132间隔设置,吸盐通道112与第一连通部113a的配合不影响吸盐通道112与第二进水通道114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二进水通道114包括第二连通部114a,吸盐通道112与第二连通部114a连通,第二进水通道114的内径沿靠近第二连通部114a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通路111b的内径沿靠近第二连通部114a的方向逐渐减小。此时第二进水通道114与吸盐通道112的连接方式类似于第一进水通道113与吸盐通道112的连接方式,也能够实现盐液的自动吸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水通道114的结构可与第一进水通道113的结构不同,例如第二进水通道114为内径不变的通道,吸盐管路以相对第二进水通道114垂直或倾斜的方式与第二进水通道114连通,此时第二进水通道114吸入盐液的效果相比第一连通部113a较差,但可在第二通路111b内形成浓度较低的盐水,也可实现第一通路111a与第二通路111b输出不同浓度盐水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路111b包括一个盐水通道111,主体110内设有用于围成第二连通部114a的第二内管及第二外管,第二外管与第二通路111b连通,第二内管设于第二外管远离第二通路111b的一侧,第二外管部分套设于第二内管外,第二外管与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间隙,第二引流间隙与吸盐通道112连通。此时第二连通部114a的结构与第一连通部113a的结构相似,能够更好的吸入吸盐通道112内的盐液,同时第二连通部114a内的原水不易反流至吸盐通道112。
可选地,第一连通部113a与第二连通部114a的尺寸可相同或不同,由于第一进水通道113与第二进水通道114的流量不同,则第一连通部113a与第二连通部114a尺寸相同时也可形成不同浓度的盐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进水通道114穿设吸盐通道112,吸盐通道112的内壁与第二外管间隔设置,第二外管包括连接的第三端及第四端,第三端套设于第二内管外,第四端与第二通路111b连通,第四端的内径大于第二内管的外径,第四端的内径沿靠近第二通路111b的方向逐渐减小。此时第二连通部114a的结构与第一连通部113a的结构相似,能够使盐液与原水更充分的混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切换件120包括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可移动设置,吸盐通道112设于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之间,当第一切换件1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挡板121关闭第二通路111b,第二挡板122关闭第二进水通道114,当第一切换件1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挡板121关闭第一通路111a,第二挡板122关闭第一进水通道113。吸盐通道112位于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之间,则吸盐通道112与第一进水通道113、第二进水通道114的连接处也位于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之间,当第一挡板121关闭第一通路111a,第二挡板122关闭第一进水通道113时,第一通路111a与第一进水通道113均被关闭,原水不会由第一进水通道113与吸盐通道112的连接处反流至吸盐通道112内,确保此时原水由第二进水通道114与吸盐通道112内的盐液混合形成盐水,并由第二通路111b送入软水腔201,同理当第一挡板121关闭第二通路111b,第二挡板122关闭第二进水通道114时,原水不会由第二进水通道114与吸盐通道112的连接处反流至吸盐通道112内,确保原水由第一进水通道113与吸盐通道112内的盐液混合形成盐水,并由第一通路111a送入软水腔201,以实现送入不同浓度盐水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第一连通部113a与吸盐通道112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利用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连通部113a与吸盐通道112的连通或断开,当第一切换件120关闭第一通路111a时,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原水不会由第一连通部113a反流至吸盐通道112;在第二连通部114a与吸盐通道112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利用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连通部114a与吸盐通道112的连通或断开,当第一切换件120关闭第二通路111b时,第二电磁阀关闭,此时原水不会由第二连通部114a反流至吸盐通道1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第一切换件120还包括驱动器123,驱动器123驱动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转动。此时通过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转动至不同角度,可实现对不同盐水通道111及不同进水通道的关闭。
可选地,驱动器123同时驱动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的转动,能够保证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同步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利用两个驱动器123分别驱动第一挡板121、第二挡板122的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也可通过平移的方式对不同盐水通道111及不同进水通道进行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第一切换件120还包括驱动轴124,驱动轴124依次穿设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驱动轴124与第一挡板121偏心连接,驱动轴124与第二挡板122偏心连接。此时驱动轴124直接带动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转动,运动响应更快,控制更精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驱动器123设于主体110外的一侧并与主体110连接,驱动轴124的一端伸出主体110,驱动器123与驱动轴124传动配合。此时导流件100的整体结构更合理。
可选地,第一进水通道113及第一通路111a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进水通道114及第二通路111b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驱动轴124设于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盐水通道111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第一切换件120用于使第一通路111a、第二通路111b及第三盐水通道111c的其中一个开启,另外两个关闭。此时也可设置三个盐水通道111,三个盐水通道111可输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利用第一切换件120使三个盐水通道111每次只有一个开启,能够向软水腔201输送三种不同浓度的盐水,可进一步提高再生恢复效率及对盐水的利用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盐水通道111的数量也可多于三个,除了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外,其余的盐水通道111可直接通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或设置相应的进水通道并与吸盐通道112连通,用于混合盐液及原水后形成不同浓度的盐水。
如图1、图3及图7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化系统,包括软水罐200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流件100,软水罐200内设有软水腔201,软水腔201的内壁上设有软水树脂,盐水通道111与软水腔201连通。
上述软化系统,第一切换件120可移动位置,使不同的盐水通道111开启并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可在软水腔201内的软水树脂失效后通过开启的盐水通道111将盐水送入软水腔201内,用于软化再生,由于不同的盐水通道111输出的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当盐水的利用率降低时,可由其中一个盐水通道111开启切换到另一个盐水通道111开启,通过输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改变软水腔201内溶液的离子浓度,进而可提高盐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盐耗,软化再生的效果更好,提升了再生恢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7所示,上述软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件、第三切换件、进水管310、出水管320及废水管330,主体110上设有原水口,原水口与盐水通道111连通,第二切换件用于使进水管310向软水腔201内供水;或使进水管310向原水口供水,第三切换件用于使软水腔201与出水管320或废水管330连通。如图7所示,第二切换件可将进水管310向软水腔201内供水,第三切换件使软水腔201与出水管320连通,此时进水管310内的原水进入软水腔201,通过软水树脂与原水中钙镁离子的交换,使原水软化,软水可由出水管320排出,用于饮用或使用,实现水的软化,如图3所示,而当软化树脂失效后,第二切换件将进水管310向原水口供水,此时原水进入导流件100内,可通过加入盐液与原水混合的方式形成盐水,并由开启的盐水通道111送入软水腔201内用于软化树脂的再生恢复,与软化树脂交换过的盐水由废水管330排出,则软水系统可在软化树脂失效后对软化树脂进行再生恢复,使软化系统能够持续进行软化工作。
可选地,原水口与第一进水通道113、第二进水通道114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7所示,上述软化系统还包括输送管410,主体110内设有再生液通道115,盐水通道111均与再生液通道115连通,再生液通道115与软水腔201连通,软水腔201内设有第一布水器420及第二布水器430,第一布水器420与第二布水器430分别设于软水腔201的两端位置处,第一布水器420包括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间隔设置,第一布水器420上设有多个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通过口421,第二布水器430包括第三流道及第四流道,第三流道与第四流道连通,第二布水器430上设有多个与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二通过口431,第一流道与第三流道通过输送管410连通,当进水管310向软水腔201内供水时,进水管310与第二流道连通,第一流道与出水管320连通,当进水管310向原水口供水时,再生液通道115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二流道与废水管330连通。如图7所示,当上述软化系统需要软化原水时,第二切换件将进水管310直接与软水罐200的第二流道连通,第三切换件将出水管320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二流道可将原水由第一通过口421排出,并与软水罐200内的软水树脂进行离子交换,软水树脂可吸附原水中的钙镁离子,第一通过口421为多个,使原水进入软水罐200后能更充分的与软水树脂接触,软水效果更好,原水在软化的过程中会沿着软水罐200的内壁流向第二布水器430处,并由第二布水器430上的第二通过口431送入第三流道,并经过第四流道、输送管410及第一流道送至出水管320,出水管320用于输出软水,而如图3所示,当上述软水罐200内的软水树脂失效后,第二切换件将进水管310与原水口连通,第三切换件将第二流道与废水管330连通,可利用导流件100输出盐水至第一流道,盐水沿第一流道、输送管410及第四流道输送至第二布水器430,并由第二出水口排入软水腔201内,此时盐水可将软水树脂中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使软水树脂恢复活性,由于第二出水口也可为多个,能使盐水与软水树脂充分接触,提高再生恢复效果,用于再生恢复的盐水可沿软水罐200的内壁流向第一布水器420处,并由第一布水器420上的第一通过口421进入第二流道,并由与第二流道连通的废水管330排出,由于软化原水时与对软水树脂进行再生恢复时,软水罐200内液体的流向相反,能够使软水树脂更充分的与盐水进行离子交换,能够更好的使软水树脂恢复活性。
可选地,第二切换件及第三切换件可为三通电磁阀或多个电磁阀的组合。实现不同管路之间的连通及切换。
可选地,如图3及图7所示,上述软水系统还包括盐箱510、盐阀520及盐液输出管530,盐阀520设于盐液输出管530上,盐液输出管530的一端设于盐箱510内,盐液输出管530的另一端与吸盐通道112连通,可利用盐液输出管530向吸盐通道112输送盐液,并通过盐阀520控制盐液的浓度及流量。
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再生恢复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流件100,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盐水通道111,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
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盐水通道111,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
上述再生恢复方法,在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说明软水腔201内溶液的钙镁离子浓度较高,因此可先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盐水通道111,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将软水腔201内钙镁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稀释并排出,以降低软水腔201内溶液中的钙镁离子浓度,随后可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盐水通道111,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此时盐水通道111输出的浓度较高的盐水进入软水腔201内之后,由于软水腔201内溶液的钙镁离子降低,盐水能够更好的将软水树脂吸附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提高盐水中钠离子的利用率,因此可提高再生恢复效率,并减少再生恢复过程中的盐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再生恢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盐水通道111,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并提高盐水通道111的流量;
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盐水通道111,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并降低盐水通道111的流量。
此时在开启盐水的浓度较低的盐水通道111,降低软水腔201内溶液中钙镁离子的浓度时,可提高盐水通道111的流量,可提高对软水腔201内溶液的稀释速度,缩短开启时间,随后在开启盐水的浓度较高的盐水通道111时,可降低盐水通道111的流量,使较高浓度的盐水充分与软水树脂交换,通过上述设置,可减少再生恢复需要的时间,并提高再生恢复效果及盐水利用率。
具体地,至少两个盐水通道111可分为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第一通路111a输出的盐水的浓度大于第二通路111b输出的盐水的浓度,上述再生恢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开启第二通路111b,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提高第二通路111b的流量;
开启第一通路111a,关闭其余的盐水通道111,降低第一通路111a的流量。此时在第一通路111a及第二通路111b之间切换,即可实现软化水或对软水腔201进行再生恢复,结构及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6)

1.一种导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第一切换件,所述主体内设有至少两个盐水通道,所述盐水通道用于与软水腔连通,不同的所述盐水通道用于输出不同浓度的盐水,所述第一切换件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切换件能够相对所述主体移动,使所述第一切换件开启不同的所述盐水通道并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盐水通道中包括第一通路,所述主体内设有吸盐通道与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包括第一连通部,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围成所述第一连通部的第一内管及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第一通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外管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管外,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间隙,所述第一引流间隙与所述吸盐通道连通;
至少两个所述盐水通道中还包括第二通路,所述第一切换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切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切换件开启所述第一通路并关闭所述第二通路,当所述第一切换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切换件开启所述第二通路并关闭所述第一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还设有第二进水通道,所述吸盐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流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包括第二连通部,所述吸盐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通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穿设所述吸盐通道,所述吸盐通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外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外管包括连接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管外,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二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一通路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包括一个所述盐水通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围成所述第二连通部的第二内管及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内管设于所述第二外管远离所述第二通路的一侧,所述第二外管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外,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间隙,所述第二引流间隙与所述吸盐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穿设所述吸盐通道,所述吸盐通道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外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外管包括连接的第三端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外,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第四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径,所述第四端的内径沿靠近所述第二通路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移动设置,所述吸盐通道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当所述第一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二挡板关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当所述第一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挡板关闭所述第一进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挡板偏心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挡板偏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主体外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主体,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驱动轴传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通道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使三个所述盐水通道的其中一个开启,另外两个关闭。
12.一种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水罐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导流件,所述软水罐内设有软水腔,所述软水腔的内壁上设有软水树脂,所述盐水通道与所述软水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切换件、第三切换件、进水管、出水管及废水管,所述主体上设有原水口,所述原水口与所述盐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切换件用于使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软水腔内供水;或使所述进水管向所述原水口供水,所述第三切换件用于使所述软水腔与所述出水管或所述废水管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管,所述主体内设有再生液通道,所述盐水通道均与所述再生液通道连通,所述再生液通道与所述软水腔连通,所述软水腔内设有第一布水器及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一布水器与所述第二布水器分别设于所述软水腔的两端位置处,所述第一布水器包括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布水器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通过口,所述第二布水器包括第三流道及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布水器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二通过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三流道通过所述输送管连通,当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软水腔内供水时,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出水管连通,当所述进水管向所述原水口供水时,所述再生液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废水管连通。
15.一种再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导流件,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先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
随后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再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盐水利用率低于预设值时,先开启其中一个盐水的浓度较低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并提高所述盐水通道的流量;
随后开启另一个盐水的浓度较高的所述盐水通道,关闭其余的所述盐水通道,并降低所述盐水通道的流量。
CN202011566088.5A 2020-12-25 2020-12-25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Active CN112794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6088.5A CN112794407B (zh) 2020-12-25 2020-12-25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6088.5A CN112794407B (zh) 2020-12-25 2020-12-25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4407A CN112794407A (zh) 2021-05-14
CN112794407B true CN112794407B (zh) 2023-11-28

Family

ID=75804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6088.5A Active CN112794407B (zh) 2020-12-25 2020-12-25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4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835A (zh) * 2022-06-13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软水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5095A (zh) * 2001-06-26 2003-03-26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软化水装置及其再生控制方法
JP2012055865A (ja) * 2010-09-13 2012-03-22 Boiler Plant Kk 軟水化装置およびイオン交換樹脂再生装置、軟水化装置の再生システム
CN204111477U (zh) * 2014-10-15 2015-01-21 广东汉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功能水集分设备
CN106267458A (zh) * 2015-05-25 2017-01-04 美敦力公司 流量调节装置、流体输注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15800A (zh) * 2015-12-25 2017-07-04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化水处理系统树脂再生的方法
CN111573779A (zh) * 2020-04-20 2020-08-25 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
CN211484449U (zh) * 2019-09-27 2020-09-15 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水器及其洗碗机
CN214299410U (zh) * 2020-12-25 2021-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及软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5095A (zh) * 2001-06-26 2003-03-26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软化水装置及其再生控制方法
JP2012055865A (ja) * 2010-09-13 2012-03-22 Boiler Plant Kk 軟水化装置およびイオン交換樹脂再生装置、軟水化装置の再生システム
CN204111477U (zh) * 2014-10-15 2015-01-21 广东汉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功能水集分设备
CN106267458A (zh) * 2015-05-25 2017-01-04 美敦力公司 流量调节装置、流体输注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15800A (zh) * 2015-12-25 2017-07-04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化水处理系统树脂再生的方法
CN211484449U (zh) * 2019-09-27 2020-09-15 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水器及其洗碗机
CN111573779A (zh) * 2020-04-20 2020-08-25 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
CN214299410U (zh) * 2020-12-25 2021-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及软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4407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99410U (zh) 导流件及软化系统
CN111573779A (zh) 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
CN112794407B (zh) 导流件、软化系统及再生恢复方法
CN212151790U (zh) 软水机水路系统
WO2021016841A1 (zh) 连续供应软水一体机
CN214734839U (zh) 导流结构及软水系统
CN112576785A (zh) 软水设备软化阀与软水设备软化系统
CN111503323A (zh) 主控制阀及包含其的多罐控制阀组
CN217815127U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14171394U (zh) 一种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软水机
CN112723477A (zh) 导流结构、软水系统及再生方法
CN115072834A (zh) 软水机
CN112576784B (zh) 一种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软水机
CN212273143U (zh) 主控制阀及包含其的多罐控制阀组
CN2910907Y (zh) 能够全部回用浓水的水处理装置
CN205603343U (zh) 一种净水机系统
CN215161210U (zh) 软水设备控制装置和软水设备
CN112573619B (zh) 软水设备软化方法、系统以及软水设备
CN205781065U (zh) 一种带有再生剂供给装置的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设备
CN214495814U (zh) 软水设备软化系统与软水设备
CN116457093A (zh) 软水机的水路系统、控制方法和软水机
CN214197403U (zh) 软水设备软化阀与软水设备软化系统
CN205650210U (zh) 一种用于水软化器中树脂再生的装置
CN212281016U (zh) 软水机水路系统
CN116282367B (zh) 软水机用水路系统、集成水路构件和软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