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3822B -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3822B
CN112793822B CN202110161734.8A CN202110161734A CN112793822B CN 112793822 B CN112793822 B CN 112793822B CN 202110161734 A CN202110161734 A CN 202110161734A CN 112793822 B CN112793822 B CN 112793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electrode
spot welding
spot
steel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17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3822A (zh
Inventor
罗福兴
陈洪法
吕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eda Jingy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eda Jingy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eda Jingy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eda Jingy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17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3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3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3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3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3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32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heat-seal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1Spot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03Cool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属于钢带打捆技术领域,通过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焊接钢扣可避免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带打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中,生产的卷状带钢在出厂时都要进行打捆包装,以防止钢卷松卷。因此,钢带打捆机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的轧钢类车间,包括热轧冷轧。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打捆的大多是传动的钢带包扣咬合方式对钢管捆、钢卷捆进行打捆。
但是,钢铁企业精整线或对表面质量有严格要求的成品,采用咬合打包扣,打包钢带收紧后,由于钢扣错牙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切口锋利,对精密的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为避免上述情况,可采用传动咬合打包扣加保护垫的办法进行改良。但是保护垫的使用涉及设备功能的增加,产品成本的增加,生产节拍的延时等,严重影响了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扣对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约成本,避免焊接钢扣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焊接装置,用于钢带打捆设备,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
优选的,还包括: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还包括一杠杆和气缸,其中,所述电极底板在所述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
优选的,所述电极底板与所述杠杆之间设置有一绝缘件。
优选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焊接电极机构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工作系统的两端部。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焊接变压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包括前述的点焊接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点焊接方法,包括:步骤1: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在第一杠杆和第一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且,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在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打开;步骤2:当钢带完成打捆、穿带、咬带后,以使焊接扣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之间;步骤3: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在所述第二杠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以使所述焊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的相接触;步骤4:焊接变压器放电,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经过所述焊接扣到达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将所述焊接扣焊接;步骤5:打开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完成第一位置的点焊接;步骤6:电极位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偏转一预定距离;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
优选的,所述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之后,还包括:开启咬扣切带单元动作,以使所述焊接扣切断;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三位置的点焊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点焊接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水冷系统和工作系统,其中,动力机构为该点焊接装置的动力装置,通过动力机构为钢带焊接提供电源。水冷系统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水冷系统中的冷却液为该点焊接装置提供冷却,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和电极位移机构,且焊接电极机构位于工作系统的端部,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通过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钢带的一次夹持,完成多点不同位置上的焊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扣对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约成本,焊接钢扣可避免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点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点焊接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点焊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水冷系统2;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扣对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所述点焊接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焊接钢扣可避免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点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钢带打捆设备,如图1、图2所示:
所述点焊接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为焊接变压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点焊接装置为气动式点焊接装置,动力机构为该点焊接装置的动力装置,即通过动力机构为钢带焊接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以该动力机构为焊接变压器作为优选,其中,焊接变压器是一种双绕组变压器,为了调节电弧点火电压,原绕组配备分换出头,用一分接开关来调节副边的空载电压,原、副绕组分装在两个铁心柱上,使变压器本身具有较大的漏电抗,因而副边的端电压将随电流的增大而激剧下降。副绕组电路中串联一个铁心电抗器,供调节焊接电流大小之用。改变电抗器空气隙的长度,电流将随着空气隙的增长而增大焊接变压器的形式主要有动铁式、动圈式及抽头式,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所述点焊接装置还包括:水冷系统2,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
具体而言,水冷系统2即为该点焊接装置的冷却系统,该水冷系统2设置在动力机构与工作系统之间,当点焊接装置在工作时,通过水冷系统2中的冷却液为该点焊接装置提供冷却,同时也为该点焊接装置在正常运行时提供主要的外部保护,防止点焊接装置在工作时过热造成安全事故。
所述点焊接装置还包括: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2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进一步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还包括一杠杆和气缸,其中,所述电极底板在所述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底板与所述杠杆之间设置有一绝缘件。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相对设置在所述工作系统的两端部。当两个电极分别位于重叠钢带的外侧并夹持重叠钢带,并使电流从一个电极,经过重叠钢带流向另一个电极的时候,在电流的作用下,重叠钢带局部瞬间产生高温熔合,冷却后即可使钢带焊接为一体。
具体而言,工作系统为点焊接装置中的主要工作单元,且工作系统位于水冷系统2的另外一侧,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其中,焊接电极机构是钢带焊接的主要机构,也就是说,通过该焊接电极机构,可以进一步实现钢带的点焊接。同时,该焊接电极机构位于工作系统的端部,且本实施例中以该焊接电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作为优选,具体的:两个焊接电极机构分别为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且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相对设置在工作系统的两端部,即,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位于工作系统的一端,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位于工作系统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每一个焊接电极机构上均安装有一电极底板、杠杆和气缸,并且该电极底板能够在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也就是说,在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上安装有第一电极底板、第一杠杆和第一气缸,在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上安装有第二电极底板、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第一电极底板能够在第一杠杆和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第二电极底板能够在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同时在第一电极底板与第一杠杆之间安装有第一绝缘结构,在第二电极底板与第二杠杆之间安装有第二绝缘结构,从而进一步达到了减少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系统还包括: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电极位移机构由其专用气缸推动。当焊接完一点,电极复位后,气缸整体推动其中一个电极,纵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然后开始第二个焊接点的焊接。
具体而言,电极位移机构分别与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连接,且通过电极位移机构能够实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的第一电极底板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的第二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钢带的一次夹持,完成多点不同位置上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的点焊接装置主要为钢带焊接提供必要的电极-钢带-电极之间的基本物理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达到了既满足钢带焊接的需要,同时又满足钢带打捆时的工况状态条件的目的,进一步节省了成本,使得焊接钢扣不会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也使得打捆设备能够具备钢带焊接功能,解决钢带接扣搭接处的自动焊接及多点先后顺序焊接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包括前述的点焊接装置。
前述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点焊接装置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钢带打捆设备,通过前述对一种点焊接装置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钢带打捆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点焊接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的电极底板在第一杠杆和第一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且,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的电极底板在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打开。
具体而言,该点焊接方法主要是基于前述的点焊接装置,同时由于该点焊接装置为焊接式打捆设备的一个关键装置,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在打捆设备的其他组成机构的配合系进行工作。该点焊接方法具体包括:在工作开始前,首先将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所带的电极底板通过其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闭合,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所带的电极通过其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打开。
步骤2:当钢带完成打捆、穿带、咬带后,以使焊接扣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之间。
具体而言,当钢带完成打捆作业,并且完成穿带、咬带工序后,此时焊接扣位于两电极中间,本实施例中的焊接扣所采用的材料为钢材,因此,当焊接扣对钢带打捆之后,焊接扣两端的结合处具有一重合部分,这样使得重合部分形成一双层钢材部分,且此时焊接扣位于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之间。
步骤3: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在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以使所述焊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的电极底板、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的电极底板的相接触。
具体而言,当钢带完成打捆作业,并且完成穿带、咬带工序后,焊接扣位于两电极中间之后,此时,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在经程序控制后,在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的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从而使得焊接扣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的电极底板、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的电极底板的相接触,从而实现了两层中间钢材与两外侧电极的相互接触。
步骤4:焊接变压器放电,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经过所述焊接扣到达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将所述焊接扣焊接。
步骤5:打开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完成第一位置的点焊接。
具体而言,在程序控制下,此时由动力机构即就是焊接变压器放电,电流通过其中一个电极经过焊接扣带到达另外一个电极,即电流通过第一焊接电极机构31经过焊接扣到达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这样使得焊接扣中的双层钢材部分在强大电流的作用下,局部高温融合在一起,从而将双层钢材焊接在一起,完成焊接后,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在其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打开。完成第一位置处即就是第一个点处的焊接。
步骤6:电极位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偏转一预定距离。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
具体而言,当第一个点处的点焊接完成后,此时在程序控制下,电极位移机构将启动,使第二焊接电极机构32偏转一定的距离,进而重复上述步骤3~5的工序,从而完成第二位置处即就是第二个点处的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之后,还包括:开启咬扣切带单元动作,以使所述焊接扣切断;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三位置的点焊接。
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分别由气缸行程的两个端点决定。第二位置是气缸行程过程的中间位置,由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在中位停顿,实现第二个位置的焊接。所述焊接钢扣共有三个焊接点,所述三个位置各对应一个焊接点。
具体而言,当第二个点处的点焊接完成后,此时在程序控制下,启动咬扣切带单元动作,收紧钢带被切断,进一步的,在程序控制下,重复上述3~5的工序完成第三位置处即就是第三个点处的焊接,至此焊接扣的制作工序全部完成,也就是说通过点焊接形成的焊接扣可将钢带进行打捆,进而解决了钢扣对钢卷等产品的损伤问题。同时节省了钢扣的成本,可替代传统钢带包扣咬合打捆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为企业创造了新的打捆产品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点焊接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水冷系统和工作系统,其中,动力机构为该点焊接装置的动力装置,通过动力机构为钢带焊接提供电源。水冷系统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水冷系统中的冷却液为该点焊接装置提供冷却,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和电极位移机构,且焊接电极机构位于工作系统的端部,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通过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钢带的一次夹持,完成多点不同位置上的焊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解决钢扣对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约成本,焊接钢扣可避免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点焊接装置,用于钢带打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
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
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
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还包括一杠杆和气缸,其中,所述电极底板在所述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所述焊接电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焊接电极机构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工作系统的两端部;
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底板与所述杠杆之间设置有一绝缘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焊接变压器。
4.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点焊接装置。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点焊接装置的点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在第一杠杆和第一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且,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在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打开;
步骤2:当钢带完成打捆、穿带、咬带后,以使焊接扣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之间;
步骤3: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在所述第二杠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以使所述焊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的相接触;
步骤4:焊接变压器放电,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经过所述焊接扣到达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将所述焊接扣焊接;
步骤5:打开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完成第一位置的点焊接;
步骤6:电极位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偏转一预定距离;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之后,还包括:
开启咬扣切带单元动作,以使所述焊接扣切断;
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三位置的点焊接。
CN202110161734.8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Active CN112793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1734.8A CN112793822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1734.8A CN112793822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3822A CN112793822A (zh) 2021-05-14
CN112793822B true CN112793822B (zh) 2022-08-23

Family

ID=7581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1734.8A Active CN112793822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382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9050A (en) * 1937-03-20 1938-07-19 James Richard Sutto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etallic band or wire tying machines
US3674972A (en) * 1970-10-27 1972-07-04 Interlake Inc Welded joint strapping machine
GB1368143A (en) * 1970-12-25 1974-09-25 Toyo Kohan Co Ltd Metal strap welding apparatus
EP0795374A2 (en) * 1996-03-15 1997-09-1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pot welding head
CN202508444U (zh) * 2011-11-07 2012-10-31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包装防压痕包装带
CN104520051A (zh) * 2012-04-25 2015-04-15 信诺国际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模块化钢带打包机的封接头
CN206243549U (zh) * 2016-12-01 2017-06-13 武汉斯蒂尔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点焊型钢带自动打捆机头
CN107697337A (zh) * 2017-07-06 2018-02-16 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 Dgr‑vi型激光焊式全自动钢带打捆机
CN111301744A (zh) * 2019-12-16 2020-06-19 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式全自动钢带打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6329614B2 (en) * 2005-12-28 2010-07-29 Orgapack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rapping good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89050A (en) * 1937-03-20 1938-07-19 James Richard Sutto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etallic band or wire tying machines
US3674972A (en) * 1970-10-27 1972-07-04 Interlake Inc Welded joint strapping machine
GB1368143A (en) * 1970-12-25 1974-09-25 Toyo Kohan Co Ltd Metal strap welding apparatus
EP0795374A2 (en) * 1996-03-15 1997-09-1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pot welding head
CN202508444U (zh) * 2011-11-07 2012-10-31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包装防压痕包装带
CN104520051A (zh) * 2012-04-25 2015-04-15 信诺国际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模块化钢带打包机的封接头
CN206243549U (zh) * 2016-12-01 2017-06-13 武汉斯蒂尔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点焊型钢带自动打捆机头
CN107697337A (zh) * 2017-07-06 2018-02-16 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 Dgr‑vi型激光焊式全自动钢带打捆机
CN111301744A (zh) * 2019-12-16 2020-06-19 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式全自动钢带打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3822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3822B (zh) 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US3301992A (en) Method for joining flat metal stock
CN214640953U (zh) 一种点焊接装置及钢带打捆设备
CN1213448C (zh) 用于电力变压器铁芯的连续绕线方法及设备
US4286744A (en) Process for joining narrow width thin gage metal or alloy strip
CN104162548B (zh) 一种热轧卷取机切换方法
US341759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quare or rectangular wire
CA1318365C (en) Bonding method of binding strap end portions by spot-welding
CN106311802A (zh) 一种卡罗塞卷取机卡卷的卸卷控制方法
US2160396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iling strip material
CA1161909A (en) Method of resistance flash butt welding
US227302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flexible metal tubing
CN102522196B (zh) 变压器电磁线焊接工艺
US4071388A (en) Impulse heat joining of wrapping tapes for wire cables
KR102113205B1 (ko) 변류기 환형코아 권취 자동제작 시스템 및 그 변류기 권취 환형코아 자동 제작 시스템 운용방법
US2272869A (en) Electrode manufacture
KR102086394B1 (ko) 변류기 환형코아 권취 자동제작 시스템 및 그 변류기 권취 환형코아 자동 제작 시스템 운용방법
US3552305A (en) Tensioning apparatus
EP2868585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schweißung von Umreifungsbändern aus Kunststoff
CN112896587A (zh) 一种钢带打捆机、其钢带咬带装置和打捆方法
RU2569289C2 (ru) Способ приварки присадо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к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обрабатываемой детали в форме тела вращ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двух роликовых электродов,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иварки присадо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варочная головка
US3242306A (en) Method of spot welding pretensioned banding
CN114713955B (zh) 一种新型自动多工位点焊机及其应用
CN113618198B (zh) 一种耐热钢材专用逐步熄弧和引弧的手工电弧焊机
JPH07142277A (ja) 積層巻コイル形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