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9154B - 双壁容器、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壁容器、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9154B
CN112789154B CN201980065202.5A CN201980065202A CN112789154B CN 112789154 B CN112789154 B CN 112789154B CN 201980065202 A CN201980065202 A CN 201980065202A CN 112789154 B CN112789154 B CN 112789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ouble
container
wall portion
walle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52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9154A (zh
Inventor
土屋要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89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9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 B65D81/3865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drinking cups or like containers
    • B65D81/3869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drinking cups or like containers formed with double walls, i.e.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1/00Making preforms
    • B29B11/06Making preforms by moulding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02Combined thermoform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08Deep drawing or matched-mould forming, i.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nly
    • B29C51/082Deep drawing or matched-mould forming, i.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nly by shaping between complementary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30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0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020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without integral tamper element
    • B65D43/0225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without integral tamper element secured by rotation
    • B65D43/0231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without integral tamper element secured by rotation only on the outside, or a part turn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mouth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1/00Shaping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B29C2791/001Shaping in several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6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29C2949/0768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specific parts of preform
    • B29C2949/07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specific parts of pre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ck
    • B29C2949/0771Wide-mou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031Making articles having hollow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73Auxiliary operations after the blow-moulding oper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9C49/4283Deforming the finished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1/00Use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101/12Thermoplast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4/00Articles with hollow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32Bowls, Cups, G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 B29L2031/716Bottles of the wide mouth type, i.e. the diameters of the bottle opening and its body are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064Shap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 B65D2543/00074Shap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curved
    • B65D2543/00092Shap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curved circ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222Hollow and made of one 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259Materials used
    • B65D2543/00296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444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 B65D2543/00574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secured locally, i.e. a lot less than half the periph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配置为具有:吹塑成型步骤,用于通过吹塑成型形成中间成型体(200),该中间成型体(200)包括突出部(204),该突出部(204)设置在内壁形成部(202)与外壁形成部(203)之间,并且在外壁形成部(203)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翻转工序,用于将内壁形成部(202)推入并翻转到外壁形成部(203)的内部从而将中间成型体(200)形成为双壁容器(10);以及压塌工序,其在翻转工序之前执行,用于在中间成型体(200)的深度方向上压塌突出部(204)以在内壁形成部(202)与外壁形成部(203)的边界部处形成折痕。

Description

双壁容器、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隔热(保温/保冷)效果的树脂双壁容器,用于制造该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地,树脂容器已被广泛用作容纳各种饮料、冰的甜食等的容器。此外,作为树脂容器之一,例如,已知具有内壁部和外壁部的内外双壁结构的双壁容器。在该双壁容器中,在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设置有空间(空气绝缘层)。因此,双壁容器配置成在容纳热饮料或冷饮料等时施加保热效果或保冷效果。
通常,通过将单独地形成的内容器和外容器进行组合而制造了这种双壁容器。将内容器和外容器进行组合的双壁容器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其保温效果和保冷效果也较高。但是,存在制造工序复杂的缺点。
近年来,为了消除制造工序的复杂性,还提出了通过使吹塑成型的中间成型体变形而形成的双壁容器。具体地,已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通过制造中间成型体来形成双壁容器,其中,与内容器相对应的内壁形成部从与外容器相对应的外壁形成部翻转并鼓出,以及将中间成型体的内壁形成部向外壁形成部的内侧折叠(翻转)(例如,见专利文献1、2)。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S58-30969
专利文献2:JP-A-2004-12314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通过使用吹塑成型形成中间成型体并且如上所述将中间成型体的内壁形成部朝向外壁形成部的内侧折叠(翻转)来制造双壁容器时,可以简化双壁容器的制造工序,并提高制造效率。
然而,在通过翻转中间成型体的内壁形成部所形成的双壁容器中,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当在容纳饮料的同时举起容器时,不能确保足够的强度以及容器变形。具体地,在内壁部和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即在其中容纳饮料的凹陷部的开口边缘(饮用口)处,不能获得足够的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和翻转装置,其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并提高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的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具有提高强度的双壁容器。
此外,由于开口边缘形成在折回部处,所以通常难以将其精确地成形。例如,折回之后的开口边缘的顶表面(上端表面)通常具有波状形状(非平坦形状),并且在周向方向的宽度和厚度也通常不均匀。
同时,一些树脂容器配置成使得可以安装封闭凹陷部的开口的盖构件。例如,在杯状容器的外周表面或内周表面设置有沟槽部,在盖构件上设置有与该沟槽部相对应的突出部。通过使突出部和沟槽部彼此接合,盖构件固定到容器。可以想到将这种结构用于双壁容器。
然而,当双壁容器设置有用于安装盖构件的沟槽部时,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的强度可能进一步不足。此外,在如上所述通过将中间成型体的内壁形成部朝向外壁形成部的内侧折叠而形成双壁容器的情况下,可能难以更精确地成形凹陷部的开口边缘,以及当在中间成型体上形成沟槽的状态下将内壁形成部折回时,会形成褶皱。因此,通过上述方法极难制造带有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成形精度的开口边缘的双壁容器,使得可令人满意地安装盖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壁容器,即使该双壁容器具有能够安装盖构件的结构时,该双壁容器也能够在开口边缘处确保足够的强度和成形精度。
问题的解决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该双壁容器包括:内壁部,该内壁部包括形成容器的内表面的内主体部和内底部;和外壁部,该外壁部从内壁部的上端连续地设置并且与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包括形成容器的外表面的外主体部,该方法包括:吹塑成型工序,通过吹塑成型形成中间成型体,该中间成型体包括:外壁形成部,该外壁形成部变成外壁部;内壁形成部,该内壁形成部变成内壁部并沿着外壁形成部的深度方向向外鼓起;和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在内壁形成部与外壁形成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并沿着外壁形成部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翻转工序,将内壁形成部推入外壁形成部的内部并翻转内壁形成部,从而将中间成型体形成为双壁容器;和压塌工序,在中间成型体的深度方向上压塌突出部以在内壁形成部与外壁形成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折痕,该压塌工序在翻转工序之前进行。
这里,优选地,在压塌突出部的状态下进行翻转工序。
此外,优选的是,在压塌工序中,在将突出部调节至预定温度的状态下,压塌突出部。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中的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包括:容纳模,该容纳模具有在容纳模的一个端面处开口的容纳凹陷部,并且在突出部突到端面上的状态下中间成型体的外壁形成部容纳在容纳凹陷部中;在容纳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以环状设置的环状压模,该环状压模配置成能够在中间成型体的深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抵靠容纳模的端面按压突出部;和凸压模,该凸压模配置成能在中间成型体的深度方向上移动,并从其底部侧按压内壁形成部,以将内壁形成部推入外壁形成部的内部并使内壁形成部翻转。
这里,优选的是,凸压模配置成在突出部被环状压模和容纳模压塌的状态下能够在中间成型体的深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优选的是,翻转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该温度调节装置将中间成型体的突出部调节至预定温度。此外,优选地,温度调节装置调节环状压模的温度。
此外,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双壁容器,该双壁容器包括:内壁部,该内壁部包括形成容器的内表面的内主体部和内底部;和外壁部,外壁部从内壁部的上端连续地设置,并且与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包括形成容器的外表面的外主体部,其中,在内壁部和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在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压塌部,在压塌部中,通过压塌内壁部和外壁部而形成折痕,在配置压塌部的内壁部和外壁部之间的间隙比内主体部和外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窄。
这里,优选的是,在配置压塌部的内壁部与内主体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朝向外壁部侧凸出的内弯曲部,以及在配置压塌部的外壁部与外主体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朝向内壁部侧凸出的外弯曲部,并且内弯曲部与外弯曲部之间的间隙比压塌部的其他部分的间隙窄。
此外,优选的是,压塌部配置环状凸缘部,其中,内壁部和外壁部向外主体部的外侧突出。也就是说,优选的是,在双壁容器的开口边缘处设置压塌的环状凸缘部。
此外,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双壁容器,该双壁容器包括:内壁部,该内壁部包括内主体部,该内主体部形成在其一端侧开口的凹陷部的内表面;和外壁部,该外壁部从内壁部连续地设置,并且与内壁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包括形成容器的外表面的外主体部,其中,内壁部和外壁部中的一个的开口侧的端部具有安装部,在安装部上安装有覆盖开口的盖构件,并且安装部设置有多个接合沟槽,盖构件的多个凸起待与多个接合沟槽接合;以及在内壁部和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沿着周向方向设置用于加强安装部的加强部。
在本发明的这种双壁容器中,通过沿着容器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加强部来提高安装部的强度。因此,即使在盖构件的凸起所接合的接合沟槽形成于安装部时,也能够抑制安装部的变形。也就是说,即使在安装部上形成有接合沟槽时,也能够抑制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变形。
这里,优选的是,安装部设置有引导沟槽,该引导沟槽从开口侧上的端部朝向接合沟槽延伸,并且将接合凸部引导至接合沟槽,并且加强部具有加强肋,该加强肋设置在引导沟槽的开口侧的端部上,以从引导沟槽的底面突出,并且该加强肋具有的比安装部的表面低的高度。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强度。
此外,优选的是,内壁部和外壁部经由形成在开口侧上的端面的连接部连接,并且加强部具有环状肋,该环状肋设置成在与安装部侧的连接部的端部间隔开的位置突出并在周向方向上是连续的。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强度。
此外,优选地,由环状肋的侧面与连接部的表面形成的拐角的角度是锐角。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强度。
此外,优选的是,安装部设置在内壁部上,并且加强部具有环状凸缘部,该环状凸缘部设置在内壁部和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并且内壁部和外壁部从配置外壁部的外主体部向外突出。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强度。
此外,优选地,通过压塌内壁部和外壁部以形成折痕,来形成环状凸缘部,并且配置环状凸缘部的内壁部和外壁部之间的间隙比内主体部和外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窄。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可以较容易地制造双壁容器,其中在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折痕,也就是说,在该双壁容器中,通过压塌内壁部和外壁部,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形成压塌部。另外,通过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设置压塌部,可以增加双壁容器的强度。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能够比较容易地制造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具有提高的强度的双壁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双壁容器,压塌部设置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使得可增加双壁容器的强度。特别地,环状凸缘部设置在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并且压塌部配置环状凸缘部,使得可以进一步增加双壁容器的强度。以这种方式,即使当例如在双壁容器中容纳饮料等时,也可以抑制双壁容器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双壁容器,即使当容器配置成使得可安装盖构件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加强部来提高容器在开口边缘处的强度。也就是说,通过加强部能够确保双壁容器的足够的强度。因此,即使将饮料等容纳在双壁容器中,也能够抑制容器的变形,并且能够将盖构件安装到该双壁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3A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3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翻转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
图5A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5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5C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和盖构件的正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和盖构件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9A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9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翻转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11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11C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和盖构件的正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5A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15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中间成型体的形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方式的示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部分A的放大剖视图。进一步,图3A和图3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翻转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进一步地,图5A至图5C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并且尤其是用于说明压塌工序和翻转工序的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在下文中,也简称为容器)10是杯状树脂容器,其包括用于容纳饮料等的凹陷部11。容器10包括形成容器10的内表面(凹陷部11的内表面)的内壁部20和形成容器10的外表面的外壁部30的双壁部。内壁部20和外壁部30以预定间隔设置以施加隔热效果。
双壁容器10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使用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可生物降解塑料。
内壁部20具有形成容器10的主体部的内周表面的内主体部21以及与内主体部21连续地设置并形成容器10的底部的内底部22。
同时,外壁部30从内壁部20的上端连续地设置。如上所述,在外壁部30和内壁部20之间形成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部30具有形成容器10的主体部的外周表面的外主体部31以及从外主体部31连续地设置的单一圆柱状的支柱部32。也就是说,外壁部30的下端侧敞开,并且在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短的圆柱状的支柱部32。
当放置双壁容器10时,支柱部32与放置表面接触以封闭开口,并且在双壁容器10的底部(内底部22)和放置表面之间也形成空间。以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容器10的隔热效果(保温效果和保冷效果)。
这里,如图2的部分A的放大图所示,在杯状容器10的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饮用口)处,通过使内壁部20压塌,压塌部50(其中,通过使内壁部20和外壁部30压塌,在内壁部20与外壁部30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折痕40)形成在容器10的周向方向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部20和外壁部30设置在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处,以向外主体部31的外侧突出。也就是说,在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处设置有向外主体部31的外侧突出的环状凸缘部60。环状凸缘部60由压塌部50配置。
内壁部20与配置压塌部50(环状凸缘部60)的外壁部30之间的间隙(最大值)d1比内壁部20(内主体部21)与形成容器10的周表面的外壁部30(外主体部31)之间的间隙(最大值)d2窄。
通过在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处设置压塌部50,可以增加容器10的强度。因此,例如,即使在容器10中容纳饮料等的情况下,也抑制容器10的变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处设置环状凸缘部60,并且,环状凸缘部60由压塌部50配置,使得容器10的强度进一步增加。
此外,在配置压塌部50(环状凸缘部60)的内壁部20与内主体部21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向外壁部30侧凸出的内弯曲部25。另一方面,在配置压塌部50(环状凸缘部60)的外壁部30与外主体部31的边界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向内壁部20侧凸出的外弯曲部35。
此外,内弯曲部25与外弯曲部35之间的间隙d3比压塌部50的其他部分的间隙窄。以这种方式,容器10的强度更可靠地增加。
用于制造具有这种形状的双壁容器10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双壁容器10。通过用这种方法制造双壁容器10,可以简化双壁容器10的制造工序,并且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具体地,首先,通过注射成型设备将预定的预成型件进行注射成型,然后,通过吹塑成型设备将预成型件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中间成型体。
首先,如图3A所示,通过注射成型(注射成型工序)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预成型件100。预成型件100具有颈部101和从颈部101连续的有底主体部102。颈部101是变成双壁容器10的支柱部32的部分。因此,颈部101形成为具有与支柱部32基本相同的形状(厚度、高度、开口直径等)。
预成型件100的主体部102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2较短且较小,并且形成为基本上渐缩形状(所谓的碗形)。也就是说,预成型件100的主体部102形成为使得在颈部101侧的端部处的直径最大,并且该直径朝向主体部102的底面部102a变小。
随后,将预成型件100从注射成型设备输送到吹塑成型设备。当预成型件100的主体部102在模具中吹塑成型时,如图3B中所示,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中间成型体200(吹塑成型工序)。中间成型体200包括变成容器10的支柱部32的颈部201,变成容器10的内壁部20(内主体部21和内底部22)的内壁形成部202,以及变成容器10的外壁部30(外主体部31)的外壁形成部203。中间成型体200的颈部201是与预成型件100的颈部101共用的部分。
外壁形成部203从颈部201连续地形成,内壁形成部202连续地形成在外壁形成部203的与颈部201相对的一侧。也就是说,内壁形成部202形成为在外壁形成部203的深度方向(图3A和图3B中的左右方向)上向外鼓出的形状。也就是说,中间成型体200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容器10的内壁部20在外壁部30的与支柱部32相对的一侧上向外翻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壁形成部202与外壁形成部203之间的边界部(与容器10的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对应的部分)处,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在外壁形成部203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出部204。也就是说,内壁形成部202和外壁形成部203经由突出部204连接。突出部204是变成容器10的压塌部50(环状凸缘部60)的部分。因此,突出部204形成与压塌部50(环状凸缘部60)相匹配的形状(突出量)。
此外,在突出部204与内壁形成部202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变成容器10的内弯曲部25的第一弯曲部205。在突出部204与外壁形成部203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变成容器10的外弯曲部35的第二弯曲部206。第一弯曲部205和第二弯曲部206形成在朝着中间成型体200的内部凸出的弯曲表面中。
在形成这样的中间成型体200之后,中间成型体200从吹塑成型设备输送到翻转装置,并且通过翻转装置按压并翻转内壁形成部202。以这种方式,形成了作为最终产品的双壁容器10(翻转工序)。
这里,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翻转装置300包括容纳模310,环状压模320和凸压模330。容纳模310具有容纳凹陷部311。容纳凹陷部311设置成在容纳模310的一个端面处开口。中间成型体200的外壁形成部203和颈部201容纳在容纳凹陷部311中。
环状压模320设置成用于使如下文所述的容纳模310压塌中间成型体200的突出部204。环状压模320设置成环状,以面向容纳凹陷部311的开口周缘。此外,在环状压模320的面向容纳凹陷部311的部分中形成通孔321。压模320配置成可在中间成型体200的深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环状压模320配置成可在接近或远离容纳模310的方向上移动。
凸压模330设置成对内壁形成部202进行按压和翻转。换句话说,凸压模330是用于形成容器10的凹陷部11的模具。类似于环状压模320,凸压模330配置成可在中间成型体200的深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凸压模330配置成通过环状压模320的通孔321插入到容纳凹陷部311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压模330配置成在突出部204由如下文所述的环状压模320和容纳模310压塌的状态下,可在中间成型体200的深度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这种配置的翻转装置300使中间成型体200的内壁形成部202翻转,从而使双壁容器10形成为最终产品。
首先,如图5A所示,中间成型体200的外壁形成部203和颈部201容纳在容纳模310的容纳凹陷部311中。此时,突出部204处于在容纳模310的开口周缘的端面310a上突出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5B所示,环状压模320朝向容纳模310移动,并且通过环状压模320和容纳模310压塌中间成型体200的突出部204(压塌工序)。
以这种方式,形成了容器10的压塌部50(环状凸缘部60)。另外,由于如上所述在突出部204上形成有第一弯曲部205及第二弯曲部206,因此内壁部20与配置压塌部50的外壁部30之间的间隙会变得较窄。
此时,优选地,在将突出部204加热到预定温度(100℃至140℃)时将突出部204压塌。也就是说,翻转装置300优选地包括将中间成型体200的突出部204调节到预定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例如,环状压模320设置有用于供应温度调节介质(例如,热水或油)的供应管线(未示出)。通过使用供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将温度调节介质供应到供应管线中,可以调节环状压模320的温度(表面温度)。
在已调节表面温度的环状压模320与突出部204接触并且将突出部204升高到预定温度的状态下,通过环状压模320和容纳模310压塌突出部204。
温度调节装置的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加热环状压模320的加热器或加热突出部204本身的加热器。
随后,在保持环状压模320和容纳模310压塌突出部204的状态的同时,如图5C所示,使凸压模330向容纳模310移动,并且将内壁形成部202推入容纳凹陷部311内并翻转。也就是说,内壁形成部202推入外壁形成部203内并翻转(翻转工序)。
具体地,当凸压模330朝向容纳模310移动时,凸压模330的尖端表面与内壁形成部202的底部202a接触。随着底部202a被按压,内壁形成部202的主体部202b变形(翻转)并被推入外壁形成部203内。以这种方式,形成双壁容器10(见图1)。
当内壁形成部202通过凸压模330翻转时,内壁形成部202可以被调节到预定温度。例如,翻转装置300可以包括温度调节装置,例如加热内壁形成部202的加热器。这里,当加热内壁形成部202时,优选的是,加热内壁形成部202的主体部202b,与凸压模330接触的底部202a没有被尽可能多地加热。以这种方式,内壁形成部202可以由凸压模330适当地按压,并且内壁形成部202可以令人满意地翻转。
当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这种制造方法制造双壁容器10时,也就是说,当中间成型体200由翻转装置300进行翻转以制造双壁容器10时,可以简化双壁容器10的制造工序。因此,可以提高双壁容器10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双壁容器10的支柱部32通过注射成型形成,而其他部分通过吹塑成型形成。因此,形成的支柱部32比其他部分厚。以这种方式,在放置双壁容器10时可提高稳定性。
此外,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压塌中间成型体200的突出部204的状态下进行翻转工序,但是在释放突出部204的压塌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翻转工序。也就是说,如果突出部204充分地压塌,则在进行翻转工序时突出部204不一定必须处于压塌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和盖构件的视图。图6是示出从双壁容器移除盖构件的状态的主视图。此外,图7是示出将盖构件安装到双壁容器的状态的视图。图7是对应于图6的线A1-A1的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7的部分A1的放大剖视图。此外,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翻转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图11A至图11C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特别是用于说明压塌工序和翻转工序的视图。
如图6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在下文中,也简称为容器)110是杯状树脂容器,其包括用于容纳饮料等的凹陷部111。容器110包括形成在一端侧开口的容器110的内表面(凹陷部111的内表面)的内壁部120和形成容器110的外表面的外壁部130。也就是说,容器110包括双壁部。内壁部120和外壁部130以预定间隔设置以施加隔热效果。
双壁容器110的材料可以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10的材料相同。
内壁部120具有形成容器110的凹陷部111的内周表面的内主体部121以及从内主体部121连续地设置并形成容器110的底部的内底部122。
另一方面,外壁部130从内壁部120的上端连续地设置。如上所述,在外壁部130和内壁部120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部130具有形成容器110的主体部的外周表面的外主体部131以及从该外主体部131连续地设置的单一圆柱状支柱部132。也就是说,外壁部130的下端侧开口,在该开口的周缘处设置有短的圆柱状支柱部132。
当放置双壁容器110时,支柱部132与放置表面接触以封闭开口,并且在双壁容器110的底部(内底部122)和放置表面之间也形成有空间。以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容器110的隔热效果(保温效果和保冷效果)。
此外,双壁容器110配置成使得可以安装覆盖凹陷部111的开口111a的盖构件190。在本实施方式中,双壁容器110配置成使得盖构件190可安装于内周表面侧。具体地,内壁部120的内主体部121在开口111a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安装部123,盖构件190安装于该安装部123。安装部123是盖构件190在安装至双壁容器110时与之滑动接触的部分。安装部123形成在容器110的上下方向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中。此外,用于将盖构件190固定于容器110的多个(例如六个)接合沟槽124沿周向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在安装部123中。
盖构件190是安装在双壁容器110的凹陷部111中的所谓的内盖。盖构件190包括面向开口111a的盖主体191以及环状竖向壁部192,该环状竖向壁部192设置在盖主体191的外周部上并面向安装部123。在竖向壁部192上设置有向各接合沟槽124突出的多个接合凸部193。通过使多个接合凸部193与接合沟槽124接合,盖构件190固定至容器110。
此外,在内壁部120与外壁部130的边界部处,双壁容器110沿着周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增强安装部123的加强部150。在凹陷部111的开口111a的周缘上设置有环状凸缘部160,其中,内壁部120和外壁部130从外主体部131向外突出。环状凸缘部160用作加强部150。
这里,通过压塌内壁部120和外壁部130来形成环状凸缘部160,以在内壁部120和外壁部130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折痕。如图8所示,内壁部120与配置环状凸缘部160的外壁部130之间的间隙(最大值)d11比形成安装部123的内壁部120(内主体部121)和外壁部130(外主体部131)之间的间隙(最大值)d12窄。
由于在开口111a的周缘上设置有由这种环状凸缘部160配置的加强部150,因此,容器110的强度、特别是安装部123附近的强度增加。因此,即使在安装部123上形成有多个接合沟槽124时,在包括开口111a的周缘的安装部123的附近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结果,例如,即使在容器110中容纳饮料等的同时握住容器110时,也抑制了容器110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内壁部120和外壁部130压塌而形成配置加强部150的环状凸缘部160,使得容器110的强度进一步增加。
此外,在配置环状凸缘部160的内壁部120与内主体部121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向外壁部130侧凸出的内弯曲部125。另一方面,在配置环状凸缘部160的外壁部130与外主体部131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向内壁部120侧凸出的外弯曲部135。
内弯曲部125与外弯曲部135之间的间隙d13比环状凸缘部160的其他部分的间隙窄。以这种方式,容器110的强度进一步增加。
用于制造具有这种形状的双壁容器110的方法可以与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10的方法相同。也就是说,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描述的方法来制造双壁容器110。
具体地,首先,通过注射成型设备将预定的预成型件注射成型,然后,将该预成型件吹塑成型以形成中间成型体。
如图9A所示,首先,通过注射成型(注射成型工序)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预成型件1100。预成型件1100具有颈部1101和从颈部1101连续的有底主体部1102。颈部1101是变成双壁容器110的支柱部132的部分。因此,颈部1101形成为具有与支柱部132基本相同的形状(厚度、高度、开口直径等)。
预成型件1100的主体部1102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102较短且较小,并且形成为基本上渐缩形状(所谓的碗形)。也就是说,预成型件1100的主体部1102形成为使得在颈部1101一侧的端部处的直径最大,并且该直径朝向主体部1102的底面部1102a变小。
随后,将预成型件1100从注射成型设备输送至吹塑成型设备。当预成型件1100的主体部1102在模具中吹塑成型时,如图9B中所示,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中间成型体1200(吹塑成型工序)。中间成型体1200包括变成容器110的支柱部132的颈部1201,变成容器110的内壁部120(内主体部121和内底部122)的内壁形成部1202,以及变成外壁部130(外主体部131)的外壁形成部1203。中间成型体1200的颈部1201是与预成型件1100的颈部1101共用的部分。
外壁形成部1203从颈部1201连续地形成,内壁形成部1202连续地形成在外壁形成部1203的与颈部1201相对的一侧。也就是说,内壁形成部1202形成在外壁形成部1203的深度方向(图9A和图9B中的左右方向)上向外鼓出的形状。也就是说,中间成型体1200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容器110的内壁部120在外壁部130的与支柱部132相对的一侧向外翻转。
这里,在内壁形成部1202的变成安装部123的接合沟槽124的部分处形成有在内壁形成部1202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凸部1204。也就是说,凸部1204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容器110的接合沟槽124在内壁形成部1202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壁形成部1202与外壁形成部1203的边界部(与开口111a的周缘对应的部分)处,在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在外壁形成部1203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205。也就是说,内壁形成部1202和外壁形成部1203经由突出部1205连接。突出部1205是变成容器110的环状凸缘部160(加强部150)的部分。因此,突出部1205形成与环状凸缘部160相匹配的形状(突出量)。
此外,在突出部1205与内壁形成部1202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变成容器110的内弯曲部125的第一弯曲部1206。在突出部1205与外壁形成部1203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变成容器110的外弯曲部135的第二弯曲部1207。第一弯曲部1206和第二弯曲部1207形成在朝着中间成型体1200的内部凸出的弯曲表面中。
在形成这样的中间成型体1200之后,中间成型体1200从吹塑成型设备输送到翻转装置,并且通过翻转装置按压并翻转内壁形成部1202。以这种方式,形成了作为最终产品的双壁容器110(翻转工序)。
在这里,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翻转装置1300包括容纳模1310,环状压模1320和凸压模1330。容纳模1310具有容纳凹陷部1311。容纳凹陷部1311设置成在容纳模1310的一个端面处开口。中间成型体1200的外壁形成部1203和颈部1201容纳在容纳凹陷部1311中。
环状压模1320设置成用于使如下文所述的容纳模1310压塌中间成型体1200的突出部1205。环状压模1320设置成环状,以面向容纳凹陷部1311的开口周缘。此外,在环状压模1320的面向容纳凹陷部1311的部分中形成通孔1321。压模1320配置成可在中间成型体1200的深度方向(图10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环状压模1320配置成可在接近或远离容纳模1310的方向上移动。
凸压模1330设置成对内壁形成部1202进行按压和翻转。换句话说,凸压模1330是用于形成容器110的凹陷部111的模具。类似于环状压模1320,凸压模1330配置成可在中间成型体1200的深度方向(图10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凸压模1330配置成通过环状压模1320的通孔1321插入到容纳凹陷部1311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压模1330配置成在突出部1205由如下文所述的环状压模1320和容纳模1310压塌的状态下,可在中间成型体1200的深度方向(图10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这种配置的翻转装置1300使中间成型体1200的内壁形成部1202翻转,从而将双壁容器110形成为最终产品。
首先,如图11A所示,中间成型体1200的外壁形成部1203和颈部1201容纳在容纳模1310的容纳凹陷部1311中。此时,突出部1205处于在容纳模1310的开口周缘的端面1310a上突出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11B所示,环状压模1320朝向容纳模1310移动,并且通过环状压模1320和容纳模1310压塌中间成型体1200的突出部1205(压塌工序)。
以这种方式,形成了容器110的环状凸缘部160。另外,由于如上所述在凸部1204上形成有第一弯曲部1206和第二弯曲部1207,因此内壁部120与配置环状凸缘部160的外壁部130之间的间隙会变得较窄。
此时,优选地,在将突出部1205加热到预定温度(100℃至140℃)时将突出部1205压塌。也就是说,翻转装置1300优选地包括将中间成型体1200的突出部1205调节到预定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例如,环状压模具1320设置有用于供应温度调节介质(例如,热水或油)的供应管线(未示出)。通过使用供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将温度调节介质供应到供应管线中,可以调节环状压模1320的温度(表面温度)。
在已调节了表面温度的环状压模1320与突出部1205接触并且将突出部1205升高到预定温度的状态下,通过环状压模1320和容纳模1310压塌突出部1205。
温度调节装置的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加热环状压模1320的加热器或加热突出部1205本身的加热器。
随后,在保持环状压模1320和容纳模1310压塌突出部1205的状态的同时,如图11C所示,使凸压模1330向容纳模1310移动,并且将内壁形成部1202推入容纳凹陷部1311内并翻转。也就是说,内壁形成部1202推入外壁形成部1203内并翻转(翻转工序)。
具体地,当凸压模1330朝向容纳模1310移动时,凸压模1330的尖端表面与内壁形成部1202的底部1202a接触。随着底部1202a被按压,内壁形成部1202的主体部1202b变形(翻转)并被推入外壁形成部1203内。
此时,凸部1204由待翻转的凸压模1330进行按压,并形成了接合沟槽124。以此方式,形成双壁容器110,其中在安装部123中设置有接合沟槽124,并且设置了环状凸缘部160(加强部150)(见图6)。
当如上所述在双壁容器110中设置加强部150时(当突出部1205设置在中间成型体1200中时),可以抑制在翻转工序中在内壁形成部1202和外壁形成部1203之间的边界部处可能发生的不良变形,从而提高了可成形性。结果,可以制造在开口111a附近具有提高的强度的双壁容器110。也就是说,即使在包括翻转工序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成型包括安装部123的(开口111a)的双壁容器110,盖构件190可以令人满意地安装到安装部123。
当内壁形成部1202通过凸压模1330翻转时,内壁形成部1202可以被调节到预定温度。例如,翻转装置1300可以包括温度调节装置,例如加热内壁形成部1202的加热器。
这里,当加热内壁形成部1202时,优选的是,加热内壁形成部1202的主体部1202b,与凸压模1330接触的底部1202a没有被尽可能多地加热。以这种方式,内壁形成部1202可以由凸压模1330适当地按压,并且内壁形成部1202可以令人满意地翻转。此时,可以使设置在内壁形成部1202上的凸部1204令人满意地翻转。
当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这种制造方法来制造双壁容器110时,也就是说,当中间成型体1200由翻转装置1300进行翻转以制造双壁容器110时,可以简化双壁容器110的制造工序。因此,可以提高双壁容器110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双壁容器110的支柱部132通过注射成型形成,而其他部分通过吹塑成型形成。因此,形成的支柱部132比其他部分厚。以这种方式,在放置双壁容器110时可提高稳定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和盖构件的主视图。图13是对应于图12中的线B-B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4是对应于图12中的线C-C的部分的剖视图。此外,图15A和图15B是用于说明用于制造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的方法的视图。图16是示出中间成型体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在每个附图中,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多余的描述。
如图12至图1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壁容器110A配置成使得盖构件190A能够被安装到外周表面侧。具体地,外壁部130A的外主体部131A在开口111a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安装部123A,盖构件190A安装到该安装部123A。安装部123A是当盖构件190A安装到双壁容器110A时与其滑动接触的部分。安装部123A形成在容器110A的上下方向上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中。此外,用于将盖构件190A固定至容器110A的多个(例如六个)接合沟槽124A沿周向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在安装部123A中。
盖构件190A是安装到双壁容器110A的外壁部130A的所谓的外盖。盖构件190A包括:面向开口111a的盖主体191A;以及环状竖向壁部192A,其设置在盖主体191A的外周部上并且具有面向安装部123A的内表面侧。竖向壁部192A设置有向各接合沟槽124A(盖构件190A的内侧)突出的多个接合凸部193A。通过使多个接合凸部193A与接合沟槽124A接合,盖构件190A固定至容器110A。
此外,安装部123A设置有引导沟槽133,该引导沟槽133从开口111a侧的端部朝向接合沟槽124A延伸。当盖构件190A的接合凸部193A与接合沟槽124A接合时,引导沟槽133设置成用于将接合凸部193A引导至接合沟槽124A。引导沟槽133在容器110A的周向方向上连续地形成到接合沟槽124A的侧部。此外,引导沟槽133设置成在开口111a侧的端面处开口。该开口部用作入口133a,以允许盖构件190A的接合凸部193A进入引导沟槽133。
在接合沟槽124A与引导沟槽133之间的边界部处设置有用于限制与接合沟槽124A接合的接合凸部193A的移动的限制凸起134。限制凸起134在容器110A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为比安装部123A的表面低。换句话说,限制凸起134形成在比接合沟槽124A和引导沟槽133的深度更低的高度处。
注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环状凸缘部160在内壁部120和外壁部130之间的边界部处设置成加强部150,但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容器110A的内壁部120A和外壁部130A经由形成在开口111a侧的端面的连接部170进行连接(见图14)。连接部170设置有环状肋180,该环状肋180突出到与安装部123A侧的端部(外壁部130A侧的端部)间隔开的位置,并且在容器110A的周向方向上是连续的。环状肋180形成为使得由其在外壁部130A侧上的侧面与连接部170的表面形成的拐角的角度θ为锐角。
此外,如上所述,引导沟槽133设置成向开口111a侧的端面(即,朝向连接部170)开口。该开口部用作入口133a,用以允许盖构件190A的接合凸部193A进入引导沟槽133。
在容器110A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肋136设置在引导沟槽133的入口133a处。加强肋136与环状肋180一起充当用于加强安装部123A的加强部150A。类似于限制凸起134,加强肋136形成为比安装部123A的表面低。也就是说,加强肋136形成为在比引导沟槽133的深度更低的高度处。加强肋136的高度可以是恒定的,但是可以随着距接合沟槽124A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肋136连续地设置在引导沟槽133的两个侧面之间(见图13),但是加强肋136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加强肋136可以间歇地设置在引导沟槽133的两个侧面之间。
由于设置了包括环状肋180和加强肋136的加强部150A,因此容器110A的强度、特别是安装部123A附近的强度增加。特别地,由于由在外壁部130A侧上的由环状肋180的侧面和连接部170的表面形成的拐角的角度θ是锐角,所以在安装部123A附近的强度进一步增加。
以这种方式,即使在安装部123A上形成有多个接合沟槽124A和引导沟槽133时,在包括开口111a的周缘的安装部123A的附近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因此,例如,即使在容器110A中容纳饮料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容器110A的变形。
当盖构件190A安装到具有这种形状的容器110A上时,首先,盖构件190A的接合凸部193A从引导沟槽133的入口133a进入引导沟槽133。接合凸部193A越过加强肋136并进入引导沟槽133。如上所述,加强肋136形成为比引导沟槽133的深度低。因此,接合凸部193A可以较容易地进入引导沟槽133。
在这种状态下,当盖构件190A和容器110A相对旋转时,接合凸部193A沿着引导沟槽133移动并与限制凸起134接触。此后,当盖构件190A和容器110A进一步相对旋转时,接合凸部193A越过限制凸起134并与接合沟槽124A接合。
如上所述,限制凸起134形成为比引导沟槽133和接合沟槽124A的深度低。因此,接合凸部193A在不脱离引导沟槽133的情况下越过限制凸起134,并且与接合沟槽124A令人满意地接合。
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110A中,如图15A所示,首先,通过注射成型(注射成型工序)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预成型件1100。随后,如图15B所示,通过将预成型件1100的主体部1102吹塑成型,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中间成型体1200A。
以与容器110A的外壁部130A相同的形状形成中间成型体1200A的外壁形成部1203A。也就是说,如图16的放大图中所示,在中间成型体1200A的外壁形成部1203A中,形成有接合沟槽124A和引导沟槽133,并且还形成有限制凸起134和加强肋136。此外,在中间成型体1200A中,在外壁形成部1203A与内壁形成部1202A之间的边界部处已经形成有环状肋180。也就是说,中间成型体1200A已经包括具有环状肋180和加强肋136的加强部150A。
包括加强部150A的中间成型体1200A从吹塑成型设备输送到翻转装置,并且通过翻转装置按压并翻转内壁形成部1202A,使得形成了作为最终产品的双壁容器110A(翻转工序)。
当在内壁形成部1202A与外壁形成部1203A之间的边界部处的强度低时,内壁形成部1202A通过翻转工序不能令人满意地翻转。例如,有可能在内壁形成部1202A与外壁形成部1203A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褶皱。
然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成型体1200A中,已经形成了包括环状肋180和加强肋136的加强部150A,并且在内壁形成部1202A与外壁形成部1203A之间的边界部处的强度增加。因此,通过翻转工序可以令人满意地翻转内壁形成部1202A。
当如上所述在双壁容器110A和中间成型体1200A中设置加强部150A(环状肋180和加强肋136)时,能够抑制在在翻转工序期间内壁形成部1202A和外壁形成部1203A之间的边界部处发生的不良变形,从而提高了可成形性。结果,可以制造在开口111a附近具有提高的强度并且具有开口111a的平坦顶面的双壁容器110A。也就是说,即使在包括翻转工序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成型包括安装部123A(开口111a)的双壁容器110A,盖构件190A可以令人满意地安装到安装部123A。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双壁容器10包括环状凸缘部60以及环状凸缘部60由压塌部50配置的示例,但是双壁容器10不必一定包括环状凸缘部60。即使当双壁容器10不包括环状凸缘部60时,当压塌部50设置在凹陷部11的开口边缘部处时,也提高双壁容器10的强度。
例如,尽管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其中通过环状压模1320和容纳模1310压塌中间成型体1200的突出部1205的状态下执行翻转工序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在释放突出部1205的压塌的状态下可执行翻转工序。也就是说,当使突出部1205充分压塌时,在进行翻转工序时,不一定需要维持通过环状压模1320和容纳模1310压塌突出部1205的状态。
此外,注射成型设备和吹塑成型设备可以具有独立的配置(两段成型设备),或者可以具有一体的配置(一段成型设备)。此外,翻转装置可以独立地配置或与吹塑成型设备一体地配置。
本申请适当地并入2018年8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2018-155815和No.2018-155816)和2018年9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2018-168258)中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所述双壁容器包括:内壁部,所述内壁部包括形成所述容器的内表面的内主体部和内底部;以及外壁部,所述外壁部从所述内壁部的上端连续地设置且与所述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包括形成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的外主体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吹塑成型来形成中间成型体的吹塑成型工序,所述中间成型体包括:外壁形成部,所述外壁形成部变成所述外壁部;内壁形成部,所述内壁形成部变成所述内壁部并沿着所述外壁形成部的深度方向向外鼓起;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内壁形成部与所述外壁形成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并沿着所述外壁形成部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
将所述内壁形成部推入所述外壁形成部的内部并翻转所述内壁形成部,从而将所述中间成型体形成为所述双壁容器的翻转工序;和
在所述中间成型体的深度方向上压塌所述突出部以在所述内壁形成部与所述外壁形成部之间的所述边界部处形成折痕的压塌工序,所述压塌工序在所述翻转工序之前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突出部被压塌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翻转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压塌工序中,在所述突出部被调节至预定温度的状态下,压塌所述突出部。
4.一种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中使用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容纳模,所述容纳模具有在所述容纳模的一个端面处开口的容纳凹陷部,并且在所述突出部突出到所述端面上的状态下,所述中间成型体的所述外壁形成部容纳在所述容纳凹陷部中;
环状压模,所述环状压模在所述容纳凹陷部的开口边缘处以环状设置,所述环状压模配置成能够在所述中间成型体的所述深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抵靠所述容纳模的所述端面而按压所述突出部;和
凸压模,所述凸压模配置成能够在所述中间成型体的所述深度方向上移动,并从其底部侧按压所述内壁形成部,以将所述内壁形成部推入所述外壁形成部的内部并使所述内壁形成部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
其中,所述凸压模配置成在所述突出部被所述环状压模和所述容纳模压塌的状态下能够在所述中间成型体的所述深度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将所述中间成型体的所述突出部调节至预定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转装置,
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环状压模的温度。
8.一种双壁容器,包括:
内壁部,所述内壁部包括形成所述容器的内表面的内主体部和内底部;和
外壁部,所述外壁部从所述内壁部的上端连续地设置,并且与所述内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包括形成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的外主体部,
其中,在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在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压塌部,在所述压塌部中,通过压塌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而形成折痕,在配置所述压塌部的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内主体部和所述外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窄,
其中,在配置所述压塌部的所述内壁部与所述内主体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朝向所述外壁部侧凸出的内弯曲部,以及在配置所述压塌部的所述外壁部与所述外主体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形成有弯曲成朝向所述内壁部侧凸出的外弯曲部,并且
其中,所述内弯曲部和所述外弯曲部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压塌部的其他部分的间隙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壁容器,
其中,所述压塌部配置环状凸缘部,其中,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向所述外主体部的外侧突出。
10.一种双壁容器,包括:
内壁部,所述内壁部包括内主体部,所述内主体部形成在其一端侧开口的凹陷部的内表面;和
外壁部,所述外壁部从所述内壁部连续地设置,并且与所述内壁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包括形成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的外主体部,
其中,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中的一个的开口侧上的端部具有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上待安装有覆盖所述开口的盖构件,并且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多个接合沟槽,所述盖构件的多个接合凸部与所述多个接合沟槽接合,
其中,在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沿着周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安装部的加强部,
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内壁部,
其中,所述加强部具有环状凸缘部,所述环状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边界部处,并且其中,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从配置所述外壁部的所述外主体部向外突出,并且
其中,通过压塌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来形成折痕,从而形成所述环状凸缘部,并且配置所述环状凸缘部的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内主体部和所述外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壁容器,
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引导沟槽,所述引导沟槽从所述开口侧上的端部朝向所述接合沟槽延伸,并且将所述接合凸部引导至所述接合沟槽,并且
其中,所述加强部具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设置在所述引导沟槽的开口侧上的端部上以从所述引导沟槽的底面突出,所述加强肋具有比所述安装部的表面低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壁容器,
其中,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经由形成所述开口侧上的端面的连接部而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加强部具有环状肋,所述环状肋设置成向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的所述连接部的端部间隔开的位置突出并在周向方向上是连续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壁容器,
其中,由所述环状肋的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所形成的拐角的角度为锐角。
CN201980065202.5A 2018-08-22 2019-08-15 双壁容器、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Active CN112789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5816 2018-08-22
JP2018155815 2018-08-22
JP2018155816 2018-08-22
JP2018-155815 2018-08-22
JP2018-168258 2018-09-07
JP2018168258 2018-09-07
PCT/JP2019/032053 WO2020040036A1 (ja) 2018-08-22 2019-08-15 二重壁容器、二重壁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反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9154A CN112789154A (zh) 2021-05-11
CN112789154B true CN112789154B (zh) 2023-09-29

Family

ID=69592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5202.5A Active CN112789154B (zh) 2018-08-22 2019-08-15 双壁容器、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09443A1 (zh)
JP (1) JP7336444B2 (zh)
CN (1) CN112789154B (zh)
TW (1) TWI783164B (zh)
WO (1) WO20200400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04730A (es) 2016-10-25 2019-12-18 Mark Crawley Alan Mejoras en contenedores de doble pared.
JP7329524B2 (ja) 2018-01-29 2023-08-18 アラン マーク クローリー 一体不可分の二重壁容器構造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の改良
CA3172011A1 (en) * 2020-03-17 2021-09-23 Alan Mark Crawley Improvements in integral double-walled container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3929325B1 (zh) * 1963-07-22 1964-12-17
JPS5175760A (zh) * 1974-12-25 1976-06-30 Krauss Maffei Ag
US4035461A (en) * 1973-08-16 1977-07-12 Krauss-Maffei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making an extravertable-wall container
JPS5830969A (ja) * 1981-08-06 1983-02-23 ジス包装工業株式会社 氷菓子用容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23146A (ja) * 2002-09-30 2004-04-22 Kyoraku Co Ltd 二重壁容器
CN101627882A (zh) * 2009-06-09 2010-01-20 荆慧聪 可伸缩双层真空保温杯
JP2010052831A (ja) * 2009-08-11 2010-03-11 Mino Kanagata:Kk 容器本体と蓋体とからなる包装用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7053A (en) * 1964-08-27 1967-12-12 Illinois Tool Works Apparatus for curling rims of articles
TW370849U (en) * 1999-03-01 1999-09-21 Immanuel Ind Co Ltd Double walled structure of cup
JP2001206335A (ja) * 2000-01-27 2001-07-31 Sumitomo Chem Co Ltd 中空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発泡樹脂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06535A (ja) 2000-01-27 2001-07-31 Enutekku:Kk 容器整列搬送装置、容器の段積み段ばらし兼用装置及び容器整列搬送方法
US20030029876A1 (en) * 2000-07-17 2003-02-13 Jean-Pierre Giraud Dual wall insulated cup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sulated cup assembly
JP4241050B2 (ja) * 2001-04-19 2009-03-18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ガスバリア性合成樹脂製容器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物品入りガスバリア性合成樹脂製容器
CN101384408B (zh) * 2005-11-18 2013-10-09 艾伦·马克·克劳利 管的成型
MX2019004730A (es) * 2016-10-25 2019-12-18 Mark Crawley Alan Mejoras en contenedores de doble pared.
JP7329524B2 (ja) * 2018-01-29 2023-08-18 アラン マーク クローリー 一体不可分の二重壁容器構造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の改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3929325B1 (zh) * 1963-07-22 1964-12-17
US4035461A (en) * 1973-08-16 1977-07-12 Krauss-Maffei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making an extravertable-wall container
JPS5175760A (zh) * 1974-12-25 1976-06-30 Krauss Maffei Ag
JPS5830969A (ja) * 1981-08-06 1983-02-23 ジス包装工業株式会社 氷菓子用容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23146A (ja) * 2002-09-30 2004-04-22 Kyoraku Co Ltd 二重壁容器
CN101627882A (zh) * 2009-06-09 2010-01-20 荆慧聪 可伸缩双层真空保温杯
JP2010052831A (ja) * 2009-08-11 2010-03-11 Mino Kanagata:Kk 容器本体と蓋体とからなる包装用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4294A (zh) 2020-04-16
JP7336444B2 (ja) 2023-08-31
WO2020040036A1 (ja) 2020-02-27
JPWO2020040036A1 (ja) 2021-08-26
TWI783164B (zh) 2022-11-11
CN112789154A (zh) 2021-05-11
US20210309443A1 (en)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9154B (zh) 双壁容器、用于制造双壁容器的方法以及翻转装置
JP5019810B2 (ja)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463853C (en) Container, thermo-m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o-molding the same
US20080314909A1 (en) Heat Insulating Container
JP7329445B2 (ja) 二重壁容器の改善
CN112055641A (zh) 树脂容器部件的制造方法、模具单元以及包括该模具单元的吹塑成型机
JP7329524B2 (ja) 一体不可分の二重壁容器構造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の改良
JPH06246777A (ja) 複合容器の製造装置
US20160167268A1 (en)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 for producing an insert part having a plastic collar
JP4619211B2 (ja) 内嵌合容器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6336371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951670B2 (en) Mold for blow mold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 container using same, and resin container
JP2005329972A (ja) 包装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884474B1 (en) Molded container of plastic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mold therefor
US11247382B2 (en) Blow molding mold and blow molding apparatus
WO2024101420A1 (ja) 剥離容器、プリフォーム、剥離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22030461A1 (ja) 樹脂製容器の製造方法、金型ユニットおよびブロー成形装置
JP2009184234A (ja) 蓋付き容器のシート成形金型
JP2006007838A (ja) 容器ホルダ
JP2009208402A (ja) 積層紙コップの製造方法
JP2008030857A (ja) 内方突条を有する包装用容器、及びその製造型
JP2021084280A (ja) 合成樹脂製蓋体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および合成樹脂製蓋体
JP2001322639A (ja) 筒状容器の製造方法
JP4574443B2 (ja) 合成樹脂製容器
JP2021084646A (ja) 合成樹脂製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