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203A - 镜头转接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转接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88203A CN112788203A CN201911086126.4A CN201911086126A CN112788203A CN 112788203 A CN112788203 A CN 112788203A CN 201911086126 A CN201911086126 A CN 201911086126A CN 112788203 A CN112788203 A CN 1127882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apter
- lens
- interface
- flange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头转接装置。基于本发明,镜头转接装置的转接环具有用于与相机接口对接的第一转接口、以及用于与镜头接口对接的第二转接口,其中,第二转接口中布设有在内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因而可以匹配带信号触点的镜头接口,并且,转接环还具有从信号触点在第二转接口中的布设区域贯通至外部的转接孔,数据线可以将第二转接口中的信号触点的信号引出,因此,只要摄像机的机壳配备有与数据线的插接模组相匹配的引线插口,即便第一转接口对接的相机接口无信号触点,也仍然可以实现摄像机与光学镜头之间的信号传输。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该镜头转接装置的一种摄像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的附件,特别涉及适用于例如摄像机等摄像装置的一种镜头转接装置、以及应用该镜头转接装置的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镜头是摄像装置必不可少的部件。由于对视场大小和成像焦距的需求不同,目标适配的相机类型也不同,存在具有各种接口类型的光学镜头。但摄像机的接口类型是固定的,若需要使用不同接口类型的光学镜头,则需要借助转接环。
转接环可以实现不同接口类型的相机接口和镜头接口之间的规格尺寸适配。并且,对于支持自动对焦等通讯功能的某些接口类型,光学镜头的镜头接口可以具有信号触点,若相机接口也属于支持自动对焦的这些接口类型中的一种、并同样具有信号触点,则转接环可以通过配备相应的信号触点来导通相机接口和镜头接口之间的信号传输。
然而,若相机接口不属于支持自动对焦的接口类型,则,即便可以实现相机接口与镜头接口之间的规格尺寸适配,也会导致光学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无法实现。因此,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用于实现无信号触点的相机接口与带信号触点的镜头接口之间转接适配的转接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转接装置,转接环和数据线,其中:
所述转接环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反两端分别具有用于与匹配第一法兰焦距的相机接口对接的第一转接口、以及用于与匹配第二法兰焦距的镜头接口对接的第二转接口,其中,所述第二转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接口的法兰面间距为所述第二法兰焦距与所述第一法兰焦距的差;
所述第二转接口中布设有在内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在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列;
所述转接环还具有引线孔,其中,所述引线孔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在所述第二转接口中的布设区域贯通至外部;
所述数据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引线孔穿入至所述第二转接口中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电连接,并且,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具有插接模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接口为螺口,所述第二转接口为卡口,并且,所述第二转接口的卡口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转接口的螺纹外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接口的卡口内直径为47±0.5mm,所述第二转接口的接口外直径为58±0.5mm,所述第二法兰焦距为46.5±0.5mm,并且:所述第一转接口的接口内直径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为42±0.5mm,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15±0.5mm,所述法兰面间距为31.5±0.5mm;或者,所述第一转接口的接口内直径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为25.4±0.5mm,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17.5±0.5mm,所述法兰面间距为29±0.5mm;或者,所述第一转接口的法兰面的内直径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为25.4±0.5mm,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12.5±0.5mm,所述法兰面间距为34±0.5mm。
可选地,每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与所述第二转接口的法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轴向间距,其中,所述轴向间距为6.3±0.5mm。
可选地,每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在周向方向上的周向跨度尺寸为1mm~2mm,每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在轴向方向上的轴向跨度尺寸为1mm~2.5mm;并且,相邻的所述转接信号触点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周向间距为1.32±0.2mm。
可选地,所述转接信号触点为沿的周向方向排列的五至十个,并且,五至十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自相对于基准相位具有预设偏移跨度的起始相位开始、并沿着具有预设曲率半径的弧形轨迹向所述基准相位周向排列,其中:所述基准相位为所述镜头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接口的对接参考相位;所述起始相位相对于所述基准相位的周向跨度弧长为48.4±0.5mm,所述曲率半径为49±0.5mm。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接口之间形成有阶梯端面,所述引线孔开设于所述阶梯端面,并且,所述阶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口的法兰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6mm~25mm。
可选地,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列:逻辑电源触点、第一预留信号触点、第二预留信号触点、数据发送触点、第三预留信号触点、执行器电源触点、电源接地触点、数据接收触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接口之间形成有阶梯端面,并且,所述引线孔开设于所述阶梯端面;所述第二转接口的内周具有沿径向方向凹陷的弧形凹口,并且,所述引线孔在周向方向上的相位位置位于所述弧形凹口的相位范围内;所述第二转接口在所述弧形凹口处具有与所述引线孔贯通的所述弧形槽孔;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嵌入在弧形集成条,所述弧形集成条装设在所述弧形凹口中,并且,所述弧形集成条的外弧面与所述弧形凹口的凹壁面之间具有暴露所述弧形槽孔的布线间隙;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在径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弧形集成条的内弧面和外弧面暴露,并且,所述数据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引线孔和所述弧形槽孔穿入至所述布线间隙内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电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具有机壳、位于所述机壳中的成像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壳的端部的相机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侧部的引线接口;
光学镜头,所述镜头具有镜头接口;
如上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
其中,所述成像模组的成像平面与所述相机接口的法兰面之间以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间隔布置;
并且,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相机接口对接,所述第二转接口与所述镜头接口对接,以在所述镜头接口与所述成像平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法兰焦距;
以及,所述镜头接口具有与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电接触的至少两个镜头信号触点,所述插接模组插接于所述引线插口。
基于上述实施例,镜头转接装置的转接环具有用于与相机接口对接的第一转接口、以及用于与镜头接口对接的第二转接口,其中,第二转接口中布设有在内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因而可以匹配带信号触点的镜头接口,并且,转接环还具有从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在第二转接口中的布设区域贯通至外部的转接孔,数据线可以将第二转接口中的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的信号引出,因此,只要摄像机的机壳配备有与数据线的插接模组相匹配的引线插口,即便第一转接口对接的相机接口无信号触点,也仍然可以实现摄像机与光学镜头之间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的示例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法兰焦距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第一局部剖视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螺纹规格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如图5a和图5b所示的转接环的主环体的端面投影示意图;
图7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第二局部剖视图;
图8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第三局部剖视图;
图9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插接模组的信号配置实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摄像装置
20 摄像主机
200 成像模组
21 机壳
22 相机接口
23 引线插口
30 光学镜头
31 镜头主体
32 镜头接口
40 转接环
400 主环体
41 第一转接口
410 外螺纹口
42 第二转接口
420 卡接槽
421 弧形凹口
422 弧形槽孔
423 基准孔腔
43 引线孔
45 阶梯端面
46 锁止机构
461 锁杆
462 拨钮
463 弹簧
47 压紧垫圈
470 弹性凸起
471 避让豁口
48 法兰环盖
480 限位凸缘
481 避让通孔
50 弧形集成条
500 信号触点
60 数据线
600 布线间隙
70 插接模组
71 第一插头
72 第二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的示例性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法兰焦距的原理性示意图。请先参见图1,在该实施例中,摄像装置10可以包括摄像机20和光学镜头30、以及包括转接环40和数据线60的镜头转接装置。
摄像机20可以具有机壳21、位于机壳21中的成像模组200、设置在机壳21的端部的相机接口22、以及设置在机壳21的侧部的引线接口23(在图1中被遮挡并仅以虚线引线指明位置)。
请在参见图1的同时结合图2,相机接口22可以为不具有信号触点、并且匹配第一法兰焦距f1的接口类型。其中,第一法兰焦距f1为相机接口22的法兰面P1与成像模组200的成像平面P0之间的距离,即,成像模组200的成像平面P0与相机接口22的法兰面P1之间以第一法兰焦距f为间隔布置。
光学镜头30具有镜头主体31,并且,光学镜头30在镜头主体31的光轴方向上的端部具有镜头接口32。
请在参见图1的同时结合图2,镜头接口32可以是具有信号触点、并且匹配第二法兰焦距f2的接口类型,相应地,镜头接口32具有在外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镜头信号触点300,其中,至少两个镜头信号触点300在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列。并且,第二法兰焦距f2为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在光学镜头30通过转接环40安装在相机接口22时相对于成像模组200的成像平面P0的距离。
转接环40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反两端分别具有用于与匹配第一法兰焦距f1的相机接口22对接的第一转接口41、以及用于与匹配第二法兰焦距f2的镜头接口32对接的第二转接口42。
第一转接口41的接口类型可以与相机接口22的接口类型相同,并且都不具有信号触点。而第二转接口42的接口类型可以与镜头接口32的接口类型相同,并且,为了适配镜头接口32在外周壁暴露的镜头信号触点300,转接环40的第二转接口42中还布设有内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信号触点500,其中,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列。
请在参见图1的同时结合图2,第二转接口42与第一转接口41的法兰面间距Δf为第二法兰焦距f2与第一法兰焦距f1的差。
转接环40还具有引线孔43(在图1中仅以虚线引线指明其位置),其中,该引线孔43从转接信号触点500在第二转接口42中的布设区域贯通至转接环40的外部。
数据线60的一端可以通过引线孔43穿入至第二转接口42中与转接信号触点500电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并且,数据线60的另一端具有插接模组70。在该实施例中,以插接模组70包括分体的第一插头71和第二插头72为例,以将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产生的电信号分为两路。但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方案,插接模组70也可以包括集成所有转接信号触点500产生的电信号的一体式插头。
当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处于装配状态时:
第一转接口41与相机接口22对接,此时,第一转接口41的法兰面与相机接口22的法兰面P1重合;
第二转接口42与镜头接口32对接,此时,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与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重合,以在镜头接口32与成像平面P0之间形成第二法兰焦距f2;
镜头接口32的至少两个镜头信号触点300与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电接触,并且,插接模组70可以插接于引线插口23。
基于上述结构,转接环40的第二转接口42中布设有在内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因而可以匹配带镜头信号触点300的镜头接口32,并且,转接环40还具有从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在第二转接口42中的布设区域贯通至外部的转接孔43,数据线60可以将第二转接口42中的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的信号引出,因此,只要摄像机20的机壳21配备有与数据线60的插接模组70相匹配的引线插口23,即便第一转接口41对接的相机接口22无信号触点,也仍然可以实现摄像机20与光学镜头30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具有信号触点的相机接口22和第一转接口41都可以为螺口,其中,相机接口22可以具有法兰面P1内侧的内螺纹(图1中未示出),第一转接口41可以具有伸出在法兰面外的外螺纹口410。例如,设置为螺口的相机接口22和第一转接口41可以为定制M42口、C口或CS口。
具有镜头信号触点300的镜头接口32、以及具有转接信号触点500的第二转接口42则可以为卡口,例如F口,并且,第二转接口42的卡口外径可以大于第一转接口41的螺纹外直径。
图3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第一局部剖视图。请参见图3,以第二转接口42为F口为例,即,第二转接口42的卡口内直径D21可以为47±0.5mm,第二转接口42的接口外直径D22可以为58±0.5mm,第二法兰焦距f2可以为46.5±0.5mm,并且:
当第一转接口41为定制M42口时,第一转接口41的接口内直径D11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D10可以为42±0.5mm,第一转接口41伸出在法兰面外的外螺纹口410的内直径D13可以为37±0.5mm,第一法兰焦距f1可以为15±0.5mm,并且,法兰面间距Δf可以为31.5±0.5mm;
当第一转接口41为C口时,第一转接口41的接口内直径D11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D10可以为25.4±0.5mm,第一转接口41伸出在法兰面外的外螺纹口410的内直径D13可以为23.5±0.5mm,第一法兰焦距f1可以为17.5±0.5mm,并且,法兰面间距Δf可以为29±0.5mm;
当第一转接口41为CS口时,第一转接口41的接口内直径D11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D10可以为25.4±0.5mm,第一转接口41伸出在法兰面外的外螺纹口410的内直径D13可以为23.5±0.5mm,第一法兰焦距f1可以为12.5±0.5mm,并且,法兰面间距Δf可以为34±0.5mm。
另外,第一转接口41伸出在法兰面外的外螺纹口410的轴向长度L1可以为5±0.5mm;第二转接口42与第一转接口41之间形成有阶梯端面45,引线孔43可以开设于阶梯端面45,并且,阶梯端面45与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之间的轴向距离L2可以为6mm~25mm(例如15.42±0.5mm)。
图4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螺纹规格示意图。请参见图4:
当第一转接口41为定制M42口时,外螺纹口410的螺纹牙型角α可以为60±5°、螺距Dp可以为1±0.05mm;
当第一转接口41为C口或CS口时,外螺纹口410的螺纹牙型角α可以为60±5°、螺距Dp可以为0.79375±0.05mm。
图5a和图5b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如图5a和图5b所示的转接环的主环体的端面投影示意图。图7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第二局部剖视图。图8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转接环的第三局部剖视图。请参见图5a和图5b并同时结合图6至图8,转接环40包括主环体400,第一转接口41和第二转接口42分别位于主环体400的相反两端。
对于第二转接口42为卡口的情况,第二转接口42在主环体400的内周形成卡接槽420(图中以等角分布的三个卡接槽420为例),并且,主环体400在第二转接口42所在端的端面装设有法兰环盖48。其中,该法兰环盖48的外侧端面形成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并且,该法兰环盖48还形成有在轴向方向上遮挡卡接槽420的限位凸缘480。
当第二转接口42与镜头接口32对接时,可以通过旋转镜头接口32而使镜头接口32的卡扣(未在各附图中示出)进入卡槽420、并与限位凸缘480形成轴向卡接配合。并且,当镜头接口32的卡扣进入卡槽420、并与限位凸缘480形成轴向卡接配合时,镜头接口32的定位基准与镜头接口32的基准相位Pref重合,也就是,基准相位Pref为镜头接口32与第二转接口42对接时的参考相位。
第二转接口42在基准相位Pref装设有可从法兰面轴向伸缩的锁止机构46,相应地,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可以具有定位孔(未在各附图中示出)。
当镜头接口32的卡扣进入卡槽420、并与限位凸缘480形成轴向卡接配合时,第二转接口42的锁止机构46从法兰面轴向伸出并插入在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的定位孔中,以形成阻止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相对于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旋转的止转约束,从而可以使镜头接口32的卡接结构与第二转接口42的旋卡机构420保持轴向卡接配合。
而当第二转接口42的锁止机构46响应于外部操作而轴向回缩至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内时,阻止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相对于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旋转的止转约束可以被释放,从而允许镜头接口32的卡扣脱离与限位凸缘480的轴向卡接配合,以实现镜头接口32从第二转接口42的拆卸。
请在参见图5a和图5b的同时特别关注图7,第二转接口42在基准相位Pref可以具有基准孔腔423,该基准孔腔423在主环体400形成第二转接口42的端面具有伸缩开口、并在主环体400形成第二转接口42一侧的外周面具有操作滑槽。锁止机构46可以包括锁杆461、拨钮462以及弹簧463,其中:
锁杆461装设在基准孔腔423内、并具有从基准孔腔423的伸缩开口伸缩平动的自由度,用于配合镜头接口32的法兰面P2的定位孔实现止转约束,相应地,法兰环盖48具有避让伸缩开口的避让通孔481;
拨钮462的底部从基准孔腔423的操作滑槽伸入至基准孔腔423内、并与锁杆461连接,并且,拨钮462的帽部暴露在第二转接口42的外周面之外,用于接收外部操作带动锁杆461伸缩;
弹簧463在所述基准孔腔423内套设于锁杆461、并产生驱使锁杆461从基准孔腔423的伸缩开口伸出的弹性力。
主环体400在第二转接口42所在端的端面与法兰环盖48之间,还可以进一步装设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形变余量的压紧垫圈47。其中,该压紧垫圈47具有位于每个卡接槽420内的弹性凸起470,以在镜头接口32的卡扣进入卡槽420、并与限位凸缘480形成轴向卡接配合时,消除镜头接口32的卡扣与限位凸缘480之间的轴向间隙。另外,压紧垫圈47还具有避让伸缩开口的避让豁口471,
第二转接口42在主环体400的内周具有沿径向方向凹陷的弧形凹口423,开设于阶梯端面45的引线孔43在周向方向上的相位位置位于弧形凹口421的相位范围内,并且,第二转接口42在弧形凹口423处具有与引线孔43(在图5a和图5b中由于被遮挡而仅以虚线引线指明位置)贯通的弧形槽孔422。
请在参见图5a和图5b的同时特别关注图8,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图5a和图5b中以八个转接信号触点500为例)嵌入在弧形集成条50,该弧形集成条50可以装设在弧形凹口421中。当弧形集成条50装设在弧形凹口421中时,该弧形集成条50的外弧面与可以与弧形凹口421的凹壁面之间具有暴露弧形槽孔422的布线间隙600,并且,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径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在弧形集成条50的内弧面和外弧面暴露。
从而,数据线60的一端可以通过引线孔43和弧形槽孔422穿入至布线间隙600内、并与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弧形集成条50的外弧面电连接(例如焊接)。
请特别关注图7,每个转接信号触点500与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轴向间距Sa,该轴向间距Sa可以为6.3±0.5mm;每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周向方向上的周向跨度尺寸Zc可以为1mm~2mm(例如1.5±0.1mm);每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在轴向方向上的轴向跨度尺寸Za可以为1mm~2.5mm(例如2±0.1mm);并且,相邻的转接信号触点500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周向间距Sc可以为1.32±0.2mm。
请特别关注图8,以转接信号触点500为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八个为例,八个转接信号触点501~508自相对于基准相位Pref具有预设偏移跨度的起始相位Pst开始,沿着具有预设曲率半径Ra的弧形轨迹、并以周向间距Sc向基准相位Pref周向排列。其中,起始相位Pst相对于基准相位Pref的周向跨度弧长(以曲率半径Ra在起始相位Pst和基准相位Pref之间形成的弧线长度)可以为48.4±0.5mm,周向圆弧跨度的曲率半径Ra可以为49±0.5mm。
当转接信号触点500包含八个转接信号触点501~508时,这些转接信号触点501~508的信号定义可以如表1所示:
触点 | 触点标识 | 传输方向 | 信号类型 |
第一转接信号触点501 | VDD | 从摄像机20到光学镜头30 | 逻辑电源 |
第二转接信号触点502 | -- | -- | 预留信号 |
第三转接信号触点503 | -- | -- | 预留信号 |
第四转接信号触点504 | TXD | 从摄像机20到光学镜头30 | 数据发送 |
第五转接信号触点505 | -- | -- | 预留信号 |
第六转接信号触点506 | VPP | 从摄像机20到光学镜头30 | 执行器电源 |
第七转接信号触点507 | PGND | -- | 电源接地 |
第八转接信号触点508 | RXD | 从光学镜头30到摄像机20 | 数据接收 |
表1
也就是,如表1可见,当转接信号触点500包含八个转接信号触点501~508时,转接信号触点500可以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列的:逻辑供电触点501、第一预留信号触点502、第二预留信号触点503、数据发送触点504、第三预留信号触点505、执行器供电触点506、电源接地触点507、数据接收触点508。
其中,逻辑供电触点501用于摄像机20向光学镜头30提供产生信号逻辑电平的电源供电,执行器供电触点506则用于摄像机20向光学镜头30中实现自动调焦的诸如电机等执行器(Actuator)提供电源供电;并且,数据发送触点504和数据接收触点508所实现的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可以基于例如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全称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等串行协议。
图9为如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插接模组的信号配置实例的示意图。请参见图9,对于插接模组70包括分体的第一插头71和第二插头72的情况,八个转接信号触点501~508的信号线可以分为两组对应地汇聚在第一插头71和第二插头72。例如,数据线60中与逻辑供电触点501、第一预留信号触点502、执行器供电触点506、电源接地触点507电连接的信号线汇聚在第一插头71,数据线60中与第二预留信号触点503、数据发送触点504、第三预留信号触点505、数据接收触点508电连接的信号线汇聚在第二插头72。
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当转接信号触点500包含八个转接信号触点501~508时,转接信号触点500中包含三个预留信号触点502、503和505,若省略这三个预留信号触点,则不会影响转接信号触点500的基本功能的实现,因此,转接信号触点500所包含的触点总数可以缩减至五个。当然,转接信号触点500也可以包括更多的预留信号触点,考虑到第二转接口42可提供的触点布设空间有限,预留信号触点的数量可以最多为五个,相应地,转接信号触点500所包含的触点总数最多可以为十个。
也就是,对于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的数量,优选地设置为五至十个,插接模组70的规格可以随着转接信号触点500的数量的不同而调整。并且,无论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的数量为多少,镜头触点300的触点数量、以及信号定义都可以与转接信号触点500一致。
基于镜头接口32的镜头信号触点300与转接环40利用转接信号触点500的电接触、以及数据线60在转接环40利用转接信号触点500与摄像机20的引线插口23之间的线路连接,摄像机10与光学镜头30之间可以通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环(40)和数据线(60),其中:
所述转接环(40)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反两端分别具有用于与匹配第一法兰焦距的相机接口(22)对接的第一转接口(41)、以及用于与匹配第二法兰焦距的镜头接口(32)对接的第二转接口(42),其中,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与所述第一转接口(41)的法兰面间距为所述第二法兰焦距与所述第一法兰焦距的差;
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中布设有在内周壁暴露的至少两个转接信号触点(500),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列;
所述转接环(40)还具有引线孔(43),其中,所述引线孔(43)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在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中的布设区域贯通至外部;
所述数据线(60)的一端通过所述引线孔(43)穿入至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中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电连接,并且,所述数据线(60)的另一端具有插接模组(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口(41)为螺口,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为卡口,并且,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卡口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转接口(41)的螺纹外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卡口内直径为47±0.5mm,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接口外直径为58±0.5mm,所述第二法兰焦距为46.5±0.5mm,并且:
所述第一转接口(41)的接口内直径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为42±0.5mm,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15±0.5mm,所述法兰面间距为31.5±0.5mm;或者,
所述第一转接口(41)的接口内直径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为25.4±0.5mm,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17.5±0.5mm,所述法兰面间距为29±0.5mm;或者,
所述第一转接口(41)的法兰面的内直径和从法兰面突出的螺纹外直径为25.4±0.5mm,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12.5±0.5mm,所述法兰面间距为34±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与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轴向间距,其中,所述轴向间距为6.3±0.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周向方向上的周向跨度尺寸为1mm~2mm,每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在轴向方向上的轴向跨度尺寸为1mm~2.5mm;并且,
相邻的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周向间距为1.32±0.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为沿的周向方向排列的五至十个,并且,五至十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自相对于基准相位具有预设偏移跨度的起始相位开始、并沿着具有预设曲率半径的弧形轨迹向所述基准相位周向排列,其中:
所述基准相位为所述镜头接口(32)与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对接参考相位;
所述起始相位相对于所述基准相位的周向跨度弧长为48.4±0.5mm,所述曲率半径为49±0.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与所述第一转接口(41)之间形成有阶梯端面(45),所述引线孔(43)开设于所述阶梯端面(45),并且,所述阶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法兰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6mm~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排列:逻辑电源触点、第一预留信号触点、第二预留信号触点、数据发送触点、第三预留信号触点、执行器电源触点、电源接地触点、数据接收触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与所述第一转接口(41)之间形成有阶梯端面(45),并且,所述引线孔(43)开设于所述阶梯端面(45);
所述第二转接口(42)的内周具有沿径向方向凹陷的弧形凹口(423),并且,所述引线孔(43)在周向方向上的相位位置位于所述弧形凹口(421)的相位范围内;
所述第二转接口(42)在所述弧形凹口(423)处具有与所述引线孔(43)贯通的所述弧形槽孔(422);
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嵌入在弧形集成条(50),所述弧形集成条(50)装设在所述弧形凹口(421)中,并且,所述弧形集成条(50)的外弧面与所述弧形凹口(421)的凹壁面之间具有暴露所述弧形槽孔(422)的布线间隙;
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在径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弧形集成条(50)的内弧面和外弧面暴露,并且,所述数据线(60)的一端通过所述引线孔(43)和所述弧形槽孔(422)穿入至所述布线间隙内与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电连接。
10.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机(20),所述摄像机(20)具有机壳(21)、位于所述机壳(21)中的成像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壳(21)的端部的相机接口(2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21)的侧部的引线接口(23);
光学镜头(30),所述镜头(30)具有镜头接口(32);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转接装置;
其中,所述成像模组的成像平面与所述相机接口(22)的法兰面之间以所述第一法兰焦距为间隔布置;
并且,所述第一转接口(41)与所述相机接口(22)对接,所述第二转接口(42)与所述镜头接口(32)对接,以在所述镜头接口(32)与所述成像平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法兰焦距;
以及,所述镜头接口(32)具有与至少两个所述转接信号触点(500)电接触的至少两个镜头信号触点(300),所述插接模组(70)插接于所述引线插口(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86126.4A CN112788203B (zh) | 2019-11-08 | 2019-11-08 | 镜头转接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86126.4A CN112788203B (zh) | 2019-11-08 | 2019-11-08 | 镜头转接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88203A true CN112788203A (zh) | 2021-05-11 |
CN112788203B CN112788203B (zh) | 2022-07-15 |
Family
ID=7574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86126.4A Active CN112788203B (zh) | 2019-11-08 | 2019-11-08 | 镜头转接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8820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7343A (zh) * | 2021-06-15 | 2021-09-03 | 深圳市永诺摄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相机卡口、相机镜头及相机 |
CN114690514A (zh) * | 2022-04-22 | 2022-07-0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Stereo-PIV的相机机身和镜头的转接方法 |
CN118632098A (zh) * | 2024-08-12 | 2024-09-10 | 柏意慧心(杭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更换的便携式相机模组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04335A1 (de) * | 2002-06-28 | 2004-01-0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obilfunkgerät mit eingebauter kamera |
CN203069950U (zh) * | 2013-01-25 | 2013-07-17 | 梁建平 | 一种数码相机的镜头转接环适配系统 |
CN103926783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深圳市影歌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镜头的转接驱动系统及方法 |
CN105785692A (zh) * | 2016-03-09 | 2016-07-20 | 梁建平 | 手动镜头转接环和手动镜头实现自动对焦的方法 |
CN206294259U (zh) * | 2016-12-29 | 2017-06-30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转接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监控摄像机 |
CN207677852U (zh) * | 2017-12-27 | 2018-07-31 | 北京安航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测光功能的ef转c/cs镜头电子转接装置 |
CN209070285U (zh) * | 2018-12-26 | 2019-07-05 | 梁建平 | 镜头转接环及相机 |
-
2019
- 2019-11-08 CN CN201911086126.4A patent/CN112788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04335A1 (de) * | 2002-06-28 | 2004-01-0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obilfunkgerät mit eingebauter kamera |
CN203069950U (zh) * | 2013-01-25 | 2013-07-17 | 梁建平 | 一种数码相机的镜头转接环适配系统 |
CN103926783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深圳市影歌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镜头的转接驱动系统及方法 |
CN105785692A (zh) * | 2016-03-09 | 2016-07-20 | 梁建平 | 手动镜头转接环和手动镜头实现自动对焦的方法 |
CN206294259U (zh) * | 2016-12-29 | 2017-06-30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转接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监控摄像机 |
CN207677852U (zh) * | 2017-12-27 | 2018-07-31 | 北京安航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测光功能的ef转c/cs镜头电子转接装置 |
CN209070285U (zh) * | 2018-12-26 | 2019-07-05 | 梁建平 | 镜头转接环及相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7343A (zh) * | 2021-06-15 | 2021-09-03 | 深圳市永诺摄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相机卡口、相机镜头及相机 |
CN114690514A (zh) * | 2022-04-22 | 2022-07-0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Stereo-PIV的相机机身和镜头的转接方法 |
CN114690514B (zh) * | 2022-04-22 | 2023-11-1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Stereo-PIV的相机机身和镜头的转接方法 |
CN118632098A (zh) * | 2024-08-12 | 2024-09-10 | 柏意慧心(杭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更换的便携式相机模组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88203B (zh) | 2022-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88203B (zh) | 镜头转接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 |
US11754791B2 (en) | Assembly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 |
CN113109982B (zh) | 镜头设备、摄像设备和中间配件 | |
JP4651056B2 (ja) | アダプタ装置 | |
US20140335739A1 (en) | Connector Unit | |
JP2006343510A (ja) | レンズアダプタ | |
US20240077683A1 (en) | Photoelectric connector and photoelectric adapter | |
US10295764B2 (en) | Connector device and plug connector | |
JP2006236777A (ja) | コネクタ用変換アダプタおよびコネクタ | |
US10129446B2 (en) | Telecommunication unit that enabl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as well as lens adapter | |
WO2022156077A1 (zh) |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 |
CN114609733B (zh) | 一种光纤连接头及光纤连接器 | |
CN102509953B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 |
US4537453A (en) | Connecting mechanism of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endoscope | |
US10627587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JP6343494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478867B2 (ja) | アクセサリーシュー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並びにアクセサリー | |
CN208795994U (zh) | 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 |
JP3198615B2 (ja) | 光結合部のレーザハザート防止構造 | |
JPH0722861Y2 (ja) | コネクタ | |
KR20170044534A (ko) | 카메라 모듈 | |
JP7525154B2 (ja) | ユニット連結構造 | |
TW202031032A (zh) | 連接器組件與車用攝影裝置 | |
CN217983840U (zh) | 一种盲插旋转易清洁的无线电传输连接器组件 | |
CN218416520U (zh) | 摄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