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6414A -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6414A
CN112786414A CN202011644647.XA CN202011644647A CN112786414A CN 112786414 A CN112786414 A CN 112786414A CN 202011644647 A CN202011644647 A CN 202011644647A CN 112786414 A CN112786414 A CN 112786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ron
shielding box
air
core coil
catho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46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军
梁定军
刘洪颐
唐相伟
王贤友
施志雄
张昀
胡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46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6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6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6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00Details of transit-time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25/00
    • H01J23/36Coupling devices having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for introducing or removing wave energy
    • H01J23/54Filtering devices preventing unwanted frequencies or modes to be coupled to, or out of, the interaction circuit; Prevention of high frequency leakage in the environ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2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using microwa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5/00Transit-time tubes, e.g. klystrons, travelling-wave tubes, magnetrons
    • H01J25/50Magnetrons, i.e. tubes with a magnet system producing an H-field crossing the E-fie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wav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该磁控管滤波组件包括:屏蔽盒,所述磁控管的阴极接线端贯穿设置于所述屏蔽盒的底部,所述阴极接线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控管的阴极;空芯线圈,设置于所述屏蔽盒内,所述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阴极接线端的另一端;穿心电容组件,所述穿心电容组件贯穿设置于所述屏蔽盒的侧壁,所述穿心电容组件包括向所述屏蔽盒内引出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连接所述空芯线圈的另一端;消耗介质,所述消耗介质套设于所述引出线,用于消耗所述屏蔽盒内的电磁波。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减小屏蔽盒的体积,进而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Description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控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磁控管是产生微波的真空电子管,目前用于磁控管的普通滤波装置都是由屏蔽盒及安装在屏蔽盒内的滤波组件组成,屏蔽盒为起屏蔽作用的金属盒,滤波组件由电容和电感连接组成。该滤波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从真空管的端子传出的杂波沿供电线路传播或向屏蔽盒外辐射。
由于磁控管本身的工作特性,在正常工作时,磁控管滤波组件上接有负高压,为防止滤波组件与屏蔽组件之间产生打火,在设计时需要保证滤波组件与屏蔽组件之间的相对距离。随着磁控管的不断升级以及家用微波炉精细化需求,磁控管的尺寸也渐渐朝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对屏蔽组件的尺寸优化也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以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该磁控管滤波组件包括:屏蔽盒,磁控管的阴极接线端贯穿设置于屏蔽盒的底部,阴极接线端的一端连接磁控管的阴极。空芯线圈,设置于屏蔽盒内,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阴极接线端的另一端。穿心电容组件,穿心电容组件贯穿设置于屏蔽盒的侧壁,穿心电容组件包括向屏蔽盒内引出的引出线,引出线连接空芯线圈的另一端。消耗介质,消耗介质套设于引出线,用于消耗屏蔽盒内的电磁波。
进一步地,屏蔽盒的腔体包括:靠近穿心电容组件的第一腔体和远离穿心电容组件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基于阴极接线端的贯穿位置划分,空芯线圈设置于第一腔体。
进一步地,阴极接线端包括第一阴极接线端和第二阴极接线端,第一阴极接线端和第二阴极接线端分别连接阴极的两端。空芯线圈包括第一空芯线圈和第二空芯线圈,第一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阴极接线端,第二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阴极接线端。引出线包括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第一引出线连接第一空芯线圈的另一端,第二引出线连接第二空芯线圈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消耗介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套设于第一引出线,第二通孔套设于第二引出线。
进一步地,穿心电容组件还包括:内壳体,设置于屏蔽盒内,形成第一容纳腔。外壳体,设置于屏蔽盒外,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引出线,并从外壳体引出。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引出线,并从外壳体引出。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引脚,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引脚,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消耗介质至少部分嵌设于内壳体内。
进一步地,消耗介质为铁氧体或非晶磁体。
进一步地,消耗介质呈环状或者圆柱状。
进一步地,屏蔽盒内放置有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绝缘材料中添加有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磁控管,该磁控管包括:磁控管主体。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滤波组件设置于磁控管主体上,用于消耗磁控管主体内传出的电磁波,磁控管滤波组件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磁控管,该磁控管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磁控管。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方案一方面将传统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中的扼流线圈换成空芯线圈,能够减轻工艺难度(扼流线圈的有磁芯段和空芯段的线圈匝间具体不同),另一方面,在屏蔽盒内设置一消耗介质,该消耗介质套设于穿心电容组件的引出线,该消耗介质能够消耗一部分电磁波,因此相应能够减少空芯线圈的匝数,进而减小屏蔽盒的体积,最终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的屏蔽盒划分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消耗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磁控管技术领域,磁控管的发射腔产生的电磁波主要为需要的基波(2450MHZ),同时也包括其他频率的电磁波(包括第二高频谐波(4900MHZ)、第三高频谐波(7350MHZ)、第四高频谐波(9.8GHZ)、第五高频谐波(12.5GHZ)等),一部分通过天线进入到指定的工作区域,比如微波炉的烹调室,另一部分,沿着进入发射腔的中心引线与边侧引线方向向外泄露,对周围器件产生电磁波干扰,成为骚扰波。为了减少骚扰波沿着中心引线以及边侧引线方向向外泄露,相关技术中,中心引线与边侧引线穿过屏蔽腔再进入发射腔,屏蔽腔采用扼流线圈与穿心电容构成谐振系统,并利用屏蔽腔的屏蔽外壳,可以部分消除从发射腔引入的骚扰波。
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磁控管滤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磁控管滤波组件100包括扼流线圈10、穿心电容20以及屏蔽盒30。
其中,磁控管滤波组件100设置于磁控管主体上,磁控管主体包括阴极接线端1和阴极,阴极接线端1从磁控管主体引出并贯穿设置于屏蔽盒30的底部,阴极接线端1的一端连接阴极。阴极接线端1贯穿屏蔽盒30的底部后,另一端设置于屏蔽盒30的容置腔中。
扼流线圈10设置于屏蔽盒30内,包括有磁芯段和空芯段,扼流线圈10的一端连接阴极接线端1。穿心电容20贯穿设置于屏蔽盒30的侧壁,穿心电容20的引出线与扼流线圈10的另一端连接。因此,穿心电容20与扼流线圈10所组成的电路结构对磁控管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滤波。
本申请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磁控管在一些家用电器(例如电磁炉)的应用中,由于磁控管体积过大,从而导致家用电器内腔空间占有率小,而屏蔽盒30体积过大,则是磁控管体积难以缩小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将扼流线圈10换成空芯线圈,另外还包括一消耗介质。由于消耗介质能够消耗一定量的电磁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当减小空芯线圈的长度,进而能够减小屏蔽盒30的体积,最终达到减小磁控管体积的目的。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和图5,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消耗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200包括屏蔽盒210、空芯线圈220、穿心电容组件230以及消耗介质240。
其中,屏蔽盒210包括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4。
磁控管的阴极接线端1贯穿设置于屏蔽盒210的底部,阴极接线端1的一端连接磁控管主体的阴极。
空芯线圈220设置于屏蔽盒210内,空芯线圈220的一端连接阴极接线端1的另一端。
穿心电容组件230贯穿设置于屏蔽盒210的侧壁,穿心电容组件230包括向屏蔽盒210内引出的引出线231,引出线231连接空芯线圈220的另一端。具体地,穿心电容组件230贯穿设置于屏蔽盒210的第一侧壁211,此时,第一侧壁211和第三侧壁213之间的距离为L,第二侧壁212和第四侧壁214之间的距离为M。
消耗介质240套设于穿心电容组件230的引出线231,用于消耗屏蔽盒210内的电磁波。
可选地,消耗介质240可以是铁氧体、非晶磁体或者石墨等消耗材料,并且其形状可以是环状、圆柱状等,例如为铁氧体磁环。如图5所示,该消耗介质240呈柱状,消耗介质24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41和第二通孔242,第一引出线2311套设于第一通孔241,第二引出线2312套设于第二通孔242。此时,第一引出线2311和第二引出线2312与消耗介质240形成电感,此电感同时具备差模电感和共模电感的特性,可在磁控管滤波组件200工作时,消耗沿引出线231的电磁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消耗介质240只要能够消耗屏蔽盒210内的电磁波即可,具体材质与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200的工作原理是,磁控管主体的阴极接线端1将其产生的电磁波从发射腔引入屏蔽盒210内部,通过屏蔽盒210内部的空芯线圈220、消耗介质240以及部分穿心电容组件230滤除电磁波。
如图3所示,阴极接线端1包括第一阴极接线端11和第二阴极接线端12,第一阴极接线端11和第二阴极接线端12分别连接磁控管主体阴极的两端。
具体地,空芯线圈220包括第一空芯线圈221和第二空芯线圈222,第一空芯线圈221的一端连接第一阴极接线端11,第二空芯线圈222的一端连接第二阴极接线端12。引出线231包括第一引出线2311和第二引出线2312,第一引出线2311连接第一空芯线圈221的另一端,第二引出线2312连接第二空芯线圈222的另一端。
穿心电容组件230还可以包括内壳体2331、外壳体2332、第一引脚2321、第二引脚2322、第一电容(图未示)以及第二电容(图未示)。
其中,内壳体2331设置于屏蔽盒210内,形成第一容纳腔(图未示)。外壳体2332设置于屏蔽盒210外,形成第二容纳腔(图未示)。第一引脚2321连接第一引出线2311,并从外壳体2332引出。第二引脚2322,连接第二引出线2312,并从外壳体2332引出。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引脚2321,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引脚2322,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本实施例还可以将消耗介质240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内壳体2331内,也即,消耗介质24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具体地,消耗介质240的至少部分外壁与内壳体2331的至少部分内壁贴合。例如,通过过盈配合或者焊接的方式将至少部分消耗介质240紧固于第一容纳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部分消耗介质240设置于内壳体2331的第一容纳腔,穿心电容组件230与消耗介质240至少部分重叠,能够减小穿心电容组件230、消耗介质240以及空芯线圈220在屏蔽盒210内的空间占有率,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
可选地,第一引脚2321和第二引脚232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电源,以为整个磁控管的工作供电。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电磁波沿着第一阴极接线端11和第二阴极接线端12的方向向外泄露。在实际应用中,磁控管滤波组件200能够滤除磁控管发射腔的中心引线和边侧引线方向引出的电磁波。
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将传统的磁控管滤波组件200中的扼流线圈换成空芯线圈220,能够减轻工艺难度(扼流线圈的有磁芯段和空芯段的线圈匝间具体不同),另一方面,在屏蔽盒210内设置一消耗介质240,该消耗介质240套设于穿心电容组件230的引出线231,该消耗介质240能够消耗一部分电磁波,因此相应能够减少空芯线圈220的匝数,进而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最终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可以理解的是,在满足一定滤波条件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空芯线圈220、消耗介质240以及穿心电容组件230的空间占有率尽可能地小的方式,减小磁控管屏蔽盒210的体积,进而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消耗介质240与穿心电容组件230的引出线231直接接触,能够使消耗介质240最大限度地吸收沿着引出线231传播的电磁波,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穿心电容组件230、消耗介质240以及空芯线圈220在屏蔽盒210内的占有率。可以通过减小消耗介质240的尺寸,或者减少空芯线圈220的匝数来减小该占有率。进而能够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或者厂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消耗介质240、空芯线圈220以及穿心电容组件230的空间占有率,在此不做过多叙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增加消耗介质240的滤波负担,但不增加消耗介质240的尺寸,从而减小空芯线圈220与穿心电容组件230的滤波负担,进而减小空芯线圈220与穿心电容组件230的空间占有率,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吸收电磁波能力大的消耗介质240的方式进而使得磁控管滤波组件200中的空芯线圈220和穿心电容组件230的空间占有率减小。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减少空芯线圈220的匝数,并减小匝间距离,以维持空芯线圈220的电磁波消耗量,进而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最终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通过限制空芯线圈220在屏蔽盒210内的空间范围,以达到减小屏蔽盒210体积的目的。
可选地,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的屏蔽盒划分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阴极接线端1在屏蔽盒210内的贯穿位置将屏蔽盒210内的腔体划分为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其中,第一腔体A靠近穿心电容组件230,第二腔体B远离穿心电容组件230,而将空芯线圈220设置于第一腔体A内。
具体地,可以过阴极接线端1在屏蔽盒210内的贯穿位置作一平面Z,该平面Z与第一侧壁211平行,从而将屏蔽盒210内的腔体划分为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将空芯线圈220设置于第一腔体A内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关于屏蔽盒210的划分方式可以为其它符合要求的多种方式,图4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本实施例不做过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屏蔽盒210划分为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之后,将空芯线圈220设置在屏蔽盒210的第一腔体A内,进而可以通过例如缩小第二腔体B的体积达到减小屏蔽盒210体积的目的。
可选地,还可以通过缩短穿心电容组件230的第一引出线2311的长度的方式来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一般地,传统的穿心电容组件230的第一引出线2311的长度通常为25mm左右,第一引出线2311过长会直接导致屏蔽盒210的体积变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穿心电容组件230的向屏蔽盒210内引出的引出线231的长度为5-10mm。这一长度相对于现有的穿心电容引出线的长度有所缩短,但也不会使得与第一引出线2311连接的空芯线圈220过分贴近屏蔽盒210内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
由于磁控管本身的工作特性,在正常工作时,磁控管滤波组件200上接有负高压,为防止空芯线圈220与屏蔽盒210之间产生放电打火现象,在设计时需要保证空芯线圈220与屏蔽盒210之间的相对距离。现有技术利用空气作为绝缘介质,以避免出现尖端放电现象,由于利用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因此造成屏蔽盒210体积过大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增加磁控管的整体体积,从而造成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体积庞大,有效使用面积小。另外,由于该结构是使用空气做介质,所以当空气潮湿时,可能会造成耐电压测试不通过,使测试人员对产品安全性能产生误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屏蔽盒210内可以放置绝缘材料(图未示),绝缘材料可以是固态绝缘材料、液态绝缘材料或气态绝缘材料等。例如,若绝缘材料为气态时,如六氟化硫等气体,可以将绝缘气体均匀地填充屏蔽盒210内。若所用到的绝缘材料为固态或液态时,可以用该绝缘材料包裹屏蔽盒210内的空芯线圈220、消耗介质240或者将该绝缘材料涂抹于屏蔽盒210的内壁。
常见地液体绝缘材料有天然矿物油、天然植物油和合成油等等,常见的固体绝缘材料有绝缘漆、绝缘胶、纤维制品、橡胶、塑料及其制品、玻璃、陶瓷制品、云母、石棉及其制品等等。
优选地,绝缘材料中添加有吸收电磁波的材料,例如石墨、铁氧体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屏蔽盒210内消耗电磁波的介质。换句话说,不但空芯线圈220、穿心电容组件230、消耗介质240能够消耗电磁波,位于绝缘材料中的一些材料也能吸收掉一部分的电磁波。能够相应减小空芯线圈220和穿心电容组件230以及消耗介质240的滤波负担,因此可以通过例如减少空芯线圈220的匝数或者减小消耗介质240的体积等方式,进而减小磁控管屏蔽盒210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屏蔽盒210内设置绝缘材料(非空气),能够在保证空芯线圈220不与屏蔽盒210产生放电打火现象的同时,减小空芯线圈220与屏蔽盒210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相应减小屏蔽盒210的体积,最终达到减小磁控管体积的目的。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磁控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磁控管60包括磁控管主体61和磁控管滤波组件62。其中,磁控管滤波组件62设置于磁控管主体61上,用于消耗磁控管主体61内传出的电磁波,磁控管滤波组件62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上述磁控管滤波组件62通过将传统的磁控管滤波组件62中的扼流线圈换成空芯线圈,能够减轻工艺难度(扼流线圈的有磁芯段和空芯段的线圈匝间具体不同),另一方面,在屏蔽盒内设置一消耗介质,该消耗介质套设于穿心电容组件的引出线,该消耗介质能够消耗一部分电磁波,因此相应能够减少空芯线圈的匝数,进而减小屏蔽盒的体积,最终减小磁控管60的体积。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家用电器70包括磁控管71。其中,磁控管71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磁控管,因上述实施例的磁控管71中存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则家用电器70的体积会因为磁控管滤波组件的体积减小而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用电器70可以是微波炉。
综上,本申请方案一方面将传统的磁控管滤波组件中的扼流线圈换成空芯线圈,能够减轻工艺难度(扼流线圈的有磁芯段和空芯段的线圈匝间具体不同),另一方面,在屏蔽盒内设置一消耗介质,该消耗介质套设于穿心电容组件的引出线,该消耗介质能够消耗一部分电磁波,因此相应能够减少空芯线圈的匝数,进而减小屏蔽盒的体积,最终减小磁控管的体积。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也不是与其它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可以与其它相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管滤波组件包括:
屏蔽盒,所述磁控管的阴极接线端贯穿设置于所述屏蔽盒的底部,所述阴极接线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控管的阴极;
空芯线圈,设置于所述屏蔽盒内,所述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阴极接线端的另一端;
穿心电容组件,所述穿心电容组件贯穿设置于所述屏蔽盒的侧壁,所述穿心电容组件包括向所述屏蔽盒内引出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连接所述空芯线圈的另一端;
消耗介质,所述消耗介质套设于所述引出线,用于消耗所述屏蔽盒内的电磁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盒的腔体包括:靠近所述穿心电容组件的第一腔体和远离所述穿心电容组件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基于所述阴极接线端的贯穿位置划分,所述空芯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接线端包括第一阴极接线端和第二阴极接线端,所述第一阴极接线端和所述第二阴极接线端分别连接所述阴极的两端;
所述空芯线圈包括第一空芯线圈和第二空芯线圈,所述第一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阴极接线端,所述第二空芯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阴极接线端;
所述引出线包括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一空芯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二空芯线圈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耗介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二引出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心电容组件还包括:
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屏蔽盒内,形成第一容纳腔;
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屏蔽盒外,形成第二容纳腔;
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并从所述外壳体引出;
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线,并从所述外壳体引出;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耗介质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内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耗介质为铁氧体或非晶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耗介质呈环状或者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盒内放置有绝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材料中添加有吸收所述电磁波的材料。
11.一种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管包括:
磁控管主体;
磁控管滤波组件,所述磁控管滤波组件设置于所述磁控管主体上,用于消耗所述磁控管主体内传出的电磁波,所述磁控管滤波组件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磁控管滤波组件。
12.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磁控管,所述磁控管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控管。
CN202011644647.XA 2020-12-30 2020-12-30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Pending CN112786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4647.XA CN112786414A (zh) 2020-12-30 2020-12-30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4647.XA CN112786414A (zh) 2020-12-30 2020-12-30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6414A true CN112786414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5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4647.XA Pending CN112786414A (zh) 2020-12-30 2020-12-30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641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0748A (ja) * 1992-04-08 1993-11-05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マグネトロン装置
JP2000057957A (ja) * 1998-08-05 2000-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イズフィルター
JP2001076859A (ja) * 1999-09-07 2001-03-23 Hitachi Hometec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2742563Y (zh) * 2002-10-29 2005-11-23 佛山市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0748A (ja) * 1992-04-08 1993-11-05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マグネトロン装置
JP2000057957A (ja) * 1998-08-05 2000-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イズフィルター
JP2001076859A (ja) * 1999-09-07 2001-03-23 Hitachi Hometec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2742563Y (zh) * 2002-10-29 2005-11-23 佛山市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31824A (en) Filter device for high frequency generating device
US7687749B2 (en) Magnetron for microwave oven
CN214753633U (zh) 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EP2887378B1 (en) Magnetron and high-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2786414A (zh)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KR950002361Y1 (ko) 전자레인지용 마그네트론의 기본파 및 고조파 노이즈 성분 누설방지장치
CN112786408B (zh)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CN112786411B (zh)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US3732459A (en) Magnetrons
EP0205316B1 (en) Magnetron for a microwave oven
US4223245A (en) Magnetron device exhibiting reduced microwave leakage
CN112786413A (zh) 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CN112786412B (zh)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CN112786410B (zh) 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CN112786409A (zh) 一种磁控管滤波组件、磁控管以及家用电器
JP3753325B2 (ja) マグネトロン用チョークコイル、マグネトロン用lcフィルタ及びマグネトロン
KR100442934B1 (ko) 전자렌지용 캐패시터
EP0641510A4 (en) DISCHARGE LAMP WITHOUT ELECTRODES COMPRISING AN IMPEDANCE AND FILTER ADAPTATION NETWORK.
KR0168176B1 (ko) 마그네트론의 음극구조
KR101376621B1 (ko) 마그네트론
KR0142774B1 (ko) 마그네트론
JP6356992B2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マグネトロン
JPH09167570A (ja) マグネトロン
KR970011500B1 (ko) 관통형 커패시터와 이를 이용한 마그네트론
KR890000829Y1 (ko) 마그네트론 필터부의 라인노이즈 감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