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5359A -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5359A
CN112785359A CN201911071164.2A CN201911071164A CN112785359A CN 112785359 A CN112785359 A CN 112785359A CN 201911071164 A CN201911071164 A CN 201911071164A CN 112785359 A CN112785359 A CN 112785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constraint information
controlling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11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5359B (zh
Inventor
邓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11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5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5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5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5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5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提高可移动设备的使用率,以较好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车辆等可移动设备一般是私有物,通常情况下,个人使用车辆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车辆闲时停放的时间是相对较长的,那么,车辆的使用率非常低,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包括:
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基于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以及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并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这样,在确定出用户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的情况下,将可移动设备共享给用户,通过对可移动设备的共享,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提高可移动设备的使用率,以较好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1是本公开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所适用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设置示意图。
图4-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再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再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申请概述
车辆等可移动设备一般是私有物,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通常情况下,个人使用车辆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例如仅在工作日的上下班时间段,以及非工作日的少部分时间段使用车辆。这样,车辆在大部分时间都未被使用,车辆闲时停放的时间是相对较长的,那么,车辆的使用率非常低,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外,为了生活的便利性,购买车辆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车辆总数量越来越多,这样会加剧资源的浪费。
示例性系统
如图1-1所示,本公开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中可以包括车辆11、第一电子设备12、第二电子设备13和第三电子设备14。其中,第一电子设备12可以归属于车辆11的车主,第一电子设备12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13可以归属于待共享车辆11的用户,第二电子设备13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执行本公开的如下方法流程,以实现车辆11的共享,从而提高车辆11的使用率,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车辆11的共享,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2和第二电子设备13上可以均安装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以基于该应用程序实现本公开的如下方法流程,为了便于描述,后续将该应用程序称为共享APP。另外,如图1-1所示,还可以针对共享APP配备专门的后台服务器15,后台服务器15可以为第三电子设备14提供实现本公开所需要的信息。
可选地,本公开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三电子设备14,后台服务器15可以直接执行本公开的如下方法流程,也即,后台服务器15可以作为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如下方法流程的电子设备。
可选地,在图1-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2和车辆11的数量可以均为两个,当然,第一电子设备12和车辆1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该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示例性方法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201、步骤202和步骤203,下面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201,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这里,可移动设备可以为车辆,例如为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和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其也可以称为智能驾驶车辆),这时,可移动设备上可以安装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雷达、车载仪器表、车内车外摄像头等设备。当然,可移动设备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智能设备,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均以可移动设备为图1-1中的车辆1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例如车辆11的车主)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1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2)上可以安装有共享APP,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可以在共享APP上进行操作,以远程设置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可以被存储至图1-1、图1-2所示的后台服务器15。
这里,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可以为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本身不需要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时间段,例如22:00至6:00这个睡眠时间段。
这里,可移动设备的共享约束信息可以为针对可移动设备的共享设定的一些限制条件。具体地,可移动设备的共享约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可移动设备的可共享区域、租用人偏好、车辆状态偏好等;其中,可共享区域为可移动设备共享时能够行驶的区域;车辆状态偏好表征可移动设备共享时偏好的驾驶模式。
在步骤201中,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从后台服务器15中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步骤202,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13)上可以安装有共享APP,用户可以在共享APP上进行注册和登录,之后,用户可以在共享APP上进行操作,以设置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从而发起一个用车订单。这样,图1-1、图1-2所示的后台服务器15通过该用车订单,即可获取到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后台服务器15继而将获取到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发送给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在步骤202中,第三电子设备14接收来自后台服务器15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即可。
这里,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可以为预约租用时间点,这时,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用于表征用户预约使用可移动设备的起始时间点;或者,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可以为预约租用时间段,这时,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用于表征用户预约使用可移动设备的具体时间段。
这里,用户的租用约束信息可以表征用户的具体用车需求。具体地,用户的租用约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类别、乘车人员数、可行驶距离、可行驶时长、驾驶状态偏好等;其中,驾驶状态偏好表征用户偏好使用的驾驶模式。
步骤203,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这里,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表征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是否相匹配。如果可移动设备能够满足用户的具体用车需求,且用户的具体用车需求也符合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设置的限定条件,则可以认为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否则,可以认为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不匹配。
在步骤203中,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结合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如果确定结果为用户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可以允许将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可移动设备能够被共享给用户,用户发起的用车订单进入正常处理状态;否则,可以禁止将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可移动设备不能够被共享给用户,用户发起的用车订单保持在待处理状态。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能够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以及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并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这样,在确定出用户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的情况下,将可移动设备共享给用户,通过对可移动设备的共享,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提高可移动设备的使用率,以较好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301、步骤302、步骤303和步骤304,下面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301,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步骤302,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至步骤3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步骤201至步骤202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共享APP上进行注册和登录后,用户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可以被存储至图1-1、图1-2所示的后台服务器15;其中,用户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信息、指纹识别信息、虹膜识别信息等。
在步骤303中,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从后台服务器15中,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步骤304,在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这里,可以先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是否满足。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预约租用时间标识为预约租用时间段;
在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包括:
在预约租用时间段位于空闲时间段内的情况下,计算空闲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
这里,可以先判断预约租用时间段是否位于空闲时间段内。
如果预约租用时间段不位于空闲时间段内,这说明用户预约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时间段正好是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需要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时间段,那么,可以直接确定预设共享条件不满足。
如果预约租用时间段位于空闲时间段内,这说明用户预约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时间段不是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需要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时间段,那么,可以计算空闲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时长,并将计算出的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比较。
如果计算出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这说明可移动设备剩余的空闲时长充足,即使将可移动设备共享给用户,也不会影响到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对可移动设备的使用,因此,这种情况下,只要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就可以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
如果计算出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这说明可移动设备剩余的空闲时长不足,为了避免影响到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对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无论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是否匹配,均可以确定预设共享条件不满足。
具体地,假设预约租用时间段为22:30至23:30,空闲时间段为22:00至6:00,当前时间点为22:00,预设时长为2小时,很明显,预约租用时间段正好位于空闲时间段内,空闲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时长为6.5小时,6.5小时大于2小时,因此,这个例子中,只要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就可以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
可见,这种实施方式中,在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是否满足时,考虑到了可移动设备剩余的空闲时长是否充足,这样能够保证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对可移动设备的正常使用。
当然,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是否满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在预约租用时间段位于空闲时间段内,且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否则确定预设共享条件不满足。
在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是否满足之后,在预设共享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基于租用约束信息,确定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起始位置点。
控制可移动设备在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点之前,移动至起始位置点;
基于在可移动设备处于起始位置点时,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获取第二身份识别信息;
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这里,用户的租用约束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起始位置点。
这里,在预约租用时间标识为预约租用时间点的情况下,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点可以为预约租用时间点本身;在预约租用时间标识为预约租用时间段的情况下,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点可以为预约租用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
这里,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在可移动设备外的摄像头。
具体实施时,可以从租用约束信息中,提取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起始位置点,然后控制可移动设备进行自动驾驶,以使可移动设备在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点之前,移动至起始位置点。
接下来,可以在可移动设备处于起始位置点时,调用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中可以包括人脸图像数据。接下来,可以对该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人脸识别信息或虹膜识别信息,所得到的人脸识别信息或虹膜识别信息即可作为第二身份识别信息。
之后,可以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假设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均为人脸识别信息,则可以计算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例如70%、80%、90%等)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相匹配,用户位于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范围内,也即,发起用车订单后,用户在约定的起始位置点等待可移动设备提供服务,这时,可以确定用户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否则,可以确定用户不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
可见,这种实施方式中,可以结合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这样能够保证确定结果的可靠性。
当然,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预先设置一身份识别信息黑名单,在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位于身份识别信息黑名单中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用户不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否则,可以确定用户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能够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以及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租用约束信息和第一身份识别信息,并在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这样,结合预设共享条件和第一身份识别信息,能够合理可靠地识别出用户具有共享使用可移动设备的权限,将可移动设备共享给用户,通过对可移动设备的共享,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提高可移动设备的使用率,以较好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终止使用可移动设备之后,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一数据;
基于第一数据,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向与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物品信息。
这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在可移动设备内的摄像头,例如为图4-1、图4-2中的摄像头41。可选地,摄像头41可以设置在可移动设备内的顶部,摄像头41可以具有升降旋转(例如按照箭头42所示的方向升降、按照箭头43所示的方向旋转等)和视角调节等功能,升降旋转和视角调节等功能可以利用双轴云台44实现。另外,可移动设备内还可以设置有激光传感器45。
这里,与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可以为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图1-1、图1-2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13即可作为与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
一般而言,如果用户需要终止使用可移动设备,用户可以在共享APP上进行相应操作,一旦图1-1、图1-2所示的后台服务器15检测到用户的该操作,后台服务器15可以向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发送相应的通知信息,根据该通知消息,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确定用户终止使用可移动设备。这时,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中可以包括图像数据。
接下来,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基于第一数据,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其中,物品信息可以表征用户的物品遗漏情况。之后,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向与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物品信息,物品信息可以以短信、彩信、邮件等形式进行发送。可选地,在发送物品信息时,可以一并发送遗漏物品的取拿方式及取拿地点等,以便于用户及时取回遗漏物品。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物品信息的发送,用户能够及时获知物品遗漏情况并取回遗漏物品,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用户的个人财产安全。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前,调用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二数据;
基于第二数据,构建可移动设备的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包括图像数据和深度数据;
基于第一数据,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包括:
基于第一数据,构建可移动设备的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
获取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和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的差异信息;
基于差异信息,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一般而言,用户需要坐在可移动设备内的座椅上,才能正常使用可移动设备,那么,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座椅感应状态,通过座椅感应状态,检测可移动设备是否提供给用户使用。
为了使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包括图像数据和深度数据,在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为图4-1、图4-2中的摄像头41的情况下,摄像头41可以为深度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遗漏物品识别处理系统,该系统中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及数据通信模块、图像处理检测模块、交互提醒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设置于可移动设备,数据存储及数据通信模块、图像处理检测模块、交互提醒模块均可以设置于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具体地,数据采集模块中可以包括摄像头41;数据存储及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存储数据信息及与各模块保持数据通信。
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前,可以调用摄像头41采集第一数据,例如采集可移动设备内部多视角的深度图像数据及点云数据,通过对多视角的深度图像数据及点云数据的融合,可以建立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其也可以称为初始车内空间模型)。
在检测到用户终止使用可移动设备之后,可以调用摄像头41采集第二数据,之后可以采用与上段中类似的方式,建立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其也可以称为用车后车内空间模型)。
接下来,可以由图像处理检测模块检测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和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的差异信息,例如对比两个空间模型的深度点云信息变化状态、区域分割图像差值变化状态等。
之后,可以基于差异信息,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具体地,对于两个空间模型中有深度差异和图像差异的区域,可以通过图像运算及图像识别,定位出遗漏物品。后续可以由交互提醒模块发送物品信息。
可见,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空间模型的构建和比对,能够便捷可靠地确定出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在可移动设备处于预设驾驶模式的情况下,监测可移动设备的驾驶状态;
获取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发送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这里,预设驾驶模式可以包括手动驾驶模式和辅助驾驶模式。
一般而言,用户需要坐在可移动设备内的座椅上,才能正常使用可移动设备,那么,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座椅感应状态,通过座椅感应状态,检测可移动设备是否提供给用户使用。在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用户可以获取切换驾驶模式的权限,那么,可移动设备可能处于手动驾驶模式、辅助驾驶模式或者自动驾驶模式。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可以判断可移动设备是否处于预设驾驶模式。如果可移动设备处于预设驾驶模式,可以监测可移动设备的驾驶状态,并获取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包括:
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可移动设备的驾驶者的图像数据。
这里,第三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于可移动设备内的摄像头。
这种实施方式中,驾驶者的图像数据中可以包括人脸图像数据,通过对该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驾驶者打哈欠、眨眼等的频率,从而判定驾驶者是否存在疲劳驾驶行为,驾驶者是否存在疲劳驾驶行为可以作为可移动设备的驾驶状态的一种具体情况。
当然,获取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其他摄像头,采集能够评判驾驶者是否存在闯红灯,非法停车等非法驾驶行为的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数据也可以作为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这里,驾驶者是否存在非法驾驶行为可以作为可移动设备的驾驶状态的另一种具体情况。
之后,可以发送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具体地,可以将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1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2)、交通监管平台等,这样,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能够及时了解可移动设备的共享状态,交通部门能够监管和处理驾驶者的疲劳驾驶行为、非法驾驶行为等。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共享约束信息,确定可移动设备的可共享区域;
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基于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与可共享区域的距离关系,确定输出的操作类型。
这里,共享约束信息中可以包括可移动设备的可共享区域,那么,可以直接从共享约束信息中提取可共享区域。另外,可以调用GPS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
一般而言,用户需要坐在可移动设备内的座椅上,才能正常使用可移动设备,那么,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座椅感应状态,通过座椅感应状态,检测可移动设备是否提供给用户使用。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可以基于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与可共享区域的距离关系,确定输出的操作类型。具体地,在可移动设备与可共享区域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的情况下,确定的操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违约提醒操作、违约费用收取操作、靠边停车操作等。接下来,可以控制可移动设备执行确定出的操作类型的操作。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可移动设备被提供给用户使用的过程中,针对可移动设备偏离可共享区域一定距离的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样能够保证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的权益。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获取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终止位置点;
确定终止位置点所在的区域范围;
将可移动设备的租用状态信息发送至与可移动设备关联的移动终端;租用状态信息包括区域范围。
这里,与可移动设备关联的移动终端可以为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使用的移动终端。
一般而言,用户需要坐在可移动设备内的座椅上,才能正常使用可移动设备,那么,图1-1、图1-2所示的第三电子设备14可以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座椅感应状态,通过座椅感应状态,检测可移动设备是否提供给用户使用。
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可以获取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终止位置点。具体地,租用约束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终止位置点,那么,可以直接从租用约束信息中提取终止位置点。
接下来,可以确定终止位置点所在的区域范围,例如确定终止位置点所在的街道。之后,可以将可移动设备的租用状态信息发送至与可移动设备关联的移动终端,租用状态信息中除了可以包括确定出的区域范围之外,还可以包括可移动设备的当前行驶区域、用车订单的当前订单状态、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乘车人数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租用状态信息的发送,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能够及时了解可移动设备的共享状态,并且,由于租用状态信息中包括的是区域范围,而不是具体的终止位置点,这相当于对用户的终止位置点进行了隔离,从而有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剩余运行能量;
在基于剩余运行能量,确定预设能量补给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确定能量补给区域;
控制可移动设备移动至能量补给区域,并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数据;
识别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中的能量补给口,并控制可移动设备从能量补给口获得运行能量。
这里,可移动设备的剩余运行能量可以为油箱剩余油量、电池剩余电量等。
这里,第四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设置于可移动设备外的摄像头。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剩余运行能量之后,可以将剩余运行能量与预设运行能量进行比较;其中,预设运行能量可以为可移动设备的归属者设置的油量阈值(或电量阈值)。
在剩余运行能量大于预设运行能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可移动设备的剩余运行能量充足,那么,可以确定预设能量补给条件不满足。
在剩余运行能量小于或等于预设运行能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可移动设备的剩余运行能量不足,那么,可以确定预设能量补给条件满足,接下来,可以确定能量补给区域。
假设剩余运行能量为电池剩余电量,且可移动设备上的充电装置为防静电视觉识别机械臂,则可以确定距离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最近的充电站。接下来,可以在控制可移动设备移动至确定出的充电站之后,调用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以确定充电口所在的特征(例如二维码或者标准参考点图像信息),从而控制可移动设备从该充电口补给电能。可选地,充电站可以通过识别可移动设备的车牌,进行充电费用的收取。
假设剩余运行能量为油箱剩余油量,则可以确定距离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最近的加油站,并到确定出的加油站加油,具体加油过程参照上段中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可移动设备的自动能量补给,这样有利于保证可移动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5所示,愿意共享车辆的车主可以设置车辆(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车辆11)的共享时段(相当于上文中的空闲时间段)、可共享区域、租用人偏好、车辆状态偏好等;用户可以设置预约租用时间段、车辆类别、乘车人员数、驾驶状态偏好等。这里,车主还可以设置车辆的自用时段。
接下来,可以将各车主设置的信息与用户设置的信息进行比对,以选择用于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车辆。
之后,可以进行驾驶模式检测、剩余运行能量检测、租车人员信息检测、物品遗漏检测提醒等;其中,驾驶模式检测可以是检测车辆是否处于预设驾驶模式,如果是,则需要获取并发送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剩余运行能量检测可以是检测剩余运行能量是否满足车主设定阈值,如果不满足,可以自动进行能量补给;租车人员信息检测可以是检测上文中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的匹配性;物品遗漏检测提醒可以是用户终止使用车辆之后,检测车辆内是否存在用户的遗漏物品,并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相应提醒。
最后,车辆的共享时段结束,在车辆的剩余运行能量满足车主设定阈值的情况下,车主可以正常使用车辆。
可选地,在车辆的共享时段,共享APP中可以显示车辆的可共享区域、可行驶时长、可行驶距离等信息。当车辆在共享时段未被租用时,车主可以重新设置车辆的共享约束信息;当车辆在共享时段且被租用时,车主无法重新设置车辆的共享约束信息。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6所示,车主可以设置车辆(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车辆11)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用户可以设置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在车主和用户进行双重确认后,用户可以具有共享使用车辆的权限,用户可以进行驾驶模式的选择,共享APP可以记录用户对驾驶模式的切换情况。
在车辆的当前驾驶模式为手动驾驶模式或者辅助驾驶模式的情况下,车内外摄像头可以记录当前驾驶者的图像数据,并识别是否有闯红灯、非法停车等非法驾驶行为,当前驾驶者的图像数据和识别结果均可以上传至交通监管平台。
另外,还可以记录当前行车路径和车速等信息,在使用完车辆后,用户可以在共享APP上进行操作,以确认终止用车。在用户存在非法驾驶行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违约扣款,之后,车辆可以重新进入等待共享的状态。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7所示,车辆(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车辆11)上可以设置有摄像头1、摄像头2和摄像头3;其中,摄像头1为深度摄像头,摄像头1可以用于车内空间建模及车内人物信息匹配,从而建立人员位置及检测物品匹配信息;摄像头2可以进行车外人员信息及上车信息收集,其还可以检测是否有大行李需要使用后备箱;摄像头3可以进行后备箱使用状态及使用人员信息记录。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上车之前,可以获取车内数据、车外人员信息、车辆后备箱使用情况及后备箱使用人员信息;在上车之后,可以进行车内人员与座位的匹配,并确定车内的物品归属。
另外,还可以进行离车信息的监测,当乘客下车时,可以进行离开车辆信息的收集,车内物品信息的检测,以比对上车和下车两种情况下的物品状态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后备箱使用状态的确认,以判定车内是否存在该乘客的遗漏物品。
如果车内存在该乘客的遗漏物品,可以通过APP消息推送等方式告知用户物品遗漏位置及具体的取回方式等。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9所示,车主可以先进行车辆(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车辆11)油箱或车辆电量的最低阈值的设置。接下来,可以确定车辆油箱的当前剩余油量或车辆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以及确定车辆的可行驶区域,并判断当前剩余油量或当前剩余电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车辆是否具有行驶到最近的加油站或充电站的能力。
如果当前剩余油量或当前剩余电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且车辆具有行驶到最近的加油站或充电站的能力,则可以通过GPS定位导航至最近的充电站或加油站,以充电或加油至设置的最低阈值。之后,如果车辆剩余的空闲时长充足,则可以进行车辆的共享租用,即将车辆提供给用户使用;如果车辆剩余的空闲时长不充足,则可以返回车主设定的自主用车地点。
如果当前剩余油量或当前剩余电量能够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则可以接单并到达用户所在的地点,完成用户使用需求。再之后,可以判断车辆剩余的空闲时长及当前剩余油量或当前剩余电量是否满足下一位用户需要;如果满足,则继续运行接单;如果不满足,则判断当前剩余油量或当前剩余电量是否满足车主设定的最低阈值,在当前剩余油量或当前剩余电量不满足车主设定的最低阈值时,可以执行判断车辆是否具有行驶到最近的加油站或充电站的能力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在空闲时间段,车辆(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车辆11)可以自主驾驶在车主所设定的区域范围(即可共享区域),车辆可以就近挑选满足当前运营范围内、使用时长内、行驶距离内的用户的订单,在与用户约定的时间之前,行驶到与用户约定的位置。
当车辆达到与用户约定的位置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共享APP确认车辆已到达。接下来,可以通过车身摄像头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识别,并通过车内及车外摄像头对乘客人数及物品进行识别,以确认上车人数满足车辆载客人数,且二次判断当前上车人数是否与用户预约时的人数一致;车内摄像头可以对各人员所坐区域进行记录,并通过深度摄像头对上车前及下车后进行建模,以便于在用户下车后,检测车内是否有物品遗漏,并通过APP消息推送等方式告知用户。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实现车辆的闲时共用,这样能够增加车辆使用率,降低车辆总数量,以减少资源浪费,并缓解道路拥挤状况和交通压力,且增加车主额外收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或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如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相应指令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任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下文不再赘述。
示例性装置
图10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1、第二获取模块1002和确定模块1003。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003,用于基于第二获取模块1002获取的租用约束信息与第一获取模块1001获取的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第一获取模块1001获取的空闲时间段及第二获取模块1002获取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确定模块10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10031,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第一确定子模块10032,用于在基于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空闲时间段及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获取子模块10031获取到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第一确定子模块1003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租用约束信息,确定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起始位置点;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在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点之前,移动至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起始位置点;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在可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起始位置点时,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获取第二身份识别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获取子模块10031获取到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确定用户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预约租用时间标识为预约租用时间段;
第一确定子模块10032,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预约租用时间段位于空闲时间段内的情况下,计算空闲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租用约束信息与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12所示,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1011,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终止使用可移动设备之后,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一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1012,用于基于第一采集模块1011采集到的第一数据,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013,用于向与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确定模块1012确定出的物品信息。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前,调用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二数据;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第二数据,构建可移动设备的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包括图像数据和深度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1012,包括:
构建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数据,构建可移动设备的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构建模块构建出的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和构建子模块构建出的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的差异信息;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二获取子模块获取到的差异信息,确定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13所示,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1021,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在可移动设备处于预设驾驶模式的情况下,监测可移动设备的驾驶状态;
第三获取模块1022,用于获取检测模块1021检测到的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1023,用于发送第三获取模块1022获取到的与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第三获取模块1022,具体用于:
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可移动设备的驾驶者的图像数据。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14所示,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1031,用于基于共享约束信息,确定可移动设备的可共享区域;
第四获取模块1032,用于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1033,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基于第四获取模块1032获取到的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与第三确定模块1031确定出的可共享区域的距离关系,确定输出的操作类型。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15所示,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1041,用于在检测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后,获取用户租用可移动设备的终止位置点;
第五确定模块1042,用于确定第五获取模块1041获取到的终止位置点所在的区域范围;
第三发送模块1043,用于将可移动设备的租用状态信息发送至与可移动设备关联的移动终端;租用状态信息包括第五确定模块1042确定出的区域范围。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如图16所示,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模块1051,用于获取可移动设备的剩余运行能量;
第六确定模块1052,用于在基于第六获取模块1051获取到的剩余运行能量,确定预设能量补给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确定能量补给区域;
第一处理模块1053,用于控制可移动设备移动至第六确定模块1052确定出的能量补给区域,并调用设置于可移动设备的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1054,用于识别第一处理模块1053调用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中的能量补给口,并控制可移动设备从能量补给口获得运行能量。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1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图1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17所示,电子设备17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1和存储器172。
处理器17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7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17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7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7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73和输出装置17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例如,在该电子设备是第一设备100或第二设备200时,该输入装置173可以是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1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此外,该输入装置17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17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17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17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70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7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4)

1.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包括:
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基于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在基于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基于所述租用约束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租用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起始位置点;
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在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点之前,移动至所述起始位置点;
基于在所述可移动设备处于所述起始位置点时,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获取第二身份识别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为预约租用时间段;
所述在基于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包括:
在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段位于所述空闲时间段内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空闲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在所述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预设共享条件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终止使用所述可移动设备之后,调用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一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所述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向与所述用户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物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所述用户使用之前,调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第二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构建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均包括图像数据和深度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所述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构建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内部空间模型和所述第二设备内部空间模型的差异信息;
基于所述差异信息,确定所述可移动设备内存在的与所述用户相关的物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所述用户使用之后,在所述可移动设备处于预设驾驶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可移动设备的驾驶状态;
获取与所述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发送与所述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与所述驾驶状态关联的图像数据,包括:
调用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第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可移动设备的驾驶者的图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确定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可共享区域;
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
在检测到所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所述用户使用之后,基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与所述可共享区域的距离关系,确定输出的操作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可移动设备提供给所述用户使用之后,获取所述用户租用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终止位置点;
确定所述终止位置点所在的区域范围;
将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租用状态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可移动设备关联的移动终端;所述租用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区域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剩余运行能量;
在基于所述剩余运行能量,确定预设能量补给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确定能量补给区域;
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移动至所述能量补给区域,并调用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数据;
识别所述第四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中的能量补给口,并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从所述能量补给口获得运行能量。
12.一种控制可移动设备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移动设备的空闲时间段和共享约束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预约租用时间标识和租用约束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租用约束信息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共享约束信息的匹配性、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空闲时间段及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预约租用时间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
CN201911071164.2A 2019-11-05 2019-11-05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85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1164.2A CN112785359B (zh) 2019-11-05 2019-11-05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1164.2A CN112785359B (zh) 2019-11-05 2019-11-05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5359A true CN112785359A (zh) 2021-05-11
CN112785359B CN112785359B (zh) 2024-03-05

Family

ID=7574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1164.2A Active CN112785359B (zh) 2019-11-05 2019-11-05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535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313A (zh) * 2014-05-06 2014-08-06 南京苏比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兼容私家车的汽车共享管理方法和系统
JP2017010189A (ja) * 2015-06-19 2017-01-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CN107169584A (zh) * 2017-07-14 2017-09-15 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汽车的用车方法和系统
CN108875839A (zh) * 2018-06-28 2018-11-2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遗落物品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66804A (zh) * 2018-12-28 2019-05-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场景的物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46953A (zh) * 2019-02-27 2019-07-23 山东开创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汽车的租用方法和装置
CN110288417A (zh) * 2018-03-19 2019-09-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存储用于汽车共享服务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313A (zh) * 2014-05-06 2014-08-06 南京苏比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兼容私家车的汽车共享管理方法和系统
JP2017010189A (ja) * 2015-06-19 2017-01-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CN107169584A (zh) * 2017-07-14 2017-09-15 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汽车的用车方法和系统
CN110288417A (zh) * 2018-03-19 2019-09-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存储用于汽车共享服务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CN108875839A (zh) * 2018-06-28 2018-11-2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遗落物品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66804A (zh) * 2018-12-28 2019-05-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场景的物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46953A (zh) * 2019-02-27 2019-07-23 山东开创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汽车的租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5359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97162B1 (ko) 차량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차량 탑재 지능형 시스템, 전자 기기, 매체
TWI711551B (zh) 車輛遠距控制系統、通信模組、車輛、伺服器、車輛遠距控制方法、車輛遠距控制程式及記憶媒體
CN107813775B (zh) 一种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租用时车况验证方法
CN107103310B (zh) 一种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乘客行为监督方法
US1038464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ehicle theft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using a smartphone and video-based parking technology
CN107392330B (zh) 一种共享无人驾驶车还车时车况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9671270B (zh) 行车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820137A (zh) 一种停车场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48063A (zh) 交通安全监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1462361A (zh) 停车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49440A (zh) 语音预定停车位系统
CN112559566A (zh) 基于地磅的合规性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5305A (zh) 道路差异化收费的方法、系统、路侧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0834631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库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23021169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vehicles through charging station
CN112785359A (zh) 控制可移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62869A (zh) 智能车库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446833B1 (ko) 전동 스쿠터 대여 시스템
CN111815791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路边停车自动缴费方法及系统
CN113781792B (zh) 停放检测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550492B (zh) 一种车辆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64583A1 (en) Vehicle recognition for automatic charge management
CN114971803B (zh) 服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53828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20109948A1 (en) Techniques for organizing vehicle pa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