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3163A -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3163A
CN112783163A CN202011604413.2A CN202011604413A CN112783163A CN 112783163 A CN112783163 A CN 112783163A CN 202011604413 A CN202011604413 A CN 202011604413A CN 112783163 A CN112783163 A CN 112783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controller
sens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44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宾雷
聂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Fang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Fang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Fang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Fang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44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3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3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3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3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 G05D1/024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using non-visible light signals, e.g. IR or UV signa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14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criteria, e.g. avoiding hazardous area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3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speed control of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5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docking at a fixed facility, e.g. base station or loading ba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3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 G05D1/024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using a video camera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e processing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架,由各相邻移动架之间分别形成的通道,以及相应的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智能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移动架的位置记忆监控器,限位检测器,所述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设于所述智能控制器或其MCU处理器所设的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的距离比较锁定器,所述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移动架的驱动电机的霍尔传感器。其改善了密集架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操作控制运行性能,提高了运行和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

Description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集架,具体涉及一种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密集架的存储量趋于越来越大,集中规模也趋于更大,其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架体自身的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简单、方便和安全性也更为重视。现有的密集架为满足其更高的使用运行要求,其系统构成做得庞大、且复杂,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相应控制方式方法的不尽合理,使得操作使用也变得更为复杂、烦琐,架体运行和人员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反而降低,而且能耗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其改善了密集架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操作控制运行性能,提高了运行和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
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架,由各相邻移动架之间分别形成的通道,以及相应的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智能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移动架的位置记忆监控器,限位检测器,所述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设于所述智能控制器或其MCU处理器所设的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的距离比较锁定器,所述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移动架的驱动电机的霍尔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密集架记忆控制装置,其架体区域、架内光幕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结构特别简单、合理,并通过运行位置检测显示监测和控制,实现全方位多手段综合控制,运行特别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即便其中某种安全检测装置受到影响,其整个系统同样可以实现安全可靠和稳定的运行。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智能控制器进行人机交互作业,启动驱动电机,使其驱动移动架移动,将通道打开,当操作人员进入到通道内时,通道光幕传感器、通道出入传感器等可感应通道内有人,并将感应到的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在控制驱动电机停止的同时控制将其锁定,从而将移动架锁定,在任意时候和状态下,只要架内或架体周围有人、物,智能控制器即可根据通道光幕传感器、通道出入传感器、区域光幕传感器、以及位置记忆监控装置等,对移动架进行启动/停止/锁定等安全运行控制。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智能控制器进行人机交互作业,启动驱动电机,使其驱动移动架移动,将通道打开,当操作人员进入到通道内时,通道光幕传感器、通道出入传感器等可感应通道内有人,并将感应到的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在控制驱动电机停止的同时控制将其锁定,从而将移动架锁定,在任意时候和状态下,只要架内有人,智能控制器即可根据架内通道光幕传感器和通道出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锁定驱动电机、架体,完全避免了移动架的意外挤压人物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提高了使用密集架主体时安全性;
其通过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将移动架运行边界行程到位的限位检测器与移动架运行的实时移动距离位置边界智能复合,移动架运行位置记忆,形成智能综合式保障安全运行控制、就地(如各移动架体侧面板触控屏)、就近(固定架触控屏)和/或控制室屏显界面等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形显示监控,及时撑控、有效保障密集架运行的安全可靠,可防止相应的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限位检测器损坏,移动架冲出轨道,提高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智能控制器的电控输出端与投光器的电控输入端、受光器的电控输入端和通道出入传感器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利于智能控制器接收投光器反馈的信息、受光器反馈的信息和通道出入传感器反馈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位置记忆监控器控制原理框图;图2为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的移动架的位置记忆控制运行实时位置示意图;图3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的区域光幕单元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通道传感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与通道光幕和限位检测器等的电性连接框图;图6为位置记忆监控器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图7为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另一实施例的通道传感单元设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区域光幕单元另一实施例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架120、相应一固定架120X、区域光幕单元、通道传感单元和智能控制器400。固定架120X和若干移动架120构成密集架列。还包括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智能控制器设有智能复式控制模块。
其中,区域光幕单元罩设在密集架列两端,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等向密集架列移动,而通道传感单元用于感应密集架列内是否有人员,并将感应的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通过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在向密集架列下达控制指令,控制架体的移动、锁定,降低密集架列挤压到人员的可能性,提高人员在使用密集架列时的安全性。
密集架列包括轨道110和密集架列,分别由驱动电机130驱动的若干移动架120,相邻两个移动架120之间形成通道140,在具体实施时,通过驱动电机130驱动移动架120移动。设置于同一轨道的移动架120构成一密集架列。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30为无刷驱动电机。使移动架120可沿着轨道110移动。本例中其智能控制器的智能复式控制模块为智能复合式控制模块。
请参阅图1,其区域光幕单元包括设于密集架列的单向静态式光幕单元,该单向静态式光幕单元包括并联连接于智能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的若干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40,以及设置于密集架列的固定架顶部或顶板相应两端(对应于通道两端)的固定悬臂光幕架145,固定悬臂光幕架的自由端延伸至密集架列的移动架的运行行程范围,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240分布设置于该固定悬臂光幕架。由分布设置于两固定悬臂架的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240于密集架列的相对两侧成形相应的光幕墙。
在本实施例中,由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于密集架列活动区域的所有通道两端形成区域光幕230,密集架列位于两端区域光幕(光幕区)230,其既无保护无盲区,又结构简单降低耗材和运行成本。
请参阅图1和图3,通道传感单元包括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通道光幕传感器310由若干组投光器311与受光器312组成,投光器311和受光器312分别设置于通道140的两端,形成通道光幕,通道出入传感器320设置有两个功能组,且两个功能组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分别位于通道140的相应一侧,每个功能组由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构成,通道每一端的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沿进入通道方向呈外内依次设置,其通道光幕传感器310用于检测通道140内是否有人和/或物等存在;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则用于检测通道的人员进出和相应的人次数量等。且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同时与通道光幕传感器310构成通道的人员等的交叉检测。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可以设置于架体的上部。主控机对人员进入和离开通道的检测判断方式法是:以通道同一端的一个功能组的外内两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的先后输出人体检测信号,如外侧的传感器先于内侧的传感器获得检测信号,表示人员进入通道,反之,即表示人员离开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140两端均设置有折叠架141,且两个折叠架141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架120铰接,通道两端的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均安装于折叠架141表面,且通道光幕传感器310中的投光器311和受光器312相对设置于两个折叠架141表面,当移动架120移动时,通道140展开,而相对应的两个折叠架141可位于通道140的两侧,利于多相对应的投光器311和受光器312进行架设,利于通道光幕传感器310的运行工作;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的两功能组的各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相应架体的靠两端部位。
其智能控制器的通道进出传感器检测工作方式为:分别于相应方向通过通道两端或两端的任意一端的、靠外侧的进入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320a,以及靠内侧的行出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320b的先或后相继检测到人体信号,由智能控制器以不同方向(进出方向)的先后顺序收到检测信号、以及次数(人次)的检测识别方式。
多个移动架120的各相互相向壁面均安装有相应的限位检测器410,限位检测器可为压力传感器或红外检测器等。区域光幕单元的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电控输出端、受光器312的电控输出端、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的电控输出端和限位检测器410的电控输出端均与智能控制器400的相应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智能控制器400的电控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30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在具体实施时,该智能控制器400可为单片机,该智能控制器400用于信号的接收、处理,数据的编码、解码和控制指令的发出。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器400的电控输出端与投光器311的电控输入端、受光器312的电控输入端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的电控输入端电性连接,利于智能控制器400接收投光器311反馈的信息、受光器312反馈的信息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反馈的信息。其形成相互关联作用连接。移动架120内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智能控制器400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增设摄像头,可对通道140内人员进行监控、记录,可留存档案,以备查询;智能控制器400内设置存储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智能控制器400的存储模块中设置有人脸数据存储库,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或视频流可与人脸数据存储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利于对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
请参阅图5。其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移动架的行进位置记忆监控器(或驱动电机旋转位置记忆检测器),限位检测器,设于智能控制器或其MCU处理器4001所设的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4002,距离/位置转换器4003,以及连接于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4002的距离比较锁定器4006等。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移动架的驱动电机的霍尔传感器1301,距离比较锁定器4006输出端连接于驱动电机。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400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距离位置转换器4003和距离比较锁定器4006,距离位置转换器通过智能控制器的位置图形转换器4004连接于LCD显示屏4005。智能控制器或其MCU处理器4001设有静止位置与动态(或移动)记忆位置结合的智能复式控制模块。
其移动架的开或合限位检测器包括分别设置于通道的相应一侧或相对两侧移动架的限位检测器410,限位检测器连接于智能控制器的相应输出端。限位检测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或红外检测器等。
由其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4002将移动架的驱动电机的霍尔传感器输出的、运行(移动)过程的实时脉冲数量计算转换得到移动架移动过程的实时距离(即移动架已经移动过的距离),再由距离/位置转换器4003将该实时距离与通道工作宽度(移动架通道的正常工作宽度)校正换算,得到移动架的实时位置(即为移动架移动至此时所处的具体位置),智能控制器将该位置信号转化为图形送到LCD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在移动架运行至打开或合拢到位(即通道工作宽度或距离的到位),同时,限位检测器到位动作,智能控制器根据该到位距离或到位位置信号、以及限位检测器到位动作的输出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停转或锁定。即,其智能控制器通过其限位检测器(静止位置)与位置记忆监控器(记忆移动位置)结合的智能复合式控制模块,同时对相应的移动架的运行实施“与”锁定控制。
移动架120移动运行时,由智能控制器或其MCU处理器4001根据霍尔传感器1301的相应输出数字信号,进行脉冲与距离校正换算,即得到该一移动架120n移动过程中的实时位置120nx信号,该实时位置信号通过图形等方式由相应移动架的LCD显示屏4005和/或中控显示器显示监控;同时,该实时位置信号送智能控制器的设定器,与设定器预先设定的移动架最大移动距离(即通道安全宽度距离)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移动架移动位置达到设定值,此时,移动架的运行同时触发限位检测器,限位检测器同时也输出检测信号,智能控制器即输出运行控制信号,控制停止该驱动电机转动,确保移动架始终运行于通道140的安全距离内,避免移动架冲出轨道或发生挤压安全事故,并可有效防止限位检测器410损坏,提高移动架120移动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其运行方式:
人员应穿过区域光幕单元中的光幕区向密集架列方向移动,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根据其接收到的信号状态,输出控制信号给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由此控制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的启闭,当人员位于区域光幕区内时,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将相应信息以数据的方式传递给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编码处理,然后向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启动;其通过区域光幕单元与架内的通道光幕传感器310以及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相互作用配合,使操作运行反应及时快速和灵敏,安全稳定可靠,具有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有助于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
人员通过操作智能控制器400进行人机交互作业,控制驱动电机130启动,驱动移动架120至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的位置记忆监控器和限位检测器同时动作,使移动架打开至正常工作宽度位置(即通道工作边界或设定的通道宽度终点),将通道140打开到其正常工作宽度;移动架即行停止并锁定。
人员进入到打开的通道140内,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对进入通道(进架)人数进行检测计数;通道光幕传感器310通过投光器311发出光信号,受光器312接收光信号,对通道内是否有人进行检测,检测到通道内有人,其输出相应的信号到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在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处理后,向驱动电机130发出控制信息,控制驱动电机130锁定移动架,以防移动架意外滑移或误动作等。
人员出架,通过智能控制器400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或由自动运行方式关闭通道时,由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对通道内(即架内)是否有人进行检测,同时,由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对出通道人数(次)进行检测,当通道光幕传感器310检测到通道内无人、且通道出入传感器320检测到出通道(出架)人次数与进架人次数量相符时,智能控制器400根据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的架内人员和出入人员的检测结果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启动相应移动架的驱动电机130运行,使移动架120进行相对移动合拢,当移动架120的移动合拢到位,相应的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的位置记忆监控器和限位检测器410动作,其将感应到的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400,由智能控制器400控制驱动电机130停止,移动架合拢通道关闭到位。
综上所述:人员穿过光幕区时,区域光幕单元可感应到该信息,并将感应到的信息以数据的方式传递给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控制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启动;在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智能控制器400进行人机交互作业,启动驱动电机130,使其驱动移动架120移动,将通道140打开后,一方面,当有人进入到通道140内时,架体运行到位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动作并将其检测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输出驱动电机运行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130停止,同时,其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将通道有人检测信号输送到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再输出锁定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机锁相器对驱动电机130进行锁定,进而锁定移动架120,提高和确保架内人物等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当在驱动电机130运行至通道打开到位停止,智能控制器400根据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停止,但无人进入通道,架内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未检测到架内有人时,通道光幕传感器310和通道出入传感器320的检测无人信号输送给智能控制器400,智能控制器400无锁定控制信号输出,架体将不预锁定,驱动电机仅处于停止状态,可随时待命或根据后续的操作指令重新锁定或合拢架体等。其可以使移动架得到非常好的动作响应敏感度、和运行反应速度,可节约操作时间,提高运行使用效率。智能控制器400分别设置驱动电机锁定控制信号和驱动电机运行控制信号输出端口。
本发明其驱动电机130、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光幕传感件310、投光器311、受光器312、通道出入传感器320、智能控制器400和限位检测器4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要求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驱动电机130、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或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光幕传感件310、投光器311、受光器312、通道出入传感器320、智能控制器400和限位检测器410的供电及其基本原理与现有类似器件类同。
实施例2中:其智能控制器的智能复式控制模块为智能选择式控制模块,形成“或”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通过其智能选择式控制模块,根据位置记忆监控器到位距离或到位位置信号、以及限位检测器的限位检测器到位动作的输出检测信号的其中任一一检测信号,对移动架的运行实施控制。当位置记忆监控器和限位检测器两者检测信号输出存在先后时,智能控制器的智能选择式控制模块以其先收到的检测信号为优先控制。可以避免在两种检测出现差异或不完全同步问题时,仍可保持密集架的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且可对限位检测器实施有效保护,并可延长行程开关式限位检测器的运行使用寿命。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检测运行控制方式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本发明实施例3中,请参阅图6。密集架列的最后一移动架(或者最后一移动架的相应通道140)设置有安全边界,其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还包括边界比较锁定器4007,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4002的相应输出端连接于智能控制器的边界(行程)比较锁定器4007和距离/位置转换器4003,边界比较锁定器输出端连接于移动架驱动电机。安全边界的检测信号取自最后一移动架的驱动电机130-1的霍尔传感器1301-1。
在发生相关检测部件和设备部件等问题、或者非正常的外力作用冲击等问题,使得最外侧一个移动架(距离固定架最远的一个移动架)超出安全边界时,最外侧一个移动架的行走电机的霍尔传感器将输出相应检测信号,智能控制器将根据位置记忆监控器的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当前正在运行的移动架的行走电机停止并制动;或者,在密集架列运行中,出现最外侧一个移动架运行达到设定的安全边界时,智能控制器控制当前正在运行的所有行走电机停止并制动。
安全边界的具体控制为:最外侧一个移动架的驱动电机的霍尔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再由其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等进行运算转换后输出相应的信号,经边界比较锁定器4007与设定的安全边界值进行比较,由智能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对当前正运行的移动架的驱动电机进行制动并锁止,避免移动架冲出轨道,造成设备人员的安全事故。
本发明实施例4中,最外侧一个移动架设有安全边界限位检测器,智能控制器根据密集架移动架的位置记忆监控器与安全边界限位检测器的检测输出信号,对移动架的驱动电机进行防脱轨控制,构成类似“与”的运行位置安全多重并列安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5中,请参阅图7(为通道一侧的架体侧视图)。其通道光幕传感器包括分别分布设置于通道两端的单边跟随检测架142(或折叠架)上的各若干反射式红外传感器313,通道两端的若干反射式红外传感器313相互相向对应向下倾斜一角度形成剪刀叉式互补通道光幕301。单边跟随检测架142可随着架体(或移动架)移动而悬空于通道上方(相当于伸出通道内),从而使其上面的反射式红外传感器313工作。单边跟随检测架142的自由端与连接端的相对侧的移动架(或架体)顶壁设置间隙。避免运行时与架体顶壁外壁面摩擦。
两单边跟随检测架142长度略小于或等于通道的相应宽度。通道140相对两端的两单边跟随检测架142相互交错分别自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通道两侧的两架体(或移动架)顶壁上。第相邻两通道的单边跟随检测架142于架体长度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以避免相邻两架体在合拢时,其同一端的两单边跟随检测架因单边跟随检测架的悬臂长度大于架体的宽度,而相互顶抵,造成架体不能合拢。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检测运行控制方式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本发明实施例6中,请参阅图8。其密集架列的靠轨道110一端的最外侧移动架120a,以及靠轨道110另一端的固定架120x(或最外侧移动架)的两端(或两侧)外角部边缘,分别设有向外略凸出的相向随动光幕架143,区域光幕单元的发射器210和相应的接收器220相互对应设置于靠轨道的两端的该相向随动光幕架143相应侧部表面。其相向随动光幕架上的发射器210和相应的接收器220,于密集架列的相对两侧(即通道相对两端)形成跟随移动架移动的相向跟随光幕区231。其相应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密集架档案库等场所的整体布局,密集架列相应一外侧的一个移动架为固定移动架。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20的相应连接结构和连接方式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各移动架相应一侧面板设有触触显示屏,各移动架的移动实时位置120n的信号通过其触触显示屏显示。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运行检测控制方式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Claims (1)

1.一种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架,由各相邻移动架之间分别形成的通道,以及相应的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智能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位置复式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移动架的位置记忆监控器,限位检测器,所述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设于所述智能控制器或其MCU处理器所设的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脉冲/距离校正转换器的距离比较锁定器,所述位置记忆监控器包括移动架的驱动电机的霍尔传感器。
CN202011604413.2A 2020-12-29 2020-12-29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2783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4413.2A CN112783163A (zh) 2020-12-29 2020-12-29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4413.2A CN112783163A (zh) 2020-12-29 2020-12-29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3163A true CN112783163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5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4413.2A Pending CN112783163A (zh) 2020-12-29 2020-12-29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316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785A (zh) * 2006-09-30 2007-01-31 朱建华 触摸式电动密集架智能控制装置
CN101797097A (zh) * 2010-03-15 2010-08-11 江西远洋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密集架的安全保护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US20140005379A1 (en) * 2012-06-20 2014-01-02 Frank GU Nanoparticle delivery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07703866A (zh) * 2017-08-31 2018-02-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524152U (zh) * 2018-03-19 2019-02-22 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集架
CN209343149U (zh) * 2018-10-18 2019-09-03 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集架控制系统以及包括其的密集架
CN112130493A (zh) * 2020-09-21 2020-12-25 江西方迪科技有限公司 轻柔合拢智能密集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785A (zh) * 2006-09-30 2007-01-31 朱建华 触摸式电动密集架智能控制装置
CN101797097A (zh) * 2010-03-15 2010-08-11 江西远洋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密集架的安全保护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US20140005379A1 (en) * 2012-06-20 2014-01-02 Frank GU Nanoparticle delivery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07703866A (zh) * 2017-08-31 2018-02-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524152U (zh) * 2018-03-19 2019-02-22 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集架
CN209343149U (zh) * 2018-10-18 2019-09-03 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集架控制系统以及包括其的密集架
CN112130493A (zh) * 2020-09-21 2020-12-25 江西方迪科技有限公司 轻柔合拢智能密集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9750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电梯系统
CN110775749A (zh) 一种虚拟二次投影按键式呼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66987A (zh) 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及基于其的救援方法
CN112783163A (zh) 密集架的智能记忆控制系统
CN106894696A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窗
CN214151804U (zh) 一种二进门式紧凑型防尾随门禁装置
CN201775259U (zh) 一种智能密集架
CN112783027A (zh) 密集架智能检测安全控制系统
CN112764375A (zh) 多功能检测控制式密集架
CN112780891A (zh) 密集架复合智能检测控制系统
CN116161517B (zh)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CN112835311A (zh) 密集架智能光幕控制系统
KR200390624Y1 (ko) 도어 개별 제어 자동문
WO2016086256A1 (en) Mobile shelving system with releasably coupleable rows
CN209651666U (zh) 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
CN210768558U (zh) 一种新型电动伸缩门
CN106429697A (zh) 一种电梯安全预警系统
US5854849A (en) Mobile filing system with active-passive operator safety
CN113856104B (zh) 在线无人值守机房监测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219689073U (zh)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CN209911816U (zh) 办公大楼控制系统
CN211422489U (zh) 互锁门
KR101709954B1 (ko) 스마트 자동문 제어장치
EP1666690B1 (en) Automatic door assembly with video imaging device
CN218261424U (zh) 基于物联网和温度检测装置的电梯半自动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