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3178A -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3178A
CN112773178A CN202110140893.XA CN202110140893A CN112773178A CN 112773178 A CN112773178 A CN 112773178A CN 202110140893 A CN202110140893 A CN 202110140893A CN 112773178 A CN112773178 A CN 112773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temperature
food
inner po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08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世燕
夏乙珩
唐军荣
徐朋亮
邱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1408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3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3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3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采用本方法将最终显示烹饪完成时的食材烹饪温度控制在与婴幼儿食品对应的第二温度,提醒用户进行食用,而非采用在食材达到熟食状态时对应的第一温度时立即提示的方式,避免因刚熟透的食材温度过高导致婴幼儿烫伤的风险,能够提升婴幼儿等用户人群的食品安全保障。

Description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不同电器设备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设置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电器设备,比如设置有多种烹饪模式的烹饪设备。
设置有不同烹饪模式的烹饪设备,在不同烹饪模式下,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对烹饪食材的烹饪过程、以及具体烹饪操作有所不同。具体的烹饪模式可以包括比如蒸模式、主模式、保温模式以及加热模式等,其中,还可针对不同食材选择另外的烹饪模式,比如针对谷物可以是蒸模式或者煮模式,针对肉类或者果蔬可以煲汤模式等等。
然而,目前的烹饪设备虽然可以提供不同的烹饪模式,以满足普通用户针对不同食材的实际烹饪需求,但是并未考虑到特殊人群需求,比如婴幼儿等,而婴幼儿对烹饪食材的种类以及烹饪得到的食品的熟度和温度,均与普通用户存在不同需求。
因此,传统的烹饪设备并不能满足不同特定人群的实际需求,如烹饪过程中控制不当,导致烹饪得到的食品熟度偏低或者温度过高等情况时,还容易给相应用户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特定用户人群的食品安全保障的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包括: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所述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
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设备包括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所述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包括:
控制设置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所述第二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在所述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
当检测到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对所述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所述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获取设置于所述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所述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所述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烹饪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加热模块,用于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散热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烹饪完成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所述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设备主体、显示面板、加热元件、感温元件、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加热元件、感温元件、存储器和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烹饪设备主体上;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中,通过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并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可进行食用。其中,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上述方法通过将最终显示烹饪完成时的食材烹饪温度,控制在与婴幼儿食品可食用时对应的第二温度,才提醒用户进行食用,而并非采用在食材达到熟食状态时对应的第一温度时立即提示的传统提示方式,可避免因刚熟透的食材温度过高导致婴幼儿烫伤的风险,能够提升婴幼儿等特定用户人群的食品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烹饪设备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烹饪设备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烹饪设备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具体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设置有多种不同烹饪模式,可以包括煮粥模式、煮饭模式、蒸煮模式、煲汤模式以及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等,当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时,获取与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对应的烹饪参数,并根据烹饪参数对烹饪设备进行烹饪控制。
其中,烹饪参数包括烹饪时间、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以及烹饪食材达到可供婴幼儿食用的第二温度等。
步骤S104,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具体地,在用户所选定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放置有烹饪食材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与烹饪食材处于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
进一步地,在用户所选定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并控制加热元件以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其中,由于烹饪参数还包括烹饪时间,可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达到烹饪时间时,获取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并将烹饪食材温度和第一温度进行比对,当烹饪食材温度未达到第一温度时,继续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烹饪食材的方式包括:
实时获取设置于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其中,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步骤S106,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
具体地,在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达到对内锅以及内锅内的烹饪食材降温的目的,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可供婴幼儿食用的第二温度。
其中,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可取95至100摄氏度中的不同取值,第二温度设置为低于45摄氏度,可以取25至45摄氏度中的不同取值。
进一步地,散热设备包括散热风扇以及蒸汽阀,在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制设置于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其中,利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操作,是通过增大烹饪设备内部的循环风量,对内锅以及内锅内的烹饪食材进行降温,在利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时,进一步可采用再烹饪设备内部增加风道的方式辅助散热。而利用蒸汽阀执行散热操作则是通过控制蒸汽阀开口,加快蒸汽排出,对内锅以及内锅内的烹饪食材进行降温。
步骤S108,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当确定烹饪食材温度达到可供婴幼儿食用的第二温度时,在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进行食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第二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具体地,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比如15至30分钟内,未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则触发保温控制操作,根据第二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其中,第二温度可取25至45摄氏度中的不同取值。
进一步地,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时,响应开盖控制指令,控制烹饪设备上盖开启,同时检测用户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保温控制指令,并响应保温控制指令,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中,通过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并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可进行食用。其中,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上述方法通过将最终显示烹饪完成时的食材烹饪温度,控制在与婴幼儿食品可食用时对应的第二温度,才提醒用户进行食用,而并非采用在食材达到熟食状态时对应的第一温度时立即提示的传统提示方式,可避免因刚熟透的食材温度过高导致婴幼儿烫伤的风险,能够提升婴幼儿等特定用户人群的食品安全保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具体地,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界面,参照图3可知,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提供了多种烹饪模式,可根据米的不同类型进行烹饪模式的选择,可以包括“长粒米”模式、“短粒米”模式,可根据烹饪方式的不同进行烹饪模式的选择,可以包括“精煮饭”模式、“煮粥”模式、“煲汤”模式、“热饭”模式、“蒸煮”模式以及“婴儿粥”模式。
其中,“婴儿粥”模式即表示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需要对熟食状态的烹饪食材进行降温,而“长粒米”模式、“短粒米”模式、“精煮饭”模式、“煮粥”模式、“煲汤”模式、“热饭”模式以及“蒸煮”模式等属于常规烹饪模式,而无需执行相应的降温模式。
进一步地,参照图3可知,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还提供了“保温/保温取消”、“预约定时”、“功能选择”、“煮粥”、“快煮饭”以及“开始”等不同按键或触控键,可通过点击“保温/保温取消”键,对烹饪完成后的烹饪食材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其中,预设温度可以是65至75摄氏度中的不同取值。而点击“预约定时”键,则可实现对不同烹饪食材的烹饪时间的选择,以及具体烹饪时间段的选择。
其中,多次点击“功能”键则可实现烹饪模式的选定,“煮粥”键以及“快煮饭”键则表示为针对烹饪设备的快捷操作,控制烹饪设备快速执行煮饭或者煮粥的烹饪操作。而“开始”键则表示触发烹饪指令,在所选定的烹饪模式下,执行烹饪操作。
步骤S204,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
具体地,在选定的常规烹饪模式下,包括“长粒米”模式、“短粒米”模式、“精煮饭”模式、“煮粥”模式、“煲汤”模式、“热饭”模式以及“蒸煮”模式等,根据不同烹饪模式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烹饪参数包括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即可根据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并控制加热元件以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其中,由于烹饪参数还包括烹饪时间,可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达到烹饪时间时,获取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并将烹饪食材温度和第一温度进行比对,当烹饪食材温度未达到第一温度时,继续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步骤S206,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确定完成对内锅内的烹饪食材的烹饪操作,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用以提醒用户食用。
其中,如果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比如15至30分钟内,未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则触发保温控制操作,根据预设目标温度,比如65至75摄氏度中的任一温度取值,优选可以是70摄氏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预设目标温度,比如维持在70摄氏度。
进一步地,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时,响应开盖控制指令,控制烹饪设备上盖开启,同时检测用户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保温控制指令,并响应保温控制指令,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预设目标温度,比如维持在70摄氏度。
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中,通过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并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同时有选择性地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实现了对烹饪过程的精准管控,当检测到烹饪食材处于熟食状态时,及时提醒用户,并进行保温控制,避免长时间未食用导致烹饪食材过冷而无法食用,出现浪费的情况,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2)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
3)实时获取设置于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
其中,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4)控制加热元件以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5)控制设置于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
6)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7)判断是否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检测到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
8)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时,响应开盖控制指令,控制烹饪设备上盖开启,同时检测用户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保温控制指令,并响应保温控制指令,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9)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用户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则触发保温控制操作,根据第二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其中,预设食用时间段可以是15至30分钟,第二温度可取25至45摄氏度中的不同取值。
10)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其中,常规烹饪模式下,包括“长粒米”模式、“短粒米”模式、“精煮饭”模式、“煮粥”模式、“煲汤”模式、“热饭”模式以及“蒸煮”模式等。
11)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
12)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13)判断是否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检测到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
12)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检测到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时,响应开盖控制指令,控制烹饪设备上盖开启,并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保温控制指令,响应保温控制指令,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预设目标温度。
14)当在预设食用时间段内,未检测到针对显示面板的开盖控制指令时,触发保温控制操作,根据预设目标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预设目标温度。
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中,通过设置无需进行散热操作的常规烹饪模式,以及需要进行散热操作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考虑特定用户人群,比如婴幼儿等的实际需求,避免因刚熟透的食材温度过高导致婴幼儿烫伤的风险,能够提升婴幼儿等特定用户人群的食品安全保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包括:烹饪模式检测模块502、加热模块504、散热模块506以及烹饪完成提示模块508,其中:
烹饪模式检测模块502,用于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加热模块504,用于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散热模块506,用于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
烹饪完成提示模块508,用于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中,通过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并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可进行食用。其中,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上述方法通过将最终显示烹饪完成时的食材烹饪温度,控制在与婴幼儿食品可食用时对应的第二温度,才提醒用户进行食用,而并非采用在食材达到熟食状态时对应的第一温度时立即提示的传统提示方式,可避免因刚熟透的食材温度过高导致婴幼儿烫伤的风险,能够提升婴幼儿等特定用户人群的食品安全保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其中:
烹饪模式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加热模块,还用于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
烹饪完成提示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中,通过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并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同时有选择性地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实现了对烹饪过程的精准管控,当检测到烹饪食材处于熟食状态时,及时提醒用户,并进行保温控制,避免长时间未食用导致烹饪食材过冷而无法食用,出现浪费的情况,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模块还用于:
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加热元件以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模块还用于:
控制设置于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还包括保温控制模块,用于:
根据第二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还包括保烹饪食材温度获取模块,用于:
实时获取设置于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关于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烹饪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
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
控制加热元件以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控制设置于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
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设置于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控制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
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
控制加热元件以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控制设置于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加热元件对内锅进行加热;
当检测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设置于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包括: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所述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
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设备包括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所述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包括:
控制设置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风扇和/或蒸汽阀进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所述第二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显示面板触发的常规烹饪模式;
在所述常规烹饪模式下,根据对应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
当检测到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对所述烹饪设备进行保温控制,将所述烹饪食材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获取设置于所述烹饪设备内部的感温元件所采集的烹饪食材温度;所述感温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外围的底部或侧部的第一感温元件和/或设置在所述烹饪设备的上盖的第二感温元件。
7.一种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烹饪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烹饪设备的显示面板触发的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
加热模块,用于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散热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散热设备执行散热操作,直至所述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烹饪完成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展示烹饪完成的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婴幼儿食品烹饪模式下,根据与所述烹饪食材达到熟食状态对应的第一温度,确定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元件的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持续对所述烹饪设备的内锅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内锅内的烹饪食材温度达到第一温度。
9.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设备主体、显示面板、加热元件、感温元件、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加热元件、感温元件、存储器和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烹饪设备主体上;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40893.XA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Pending CN112773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0893.XA CN112773178A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0893.XA CN112773178A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3178A true CN112773178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0893.XA Pending CN112773178A (zh) 2021-02-02 2021-02-02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31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489A (zh) * 2021-08-23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炒菜设备烹饪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7028A (zh) * 2013-11-15 2014-03-19 林志鹏 电蒸锅及其烹饪方法
CN204467831U (zh) * 2015-03-30 2015-07-15 杨永宽 一种智能液体加热、冷却一体机
CN105116943A (zh) * 2015-07-17 2015-12-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烹饪器
CN10825507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烹饪器具和终端
KR20190014878A (ko) * 2017-08-04 2019-02-13 김경화 증숙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343416A (zh) * 2018-11-14 2019-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装置
CN209153165U (zh) * 2018-06-20 2019-07-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电器的外锅及烹饪电器
CN110613368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料理杯及食物料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7028A (zh) * 2013-11-15 2014-03-19 林志鹏 电蒸锅及其烹饪方法
CN204467831U (zh) * 2015-03-30 2015-07-15 杨永宽 一种智能液体加热、冷却一体机
CN105116943A (zh) * 2015-07-17 2015-12-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烹饪器
CN10825507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烹饪器具和终端
KR20190014878A (ko) * 2017-08-04 2019-02-13 김경화 증숙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613368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料理杯及食物料理装置
CN209153165U (zh) * 2018-06-20 2019-07-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电器的外锅及烹饪电器
CN109343416A (zh) * 2018-11-14 2019-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489A (zh) * 2021-08-23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炒菜设备烹饪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8923B2 (en)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a domestic appliance by a mobile computer device, mobile computer device and domestic appliance
US11172548B2 (en) Cooking apparatus for cooking packaged ingredients
JP6265382B2 (ja) 調理器具
JP6793650B2 (ja) 移動体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によって野外用グリル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クラウド・システム
CN108415299B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的预约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
CN108021071A (zh)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电饭煲控制方法
CN108371478A (zh) 电饭煲烹饪方法、装置、电饭煲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2989A (zh) 食材加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73178A (zh)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US20220239520A1 (en)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a domestic appliance by a mobile computer device, mobile computer device and domestic appliance
CN111096656B (zh) 烹饪辅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57064A (zh) 烹饪设备的干预操作模式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8008662A (zh)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CN203731509U (zh) 一种可同时烹饪多种菜肴的智能微波炉
CN109691903B (zh) 煎烤机加热的方法、加热装置、煎烤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54847A (zh) 烹饪器具的传感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烹饪器具
CN110115487B (zh) 烹饪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15331B (zh) 基于烹饪设备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14747927B (zh) 烹饪方法、烹饪装置及烹饪系统
CN112965542B (zh) 智能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设备、智能终端
CN113768371A (zh) 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和烹饪设备
CN110856604B (zh) 烹饪器具及其预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518774A (zh) 烹饪温度控制方法、烹饪设备控制装置、烹饪设备及介质
CN114420254A (zh) 食材热量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设备及冰箱
CN116746809A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