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2283B -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2283B
CN112772283B CN202011601298.3A CN202011601298A CN112772283B CN 112772283 B CN112772283 B CN 112772283B CN 202011601298 A CN202011601298 A CN 202011601298A CN 112772283 B CN112772283 B CN 112772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rition
bag
strain
clamp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12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2283A (zh
Inventor
谢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hree Point Wa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hree Point Wa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hree Point Wa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hree Point Wa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12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2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2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2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4Cultivation containers; Lids therefor
    • A01G18/66Cultivation ba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包括营养包袋,所述营养包袋装填有菌种生长营养物质,所述营养包袋包括播种面,所述播种面设置有菌种;所述菌种与营养物质间设置有阻隔物,所述阻隔物可阻隔营养物质向菌种供应营养。菌种营养包的食用菌种植方法,包括整地为种植土厢,还包括以下步骤:破坏或移除所述阻隔物,使菌种与营养物质接触;同时,设置开口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可实现完全机械化种植,减少了生产过程的人工投入及切袋开口工作。菌种营养包由于预先装填菌种,在播种时,主要生产菌菌种有足够的优势汲取营养袋中营养物的营养,确保其相对于杂菌的营养汲取优势。

Description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涉及食用菌的批量、机械化及改良型人工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作为一种重要食物被广泛食用。野生食用菌更是因为口感特别且产量稀少而价格昂贵。随着技术的进步,野生食用菌人工种植技术被逐步攻克,形成新的产业。以羊肚菌人工种植为例,现有的种植方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化方式平整土地,如图1所示为一种机械化平整土地的参考技术。
步骤2:在平整后的土地上播撒菌种。如图2所示为人工播撒菌种的场景图,菌种播撒需要均匀全覆盖播种区域。
步骤3:做厢,即将平整并播撒菌种的土地做成如图3所示的土厢。土厢的做法可以是机械也可以是人工形式。
步骤4:等待菌丝出土,并在菌丝出土后放置营养袋。如图4所示为放置营养袋后的种植场景。
后续步骤为进行日常管理并出菇采摘。
以上种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菌种播撒采用大面积均匀播撒的方式,通常一亩地的菌种需求量为150-200公斤左右,菌种需求量大;2、营养袋通常为口袋封装,使用时需要人工切口,导致营养袋切口需要大量人工(每亩约2000-2500个营养袋需要人工切口);3、高产量需要大量的辅助技术,一般种植产量低,通常为200-500斤;4、由于菌种预先播撒在土壤中,导致与土壤中的杂菌(非主要生产菌种)同步生长,等到菌丝出土放置营养袋时,杂菌与主要生产菌种的生长优势不可控,如果杂菌占有比例较大时,杂菌将通过营养袋切口汲取生长营养,这也是导致此类生产方式产量不可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菌种营养包及食用菌种植方法解决菌种使用量大及杂菌影响产量的不稳定性问题,并提供一种营养包播种装置解决生产过程人工需求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菌种营养包,包括营养包袋,所述营养包袋装填有菌种生长营养物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包袋包括播种面,所述播种面设置有菌种;
所述菌种与营养物质间设置有阻隔物,所述阻隔物可阻隔营养物质向菌种供应营养。
优选方案,所述营养包包括菌种包,所述菌种预装填于菌种包内。
优选方案,所述菌种包和/或营养包袋为所述阻隔物。
优选方案,所述播种面有2-4个,均匀分布于营养包表面。
优选方案,所述菌种设置于营养包袋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菌种营养包的食用菌种植方法,包括整地为种植土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破坏或移除所述阻隔物,使菌种与营养物质接触;同时,设置开口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
S2、放置菌种营养包到种植土厢表面,使菌种暴露的播种面朝向所述种植土厢表面;
S3、管理、出菇并采摘。
优选方案,破坏阻隔物及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方法为通过刀具或锥刺物划破或刺破阻隔物、和/或菌种包、和/或营养包袋实现。
优选方案,所述阻隔物预设有牵引绳,所述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的开口为预设可撕裂开口,所述预设可撕裂开口的撕裂可通过所述牵引绳牵引撕裂。
优选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1、抽拉牵引绳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同时使阻隔物抽出,使菌种与营养物质接触;
A2、放置菌种营养包到种植土厢表面,使一播种面朝向所述种植土厢表面;
A3、管理、出菇并采摘。
优选方案,菌种营养包的牵引绳串联使营养包形成链状,包括以下步骤:
B1、放置菌种营养包到种植土厢表面,使一播种面朝向所述种植土厢表面;
B2、抽拉牵引绳使步骤B1中的所述播种面的菌种暴露;同时使阻隔物抽出,使菌种与营养物质接触;
B3、管理、出菇并采摘。
营养包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轮、运包单元和破包单元;
所述播种轮为圆形轮状,所述运包单元设置于播种轮的圆周上,用于固定菌种营养包并实现营养包随播种轮同步运动;
破包单元,设置于播种轮圆周上,且播种轮旋转时,破包单元相对于播种轮圆心静止。
优选方案,所述运包单元包括弹性夹紧模块,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拉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播种轮圆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拉簧第一接合点;第二支撑臂中部与第一支撑臂中部铰接形成剪刀状,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为拉簧第二接合点,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夹紧状态下受拉簧拉力作用而实现对营养包的固定;
所述拉簧两端分别在第一接合点和第二接合点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相连接。
优选方案,营养包播种装置包括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轴套,所述播种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上,可绕轴套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开合控制组件:
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包括夹紧工位滑块、释放工位滑块和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第二支撑臂上,夹紧工位滑块和释放工位滑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
播种轮转动时,运包单元的挡块在运动路径上可与夹紧工位滑块碰撞,并在碰撞作用下使第二支撑臂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至夹紧工位,或者使第二支撑臂维持在夹紧工位;且,
播种轮转动时,运包单元的挡块在运动路径上可与释放工位滑块碰撞,并在碰撞作用下使第二支撑臂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至释放工位,或者使第二支撑臂维持在释放工位。
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播种轮的柱体结构同一圆周位置的顶面和底面。
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和与夹持组件相对设置的辅助固定件,所述夹持组件和辅助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播种轮的柱体结构同一圆周位置的顶面和底面。
优选方案,所述营养包播种装置包括料斗,料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料斗包括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夹紧工位滑块处。
优选方案,所述出料口包括承接板,所述承接板设置于工作状态下料斗重力方向的下方,用于承接一营养包;
所述承接板为梳齿平板结构,所述运包单元包括与所述承接板的梳齿相耦合的梳齿取包抓手;
播种轮转动时,所述梳齿取包抓手在运动路径上可穿过承接板的梳齿,并推动位于承接板上的营养包,使营养包滑落至运包单元上;
所述夹紧工位滑块在营养包完全滑落的位置推动第二支撑臂运动至夹紧工位。
优选方案,所述播种轮圆周上设置有运包单元安装组件,所述运包单元安装组件包括腰孔槽;所述运包单元可在腰孔槽内任一位置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装置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用于支撑装置在土厢上滚动行走,所述行走轮可与所述播种轮同步转动。
优选方案,所述装置包括推拉扶手,所述推拉扶手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用于提供装置运动的手动推力或拉力。
优选方案,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播种轮和/或行走轮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提供的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可实现完全机械化种植,减少了生产过程的人工投入及切袋开口工作。菌种营养包由于预先装填菌种,在播种时,主要生产菌菌种有足够的优势汲取营养袋中营养物的营养,确保其相对于杂菌的营养汲取优势。通过该种方式种植的羊肚菌,测试种植的亩产量均超过800斤,部分达到1300斤。菌种使用量降低明显,通过预先填充菌种的方式,每亩的菌种使用量一般为2公斤左右,远低于传统种植模式的150-200公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主菌生长优势,加大菌种使用量是方法之一,其弊端就是菌种成本增加,150-200公斤的菌种使用量与背景技术的产出量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步骤场景;
图2为现有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播撒菌种步骤场景;
图3为现有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做厢步骤场景;
图4为现有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放置营养袋后的生产场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菌种营养包剖视图;
图6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菌种营养包种植羊肚菌时菌丝生长过程图示;
图7为图6的菌丝进一步生长后的图示;
图8为菌丝生长覆盖厢面后出菇生长图示;
图9为本申请的菌种营养包一设置牵引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图9所示实施例的牵引绳连接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的牵引绳连接成链状后卷成饼状的菌种营养包饼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设置行走轮及转运菌种营养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的播种轮运转工位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释放工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夹紧工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中支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中料斗的承载板梳齿与梳齿取包抓手耦合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中运包单元与播种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设置行走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设置行走轮和推拉把手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俯视角度下菌种营养包横放一列的使用方式图示;
图23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俯视角度下菌种营养包横放两列的使用方式图示;
图24为本申请营养包播种装置一实施例俯视角度下菌种营养包竖放两列的使用方式图示。
附图标记说明
营养包袋1,营养物质2,播种轮3,运包单元4,夹持组件41,第一支撑臂411,第二支撑臂412,拉簧413,第一接合点414,第二接合点415,夹紧工位滑块421,释放工位滑块422,挡块423,辅助固定件43,破包单元5,支架单元6,轴套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菌种营养包,包括营养包袋(1),所述营养包袋(1)装填有菌种生长营养物质(2),所述营养包袋(1)包括播种面,所述播种面设置有菌种;所述菌种与营养物质(2)间设置有阻隔物,所述阻隔物可阻隔营养物质(2)向菌种供应营养。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置有菌种和营养物质(2)的营养包。预先填充的菌种在运输储藏时,由阻隔物使菌种和营养物质(2)形成分隔,各自达到存储条件。当需要种植时,可通过刀或锥刺物等刺破营养包及阻隔物,使菌种一边与营养物质(2)接触汲取营养,一边与做厢后的土壤接触提供生长条件。在此结构下,主菌在获取营养物质(2)的营养供给方面有足够的竞争优势,确保了在早期生长过程中抑制杂菌对营养分隔。在生产中直接表现为,同样的其他生产条件下,应用于羊肚菌种植出菇量是传统方式下一般产出量的3-5倍。产量增长效果明显且稳定。并且,在菌丝生长到正式出菇的过程中,本实施例的方案菇群现象与传统方式有明显区别。所述区别如图6、图7所示:在菌丝生长直至菇群形成前,菌丝是群形态是以营养包为中心的圆形区域,即菌丝是以营养包为中心辐射状生长的。随着菌丝的生长,菌丝会逐渐覆盖全部厢面,直至出菇采摘。图8所示为出菇过程的图示。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营养包包括菌种包,所述菌种预装填于菌种包内。作为优选,可将菌种包和/或营养包袋(1)设置为阻隔物材质。采用该实施例方案后,菌种营养包无需设置单独的阻隔物,可以借助菌种包或者营养包袋(1)形成等效的阻隔物。该方案不影响出菇率,也不影响种植过程。且在菌种营养包装填生产中,工艺被简化,提高了菌种营养包生产效率。
实施例3:
所述播种面设置为2个、3个或4个,根据具体设置的个数均匀分布于营养包表面。由于菌种营养包在种植时,菌种面(播种面)需要朝向土厢面,这对种植过程提出了需求,要求种植者严格按要求完成菌种营养包放置。采用本实施例方案后,由于菌种营养包包含的多个播种面,只要任一播种面朝向土厢即可实现有效播种,减少了对播种面的识别要求。在实践中有保证生产品质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益作用。达到3-4个播种面后,基本可以在实践中完全不考虑播种面方向而实现有效播种。由于与传统方式相比,本申请的菌种使用量接近传统的1/100,所以即使增加多个播种面,菌种使用量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实施例4:
所述菌种设置于营养包袋(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经过测试播种,菌种设置与营养包袋(1)的内侧或者外侧并不影响生产出菇,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种营养包的食用菌种植方法,包括整地为种植土厢,还包括以下步骤:
S1、破坏或移除所述阻隔物,使菌种与营养物质接触;同时,设置开口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其中移除阻隔物对应一种优选方案,即阻隔物为预先植入的挡片,可以抽出移除。该方案虽然工艺有所复杂,但是可以使菌种与营养物质接触更充分,可以在特定的场景(如杂菌干扰特别严重的场景)下选择使用。
S2、放置菌种营养包到种植土厢表面,使菌种暴露的播种面朝向所述种植土厢表面;
S3、管理、出菇并采摘。
实施例6:
破坏阻隔物及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方法为通过刀具或锥刺物划破或刺破阻隔物、和/或菌种包、和/或营养包袋(1)实现。如果选择人工播种,则可通过人工手持刀具划破营养包袋(1)(包括菌种包和阻隔物),将破口朝向土厢面放置即可。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阻隔物上预设牵引绳的解决方案,所述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的开口为预设可撕裂开口,所述预设可撕裂开口的撕裂可通过所述牵引绳牵引撕裂。即,通过抽拉牵引绳可在抽出阻隔物的同时提供一撕裂口,该撕裂口可使菌种的播种面暴露。该方案也是对菌种营养包的一种改进,通过在生产中预置牵引绳和撕裂口,可简化种植过程,也可以使种植过程标准化,避免因个人操作的非同一性导致的割裂不充分问题。割裂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割裂口开口尺寸不够或者位置偏移,导致菌种生长受阻影响产量。
实施例8:
作为实施例7模式下的可选实施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1、抽拉牵引绳使一播种面的菌种暴露;同时使阻隔物抽出,使菌种与营养物质(2)接触;
A2、放置菌种营养包到种植土厢表面,使一播种面朝向所述种植土厢表面;
A3、管理、出菇并采摘。
实施例9:
作为规模化种植的技术支撑,本实施例提供的菌种营养包的牵引绳串联在了一起,使营养包形成链状,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放置菌种营养包到种植土厢表面,使一播种面朝向所述种植土厢表面;
B2、抽拉牵引绳使步骤B1中的所述播种面的菌种暴露;同时使阻隔物抽出,使菌种与营养物质(2)接触;
B3、管理、出菇并采摘。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等效形式,即将形成链状的营养包卷成饼状,在菌种包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在种植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直接展开圆饼装的菌种包链实现快速播撒。且连接各营养包的绳子长度可定制为播撒时要求的营养包间距,实现标准化快速播种。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营养包播种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播种轮(3)、运包单元(4)和破包单元(5)。
所述播种轮(3)为圆形轮状,所述运包单元(4)设置于播种轮(3)的圆周上,用于固定菌种营养包并实现营养包随播种轮(3)同步运动;
破包单元(5),设置于播种轮(3)圆周上,且播种轮(3)旋转时,破包单元(5)相对于播种轮(3)圆心静止。具体的,可通过支撑播种轮(3)旋转的轴套(61)设置固定支架用于安装破包单元(5),实现破包单元(5)相对于播种轮(3)圆心静止。
使用方法,将菌种营养包依次放置在播种轮(3)上的运包单元(4)上,运包单元(4)固定好菌种营养包后转动,当菌种营养包转动至破包单元(5)与破包单元(5)接触时,播种面被破包单元(5)的锥刺物或者刀片刺破,实现破包。被刺破播种面的菌种营养包继续随播种轮(3)转动至土厢表面,此时释放运包单元(4)将菌种营养包放置在土厢表面实现播种。
实施例11:
如图12-16所示,所述运包单元(4)包括弹性夹紧模块,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41);
所述夹持组件(41)包括第一支撑臂(411)、第二支撑臂(412)和拉簧(413),所述第一支撑臂(411)的一端与播种轮(3)圆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拉簧(413)第一接合点(414);第二支撑臂(412)中部与第一支撑臂(411)中部铰接形成剪刀状,第二支撑臂(412)的一端为拉簧(413)第二接合点(415),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夹紧状态下受拉簧(413)拉力作用而实现对营养包的固定或者释放。
所述拉簧(413)两端分别在第一接合点(414)和第二接合点(415)与第一支撑臂(411)和第二支撑臂(412)相连接。
可形成两个相对稳定的工位。如图15所示为夹持组件(41)在拉簧(413)作用下表现为夹紧工位(第一稳定工位),如图16所示为夹持组件(41)在拉簧(413)作用下表现为释放工位(第二稳定工位)。
实施例12:
营养包播种装置提供一支架单元(6),如图17所示,所述支架单元(6)包括轴套(61),所述播种轮(3)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61)上,可绕轴套(61)轴线转动,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41):
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包括夹紧工位滑块(421)、释放工位滑块(422)和挡块(423),所述挡块(423)设置于第二支撑臂(412)上,夹紧工位滑块(421)和释放工位滑块(422)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
播种轮(3)转动时,运包单元(4)的挡块(423)在运动路径上可与夹紧工位滑块(421)碰撞,并在碰撞作用下使第二支撑臂(412)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至夹紧工位,或者使第二支撑臂(412)维持在夹紧工位;且,
播种轮(3)转动时,运包单元(4)的挡块(423)在运动路径上可与释放工位滑块(422)碰撞,并在碰撞作用下使第二支撑臂(412)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至释放工位,或者使第二支撑臂(412)维持在释放工位。
开合控制组件的设置直接实现了运包过程的自动化。夹持组件(41)具备两种稳定的工位,实现对菌种营养包的稳定夹持或完全释放,控制简单。增加的开合控制组件使得播种轮(3)在正常运转中,到达相应的位置后实现自动夹紧固定菌种营养包和完全释放菌种营养包。实现营养包取包及放包过程自动完成。
实施例13:
作为弹性夹紧模块的一有效实施形式,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播种轮(3)的柱体结构同一圆周位置的顶面和底面。两组夹持组件相对设置,在夹紧工位下,提供作用向对方的夹持作用力,以实现对菌种营养包的夹持固定。
实施例13:
如图14所示,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41),和与夹持组件(41)相对设置的辅助固定件(43),所述夹持组件(41)和辅助固定件(43)分别设置于播种轮(3)的柱体结构同一圆周位置的顶面和底面。
采用辅助固定件(43)的方式简化了结构设计,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故障率也同步降低。
实施例14:
如图12、14及17所示,所述营养包播种装置包括料斗,料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料斗包括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夹紧工位滑块(421)处。
料斗的设置可以实现小型机械的自动化。如果不设置料斗,本申请及各实施例也可以作为核心配件或产品与其他机械化产品结合完成自动化播种功能。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方案如图14及图18所示,所述出料口包括承接板,所述承接板设置于工作状态下料斗重力方向的下方,用于承接一营养包;
所述承接板为梳齿平板结构,所述运包单元(4)包括与所述承接板的梳齿相耦合的梳齿取包抓手;
播种轮(3)转动时,所述梳齿取包抓手在运动路径上可穿过承接板的梳齿,并推动位于承接板上的营养包,使营养包滑落至运包单元(4)上;
所述夹紧工位滑块(421)在营养包完全滑落的位置推动第二支撑臂(412)运动至夹紧工位。
通过本实施例的料斗出料口的设置,特别是设置了承接板后,与梳齿取包抓手耦合作用,可以实现以下效果:菌种营养包通过料斗出料口下落至承接板后停留在承接板上,播种轮(3)正常转动。当运包单元(4)随转动的播种轮(3)到达承接板位置时,与承接板梳齿相耦合的梳齿取包抓手穿过承接板梳齿的间隙并作用在菌种营养包上,将营养包从承接板上推出直至掉落在运包单元(4)上。该设置实现了料斗落料无需定时定量控制,能实现菌种营养包播种距离的自由调整。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于不同的种植场景,如露天、大棚、温室或者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种类的菌种种植,解决了以上特定场景/条件的通用性问题,在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例16: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
播种轮(3)圆周上设置有运包单元安装组件,所述运包单元安装组件包括腰孔槽;所述运包单元(4)可在腰孔槽内任一位置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该腰孔槽的设置可以实现运包单元在播种轮(3)圆周上的线距离调节,对于解决实施例16的种植场景中的问题,提供了更加积极的效果。
实施例17:
如图13、图20和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
营养包播种装置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用于支撑装置在土厢上滚动行走,所述行走轮可与所述播种轮(3)同步转动。
通过行走轮支撑行走的结构使装置成为一自动化播种系统整体。在本实施例中,播种轮(3)可以和行走轮固定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也可以通过设置传动分离结构实现按需分离(如离合结构)。由于实现同样功能的结构较多,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该功能性限定的结构是清楚可实现的。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的营养包装置设置了推拉扶手,所述推拉扶手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用于提供装置运动的手动推力或拉力。实现简易手动快速播种,设备转运灵活,适用于大棚、温室等空间受限的区域内实现机械化种植。
实施例19:
在本实施例中,营养包播种装置在前述实施案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播种轮(3)和/或行走轮转动。动力单元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提供设备运动的动力,可以使用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机械。
实施例20:
如图22、图23及图24所示,营养包放置在播种装置上的俯视图:图22所示为菌种营养包横放一列的使用方式图示;图23所示为菌种营养包横放两列的使用方式图示;图24所示为菌种营养包竖放两列时的使用方式图示。
菌种营养包可以做成圆柱形外形,播种面可以设置在菌种营养包圆柱侧面,也可以设置在两端面。菌种营养包也可以时长方体状。形状结构并非本申请构思的核心内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中心”、“顶”、“底”、“顶部”、“底部”、“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组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和“~”表示的是两个数值之同的范围,并且该范围包括端点。例如:“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菌种营养包的营养包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播种轮、运包单元和破包单元;
所述播种轮为圆形轮状,所述运包单元设置于播种轮的圆周上,用于固定菌种营养包并实现营养包随播种轮同步运动;
破包单元,设置于播种轮圆周上,且播种轮旋转时,破包单元相对于播种轮圆心静止;
所述运包单元包括弹性夹紧模块,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拉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播种轮圆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拉簧第一接合点;第二支撑臂中部与第一支撑臂中部铰接形成剪刀状,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为拉簧第二接合点,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夹紧状态下受拉簧拉力作用而实现对营养包的固定;
所述拉簧两端分别在第一接合点和第二接合点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相连接;
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轴套,所述播种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上,绕轴套轴线转动,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开合控制组件:
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包括夹紧工位滑块、释放工位滑块和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第二支撑臂上,夹紧工位滑块和释放工位滑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
播种轮转动时,运包单元的挡块在运动路径上与夹紧工位滑块碰撞,并在碰撞作用下使第二支撑臂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至夹紧工位,或者使第二支撑臂维持在夹紧工位;且,
播种轮转动时,运包单元的挡块在运动路径上与释放工位滑块碰撞,并在碰撞作用下使第二支撑臂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至释放工位,或者使第二支撑臂维持在释放工位;
所述营养包播种装置还包括料斗,料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料斗包括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夹紧工位滑块处;
所述出料口包括承接板,所述承接板设置于工作状态下料斗重力方向的下方,用于承接一营养包;
所述承接板为梳齿平板结构,所述运包单元包括与所述承接板的梳齿相耦合的梳齿取包抓手;
播种轮转动时,所述梳齿取包抓手在运动路径上穿过承接板的梳齿,并推动位于承接板上的营养包,使营养包滑落至运包单元上;
所述夹紧工位滑块在营养包完全滑落的位置推动第二支撑臂运动至夹紧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包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播种轮的柱体结构同一圆周位置的顶面和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包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夹紧模块包括夹持组件,和与夹持组件相对设置的辅助固定件,所述夹持组件和辅助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播种轮的柱体结构同一圆周位置的顶面和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包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轮圆周上设置有运包单元安装组件,所述运包单元安装组件包括腰孔槽;所述运包单元在腰孔槽内任一位置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包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用于支撑装置在土厢上滚动行走,所述行走轮与所述播种轮同步转动;
所述装置包括推拉扶手,所述推拉扶手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用于提供装置运动的手动推力或拉力;
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播种轮和/或行走轮转动。
CN202011601298.3A 2020-12-29 2020-12-29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Active CN112772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1298.3A CN112772283B (zh) 2020-12-29 2020-12-29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1298.3A CN112772283B (zh) 2020-12-29 2020-12-29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283A CN112772283A (zh) 2021-05-11
CN112772283B true CN112772283B (zh) 2023-08-04

Family

ID=7575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1298.3A Active CN112772283B (zh) 2020-12-29 2020-12-29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22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6572B (zh) * 2022-08-01 2023-11-21 无棣景国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赤松茸播种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0620A (ja) * 1992-09-09 1994-04-05 Konpetsukusu:Kk 茸菌培養体袋への植菌方法
CN2448080Y (zh) * 2000-10-30 2001-09-19 邓里新 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
CN203801360U (zh) * 2014-05-14 2014-09-03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适于实验室模拟黑木耳栽培用的栽培袋
CN104838889A (zh) * 2015-05-24 2015-08-19 黄胜 一种茯苓的栽种方法
CN205755706U (zh) * 2016-01-05 2016-12-07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一种袋栽食用菌出菇环
CN106476528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刘刚 烟叶种植辅助车
CN209047143U (zh) * 2018-08-07 2019-07-02 漳州市同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播种的运输装置
CN110291919A (zh) * 2018-03-21 2019-10-01 四川三点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羊肚菌种植方法
KR20200000797A (ko) * 2018-06-25 2020-01-03 최성우 버섯배양 배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0352530U (zh) * 2019-05-21 2020-04-21 北京红泥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阳台蔬菜专用营养土栽培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0620A (ja) * 1992-09-09 1994-04-05 Konpetsukusu:Kk 茸菌培養体袋への植菌方法
CN2448080Y (zh) * 2000-10-30 2001-09-19 邓里新 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
CN203801360U (zh) * 2014-05-14 2014-09-03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适于实验室模拟黑木耳栽培用的栽培袋
CN104838889A (zh) * 2015-05-24 2015-08-19 黄胜 一种茯苓的栽种方法
CN106476528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刘刚 烟叶种植辅助车
CN205755706U (zh) * 2016-01-05 2016-12-07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一种袋栽食用菌出菇环
CN110291919A (zh) * 2018-03-21 2019-10-01 四川三点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羊肚菌种植方法
KR20200000797A (ko) * 2018-06-25 2020-01-03 최성우 버섯배양 배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9047143U (zh) * 2018-08-07 2019-07-02 漳州市同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播种的运输装置
CN210352530U (zh) * 2019-05-21 2020-04-21 北京红泥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阳台蔬菜专用营养土栽培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食用菌菌包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翁晓星;农业工程;第10卷(第6期);第14-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283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5186B2 (en)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US20150342112A1 (en) Independently 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planter
CN109937656B (zh) 高速插秧机、高速送秧方法以及高速插秧方法
CN104472312B (zh) 一种小苗移栽方法及其小苗移栽机
CN112772283B (zh) 菌种营养包、食用菌种植方法及营养包播种装置
CN205082205U (zh) 大葱移栽机
CN105612887A (zh) 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
CN207460795U (zh) 一种全自动移栽钵苗盘输送装置
CN115486231A (zh) 一种半干旱区杨树造林耕种设备
CN110100571B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甘蓝收获机
CN101940099B (zh) 一种植物自动播种方法及系统
KR19990084218A (ko) 묘목의 이식기
CN108419493B (zh) 倾斜移栽式木薯种植机
CN109601192B (zh) 全自动盆栽装盆机
CN2308240Y (zh) 作物钵体育苗移载播秧机
EP2223585B1 (en)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CN110972649A (zh) 一种钵苗移栽装置及钵苗移栽机
CN201742715U (zh) 马铃薯播种机
CN210868703U (zh) 高速插秧机
CN210130100U (zh) 高速插秧机
CN209749281U (zh) 压印式育苗装置
CN210418115U (zh) 一种蔬菜自动种植系统
CN205546510U (zh) 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
CN111165134A (zh) 分苗移栽种植机用自调节分苗驱动装置
CN116491391B (zh) 一种电驱链夹式茶苗双行移栽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