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2022B -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2022B
CN112772022B CN202110201377.3A CN202110201377A CN112772022B CN 112772022 B CN112772022 B CN 112772022B CN 202110201377 A CN202110201377 A CN 202110201377A CN 112772022 B CN112772022 B CN 112772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discharging
gear
soi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1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2022A (zh
Inventor
田春丽
远兵强
姚丽娟
朱涵珍
周云帆
校彦赟
王爱敏
孟燕飞
孟庆英
郭社霞
黄鹏飞
梅四卫
梅景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Beijing Tianjin Hebei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Shenzhen Newlek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21102013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2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2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2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49/00Combined machines
    • A01B49/04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7/00Machines for lifting and treating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人工喷洒改良剂,效率较低,而改良剂不能作用到土壤内部,土壤改良效果不可观缺点;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通过交替下料装置将土壤改良剂交替施放到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里的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交替通过管道流到土壤改良装置中,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通过土壤改良装置中的出料孔会流进表土层从而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减小土壤容重,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人工喷洒改良剂,效率较低,而改良剂不能作用到土壤内部,土壤改良效果不可观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也是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储存库,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近几年来,我国土壤污染已比较严重,直接或间接危及了人体健康,对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对土壤污染治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需加强应用研究的力度;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性能越来越差,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于是对土壤改良尤为重要,传统土壤改良方法,一般人工喷洒改良剂,效率较低,而改良剂不能作用到土壤内部,土壤改良效果不可观,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通过交替下料装置将土壤改良剂交替施放到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里的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交替通过管道流到土壤改良装置中,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通过土壤改良装置中的出料孔到达表土层(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改良装置将犁底层打破,土壤里面的改良剂又可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毛管孔隙。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包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且水箱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搅拌桶且第一搅拌桶固定连接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通道,所述第二出水通道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搅拌桶且第二搅拌桶固定连接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出料通道和第一下料通道固定连通,所述第一下料通道两端分别连通有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上的土壤改良装置;
所述第一搅拌桶外壁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水位腔且第一水位腔和第一搅拌桶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第一水位腔滑动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水位浮杆且第一水位浮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水位浮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浮球且第一齿条连接有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通道上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二出水阀门,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固定安装有与其垂直且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通道上的第四出水阀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二出水阀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可控制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二出水阀门的开闭;
所述第二搅拌桶外壁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水位腔且第二水位腔和第二搅拌桶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二水位腔滑动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水位浮杆且第二水位浮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水位浮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位浮球,所述第二齿条连接有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通道的第三出水阀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可驱动第三出水阀门转动,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可控制第三出水阀门的开闭;
所述第一搅拌桶同轴心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棒且第一搅拌棒经安装在第一搅拌桶外壁的搅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搅拌棒经第一带传动连接有交替下料装置且交替下料装置经第二带传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二搅拌棒和第二搅拌桶同轴心转动安装,所述交替下料装置可将土壤改良剂交替放入到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内且交替下料装置转动安装有竖向延伸第一出料轴;
所述第一出料轴一端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盘且第一圆盘偏心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滑动连接有滑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桶外面和第二搅拌桶上的第一出料齿条,所述第一出料齿条啮合有第一出料齿轮且第一出料齿轮驱动有转动安装于第一出料通道内的第一出料阀门,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转动安装有第二出料阀门且第二出料通道转动安装有第三出料阀门,所述第二出料通道内转动安装有与第一出料阀门垂直的第四出料阀门且第一出料阀门和第四出料阀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土壤改良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下面的第一松土支架且第一松土支架的两侧面和第二下料硬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松土支架转动安装有第一松土轴且第一松土轴的一端经第三带传动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松土支架上的第二松土轴,所述第二松土轴经固定安装在第一松土支架上面的松土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松土支架上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相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第一丝杠螺母,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经固定安装在小车底面的升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松土轴外圆面连通有纵向排列且间隔环绕设置的若干第一松土刀片且第一松土刀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第二松土轴固定连接有纵向排列的间隔环绕的第二松土刀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齿条一侧面上的竖向延伸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和第一板平行且竖向延伸的,两个所述第二板相向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板且第三板的另一端抵在第一板上,所述第一板和第三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抵紧弹簧,所述第一水位腔外边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L型座且第一L型座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出水齿轮座,所述第一出水齿轮座和第一L型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水弹簧,所述第一出水齿轮座设有同轴转动的第一轴承和第一出水齿轮,所述第一水位腔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齿轮座上和第一出水齿轮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销轴,且第一出水销轴经第四带传动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桶外面的第一出水轴,所述第一出水轴经锥齿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通道外的第一出水蜗杆,所述第一出水蜗杆相配合有第一出水蜗轮且远离锥齿轮组的一端经第五带传动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通道外的第二出水蜗杆,所述第二出水蜗杆相配合有第二出水蜗轮,所述第一出水蜗轮和第一出水阀门同轴心固定连接且第二出水蜗轮和第二出水阀门同轴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齿条一侧面上的竖向延伸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四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和第四板平行且竖向延伸的第五板,两个所述第五板相向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六板且第六板的另一端抵在第四板上,所述第四板和第六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抵紧弹簧,所述第二水位腔外边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L型座且第二L型座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出水齿轮座,所述第二出水齿轮座和第二L型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水弹簧,所述第二出水齿轮座设有同轴转动的第二轴承和第二出水齿轮,所述第二水位腔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光电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齿轮座上和第二出水齿轮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水销轴且第二出水销轴经第六带传动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二搅拌桶外面的第二出水轴且第二出水轴经锥齿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通道外的第三出水蜗杆,所述第三出水蜗杆相配合有第三出水蜗轮且第三出水蜗轮和第三出水阀门同轴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交替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上面的第一搅料圆盘且第一搅料圆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料孔,所述第一搅料圆盘上端面同轴心转动安装有第一储料圆盘且第一储料圆盘设置有若干个储料孔,所述第一储料圆盘上端面转动安装有同轴心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料圆盘上的第一搅料桶,所述第一搅料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料孔,所述第一搅料桶上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道且同轴心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料棒,所述第一搅料棒和第一带传动、第二带传动中的带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搅料棒背向地面的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料齿轮且第一搅料齿轮啮合有第一搅料齿条,所述第一搅料齿条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搅料齿轮且第二搅料齿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有转动安装在第一搅料桶外面的竖向延伸的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经带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经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一出料轴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在第一储料圆盘底面的竖向延伸第二轴,所述第二轴和第一出料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搅料齿条纵向滑动配合有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桶上面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一搅料齿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桶外壁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三水位腔且第三水位腔和第一搅拌桶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料板,所述第三水位腔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水位浮杆,所述第三水位浮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位浮球,所述第三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在第三水位腔外面的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滑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桶上的第二出料齿条且第二出料齿条啮合有第二出料齿轮,所述第二出料齿轮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料通道外面的第二出料蜗杆且第二出料蜗杆相啮合有第二出料蜗轮,所述第二出料蜗轮和第二出料阀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搅拌桶外壁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四水位腔且第四水位腔和第二搅拌桶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料板,所述第四水位腔竖向滑动连接有第四水位杆,所述第四水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位浮球,所述第三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在第四水位腔外面一侧面的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有滑动安装在第二搅拌桶上的第三出料齿条且第三出料齿条啮合有第三出料齿轮,所述第三出料齿轮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转动安装在二出料通道外面的第三出料蜗杆且第三出料蜗杆相啮合有第三出料蜗轮,所述第三出料蜗轮和第三出料阀门固定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水土壤改良装置中的第一松土刀片和第二松土刀片旋转将犁底层打破,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会流进表土层(耕作层和犁底层),从而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气度,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2、小车在行进过程中不用停留,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土壤改良剂改变土壤团粒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土壤压实和板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B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1C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1D的局部视图;
图6为图1E的局部视图;
图7为图1F的局部视图;
图8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9为图8H的局部视图;
图10为图8I的局部视图;
图11为图8J的局部视图;
图12为图8K的局部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升降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14为图本发明一视角视图;
图15为图14L的局部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一视角视图;
图17为图16M的局部视图;
图18为本发明一视角视图;
图19为图18N的局部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O局部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机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P局部示意图;
图24 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2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参照图1所示,搅拌电机28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和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一开始,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8里都没有水,第一水位浮球17和第二水位浮球25处于液面的最低点,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同时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二出水阀门19和第四出水阀门20相互垂直也就是说第四出水阀门20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出水阀门26处于打开状态,总的来说,第一出水通道3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二出水通道4处于关闭状态;人工将第二出料阀门40和第三出料阀门41关闭;第一出料齿条35处于距离水箱2的最远极限位置,第二出料阀门40处于打开状态而第四出料阀门42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出料通道6和第二出料通道9都处于关闭状态;
我们首先将土壤改良剂加到交替下料装置中,此时交替下料装置不会向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8里加土壤改良剂,然后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28顺时针转动,搅拌电机28通过第一带传动29驱动交替下料装置将土壤改良剂加到第一搅拌桶5中,同时交替下料装置经第一出料轴32驱动第一圆盘33逆时针转动(如图4所示)从而带动第一出料齿条35向接近水箱2的方向移动到极限位置然后保持静止从而驱动第一出料齿轮36转动,第一出料齿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料通道6上的第一出料蜗杆37且第一出料蜗杆37相配合有和第一出料阀门39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料蜗轮38,第一出料齿条35经第一出料齿轮36、第一出料蜗杆37、和第一出料蜗轮38驱动第一出料阀门39转动从而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将第四出料阀门42转动同样的角度使得其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一出料通道6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二出料通道9处于打开状态,在向交替下料装置加土壤改良剂的同时将水加到水箱2中,水箱2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通道3加到第一搅拌桶5中,而第二出水通道4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所以第二搅拌桶8中无法加入水,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此时,还没有到达最高点,人工打开第二出料阀门40和第三出料阀门41,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水位逐渐上升;第一搅拌桶5内的混合物会通过第一挡料板14(第一挡料板14上设置有孔,使得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进入到第一水位腔13)进入到第一水位腔13里从而驱动第一水位浮球17上升,此时第一出水阀门18、第二出水阀门19、第三出水阀门26、第四出水阀门20不会转动,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逐渐接近最高点,在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马上接近最高点时,此时第一搅拌桶5内的土壤改良剂和水的混合物已经搅拌均匀,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一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开始关闭,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到达最高点时,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一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转动完全处于关闭状态,同时,第二出水阀门19驱动第四出水阀门20转动使得第四出水阀门20转动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三出水阀门26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一出水通道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出水通道4处于打开状态,水就从第二出水通道4流到第二搅拌桶8里;
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马上到达最高点时,第一水位腔13里的第一水位浮杆15也到达相应的位置(第一水位浮杆15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位于第一水位浮杆15底部的一侧壁上),而此时第二水位浮杆23(第二水位浮杆23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位于第二水位浮杆23底部的一侧壁上)处于最低位置,此时第一控制器驱动搅拌电机28反转,搅拌电机28驱动交替下料装置将土壤改良剂施放到第二搅拌桶8内,同时交替下料装置经第一出料轴32驱动第一圆盘33顺时针转动(如图4所示)从而带动第一出料齿条35向远离水箱2的方向移动到极限位置然后保持静止,第一出料齿条35经第一出料齿轮36、第一出料蜗杆37、和第一出料蜗轮38驱动第一出料阀门39转动从而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将第四出料阀门42转动同样的角度使得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出料通道6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二出料通道9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转动的时间短,所以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完全关闭的同时,第一出料阀门39刚开始打开,此时第四出水阀门20完全打开,水开始从水箱2经第二出水通道4流进第二搅拌桶8,而当水经第二出水通道4马上要流进第二搅拌桶8时,第一出料阀门39此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同时第四出料阀门42完全处于关闭状态);
第一下料通道7的两端固定连通有第一下料硬管10,第一下料硬管10连接有第一下料软管11,第一下料软管11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硬管12,第一搅拌桶5内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经第一下料通道7、第一下料硬管10、第一下料软管11、第二下料硬管12流到土壤改良装置中,土壤改良装置在把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施放到土壤里的同时也完成松土,土壤改良装置使得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会流进表土层(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改良装置将犁底层打破,土壤里面的土壤改良剂又可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气度,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的不断降低,而第二搅拌桶8内水位随着水不断的流进促使其内的水位不断升高,;第二搅拌桶8内的混合物会通过第二挡料板22(第一挡料板22上设置有孔,使得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进入到第二水位腔21)进入到第一水位腔21里从而驱动第二水位浮球25上升,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逐渐接近最高点,在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马上接近最高点时,此时第二搅拌桶8内的土壤改良剂和水的混合物已经搅拌均匀,第三出水阀门26开始关闭,当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到达最高点时相应的第二水位浮杆23也达到最高位置,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二传动装置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处于完全关闭转态,所以第二出水通道4处于关闭状态,水没有办法再流进第二搅拌桶8内,同时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也下降到一定高度,并没有下降到最低水位;在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在马上下降到最低点时,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一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转动开始打开,同时,第二出水阀门19驱动第四出水阀门20转动使得第四出水阀门20转动开始关闭,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马上到达最低点时,相应的第一水位浮杆15也到达相应的位置,此时第二水位浮杆23处于最高位置,搅拌电机28再次反转,搅拌电机28驱动交替下料装置将土壤改良剂施放到第一搅拌桶5内,同时交替下料装置经第一出料轴32驱动第一圆盘33逆时针转动(如图4所示)从而带动第一出料齿条35向接近水箱2的方向移动到极限位置然后保持静止,第一出料齿条35经第一出料齿轮36、第一出料蜗杆37、和第一出料蜗轮38驱动第一出料阀门39转动从开始关闭同时将第四出料阀门42转动同样的角度使得其开始打开,同时第一出水阀门装置经第一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转动开始打开,同时,第一出水阀门18驱动第四出水阀门20转动使得第四出水阀门20转动开始关闭,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下降到最低点时,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完全处于打开状态,而第四出水阀门20则完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出水通道3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出水通道4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水通过第一出水通道3流进第一搅拌桶5内,第一出料阀门39完全处于关闭状态,第四出料阀门42完全处于打开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出料通道6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第四出料阀门4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第一出料阀门39刚开始关闭,同时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开始打开,当第一出料阀门39完全关闭的同时第四出水阀门20完全打开,第一水位浮杆15处于最低点,此时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完全打开,水开始从水箱2经第一出水通道3流进第一搅拌桶5,而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从开始打开到完全打开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第一出水通道3内的水此时还没有进入到第一搅拌桶5内);
第二搅拌桶8内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经第一下料通道7、第一下料硬管10、第一下料软管11、第二下料硬管12流到土壤改良装置中,土壤改良装置在把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施放到土壤里的同时也完成初步松土,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会流进表土层(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改良装置将犁底层打破,土壤里面的土壤改良剂又可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气度,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8的交替下料使得小车1在行进的过程中不用停留,大大的节约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和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和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如图1和图13所示,升降电机50和松土电机47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和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一开始土壤改良装置的最低点高于小车1车轮的最低点,首先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松土电机47顺时针转动,如图1所示,松土电机47驱动第二松土轴46顺时针转动,第二松土轴46经第三带传动45驱动第一松土轴44顺时针转动,第一松土轴44和第二下料硬管12同轴心转动连通,第一松土轴44中间是空心的,第一松土轴44驱动第一松土刀片51转动且第二松土轴46驱动第二松土刀片53转动,然后通过第二控制器驱动升降电机50转动且升降电机50经第一丝杠螺母49、第一丝杆48驱动第一松土轴44和第二松土轴46下降一定的高度使得第一松土刀片51和第二松土刀片53进入土里,第一松土刀片51围绕与之配合的第一松土轴44转动,使得土壤初步松动,同时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经第一松土刀片51上的出料孔52流到土壤里,在其后面的第二松土刀片53围绕与之配合的第二松土轴46转动,使得土壤改良剂和土壤均匀混合,使得土壤改良剂的效果发挥的更好,第一松土刀片51和第二松土刀片53将表土层中的梨土层(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是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由于长期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所致。一般离地表12—18厘米,厚约5—7厘米,最厚可达到20cm。对耕作土壤来说,具有不太厚犁底层对保持养分,保存水分还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犁底层过厚(20cm)、坚实,对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传递,作物根系下伸,通气透水都非常不利的)打破,同时使得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会流进表土层(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里面的土壤改良剂又可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气度,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第一齿条16的中间没有齿,只有第一齿条16的两端才有齿,第一抵紧弹簧128处于拉伸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出水弹簧60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光电开关64和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水位浮杆15处于最低位置,此时第一轴承62和第一板55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相互脱离,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水位的上升驱动第一水位浮杆15上升,从而带动第一齿条16、第一固定板54、第一板55、第二板56、第三板57上升,随着第一板55上升到一定高度,第一轴承62使得位于上方的第三板57逆时针转动,第一轴承62从位于上方的第三板57接近第一板55的一侧通过,当第一轴承62完全通过以后,位于上方的第三板57在第一抵紧弹簧128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第一板55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第一轴承62在位于下方的第三板57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出水齿轮63向远离第一板55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出水齿轮63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还没有啮合,第一轴承62和位于下面的第三板57相接触,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马上要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第一水位浮球17上的凸起接触第一光电开关64使得第一光电开关64传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而此时,第二水位浮杆23处于最低点,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也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只有当两个信号都存在时,第一控制器才控制搅拌电机28反转,同时,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啮合,第一出水齿轮63经第一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开始转动,水位还在继续上升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第一出水齿轮63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逐渐关闭,当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完全关闭时,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在第一出水弹簧60的作用下脱离,此时第一轴承62和位于下方的第三板57脱离而和第一板55相接触,此时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上升到最高点,第一水位浮杆15处于最高位置,然后第一出料阀门39打开,此时第一出料通道6此时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搅拌桶5内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通过第一出料通道6流进第一下料通道7内,随着混合物的流出,第一搅拌桶5内的液面不断下降直到下降到最低点;
第一水位浮杆15处于最高位置,此时第一轴承62和第一板55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相互脱离,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水位的下降,第一水位浮杆15也在下降,从而带动第一齿条16、第一固定板54、第一板55、第二板56、第三板57下降,随着第一板55下降到一定高度,第一轴承62使得位于下方的第三板57顺时针转动,第一轴承62从位于下方的第三板57接近第一板55的一侧通过,当第一轴承62完全通过以后,位于下方的第三板57在第一抵紧弹簧128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第一板55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第一轴承62在位于上方的第三板57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出水齿轮63向远离第一板55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出水齿轮63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一初始齿轮和第一齿条16还没有啮合,第一轴承62和位于上面的第三板57相接触,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马上要下降到最低点时,此时第一水位浮杆15上的顶端接触第一光电开关64使得第一光电开关64传给控制器一个信号,而此时,第二水位浮杆23处于最高点,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也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第一控制器才控制搅拌电机28反转,同时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啮合,第一出水齿轮63经第一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开始转动,水位还在继续上升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第一出水齿轮63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逐渐打开,当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完打开时,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在第一出水弹簧60的作用下脱离,此时第一轴承62和位于下方的第三板57脱离而和第一板55相接触,此时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下降到最低点(当第一水位浮杆15马上升到最高点到最高点之间包括两个极限位置,第一水位浮杆15上的凸起都可以接触第一光电开关64使得第一光电开关64传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或者当第一水位浮杆15马上下降到最低点到最低点之间包括两个极限位置第一水位浮杆15上的顶端都可以接触第一光电开关64使得第一光电开关64传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参照1、图2和图7所示,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其水位在下降到一定程度,第一轴承62和第一板55相接触或者第一轴承62和第三板57相接触,此时,第一轴承62的外圈在转动,内圈不转动,也就是说第一出水销轴61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转动从而无法通过第四带传动65、锥齿轮组、第一出水蜗杆67、第一出水蜗轮68,第五带传动69将动力传递至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当第一轴承62和第三板57相互接触时,而此时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没有啮合,动力传递不过去,当第一出水齿轮63和第一齿条16相互啮合时,此时第一轴承62内圈在转动,外圈也在转动,第一轴承62将动力通过第四带传动65、锥齿轮组、蜗轮蜗杆传动,第五带传动69传递至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从而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转动实现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的开闭。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1所示,第二齿条24的中间没有齿,只有第二齿条24的两端才有齿,第二抵紧弹簧129处于拉伸状态,如图5所示,第二出水弹簧78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光电开关82和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如图14所示,第二水位浮杆23处于最低位置,此时第二轴承80和第三板57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相互脱离,随着第二搅拌桶8内水位的上升,第二水位浮杆23也在上升,从而带动第二齿条24、第二固定板72、第四板73、第五板74、第六板75上升,随着第四板73上升到一定高度,第二轴承80使得位于上方的第六板75顺时针转动,第一轴承62从位于上方的第六板75接近第四板73的一侧通过,当第二轴承80完全通过以后,位于上方的第六板75在第二抵紧弹簧129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第四板73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第二轴承80在位于下方的第六板75的作用下驱动第二出水齿轮81向远离第四板73的方向移动,当第二出水齿轮81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还没有啮合,第二轴承80和位于下面的第六板75相接触,当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马上要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第二水位浮球25上的凸起接触第二光电开关82使得第二电开关传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而此时,第一水位浮杆15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当第一水位浮杆15马上要到达最低点时,第一水位浮杆15上的顶端接触第一光电开关64,从而使第一光电开关64也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只有当两个信号都存在时,第一控制器才控制搅拌电机28反转,同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啮合,第二出水齿轮81经第二传动装置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开始转动,水位还在继续上升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第二出水齿轮81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逐渐关闭,当第三出水阀门26完全关闭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在第二出水弹簧78的作用下脱离,此时第二轴承80和位于下方的第六板75脱离而和第四板73相接触,此时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上升到最高点,第二水位浮杆23处于最高位置,然后第四出料阀门42打开,此时第二出料通道9此时处于打开状态,第二搅拌桶8内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通过第二出料通道9流进第一下料通道7内,随着混合物的流出,第二搅拌桶8内的液面不断下降;
第二水位浮杆23处于最最高位置,此时第一轴承62和第四板73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相互脱离,随着第二搅拌桶8内水位的下降,第二水位浮杆23也在下降,从而带动第二齿条24、第二固定板72、第四板73、第五板74、第六板75下降,随着第四板73下降到一定高度,第二轴承80使得位于下方的第六板75逆时针转动,第二轴承80从位于下方的第六板75接近第四板73的一侧通过,当第二轴承80完全通过以后,位于下方的第六板75在第二抵紧弹簧129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第四板73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第二轴承80在位于上方的第六板75的作用下驱动第二出水齿轮81向远离第四板73的方向移动,当第二出水齿轮81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还没有啮合,第二轴承80和位于上面的第六板75相接触,当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马上要下降到最低点时,此时第二水位浮球25上的顶端接触第二光电开关82使得第二光电开关82传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而此时,第一水位浮杆15处于最高点,第一水位浮杆15上的凸起接触第一光电开关64,第一光电开关64也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第一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28反转,同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啮合,第二出水齿轮81经第二传动装置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开始转动,水位还在继续上升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第二出水齿轮81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逐渐打开,当第三出水阀门26完全打开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在第二出水弹簧78的作用下脱离,此时第二轴承80和位于下方的第六板75脱离而和第四板73相接触,此时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下降到最低点(当第二水位浮杆23马上升到最高点到最高点之间包括两个极限位置,第二水位浮杆23上的凸起都可以接触第二光电开关82使得第二光电开关82传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或者当第二水位浮杆23马上下降到最低点到最低点之间包括两个极限位置第二水位浮杆23上的顶端都可以接触第二光电开关82使得第二光电开关82传给第一控制器一个信号)。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参照1、图2和图7所示,随着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在其水位在下降到一定程度,第二轴承80和第四板73相接触或者第一轴承62和第六板75相接触,此时,第二轴承80的外圈在转动,内圈不转动,也就是说第二出水销轴79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转动从而无法通过锥齿轮组和蜗轮蜗杆传动将动力传递至第三出水阀门26,当第二轴承80和第六板75相互接触时,而此时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没有啮合,动力传递不过去,当第二出水齿轮81和第二齿条24相互啮合时,此时第二轴承80内圈在转动,外圈也在转动,第二轴承80将动力通过锥齿轮组、第三出水蜗杆85、第三出水蜗轮86传递至第三出水阀门26从而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转动实现第三出水阀门26的开闭。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搅料圆盘87纵向设置有2个第一下料孔且成对称布置,第一下料孔可将土壤改良剂加入到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8内,第一储料圆盘88设置有两个储料孔且两个储料孔90度相邻布置,第一搅料桶89底部横向设置有2个第二下料孔且对称布置,第一下料孔和第二下料孔成90度布置,第一储料圆盘88中的一个储料孔对准位于第二搅拌桶8上方的第一下料孔,另一个储料孔对准接近水箱2的方向的第二下料孔,首先我们通过第一下料道90将土壤改良剂加到第一搅料桶89内,此时,接近水箱2的出料孔52此时已经有土壤改良剂了,然后通过第一控制器驱动搅拌电机28顺时针转动,搅拌电机28通过第一搅拌棒27、第一带传动29、将动力传递到第一搅料棒91且第一搅料棒91经第二带传动30将动力传递到第二搅拌棒31,第一搅拌棒27和第二搅拌棒31分别竖向设置有间隔环绕排列的竖向延伸的第一搅拌条130,第一搅拌条130的竖向两端设置有尖尖的凸起其作用是使得第一搅拌棒27和第二搅拌棒31无论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都可以将水和土壤混合机搅拌均匀,我们在第一搅料棒91上横向固定安装有间隔环绕排列的第一扇叶131且在第一搅料棒91的一端间隔环绕设置有第一刷子132,设置第一扇叶131的目的是防止第一搅料桶89里的土壤改良剂结块,设置第一刷子132的目的是当第一搅料桶89里的土壤改良剂只有一点时,第一刷子132可以将土壤改良剂推到储料孔里,以防止储料孔中的土壤改良剂不够,第一搅料棒91驱动第一搅料齿轮92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搅料齿条93向接近第一搅拌桶5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搅料齿条93的一端接触第一弹簧104,然后第一齿条16的另一端和第一搅料齿轮92相接触,第一搅料齿轮92一直在转动,而第一搅料齿条93只能移动一定的距离然后保持静止,第一搅料齿条93经第二搅料齿轮94驱动第一轴95逆时针转动90度,第一轴95经第一皮带轮96和第三皮带轮98驱动第二轴100逆时针转动90度,此时,已经储料的储料孔对准第一搅拌桶5上方的第一下料孔从而将土壤改良剂加到第一搅拌桶5内,同时另一个储料孔对准接近水箱2方向的第二下料孔在储料,同时第一轴95经第二皮带轮97和第四皮带轮99驱动第一下料轴逆时针旋转180度,从而第一下料轴经第一圆盘33驱动第一出料齿条35向接近水箱2的方向移动到极限位置;
搅拌电机28反转驱动第一搅料棒91反转,接下来的过程和上述过程相反。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5和图1所示,开始的时候第一搅拌桶5内没有水,此时第三水位浮杆108此时处于最低位置,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水位升高,第一搅拌桶5内的混合物通过第三挡料板107(第三挡料板107上设置有孔,使得混合物进入到第三水位腔106内)进入到第三水位腔106内从而驱动第三水位浮杆108上升且其经第三齿条109驱动第一齿轮111转动,第一齿轮111经第二出水齿轮81、第二出料齿条113、第二出料齿轮114、第二出料蜗杆115、第二出料蜗轮116驱动第二出料阀门40转动,当第二出料阀门40转动至完全打开时,第三齿条109和第一齿轮111脱离,(第二出料齿条113和第一搅拌桶5之间有摩擦阻尼所以第二出料齿条113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无法移动),当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到达最高点,第一出料通道6被打开,随着第一搅拌桶5内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通过第一出料通道6流进第一下料通道7中,第一搅拌桶5内的水位逐渐降低,第三水位浮杆108也在逐渐降低,当第三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第三齿条109可是和第一齿轮111啮合且第三齿条109驱动第一齿轮111反方向转动,第一齿轮111经第二出水齿轮81、第二出料齿条113、第二出料齿轮114、第二出料蜗杆115、第二出料蜗轮116驱动第二出料阀门40转动,当第三水位浮杆108到达最低点时,第二出料阀门40完全关闭;
如图18所示,开始的时候第二搅拌桶8内没有水,此时第四水位浮杆119此时处于最低位置,随着第二搅拌桶8内水位升高,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通过第四挡料板118(第四挡料板118上设置有孔,使得混合物进入到第四水位腔117内)进入到第四水位腔117内从而驱动第四水位浮杆119在上升且其经第四齿条120驱动第三齿轮122转动,第三齿轮122经第四齿轮123、第三出料齿条124、第三出料齿轮125、第三出料蜗杆126、第三出料蜗轮127驱动第三出料阀门41转动,当第三出料阀门41转动至完全打开时,第四齿条120和第三齿轮122脱离,(第三出料齿条124和第二搅拌桶8之间有摩擦阻尼所以第三出料齿条124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无法移动),当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到达最高点,第二出料通道9被打开,随着第二搅拌桶8内水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通过第二出料通道9流进第一下料通道7中,第二搅拌桶8内的水位逐渐降低,第四水位浮杆119也在逐渐降低,当第四水位浮杆119降低到一定程度,第四齿条120可是和第三齿轮122啮合且第四齿条120驱动第三齿轮122反方向转动,第三齿轮122经第四齿轮123、第三出料齿条124、第三出料齿轮125、第三出料蜗杆126、第三出料蜗轮127驱动第三出料阀门41转动,当第四水位浮杆119到达最低点时,第三出料阀门41完全关闭。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包括小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1)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2)且水箱(2)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通道(3)和第二出水通道(4),所述第一出水通道(3)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搅拌桶(5)且第一搅拌桶(5)固定连接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出料通道(6),所述第一出料通道(6)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通道(7),所述第二出水通道(4)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搅拌桶(8)且第二搅拌桶(8)固定连接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出料通道(9),所述第二出料通道(9)和第一下料通道(7)固定连通,所述第一下料通道(7)两端分别连通有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土壤改良装置;
所述第一搅拌桶(5)外壁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水位腔(13)且第一水位腔(13)和第一搅拌桶(5)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料板(14),所述第一水位腔(13)滑动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水位浮杆(15)且第一水位浮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齿条(16),所述第一水位浮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浮球(17)且第一齿条(16)连接有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通道(3)上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所述第二出水阀门(19)固定安装有与其垂直且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通道(4)上的第四出水阀门(20),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可控制第一出水阀门(18)和第二出水阀门(19)的开闭;
所述第二搅拌桶(8)外壁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水位腔(21)且第二水位腔(21)和第二搅拌桶(8)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料板(22),所述第二水位腔(21)滑动安装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水位浮杆(23)且第二水位浮杆(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二齿条(24),所述第二水位浮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位浮球(25),所述第二齿条(24)连接有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出水阀门(19)开关装置经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通道(4)的第三出水阀门(26),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可驱动第三出水阀门(26)转动,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可控制第三出水阀门(26)的开闭;
所述第一搅拌桶(5)同轴心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棒(27)且第一搅拌棒(27)经安装在第一搅拌桶(5)外壁的搅拌电机(28)驱动,所述第一搅拌棒(27)经第一带传动(29)连接有交替下料装置且交替下料装置经第二带传动(30)连接有第二搅拌棒(31),所述第二搅拌棒(31)和第二搅拌桶(8)同轴心转动安装,所述交替下料装置可将土壤改良剂交替放入到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8)内且交替下料装置转动安装有竖向延伸第一出料轴(32);
所述第一出料轴(32)一端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盘(33)且第一圆盘(33)偏心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34),所述第一销轴(34)滑动连接有滑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桶(5)外面和第二搅拌桶(8)上的第一出料齿条(35),所述第一出料齿条(35)啮合有第一出料齿轮(36)且第一出料齿轮(36)驱动有转动安装于第一出料通道(6)内的第一出料阀门(39),所述第一出料通道(6)转动安装有第二出料阀门(40)且第二出料通道(9)转动安装有第三出料阀门(41),所述第二出料通道(9)内转动安装有与第一出料阀门(39)垂直的第四出料阀门(42)且第一出料阀门(39)和第四出料阀门(4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1)下面的第一松土支架(43)且第一松土支架(43)的两侧面和第二下料硬管(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松土支架(43)转动安装有第一松土轴(44)且第一松土轴(44)的一端经第三带传动(45)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松土支架(43)上的第二松土轴(46),所述第二松土轴(46)经固定安装在第一松土支架(43)上面的松土电机(47)驱动,所述第一松土支架(43)上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48),所述第一丝杆(48)相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第一丝杠螺母(49),所述第一丝杠螺母(49)经固定安装在小车(1)底面的升降电机(50)驱动,所述第一松土轴(44)外圆面连通有纵向排列且间隔环绕设置的若干第一松土刀片(51)且第一松土刀片(51)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52),所述第二松土轴(46)固定连接有纵向排列的间隔环绕的第二松土刀片(53)。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齿条(16)一侧面上的竖向延伸第一固定板(54)且第一固定板(54)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板(55),所述第一固定板(5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和第一板(55)平行且竖向延伸的第二板(56),两个所述第二板(56)相向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板(57)且第三板(57)的另一端抵在第一板(55)上,所述第一板(55)和第三板(57)之间连接有第一抵紧弹簧(128),所述第一水位腔(13)外边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L型座(58)且第一L型座(58)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出水齿轮座(59),所述第一出水齿轮座(59)和第一L型座(58)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水弹簧(60),所述第一出水齿轮座(59)设有同轴转动的第一轴承(62)和第一出水齿轮(63),所述第一水位腔(1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开关(64)。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齿轮座(59)上和第一出水齿轮(63)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销轴(61),且第一出水销轴经第四带传动(65)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桶(5)外面的第一出水轴(66),所述第一出水轴(66)经锥齿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通道(3)外的第一出水蜗杆(67),所述第一出水蜗杆(67)相配合有第一出水蜗轮(68)且远离锥齿轮组的一端经第五带传动(69)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水通道(3)外的第二出水蜗杆(70),所述第二出水蜗杆(70)相配合有第二出水蜗轮(71),所述第一出水蜗轮(68)和第一出水阀门(18)同轴心固定连接且第二出水蜗轮(71)和第二出水阀门(19)同轴心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齿条(24)一侧面上的竖向延伸第二固定板(72)且第二固定板(72)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四板(73),所述第二固定板(7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和第四板(73)平行且竖向延伸的第五板(74),两个所述第五板(74)相向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六板(75)且第六板(75)的另一端抵在第四板(73)上,所述第四板(73)和第六板(75)之间连接有第二抵紧弹簧(129),所述第二水位腔(21)外边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L型座(76)且第二L型座(76)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出水齿轮座(77),所述第二出水齿轮座(77)和第二L型座(76)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水弹簧(78),所述第二出水齿轮座(77)设有同轴转动的第二轴承(80)和第二出水齿轮(81),所述第二水位腔(2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光电开关(82)。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齿轮座(77)上和第二出水齿轮(81)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二出水销轴(79)且第二出水销轴(79)经第六带传动(83)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二搅拌桶(8)外面的第二出水轴(84)且第二出水轴(84)经锥齿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在第二出水通道(4)外的第三出水蜗杆(85),所述第三出水蜗杆(85)相配合有第三出水蜗轮(86)且第三出水蜗轮(86)和第三出水阀门(26)同轴心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桶(5)和第二搅拌桶(8)上面的第一搅料圆盘(87)且第一搅料圆盘(87)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料孔,所述第一搅料圆盘(87)上端面同轴心转动安装有第一储料圆盘(88)且第一储料圆盘(88)设置有若干个储料孔,所述第一储料圆盘(88)上端面转动安装有同轴心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料圆盘(87)上的第一搅料桶(89),所述第一搅料桶(89)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料孔,所述第一搅料桶(89)上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道(90)且同轴心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料棒(91),所述第一搅料棒(91)和第一带传动(29)、第二带传动(30)中的带轮同轴心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搅料棒(91)背向地面的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料齿轮(92)且第一搅料齿轮(92)啮合有第一搅料齿条(93),所述第一搅料齿条(93)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搅料齿轮(94)且第二搅料齿轮(94)同轴心固定安装有转动安装在第一搅料桶(89)外面的竖向延伸的第一轴(95),所述第一轴(95)的另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6)和第二皮带轮(97),所述第一皮带轮(96)经带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轮(98)且第二皮带轮(97)经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99),所述第四皮带轮(99)和第一出料轴(32)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98)同轴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在第一储料圆盘(88)底面的竖向延伸第二轴(100),所述第二轴(100)和第一出料轴(3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搅料齿条(93)纵向滑动配合有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桶(5)上面的第一支架(103),所述第一支架(103)和第一搅料齿条(9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4)和第二弹簧(105)。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桶(5)外壁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三水位腔(106)且第三水位腔(106)和第一搅拌桶(5)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料板(107),所述第三水位腔(106)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水位浮杆(108),所述第三水位浮杆(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109)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位浮球(110),所述第三齿条(109)啮合有转动安装在第三水位腔(106)外面的第一齿轮(111)且第一齿轮(111)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12),所述第二齿轮(112)啮合有滑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桶(5)上的第二出料齿条(113)且第二出料齿条(113)啮合有第二出料齿轮(114),所述第二出料齿轮(114)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转动安装在第一出料通道(6)外面的第二出料蜗杆(115)且第二出料蜗杆(115)相啮合有第二出料蜗轮(116),所述第二出料蜗轮(116)和第二出料阀门(4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搅拌桶(8)外壁固定连接有竖向延伸的第四水位腔(117)且第四水位腔(117)和第二搅拌桶(8)之间设置有第三挡料板(107),所述第四水位腔(117)竖向滑动连接有第四水位杆,所述第四水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120)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位浮球(121),所述第三齿条(109)啮合有转动安装在第四水位腔(117)外面一侧面的第三齿轮(122)且第三齿轮(122)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123),所述第四齿轮(123)啮合有滑动安装在第二搅拌桶(8)上的第三出料齿条(124)且第三出料齿条(124)啮合有第三出料齿轮(125),所述第三出料齿轮(125)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转动安装在二出料通道外面的第三出料蜗杆(126)且第三出料蜗杆(126)相啮合有第三出料蜗轮(127),所述第三出料蜗轮(127)和第三出料阀门(41)固定连接。
CN202110201377.3A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Active CN112772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1377.3A CN112772022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1377.3A CN112772022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022A CN112772022A (zh) 2021-05-11
CN112772022B true CN112772022B (zh) 2022-02-11

Family

ID=7576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1377.3A Active CN112772022B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202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1695602E (pt) * 2005-02-28 2008-10-17 Roter Italia S R L Máquina agrícola para incorporar substâncias líquidas no solo
CN107969180A (zh) * 2017-11-14 2018-05-01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土壤改良装置
CN108405582A (zh) * 2018-03-15 2018-08-17 郑州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翻松受污染土壤的翻松改良装置
CN108718552A (zh) * 2018-05-16 2018-11-02 福建省复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翻土功能的农药混合喷洒装置
CN110089217A (zh) * 2019-05-03 2019-08-06 衢州学院 一种用于酸性农用耕地土壤的修复设备
CN110731134A (zh) * 2019-09-19 2020-01-31 徐丽丽 一种用于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设备
CN111922058A (zh) * 2020-08-05 2020-11-13 郭文金 一种旋转直插式土壤成片修复设备
CN112243612A (zh) * 2020-10-27 2021-01-22 廖龙福 一种用于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装置
CN112272983A (zh) * 2020-09-30 2021-01-29 西北大学 用于黄河中游地区土水灾害过后修复改良土壤生态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1695602E (pt) * 2005-02-28 2008-10-17 Roter Italia S R L Máquina agrícola para incorporar substâncias líquidas no solo
CN107969180A (zh) * 2017-11-14 2018-05-01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土壤改良装置
CN108405582A (zh) * 2018-03-15 2018-08-17 郑州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翻松受污染土壤的翻松改良装置
CN108718552A (zh) * 2018-05-16 2018-11-02 福建省复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翻土功能的农药混合喷洒装置
CN110089217A (zh) * 2019-05-03 2019-08-06 衢州学院 一种用于酸性农用耕地土壤的修复设备
CN110731134A (zh) * 2019-09-19 2020-01-31 徐丽丽 一种用于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设备
CN111922058A (zh) * 2020-08-05 2020-11-13 郭文金 一种旋转直插式土壤成片修复设备
CN112272983A (zh) * 2020-09-30 2021-01-29 西北大学 用于黄河中游地区土水灾害过后修复改良土壤生态的设备
CN112243612A (zh) * 2020-10-27 2021-01-22 廖龙福 一种用于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土壤板结原因多改良措施各不同;程丽军;《新疆科技报》;20161209;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022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00296U (zh) 一种园林工程种植用挖坑装置
CN107821121A (zh) 一种喷头可旋转喷水的移动式水利灌溉装置
CN210915471U (zh) 废水处理加药装置
CN112753320B (zh) 一种农业挖坑播种装置
CN108188170A (zh) 一种间歇式喷液的土壤修复装置
CN111981141A (zh) 一种稻田养殖鱼循环排水阀
CN107825599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13068466A (zh) 一种矿区生态修复用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修复装置
CN112772022B (zh)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CN116514249B (zh) 一种污水处理药剂投放机
CN219879819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CN205833826U (zh) 一种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13697046A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的生物菌剂远程投加无人船
CN211297680U (zh) 一种水力式农田播肥装置
CN107225685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移动式搅拌机
CN110915795A (zh) 一种太阳能农药喷洒设备
CN112970403B (zh) 一种环保水利灌溉装置
CN219441323U (zh) 一种数字化混料箱
CN204752547U (zh) 腐植酸反应器
CN211020838U (zh) 一种养殖场自制发酵饲料生产装置
CN212544916U (zh) 一种盆栽种植用泥土批量混合装置
CN219376880U (zh) 一种水溶性肥料生产混料装置
CN219929933U (zh) 一种有机肥快速发酵装置
CN219929650U (zh) 一种污水厂环境改善用污水除臭装置
CN219269760U (zh) 一种园林养护用滴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Address after: 300202 Yihang Building, Chentangzhuang Street, Hexi District, Tianjin City

Patentee after: China Communications Beijing Tianjin Hebei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010 Caitian Road, Fushan Community, Futia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B1008M19, Zhongshen Gard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ewlek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518000, 2010 Caitian Road, Fushan Community, Futia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B1008M19, Zhongshen Garden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ewlek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451450 No.38, Qingnian West Road, Zhongmou County,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