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9819U -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9819U
CN219879819U CN202321328274.4U CN202321328274U CN219879819U CN 219879819 U CN219879819 U CN 219879819U CN 202321328274 U CN202321328274 U CN 202321328274U CN 219879819 U CN219879819 U CN 219879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seat
floating
floating seat
connec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82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angj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angj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angj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angj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82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9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9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9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涉及到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内部空心的浮座,所述浮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控制件,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的警报器;所述浮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周环形阵列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底端与所述连接座的底端齐平,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罐体内搅拌件;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两个排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流速度的快慢控制菌液投放速率的快慢,同时通过水流驱动搅拌件对菌液进行搅拌,较之现有技术,更加节能,且降低了成本,同时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添加菌液,整体结构紧凑,放置和取回较为方便,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法,其中生物法由于能彻底消除污染物且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生物法又包含微生物法和植物法,微生物具有耐污性强、适应性广、作用效率快的优势常用于黑臭河道前期治理中。
例如公开号为CN208517078U提出的一种微生物菌剂连续投加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央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底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罐体内腔的右侧壁下部安装有温控加热器,所述出料管的顶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管的中部套接有液体流量计。
上述方案通过将喷洒管插在河道的水流中,使微生物菌剂之间喷洒在河道的水流中,与河水进行之间混合,防止微生物菌剂飘入空气中,影响周边环境,本装置可根据河道流速的变化及不同的时间段,合理的控制菌剂的投放速度,节约成本,同时使治理效果达到最优化;但是申请人发现整个方案中需要电力驱动的装置过多,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节能效果较差,同时整个装置结构过大且不够紧凑,不利于工作人员放置和搬运,且当罐体内菌液排放完毕后,需要工作人员凭借经验添加菌液,无法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添加菌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浮座,所述浮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控制件,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的警报器;
所述浮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周环形阵列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底端与所述连接座的底端齐平,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罐体内搅拌件;
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两个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浮座内设置有出液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多个条型孔,所述条型孔最低端与所述罐体内最低液位齐平;
所述筒体滑动套接有浮块和位于所述浮块下方的移动塞,所述移动塞的底端低于所述条型孔最低端,所述移动塞的底部设置有动触片和环绕在所述动触片外侧的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顶部设置有定触片,所述定触片与所述警报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贯穿浮座并延伸至所述罐体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环形阵列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转轴的自由端与所述罐体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液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外圈的第二齿轮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浮座顶部内壁的两个分别在所述转轴两侧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贯穿所述浮座的底部并与所述浮座的底部齐平,所述出液管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出液管内固定套接有内板,所述排液管的底端与所述内板顶端贴合,所述内板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排液管的直径,且在所述出液管转动过程中,所述出液孔会与所述排液管重合。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料管。
优选地,所述浮座内部铺设有浮管,所述浮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有拉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流速度的快慢控制菌液投放速率的快慢,同时通过水流驱动搅拌件对菌液进行搅拌,较之现有技术,更加节能,且降低了成本,同时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添加菌液,整体结构紧凑,放置和取回较为方便,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01、加料管;2、浮座;201、凸耳;202、拉绳;203、浮管;3、警报器;4、叶片;5、连接座;6、转轴;601、搅拌杆;7、浮块;8、出液管;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排液管;12、电磁阀;13、移动塞;1301、动触片;14、筒体;1401、条型孔;15、固定座;1501、定触片;16、复位弹簧;17、内板;1701、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浮座2,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浮座2的顶部设置有罐体1,罐体1内注有液态的微生物菌剂,罐体1内设置有控制件,且顶部设置有与控制件电性连接的警报器3,当罐体1内的菌液液位降低到一定位置时,通过控制件控制警报器3响起,提醒工作人员对罐体1内添加菌液;
如图2和图3所示,浮座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5,连接座5的外周环形阵列有多个叶片4,叶片4的底端与连接座5的底端齐平,使得装个装置可以水平放置在地面上,便于工作人员添加适量的菌液;连接座5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罐体1内搅拌件;
当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时,在水流的作用下,使得叶片4转动,进而使得连接座5转动,带动罐体1内的搅拌件转动,对罐体1的菌液进行搅拌。
如图3所示,罐体1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两个排液管11,排液管11内设置有电磁阀12,浮座2内设置有出液单元。
工作人员只需要控制电磁阀12的关闭,在出液单元和排液管11的配合下,即可完成菌液的投放。
如图3所示,控制件包括设置在罐体1内的筒体14,筒体14上开设有多个条型孔1401,条型孔1401最低端与罐体1内最低液位齐平;筒体14滑动套接有浮块7和位于浮块7下方的移动塞13,移动塞13的底端低于条型孔1401最低端,移动塞13的底部设置有动触片1301和环绕在动触片1301外侧的多个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设置在筒体14内,且顶部设置有定触片1501,定触片1501与警报器3电性连接。
在罐体1内,浮块7浮在菌液表面,通过筒体14对浮块7进行限位,当菌液下降时,浮块7随之下降,当下降到一定距离时,会压动移动塞13向下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6,进而使得定触片1501和动触片1301接触,进而警报器3响起,提醒工作人员添加菌液;
在本实施例时,浮块7不动时,罐体1内依旧存在菌液,可以在工作人员来之前依旧投放一段时间的菌液。
如图3所示,搅拌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座5上的贯穿浮座2并延伸至罐体1内的转轴6,转轴6的外圈环形阵列有多个搅拌杆601,转轴6的自由端与罐体1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
在水流的作用下,使得叶片4转动,进而使得通过连接座5使得转轴6转动,进而使得搅拌杆601转动,对罐体1内的菌剂进行搅拌,使菌剂能够更好的活化。
当外界温度适宜时,直接搅拌即可完成活化;而当外界温度不适时,可在罐体1内加设加热器,提升温度。
如图3和图5所示,出液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转轴6外圈的第二齿轮10和转动连接在浮座2顶部内壁的两个分别在转轴6两侧的出液管8,出液管8贯穿浮座2的底部并与浮座2的底部齐平,出液管8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齿轮10啮合的第一齿轮9,出液管8内固定套接有内板17,排液管11的底端与内板17顶端贴合,内板17上开设有出液孔1701,出液孔1701的直径不大于排液管11的直径,且在出液管8转动过程中,出液孔1701会与排液管11重合。
当水流速度较快时,叶片4转动速度较快,使得转轴6转速加快,进而通过第二齿轮10带动第一齿轮9加快转动,进而带动出液管8转动,使得内板17随之转动,进而使得出液孔1701会与排液管11重合次数增加,使得菌液流出出液管8,进而加快菌剂投放速率,同时配合叶片4的转动,对投放的菌剂进行打散,加快与被污染的水混合速度;当水流速度较慢时,叶片4转动速度较慢,使得转轴6转速较慢,进而通过第二齿轮10带动第一齿轮9较慢转动,使得出液孔1701会与排液管11重合次数减少,进而降低菌剂投放速率。
考虑到平衡性,如图1所示,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料管101。
在具体使用时,可在加料管101内设置有密封塞。
为了增强浮座2的浮力,如图3所述,浮座2内部铺设有浮管203,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取回和放置该装置,浮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耳201,凸耳201上设置有拉绳202。
将该装置放置在水面上,在浮座2的作用下,浮在水面上,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后,将拉绳202系在岸边合适的位置即可;在取回该装置时,通过拉动拉绳202即可将装置取回。
为了便于搬运,可在浮座2的底部四角设置万向轮。
在具体使用时,如果水流速度过慢,无法使得叶片4转动,可加设驱动装置使得转轴6转动,控制驱动装置的转速也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驱动装置可为电机,电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浮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座(2)的顶部设置有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控制件,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的警报器(3);
所述浮座(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外周环形阵列有多个叶片(4),所述叶片(4)的底端与所述连接座(5)的底端齐平,所述连接座(5)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罐体(1)内搅拌件;
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两个排液管(11),所述排液管(11)内设置有电磁阀(12),所述浮座(2)内设置有出液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的筒体(14),所述筒体(14)上开设有多个条型孔(1401),所述条型孔(1401)最低端与所述罐体(1)内最低液位齐平;
所述筒体(14)滑动套接有浮块(7)和位于所述浮块(7)下方的移动塞(13),所述移动塞(13)的底端低于所述条型孔(1401)最低端,所述移动塞(13)的底部设置有动触片(1301)和环绕在所述动触片(1301)外侧的多个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设置在所述筒体(14)内,且顶部设置有定触片(1501),所述定触片(1501)与所述警报器(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5)上的贯穿浮座(2)并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的转轴(6),所述转轴(6)的外圈环形阵列有多个搅拌杆(601),所述转轴(6)的自由端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6)外圈的第二齿轮(10)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浮座(2)顶部内壁的两个分别在所述转轴(6)两侧的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贯穿所述浮座(2)的底部并与所述浮座(2)的底部齐平,所述出液管(8)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二齿轮(10)啮合的第一齿轮(9),所述出液管(8)内固定套接有内板(17),所述排液管(11)的底端与所述内板(17)顶端贴合,所述内板(17)上开设有出液孔(1701),所述出液孔(1701)的直径不大于所述排液管(11)的直径,且在所述出液管(8)转动过程中,所述出液孔(1701)会与所述排液管(11)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料管(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座(2)内部铺设有浮管(203),所述浮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耳(201),所述凸耳(201)上设置有拉绳(202)。
CN202321328274.4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Active CN219879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8274.4U CN219879819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8274.4U CN219879819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9819U true CN219879819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7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8274.4U Active CN219879819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98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9861A (zh) * 2024-01-06 2024-02-06 北京禹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加药混凝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9861A (zh) * 2024-01-06 2024-02-06 北京禹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加药混凝装置
CN117509861B (zh) * 2024-01-06 2024-03-19 北京禹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加药混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79819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投加装置
EP2186557B1 (en) A system for feeding gas into liquid
CN208491941U (zh) 一种智能干式马桶
CN110835151A (zh) 一种自动除藻装置及其除藻方法
CN108033565B (zh) 基于植物技术的全自动水生态改良装置
CN212269601U (zh)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模块化系统
CN209161600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智能化装置
CN107997662A (zh) 一种智能干式马桶
CN209259794U (zh) 一种漂浮式流体混合设备
US3757950A (en) Waste water treatment package plant having a modular ditch member
CN20847156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1849901U (zh) 一种用于调蓄池的清洗系统
CN211546043U (zh) 一种自动除藻装置
CN208249991U (zh) 黑臭水体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CN210642115U (zh) 一种自动化小型农药喷洒装置
CN207877393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
CN209292083U (zh) 一种微纳米推流曝气机
CN207079122U (zh) 一种河湖整治稀土永磁水处理系统
CN220194752U (zh) 一种污水治理投药机
CN206255964U (zh) 一种适用于污水土地处理的进水调节装置
CN214383750U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CN108383183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2772022B (zh)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CN21960328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配药槽
CN2264767Y (zh) 电动消毒化粪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