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886A - 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886A
CN112771886A CN201980063475.6A CN201980063475A CN112771886A CN 112771886 A CN112771886 A CN 112771886A CN 201980063475 A CN201980063475 A CN 201980063475A CN 112771886 A CN112771886 A CN 112771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unit
reception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34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1886B (zh
Inventor
古川修二
野原健太
中塚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71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1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3/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r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or other apparatus, other tha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2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 H04Q2209/826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where the data is sent period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地控制器(21)具有发送部(70)和发送信息生成部(60)。发送部(70)经由公用线路(95)对远程收集设备(11、12、……)的信息的信息收集系统(101)发送设备(11、12、……)的信息。信息收集系统(101)具有缓冲器的容量大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和缓冲器的容量比第1接收处理部(110)小的第2接收处理部(120)。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的第1发送信息。并且,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120)的第2发送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远程取得并管理设备的信息的远程管理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6080号公报)所示的远程管理系统中,通过远程的信息管理装置来收集并存储设置于多个建筑物的空调机所发送的数据或运转历史。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6080号公报)所示的远程管理系统中,为了抑制运算处理能力和数据通信能力等系统资源的浪费,采用了能够变更待发送的空调机信息所包含的项目或发送频度的结构。
但是,希望更适当地管理空调机等设备,或者更有效地运转促进节能,不希望单单减少发送数据的项目。同样,如果单单降低发送频度,则无法确保设备管理的实时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具有发送部和发送信息生成部。发送部经由通信线路对远程收集设备的信息的信息收集系统发送设备的信息。发送信息生成部生成发送信息。该发送信息是用于发送到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是1个或多个设备的信息。信息收集系统具有: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缓冲器的容量大的第1接收处理部;以及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缓冲器的容量比第1接收处理部小的第2接收处理部。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第1发送信息是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并且,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第2发送信息是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发送部将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将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
在该信息发送装置中,鉴于作为经由通信线路发送设备的信息的对方的信息收集系统具有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第1发送信息,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第2发送信息。即,对于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缓冲器的容量不同的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能够根据与各个缓冲器的特性匹配的设备的种类的信息来生成发送信息。由此,不会大幅减少发送数据的项目或大幅降低发送频度,能够从信息发送装置向信息收集系统发送设备的信息。
第2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具有发送部和发送信息生成部。发送部经由通信线路对远程收集设备的信息的信息收集系统发送设备的信息。发送信息生成部生成发送信息。该发送信息是用于发送到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是1个或多个设备的信息。信息收集系统具有存储设备的信息的数据库、第1接收处理部以及第2接收处理部。第1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时的写入失败率低。第2接收处理部的写入失败率比第1接收处理部高。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第1发送信息是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并且,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第2发送信息是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发送部将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将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
在该信息发送装置中,鉴于作为经由通信线路发送设备的信息的对方的信息收集系统具有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第1发送信息,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第2发送信息。即,对于写入失败率不同的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能够根据与各个写入失败有关的特性相匹配的设备的种类的信息,生成发送信息。由此,不用大幅减少发送数据的项目或者大幅降低发送频度,能够从信息发送装置向信息收集系统发送设备的信息。
第3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是第1观点或第2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发送部以按照5分钟以下的规定时间发送1次的频度将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将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
这里,第1发送信息和第2发送信息都以比较高的频度被发送到信息收集系统。即,在该信息发送装置中,能够确保某程度的实时性。另外,为了确保更高等级的实时性,优选以按照2分钟以下的规定时间发送1次的频度(例如间隔1分钟)进行发送。
第4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是第3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和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3发送信息。而且,发送部空出10分钟以上的期间后将第3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
这里,将与第1发送信息和第2发送信息相比存在通信量变大的趋势的第3发送信息在空出10分钟以上的期间后发送到信息收集系统的第1接收处理部。与第2接收处理部相比,第1接收处理部的缓冲器的容量较大,或者写入失败率较低。因此,信息收集系统能够正常接收第3发送信息并进行处理的概率较高,即使在第2接收处理部无法进行第2发送信息的接收处理的情况下,之后也能够通过第3发送信息来补充信息收集。
第5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是第1观点至第4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在经由通信线路建立了通信后进行的发送部与第1接收处理部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比在经由通信线路建立了通信后进行的发送部与第2接收处理部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多。
这里,对于握手所需的通信量不同的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能够根据与各自特性相匹配的设备的种类的信息来生成发送信息。
第6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是第1观点至第5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作为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收集的对象的设备是空调机。而且,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包含空调机的异常信息、发送部的异常信息以及发送信息生成部的异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包含空调机的运转/停止的信息、空调机的运转模式的信息以及空调机的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第7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是第1观点至第6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信息发送装置,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相对于至上次为止从发送部发送的第1发送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的信息发生变更后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
这里,能够减少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
第8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管理多个设备的信息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信息收集系统和信息发送装置。信息收集系统具有存储设备的信息的数据库、第1接收处理部以及第2接收处理部。第1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第1接收处理部具有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第1缓冲器。第2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第2接收处理部具有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第2缓冲器。第1缓冲器的容量比第2缓冲器的容量大。信息发送装置具有发送部和发送信息生成部。发送部经由通信线路对第1接收处理部或第2接收处理部发送设备的信息。发送信息生成部生成作为发送部发送的设备的信息的发送信息。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并且,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作来为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而且,发送部将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将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
在该设备管理系统中,鉴于信息收集系统具有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第1发送信息,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第2发送信息。即,对于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缓冲器的容量不同的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能够根据与各个缓冲器的特性相匹配的设备的种类的信息来生成发送信息。由此,不会大幅减少发送数据的项目或大幅降低发送频度,能够从信息发送装置向信息收集系统发送设备的信息。
第9观点的设备管理系统是管理多个设备的信息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信息收集系统和信息发送装置。信息收集系统具有存储设备的信息的数据库、第1接收处理部以及第2接收处理部。第1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第1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时的写入失败率低。第2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第2接收处理部将接收到的设备的信息写入数据库时的写入失败率比第1接收处理部的写入失败率高。信息发送装置具有发送部和发送信息生成部。发送部经由通信线路对第1接收处理部或第2接收处理部发送设备的信息。发送信息生成部生成作为发送部发送的设备的信息的发送信息。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并且,发送信息生成部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发送信息。而且,发送部将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将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
在该设备管理系统中,鉴于信息收集系统具有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根据第1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的第1发送信息,根据第2种类的设备的信息,生成用于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的第2发送信息。即,对于写入失败率不同的第1接收处理部和第2接收处理部,能够根据与各个写入失败有关的特性相匹配的设备的种类的信息来生成发送信息。由此,不会大幅减少发送数据的项目或者大幅降低发送频度,能够从信息发送装置向信息收集系统发送设备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出设备信息的划分的图。
图3是示出设备信息生成、发送的处理的控制流程图。
图4A是示出仅利用第1云服务的情况的成本的图。
图4B是仅利用第1云服务的情况的成本与分开使用第1云服务和第2云服务的情况的成本的比较图。
图5是变形例的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整体结构
设备管理系统90远程管理设置于建筑物10或工厂(未图示)的空调机11或换气装置12等多个设备11、12、……。具体来说,利用云安全服务100来远程收集设备11、12、……的运转数据,远程监视各设备的运转状况。并且,设备管理系统90还起到基于用户的操作或者基于设备11、12、……的运转状况来远程地对各设备发送操作指示的作用。
设备管理系统90主要具有:设备管理计算机91,其设置在远离各建筑物10的远程位置;以及云安全服务100的各器件,其通过互联网等公用线路95或专用线路与设备管理计算机91连接。并且,设备管理系统90具有本地控制器21和/或通信单元11a。本地控制器21和/或通信单元11a经由公用线路95而与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连接。本地控制器21与设置于建筑物10的设备11、12、……连接。通信单元11a是内置在设置于建筑物10的设备11、12、……(在图1的右侧的建筑物10中为空调机11)中的单元。
设备管理系统90向建筑物10的业主或设备11、12、……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例如提供需求控制服务、远程故障诊断服务、远程节能控制服务、电力使用管理服务等。为了进行这些服务,需要收集设备11、12、……的运转数据、供设备11、12、……设置的空间的环境数据等作为设备的信息(设备信息)。这些设备信息被从本地控制器21或通信单元11a向云安全服务100发送并收集、存储在云安全服务100中。
(2)详细结构
(2-1)设备管理系统的远程监视和远程操作的对象设备
作为设备管理系统90的远程监视和远程操作的对象的设备涉及设置于建筑物10的空调机11、换气装置12、照明装置、电梯、CO2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工厂的各种设备等多方面。这里,作为对象设备,以设置于建筑物10的空调机11为例来进行说明。
空调机11是通过制冷剂连通配管将设置在建筑物10的屋顶等的热源侧单元和设置在建筑物10的室内的多个利用侧单元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循环的装置。当空调机11设置于建筑物10时,进行初始设定作业,在设备管理系统90的设备管理计算机91中登记各空调机11的各单元。当空调机11开始通常运转时,收集空调机11的各种运转数据。在具有变频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动阀、电磁阀、四路切换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的空调机11的情况下,作为设备信息,存在室内设定温度、室内温度、压缩机的排出管温度、热交换器温度、室外温度、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压力、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压力、电磁阀或四路切换阀的状态、压缩机的变频频度、压缩机的电流值、空调模式(制冷、制热、除湿、送风等)、压缩机保护控制的有无、传送异常的有无、故障代码等信息。
(2-2)内置于本地控制器/设备的通信单元
如上所述,与设备11、12、……连接的本地控制器21、内置于设备11、12、……的通信单元11a起到对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发送设备11、12、……的信息的信息发送装置的作用。
本地控制器21由计算机实现。本地控制器21具有控制运算装置和存储装置。在控制运算装置中可以使用CPU或GPU之类的处理器。控制运算装置读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按照该程序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接着,控制运算装置能够按照程序将运算结果写入到存储装置,或者读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信息。
并且,本地控制器21具有与公用线路95连接的接口,该接口作为发送部70和接收部80来发挥功能。并且,本地控制器21的处理器作为生成对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发送的发送信息的发送信息生成部60来发挥功能。
另外,通信单元11a也与上述本地控制器21同样地起到向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发送空调机11的设备信息的作用。但是,本地控制器21与空调机11分开存在,通过通信线与空调机11连接,与此相对,通信单元11a内置于空调机11。通信单元11a的发送信息生成部60、发送部70、接收部80的作用、结构与本地控制器21相同。
(2-2-1)发送信息生成部
发送信息生成部60生成作为对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发送的信息的发送信息。该发送信息是与各设备有关的信息的集合体。在设备是空调机11的情况下,作为与设备有关的信息,可列举上述室内设定温度、室内温度、压缩机的排出管温度、热交换器温度、室外温度等。这些信息中的排出温度异常等的空调机11的异常检测信息、表示通信单元11a的发送部70异常的发送异常信息、表示通信单元11a的发送信息生成部60等的信息处理异常的信息处理异常信息、使用电量等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参照图2)。并且,空调机11的运转/停止、空调机11的运转模式、设定温度、室外温度、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压力、从上次电源接通起的空调机11的运转累计时间(运转时间)等被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在后述的需求控制服务等中必须实时收集信息且不允许云安全服务100中的数据丢失的设备信息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优选实时收集信息但允许某种程度的数据丢失的设备信息被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
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并且,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被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
进而,发送信息生成部60仅在规定的期间(例如1小时)存储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和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第3发送信息。第3发送信息的信息量当然比第1发送信息或第2发送信息的信息量多。
(2-2-2)发送部
发送部70经由公用线路95对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发送第1发送信息、第2发送信息以及第3发送信息。具体来说,发送部70实时地对后述的云安全服务100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发送第1发送信息。这里,将以比5分钟发送1次的频度高的频度发送信息的情况定义为实时地发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约1分钟发送1次的频度从发送部70向第1接收处理部110发送第1发送信息。并且,发送部70对后述的云安全服务100的第2接收处理部120同样地实时发送第2发送信息。
发送部70空出10分钟以上的期间后将第3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具体来说,发送部70空出1小时的间隔后定期地向第1接收处理部110发送第3发送信息。
(2-2-3)接收部
在选择了后述的需求控制服务或远程节能控制服务时,接收部80接收与从远程的设备管理计算机91发送的设备操作相关的信息。由于从后述的云安全服务100的操作发送部140实时地(具体来说是以约1分钟的间隔)发送信息,因此接收部80实时地接收信息。
(2-3)设备管理计算机
设备管理计算机91基于在后述的云安全服务100的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收集并存储的各建筑物10内的设备11、12、……的信息,进行设备的运转状况的监视、设备的故障诊断、设备的节能远程控制、需求控制等各处理。设备管理计算机91具有CPU或GPU之类的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处理器读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按照该程序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进而,处理器按照程序将运算结果写入到存储装置或者读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信息。
然后,设备管理计算机91在执行设备11、12、……的节能远程控制或需求控制时,经由后述的云安全服务100的操作发送部140对建筑物10内的本地控制器21或通信单元11a的接收部80实时地发送与设备11、12、……的操作指示相关的信息。操作发送部140是后述的第2云服务S2的一部分,具有缓冲存储器141。即使假设发送处理失败,操作发送部140也能够再次调出存在于设备管理计算机91的操作命令等来重试发送处理,基于操作发送部140的操作发送未正常结束的概率非常低。
(2-4)云安全服务
云安全服务100是作为规定的服务提供商的云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由设置在数据中心内的计算机组提供。上述的通过设备管理计算机91对建筑物10的业主或设备11、12、……的用户提供设备管理的服务的设备管理服务提供商利用云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向云提供商支付规定的按量计费。
本实施方式的云安全服务100作为接收大量的设备信息并在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收集设备信息的信息收集系统101来发挥功能,因此,如图1所示,包含第1云服务S1和第2云服务S2。
在由第1接收处理部110接收设备信息并进行处理的第1云服务S1中,几乎实时地进行数据的捕获和加载。当新的数据被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时,同步复制部115在60秒以内向缓存用储存器118写入复制数据,并且写入部119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在同步复制部115中暂时保存10个小时以上的复制数据。因此,即使在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重试次数多的情况下,也几乎不会产生设备信息的数据丢失。第1接收处理部110使用HTTP/HTTPS作为通信协议。
由第2接收处理部120接收设备信息而进行处理的第2云服务S2主要使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作为通信协议。MQTT是轻量协议,比HTTP轻量且省电。但是,消息到达保证等级(Quality of Service)低,并且可能存在数据丢失。HTTP的头部等的尺寸大,握手所需的通信量多,但MQTT与HTTP相比握手所需的通信量少。
当对第1接收处理部110中的设备信息的接收和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的写入处理与第2接收处理部120中的设备信息的接收和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的写入处理进行比较时,存在以下的(A)、(B)的差异。
(A)
第1接收处理部110的写入部119进行的写入处理和第2接收处理部120的写入部129进行的写入处理在写入失败的概率上没有优劣。但是,在第1接收处理部110的情况下,由于在具有大的缓存容量的缓存用储存器118中储存有复制数据,因此通过写入的重试处理,能够可靠地正常结束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写入处理。另一方面,在第2接收处理部120的情况下,由于只存在缓冲存储器121小的缓存容量,因此在写入部129的写入处理失败的情况下不能进行重试,设备信息丢失。
(B)
在经由公用线路95建立了通信后进行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与建筑物10内的本地控制器21或通信单元11a的发送部70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比较多。该第1接收处理部110与发送部70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比在经由公用线路95建立了通信后进行的第2接收处理部120与发送部70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多。因此,当假设采用将全部的设备信息经由第1接收处理部110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发送的结构时,如图4A所示,与握手相关的通信部分的通信线路使用费用变高。
另外,握手是在经由公用线路95建立了两点间的通信后在执行设备信息的传送之前所进行的连接的建立。
(3)设备信息的发送
接着,使用图3来详述建筑物10内的设备11、12、……的设备信息是按照哪种顺序发送到云安全服务100的器件(第1接收处理部110、第2接收处理部120)。
在图3的步骤S11中,本地控制器21或通信单元11a判断从上次的第3发送信息的发送(定时信息发送)起是否经过1小时。在还没有经过1小时的情况下,直接转移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判断从上次的第1发送信息和第2发送信息的发送(实时发送)起是否经过了1分钟。在从上次发送起没有经过1分钟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1。在从上次发送起经过了1分钟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然后,在步骤S14中,发送部70将该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接着,在步骤S15中,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被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然后,在步骤S16中,发送部70将该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120。
在步骤S11中判断为从上次的定时信息发送起经过了1小时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7,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1个小时所存储的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和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第3发送信息。然后,在步骤S18中,发送部70将该第3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
(4)设备的远程操作
如上所述,提供与设备11、12、……的远程监视或远程操作相关的服务的设备管理服务提供商一边向云提供商支付云服务使用费用等(参照图4A、图4B),一边向建筑物10的业主或设备11、12、……的用户提供设备管理的服务。以下详细叙述设备管理计算机91基于在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收集并存储的设备信息而进行的服务中的3个服务。
(4-1)需求控制服务中的设备的远程操作
设置有本地控制器21的建筑物10的业主能够有偿利用作为设备管理系统90的功能之一的需求控制服务。在需求控制服务中,预测每个规定时限(这里以30分钟为单位反复的时限)的建筑物10整体的电力需求量,在该预测有可能超过建筑物10的业主与电力供给公司(未图示)的合同需求量(或者管理目标需求量)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方式,远程限制使用了电力的设备的运转。通过该需求控制,将每个规定的时限的电力需求量抑制得比合同需求量或管理目标需求量小。
在利用需求控制服务的业主的建筑物10中,本地控制器21将需求控制所需的电力使用量的数据实时地发送到云安全服务100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这是因为,在以30分钟为单位反复的时限中,必须将电力需求量(电力消耗量)控制在阈值以下,若不以1分钟左右的频度实时地发送设备信息,则需求控制服务所需的设备信息未被收集到云安全服务100的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
(4-2)远程节能控制服务中的设备的远程操作
在远程节能控制服务中,远离建筑物10地设置的设备管理计算机91一边尽可能舒适地保持建筑物10内的温度一边如下进行节能控制,即,减小换气装置12对于CO2浓度低的空间的换气量或者基于人检测传感器的信息抑制没有人的空间的空调机11的输出。并且,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通过启动空调机11的外气导入功能,也能够抑制空调机11的消耗电力。
(4-3)远程故障诊断服务
在远程故障诊断服务中,例如根据空调机11的压缩机的电流值或排出制冷剂压力在较长的跨度内的变化、压缩机的累计运转时间等,判定压缩机的寿命或故障可能性。而且,当来到应更换压缩机的时期时,与空调机11的用户进行联络。
(5)设备管理系统的特征
(5-1)
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系统90的本地控制器21或内置于设备11、12、……的通信单元11a鉴于作为经由公用线路95发送设备信息的对方的云安全服务100具有第1接收处理部110和第2接收处理部120,根据被划分为第1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用于向第1接收处理部110发送的第1发送信息,根据被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设备信息,生成用于向第2接收处理部120发送的第2发送信息。更详细地说,对于能够暂时保存设备信息的缓冲器的容量不同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和第2接收处理部120,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与各自的缓冲器的特性相匹配的种类的设备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和第2发送信息。
例如,作为在需求控制服务中要求信息收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这两方面的设备信息的设备11、12、……的使用电量的数据作为第1发送信息被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在第1接收处理部110的情况下,由于在具有大的缓存容量的缓存用储存器118中储存有复制数据,因此能够通过写入的重试处理可靠地结束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写入处理。并且,对于需要实时地向空调机11的业主或用户通知的异常检测信息、与信息发送有关的发送异常以及信息处理异常,也作为第1发送信息被发送到兼具信息收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
另一方面,作为在远程故障诊断服务中是必要的设备信息但即使没有实时且可靠地完成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写入的处理也几乎不对服务质量造成影响的设备信息的、运转模式或运转时间之类的数据,作为第2发送信息被发送到第2接收处理部120。在第2接收处理部120的情况下,由于缓冲存储器121只具有小的缓存容量,因此在写入部129的写入处理失败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重试,设备信息丢失。但是,即使例如数据丢失,被划分为第2种类的设备运转信息的运转时间等设备信息也以1小时发送1次的频度作为第3发送信息被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此时被可靠地写入到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因此,不会产生远程故障诊断服务所需的设备信息不够的不良情况。
这样,设备管理系统90的发送信息生成部60将缓冲器的容量小的第2接收处理部120和与其相比缓冲器的容量大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作为发送目的地分开使用,针对第1接收处理部110和第2接收处理部120分别生成适合的发送信息(第1发送信息~第3发送信息),该第1接收处理部110和第2接收处理部120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写入失败率根据是否允许重试而存在差异。由此,不会大幅减少要发送的设备信息的项目或大幅降低发送频度,能够从本地控制器21或通信单元11a向云安全服务100发送大量的设备信息。
另外,由云安全服务100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接收设备信息而进行处理的第1云服务S1和由第2接收处理部120接收设备信息而进行处理的第2云服务S2如上所述在数据收集的可靠性方面存在差异,云服务使用费用也不同。第1云服务S1的使用费用比第2云服务S2的使用费用高。因此,如果假设将第1发送信息、第2发送信息以及第3发送信息全部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并且在设备信息收集中仅利用第1云服务S1,则如图4A所示,例如超过虚线所示的容许成本。这样,设备管理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提供费用也变高,妨碍了远程节能控制服务等的广泛普及。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系统90中,关于设备信息收集,分开使用第1云服务S1和第2云服务S2。即,第1发送信息和第3发送信息发送到第1接收处理部110,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第2云服务S2的第2接收处理部120。由此,如图4B所示,第2发送信息的发送所涉及的通信量减小了相当于握手所需的通信量的减少量,随之通信线路使用费用降低。由于利用两个云服务S1、S2,因此即使云服务使用费用稍微提高,但由于通信量减少,通信线路使用费用也降低,因此,如图4B所示,整体上与仅利用第1云服务S1相比,在分开使用第1云服务S1和第2云服务S2的情况下,设备管理服务提供商的支付金额变低。而且,设备管理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远程节能控制服务等的使用费用也变低。
(5-2)
在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系统90中,第1发送信息和第2发送信息都是从本地控制器21或通信单元11a以较高的频度向云安全服务100发送,能够确保实时性。而且,由于该第1发送信息、第2发送信息以约1分钟的间隔被收集在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因此要求设备信息的实时性的例如需求控制无延迟地执行。
(5-3)
在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系统90中,将与第1发送信息和第2发送信息相比通信量大的第3发送信息空出10分钟以上的期间后发送到云安全服务100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如上所述,与第2接收处理部120相比,第1接收处理部110的缓冲器的容量大,能够重试并且写入失败率非常低。因此,第1接收处理部110能够接收第3发送信息而正常进行写入处理的概率非常高,即使例如在第2接收处理部120不能进行第2发送信息的处理(接收后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的写入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随后发送的第3发送信息来补充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的信息收集。
(6)变形例
(6-1)
为了进一步减少通信量,在第1发送信息的生成中,发送信息生成部60也可以从至上次为止从发送部70发送的第1发送信息中包含的设备信息中仅提取内容发生变更后的设备信息。在该情况下,对于即使是上次第1发送信息中包含的设备信息但内容没有变更的设备信息,能够从下次的第1发送信息中排除。由此,能够削减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在与第1接收处理部110的通信中,握手所需的通信量也多,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的削减对费用抑制特别有效。
并且,在第2发送信息或第3发送信息的生成中,发送信息生成部60也可以从至上次为止从发送部70发送的第2发送信息/第3发送信息中包含的设备信息中仅提取内容发生变更的设备信息。
(6-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图1中,示出了云安全服务100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第2接收处理部120分别具有写入部119、129的方式,但如图5所示,对于云安全服务的器件(计算机组)的结构能够假设两个云服务的接收处理部共用1个写入部的方式等各种方式。
例如,在图5所示的云安全服务中,当第3云服务S3的第1接收处理部210接收到新的数据(设备信息)时,同步复制部215将复制数据写入到缓存用储存器218,并且写入部239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另一方面,当第4云服务S4的第2接收处理部220接收到新的数据(设备信息)时,使用容量小的缓冲存储器221进行接收处理以及基于写入部239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写入处理。这样,在图5所示的云安全服务中,第3云服务S3的第1接收处理部210和第4云服务S4的第2接收处理部220采用了共用1个写入部239的方式。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1接收处理部210和第2接收处理部220中缓存容量存在差异,因此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写入失败率存在差异。即,在第1接收处理部210的情况下,由于在具有大的缓存容量的缓存用储存器218中储存有复制数据,因此能够通过写入的重试处理可靠地正常结束向设备信息数据库130写入设备信息的写入处理。另一方面,在第2接收处理部220的情况下,由于缓冲存储器221仅具有小的缓存容量,因此在写入部239的写入处理失败的情况下,不能重试,设备信息丢失。
在利用该第1接收处理部210和第2接收处理部220将设备信息收集在设备信息数据库130中的情况下,与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和第2接收处理部120的情况同样,上述实施方式的发送信息生成部60的功能是有效的。
(6-3)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方式和详细内容的各种变更。
标号说明
11:空调机(设备);11a:通信单元(信息发送装置);12:换气装置(设备);21:本地控制器(信息发送装置);60:发送信息生成部;70:发送部;90:设备管理系统;95:公用线路(通信线路);100:云安全服务;101:信息收集系统;110:第1接收处理部;118:缓存用储存器(缓冲器);120:第2接收处理部;121:缓冲存储器(缓冲器);130:设备信息数据库;210:第1接收处理部;220:第2接收处理部;221:缓冲存储器(缓冲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6080号公报

Claims (9)

1.一种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具有:
发送部(70),其经由通信线路(95)对远程收集设备(11、12、···)的信息的信息收集系统(101)发送所述设备的信息;以及
发送信息生成部(60),其生成用于发送到所述信息收集系统(101)的作为1个或多个所述设备的信息的发送信息,其中,
所述信息收集系统(101)具有: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缓冲器(118、218)的容量大的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以及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缓冲器(121、221)的容量比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小的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1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2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部(70)将所述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所述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
2.一种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具有:
发送部(70),其经由通信线路(95)对远程收集设备(11、12、···)的信息的信息收集系统(101)发送所述设备的信息;以及
发送信息生成部(60),其生成用于发送到所述信息收集系统的作为1个或多个所述设备的信息的发送信息,其中,
所述信息收集系统(101)具有:数据库(130),其存储所述设备的信息;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其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时的写入失败率低;以及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该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的所述写入失败率比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高,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1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2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部(70)将所述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所述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中,
所述发送部(70)以按照5分钟以下的规定时间发送1次的频度将所述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所述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中,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所述第1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和所述第2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3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部(70)空出10分钟以上的期间后将所述第3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中,
在经由所述通信线路(95)建立了通信后进行的所述发送部(70)与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比在经由所述通信线路(95)建立了通信后进行的所述发送部(70)与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的握手所需的通信量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中,
所述设备是空调机,
所述第1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包含所述空调机的异常信息、所述发送部的异常信息以及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的异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2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包含所述空调机的运转/停止的信息、所述空调机的运转模式的信息以及所述空调机的设定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中,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相对于至上次为止从所述发送部(70)发送的所述第1发送信息中包含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发生变更后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所述第1发送信息。
8.一种设备管理系统(90),其管理多个设备(11、12、···)的信息,其中,
所述设备管理系统(90)具有:
信息收集系统(101),其具有数据库(130)、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以及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其中,该数据库(130)存储所述设备的信息,该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该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以及
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具有发送部(70)和发送信息生成部(60),其中,该发送部(70)经由通信线路(95)对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或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发送所述设备的信息,该发送信息生成部(60)生成作为所述发送部(70)发送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的发送信息,
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具有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第1缓冲器(118、218),
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具有能够暂时保存信息的第2缓冲器(121、221),
所述第1缓冲器(118、218)的容量比所述第2缓冲器(121、221)的容量大,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1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2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部(70)将所述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所述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
9.一种设备管理系统(90),其管理多个设备(11、12、···)的信息,其中,
所述设备管理系统(90)具有:
信息收集系统(101),其具有数据库(130)、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以及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其中,该数据库(130)存储所述设备的信息,该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该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以及
信息发送装置(11a、21),其具有发送部(70)和发送信息生成部(60),该发送部(70)经由通信线路(95)对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或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发送所述设备的信息,该发送信息生成部(60)生成作为所述发送部(70)发送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的发送信息,
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时的写入失败率低,
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将接收到的所述设备的信息写入所述数据库时的写入失败率比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的所述写入失败率高,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1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1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信息生成部(60)根据第2种类的所述设备的信息,生成第2发送信息来作为用于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的所述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部(70)将所述第1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1接收处理部(110、210),将所述第2发送信息发送到所述第2接收处理部(120、220)。
CN201980063475.6A 2018-09-28 2019-09-24 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Active CN1127718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4368A JP6693547B2 (ja) 2018-09-28 2018-09-28 情報送信装置および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2018-184368 2018-09-28
PCT/JP2019/037340 WO2020067049A1 (ja) 2018-09-28 2019-09-24 情報送信装置および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886A true CN112771886A (zh) 2021-05-07
CN112771886B CN112771886B (zh) 2022-03-11

Family

ID=6995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3475.6A Active CN112771886B (zh) 2018-09-28 2019-09-24 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1889B2 (zh)
EP (1) EP3860137B1 (zh)
JP (1) JP6693547B2 (zh)
CN (1) CN112771886B (zh)
AU (1) AU2019347253B2 (zh)
BR (1) BR112021002296A2 (zh)
ES (1) ES2936647T3 (zh)
MX (1) MX2021001863A (zh)
PH (1) PH12021550496A1 (zh)
SG (1) SG11202102618SA (zh)
WO (1) WO20200670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25215A1 (en) * 2021-07-01 2023-01-26 Robert Bosch Gmbh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demand flexibility in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4268A (ja) * 1991-08-30 1993-03-12 Osaka Gas Co Ltd 燃焼器の監視装置
JP2006279685A (ja) * 2005-03-30 200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及び遠隔監視装置
JP2009059270A (ja) * 2007-09-03 2009-03-19 Daikin Ind Ltd 機器監視装置、包括管理装置、および異常発報先変更システム
CN103959718A (zh) * 2011-12-02 2014-07-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发送消息生成装置以及车载通信系统
WO2017112116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protocol selection for iot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0573A (en) * 1994-07-12 1997-10-21 Sybase, Inc. Method of buffering data objects in a database
US6978627B2 (en) * 2002-01-31 2005-12-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central remote controller, and facility controller
US7746887B2 (en) * 2006-04-12 2010-06-29 Siemens Industry, Inc. Dynamic value reporting for wireless automated systems
US7970928B2 (en) * 2007-12-17 2011-06-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auto-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logically located between a client and server
CN101447938A (zh) * 2008-12-08 2009-06-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质量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775658B2 (en) * 2009-03-27 2014-07-08 Wyse Technology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in remote communication
US9330560B2 (en) * 2012-05-02 2016-05-03 Flowserve Management Company Reconfigurable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66310B2 (en) * 2012-11-15 2015-02-24 Elwha Llc Redundancy for loss-tolerant data in non-volatile memory
DE112012007061B4 (de) * 2012-11-22 2016-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atensammel- und 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US9915439B2 (en) 2013-11-04 2018-03-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Remote contractor system with data analytics for identifying needed products or services
JP6341212B2 (ja) 2013-11-25 2018-06-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エッジ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68436B2 (en) * 2014-08-04 2016-06-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ource dow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ormation thereof
US10466908B2 (en) * 2015-08-25 2019-11-05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Memory system that buffers data before writing to nonvolatile memory
US20170060436A1 (en) * 2015-09-02 2017-03-0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managing a reserved high-performance memory region of a solid state drive
US10514848B2 (en) * 2015-09-28 2019-12-24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Data storage method for selectively storing data in a buffer preset in a memor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or an inherent buffer in an SSD
US11621900B2 (en) * 2015-12-23 2023-04-04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measurement reporting from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CN108700324B (zh) 2016-02-26 2019-08-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远程管理系统
CN106681654B (zh) * 2016-09-29 2019-08-27 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 映射表载入方法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JP2018064187A (ja) * 2016-10-12 2018-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643981A4 (en) * 2017-06-12 2020-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KR102398186B1 (ko) * 2017-07-03 2022-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모리 컨트롤러의 동작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4268A (ja) * 1991-08-30 1993-03-12 Osaka Gas Co Ltd 燃焼器の監視装置
JP2006279685A (ja) * 2005-03-30 200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及び遠隔監視装置
JP2009059270A (ja) * 2007-09-03 2009-03-19 Daikin Ind Ltd 機器監視装置、包括管理装置、および異常発報先変更システム
CN103959718A (zh) * 2011-12-02 2014-07-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发送消息生成装置以及车载通信系统
WO2017112116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protocol selection for iot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886B (zh) 2022-03-11
MX2021001863A (es) 2021-04-19
ES2936647T3 (es) 2023-03-21
AU2019347253B2 (en) 2022-06-02
EP3860137B1 (en) 2022-11-02
WO2020067049A1 (ja) 2020-04-02
EP3860137A4 (en) 2021-11-17
JP2020053940A (ja) 2020-04-02
US20210314679A1 (en) 2021-10-07
US11381889B2 (en) 2022-07-05
SG11202102618SA (en) 2021-04-29
BR112021002296A2 (pt) 2021-05-04
JP6693547B2 (ja) 2020-05-13
AU2019347253A1 (en) 2021-05-20
EP3860137A1 (en) 2021-08-04
PH12021550496A1 (en) 2021-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4765B2 (en) Manag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efficiency
JP550719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故障診断システム
KR101259803B1 (ko) 멀티에어컨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에러관리방법
JP5274122B2 (ja) 設備機器制御監視装置および設備機器制御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12771886B (zh) 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JP2008249233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4613690B2 (ja) 設備機器集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機器の集中管理方法
JP2016196978A (ja) 空気調和機の監視システム、モバイル端末及び空気調和機の情報収集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JP2005180870A (ja)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JP2009239511A (ja) 設備機器に関するデータ処理装置、設備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WO2022234677A1 (ja) 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20189378A1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機器管理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
WO2022085752A1 (ja) データ収集装置
JP3731120B2 (ja) 設備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機器制御装置
WO2023157267A1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EP3655709B1 (en) Rain activated fan system
JP7446162B2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628346B1 (ko) IoT 제어 및 모니터링 기능을 가진 스마트 냉동 공조 시스템
JP2021081183A (ja) 機器管理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機器管理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プログラム、または、機器管理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
JP2021081183A5 (zh)
JP2002320284A (ja) 遠隔監視装置及び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JP2023181729A (ja)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管理方法
JP2009222321A (ja)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KR20120014837A (ko) 칠러 시스템 및 그 데이터 로그 저장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