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5637A -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5637A
CN112755637A CN202011485845.6A CN202011485845A CN112755637A CN 112755637 A CN112755637 A CN 112755637A CN 202011485845 A CN202011485845 A CN 202011485845A CN 112755637 A CN112755637 A CN 112755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haft
partition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58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5637B (zh
Inventor
苟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Haochang 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nniu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nniu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nniu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58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5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5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5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5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5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03Filters in combination with devices for the removal of liquids
    • B01D36/008Means to filter or treat the separated liquid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包括有储油箱、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将壳体分为前后壳体的第一分隔板,前壳体内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油渣收纳壳体和过滤壳体,过滤壳体内设置有油渣分离转子,油渣分离导向板,油水分离器,过滤壳体与储油箱连通处设置有由油渣分离转子转速控制的间歇阀门单元,油渣收纳壳体内设置有同步工作的传送带与夹持圈,后壳体设置有传动单元,它结构紧凑,各部件工作同步,可以显著提升效率,过滤过程中全封闭,无异味飘散。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油过滤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油品来辅助设备生产,比如液压油、齿轮油、机油、润滑油等等,这些油品使用时间过长后,往往会混入诸多固体颗粒、铁屑、杂质和水份成为废油,严重影响使用性能,长时间不更换更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可是定期更换油品,又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现代工业一般采用过滤机将废油回收利用,所以基于环保和节约成本的考虑,需要一种既有固液分离功能,也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过滤设备。
在CN111995153A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环保设备”的专利,它公开了设备壳体,分流过滤网、废渣收容箱,其不足在于:1.它结构不够紧凑,占空间大,电机设置过多,不能实现各组件同步工作,效率较低;2.它使用过滤网过滤固体杂质,过滤网作为消耗品,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将壳体分为前后壳体的第一分隔板,前壳体内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油渣收纳壳体和过滤壳体,油渣收纳壳体与过滤壳体左右相邻,在壳体上或壳体内还设置有储油箱,储油箱与过滤壳体连通且位于过滤壳体上方;
过滤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油渣分离转子、油渣分离导向板、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油渣分离转子位于储油箱与过滤壳体连通处的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出渣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出油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出口与油渣收纳壳体连通,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出口通过传油单元与油水分离器连通,油水分离器的出油管和出水管分别延伸出壳体;
储油箱与过滤壳体的连通处为第一通道,在第一通道开口位置设置有由油渣分离转子转速控制的间歇阀门单元;
后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油渣分离转子、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的动力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油渣分离转子包括有若干转叶结构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入后壳体且固接有第三蜗杆,伸入后壳体的第一转轴上还固接有第四锥齿轮,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伸入过滤壳体且固定有若干转叶结构;
所述转叶结构均包括有底板和垂直于底板且固接在底板上的四个侧板,底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其中一个侧板固接在第一转轴上,随第一转轴转动,底板靠侧板的一面位于第一通道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油渣分离导向板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油渣分离导向板包括有导渣板和导油板,所述导渣板与导油板呈一定夹角固接,导渣板和导油板固接位置的中轴线位于油渣分离转子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传油单元包括有传油腔室,传油腔室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导油板出口位于与传油腔室正上方并与传油腔室连通,传油腔室内的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伸入后壳体,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结,另一端伸入传油腔室并固接有第一叶轮,传油腔室侧壁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的侧壁固接并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间歇阀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一端固接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端固结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第一拨杆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一拨杆一端可摆动与油渣分离转子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拨杆铰接,第二拨杆另一端与第三拨杆铰接,第三拨杆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固定杆上,第二固定杆一端固接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端固结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第三拨杆另一端与第四拨杆铰接,第四拨杆另一端伸入储油箱并固接有第一阀板,第四拨杆远离第一阀板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复位柱的一端,第一复位柱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复位套筒内,第一复位套筒固接在第二分隔板上,第一复位套筒和第一复位柱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油渣收纳壳体内有沿重力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的传送凸台,收纳桶的桶沿跨接在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传送凸台之间;
第一传送带绕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相对转动,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一端均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第三转轴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的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伸入后壳体内,并固接有第六锥齿轮;
第二传送带绕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相对转动,第五转轴、第六转轴一端均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第五转轴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的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伸入后壳体内,并固接有第七锥齿轮;
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接取收纳桶的夹持圈;导渣板与第二分隔板形成的导渣板出口位于夹持圈的正上方,且位于夹持圈与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之间;
所述油渣收纳壳体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合的合页门,合页门上还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圈包括有左夹持圈、右夹持圈,左夹持圈和右夹持圈一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另一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相对的侧壁上,左夹持圈和右夹持圈靠近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凸轮配合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一顶杆与第二顶杆之间有水平高度差,左夹持圈和右夹持圈的两侧壁上分别固接有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复位柱、第三复位柱的一端,第二复位柱的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复位套筒内,第二复位套筒固结在第二分隔板上,第二复位柱和第二复位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三复位柱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复位套筒内,第三复位套筒固结在油渣收纳壳体的侧壁上,第三复位柱和第三复位套筒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蜗杆固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一蜗轮啮合,第一蜗轮固接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第一传动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二蜗杆,第一传动轴上还固接有第一锥齿轮;
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固接在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第二传动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第三蜗杆与第三蜗轮啮合,第三蜗轮固接在第三传动轴的一端,第三传动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五锥齿轮,第三传动轴上还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啮合,第五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旋向相反;
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第二蜗轮固接在第四传动轴的一端,第四传动轴另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伸入油渣收纳壳体内部并与第一凸轮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桶包括有桶体,桶体的开口处固接有开合结构;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固定盘,固定盘圆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固定盘顶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通孔相切的第一滑槽,固定盘上方设置有拨盘,拨盘圆心处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拨盘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二通孔相切的第二滑槽,固定盘和拨盘之间设置有若干能组成圆盘的扇形板,圆盘的形状与固定盘和拨盘相同,扇形板远离圆心的一端与固定盘边缘齐平,扇形板靠近圆心的一端与固定盘和拨盘的轴心线对齐,扇形板底面设置有第一凸台,顶面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中,第二凸台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槽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将壳体分前后壳体,前壳体又分为过滤壳体与收纳壳体,过滤壳体内各净化组件由上至下布置,依靠重力来实现废油的流动,左边的收纳壳体可以方便的收容固体油渣,后壳体为传动单元的放置处,传动单元放置在同一壳体内,便于调整各组件同步工作,且便于后期进行维护保养。
2.本发明使用油渣分离转子,也即是筛板进行固体杂质过滤,而不是使用过滤膜,筛板只需要定期清洗,而不用频繁更换过滤膜,节约成本。
3.间歇阀门开关通过油渣分离转子的转动实现阀门的打开和关闭,通过调整油渣分离转子的转速实现流量的控制,当废油处理速度较快,可以调整油渣分离转子的转速加快,即可实现间歇阀门更频繁的打开,若调整油渣分离转子的转速变慢,则间歇阀门打开的频率也变慢,两者实现同步运动,且不需要额外动力源,不需要人为照看,节约成本。
4.传送带与夹持圈通过同一传动单元,实现了传送带与夹持圈的同步运动,当夹持圈放开上一个收纳桶时,传送带同步掉落一个新的收纳桶到夹持圈中,进行新一轮的油渣收纳,实现自动换桶功能,且同步工作效率更高。
5.过滤过程中实现全封闭,分离出的油和水分别连接储存容器,固体油渣通过收纳桶收纳,无异味飘散。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前壳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壳体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油渣分离转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间歇阀门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传送带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夹持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动力单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收纳桶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油渣收纳壳体;5.过滤壳体;6.储油箱;7.后壳体;8.油渣分离转子;9.收纳桶;10油水分离器.;11.导渣板;12.导油板;13.出油管;14.出水管;15.第一通道;16.间歇阀门单元;17.第二通道;18.第一复位套筒;19.第一传送带;20.第二传送带;21.传送凸台;22.第三转轴;23.第四转轴;24.第五转轴;25.第六转轴;26.夹持圈;27.合页门;28.把手;29.第一复位柱;30.第一复位弹簧;31.第一电机;32.第一蜗杆;33.第一蜗轮;34.第一传动轴;35.第一锥齿轮;36.第二蜗杆;37.第二锥齿轮;38.第二传动轴;39.第三锥齿轮;40.第四锥齿轮;41.第三蜗杆;42.第三蜗轮;43.第三传动轴;44.第四锥齿轮;45.第五锥齿轮;46.第六锥齿轮;47.第七锥齿轮;48.第二蜗轮;49.第四传动轴;50.第一凸轮;51.左夹持圈;52.右夹持圈;53.桶体;54.固定盘;55.扇形板;56.拨盘;57.第二复位套筒;58.第二复位柱;59.第二复位弹簧;60.传油腔室;61.第一叶轮;62.第二转轴;60.第三复位套筒;61.第三复位柱;62.第三复位弹簧;
8a.第一转轴;8b.底板;8c.侧板;8d.过滤孔;
16a.第一固定杆;16b.第一拨杆;16c.第二拨杆;16d.第三拨杆;16e.第二固定杆;16f.第四拨杆;16g.第一阀板;
51a.第一顶杆;52a.第二顶杆;
54a.第一滑槽;54b.第一通孔;55a.第一凸台;55b.第二凸台;56a.第二滑槽;56b.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将壳体1分为前后壳体的第一分隔板2,前壳体内通过第二分隔板3分隔为油渣收纳壳体4和过滤壳体5,油渣收纳壳体4与过滤壳体5左右相邻,在壳体1上或壳体1内还设置有储油箱6,储油箱6与过滤壳体5连通且位于过滤壳体5上方;
过滤壳体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油渣分离转子8、油渣分离导向板、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10,油渣分离转子8位于储油箱6与过滤壳体5连通处的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11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8出渣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12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8出油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11出口与油渣收纳壳体4连通,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12出口通过传油单元与油水分离器10连通,油水分离器10的出油管13和出水管14分别延伸出壳体1;
储油箱6与过滤壳体5的连通处为第一通道15,在第一通道15开口位置设置有由油渣分离转子8转速控制的间歇阀门单元16;
后壳体7内设置有驱动油渣分离转子8、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10的动力单元。
该实施例中,动力单元开启后,油渣分离转子转动,使间歇阀门单元打开,废油受重力影响,从储油箱内流入油渣分离转子中,油渣分离转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对废油进行固液分离,废油中的固体颗粒、杂质通过导渣板进入油渣收容壳体,废油中液体部分通过导油板进入传油单元,再由传油单元将废油送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最后油水分别从出油管、出水管排出,本发明具备复合过滤功能,且结构简洁,故障率低,便于维护。
如图4所示,所述油渣分离转子8包括有若干转叶结构和第一转轴8a,第一转轴8a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第一转轴8a的一端伸入后壳体7且同时固接有第四锥齿轮40与第三蜗杆41,第一转轴8a的另一端伸入过滤壳体5且固定有若干转叶结构;
所述转叶结构均包括有底板8b和垂直于底板且固接在底板上的四个侧板8c,底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8d,其中一个侧板8c固接在第一转轴上,随第一转轴8a转动,底板8b靠侧板8c的一面位于第一通道15正下方。
该实施例中,废油由储油箱下方的第一通道流出后,流入由底板和侧板组成的转叶结构的凹槽之中,此时底板和侧板组成的凹槽开口朝上,废油中的液体直接从底板若干过滤孔中流出,通过导油板流向传油单元,而废油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则被侧板挡住,转叶结构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当该转叶结构转动到过6点钟方向后,此时底板和侧板组成的凹槽变成开口朝下,重力作用下,凹槽内的固体颗粒和杂质掉落到导渣板上,然后落入油渣收纳壳体,此结构抛弃了传统的过滤膜而采用了筛板,所以不需要频繁更换过滤膜,只需要定期清洗筛板即可,节约了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油渣分离导向板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油渣分离导向板包括有导渣板11和导油板12,所述导渣板11与导油板12呈一定夹角固接,导渣板11和导油板12固接位置的中轴线位于油渣分离转子8的正下方。
该实施例中,导渣板和导油板固接位置位于油渣分离转子的正下方,导渣板和导油板呈夹角设置,通向不同单元。
如图1所示,所述传油单元包括有传油腔室60,传油腔室60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导油板12出口位于与传油腔室60正上方并与传油腔室60连通,传油腔室60内的第一分隔板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62,第二转轴62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后壳体7,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结,另一端伸入传油腔室60并固接有第一叶轮61,传油腔室60侧壁与第二通道17连通,第二通道17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10的侧壁固接并连通。
该实施例中,导油板出口位于传油腔室正上方,废油固液分离后的油水液体进入传油腔室,经过第一叶轮施加一定压力输送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
如图5所示,所述间歇阀门单元16包括第一固定杆16a,第一固定杆16a一端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固结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一拨杆16b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一固定杆16a上,第一拨杆16b一端可摆动与油渣分离转子8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拨杆16c铰接,第二拨杆16c另一端与第三拨杆16d铰接,第三拨杆16d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固定杆16e上,第二固定杆16e一端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固结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三拨杆16d另一端与第四拨杆16f铰接,第四拨杆16f另一端伸入储油箱6并固接有第一阀板16g,第四拨杆16f远离第一阀板16g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复位柱29的一端,第一复位柱29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复位套筒18内,第一复位套筒18固接在第二分隔板3上,第一复位套筒18和第一复位柱29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30。
该实施例中,油渣分离转子转动时,转叶结构会拨动第一拨杆,第一拨杆绕第一固定杆产生相对转动,第一拨杆拉动第二拨杆,第二拨杆拉动第三拨杆,第三拨杆往一侧拉动第四拨杆的同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第四拨杆拉动第一阀板,第一通道打开,废油流出,当油渣分离转子转到一定角度时,又远离第一拨杆,第一复位弹簧释放压力推动第一复位柱运动,第一复位柱将第三拨杆推回原位置,第三拨杆带动第一拨杆、第二拨杆、第四拨杆归位,第一阀板关闭,此结构不需要额外动力,结构简洁,节约能源。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所述油渣收纳壳体4内有沿重力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9和第二传送带20,第一传送带19和第二传送带20上均设置有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的传送凸台21,收纳桶9的桶沿跨接在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的传送凸台21之间;
第一传送带19绕第三转轴22、第四转轴23相对转动,第三转轴22、第四转轴23一端均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三转轴22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的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后壳体7内,并固接有第六锥齿轮46;
第二传送20带绕第五转轴24、第六转轴25相对转动,第五转轴24、第六转轴25一端均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五转轴24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的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后壳体7内,并固接有第七锥齿轮47;
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接取收纳桶9的夹持圈26;导渣板11与第二分隔板3形成的导渣板11出口位于夹持圈26的正上方,且位于夹持圈26与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之间;
所述油渣收纳壳体4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合的合页门27,合页门上还设置有把手28。
该实施例中,油渣收纳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固体垃圾的收纳桶,该收纳桶通过夹持圈夹持,放置于导渣板出口的正下方,收纳桶上方还设置若干预备收纳桶,预备收纳桶悬挂于第一第二传送带上,当动力单元传递动力时,上方第一第二传送带的转轴转动,传送带上的预备收纳桶将往下运动,而下方的夹持圈也缓缓打开,当齿轮组转动到设定圈数时,夹持圈完全打开,收纳桶将掉落到油渣收纳壳体的底部,由工作人员打开合页门,将收纳桶取走,而上方的传送带上的预备收纳桶也将同步掉落,此时夹持圈重新复位合拢,预备收纳桶落入已经空置的夹持圈内,进行新一轮的固体油渣收纳,此结构可以容纳多个预备收纳桶,具备自动更换收纳桶的功能,传送带和夹持圈通过同一动力传动,实现同步工作,效率更高。
如图7所示,所述夹持圈26包括有左夹持圈51、右夹持圈52,左夹持圈51和右夹持圈52一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左夹持圈51和右夹持圈52靠近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凸轮50配合的第一顶杆51a、第二顶杆52a,第一顶杆51a与第二顶杆52a之间有水平高度差,左夹持圈51和右夹持圈52的两侧壁上分别固接有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复位柱58、第三复位柱61的一端,第二复位柱58的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复位套筒57内,第二复位套筒57固结在第二分隔板3上,第二复位柱58和第二复位套筒57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59,第三复位柱61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复位套筒60内,第三复位套筒60固结在油渣收纳壳体4的侧壁上,第三复位柱61和第三复位套筒6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62。
该实施例中,左右夹持圈为可左右滑动开合的两个半圈,当动力单元传递动力时,第一凸轮转动,齿轮组转动设定圈数时,第一凸轮此时转动到长边,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向两侧推动,继而带动左右夹持圈向两边分开的同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位于夹持圈中的收纳桶将掉落,当第一凸轮转动到短边时,第二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释放压力,推动第二复位柱、第三复位柱,第二复位柱、第三复位柱将左右夹持圈推回原位,接住下一个收纳桶。
如图8所示,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31,第一蜗杆32固接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一蜗轮33啮合,第一蜗轮33固接在第一传动轴34的一端,第一传动轴34另一端固接有第二蜗杆36,第一传动轴34上还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5;
第一锥齿轮35与第二锥齿轮37啮合,第二锥齿轮37固接在第二传动轴38的一端,第二传动轴38另一端固接有第三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39与第四锥齿轮40啮合,第三蜗杆41与第三蜗轮42啮合,第三蜗轮42固接在第三传动轴43的一端,第三传动轴43另一端固接有第五锥齿轮45,第三传动轴43上还设置有第四锥齿轮44,第四锥齿轮44第六锥齿轮46啮合,第五锥齿轮45与第七锥齿轮47啮合,第六锥齿轮46与第七锥齿轮47旋向相反;
第二蜗杆36与第二蜗轮48啮合,第二蜗轮48固接在第四传动轴49的一端,第四传动轴49另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油渣收纳壳体4内部并与第一凸轮50固接。
该实施例中,第一电机直接传动传油单元的第一叶轮,然后通过第一蜗轮蜗杆产生减速传动比,减速的传动给油渣分离转子,又通过第二蜗轮蜗杆产生二次减速传动比,传动给第一第二传送带,通过第三蜗轮蜗杆也产生二次减速传动比,传动给第一凸轮,工作人员可通过改变各个齿轮的齿数以获得不同转速,以适应不同的过滤情况,第一叶轮、油渣分离转子、第一第二传送带和第一凸轮获得的转速成比减少,其中第一第二传送带和第一凸轮的转速比相同。
如图9所示,所述收纳桶9包括有桶体53,桶体的开口处固接有开合结构;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固定盘54,固定盘54圆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54b,固定盘54顶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通孔54b相切的第一滑槽54a,固定盘54上方设置有拨盘56,拨盘56圆心处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4b对应的第二通孔56b,拨盘56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二通孔56b相切的第二滑槽56a,固定盘54和拨盘56之间设置有若干能组成圆盘的扇形板55,圆盘的形状与固定盘54和拨盘56相同,扇形板55远离圆心的一端与固定盘54边缘齐平,扇形板55靠近圆心的一端与固定盘54和拨盘56的轴心线对齐,扇形板55底面设置有第一凸台55a,顶面设置有第二凸台55b,第一凸台55a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54a中,第二凸台55b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槽56a中。
该实施例中,装有固体油渣的收纳桶掉落到油渣收纳壳体底部时,工作人员打开合页门,取出收纳桶时通过用手转动拨盘,拨盘带动扇形板旋转,扇形板就会旋转的将收纳桶的开口关闭,阻止固体油渣的异味飘散。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将壳体(1)分为前后壳体的第一分隔板(2),前壳体内通过第二分隔板(3)分隔为油渣收纳壳体(4)和过滤壳体(5),油渣收纳壳体(4)与过滤壳体(5)左右相邻,在壳体(1)上或壳体(1)内还设置有储油箱(6),储油箱(6)与过滤壳体(5)连通且位于过滤壳体(5)上方;
过滤壳体(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油渣分离转子(8)、油渣分离导向板、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10),油渣分离转子(8)位于储油箱(6)与过滤壳体(5)连通处的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11)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8)出渣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12)入口位于油渣分离转子(8)出油口下方,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渣板(11)出口与油渣收纳壳体(4)连通,油渣分离导向板的导油板(12)出口通过传油单元与油水分离器(10)连通,油水分离器(10)的出油管(13)和出水管(14)分别延伸出壳体(1);
储油箱(6)与过滤壳体(5)的连通处为第一通道(15),在第一通道(15)开口位置设置有由油渣分离转子(8)转速控制的间歇阀门单元(16);
后壳体(7)内设置有驱动油渣分离转子(8)、传油单元和油水分离器(10)的动力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分离转子(8)包括有若干转叶结构和第一转轴(8a),第一转轴(8a)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第一转轴(8a)的一端伸入后壳体(7)且固接有第三蜗杆(41),伸入后壳体(7)的第一转轴上(8a)还固接有第四锥齿轮(40),第一转轴(8a)的另一端伸入过滤壳体(5)且固定有若干转叶结构;
所述转叶结构均包括有底板(8b)和垂直于底板(8b)且固接在底板(8b)上的四个侧板(8c),底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8d),其中一个侧板(8c)固接在第一转轴(8a)上,随第一转轴(8a)转动,底板(8b)靠侧板(8c)的一面位于第一通道(15)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分离导向板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油渣分离导向板包括有导渣板(11)和导油板(12),所述导渣板(11)与导油板(12)呈一定夹角固接,导渣板(11)和导油板(12)固接位置的中轴线位于油渣分离转子(8)的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油单元包括有传油腔室(60),传油腔室(60)一侧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侧固接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导油板(12)出口位于与传油腔室(60)正上方并与传油腔室(60)连通,传油腔室(60)内的第一分隔板(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62),第二转轴(62)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后壳体(7),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结,另一端伸入传油腔室(60)并固接有第一叶轮(61),传油腔室(60)侧壁与第二通道(17)连通,第二通道(17)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10)的侧壁固接并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阀门单元(16)包括第一固定杆(16a),第一固定杆(16a)一端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固结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一拨杆(16b)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一固定杆(16a)上,第一拨杆(16b)一端可摆动与油渣分离转子(8)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拨杆(16c)铰接,第二拨杆(16c)另一端与第三拨杆(16d)铰接,第三拨杆(16d)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固定杆(16e)上,第二固定杆(16e)一端固接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固结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三拨杆(16d)另一端与第四拨杆(16f)铰接,第四拨杆(16f)另一端伸入储油箱(6)并固接有第一阀板(16g),第四拨杆(16f)远离第一阀板(16g)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复位柱(29)的一端,第一复位柱(29)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复位套筒(18)内,第一复位套筒(18)固接在第二分隔板(3)上,第一复位套筒(18)和第一复位柱(29)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收纳壳体(4)内有沿重力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9)和第二传送带(20),第一传送带(19)和第二传送带(20)上均设置有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的传送凸台(21),收纳桶(9)的桶沿跨接在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的传送凸台(21)之间;
第一传送带(19)绕第三转轴(22)、第四转轴(23)相对转动,第三转轴(22)、第四转轴(23)一端均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三转轴(22)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的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后壳体(7)内,并固接有第六锥齿轮(46);
第二传送(20)带绕第五转轴(24)、第六转轴(25)相对转动,第五转轴(24)、第六转轴(25)一端均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第五转轴(24)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的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后壳体(7)内,并固接有第七锥齿轮(47);
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接取收纳桶(9)的夹持圈(26);导渣板(11)与第二分隔板(3)形成的导渣板(11)出口位于夹持圈(26)的正上方,且位于夹持圈(26)与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之间;
所述油渣收纳壳体(4)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合的合页门(27),合页门上还设置有把手(2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圈(26)包括有左夹持圈(51)、右夹持圈(52),左夹持圈(51)和右夹持圈(52)一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上,另一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与第一分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左夹持圈(51)和右夹持圈(52)靠近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凸轮(50)配合的第一顶杆(51a)、第二顶杆(52a),第一顶杆(51a)与第二顶杆(52a)之间有水平高度差,左夹持圈(51)和右夹持圈(52)的两侧壁上分别固接有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复位柱(58)、第三复位柱(61)的一端,第二复位柱(58)的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复位套筒(57)内,第二复位套筒(57)固结在第二分隔板(3)上,第二复位柱(58)和第二复位套筒(57)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59),第三复位柱(61)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复位套筒(60)内,第三复位套筒(60)固结在油渣收纳壳体(4)的侧壁上,第三复位柱(61)和第三复位套筒(6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6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31),第一蜗杆(32)固接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一蜗轮(33)啮合,第一蜗轮(33)固接在第一传动轴(34)的一端,第一传动轴(34)另一端固接有第二蜗杆(36),第一传动轴(34)上还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5);
第一锥齿轮(35)与第二锥齿轮(37)啮合,第二锥齿轮(37)固接在第二传动轴(38)的一端,第二传动轴(38)另一端固接有第三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39)与第四锥齿轮(40)啮合,第三蜗杆(41)与第三蜗轮(42)啮合,第三蜗轮(42)固接在第三传动轴(43)的一端,第三传动轴(43)另一端固接有第五锥齿轮(45),第三传动轴(43)上还设置有第四锥齿轮(44),第四锥齿轮(44)第六锥齿轮(46)啮合,第五锥齿轮(45)与第七锥齿轮(47)啮合,第六锥齿轮(46)与第七锥齿轮(47)旋向相反;
第二蜗杆(36)与第二蜗轮(48)啮合,第二蜗轮(48)固接在第四传动轴(49)的一端,第四传动轴(49)另一端穿过第一分隔板(2),伸入油渣收纳壳体(4)内部并与第一凸轮(50)固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桶(9)包括有桶体(53),桶体的开口处固接有开合结构;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固定盘(54),固定盘(54)圆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54b),固定盘(54)顶面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通孔(54b)相切的第一滑槽(54a),固定盘(54)上方设置有拨盘(56),拨盘(56)圆心处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4b)对应的第二通孔(56b),拨盘(56)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二通孔(56b)相切的第二滑槽(56a),固定盘(54)和拨盘(56)之间设置有若干能组成圆盘的扇形板(55),圆盘的形状与固定盘(54)和拨盘(56)相同,扇形板(55)远离圆心的一端与固定盘(54)边缘齐平,扇形板(55)靠近圆心的一端与固定盘(54)和拨盘(56)的轴心线对齐,扇形板(55)底面设置有第一凸台(55a),顶面设置有第二凸台(55b),第一凸台(55a)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54a)中,第二凸台(55b)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槽(56a)中。
CN202011485845.6A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Active CN112755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5845.6A CN112755637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5845.6A CN112755637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5637A true CN112755637A (zh) 2021-05-07
CN112755637B CN112755637B (zh) 2022-04-01

Family

ID=75695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5845.6A Active CN112755637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563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01049A1 (en) * 1989-04-25 1990-10-25 Hisashi Yano Oil filter
CN203886281U (zh) * 2014-06-10 2014-10-22 宁波市鄞州一滴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净化装置的带有除渣功能的调节池
CN205907242U (zh) * 2016-06-29 2017-01-25 自贡市华尔美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油渣分离器
CN207356712U (zh) * 2017-10-26 2018-05-15 齐齐哈尔齐三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装置
CN207928776U (zh) * 2018-01-12 2018-10-02 重庆泰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油分离系统
CN207986756U (zh) * 2018-01-15 2018-10-19 天津科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CN109047270A (zh) * 2018-06-21 2018-12-21 冯丹 一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01049A1 (en) * 1989-04-25 1990-10-25 Hisashi Yano Oil filter
CN203886281U (zh) * 2014-06-10 2014-10-22 宁波市鄞州一滴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净化装置的带有除渣功能的调节池
CN205907242U (zh) * 2016-06-29 2017-01-25 自贡市华尔美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油渣分离器
CN207356712U (zh) * 2017-10-26 2018-05-15 齐齐哈尔齐三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装置
CN207928776U (zh) * 2018-01-12 2018-10-02 重庆泰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油分离系统
CN207986756U (zh) * 2018-01-15 2018-10-19 天津科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油水分离过滤装置
CN109047270A (zh) * 2018-06-21 2018-12-21 冯丹 一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5637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90589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用过滤净化装置
CN211097866U (zh) 一种厨房垃圾粉碎固液分离装置
CN113332783B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用固液分离设备
CN211099264U (zh) 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粉碎机
CN112755637B (zh) 一种复合式废油过滤设备
CN113083516A (zh) 一种防堵塞的自动排渣离心机
CN2180112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排泥装置
CN210186568U (zh) 一种废水过滤净化装置
CN115155132A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设备
CN213738650U (zh) 一种震动式便于分离污水杂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222680U (zh) 一种污水迅速分离处理的洗煤排料装置
CN218392545U (zh) 一种金属表面清洗废油回收装置
CN218130264U (zh) 一种餐厨垃圾全自动分选机
CN220530870U (zh) 一种石油钻井用滤砂结构
CN220677105U (zh) 一种集高效旋风收尘的气箱式袋式收尘器
CN217794873U (zh) 一种过滤机
CN217051912U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116236839B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87814U (zh) 一种防堵塞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7702558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加工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13895382U (zh) 一种具有吸附异味功能的油水分离器
CN220572822U (zh) 一种工业污水收集装置
CN215627143U (zh) 一种生产车间的排污装置
CN220090722U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2153879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8

Address after: 063600 Le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Applicant after: Tangshan Haochang 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84 3-9, building 1, 101 Cuibai Road, Chunhui road street, Dadukou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HUANN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posite waste oil filtration equip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1

Pledgee: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Co.,Ltd. Leting County Branch

Pledgor: Tangshan Haochang Ji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821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