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991A -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991A
CN112751991A CN201911038236.3A CN201911038236A CN112751991A CN 112751991 A CN112751991 A CN 112751991A CN 201911038236 A CN201911038236 A CN 201911038236A CN 112751991 A CN112751991 A CN 112751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unit
mark
light
light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82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1991B (zh
Inventor
周凯伦
吴炳
李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82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1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1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1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和一感光组件。所述镜头包括一镜筒,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以及至少一遮光标识,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其中所述遮光标识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遮光标识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摄像模组,尤其涉及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摄像装置成为电子终端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于满足使用者对拍摄影像的需求。阵列式摄像模组通常包含有至少两个摄像模组,根据不同的拍照需求进行不同功能的摄像模组的组合,实现在变焦拍摄、大视场拍摄等方面比单镜头摄像有更优秀的表现,成为当下及未来的热门应用。
目前,阵列式摄像模组通常包含有长焦摄像模组、广角摄像模组、普通模组等,比如常见的双摄模组采用长焦模组与广角模组组成。单个电子终端上配备阵列摄像模组,摄像模组数量的增加和新功能摄像模组的加入,对摄像模组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和组装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摄像模组的视场角大,由于光线的倾斜度大引起的场曲畸变较大,比如130°的视场角的镜头,畸变大于10%。在利用现有棋盘式的标板拍照测试时,广角摄像模组在测试解像力时大畸变引起常规CTF标板四角解像力难以测试,即广角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受畸变影响外围测试直线弯曲严重。在利用现有刃边处理的算法进行计算时,误差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整体解像能力不良,通常采用软件来进行畸变校正。一方面,随着广角摄像模组的视场角越来越大,而软件可调整的畸变范围有限,难以满足超过110°的视场角产生的畸变校正。另一方面,软件畸变校正在调整区域会存在损失像素的问题,软件校正需要处理的图像数据量非常大,所需要的硬件要求也非常高。
为解决广角摄像模组的畸变问题,从光学系统的本身改进出发,采用自由曲面光学镜片来替换对镜头中的其中至少一个普通光学镜片,利用自由曲面的设计自由度来进行光学系统的光路设计,减少大广角带来的畸变影响,以便提高光学系统的技术参数。由于自由曲面光学镜片为非旋转对称体,因此在自由曲面光学镜片被安装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自由曲面光学镜片形成的有效成像区域对应到感光芯片的成像区域。带有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镜头在组装时很难观察到自由曲面的有效成像区域方向,从而给组装带来难度。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再被组装过程中,由于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存在,不仅需要在平面方向的移动和倾斜,还需要根据有效成像区域与所述感光芯片的成像区域对应,因而需要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调整。现有技术的带有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镜头的组装速度受限于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位置调整,难以提高组装速度。
另一方面,对于能够自动对焦的摄像模组,即带有马达的摄像模组,在现有的普通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马达先与镜头进行定高锁附,在主动对焦过程中,设备夹持马达与镜头整体,与感光组件进行调整。而当设置有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镜头仍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组装时,在旋转调整后,容易导致马达外壳与线路板错位,从而造成摄像模组的外观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为带有标记的镜头,以标识出所述镜头形成的一成像面位置,有利于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在所述镜头的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设置标记,其中所述标记可被视觉识别,以便根据所述标记的位置识别出所述镜头的所述成像面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包括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通过标识的方式识别出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一有效径部,以便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组装所述镜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包括一遮挡标识,其中所述遮挡标识被设置于所述镜头的一第二镜片单元或被设置于所述镜头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由所述遮挡标识的位置识别出所述镜头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以便基于所述有效径组装所述镜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在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外以涂黑、镀黑或者贴附黑色可识别的标记的方式形成所述标记元件,以便通过机器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遮挡标识被设置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由所述遮挡标识可遮挡所述有效径部外的杂散光,有利于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结构部的外侧设置具有遮光性能的所述遮挡标识,通过所述遮挡标识识别所述镜头形成的所述成像面的位置和形状,并且由所述遮挡标识遮挡进入到所述镜筒内的杂散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标识出所述有效径部,有利于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工艺步骤,实现带第一镜片单元的摄像模组的快速组装,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生产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通过所述遮挡标识定向地组装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马达,以使得所述镜头与马达方向相适应,使模组的外观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简化了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校正的过程,利用光学系统本身的调整,减少畸变的设计,使得摄像模组图像校正过程的计算量和图像损失减少。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遮挡标识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有利于视觉识别设备根据所述遮挡标识的位置定位识别所述镜头,有利于组装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镜头表面通在特定位置涂黑的方式形成所述遮挡标识,简化了所述镜头的加工和制造流程。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镜头,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以及
至少一遮光标识,其中所述遮光标识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遮光标识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标识包括一遮光部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通光孔,其中所述通光孔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通光孔对应于所述有效径部,其中所述遮光部为黑色遮光材料,以遮挡进入到所述结构部的杂散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基于所述有效径部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遮光部被涂覆于所述结构部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基于所述有效径部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遮光部被贴附于所述结构部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具有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内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被以对应于所述结构部的方式涂覆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被涂覆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镜片安装腔,其中所述遮光标识为一遮光垫片,其中所述遮光标识、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所述镜筒主体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摄像模组,包括:
一感光组件;和
一镜头,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其中所述镜头进一步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以及
至少一遮光标识,其中所述遮光标识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遮光标识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一感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在所述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形成一成像面,基于所述成像面的位置和角度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镜头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镜筒基于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被定向地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成像区域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以使得所述成像面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成像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马达和马达外壳,其中所述镜筒基于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被所述马达定向地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成像区域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马达外壳,以使得所述成像面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成像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标识包括一遮光部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通光孔,其中所述通光孔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通光孔对应于所述有效径部,其中所述遮光部为黑色遮光材料,以所述遮光部遮挡进入到所述结构部的杂散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基于所述有效径部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遮光部被涂覆于所述结构部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镜片安装腔,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所述第二镜片单元以及所述遮光标识被所述镜筒主体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整体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一镜头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镜头的一第二镜片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镜头形成的成像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C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2A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10、一感光组件20以及一镜头固定装置30,其中所述镜头10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所述感光组件20在通电情况下由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基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光学成像性能将所述镜头1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所述镜头10具有标识功能,其中所述镜头10基于所述镜头10的标识位置被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镜头1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
所述镜头10对投射到所述感光组件20所述摄像模组视场范围内的成像光线校正对应的畸变,所述镜头10在对应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位置处形成一成像面101,其中所述成像面101的形状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成像区域相适应,以通过所述镜头10校正的方式修正所述摄像模组的场曲畸变。换言之,所述镜头10在被安装时,所述镜头10被以其成像面101形状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成像区域形状的方式由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固定所述感光组件20。
如图2A所示,所述镜头10包括一镜筒11、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以及至少一遮挡标识14,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被依次排列地布置于所述镜筒11,由所述镜筒11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所述遮挡标识14被用以标识出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通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定向地固定所述镜头10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即根据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固定所述镜头10的所述镜筒11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当所述镜头10被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后,所述遮挡标识14位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的特定位置处,以便通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在所述镜筒11的布置方式与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有关。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被布置在所述镜筒11的最外侧,即外界光线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入射至所述镜筒11。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被布置在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的内侧;或者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被布置在任意两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之间。换言之,所述镜筒11最外侧的镜片为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包括一有效径部121和结构部122,其中所述有效径部121位于所述结构部122的内侧,其中外界光线经由所述有效径部121到达所述成像面101,外界光线经由所述结构部122达到所述成像面101的外侧。简言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对应于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区域位置。相应地,所述遮挡标识14被用于标识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的位置和形状。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沿光轴方向的投影为矩形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10的所述遮挡标识14为设置于所述自由光学镜片12的所述结构部122的黑色涂层,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可被视觉识别以便根据所述遮挡标识14的形状识别出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换言之,所述遮挡标识14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外,由所述遮挡标识14标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并基于可视觉识别的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和形状确认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进一步具有一内侧面123和一外侧面124,其中所述内侧面123朝向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方向,所述外侧面124背对于所述内侧面123朝向于外界光入射的方向。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内侧面123。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遮挡标识14还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外侧面124。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内侧面123和/或所述外侧面124为自由曲面,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为非旋转对称体。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黑色涂层,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通过涂覆黑色遮光材料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遮光涂层;或者所述遮挡标识14通过镀黑色遮光膜的方式在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内侧面123或所述外侧面124形成所述黑色涂层。
相应地,所述遮挡标识14包括一遮光部141和进一步设有一通光孔142,其中所述通光孔142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141的内侧。所述通光孔142的形状适配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的形状,并且所述通光孔142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有效径部121的尺寸,以避免所述遮光部141遮挡进入到所述有效径部121的光线。
所述遮挡标识14的所述遮光部14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结构部122,借以遮挡外界光线从所述结构部122进入到所述镜筒11,从而减少杂散光对所述摄像模组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可被视觉识别,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的整体形状特征或者所述遮挡标识14的部分结构形状特征等标识出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示例性的,通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的所述通光孔142的位置、形状或者所述遮光部141的内侧边缘等作为定位视觉识别对象,并以所述定位视觉识别对象为基准识别出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设置所述遮挡标识14,藉由所述遮挡标识14标记所述有效径部121。因此,通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可对应地得到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感光组件20包括一线路板21、一感光元件22、一镜座23以及至少一滤光片24,其中所述感光元件22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1,其中所述镜座23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1,所述滤光片24被贴附于所述镜座23。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根据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所述镜座23。所述感光组件20的所述感光元件22具有一感光成像区221和一非感光成像区222,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形状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形状相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位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成像面101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尺寸,以便充分利用所述感光元件22以及预留一定的调整余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为非圆形区域,即所述镜头10修正所述摄像模组的场曲畸变,而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22上表面的区域为非旋转对称的形状。由于所述镜头10的所述镜筒11为旋转对称体,当所述镜头10在被转动时,所述镜头10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成像面101随所述镜头10的转动而转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为旋转对称体,因此,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在被转动的情况下不影响所述成像面101位置的变化。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为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22形状的矩形面。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形状与所述镜头10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光学特性有关,即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形状。
当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被调试以固定时,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101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成像区域221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或调整所述感光组件20,以使得所述成像面101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具体而言,在所述摄像模组组装的过程中,所述感光组件20被点亮,其中所述感光组件20被固定,调整和固定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20位置;或者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被固定,调整和固定所述感光组件20相对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的位置。组装设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根据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确定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位置和形状。在所述感光组件20被点亮的状态下,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的位置,调整所述感光组件20和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10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为非旋转对称体。因此,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或所述感光组件20的shift和title,即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平移,Z轴方向上的倾斜,以使得所述镜头10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感光元件22,所述镜头10的光心处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中心位置。此外,在主动对焦过程中还需要考虑rotation,即要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形状相适应,由组装设备对所述感光组件20或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调整,以保障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当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为矩形时,通过调试以使得所述成像面101的长边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长边对应,所述成像面101的短边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短边对应。优选地,所述镜头10基于可视觉识别的所述遮挡标识14被定向地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并且当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调整和安装时,可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如图2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所述摄像模组还可以被实施为能够自动对焦的摄像模组,即带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相应地,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10、一感光组件20、至少一马达40和一马达外壳50,其中所述镜头10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马达40,由所述马达40基于所述马达外壳50驱动所述镜头10的移动,以调整所述镜头10的焦点位置。
所述镜头10被所述马达40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50,由所述马达外壳50固定所述镜头10于所述感光组件20。在所述镜头10被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50时,所述镜头10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被所述马达40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马达外壳。当所述镜头10被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50后,由所述马达外壳50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被调整而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时,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并且所述马达外壳50适应于所述感光组件20。换言之,当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成像区221时,所述马达外壳5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时,其中所述马达外壳50被固定的位置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20,避免所述马达外壳5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所述线路板21错位,而造成所述摄像模组的外观不良。
如图3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1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镜筒11包括一镜筒主体111和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一镜片安装腔112,其中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被所述镜筒主体111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112。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被安装于所述镜筒11的所述镜片安装腔112后,基于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设置所述遮挡标识14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外侧面124,以便基于视觉识别出的所述遮挡标识14确定出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镜筒11的所述镜筒主体111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上端部1111和自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镜筒下端部1112,其中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界定所述镜筒11的一上端开口1113,所述镜筒下端部1112界定所述镜筒11的一下端开口1114,其中所述镜片安装腔112连通所述上端开口1113和所述下端开口1114。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7A至图7C示出了所述镜头10的另外几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A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10A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A包括一镜筒11A、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A、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A以及至少一遮挡标识14A,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A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A被依次排列地设置于所述镜筒11A,由所述镜筒11A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A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A的所述遮挡标识14A,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A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借以所述遮挡标识14A确定所述镜头10A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A包括一有效径部121A和结构部122A,其中所述有效径部121A位于所述结构部122A的内侧,其中外界光线经由所述有效径部121A到达所述成像面101,外界光线经由所述结构部122A达到所述成像面101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A被设置于所述镜头10A的至少一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由所述遮挡标识14A标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A的所述有效径部121A。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A的内侧,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A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A内侧的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
相应地,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设有第一表面131A和一第二表面132A,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31A朝向于所述感光组件20A,所述第二表面132A被对于所述第一表面131A朝向于外界光入射方向。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的所述第一表面131A。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遮挡标识14A还可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32A。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A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的黑色涂层,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A通过涂覆黑色遮光材料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的遮光涂层;或者所述遮挡标识14A通过镀黑色遮光膜的方式在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的所述第一表面131A或所述第二表面132A形成所述黑色涂层。
相应地,所述遮挡标识14A包括一遮光部141A和进一步设有一通光孔142A,其中所述通光孔142A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141A的内侧。所述通光孔142A的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A的所述有效径部121A,并且所述通光孔142A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有效径部121A的尺寸,以避免所述遮光部141A遮挡进入到所述有效径部121A的光线。
所述遮挡标识14A的所述遮光部141A对应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的所述结构部122A,借以遮挡外界光线从所述结构部122A进入到所述镜筒11A,从而减少杂散光对所述摄像模组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A可被视觉识别,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A的整体形状特征或者所述遮挡标识14A的部分结构形状特征等标识出所述镜头10A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示例性的,通光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A,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A的所述通光孔142A的位置、形状或者所述遮光部141A的内侧边缘等作为定位视觉识别对象,并以所述定位视觉识别对象为基准识别出所述镜头10A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的所述有效径部121A设置所述遮挡标识14A,藉由所述遮挡标识14A标记所述有效径部121A。因此,通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A,可对应地得到所述镜头10A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如图7B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10B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B包括一镜筒11B、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B、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B以及至少一遮挡标识14B,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B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B被依次排列地设置于所述镜筒11B,由所述镜筒11B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B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B。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B的所述遮挡标识14B,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B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B或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B,借以所述遮挡标识14B确定所述镜头10B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B具有遮光功能的黑色贴附材料,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B被贴附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B或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B。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B包括一有效径部121B和结构部122B,其中所述有效径部121B位于所述结构部122B的内侧,其中外界光线经由所述有效径部121B到达所述成像面101,外界光线经由所述结构部122B达到所述成像面101的外侧。
相应地,所述遮挡标识14B包括一遮光部141B和进一步设有一通光孔142B,其中所述通光孔142B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141B的内侧。所述通光孔142B的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B的所述有效径部121B,并且所述通光孔142B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有效径部121B的尺寸,以避免所述遮光部141B遮挡进入到所述有效径部121B的光线。
如图7C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10C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C包括一镜筒11C、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C、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C以及至少一遮挡标识14C,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C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C被依次排列地设置于所述镜筒11C,由所述镜筒11C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C。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C的所述遮挡标识14C,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C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C内,借以所述遮挡标识14C确定所述镜头10C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镜筒11C包括一镜筒主体111C和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1C的一镜片安装腔112C,其中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C、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以及所述遮挡标识14C被所述镜筒主体111C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112C。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包括一有效径部121C和结构部122C,其中所述有效径部121C位于所述结构部122C的内侧,其中外界光线经由所述有效径部121C到达所述成像面101,外界光线经由所述结构部122C达到所述成像面101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3C适配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有效径部121C,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3C可被视觉识别,以便根据视觉识别的所述遮挡标识13C确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有效径部121C的形状和位置,进而确定出所述镜头10C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C可以但不限于一遮光垫片,其中所述遮挡标识14C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C之间,或者所述遮挡标识14C位于任意两第二镜片单元13C之间。所述遮挡标识14C具有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有效径部121C相对应的结构或形状特征,以便由所述遮挡标识13C标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有效径部121C的位置和形状。
相应地,所述遮挡标识14C包括一遮光部141C和进一步设有一通光孔142C,其中所述通光孔142C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141C的内侧。所述通光孔142C的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有效径部121C,并且所述通光孔142C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有效径部121C的尺寸,以避免所述遮光部141C遮挡进入到所述有效径部121C的光线。
所述遮挡标识14C的所述遮光部141C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结构部122C,借以遮挡外界光线从所述结构部122C进入到所述镜筒11C,从而减少杂散光对所述摄像模组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标识14C可被视觉识别,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C的整体形状特征或者所述遮挡标识14C的部分结构形状特征等标识出所述镜头10C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示例性的,通光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C,基于所述遮挡标识14C的所述通光孔142C的位置、形状或者所述遮光部141C的内侧边缘等作为定位视觉识别对象,并以所述定位视觉识别对象为基准识别出所述镜头10C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的所述有效径部121C设置所述遮挡标识14C,藉由所述遮挡标识14C标记所述有效径部121C。因此,通过视觉识别所述遮挡标识14C,可对应地得到所述镜头10C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6)

1.一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以及
至少一遮光标识,其中所述遮光标识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遮光标识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遮光标识包括一遮光部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通光孔,其中所述通光孔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通光孔对应于所述有效径部,其中所述遮光部为黑色遮光材料,以遮挡进入到所述结构部的杂散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基于所述有效径部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遮光部被涂覆于所述结构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基于所述有效径部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遮光部被贴附于所述结构部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具有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被以对应于所述结构部的方式涂覆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镜片单元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被涂覆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镜片安装腔,其中所述遮光标识为一遮光垫片,其中所述遮光标识、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所述镜筒主体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
9.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组件;和
一镜头,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其中所述镜头进一步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以及
至少一遮光标识,其中所述遮光标识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遮光标识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线路板和一感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在所述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形成一成像面,基于所述成像面的位置和角度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的安装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镜头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镜筒基于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被定向地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成像区域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以使得所述成像面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成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马达和马达外壳,其中所述镜筒基于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被所述马达定向地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遮光标识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成像区域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马达外壳,以使得所述成像面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成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遮光标识包括一遮光部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通光孔,其中所述通光孔被形成于所述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结构部,所述通光孔对应于所述有效径部,其中所述遮光部为黑色遮光材料,以所述遮光部遮挡进入到所述结构部的杂散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遮光标识的所述遮光部为遮光涂层,基于所述有效径部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遮光部被涂覆于所述结构部的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镜片安装腔,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所述第二镜片单元以及所述遮光标识被所述镜筒主体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
CN201911038236.3A 2019-10-29 2019-10-29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Active CN112751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236.3A CN112751991B (zh) 2019-10-29 2019-10-29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236.3A CN112751991B (zh) 2019-10-29 2019-10-29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991A true CN112751991A (zh) 2021-05-04
CN112751991B CN112751991B (zh) 2022-07-22

Family

ID=75641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8236.3A Active CN112751991B (zh) 2019-10-29 2019-10-29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19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2744A1 (en) * 2004-01-23 2005-07-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image-taking apparatus
CN101174013A (zh) * 2006-11-02 2008-05-07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
CN105549173A (zh) * 2016-01-28 2016-05-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6133157U (zh) * 2016-09-06 2017-04-26 上海成晶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遮光片
CN107045249A (zh) * 2017-03-06 2017-08-1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遮光片的处理方法及遮光片
JP2017215429A (ja) * 2016-05-31 2017-12-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位置検出方法、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CN11032062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2744A1 (en) * 2004-01-23 2005-07-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image-taking apparatus
CN101174013A (zh) * 2006-11-02 2008-05-07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
CN105549173A (zh) * 2016-01-28 2016-05-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JP2017215429A (ja) * 2016-05-31 2017-12-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位置検出方法、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CN206133157U (zh) * 2016-09-06 2017-04-26 上海成晶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遮光片
CN107045249A (zh) * 2017-03-06 2017-08-1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遮光片的处理方法及遮光片
CN11032062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991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9011B1 (en)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CN214756582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10389420B (zh)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CN115136052B (zh) 分体式变焦镜头、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组装方法
CN118068633A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037948B (zh) 自由曲面镜片、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751991B (zh)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CN114731359B (zh)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2751989B (zh)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51992B (zh) 摄像模组及其镜头
CN112751988B (zh) 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JP4721136B2 (ja) 撮像装置
CN110958365A (zh)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和组装方法
US7616884B2 (en) Viewfinder for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CN115716190A (zh) 一种多群镜头组的组装方法、设备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5412653A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US20220413250A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lens thereof, optical lens sheet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large wide-angle camera module
WO2020063236A1 (zh)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2751990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3709330A (zh) 成像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19980947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1268983B1 (ko) 경통 모듈
CN111090159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CN219370178U (zh) 遮光件、车载相机及车辆
CN210323527U (zh) 镜筒、镜头、移动设备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