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922A -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922A
CN112751922A CN202011589593.1A CN202011589593A CN112751922A CN 112751922 A CN112751922 A CN 112751922A CN 202011589593 A CN202011589593 A CN 202011589593A CN 112751922 A CN112751922 A CN 112751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s
elevator
center
levels
peo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95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1922B (zh
Inventor
左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zhiyi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iyu Ji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iyu Ji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iyu Ji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95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1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1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1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电梯中心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摄像设备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用户体验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园区指一般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
现有的园区对于电梯的管理方式基于用户自身按电梯按键,此种管理方式可能导致部分人员等待电梯的时间很长,影响了用户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可以通过评分方式综合的评价电梯的停靠楼层,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园区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和摄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电梯中心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
摄像设备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系统,所述智慧园区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和摄像设备;
电梯中心,用于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
摄像设备,用于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用于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得终端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电梯中心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摄像设备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电梯中心依据该优先级的顺序选择停靠的楼层,这样就避免了有些楼层停靠的次数非常多,而其他楼层停靠的次数非常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摄像设备1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摄像设备10A的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旋转部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的智慧园区系统可以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以及摄像设备,其中,该电梯中心与摄像头与控制中心连接,该电梯中心和控制中心可以为一种控制设备,例如计算机、服务器等等设备。
图1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摄像设备1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摄像设备10A的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旋转部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10A可以应用于安防技术领域,所述摄像设备10A包括承载部100A、主体部150A、摄像部200A和支撑部250A,所述主体部150A可相对所述承载部100A朝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所述主体部150A背离所述承载部100A的一侧开设有收容区A1,所述摄像部200A位于所述收容区A1,所述支撑部250A连接于所述摄像部200A与所述主体部150A之间,所述摄像部200A可相对所述主体部150A朝向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为360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保持正交。
所述摄像部200A包括可拆卸安装的镜头210A和防护部220A,所述防护部220A通过紧固螺钉J230A连接且套设于所述镜头210A的拍摄部位,所述镜头210A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部250A。所述主体部150A包括避让面M1,所述避让面M1形成部分所述收容区A1的侧壁,所述防护部220A具有背离所述镜头210A的贴合面M2,当所述防护部220A朝向靠近所述主体部150A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贴合面M2贴合于所述避让面M1,从而对所述镜头210A形成遮挡,此时,阻断镜头210A的成像,有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且可以避免镜头210A对用户产生偷拍的恐惧。
所述支撑部250A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60A和第二支撑件270A,所述主体部150A包括躯体部160A和连接于所述躯体部160A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延伸部170A和第二延伸部180A,所述第一延伸部170A、所述第二延伸部180A和所述躯体部160A之间形成所述收容区A1,所述第一支撑件260A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70A,所述第二支撑件270A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80A,所述摄像部200A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60A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70A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260A内部中空形成连通的第一安装孔A2和第二安装孔A3,所述第二支撑件270A内部中空形成连通的第三安装孔A4,所述摄像设备10A还包括第一电机300A、第一转体部400A和第二转体部500A,所述第一电机300A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A2内,所述第一转体部400A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A3内,所述第二转体部500A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A4内,所述第一转体部400A和所述第二转体部500A同轴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摄像部200A,所述第一电机300A的输出轴310A连接于所述第一转体部400A,当所述第一电机300A开启时,可带动所述第一转体部400A、所述摄像部200A和所述第二转体部500A同时相对所述主体部150A形成俯仰方向的转动,以便于调整摄像部200A拍摄的俯仰角,增大拍摄视角。其中,所述第一转体部400A和所述第二转体部500A的结构相同,二者相互作用共同辅助所述摄像部200A相对所述主体部150A转动。
所述第一转体部400A包括第一旋转部410A、第一轴承部420A以及若干个滚动部430A,所述第一旋转部410A的周侧转动部位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持面411A、旋转面412A和第二抵持面413A,所述第一轴承部420A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套设于所述旋转面412A的外侧,所述外圈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60A的内壁,所述第一抵持面411A和所述第二抵持面413A各开设有若干个凹槽,且若干个凹槽在所述第一抵持面411A和所述第二抵持面413A上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滚动部430A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滚动部430A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部410A,且所述滚动部430A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60A的内壁,其中,第二安装孔A3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旋转部410A的形状尺寸相适应,所述第一抵持面411A与所述第一旋转部410A的转动中心轴线方向之间在顺时针方向上的夹角大小为60度,第一抵持面411A与所述旋转面412A之间形成的二面角大小为120度,第二抵持面413A与所述旋转面412A之间形成的二面角大小为120度,通过所述第一抵持面411A和所述第二抵持面413A给第一旋转部410A提供轴线方向的支撑力,可以有效对摄像部200A形成定位,避免摄像部200A出现横向的晃动,第二抵持面413A与第一轴承部420A相互配合给第一旋转部410A提供半径方向的支撑力,可以有效对摄像部200A形成支撑,且确保摄像部200A与主体部150A之间的相对转动较为顺畅。第二转体部500A与第一转体部400A相互配合,可以对摄像部200A相对主体部150A的位置形成精确定位,且可以避免摄像部200A相对主体部150A出现晃动,有助于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所述承载部100A包括底座110A和加强部120A,所述底座110A的底部形成凹陷区,所述加强部120A位于所述凹陷区内,所述加强部120A和所述底座110A之间形成缓冲部A2,所述缓冲部A2用于对承载部100A上的受力情况形成缓冲,有助于应力释放。所述承载部100A还包括加强件130A,所述加强件130A的硬度大于所述加强部120A,所述加强件130A可以通过渗碳处理后形成,所述加强件130A位于所述加强部120A的内部,用于提升所述加强部120A对应位置的强度。所述底座110A背离所述加强部120A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躯体部160A内固定安装有支架540A,所述摄像设备10A还包括第二电机550A,所述第二电机550A通过第一螺钉J1安装于所述支架540A上,且所述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的周侧部位通过第二螺钉J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0A,且所述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的周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安装有卡簧K,所述卡簧K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与所述底座110A之间形成稳定的卡接,避免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与底座110A之间脱离连接,且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的延伸方向正对所述加强部120A设置。所述支架540A的内侧壁与所述底座110A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G,所述滚珠轴承G用于辅助所述支架540A相对所述底座110A转动。当第二电机550A开启时,由于第二电机550A的输出轴551A固定连接于底座110A,此时,第二电机550A与支架540A一起相对底座110A转动,由于第二电机550A与支架540A一起固定于主体部150A,因此,当第二电机550A开启时,主体部150A将相对承载部100A朝向第一方向转动360度,如此,便可以实现360度周侧方向的拍摄,有助于提高拍摄视角。
该摄像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摄像头,上述部件可以通过总线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本申请并不限制上述连接的具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摄像设备还可以添加其他部件,例如音频部件(麦克风)或通信部件(例如天线等等)。
参阅图4,图4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园区系统可以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和摄像设备,该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电梯中心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
上述繁忙时间段可以为,上班时间(例如早上8点到9点30分,也可以为中午吃饭时间段等等)
步骤S402、摄像设备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
上述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具体可以采用现有的人脸识别方式,例如百度人脸识别等等。
步骤S403、控制中心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
上述历史停靠次数可以为当前时间的前一时间区间(例如5分钟、6分钟)内的停靠次数。
上述等级具体可以包括:紧急、优先、普通、空闲,当然也可以为,高、次高、中、低4个等级,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等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电梯中心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摄像设备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电梯中心依据该优先级的顺序选择停靠的楼层,这样就避免了有些楼层停靠的次数非常多,而其他楼层停靠的次数非常少。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上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多个楼层中楼层人数的平均值ζ以及多个楼层历史停靠次数平均值λ,获取第i楼层对应的人数Xi以及历史停靠次数ni
若Xi>ζ且ni<λ,确定第i楼层的评分yi=(Xi-ζ)*(λ-ni),获取yi属于的第一区间,依据区间与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第i楼的等级为第一区间对应的第一等级;
若Xi>ζ且ni>λ,确定第i楼层的评分yi=0.79,确定第i楼层对应的等级为普通;
若Xi≤ζ,确定第i楼层的评分yi=0.8*(λ-ni),获取yi属于的第一区间,依据区间与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第i楼的等级为第一区间对应的第一等级。
此评分的设定的原理具体可以为,对于电梯来说,优先级最高的应该是人数又多停靠次数又少的,此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yi的值比较大,因此这类的优先级应该为高或次高,其次是,停靠次数较少的,此时,由于人数较少,忽略人数的影响,直接限定系数为0.8,此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评分根据高低可以确定优先级应该为次高或普通,再次是,停靠次数较多,但是人数较多,此时直接认定为比系数0.8少的0.79,确定为普通,最后是停靠次数多,人数也较少的,此时由于ni较大,计算出来为负值,优先级最低。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系统,所述智慧园区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和摄像设备;
电梯中心,用于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
摄像设备,用于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用于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中心还可以执行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细化方案或可选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园区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和摄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电梯中心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
摄像设备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具体包括:
获取多个楼层中楼层人数的平均值ζ以及多个楼层历史停靠次数平均值λ,获取第i楼层对应的人数Xi以及历史停靠次数ni
若Xi>ζ且ni<λ,确定第i楼层的评分yi=(Xi-ζ)*(λ-ni),获取yi属于的第一区间,依据区间与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第i楼的等级为第一区间对应的第一等级;
若Xi>ζ且ni>λ,确定第i楼层的评分yi=0.79,确定第i楼层对应的等级为普通;
若Xi≤ζ,确定第i楼层的评分yi=0.8*(λ-ni),获取yi属于的第一区间,依据区间与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第i楼的等级为第一区间对应的第一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楼层的等级具体包括:高、次高、普通、低。
4.一种智慧园区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园区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梯中心和摄像设备;
电梯中心,用于在繁忙时间段,获取被唤醒的电梯物理按键对应的多个楼层,将多个楼层上报给控制中心,将多个楼层发送至对应的摄像设备;
摄像设备,用于采集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图片,对多个图片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多个图片中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将每张图片对应的人数X返回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用于获取该多个楼层对应的多个历史停靠次数,依据该历史停靠次数、多个楼层对应的人数对多个楼层进行等级处理得到多个楼层的等级,将多个楼层的等级发送至电梯中心使得电梯中心依据该等级确定多个楼层停靠的优先级。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得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方法。
CN202011589593.1A 2020-12-29 2020-12-29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51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9593.1A CN112751922B (zh) 2020-12-29 2020-12-29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9593.1A CN112751922B (zh) 2020-12-29 2020-12-29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922A true CN112751922A (zh) 2021-05-04
CN112751922B CN112751922B (zh) 2023-03-21

Family

ID=7564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9593.1A Active CN112751922B (zh) 2020-12-29 2020-12-29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192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0232A (ja) * 2011-01-05 2012-07-2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3508277A (zh) * 2013-10-10 2014-01-15 程时言 一种智能调度电梯及其待梯方法
CN107601186A (zh) * 2017-08-31 2018-01-19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梯停靠的方法及电梯停靠控制系统
CN109179101A (zh) * 2018-09-07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05412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设备、电梯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626150A (zh) * 2018-11-14 2019-04-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9761120A (zh) * 2019-02-28 2019-05-17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测楼层到达人数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90308844A1 (en) * 2018-04-10 2019-10-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vator movement plan generation
CN111532912A (zh) * 2020-03-30 2020-08-1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基站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0232A (ja) * 2011-01-05 2012-07-2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3508277A (zh) * 2013-10-10 2014-01-15 程时言 一种智能调度电梯及其待梯方法
CN109205412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设备、电梯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601186A (zh) * 2017-08-31 2018-01-19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梯停靠的方法及电梯停靠控制系统
US20190308844A1 (en) * 2018-04-10 2019-10-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vator movement plan generation
CN109179101A (zh) * 2018-09-07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26150A (zh) * 2018-11-14 2019-04-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9761120A (zh) * 2019-02-28 2019-05-17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预测楼层到达人数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532912A (zh) * 2020-03-30 2020-08-1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基站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922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1816B2 (en)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updating camera calibration for robot control
US201900574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wait time in providing transportation service
US201200960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communication
US83626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energy loads and energy supplies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CN1719846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设备,以及计算机产品
JP2003271572A (ja) 処理分散制御装置、分散処理システム、処理分散制御プログラム、処理分散制御方法
US11438549B2 (en) Joint use of face, motion, and upper-body detection in group framing
CN112751922A (zh)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A2530924A1 (en) Ip telephone system
CN111142836A (zh) 屏幕朝向角度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产品及存储介质
CN113961264A (zh) 一种面向视频监控云边协同的智能卸载算法与系统
US20100274891A1 (en)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425166A (zh) 骨灰室管理系统
WO2018068539A1 (zh) 信息提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10043606A1 (en) Omni-directional video camera device
CN208862988U (zh) 一种智能音箱及视频会议系统
CN112633199A (zh) 智慧园区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8167047A (ja) 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800931A (zh) 物流企业的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EP3376756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arrier means, and pictur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CN112804649A (zh) 智慧园区的运动统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114997B (zh) 作业考核的方法
JP2022529868A (ja) 自動アシスタント要求に従って、デバイスロケーションおよび/または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向きを自律的に調整する、モーター付き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WO2015179254A1 (en) Peer-based device set actions
JP2008117013A (ja) 配車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2

Address after: 518000 301, Zhongyang Business Building, No. 24, Fuhai Avenue, Fuyong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ENGZHIYI E-COMMER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42, 2 / F, C33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33 Cuizhu North Road, Dongxiao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IYU JIEE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