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4279A -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4279A
CN112744279A CN202110048390.XA CN202110048390A CN112744279A CN 112744279 A CN112744279 A CN 112744279A CN 202110048390 A CN202110048390 A CN 202110048390A CN 112744279 A CN112744279 A CN 112744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roups
plate
print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83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4279B (zh
Inventor
张文义
王玲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Aisan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Aisan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Aisan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Aisan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83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4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4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4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06Bumpers;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ype 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放货组件、传动组件、第一限位组件;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边缘固定安装有第一围板;所述底座顶部与所述第一围板垂直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围板;所述放货组件的腔体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内还开设有第四内腔,所述第四内腔靠近第二围板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抵止块,所述抵止块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连接杆,所述限位板连接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本发明可提高运输车的兼容性,并加强了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背景技术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机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利用运输车从生产车间运输到库存车间进行保存,由于3D打印机外壳通常采用box3d(钢梁聚合板),box3d外壳的优点是耐高温、耐腐蚀,缺点是易变形,一旦发生碰撞或挤压,就会很容易造成3D打印机外壳变形。所以需要特定的3D打印机运输车来对3D打印机进行运输。
传统的3D打印机运输车通常采用平板式结构,并在平板表面加装悬挂或限位结构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但悬挂或限位结构安装位置固定,无法根据3D打印机的实际尺寸进行位置调节,从而导致运输车对3D打印机的固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放货组件、传动组件、第一限位组件;
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边缘固定安装有第一围板;所述底座顶部与所述第一围板垂直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围板;所述放货组件的腔体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组限位板安装块和两组第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内开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口,所述内螺纹口内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内腔远离内螺纹口的一侧内壁上,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外部;所述第三丝杆远离第二围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杆上,所述第三滑块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内还开设有第四内腔,所述第四内腔靠近第二围板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抵止块,所述抵止块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连接杆,所述限位板连接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
所述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围板内,所述放货组件的支撑部通过传动组件与限位板安装块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放货组件包括空心管安装架和若干组支撑杆;
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空槽,所述空心管安装架位于所述矩形空槽内,所述传动组件的连接部对称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空心管安装架可通过传动组件在矩形空槽内活动升降,若干组所述支撑杆呈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内,且每组所述支撑杆上均套装有一组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可沿支撑杆的中轴线自转,且所述空心套管的最高点要高于所述底座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组第一丝杆和两组传动杆;
两组所述第二围板内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顶部连通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丝杆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内腔中,且固定安装有锥齿轮;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传动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两组第二丝杆和两组转杆;
所述第二丝杆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另一侧内壁上;所述转杆上套装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锥齿轮上;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抵杆,所述限位板抵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围板外部,且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板安装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靠近第一围板的一侧;所述底板内开设有伸缩仓,所述伸缩仓靠近第一围板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底板外部,且固定安装有贴合板;所述伸缩杆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斜坡,且所述斜坡靠近贴合板的一端高度要高于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还包括打印机固定机构和固定板传动机构;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的两组腔体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仓两侧;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的两组腔体对称连通在所述伸缩仓两侧,且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的两组腔体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的两组腔体连通;所述伸缩杆两侧通过固定板传动机构的两组传动部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的固定部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包括两组第一抵杆和两组打印机固定板;
所述伸缩仓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五内腔,所述第一抵杆位于所述第五内腔中,所述第一抵杆一端贯穿至所述底板外部,且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杆另一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可与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一端滑动贴合;所述第五内腔远离固定板传动机构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一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抵杆的侧壁上,且另一端贴合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贴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另一端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包括两组第二抵杆、两组抵杆连接杆和两组第三抵杆;所述伸缩仓两侧对称连通有两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内腔连通;所述滑动通道内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二抵杆一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可与所述斜坡滑动贴合;所述第二抵杆另一端与所述抵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抵杆连接杆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挡板靠近第五内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抵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抵杆另一端设置有斜面,且靠近打印机固定板的一侧长度要小于另一侧;所述斜面可与所述第一抵杆半圆端滑动贴合;所述抵杆连接杆的直径要小于所述第二抵杆和第三抵杆,且所述抵杆连接杆上套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二抵杆和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还包括上货组件,所述上货组件包括传送带安装架、伺服电机、第一传送杆、传送带和第二传送杆;
所述传送带安装架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底座远离第一围板的一侧壁上,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引货板,所述引货板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可与地面活动贴合;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架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传送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传送带安装架另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传送杆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架两端内壁上,且所述第二传送杆和第一传送杆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呈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第三传送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自锁万向轮;所述第一围板远离放货组件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
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放货组件的腔体底部,且固定安装有顶料板;
所述空心管安装架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气弹簧,若干组所述气弹簧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空槽的底部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限位板抵杆推动限位板安装块向3D打印机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得两组第二限位板可以从与第二限位组件垂直的两侧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提高了固定性;通过第一弹簧可使得第二限位板在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的同时,也起到了减震的作用;然后通过转动第三丝杆可以使第一限位板来回移动,无论3D打印机尺寸大小,使第一限位板都可以贴合在3D打印机表面,提升了运输车的兼容性。
2、通过3D打印机对贴合板形成挤压,使得伸缩杆可以向伸缩仓内移动,并利用斜坡推动第二抵杆向第五内腔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三抵杆的斜面推动第一抵杆向底板外延伸,并推动打印机固定板贴合在3D打印机上;使两组打印机固定板从第一限位板相对的方向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固定效果。
3、通过空心管安装架的下降带动第一滑块下降,并使得第一丝杆和锥齿轮转动,然后通过锥齿轮带动斜齿轮、转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块可以带动限位板抵杆移动,从而推动了限位板安装块移动;不仅实现了第一限位组件对3D打印机自动限位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传动效率。
4、通过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转动实现传送带的上货功能,并将3D打印机运送到底座上,无需再手动搬运3D打印机,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和第二围板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货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内腔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组件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固定机构和固定板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货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围板;3、第二围板;4、放货组件;401、矩形空槽;402、空心管安装架;403、支撑杆;404、空心套管;5、传动组件;501、第一内腔;502、第一丝杆;503、第一滑块;504、传动杆;505、锥齿轮;506、第二丝杆;507、转杆;508、斜齿轮;509、第二滑块;510、限位板抵杆;511、第二内腔;6、第一限位组件;601、限位板安装块;602、第三内腔;603、第三丝杆;604、内螺纹口;605、第一滑槽;606、第三滑块;607、第一限位板;608、第四内腔;609、第一弹簧;610、抵止块;611、限位板连接杆;612、第二限位板;7、第二限位组件;701、底板;702、伸缩仓;703、第二弹簧;704、伸缩杆;705、贴合板;706、斜坡;707、打印机固定机构;7071、第五内腔;7072、第一抵杆;7073、打印机固定板;7074、第二滑槽;7075、第三弹簧;7076、第四滑块;708、固定板传动机构;7081、滑动通道;7082、第二抵杆;7083、挡板;7084、抵杆连接杆;7085、第四弹簧;7086、第三抵杆;8、上货组件;801、传送带安装架;802、伺服电机;803、第一传送杆;804、第二传送杆;805、传送带;806、第三传送杆;807、引货板;9、自锁万向轮;10、把手;11、气弹簧;12、液压推杆;13、顶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1、放货组件4、传动组件5、第一限位组件6和第二限位组件7。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边缘固定安装有第一围板2;所述底座1顶部与所述第一围板2垂直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围板3。
所述放货组件4的腔体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放货组件4用于在运输途中放置3D打印机。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7位于所述放货组件4的腔体内,且所述第二限位组件7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放货组件4安装架靠近第一围板2的一侧壁上。第二限位组件7用于固定3D打印机。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对称安装在两组所述第二围板3靠近放货组件4的一侧壁上。通过第一限位组件6可对3D打印机与第二限位组件7相对的一侧外壁固定3D打印机。
所述传动组件5对称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围板3和底座1内,所述放货组件4的支撑部通过传动组件5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的壳体传动连接。当3D打印机完全落在放货组件4上后,由3D打印机给放货组件4带来的压力可转化为动能,并通过传动组件5传递到第一限位组件6上,使第一限位组件6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
所述运输车还包括上货组件8,所述上货组件8的支撑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底座1远离第一围板2的一侧壁上。上货组件8用于将3D打印机引导至放货组件4上。
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自锁万向轮9;所述第一围板2远离放货组件4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10。
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2,所述液压推杆12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放货组件4的腔体底部,且固定安装有顶料板13。
所述放货组件4包括空心管安装架402和若干组支撑杆403。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空槽401,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位于所述矩形空槽401内,所述传动组件5的连接部对称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可通过传动组件5在矩形空槽401内活动升降,且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的底部可活动贴合在所述顶料板13顶部。若干组所述支撑杆403呈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内,且每组所述支撑杆403上均套装有一组空心套管404。所述空心套管404可沿支撑杆403的中轴线自转,且所述空心套管404的最高点要高于所述底座1顶部。
当3D打印机在上货组件8引导下落到底座1上以后,继续推动3D打印机,当3D打印机底部与空心套管404接触后,通过若干组空心套管404可旋转的特质,来降低3D打印机在底座1上移动的阻力,当3D打印机一侧壁接触到第二限位组件7以后,通过第二限位组件7内的传动部使得其固定机构可以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与此同时,3D打印机会完全位于矩形空槽401的范围内,底部会完全贴合在若干组空心套管404上。并因为其自身重量,使得空心管安装架402和若干组空心套管404下降。然后通过空心管安装架402的下降使得传动组件5开始工作,并使得第一限位组件6的固定部可以从3D打印机与第二限位组件7相对的一侧外壁,以及与第二限位组件7垂直的两侧壁同时对3D打印机进行限位。当需要对3D打印机进行卸载时,首先启动液压推杆12,通过液压推杆12的输出端推动顶料板13上升,并使其贴合在空心管安装架402底部,然后顶料板13继续上升将空心管安装架402和3D打印机顶起,使3D打印机底部的高度高于底座1的顶部,然后利用若干组空心套管404的滚动将3D打印机传送到上货组件8上。
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气弹簧11,若干组所述气弹簧11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空槽40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气弹簧11可在上下货时,对空心管安装架402进行支撑,避免因空心管安装架402升降速度过快而造成3D打印机的侧倾风险。
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两组第一丝杆502和两组传动杆504。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两组所述第二围板3内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内腔501,所述第一内腔501顶部连通有第二内腔511。所述第一丝杆502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501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502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内腔511中,且固定安装有锥齿轮505。所述第一丝杆5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03,所述传动杆504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503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侧壁上。
所述传动组件5还包括两组第二丝杆506和两组转杆507。所述第二丝杆506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511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与所述转杆507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07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511另一侧内壁上。所述转杆507上套装有斜齿轮508,所述斜齿轮508啮合连接在所述锥齿轮505上。所述第二丝杆506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509,所述第二滑块509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抵杆510,所述限位板抵杆510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围板3外部,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的壳体上。
当空心管安装架402下降的同时,会带动两组传动杆504和第一滑块503下降,然后通过第一滑块503的下降,带动第一丝杆502旋转,并带动锥齿轮505转动。再通过锥齿轮505带动斜齿轮508转动,并利用斜齿轮508的转动带动转杆507和第二丝杆506转动。然后通过第二丝杆506的转动使得第二滑块509可以带动限位板抵杆510向3D打印机一侧移动,然后再通过限位板抵杆510推动第一限位组件6可以贴合在3D打印机外壁上。实现了第一限位组件6对3D打印机自动限位的作用。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包括两组限位板安装块601和两组第一限位板607。示例性的,如图6和图7所示,两组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分别安装在两组所述限位板抵杆510上,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内开设有第三内腔602,所述第三内腔602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口604,所述内螺纹口604内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杆603。所述第三丝杆603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了连接在所述第三内腔602远离内螺纹口604的一侧内壁上,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外部。所述第三丝杆603远离限位板连接杆61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05,所述第一滑槽605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606。所述第三滑块606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杆603上,所述第三滑块606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607。
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内还开设有第四内腔608,所述第四内腔608位于所述第三内腔602远离内螺纹口604的一侧,所述第四内腔608靠近限位板抵杆510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609,所述第一弹簧609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抵止块610,所述抵止块610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连接杆611,所述限位板连接杆611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612。
限位板抵杆510推动限位板安装块601向3D打印机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得两组第二限位板612可以从与第二限位组件7垂直的两侧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造成3D打印机左右晃动时,3D打印机就会对第二限位板612、限位板连接杆611和抵止块610造成挤压,然后通过第一弹簧609的弹力将压力吸收,使得第二限位板612在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的同时,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然后转动第三丝杆603,并通过第三丝杆603的转动,使得第三滑块606可以带动第一限位板607移动,使得第一限位板607可以贴合在3D打印机外壁上,并使得第一限位板607可以从与第二限位板612垂直的一侧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了3D打印机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7包括底板701、打印机固定机构707和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所述底板701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靠近第一围板2的一侧。所述底板701内开设有伸缩仓702,所述伸缩仓702靠近第一围板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703,所述第二弹簧70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04,所述伸缩杆704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底板701外部,且固定安装有贴合板705。所述伸缩杆70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斜坡706,且所述斜坡706靠近贴合板705的一端高度要高于另一端。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的两组腔体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仓702两侧。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两组腔体对称连通在所述伸缩仓702两侧,且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两组腔体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的两组腔体连通。所述伸缩杆704两侧通过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两组传动部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的固定部传动连接。
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包括两组第一抵杆7072和两组打印机固定板7073。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所述伸缩仓702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五内腔7071,所述第一抵杆7072位于所述第五内腔7071中,所述第一抵杆7072一端贯穿至所述底板701外部,且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板707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杆7072另一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可与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一端滑动贴合。所述第五内腔7071远离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7074,所述第二滑槽7074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7076,所述第四滑块7076一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抵杆7072的侧壁上,且另一端贴合有第三弹簧7075。所述第三弹簧7075另一端贴合在所述第二滑槽7074另一端内壁上。
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包括两组第二抵杆7082、两组抵杆连接杆7084和两组第三抵杆7086。所述伸缩仓702两侧对称连通有两组滑动通道7081,所述滑动通道7081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内腔7071连通。所述滑动通道7081内固定安装有挡板7083。所述第二抵杆7082一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可与所述斜坡706滑动贴合。所述第二抵杆7082另一端与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固定连接,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挡板7083靠近第五内腔707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抵杆708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抵杆7086另一端设置有斜面,且靠近打印机固定板7073的一侧长度要小于另一侧。所述斜面可与所述第一抵杆7072半圆端滑动贴合。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的直径要小于所述第二抵杆7082和第三抵杆7086,且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上套装有第四弹簧7085,所述第四弹簧7085两端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二抵杆7082和挡板7083上。
通过移动3D打印机使其与第二限位板612相对的一侧外壁贴合在贴合板705上,并对贴合板705形成挤压,使得伸缩杆704可以向伸缩仓702内移动。而在移动的同时,利用斜坡706与第二抵杆7082的滑动贴合,使斜坡706可以推动第二抵杆7082向第五内腔707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三抵杆7086匀速向第五内腔7071内延伸,然后利用第三抵杆7086斜面与第一抵杆7072半圆端的滑动贴合关系,使得第三抵杆7086的斜面可以推动第一抵杆7072向底板701外延伸,并推动打印机固定板7073向3D打印机方向移动,并最终贴合在3D打印机上。从与第一限位板607相对的方向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提高了3D打印机在运输途中的稳定性。
所述上货组件8包括传送带安装架801、伺服电机802、第一传送杆803、传送带805和第二传送杆804。示例性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01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底座1远离第一围板2的一侧壁上,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引货板807,所述引货板807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可与地面活动贴合。所述伺服电机802固定安装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01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传送杆80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80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传送带安装架801另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传送杆804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01两端内壁上,且所述第二传送杆804和第一传送杆803通过传送带80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803和第二传送杆80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第三传送杆806。
首先通过铰链将传送带安装架801放下,使得引货板807底部可以贴合在地面上。然后将3D打印机通过引货板807推送到传送带805上,并启动伺服电机802,通过伺服电机802带动第一传送杆803和第二传送杆804转动,再利用第一传送杆803和第二传送杆804的转动实现传送带805的上货功能。无需再手动搬运3D打印机,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利用若干组第三传送杆806对传送带805提供了支撑作用。
限位板抵杆510推动限位板安装块601向3D打印机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得两组第二限位板612可以从与第二限位组件7垂直的两侧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提高了固定性;当运输途中发生颠簸时,通过第一弹簧609将压力吸收,使得第二限位板612在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的同时,也起到了减震的作用;然后通过转动第三丝杆603可以使第一限位板607来回移动,无论3D打印机尺寸大小,使第一限位板607都可以贴合在3D打印机表面,提升了运输车的兼容性。通过3D打印机对贴合板705形成挤压,使得伸缩杆704可以向伸缩仓702内移动,并利用斜坡706推动第二抵杆7082向第五内腔707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三抵杆7086的斜面推动第一抵杆7072向底板701外延伸,并推动打印机固定板7073贴合在3D打印机上;使两组打印机固定板7073从第一限位板607相对的方向对3D打印机进行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固定效果。通过空心管安装架402的下降带动第一滑块503下降,并使得第一丝杆502和锥齿轮505转动,然后通过锥齿轮505带动斜齿轮508、转杆507和第二丝杆506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块509可以带动限位板抵杆510移动,从而推动了限位板安装块601移动;不仅实现了第一限位组件6对3D打印机自动限位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传动效率。通过第一传送杆803和第二传送杆804的转动实现传送带805的上货功能,并将3D打印机运送到底座1上,无需再手动搬运3D打印机,降低了劳动强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1)、放货组件(4)、传动组件(5)、第一限位组件(6);
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边缘固定安装有第一围板(2);所述底座(1)顶部与所述第一围板(2)垂直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围板(3);所述放货组件(4)的腔体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包括两组限位板安装块(601)和两组第一限位板(607);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内开设有第三内腔(602),所述第三内腔(602)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口(604),所述内螺纹口(604)内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杆(603);所述第三丝杆(603)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内腔(602)远离内螺纹口(604)的一侧内壁上,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外部;所述第三丝杆(603)远离第二围板(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05),所述第一滑槽(605)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606);所述第三滑块(606)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杆(603)上,所述第三滑块(606)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607);
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内还开设有第四内腔(608),所述第四内腔(608)靠近第二围板(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609),所述第一弹簧(609)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抵止块(610),所述抵止块(610)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连接杆(611),所述限位板连接杆(611)另一端贯穿至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外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612);
所述传动组件(5)对称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围板(3)内,所述放货组件(4)的支撑部通过传动组件(5)与限位板安装块(60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放货组件(4)包括空心管安装架(402)和若干组支撑杆(403);
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空槽(401),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位于所述矩形空槽(401)内,所述传动组件(5)的连接部对称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可通过传动组件(5)在矩形空槽(401)内活动升降,若干组所述支撑杆(403)呈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内,且每组所述支撑杆(403)上均套装有一组空心套管(404);所述空心套管(404)可沿支撑杆(403)的中轴线自转,且所述空心套管(404)的最高点要高于所述底座(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两组第一丝杆(502)和两组传动杆(504);
两组所述第二围板(3)内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内腔(501),所述第一内腔(501)顶部连通有第二内腔(511);所述第一丝杆(502)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501)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502)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内腔(511)中,且固定安装有锥齿轮(505);所述第一丝杆(5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03),所述传动杆(504)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503)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还包括两组第二丝杆(506)和两组转杆(507);
所述第二丝杆(506)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511)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与所述转杆(507)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07)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511)另一侧内壁上;所述转杆(507)上套装有斜齿轮(508),所述斜齿轮(508)啮合连接在所述锥齿轮(505)上;所述第二丝杆(506)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509),所述第二滑块(509)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抵杆(510),所述限位板抵杆(510)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围板(3)外部,且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板安装块(6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7),所述第二限位组件(7)包括底板(701);所述底板(701)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靠近第一围板(2)的一侧;所述底板(701)内开设有伸缩仓(702),所述伸缩仓(702)靠近第一围板(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703),所述第二弹簧(70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04),所述伸缩杆(704)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底板(701)外部,且固定安装有贴合板(705);所述伸缩杆(70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斜坡(706),且所述斜坡(706)靠近贴合板(705)的一端高度要高于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7)还包括打印机固定机构(707)和固定板传动机构(708);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的两组腔体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仓(702)两侧;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两组腔体对称连通在所述伸缩仓(702)两侧,且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两组腔体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的两组腔体连通;所述伸缩杆(704)两侧通过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两组传动部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的固定部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固定机构(707)包括两组第一抵杆(7072)和两组打印机固定板(7073);
所述伸缩仓(702)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五内腔(7071),所述第一抵杆(7072)位于所述第五内腔(7071)中,所述第一抵杆(7072)一端贯穿至所述底板(701)外部,且与所述打印机固定板(707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杆(7072)另一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可与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一端滑动贴合;所述第五内腔(7071)远离固定板传动机构(708)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7074),所述第二滑槽(7074)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7076),所述第四滑块(7076)一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抵杆(7072)的侧壁上,且另一端贴合有第三弹簧(7075);所述第三弹簧(7075)另一端贴合在所述第二滑槽(7074)另一端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传动机构(708)包括两组第二抵杆(7082)、两组抵杆连接杆(7084)和两组第三抵杆(7086);所述伸缩仓(702)两侧对称连通有两组滑动通道(7081),所述滑动通道(7081)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内腔(7071)连通;所述滑动通道(7081)内固定安装有挡板(7083);所述第二抵杆(7082)一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可与所述斜坡(706)滑动贴合;所述第二抵杆(7082)另一端与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固定连接,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挡板(7083)靠近第五内腔(707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抵杆(708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抵杆(7086)另一端设置有斜面,且靠近打印机固定板(7073)的一侧长度要小于另一侧;所述斜面可与所述第一抵杆(7072)半圆端滑动贴合;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的直径要小于所述第二抵杆(7082)和第三抵杆(7086),且所述抵杆连接杆(7084)上套装有第四弹簧(7085),所述第四弹簧(7085)两端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二抵杆(7082)和挡板(708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上货组件(8),所述上货组件(8)包括传送带安装架(801)、伺服电机(802)、第一传送杆(803)、传送带(805)和第二传送杆(804);
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01)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底座(1)远离第一围板(2)的一侧壁上,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引货板(807),所述引货板(807)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可与地面活动贴合;所述伺服电机(802)固定安装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01)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传送杆(80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80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传送带安装架(801)另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传送杆(804)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架(801)两端内壁上,且所述第二传送杆(804)和第一传送杆(803)通过传送带(80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803)和第二传送杆(80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第三传送杆(806)。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生产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自锁万向轮(9);所述第一围板(2)远离放货组件(4)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10);
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2),所述液压推杆(12)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放货组件(4)的腔体底部,且固定安装有顶料板(13);
所述空心管安装架(402)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气弹簧(11),若干组所述气弹簧(11)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空槽(401)的底部内壁上。
CN202110048390.XA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Active CN112744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8390.XA CN112744279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8390.XA CN112744279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279A true CN112744279A (zh) 2021-05-04
CN112744279B CN112744279B (zh) 2022-07-19

Family

ID=7565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8390.XA Active CN112744279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42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4602A (zh) * 2022-06-19 2022-08-30 南通斯雅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床上用品面料生产用运输结构
CN117208063A (zh) * 2023-11-07 2023-12-12 四川嘉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自动上货升降拉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1513A1 (de) * 1995-03-29 1996-04-11 Daimler Benz Ag Antrieb an einem Einbauteil
CN107672656A (zh) * 2017-11-13 2018-02-09 成都汇骏盟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医疗器械用固定装置
CN107839741A (zh) * 2017-11-22 2018-03-27 天津市津东华明纸箱厂 一种自动卸货纸箱运输车
CN108263459A (zh) * 2018-03-28 2018-07-10 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的加固装置
CN208645072U (zh) * 2018-07-20 2019-03-26 洛阳钰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箱用便于调节大小的账套式夹具
CN109991093A (zh) * 2019-04-26 2019-07-09 袁新发 一种儿童玩具生产用测试装置
CN111016984A (zh) * 2019-12-20 2020-04-17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小型物流转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1513A1 (de) * 1995-03-29 1996-04-11 Daimler Benz Ag Antrieb an einem Einbauteil
CN107672656A (zh) * 2017-11-13 2018-02-09 成都汇骏盟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医疗器械用固定装置
CN107839741A (zh) * 2017-11-22 2018-03-27 天津市津东华明纸箱厂 一种自动卸货纸箱运输车
CN108263459A (zh) * 2018-03-28 2018-07-10 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的加固装置
CN208645072U (zh) * 2018-07-20 2019-03-26 洛阳钰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箱用便于调节大小的账套式夹具
CN109991093A (zh) * 2019-04-26 2019-07-09 袁新发 一种儿童玩具生产用测试装置
CN111016984A (zh) * 2019-12-20 2020-04-17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小型物流转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4602A (zh) * 2022-06-19 2022-08-30 南通斯雅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床上用品面料生产用运输结构
CN114954602B (zh) * 2022-06-19 2024-02-09 南通斯雅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床上用品面料生产用运输结构
CN117208063A (zh) * 2023-11-07 2023-12-12 四川嘉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自动上货升降拉车
CN117208063B (zh) * 2023-11-07 2024-01-23 四川嘉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自动上货升降拉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279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4279B (zh) 一种3d打印生产用运输车
CN201512390U (zh) 一种双层滚动电动叉车
CN111168919B (zh) 一种平移式自动换模机构
CN114148780B (zh) 一种道路货物运输用自动装卸设备
CN110155754B (zh) 大型货车无托盘自动装车机
CN215439507U (zh) 一种管道装车用电动叉车
CN212798713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内部货物码垛的可伸缩托板
CN212387089U (zh) 一种仓储中转用货架
CN219883903U (zh) 一种便于上下片材的搬运机构
CN113044535A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托盘线
CN216917281U (zh) 一种托盘式堆垛机
CN219949348U (zh) 一种电驱平移式托盘更换设备
CN214568630U (zh) 用于管棒产品的上下料储料机构
CN211055715U (zh) 一种带有滚动支架的通用料缸
CN115284656B (zh) 轮胎卸运装置及轮胎硫化设备
CN216105823U (zh) 一种多级升降平台
CN220351170U (zh) 一种连接式物流卸货平台
CN220483172U (zh) 一种多层物流运输车
CN219057578U (zh) 一种升降式轨道转移车
CN111137337B (zh) 一种烟草配送高效转运推车
CN219078144U (zh) 一种托盘递送装置
CN220809450U (zh) 一种便于货物分类的物流仓库推车
CN211971067U (zh) 一种畜牧草块运送装置
CN219469628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转运装置及具有其的转运存储系统
CN214568912U (zh) 一种气压斧自动入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