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9077A -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9077A
CN112739077A CN202110359015.7A CN202110359015A CN112739077A CN 112739077 A CN112739077 A CN 112739077A CN 202110359015 A CN202110359015 A CN 202110359015A CN 112739077 A CN112739077 A CN 112739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ong
supporting
support
materials
transf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90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9077B (zh
Inventor
许康
辛洪德
常远
庞士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90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9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9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44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building the multilayer layer by layer, i.e. build-up multilay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自动叠板装置包括:机座、第一移载模组和第二移载模组,机座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一物料的支撑组件;第一移载模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装载第一物料的定位组件,第一移载模组用于将第一物料移载至支撑组件或将支撑组件上的第一物料移出;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移载模组用于移载第二物料;其中,第一移载模组移载第一物料依次在每个支撑组件上停留放置,每个支撑组件对应的第二移载模组将相同或不同数量的第二物料堆叠至第一物料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可以实现多工位的自动化叠板,并提高叠板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制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覆铜板的自动化线体越来越多,例如挠性印刷电路板简称FPC,是一种利用挠性基材制成的具有图形的印刷电路板,由绝缘基材和导电层构成。由于其具有可连续自动化生产,配线密度高,重量轻、体积小,配线错误少,可挠性及可弹性改变形状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与消费性电子产品。由于5G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带动,对其需求是越来越高。
对于PCB叠板(将PCB覆铜板与底板规整堆叠)的生产需要各种自动化设备,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PCB的叠板也需要自动化来完成。目前市场上的叠板机都是采用单一的上覆铜板入口,同样上底板也是,仅设置单个叠板工位完成覆铜板和底板的叠板工作,叠板效率低,尤其是需要叠置多层(如2层以上)覆铜板时,耗费时间就越多,不利于工厂大批量的叠板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可以实现多工位的自动化叠板,有效提高叠板效率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用于在第一物料上堆叠多层第二物料,自动叠板装置包括:机座、第一移载模组和第二移载模组,所述机座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物料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移载模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装载所述第一物料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移载模组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移载至所述支撑组件或将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物料移出;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移载模组用于移载所述第二物料,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移载模组移载所述第一物料依次在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上停留放置,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对应的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将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所述第二物料堆叠至所述第一物料上,所述第一物料为底板,所述第二物料为覆铜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可以实现多工位的自动化叠板,并提高叠板效率和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多个暂存工位,多个所述暂存工位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对应,且每个支撑组件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暂存工位,所述暂存工位用于中转所述第二物料,其中,所述第二移载模组从暂存工位上移载所述第二物料堆叠至对应的支撑组件上的第一物料上。
可选地,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所述暂存工位,所述暂存工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
可选地,多个所述暂存工位布置于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暂存工位的数量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或者,多个所述暂存工位以相同或不同数量布置于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暂存工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机座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第一移载模组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一移载模组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物料。
可选地,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可将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或两侧的所述第二物料抓取对应至所述支撑组件所在位置,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机座;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可升降地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机械手上设有吸盘,所述机械手被构造成适于抓取第二物料,其中,所述支架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支架在所述放料位置时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正上方且所述机械手适于下降以将第二物料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载模组还包括第一底座和顶升板,所述第一底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升板沿第三方向可升降地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其中,多个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放置台和夹持部,所述放置台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一所述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可移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适于与所述放置台配合以支撑第一物料;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沿第三方向可升降地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相连,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沿第三方向相对以用于夹持第一物料。
可选地,所述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多个转移工位,多个所述转移工位分别与多个所述暂存工位对应,且所述转移工位用于转移所述第二物料;第三移载模组,所述第三移载模组沿第二方向设置以用于移载所述转移工位的所述第二物料至所述暂存工位。
可选地,所述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预定位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的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预定位组件,所述预定位组件被构造成适于预定位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所述预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上设有销孔;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使得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压板作旋转和升降,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台配合以压制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穿销钉机构,所述穿销钉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下方,穿销钉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输出端的销钉,所述销钉被构造成适于伸出所述销孔;平移机构,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压板机构以及所述穿销钉机构均设于所述平移机构上以同步直线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下方,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由下而上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台以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上用于压制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为软性材料制作。
可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带轮;传动带,所述传动带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带轮配合成带传动机构,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位于所述带轮两侧的部分;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直线轴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向轴,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与所述夹持部相连;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带轮相连以驱动所述带轮旋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第一移载模组上装载有第一物料。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罩体。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罩体。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机座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机座与支撑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第一移载模组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第一移载模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第一移载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第二移载模组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第二移载模组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机座与预定位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预定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叠板装置的预定位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自动叠板装置100,第一物料101,机座10,支撑组件20,支撑部21,支撑板211,支撑杆212,安装槽101,第一移载模组30,第一底座31,顶升板32,定位组件39,放置台33,夹持部34,第一支撑台341,第一压板342,第一压块343,带轮351,传动带352,驱动件353,导向轴361,第一直线轴承362,导向柱381,第二直线轴承382,第二移载模组40,支架41,机械手42,预定位组件50,第二支撑台51,销孔501,压板机构52,驱动结构521,第二压板522,第二压块523,穿销钉机构53,升降机构531,销钉532,平移机构54,平移模组541,第二底座542,连接件543,滑块导轨副544,动力部分545,罩体60,门体61,暂存工位70,转移工位71,第三移载模组72。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对于PCB叠板(将PCB覆铜板于底板规整堆叠)的生产需要各种自动化设备,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PCB的叠板也需要自动化来完成,目前市场上的叠板都是采用单一的上覆铜板入口,同样上底板也是;现在本发明的自动叠板设备可以兼容前后的覆铜板上料入口,同样上底板入口也是前后可以选择,这样对于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很大的提升;也有利于本发明的设备嫁接于很多相关的上下游工站。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的自动叠板装置100,自动叠板装置100用于在第一物料上堆叠多层第二物料(图中未示出),其中自动叠板装置100包括机座10、第一移载模组30和第二移载模组40。其中,机座10为自动叠板装置100提供支撑,支撑组件20用于支撑物料,为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叠板提供场所,第一移载模组30用于将第一物料送往支撑组件20或从支撑组件20上移出第一物料,第二移载模组40用于将第二物料送往支撑组件20,并叠放在第一物料上。第一物料先于第二物料被送至支撑组件20上。
具体而言,支撑组件20设于机座10上,支撑组件20可以用于支撑第一物料,并提供物料叠放的场所,机座10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撑组件20。
第一移载模组30包括多个定位组件39,多个定位组件39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定位组件39用于装载第一物料。第一移载模组30可以用于将第一物料装载至支撑组件20,第一移载模组30还可以用于将支撑组件20上的第一物料移出。其中,第一移载模组30可以将其他位置的第一物料移载到支撑组件20上;和/或将第一物料在多个支撑组件20之间移转;和/或将支撑组件20上的第一物料移载到其他位置。另外,第一移载模组30在移载第一物料的过程中,同时也将叠放于第一物料上的第二物料一同移转。
第二移载模组40被构造成用于移载第二物料,第二移载模组40可以包括多个,且每个第二移载模组40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每个支撑组件20均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移载模组40,第二移载模组40适于将第二物料叠放到第一物料上。
其中,第一移载模组30可以移载第一物料依次在每个支撑组件20上停留放置,每个支撑组件20对应的第二移载模组40将相同或不同数量的第二物料堆叠至所述第一物料上。其中,当第一移载模组30上移载的第一物料上堆叠有第二物料时,第一移载模组30在移载第一物料的过程中,将同时移载了叠放于第一物料上的第二物料,因此,当第一移载模组30移载叠放有第二物料的第一物料到支撑模组上时,此时通过第二移载模组40在该第一物料上堆叠第二物料,则可以在该第一物料上堆叠多层第二物料。
可选地,本发明中的第一物料可以为底板,第二物料可以为覆铜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的自动叠板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移载模组30和第二移载模组40,可以实现在第一物料上堆叠多层第二物料,从而匹配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备料时间,提高叠板的效率。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20,并通过第一移载模组30在多个支撑组件20之间移载第一物料,可以在多个支撑组件20上进行第二物料的叠放,通过多次叠放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叠板效率,并可以匹配底板和覆铜板的备料时间,保证叠板工序的稳定进行。
其中,现有技术在采用一个支撑组件20进行叠板时,在底板上叠放多层覆铜板需要在一个支撑组件20上进行多次叠放覆铜板的动作,单个机械手或者移栽模组需要来回运动,例如叠三层就要来回三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铜板层数越高,线体等待时间就越多。本申请中设置了多个支撑组件20,并通过第一移载模组30移载第一物料在多个支撑组件20上依次停留放置。这样,多个支撑组件20上可以分别进行叠板,将一个第一物料上多个第二物料的叠板动作分摊到多个支撑组件20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在底板上叠放多层覆铜板的效率。而且,本申请中的叠板工序可以是连续进行的,在多个支撑组件20上均具有第一物料时,可以进行同时叠板,进一步地提高了叠板效率。
可选地,本发明中的底板可以为木浆板。另外,本发明中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可以为相互垂直的形式。例如,基于附图,本发明中的第一方向可以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左右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上下方向。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叠板的效率,本发明中还设置了暂存工位70来暂存第二物料,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叠板的效率,具体而言,结合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叠板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暂存工位70,多个暂存工位70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20沿第二方向对应,且每个支撑组件20均对应至少一个暂存工位70,暂存工位70用于中转第二物料,其中,第二移载模组40从暂存工位70上移载第二物料堆叠至对应的支撑组件20上的第一物料上。通过设置多个暂存工位70,可以将上游工位(转移工位)运输过来的第二物料进行暂存,后通过第二移载模组40将暂存工位70上第二物料转移至对应的支撑组件20位置处。
另外,对于每个支撑组件20均对应设置了至少一个暂存工位70,可以进一步地保证第二物料的连续供应,避免由于第二物料的供应不足导致叠板中断或需要等待,提高效率。
机座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暂存工位70,暂存工位7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支撑组件的数量。
可选地,多个暂存工位70布置于机座10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参照图示中的左侧或右侧),暂存工位70的数量等于支撑组件20的数量,如设置2个支撑组件20时,可在机座10的左侧或右侧设置2个暂存工位70以分别对应2个支撑组件20。或者,还可以设置成,多个暂存工位70以相同或不同数量布置于机座1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参照图示中的左侧和右侧),暂存工位70的数量大于支撑组件20的数量,如设置2个支撑组件20时,可在机座1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1或2个暂存工位70以分别对应2个支撑组件20。也就是说,机座10的左右侧可灵活设置暂存工位70以用于覆铜板的上料,而机座10的前后侧可灵活设置一个底板上料工位,这样对于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很大的提升,也有利于本发明的自动叠板装置100嫁接于其他相关的上下游工站。
可选地,自动叠板装置100还包括:多个转移工位71和第三移载模组72,多个转移工位71分别与多个暂存工位70对应,且转移工位71用于转移第二物料;第三移载模组72沿第二方向设置以用于移载转移工位71的第二物料至暂存工位70。转移工位71可以用于从上一个工艺流程中获取覆铜板,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向暂存工位70提供覆铜板,避免在叠板过程中暂存工位70上的覆铜板减少或者过快地减少。转移工位71与暂存工位70之间通过第三移载模组72进行运输第二物料,而暂存工位70与支撑组件20之间通过第二移载模组40进行运输第二物料,彼此之间不形成干涉,避免转移工位71直接与支撑组件20对接而造成移载模组的长距离来回移动,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可选地,支撑组件20的数量与定位组件39的数量可以相同,这样,第一移载模组30的在移载第一物料的过程中,其行进位移将会得到很好地控制,在保证第一物料稳定移转的同时,第一移载模组30所需要移动的位移得到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地提高叠板效率。
可选地,多个定位组件39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多个定位组件39对第一物料的装载是相互独立的,避免多个定位组件39之间相互干扰,提高稳定性。其中,本发明中多个定位组件39相互独立,是指多个定位组件39的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但他们可以采用同一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或同一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另外,多个定位组件39也可以是相互联动,也就是说,多个定位组件39中至少一部分的结构是相互连通或部分结构共用。可以简化第一移载模组30的结构,方便维护。
结合图7至图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机座10上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槽101,第一移载模组30可移动的设置于安装槽101。第一移载模组30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运送第一物料。通过将第一移载模组30安装到安装槽101内,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动叠板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并通过安装槽101可以减少第一移载模组30与机座10上其他部件的干涉。
具体而言,为了不影响叠板和送料,第一移载模组30需要将物料放置到支撑组件20上之后收回。通过设置安装槽101,可以将第一移载模组30设置成沿上下方向可升降的形式,在将第一物料放置到支撑组件20上的时候,第一移载模组30可收回,以避免占用叠板空间。此时,通过设置安装槽101,可以降低支撑组件20的高度,避免由于支撑组件20过高导致支撑不稳定,提高叠板的稳定性。
其中,自动叠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罩体60,罩体60罩在机座10上,且罩体60可以与机座10之间构造出沿第一方向的通道,罩体60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可以设置门体61,从而可以通过打开门体61,对自动叠板装置100进行维护。另外,还可以在罩体60上设置控制模块,从而方面从罩体60外部对自动叠板装置100进行调试,或维持自动叠板装置100的稳定运行,另外,还可以将自动叠板装置100的控制模块集成到整个电路板制板设备之中。
本发明中的自动叠板装置100中提供了第一移载模组30和第二移载模组40,其中第一移载模组30和第二移载模组40可以从罩体60的不同侧送料,例如,第一移载模组30沿第一方向送料、第二移载模组40沿第二方向送料。因此,可以在罩体60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设置门体61,而罩体60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以及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敞开或构造成通道。其中,罩体60具有框架和盖板,其中框架可以具有包括竖杆、横杆和纵杆组成的框体结构,并通过盖板封盖构成罩体60。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部21,支撑部21包括支撑板211,支撑板211水平设置,支撑板211的上表面用于支撑物料。进一步地,支撑板211上设有用于定位物料的吸盘。可以通过吸盘对支撑板211上的物料进行定位。
可选地,支撑组件20还包括支撑杆212,支撑杆212与机座10相连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杆212的上端连接支撑板211。从而可以通过支撑部21支撑物料,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可以在支撑板211上完成叠板。
可选地,支撑组件20包括多个支撑部21,通过多个支撑部21实现对物料的支撑,有效地提高对物料支撑的稳定性,避免物料因自重而变形。
另外,多个支撑部21相互间隔开,且间隔开的多个支撑部21可以构造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通道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通道被构造成适于第一移载模组30沿第一方向运送物料。
其中,结合前述实施例,如图10,安装槽1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部21,且安装槽101的左侧和右侧均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支撑部21,安装槽101左侧的多个支撑部21和安装槽101右侧的多个支撑部21可以沿第二方向相对。可选地,支撑组件20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支撑部21。这样多个支撑部21可以实现对物料的稳定支撑。
另外,支撑组件20可以包括四个支撑部21,四个支撑部21可以用于分别支撑第一物料的四个角,实现对第一物料的稳定支撑。
其中,支撑杆2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套接支撑杆212,连接套的一端设有法兰,支撑杆212的一端的连接套上的法兰连接机座10,且支撑杆212的另一端的连接套上的法兰连接支撑板211,其中,连接套具有开口并由螺栓锁紧,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将支撑杆212插装到连接套内,通过螺栓锁紧,实现连接套与支撑杆212的稳定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1至图13,第一移载模组30包括第一底座31和顶升板32,第一底座3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机座10上(例如,将第一底座3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安装槽101内)。顶升板32沿第三方向可升降地连接第一底座31。定位组件39设于顶升板32上,顶升板32的升降可以带动定位组件39升降,第一底座31的移动可以实现定位组件39的移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底座31的移动,实现定位组件39的移动,在第一物料移动到支撑组件20上方时,通过顶升板32的下降,将第一物料置于支撑组件20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9包括放置台33和夹持部34,其中放置台33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一所述夹持部34,两个所述夹持部34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可移动,通过放置台33和夹持部34的组合,可以实现稳定地移载第一物料。
可选地,结合前述实施例,放置台33与顶升板32相连,放置台33上设有吸盘用于定位物料。夹持部34包括第一支撑台341和第一压板342,第一支撑台341沿第一方向在靠近和远离放置台33的方向上可移动,第一支撑台341适于与放置台33配合以支撑物料,第一支撑台341上可以设置吸盘。第一压板342沿第三方向可升降地与第一支撑台341相连,第一压板342上设有软性材料(橡胶或者塑料等)制作的第一压块343,第一压块343与第一支撑台341沿第三方向相对以用于夹持物料。通过第一压板342的升降,可以实现夹持和释放物料,例如,在通过第一移载模组30输送第一物料时,可以通过夹持部34夹紧物料,避免物料脱落;而当第一物料移动到位之后,可以通过升起第一压板342,释放物料,并朝远离放置台33的方向移动第一支撑台341,从而实现将第一物料放置于支撑组件20上。
可选地,第一移载模组30与机座10之间可以设置导轨副,从而提高第一移载模组30的稳定性,具体而言,第一底座31与机座10之间设有导轨副。其中,可以设置气缸、电机等结构驱动第一底座31移动。另外,顶升板32和第一底座31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柱381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二直线轴承382,实现顶升板32的稳定升降。
可选地,定位组件39还包括驱动件353、带轮351和传动带352,传动带352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带轮351配合成带传动机构,两个夹持部34分别连接传动带352的位于带轮351两侧的部分。此时,在带轮351传动过程中,带轮351的两侧移动方向不一致,结合附图11至13,带轮351的一侧向前移动、带轮351的另一侧向后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夹持部34朝向或远离放置台33移动。驱动件353与带轮351相连,可以通过驱动件353驱动带轮351旋转,可选地,驱动件353与带轮351可以通过齿轮传动、带传动等实现传动连接,其中,本发明中的带传动结构可以为平带传动、三角带传动、同步带传动等等。
可选地,定位组件39还包括导向轴361和第一直线轴承362,导向轴36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直线轴承362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导向轴361,第一直线轴承362与夹持部34相连。通过导向轴361和第一直线轴承362的配合,可以实现夹持部34的稳定移动,提高第一移载模组30夹持物料的稳定性。结合前述,导向轴361设于顶升板32上。
另外,结合前述实施例,驱动夹持部34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驱动顶升板32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放置于顶升板32和第一底座31之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结合图14至图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载模组40可将机座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或两侧的第二物料抓取对应至支撑组件20所在位置。
其中,第二移载模组40包括支架41和机械手42,支架41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机座10。机械手42可升降地连接支架41,机械手42上设有吸盘,机械手42被构造成适于抓取第二物料,其中,支架41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可移动,支架41在放料位置时机械手42位于支撑组件20的正上方且机械手42适于下降以将第二物料放置于支撑组件20上。
可选地,在使用过程中,支架41在取料位置时,机械手42可以下降取料,随后上移,通过支架41沿第二方向的移动,将机械手42沿第二方向移动,当机械手42取到的第二物料移动到支撑组件20上方时,可以下移机械手42,将第二物料放置到第一物料上形成堆叠。
其中,机座10上设置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导轨,并通过气缸或丝杆进给机构或直线电机等驱动机械手42沿导轨移动,其中,每个导轨上均可以对应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架41,而机座10上可以设置多个导轨。当机座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暂存工位70时,导轨可延伸出机座10的左右侧以外,且导轨上设置有左右两个支架41,从而完成左右侧暂存工位70上第二物料的抓取工作。
另外,支架41可以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侧板,第二板部设于第一板部的上方,且第二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有侧板连接在一起,侧板可以为具有通孔的板状,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够保证支架41的结构强度。另外,机械手42可以设置于第一板体上,机械手42可以包括抓料板、直线导向结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设于支架41上,且升降气缸与抓料板相连以驱动抓取板升降,其中直线导向结构可以包括导杆和直线轴承。
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移载模组40可用关节式机械手替代。
结合图16至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叠板装置100还包括预定位组件50,每个支撑组件20的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一预定位组件50,预定位组件50被构造成适于预定位支撑组件20上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可以提高支撑组件20上的叠板精度。
可选地,结合图16至18,预定位组件50包括第二支撑台51、平移机构54、压板机构52和穿销钉机构53,第二支撑台51、压板机构52和穿销钉机构53均设于平移机构54以实现同步直线运动,平移机构54包括平移模组541和设于平移模组541上的第二底座542,平移模组541可驱动第二底座542作直线运动,第二支撑台51通过连接件543固定于第二底座542上;连接件543优选的采用多个立柱,或者可采用板状材料等。平移模组541包括滑块导轨副544和动力部分545,第二底座542固定于滑块导轨副544上,动力部分545可为无杆气缸或电缸或丝杆进给机构等。压板机构52包括驱动结构521和第二压板522,第二压板522连接于驱动结构521的输出端,使得驱动结构521可带动第二压板522作旋转和升降运动。驱动结构521可采用旋转升降气缸,旋转升降气缸的缸体可固定于第二支撑台51或者连接件543或者第二底座542上,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驱动结构521固定于第二支撑台51的下方,驱动结构521的输出端向上穿过第二支撑台51以连接第二压板522,例如,在采用旋转升降气缸作为驱动结构521时,旋转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二支撑台51的下表面,旋转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向上穿过第二支撑台51以连接第二压板522,这样可以有效节省安装空间。为防止第二压板522在压制物料时会损坏物料表面,第二压板522上还设置有软性材料(如橡胶或塑料等)制作的第二压块523,可选地,第二压板522上用于压制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压块。穿销钉机构53位于第二支撑台51的下方,穿销钉机构53包括升降机构531和连接于升降机构531输出端的销钉532,第二支撑台51上设有供销钉532向上伸出的销孔501,销钉532被构造成适于伸出销孔501。升降机构531可为气缸或油缸或其他动力结构,升降机构531优选的固定于第二底座542上,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件543或第二支撑台51上。
使用时,第二底座542可根据已经叠好的物料尺寸先运到至预设位置,使得销钉532能过对准物料上预先打好的销钉532孔,后旋转升降气缸驱动第二压板522旋转90°并驱动第二压板522下降,使得第二压板522压制物料的边缘附近,后升降机构531驱动销钉532快速上升使得销钉532穿过物料上的销钉532孔,从而确定上下层叠的物料的销钉532孔为同轴设置,后升降机构531驱动销钉532下降复位。预定位组件39可以实现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预定位,保证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精确配合,提高叠板效果。可选地,第二底座542上设有吸盘。
本发明中的叠板可以是将覆铜板(可以有多片)与木板规整的堆叠,此种堆叠覆铜板与木板的方法可以很大提高设备效率与兼容上下工站,方式多样,简单易行。本发明所提到的驱动件353、驱动装置、驱动模块等可以是气缸或者伺服模组以及其他直线运动机构。
本发明中的自动叠板装置100,上料区(第二物料的上料位置)不局限于叠板工站的右侧,同样也可以是左侧,同时图中是双工位同时上料;同样第二移载模组40的上料位置可以是前后两边的任意一边,另外底板移载机构(第一移载模组30)和顶升结构为多工位;此种叠板方法搬运物料的方式是气缸加直线导轨和吸盘结构,也可以是机械手42加吸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制板设备,其中,电路板制板设备包括自动叠板装置100和物料运送工位,其中自动叠板装置100可以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叠板装置100。
其中,第一移载模组30可以输送一个第一物料至一个支撑组件20上,第二移载模组40可以输送一层或多层第二物料至层叠于该第一物料上,实现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叠放;第一移载模组30还可以将将第一物料移载到下一个支撑组件20,对应的第二移载模组40可以输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物料堆叠至该第一物料上。通过在第一物料位于不同的支撑组件20时,进行第二物料的叠放,实现第一物料上多层第二物料的叠放,提高效率。
由前述,本发明中的支撑组件20上设置了吸盘、第二移载模组40上设置了吸盘,在工作过程中,在物料没有达到支撑组件20时,支撑组件20上的吸盘不工作,在第二移载模组40送料过程中,第二移载模组40上的吸盘工作,第二移载模组40将第二物料送往支撑组件20,当第二移载模组40运送的第二物料运送至支撑组件20时,支撑组件20上的吸盘开始工作,而第二移载模组40上的吸盘停止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用于在第一物料上堆叠多层第二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物料的支撑组件;
第一移载模组,所述第一移载模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装载所述第一物料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移载模组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移载至所述支撑组件或将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物料移出;
第二移载模组,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移载模组用于移载所述第二物料,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移载模组;
其中,所述第一移载模组移载所述第一物料依次在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上停留放置,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对应的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将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所述第二物料堆叠至所述第一物料上,所述第一物料为底板,所述第二物料为覆铜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
多个暂存工位,多个所述暂存工位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对应,且每个支撑组件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暂存工位,所述暂存工位用于中转所述第二物料,
其中,所述第二移载模组从暂存工位上移载所述第二物料堆叠至对应的支撑组件上的第一物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所述暂存工位,所述暂存工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暂存工位布置于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暂存工位的数量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或者,多个所述暂存工位以相同或不同数量布置于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暂存工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第一移载模组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一移载模组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可将所述机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或两侧的所述第二物料抓取对应至所述支撑组件所在位置,所述第二移载模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机座;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可升降地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机械手上设有吸盘,所述机械手被构造成适于抓取第二物料,
其中,所述支架在取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支架在所述放料位置时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正上方且所述机械手适于下降以将第二物料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模组还包括第一底座和顶升板,所述第一底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升板沿第三方向可升降地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其中,多个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顶升板上;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放置台和夹持部,所述放置台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一所述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可移动,所述夹持部包括:
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适于与所述放置台配合以支撑第一物料;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沿第三方向可升降地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相连,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沿第三方向相对以用于夹持第一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
多个转移工位,多个所述转移工位分别与多个所述暂存工位对应,且所述转移工位用于转移所述第二物料;
第三移载模组,所述第三移载模组沿第二方向设置以用于移载所述转移工位的所述第二物料至所述暂存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预定位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的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预定位组件,所述预定位组件被构造成适于预定位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所述预定位组件包括:
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上设有销孔;
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使得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压板作旋转和升降,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台配合以压制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
穿销钉机构,所述穿销钉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下方,穿销钉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输出端的销钉,所述销钉被构造成适于伸出所述销孔;
平移机构,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压板机构以及所述穿销钉机构均设于所述平移机构上以同步直线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下方,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由下而上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台以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上用于压制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为软性材料制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
带轮;
传动带,所述传动带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带轮配合成带传动机构,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位于所述带轮两侧的部分;
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直线轴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向轴,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与所述夹持部相连;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带轮相连以驱动所述带轮旋转。
CN202110359015.7A 2021-04-02 2021-04-02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Active CN112739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9015.7A CN112739077B (zh) 2021-04-02 2021-04-02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9015.7A CN112739077B (zh) 2021-04-02 2021-04-02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077A true CN112739077A (zh) 2021-04-30
CN112739077B CN112739077B (zh) 2021-06-22

Family

ID=7559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9015.7A Active CN112739077B (zh) 2021-04-02 2021-04-02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90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206A (zh) * 2021-11-02 2022-03-08 深圳市方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机
CN114641154A (zh) * 2022-05-13 2022-06-17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铺板设备
CN116033679A (zh) * 2023-02-01 2023-04-28 四川托璞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叠板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454A (zh) * 2010-02-21 2011-08-24 鸿骐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真空整平电路板将电路板进行高精度并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06276378A (zh) * 2016-09-18 2017-01-04 广州科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错位堆叠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23015A (zh) * 2018-03-19 2018-07-24 深圳市冠阳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度自动贴板机
CN109051070A (zh) * 2018-10-24 2018-12-21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装置及卷纸包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454A (zh) * 2010-02-21 2011-08-24 鸿骐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真空整平电路板将电路板进行高精度并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06276378A (zh) * 2016-09-18 2017-01-04 广州科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错位堆叠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23015A (zh) * 2018-03-19 2018-07-24 深圳市冠阳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度自动贴板机
CN109051070A (zh) * 2018-10-24 2018-12-21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装置及卷纸包装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206A (zh) * 2021-11-02 2022-03-08 深圳市方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机
CN114158206B (zh) * 2021-11-02 2022-06-21 深圳市方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机
CN114641154A (zh) * 2022-05-13 2022-06-17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铺板设备
CN114641154B (zh) * 2022-05-13 2022-08-16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铺板设备
CN116033679A (zh) * 2023-02-01 2023-04-28 四川托璞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叠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077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9077B (zh) 电路板自动叠板装置
CN214298291U (zh) 一种托盘自动上下料机
CN101901773B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设备中叠堆硅片自动上料的系统
CN114784143A (zh) 一种排版叠焊一体机
CN116924078A (zh) 板料加工线体
CN212209528U (zh) 电池串制备装置及串焊设备
CN212094742U (zh) 一种自动化led灯光模组焊接机
CN117163604A (zh) 一种pcb机械钻孔机自动上下料设备及上下料方法
CN216831307U (zh) 一种打孔设备以及打孔系统
CN216302535U (zh) 一种自动化升降上下料机构
CN216710501U (zh) 一种弹夹式上料机构
CN216072392U (zh) 层叠式收集装置
CN115352894A (zh) 连续自动供收料一体设备及运作方法及生产线
CN214526830U (zh) 一种可用于柔性线路板的放板机
CN210537037U (zh) 点对点3d补材贴合机
CN114784144A (zh) 一种排版叠焊一体机
CN210527817U (zh) 3d补材贴合机
CN112589268A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组装焊接机
CN113526143A (zh) 一种用于自动添加垫木的装置
CN112811078A (zh) 一种输送定位装置及板件自动收取设备
CN111546031A (zh) 一种热水器控制面板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7920213U (zh) 一种板件与隔纸的双机械手自动收放料机构
CN219350294U (zh) 一种动力电池贴胶堆叠设备
CN215421008U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自动贴片机
CN216945204U (zh) 一种精雕机弹夹式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