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6689A -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6689A
CN112736689A CN202011617100.0A CN202011617100A CN112736689A CN 112736689 A CN112736689 A CN 112736689A CN 202011617100 A CN202011617100 A CN 202011617100A CN 112736689 A CN112736689 A CN 112736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ide plate
rod
block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71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6689B (zh
Inventor
刘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mei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Transport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Transport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Transport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71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6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6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6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8Mounting of cabinets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拉紧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柜体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右侧板位于柜体内腔的一面扣合有壳体,壳体与右侧板之间形成腔室。四个拉紧机构布置在腔室的四角上,拉紧机构包括筒体、杆体、拉块、转向组件和推拉组件。该配电柜通过分别在每个柜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计对应的拉块和对位孔,两个柜体之间可进行连接组合,从而组成满足不同功能的成套配电装置。同时,也可减小连屏组合时相邻柜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满足了安装、使用需求,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在配电柜组合配套安装中,各配电柜都是单独生产、运输然后在配电室或成套设备里,将各个配电柜用螺栓等连接在一起,组成满足不同功能的成套配电装置。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连屏组合的柜体柜间缝隙不能大于1mm,由于配电室地面不平整或者柜体制造工艺的误差,在实际连屏组合时,即使将两个柜体紧贴,相邻柜体之间缝隙宽度也可能会大于1mm,这样就需要安装人员继续挪动柜体,从而将相邻柜体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尽量完全贴合来保证安装要求,如此一来,不仅可能无法消除相邻柜体间隙过大的问题,也会降低装配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以减小连屏组合时相邻柜体之间的间隙,来满足安装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包括柜体,其具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位于所述柜体内腔的一面扣合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腔室;拉紧机构,四个所述拉紧机构布置在所述腔室的四角上,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筒体,其转动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其呈两端敞口结构,其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右侧板;杆体,其滑动配合在所述筒体内,其一端贯穿所述右侧板;拉块,其设置在所述右侧板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所述杆体与所述拉块连接,所述左侧板上贯穿有四个位置与所述拉块对应的对位孔;转向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其用于驱动所述筒体和所述杆体转向;推拉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其与所述杆体连接并驱动所述杆体移动;以及驱动机构,其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其与每个所述推拉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推拉组件推/拉对应的所述拉块。
优选地,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右侧板的一面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推拉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并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杆体靠近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配合在所述螺孔内,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螺杆和所述筒体的中轴线重合;还包括第一止转件,其用于防止所述杆体在所述筒体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所述腔室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驱动齿轮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右侧板的板面平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与所述拉紧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腔室内转动设置有四根第三转轴,所述从动齿轮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第二同步轮,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上;同步带,其缠绕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旋转驱动组件,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形成有延伸杆部,所述延伸杆部贯穿所述壳体后伸入所述柜体内腔,所述延伸杆部沿其径向方向贯穿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呈十字形布置;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适形穿套在所述延伸杆部上;所述转杆内设有与所述套环内圈连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沿所述转杆的轴向方向延伸;插柱,其适形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腔内,其一端伸入所述套环内圈中,所述插柱与所述通孔适形插接配合;第一调节柱,所述转杆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插柱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孔外,并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第一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插柱和所述安装腔的内腔壁;第二止转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其用于限制所述延伸杆部单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止转件包括:盖体,其扣合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延伸杆部转动贯穿所述第一容纳腔;棘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棘轮穿设固定在所述延伸杆部上;止转块,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止转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止转块与所述棘轮的棘齿啮合;第二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止转块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腔壁,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推所述止转块伸出所述第二容纳腔外。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止转块上的第二调节柱,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调节柱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外,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齿轮,其穿套固定在所述筒体上;齿条,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转向齿轮啮合;推块,其贯穿所述壳体并滑动配合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推块伸入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推块用于驱动所述齿条移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腔室的一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条,所述推块滑动配合在两个所述支撑条之间,所述支撑条上贯穿有限位槽,所述推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适形配合的支柱;限位件,其用于对所述推块进行锁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座,其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所述限位座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贯穿所述限位座的底部;限位销柱,其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推块上贯穿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销柱插接配合;第三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限位销柱和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内腔壁,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推所述限位销柱伸出所述第三容纳腔外;第三调节柱,所述限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销柱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柱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三导向孔外,并与所述第三导向孔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转件包括设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导向槽,以及设在所述杆体外壁上的止转柱;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筒体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止转柱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其通过在柜体的右侧板上设置四个拉紧机构,当两个柜体进行并排组合时,凸出于右侧板的拉块能够对应嵌入相邻柜体左侧板上的对位孔内;若两个柜体间隙较大,通过操作驱动机构使其驱动每个推拉组件同步带动对应的杆体伸出右侧板外,使拉块朝相邻柜体左侧板一方移动,直至其伸入相邻柜体的内腔中。然后操作转向组件使其带动拉块转动,使拉块与对位孔形成错位,再操作驱动机构使每个推拉组件带动对应的杆体同步缩回右侧板,拉块会逐渐紧贴紧贴在相邻柜体的左侧板内壁上,并持续拉动相邻柜体朝该柜体靠近,以此来减小相邻两个柜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了相邻柜体之间的无缝连接组合。
该配电柜通过分别在每个柜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计对应的拉块和对位孔,两个柜体之间可进行连接组合,从而组成满足不同功能的成套配电装置。同时,也可减小连屏组合时相邻柜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满足了安装、使用要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两个柜体进行连屏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腔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止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拉块嵌入对位孔内并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左侧板(图中虚线代表拉块转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柜体,11-左侧板,111-对位孔,12-右侧板,13-壳体,14-腔室,2-拉紧机构,21-筒体,211-导向槽,22-杆体,221-螺孔,222-止转柱,23-拉块,24-转向组件,241-转向齿轮,242-齿条,243-推块,2431-限位孔,244-支撑条,245-支柱,246-限位件,2461-限位座,2462-第三容纳腔,2463-限位销柱,2464-第三弹性件,2465-第三调节柱,2466-第三导向孔,25-推拉组件,251-第一转轴,252-第一同步轮,253-螺杆,3-驱动机构,31-驱动齿轮,32-第二转轴,321-延伸杆部,322-通孔,33-从动齿轮,34-第三转轴,35-第二同步轮,36-同步带,37-旋转驱动组件,371-转杆,3711-安装腔,3712-第一导向孔,372-套环,373-插柱,374-第一调节柱,375-第一弹性件,376-第二止转件,3761-盖体,3762-第一容纳腔,3763-第二容纳腔,3764-棘轮,3765-止转块,3766-第二弹性件,3767-第二调节柱,3768-第二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包括柜体1、拉紧机构2和驱动机构3。其中,柜体1包括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右侧板12位于柜体1内腔的一面扣合有壳体13,壳体13与右侧板12之间形成腔室14。四个拉紧机构2布置在腔室14的四角上,拉紧机构2包括筒体21、杆体22、拉块23、转向组件24和推拉组件25。具体地,筒体21转动设置在腔室14内,其呈两端敞口结构,其中轴线垂直于右侧板12。杆体22滑动配合在筒体21内,其一端贯穿右侧板12。拉块23设置在右侧板12背离腔室14的一面,杆体22与拉块23连接,左侧板11上贯穿有四个位置与拉块23对应的对位孔111。转向组件24安装在腔室14内,其用于驱动筒体21和杆体22转向。推拉组件25安装在腔室14内,其与杆体22连接并驱动杆体22移动。驱动机构3安装在腔室14内,其与每个推拉组件25连接,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每个推拉组件25推/拉对应的拉块23。
本实施例的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其通过在柜体1的右侧板12上设置四个拉紧机构2,当两个柜体1进行并排组合时,凸出于右侧板12的拉块23能够对应嵌入相邻柜体1左侧板11上的对位孔111内;若两个柜体1间隙较大,通过操作驱动机构3使其驱动每个推拉组件25同步带36动对应的杆体22伸出右侧板12外,从而带动拉块23朝相邻柜体1左侧板11一方移动,直至其伸入相邻柜体1的内腔中。然后操作转向组件24使其带动拉块23转动,使拉块23与对位孔111形成错位,再操作驱动机构3使每个推拉组件25带动对应的杆体22同步缩回筒体21内,如此,拉块23紧贴在相邻柜体1的左侧板11内壁上,并持续拉动相邻柜体1朝该柜体1靠近,以此来减小相邻两个柜体1右侧板12和左侧板11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了相邻柜体1之间的无缝连接组合。
该配电柜通过分别在每个柜体1的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分别设计对应的拉块23和对位孔111,两个柜体1之间可进行连接组合,从而组成满足不同功能的成套配电装置。同时,也可减小连屏组合时相邻柜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满足了安装、使用需求,适合推广。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3朝向右侧板12的一面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251,推拉组件25包括第一同步轮252,第一同步轮252穿设固定在第一转轴251上,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同步轮252转动;第一转轴251的一端伸入筒体21内并设置有螺杆253,第一转轴251与筒体21转动连接,杆体22靠近螺杆253的一端设置有螺孔221,螺杆253螺纹配合在螺孔221内,第一转轴251、螺杆253和筒体21的中轴线重合;拉紧机构2还包括第一止转件,其用于防止杆体22在筒体21内转动。
具体地,由于第一同步轮252固定在第一转轴251上,且第一转轴251的一端转动连接壳体13上,在筒体21与杆体2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杆体22旋转的第一止转件,因此,当需要杆体22伸出筒体21外或者缩回筒体21内时,通过操作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同步轮252和第一转轴251转动,第一转轴251一端的螺杆253会与杆体22的螺孔221进行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杆体22只能沿筒体2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拉块23做伸出或缩回动作。
参阅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齿轮31、从动齿轮33、第二同步轮35、同步带36和旋转驱动组件37。其中,腔室14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32,驱动齿轮31穿设固定在第二转轴32上,驱动齿轮31的转动平面与右侧板12的板面平行。从动齿轮33的数量与拉紧机构2的数量相同,腔室14内转动设置有四根第三转轴34,从动齿轮33穿设固定在第三转轴34上,每个从动齿轮33均与驱动齿轮31啮合传动,第二同步轮35也穿设固定在第三转轴34上。同步带36缠绕在第一同步轮252和第二同步轮35上,而旋转驱动组件37用于带动驱动齿轮31转动。
当需要杆体22伸出筒体21外或者缩回筒体21内时,旋转驱动组件37带动驱动齿轮31转动,驱动齿轮31和第二转轴32转动并带动与其啮合的四个从动齿轮33沿相同的方向转动,每个从动齿轮33带动对应的第二同步轮35转动,由于第一同步轮252与第二同步轮35之间通过同步带36传动连接,因此,第二同步轮35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同步轮252转动,并带动第一转轴251转动,第一转轴251一端的螺杆253会与杆体22的螺孔221进行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杆体22沿筒体2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拉块23做伸出动作。然后操作转向组件24带动筒体21和拉块23转动,使拉块23与对位孔111形成错位,再操作旋转驱动组件37带动驱动齿轮31反向转动,使每个杆体22做同步缩回筒体21的动作,拉块23会逐渐紧贴在相邻柜体1的左侧板11内壁上,并持续拉动相邻柜体1朝该柜体1靠近,以此来减小相邻两个柜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了相邻柜体1之间的无缝连接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2的一端形成有延伸杆部321,延伸杆部321贯穿壳体13后伸入柜体1内腔,延伸杆部321沿其径向方向贯穿有两个通孔322,两个通孔322呈十字形布置。旋转驱动组件37包括转杆371、套环372、插柱373、第一调节柱374、第一弹性件375和第二止转件376。其中套环372设置在转杆371的一端,套环372适形穿套在延伸杆部321上;转杆371内设有与套环372内圈连通的安装腔3711,安装腔3711沿转杆371的轴向方向延伸。插柱373适形滑动配合在安装腔3711内,其一端伸入套环372内圈中,插柱373与通孔322适形插接配合。转杆371上设有与安装腔3711连通的第一导向孔3712,第一调节柱374的一端与插柱373连接,第一调节柱374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导向孔3712外,并与第一导向孔3712滑动配合。第一弹性件375设置在安装腔3711内,第一弹性件375的两端分别连接插柱373和安装腔3711的内腔壁。第二止转件376设置在壳体13背离腔室14的一面,其用于限制延伸杆部321单向转动。
以图3所示方向为例来进行说明,在需要转动驱动齿轮31来带动杆体22和拉块23做缩回动作时,通过将插柱373插入其中一个通孔322内,然后顺时针转动转杆371,插柱373带动延伸杆部321和第二转轴32转动,驱动齿轮31顺时针转动会带动与其啮合的四个从动齿轮3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每个从动齿轮33带动对应的第二同步轮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同步轮35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同步轮252转动,并带动第一转轴251转动,第一转轴251一端的螺杆253会与杆体22的螺孔221进行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杆体22沿筒体2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拉块23做收回动作。
与此同时,第二止转件376持续作用在延伸杆部321上,使得延伸杆部321只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止转件376限制延伸杆部321单向转动,单向转动指的是延伸杆部321和第二转轴32在第二止转件376的作用下,只能进行顺时针转动而不能进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杆体22和拉块23只能做收回动作而不能进行伸出动作),而不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转杆371顺时针转动到一定位置后,操作人员不方便再进行转动,因此,通过提拉第一调节柱374,使其带动插柱373退出通孔322外,此时,延伸杆部321在第二止转件376的作用下不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将转杆371转动至便于操作的位置,再将插柱373插入对应的通孔322内来转动延伸杆部321和第二转轴3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转件376包括盖体3761、棘轮3764、止转块3765和第二弹性件3766。其中,盖体3761扣合在壳体13背离腔室14的一面,盖体3761与壳体13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3762和第二容纳腔3763,延伸杆部321转动贯穿第一容纳腔3762。棘轮3764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762内,棘轮3764穿设固定在延伸杆部321上。第二容纳腔3763与第一容纳腔3762连通,止转块3765滑动配合在第二容纳腔3763内,止转块3765的一端与棘轮3764的棘齿啮合。第二弹性件3766设置在第二容纳腔3763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止转块3765和第二容纳腔3763的内腔壁,第二弹性件3766抵推止转块3765伸出第二容纳腔3763外。
请参照图6来对第二止转件376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正常状态下,止转块3765卡入棘轮3764的棘齿中,当延伸杆部3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杆体22带动拉块23做收回动作),棘齿会抵靠止转块3765的斜面,从而将止转块3765按压到第二容纳腔3763内,当下一个棘齿转动到止转块3765的位置后,止转块3765在第二弹性件3766的推动下会快速伸出第二容纳腔3763外并恢复原状。而当该延伸杆部3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棘齿的立面与止转块3765的立面会相互抵靠,止转块3765无法被按压到第二容纳腔3763内,使该止转块3765对棘轮3764和延伸杆部321呈现锁定状态,从而使延伸杆部321和第二转轴32无法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杆体22只能带动拉块23做收回动作而不能做伸出动作,杆体22也不会朝相邻柜体1左侧板11一方移动,如此,在拉动相邻柜体1朝该柜体1靠近时,即使插柱373脱离通孔322,也不会造成拉块23松动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转件376还包括设置在止转块3765上的第二调节柱3767,盖体3761上开设有与第二容纳腔3763连通的第二导向孔3768,第二调节柱3767的一端延伸出第二导向孔3768外,并与第二导向孔3768滑动配合。
当然,凸出于右侧板12的拉块23在嵌入相邻柜体1左侧板11上的对位孔111内后还需要做转动动作,从而使拉块23与对位孔111错位。又或者若两个柜体1间隙较大时,还需要使杆体22带动拉块23移动伸入相邻柜体1的内腔中。在操作拉块23伸向相邻柜体1的对位孔111中时,向上提拉第二调节柱3767使其沿第二导向孔3768移动,使止转块3765退出棘轮3764的棘齿,棘轮3764失去止转块3765的限制,操作者可通过转杆371带动延伸杆部321转动,使驱动齿轮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向组件24包括转向齿轮241、齿条242、推块243和限位件246。其中,转向齿轮241穿套固定在筒体21上,转向齿轮241与筒体21的中轴线重合。齿条242设置在腔室14内并与转向齿轮241啮合,推块243贯穿壳体13并滑动配合在壳体13上,推块243伸入腔室14内并与齿条242连接,推块243用于驱动齿条242移动。壳体13位于腔室14的一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条244,推块243滑动配合在两个支撑条244之间,支撑条244上贯穿有限位槽,推块243上设有与限位槽适形配合的支柱245,限位件246用于对推块243进行锁定。
当拉块23从相邻柜体1左侧板11的对位孔111伸入其内腔后,需要使拉块23转动与对位孔111错位,才能操作拉块23拉动相邻柜体1的左侧板11。因此,通过滑动推块243,使沿两个支撑条244之间移动并带动齿条242移动。并且,通过设计限位槽和支柱245,使得,推块243和齿条242的移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齿条242始终与转向齿轮241啮合。由于转向齿轮241固定在筒体21上,而筒体21转动安装在腔室14内,因此,齿条242移动的同时会带动与其啮合的转向齿轮241和筒体21转动。
由于筒体21与杆体22之间设计有第一止转件,杆体22与筒体2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且第一转轴251与筒体21转动连接配合,第一转轴251上的螺杆253与杆体22也是螺纹配合,因此,筒体21转动不会被第一转轴251和螺杆253所限制(当然,由于螺杆253与杆体22为螺纹配合,杆体22的转动可能会螺杆253产生微小的转动),筒体21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杆体22、拉块23同步转动,从而使拉块23与对位孔111之间错位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拉块23和对位孔111均呈矩形状,拉块23沿右侧板12的宽度方向布置,对位孔111沿左侧板11的宽度方向布置,限位件246用于限制转向组件24,使其驱动拉块23旋转90°。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246包括限位座2461、限位销柱2463、第三弹性件2464和第三调节柱2465。其中,限位座2461设置在壳体13背离腔室14的一面,限位座2461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三容纳腔2462,第三容纳腔2462贯穿限位座2461的底部。限位销柱2463滑动配合在第三容纳腔2462内,推块243上贯穿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限位孔2431,每个限位孔2431与限位销柱2463插接配合。第三弹性件2464设置在第三容纳腔2462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限位销柱2463和第三容纳腔2462的内腔壁,第三弹性件2464抵推限位销柱2463伸出第三容纳腔2462外。限位座2461上设有与第三容纳腔2462连通的第三导向孔2466,第三调节柱2465的一端与限位销柱2463连接,第三调节柱2465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三导向孔2466外,并与第三导向孔2466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限位销柱2463插入其中一个限位孔2431时,拉块23沿右侧板12的宽度方向布置(拉块23的初始位置)。当需要转动拉块23时,操作第三调节柱2465向上移动,使限位销柱2463退出该限位孔2431,再推动推块243,使其带动齿条242与转向齿轮241进行啮合传动,当拉块23旋转90°后(此时拉块23沿右侧板12的高度方向布置),拉块23与对位孔111呈错位布置,此时,另一个限位孔2431移动到限位销柱2463的正下方,在将限位销柱2463插入该限位孔2431后,能够将推块243和齿条242进行锁定,使得筒体21和拉块23不会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止转件包括设在筒体21外壁上的导向槽211,以及设在杆体22外壁上的止转柱222;导向槽211贯穿筒体21并沿筒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止转柱222滑动配合在导向槽211内。由于螺杆253与杆体22螺纹连接,第一转轴251带动螺杆253转动后可能会带动筒体21内的杆体22跟随调螺杆253转动,因此,通过设计第一止转件,杆体22上的止转柱222被限制在导向槽211内,杆体22只能沿筒体21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一转轴251带动螺杆253转动后,螺杆253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杆体22相对于筒体21做伸出或缩回的动作,从而杆体22带动拉块23做伸出或收回动作。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其具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位于所述柜体内腔的一面扣合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腔室;
拉紧机构,四个所述拉紧机构布置在所述腔室的四角上,所述拉紧机构包括:
筒体,其转动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其呈两端敞口结构,其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右侧板;
杆体,其滑动配合在所述筒体内,其一端贯穿所述右侧板;
拉块,其设置在所述右侧板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所述杆体与所述拉块连接,所述左侧板上贯穿有四个位置与所述拉块对应的对位孔;
转向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其用于驱动所述筒体和所述杆体转向;
推拉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其与所述杆体连接并驱动所述杆体移动;以及
驱动机构,其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其与每个所述推拉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推拉组件推/拉对应的所述拉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右侧板的一面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推拉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筒体内并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杆体靠近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配合在所述螺孔内,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螺杆和所述筒体的中轴线重合;
还包括第一止转件,其用于防止所述杆体在所述筒体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齿轮,所述腔室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驱动齿轮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右侧板的板面平行;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与所述拉紧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腔室内转动设置有四根第三转轴,所述从动齿轮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第二同步轮,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上;
同步带,其缠绕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以及
旋转驱动组件,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形成有延伸杆部,所述延伸杆部贯穿所述壳体后伸入所述柜体内腔,所述延伸杆部沿其径向方向贯穿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呈十字形布置;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
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适形穿套在所述延伸杆部上;所述转杆内设有与所述套环内圈连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沿所述转杆的轴向方向延伸;
插柱,其适形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腔内,其一端伸入所述套环内圈中,所述插柱与所述通孔适形插接配合;
第一调节柱,所述转杆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插柱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导向孔外,并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
第一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插柱和所述安装腔的内腔壁;以及
第二止转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其用于限制所述延伸杆部单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转件包括:
盖体,其扣合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延伸杆部转动贯穿所述第一容纳腔;
棘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棘轮穿设固定在所述延伸杆部上;
止转块,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止转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止转块与所述棘轮的棘齿啮合;以及
第二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止转块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腔壁,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推所述止转块伸出所述第二容纳腔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止转块上的第二调节柱,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调节柱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导向孔外,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转向齿轮,其穿套固定在所述筒体上;
齿条,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转向齿轮啮合;
推块,其贯穿所述壳体并滑动配合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推块伸入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推块用于驱动所述齿条移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腔室的一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条,所述推块滑动配合在两个所述支撑条之间,所述支撑条上贯穿有限位槽,所述推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适形配合的支柱;以及
限位件,其用于对所述推块进行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限位座,其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腔室的一面,所述限位座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贯穿所述限位座的底部;
限位销柱,其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推块上贯穿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销柱插接配合;
第三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限位销柱和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内腔壁,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推所述限位销柱伸出所述第三容纳腔外;以及
第三调节柱,所述限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销柱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柱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三导向孔外,并与所述第三导向孔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转件包括设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导向槽,以及设在所述杆体外壁上的止转柱;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筒体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止转柱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CN202011617100.0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Active CN112736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7100.0A CN112736689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7100.0A CN112736689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689A true CN112736689A (zh) 2021-04-30
CN112736689B CN112736689B (zh) 2022-12-30

Family

ID=7561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7100.0A Active CN112736689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66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241A (zh) * 2021-07-13 2021-09-10 赵伟丽 一种环保型吹气式除尘设备
CN115000835A (zh) * 2022-04-20 2022-09-02 无锡财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展开式组合配电柜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2229B1 (en) * 1999-11-02 2002-03-05 Adams Mfg. Corp. Flexible clip
CN103531378A (zh) * 2013-09-29 2014-01-22 江苏德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开关
CN104064969A (zh) * 2014-02-21 2014-09-24 浙江联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配电箱
KR20150083389A (ko) * 2014-01-09 2015-07-17 비엠화인텍 주식회사 가림판이 구비된 수배전반
CN208639979U (zh) * 2018-04-19 2019-03-26 张军 一种教室用卫生工具柜
CN209266891U (zh) * 2018-12-30 2019-08-16 电管家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级组合式电气成套柜
CN209374928U (zh) * 2019-03-06 2019-09-10 兰鸿旺 一种电气用配电柜
CN209929730U (zh) * 2019-07-04 2020-01-10 深圳市铭泽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
CN210577064U (zh) * 2019-11-15 2020-05-19 重庆市同讯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无缝连屏的环网柜
CN111313300A (zh) * 2020-04-26 2020-06-19 华核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电控柜组装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2229B1 (en) * 1999-11-02 2002-03-05 Adams Mfg. Corp. Flexible clip
CN103531378A (zh) * 2013-09-29 2014-01-22 江苏德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开关
KR20150083389A (ko) * 2014-01-09 2015-07-17 비엠화인텍 주식회사 가림판이 구비된 수배전반
CN104064969A (zh) * 2014-02-21 2014-09-24 浙江联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配电箱
CN208639979U (zh) * 2018-04-19 2019-03-26 张军 一种教室用卫生工具柜
CN209266891U (zh) * 2018-12-30 2019-08-16 电管家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级组合式电气成套柜
CN209374928U (zh) * 2019-03-06 2019-09-10 兰鸿旺 一种电气用配电柜
CN209929730U (zh) * 2019-07-04 2020-01-10 深圳市铭泽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
CN210577064U (zh) * 2019-11-15 2020-05-19 重庆市同讯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无缝连屏的环网柜
CN111313300A (zh) * 2020-04-26 2020-06-19 华核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电控柜组装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241A (zh) * 2021-07-13 2021-09-10 赵伟丽 一种环保型吹气式除尘设备
CN115000835A (zh) * 2022-04-20 2022-09-02 无锡财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展开式组合配电柜
CN115000835B (zh) * 2022-04-20 2023-08-01 山西国电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展开式组合配电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689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6689B (zh) 一种便于成套组合的配电柜
CN110932198B (zh) 一种移动式电缆支架
CN112736507B (zh) 一种稳定对接的控制柜端子排
CN102667032A (zh) 带有平移锁舌的多点锁
CN207994033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
CN116191243A (zh) 一种具有快速拆卸结构的直流屏
CN215489309U (zh) 一种旋转动感灯光装置
CN112769051A (zh) 一种可无缝连屏的配电柜
CN221080465U (zh) 一种重载连接器连接结构
CN209998720U (zh) 一种钻攻铣自动化一体机
CN109910655B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汽车充电头
CN116744608B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大功率光伏优化器
CN208280766U (zh) 一种锁舌驱动装置及防盗锁具
CN111658344A (zh) 一种方便转移病人的手术推床及配套病床
CN220842070U (zh) 一种可锁紧滑轮轴结构
CN212446184U (zh) 一种注塑机蜗杆蜗轮式锁模装置
CN212716098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停车器
CN221126685U (zh) 一种模块化的并网箱
CN117267222A (zh) 锁紧机构
CN218968121U (zh) 一种电机壳生产用输送定位装置
CN219370273U (zh) 压卡架
CN220934700U (zh) 一种可拆卸配电箱
CN217734326U (zh) 一种模块化快速搭建的节能建筑结构
CN219124223U (zh) 一种poe交换机定位结构
CN214656609U (zh) 一种楼宇用门闸固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Room 2408, No. 662, Huangpu Avenue Middl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Shengmei Electric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205 1723, building 10, Xinyuan Mingjia Yayuan, no.369, Dongfanghong Sou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a Transport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