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6431A -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6431A
CN112726431A CN202011588740.3A CN202011588740A CN112726431A CN 112726431 A CN112726431 A CN 112726431A CN 202011588740 A CN202011588740 A CN 202011588740A CN 112726431 A CN112726431 A CN 112726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ble
air
pressurization
air supply
c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87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仁贵
李鹏
魏乐永
郝海龙
冯清海
颜智法
梁振有
李陆蔚
耍荆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87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6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6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6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or strengthening existing bridges ;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mant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6Suspension cables; Cable clamps for suspension cables ; Pre- or post-stressed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包括:主缆本体、送风管道以及增压管道,主缆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增压组件;送风管道设于主缆本体内,送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组,以向主缆本体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送风;增压管道的延伸方向与主缆本体一致,增压管道上设有与增压组件相连通的增压连接管,用于向主缆本体内送风。通过上述方式,送风管道用于向主缆本体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送风以对主缆本体内进行除湿和除潮,且增压管道与主缆本体相连通,用于提高送风效率可以使得送风管道可以对主缆均匀送风,以使得主缆本体每一部分均得以被干燥和除潮,提高主缆本体整体干燥和除潮效率。

Description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主缆除湿防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主缆是悬索桥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因为主缆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所以需要对主缆内部长期产生的积水进行清除,以使得主缆处于干燥的状态,以免主缆内部产生过多的腐蚀介质。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缆分段小于200米,捆扎在扶手绳上的送风管道会引起主缆抗风性能变化,例如进气口压力大、排气口压力小甚至没有压力,且沿进排气方向泄漏呈多至少分布,也即有的主缆区域干燥性能好,有的就没有被干燥,进而造成压力梯度大、湿度不均匀性大且系统运行可靠性差、防腐效果不佳等问题。所以虽然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全缆除水,但是除水效果并不明显且未能实现全缆除湿,进而主缆大部分区域的受潮情况并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缆除湿防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缆除湿除潮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包括:主缆本体,所述主缆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增压组件;
送风管道,设于所述主缆本体内,所述送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组,以向所述主缆本体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送风;
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缆本体一致,所述增压管道上设有与所述增压组件相连通的增压连接管,用于向所述主缆本体内送风。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气夹、套设于所述增压气夹内的增压环以及多个与所述增压环和所述送风管道相连通的增压支管;
所述增压连接管与所述增压环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气夹、套设于所述增压气夹内的增压环以及多个与所述增压环和所述主缆本体相连通的增压支管;
所述增压连接管与所述增压环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多个所述增压支管沿所述增压环周向圆周间隔排布。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相邻的所述增压支管之间的夹角一致且所述增压支管的数量与所述送风管道的数量一致。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还包括多个索夹,所述索夹上设有泄水阀,以对所述主缆本体内的气体和水分排出。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所述送风孔组设于两个所述索夹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所述送风管道设于相邻索鞍之间,且所述增压组件在相邻的索鞍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还包括多个气压检测件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气压检测件和所述送风管道相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缆本体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压检测件和湿度传感器无线连接,以接收所述气压检测件所测的当前所述送风管道的气压数据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测的当前所述主缆本体的湿度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包括主缆本体和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用于向主缆本体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送风以对主缆本体内部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除湿和除潮,且增压管道与主缆本体相连通,用于提高送风效率,可以使得送风管道对主缆均匀送风,以使得主缆本体内每一部分均得以被干燥和除潮,提高主缆干燥和除潮效率,使得全缆得以除湿除潮,以防止全缆产生过多的腐蚀介质而腐蚀受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主缆除湿防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A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A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B-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主缆本体; 110、送风孔组; 120、增压组件;
1210、增压气夹; 1220、增压环; 1230、增压支管;
20、送风管道; 30、增压管道; 310、增压连接管;
40、索夹; 410、泄水阀; 510、气压检测件;
520、湿度传感器; 60、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或单元。
请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主缆除湿防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A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A-A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B-B处的剖视图。
下面请继续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包括主缆本体10、送风管道20以及增压管道30,主缆本体10上间隔设有多个增压组件120;送风管道20设于主缆本体10内,送风管道20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组110,以向主缆本体10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送风;增压管道30的延伸方向与主缆本体10一致,增压管道30上设有与增压组件120相连通的增压连接管310,用于向主缆本体10内送风。需要说明的是,桥梁的距离一般较长,例如1000米、2000米或者更长,而主缆本体10的长度与桥梁的长度相对应,所以当主缆长期处于与外界相接触的状态下,主缆内需要保持干燥以杜绝腐蚀介质的产生。而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送风管道20设于主缆本体10内,并可以通过送风管道20上开设的送风孔组110以向主缆本体10内进行分段除潮。而随着送风管道20长度越长,则送风管道20内的气体会向主缆本体10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进行散出,由此送风管道20内的气流压强越小,如此由送风孔组110向主缆本体10内两侧干燥区域会变小,进而会使得主缆本体10内部分区域得不到干燥,以无法满足主缆本体10内的均匀除潮的效果。增压管道30的设置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送风管道20向主缆本体10内送风,由此提高主缆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以达到全缆除湿和除潮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多个送风孔组110可以沿主缆本体10径向方向上设置多个,也可以同时沿主缆本体10周向设置多个均可。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增压组件120包括增压气夹1210、套设于增压气夹1210内的增压环1220以及多个与增压环1220和送风管道20相连通的增压支管1230;增压连接管310与增压环1220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的增压组件120与送风管道20相连通,由此可以使得送风管道20内的气压处于恒压状态,增压组件120可以补充送风管道20内随着距离的延长所损耗的压力,以使得送风管道20可以对主缆本体10均匀干燥送风。需要说明的是,送风管道20的数量需要至少大于增压支管1230的数量。进而可以使得增压支管1230可以与送风管道20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选取送风管道20中的一根或者多跟与增压支管1230相连通,以对送风管道20内的气压进行补偿。
请参照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增压组件120包括增压气夹1210、套设于增压气夹1210内的增压环1220以及多个与增压环1220和主缆本体10相连通的增压支管1230;增压连接管310与增压环1220相连通。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该实施例中,增压支管1230分别与增压环1220和主缆本体10相连通,由此设置的多个增压环1220可以隔段对主缆本体10内输送干燥气体,以提高主缆本体10的干燥除潮效率。在主缆本体10上与增压支管1230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进风口,以使得增压支管1230可以将干燥的气体进入主缆本体10内,以实现除湿和除潮。需要说明的是,靠近送风管道20一侧,送风管道20内的气压还处于高压状态,而随着送风管道20沿主缆本体10延伸方向上的部分散失,送风管道20内的气压也会对应减少,由此在靠近主缆本体10下游,可以设置更多的增压环1220对主缆本体10内进行输送干燥的气体以提高主缆本体10内的干燥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多个增压支管1230沿增压环1220周向圆周间隔排布。由此可以使得增压管道30内的气体均匀向送风管道20内输送。也即,具体可以参照图4中的送风示意,也即设于主缆本体10内的送风管道20也围绕主缆本体10周向圆周均匀间隔设置,进而均匀分布的送风管道20在向主缆本体10内的气流的流通间隙中进行送风时便可以在一单位区域内实现均匀送风。由此,当增压管道30分别与均布的送风管道20相连通且补充气压时,均布的送风管道20便可以对主缆本体10内的气流的流通间隙中均匀送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相邻的增压支管1230之间的夹角一致且增压支管1230的数量为6根。也即多个增压支管1230沿增压环12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增压支管123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4根、5根、7根或者8根等,在此不做限定。
还包括多个索夹40,索夹40上设有泄水阀410,以对主缆本体10内的气体和水分排出。送风孔组110设于两个索夹4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索夹40处为主要泄气点,送风管道20的气体在索夹40处会有少量流失,以使得送风管道20内的气压慢慢降低。且泄水阀410的设置可以对主缆本体10内水分进行流出,以提高主缆本体10的除湿除潮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索夹40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送风孔组110,每个送风孔组110流出的干燥的气体在主缆本体10内朝向两侧的索夹40方向分别送风,以对主缆本体10进行干燥。可以理解的是,例如:两个索夹40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每个送风孔组110有效的送风路径为50米,则可以设置均匀间隔设置3个送风孔组110以对主缆本体10进行除潮除湿,以使得在200米区域内的主缆可以得以均匀送风。
需要说明的是,送风管道20设于相邻索鞍之间,且增压组件120在相邻的索鞍之间均匀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相邻索鞍之间可以设置多个增压组件120,以使得全缆可以实现均匀送风。
还包括多个气压检测件510和湿度传感器520,气压检测件510和送风管道20相连通,湿度传感器520与主缆本体10相连接。气压检测件510和湿度传感器520的设置可以对全缆干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由此当中间某一段发生泄漏等意外时,则可以快速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全缆干燥送风的效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60,分别与气压检测件510和湿度传感器520无线连接,以接收气压检测件510所测的当前送风管道20的气压数据以及湿度传感器520所测的当前主缆本体10的湿度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设置流量监测器,对在送风管道20内的气流流量进行监控。
综上,在主索鞍与散索鞍之间或者散索鞍与散索鞍之间设置送风管道20,送风管道20内的干燥的空气以较高的压力流动,在相邻的索夹40之间的位置可以设置多组送风孔组110,以向主缆本体10内部释放出低压力的少部分气体,低压空气缓慢在主缆表面渗漏孔隙间流动,完成主缆的整体干燥。同时,增压管道30的设置可以对沿送风管道20流动的方向上损失的压力进行补充,以使得送风管道20内始终可以向主缆内进行输送干燥的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缆本体,所述主缆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增压组件;
送风管道,设于所述主缆本体内,所述送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组,以向所述主缆本体内气流的流通间隙中送风;
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缆本体一致,所述增压管道上设有与所述增压组件相连通的增压连接管,用于向所述主缆本体内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气夹、套设于所述增压气夹内的增压环以及多个与所述增压环和所述送风管道相连通的增压支管;
所述增压连接管与所述增压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气夹、套设于所述增压气夹内的增压环以及多个与所述增压环和所述主缆本体相连通的增压支管;
所述增压连接管与所述增压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增压支管沿所述增压环周向圆周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增压支管之间的夹角一致且所述增压支管的数量与所述送风管道的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索夹,所述索夹上设有泄水阀,以对所述主缆本体内的气体和水分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孔组设于两个所述索夹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设于相邻索鞍之间,且所述增压组件在相邻的索鞍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气压检测件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气压检测件和所述送风管道相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缆本体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缆除湿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压检测件和湿度传感器无线连接,以接收所述气压检测件所测的当前所述送风管道的气压数据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测的当前所述主缆本体的湿度数据。
CN202011588740.3A 2020-12-29 2020-12-29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Pending CN112726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8740.3A CN112726431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8740.3A CN112726431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6431A true CN112726431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7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8740.3A Pending CN112726431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643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9019A (ja) * 1996-11-27 1998-06-16 Nippon Steel Corp 吊構造用ケーブルの防食方法
CN101532140A (zh) * 2009-03-06 2009-09-1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主缆的防腐处理方法
CN201770941U (zh) * 2010-07-28 2011-03-23 崔冰 以干燥空气制备站供气的悬索桥主缆除湿防腐系统
CN203795310U (zh) * 2014-01-08 2014-08-27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利用固有索夹进排气的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CN107354859A (zh) * 2017-07-04 2017-11-17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缆维护的集成式除湿系统
CN107366228A (zh) * 2017-07-25 2017-11-21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悬索桥主缆的空气干燥方法、系统及送气管道
CN110080106A (zh) * 2019-04-30 2019-08-02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
CN111535180A (zh) * 2020-05-11 2020-08-14 北京赛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气钢管除湿的斜拉索大桥拉索结构
CN111827114A (zh) * 2020-08-04 2020-10-27 北京赛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气钢管结构的斜拉桥拉索除湿系统
CN111851298A (zh) * 2020-07-07 2020-10-30 北京赛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气钢管结构的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9019A (ja) * 1996-11-27 1998-06-16 Nippon Steel Corp 吊構造用ケーブルの防食方法
CN101532140A (zh) * 2009-03-06 2009-09-1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主缆的防腐处理方法
CN201770941U (zh) * 2010-07-28 2011-03-23 崔冰 以干燥空气制备站供气的悬索桥主缆除湿防腐系统
CN203795310U (zh) * 2014-01-08 2014-08-27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利用固有索夹进排气的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CN107354859A (zh) * 2017-07-04 2017-11-17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缆维护的集成式除湿系统
CN107366228A (zh) * 2017-07-25 2017-11-21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悬索桥主缆的空气干燥方法、系统及送气管道
CN110080106A (zh) * 2019-04-30 2019-08-02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
CN111535180A (zh) * 2020-05-11 2020-08-14 北京赛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气钢管除湿的斜拉索大桥拉索结构
CN111851298A (zh) * 2020-07-07 2020-10-30 北京赛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气钢管结构的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CN111827114A (zh) * 2020-08-04 2020-10-27 北京赛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通气钢管结构的斜拉桥拉索除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59442C (en) Conduit connection apparatus with purge gas
CN203795310U (zh) 利用固有索夹进排气的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CN107097802A (zh) 一种高可靠性真空管道系统
CN112726431A (zh) 主缆除湿防腐装置
CN107366228A (zh) 用于悬索桥主缆的空气干燥方法、系统及送气管道
CN110565524B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缆内部送气除湿系统的评估方法
JP2008519920A (ja) ステーケーブルを備えた構造体の腐食防止システム
CN101532140A (zh) 一种悬索桥主缆的防腐处理方法
CN110080106A (zh) 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
JP3180117B2 (ja) 吊構造用ケーブルの防食方法
CN208917711U (zh) 一种带惰性气体养护的悬索桥主缆防腐体系
JP3173956B2 (ja) ケーブルの防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5506861U (zh) 风扇式气流动示仪
CN207981200U (zh) 一种砂尘试验箱
CN208921392U (zh) 一种对冲型空气桥天平系统
CN109416232A (zh) 用于调节气态介质的调节设备和方法以及用于处理工件的设施和方法
CN105361234A (zh) 一种热风风向可调的烘丝机及其风向调整方法
CN212110124U (zh) 一种在线可控流量的电站气体置换装置
US68959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iding the flow of a gas stream
CN111024763A (zh) 气体湿度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9252153U (zh) 一种再生气流的扩散和分流装置
CN214040162U (zh) 一种涂装机的保养检测装置
CN115978662A (zh)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7781655A (zh)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CN215522889U (zh) 一种可感知、可检测的缆索送气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