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5168A -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5168A
CN112725168A CN202110024612.4A CN202110024612A CN112725168A CN 112725168 A CN112725168 A CN 112725168A CN 202110024612 A CN202110024612 A CN 202110024612A CN 112725168 A CN112725168 A CN 112725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jaw
culture dish
module
jaw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46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沐
马瑜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ui Hou Z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ui Hou 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ui Hou Z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ui Hou 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46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5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5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5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8Caps; Covers; Plugs; Pour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8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having finger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8Holding appliances; Racks; Suppo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2Mobile; Means for transporting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8Automatic or computerized contro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包括基座、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以及微生物接种装置,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设置于基座上;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包括转运组件、第一培养皿放置塔、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以及滑台模组;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储料仓和滑移搬运模组,储料仓设置于基座上。本发明中,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实现微生物样本划线接种操作的自动化处理,降低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降低微生物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的划线操作具备一致性,有利于避免人为失误、随意性和非标准操作,有利于控制操作误差,提高划线接种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生物检测是食品安全、医学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性及快速医学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食品安全性角度来说,据有关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4亿腹泻病例是由微生物细菌导致的,而病原物大多来源于受微生物污染的食物,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从检验医学角度来说,运用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并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检测样本通常包括各类非血液微生物样本如尿液、痰液、粪便等,如今绝大多数检验流程通常采用人手工采样、培养基划线接种等,工作繁琐且重复,不仅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劳动损伤,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会和各类食品、医学样本近距离接触,容易增大被感染的风险,微生物样本也同样面临被操作人员污染的风险,影响最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人工操作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人为误差、失误、随意性和非标准操作,容易造成划线接种失败,影响后续微生物培养及观察的环节,进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旨在解决人工划线造成的:操作人员易受感染、样本交叉污染或非标准操作造成的划线接种失败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后续微生物培养及观察的环节,进而影响最终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包括基座、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以及微生物接种装置,所述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用于定位样本容器并在取样时打开所述样本容器的容器盖;所述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包括转运组件、第一培养皿放置塔、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以及滑台模组,所述转运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的出料端与所述转运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与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间隔布置,所述滑台模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台模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滑台模组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转运组件分离所述培养皿的皿底与皿盖并将培养皿的皿底置于所述滑台模组上;或推动所述培养皿的皿底与所述滑台模组脱离,并使所述培养皿的皿盖盖合于所述皿底直至所述培养皿自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的入料端进入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所述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储料仓和滑移搬运模组,所述储料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储料仓用于存储层叠设置的接种环;所述滑移搬运模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滑移搬运模组用于夹取所述储料仓夹内存储的接种环,并移动所述接种环至所述样本容器取样,或移动所述接种环至所述滑台模组以在所述皿底的培养基上划线。
优选地,所述储料仓内形成储料腔室,所述储料腔室用于存储层叠设置的接种环;所述储料仓上还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料口和避让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避让孔均与所述储料腔室连通;所述储料仓面向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储料仓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相对所述储料仓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所述滑移搬运模组包括滑移机构、转接机构和接种环机械卡爪,所述转接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移机构,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与所述转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滑移模组带动所述转接机构和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移动,以使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自所述避让口穿过以夹取接种环,并带动接种环自所述出料口取出。
优选地,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包括夹爪组件、第一安装架、第一旋转驱动件、限位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转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爪组件与所述限位件旋转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运动时带动所述夹爪组件旋转,且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静止时限制所述夹爪组件旋转。
优选地,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能够在取料位置、样本取样位置与划线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卡爪座和移动卡块,所述卡爪座与所述限位件旋转连接,所述卡爪座和所述移动卡块之间围成卡接空间,且所述移动卡块能相对所述卡爪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夹紧或避让所述接种环;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位于取料位置时,所述卡爪座穿过所述避让口以使接种环承接于所述卡爪座上,所述移动卡块抵紧所述挡板以带动所述挡板打开所述出料口;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位于划线位置时,所述接种环卡入所述卡爪座和所述移动卡块之间地卡接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卡爪座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件上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围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带动或限制所述卡爪座旋转;和/或,
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复位件,所述移动卡块与所述卡爪座滑动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卡块相对卡爪座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和/或,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第一转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上的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转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移机构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连接以驱动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相对所述第一转接板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安装座、推料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和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位于所述滑槽上方,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的入料端的下方;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培养皿在所述滑槽内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滑槽的侧壁配合以夹持所述培养皿的皿盖,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以承接所述培养皿的皿底。
优选地,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连接板、推块和第一驱动件,所述连接板于所述推块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推块沿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指向第二培养皿放置塔的方向推动所述培养皿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台模组包括滑台、承接盘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滑台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承接盘与所述滑台转动连接,所述承接盘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避让通孔,所述滑台模组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避让通孔正对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台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承接盘连接以带动所述承接盘相对所述滑台转动。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还包括墨盒安装架和安装于所述墨盒安装架内的墨盒,所述墨盒安装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墨盒的打印端朝向所述滑台设置;所述滑台上形成止挡边,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滑台相对所述基座滑动时,所述墨盒安装架抵接于所述止挡边,且所述墨盒的打印端喷码时,所述墨盒安装架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以使所述墨盒的打印端与所述滑台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地,所述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包括管架、滑移模组、旋转卡爪模组以及移动卡爪模组;所述管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管架上开设有阵列排布的样品容纳槽;所述滑移模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旋转卡爪模组包括旋转架和第一夹爪机构,所述旋转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夹爪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且用于夹持样本容器;所述移动卡爪模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移模组上,所述移动卡爪模组用于夹取样本容器,且所述滑移模组带动所述移动卡爪模组在所述管架与所述第一夹爪机构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三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旋转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架旋转;所述第一夹爪机构包括第一夹爪驱动件、第一丝杆和两个第一夹爪,两个所述第一夹爪相对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外并围成容置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爪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沿第二方向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两个所述第一夹爪夹紧或松开所述样本容器。
优选地,所述移动卡爪模组包括第二转接板、第四旋转驱动件、第二安装架、驱动组件以及两个第二夹爪;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滑移模组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四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爪驱动件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夹爪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爪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并能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架旋转;两个所述第二夹爪沿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相对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外,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爪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两个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或放松所述样本容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接种环,不用在多区划线操作之间对接种环进行红外高温灭菌炉灭菌,提高样本处理效率、降低系统功耗的同时,避免了因接种环重复高温灭菌在其表面形成积碳后对后续样本造成污染的情况,可提高划线接种质量和成功率,也杜绝高温设备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实现划线接种操作的自动化处理,操作人员只需定时更换培养皿和接种环等相关物料即可,防止操作人员与各类样本近距离接触,降低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也降低微生物样本被污染的风险,相较于人工操作,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的划线操作具备高度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从而避免失误、随意性和非标准操作,有利于控制操作误差,提高划线接种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最后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生物接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接机构与接种环机械卡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种环机械卡爪夹持接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台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板于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墨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移模组和移动卡爪模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移模组和移动卡爪模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卡爪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卡爪模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卡爪模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基座;2、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1、管架;211、容纳槽;22、滑移模组;23、旋转卡爪模组;231、旋转架;232、第一夹爪机构;2321、第一夹爪驱动件;2322、第一丝杆;2323、第一夹爪;24、移动卡爪模组;241、第二转接板;242、第四旋转驱动件;243、第二安装架;244、驱动组件;2441、第二夹爪驱动件;2442、第二丝杆;245、第二夹爪;25、第三旋转驱动件;3、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1、转运组件;32、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3、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4、滑台模组;341、滑台;3411、止挡边;342、承接盘;343、限位槽;344、避让通孔;345、第二驱动件;35、安装座;351、滑槽;352、第一通孔;36、推料机构;361、连接板;362、推块;363、第一驱动件;37、升降机构;4、微生物接种装置;41、储料仓;411、出料口;412、避让口;42、滑移搬运模组;43、滑移机构;44、转接机构;441、第一转接板;442、第二旋转驱动件;45、接种环机械卡爪;451、夹爪组件;4511、卡爪座;4512、移动卡块;4513、限位凸起;452、第一安装架;453、第一旋转驱动件;454、限位件;4541、第一限位块;4542、限位空间;46、挡板;51、墨盒安装架;52、墨盒;53、第二限位块;200、样本容器;300、接种环。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00包括基座1、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以及微生物接种装置4,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设置于基座1上,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用于定位样本容器200并在取样时打开样本容器200的容器盖;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包括转运组件31、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以及滑台模组34,转运组件31设置于基座1上,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的出料端与转运组件31连接,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与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间隔布置,滑台模组34与基座1滑动连接,滑台模组34能够相对基座1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滑台模组34位于初始位置时,转运组件31分离培养皿的皿底与皿盖并将培养皿的皿底置于滑台模组34上;或推动培养皿的皿底与滑台模组34脱离,并使培养皿的皿盖盖合于皿底直至培养皿自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的入料端进入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微生物接种装置4包括储料仓41和滑移搬运模组42,储料仓41设置于基座1上,储料仓41用于存储层叠设置的接种环300;滑移搬运模组42与基座1滑动连接,滑移搬运模组42用于夹取储料仓41内存储的接种环300,并移动接种环300至样本容器200取样,或移动接种环300至滑台模组34以在皿底的培养基上划线。
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3,接种环300层叠存放于储料仓41内,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放置未处理的培养皿、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放置处理完成的培养皿,样本容器200具体可以是均质袋、拭子管、无盖试管、旋盖试管或翻盖试管,样本容器200被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定位。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00运行时,转运组件31搬运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出料端的培养皿并将开盖后的培养皿的皿底置于位于初始位置的滑台模组34上,滑台模组34带动培养皿移动至工作位置,由此完成培养皿的开盖及搬运操作;在进行培养皿的开盖及搬运的同时或者在培养皿移动至工作位置后,滑移搬运模组42自储料仓41内夹取一个接种环300,并带动夹持的接种环300进行移动,具体可以夹持接种环300移动至样本容器200的上方,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打开样本容器200,滑移搬运模组42带动被夹持的接种环300伸入样本容器200内蘸取样本,并再次带动接种环300移动至培养皿的皿底上方进行划线操作;划线操作完成后,滑移搬运模组42扔掉被污染的接种环300,与此同时,滑台模组34带动皿底移动至初始位置,转运组件31组合皿底与皿盖,并将完成处理的培养皿自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的入料端进入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内,完成一次动作循环。
本实施例中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00整个运行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接种环300,不用在多区划线操作之间对接种环300进行红外高温灭菌炉灭菌,提高样本处理效率、降低功耗的同时,取消接种环300在两次划线操作之间的高温灭菌操作,避免高温灭菌在接种环300表面形成积碳后对后续样本造成污染的情况,可提高划线接种质量,杜绝高温设备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00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实现划线接种操作的自动化处理,操作人员只需定时更换培养皿和接种环300等相关物料即可,防止操作人员与各类样本近距离接触,降低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微生物样本被污染的风险,相较于人工操作,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00的划线操作具备高度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随意性和非标准性,有利于控制操作误差,提高划线接种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最后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储料仓41内形成储料腔室,储料腔室用于存储层叠设置的接种环300;储料仓41上还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料口411和避让口412,出料口411与避让孔均与储料腔室连通;储料仓41面向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46;挡板46与储料仓41滑动连接,挡板46相对储料仓41滑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411;滑移搬运模组42包括滑移机构43、转接机构44和接种环机械卡爪45,转接机构44滑动设置于滑移机构43,接种环机械卡爪45与转接机构44转动连接,滑移模组22带动转接机构44和接种环机械卡爪45移动,以使接种环机械卡爪45自避让口412穿过以夹取接种环300,并带动接种环300自出料口411取出。本实施例中,滑移机构43通过转接机构44对接种环机械卡爪45或接种环机械卡爪45上夹持的接种环300进行搬运或按预设轨迹移动实现划线操作;当需要取新的接种环300时,接种环机械卡爪45自避让口412穿过,最下层的接种环300落在接种环机械卡爪45上,挡板46相对储料仓41滑动打开出料口411,使接种环机械卡爪45带动接种环300自出料口411取出并夹紧,此时挡板46受到重力、弹力或磁力向下移动,将出料口411关闭,防止接种环300从出料口411滑出。可以在最上层接种环300上设置一个下压部件,利用重力、弹力或磁力保障储料仓41内的接种环300顺利滑落到接种环机械卡爪45上,整个接种环300的取放及划线过程没有使用工业多轴机械臂,有利于减小微生物接种装置4的体积和重量,提高设备内空间利用率,简化联动结构,并且在设备故障时方便维修。
请结合参见图4和图5,接种环机械卡爪45包括夹爪组件451、第一安装架452、第一旋转驱动件453、限位件454;第一安装架452与转接机构44转动连接;第一旋转驱动件453安装于第一安装架452;限位件454与第一旋转驱动件453的输出轴连接,夹爪组件451与限位件454旋转连接,限位件454用于在第一旋转驱动件453运动时带动夹爪组件451旋转,且限位件454用于在第一旋转驱动件453静止时限制夹爪组件451旋转。实际划线接种过程时,第一旋转驱动件453先通过限位件454带动被夹持的接种环300旋转一定角度,使接种环300于培养基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然后第一旋转驱动件453停止运动并在当前位置锁止,此时可通过滑移机构43和转接机构44通过夹爪组件451带动接种环300开始划线,当接种环300受到培养基的外力挤压时,限位件454对夹爪组件451进行限制,使夹爪组件451在培养基的反作用力下相对限位件454做小角度转动,可避免接种环300划线接种时将培养基划破的情况,接种完成后,限位件454可将夹爪组件451限制在接种前的初始位置,以方便接种环机械卡爪45的后续操作。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453、夹爪组件451以及限位件454之间的配合可完成接种环300的抓取操作,同时还能完成接种环300的小范围转动,保证培养皿不被划破,并能适应不平整的培养基表面,大大提高接种成功率,实现接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简化了接种环机械卡爪45的结构,通过被动结构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可在连续往返划线时减少设备振动,提高划线接种操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接种环机械卡爪45能够在取料位置、样本取样位置与划线位置之间移动,夹爪组件451包括卡爪座4511和移动卡块4512,卡爪座4511与限位件454旋转连接,卡爪座4511和移动卡块4512之间围成卡接空间,且移动卡块4512能相对卡爪座45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夹紧或避让接种环300;接种环机械卡爪45位于取料位置时,卡爪座4511穿过避让口412以使接种环300承接于卡爪座4511上,移动卡块4512抵紧挡板46以带动挡板46打开出料口411;接种环机械卡爪45位于划线位置时,接种环300卡入卡爪座4511和移动卡块4512之间地卡接空间内。在进行蘸取样品或划线接种操作时,卡爪座4511和移动卡块4512相互配合夹紧接种环300,防止接种环300晃动或脱落,造成划线操作失败;抓取接种环300时,卡爪座4511自避让口412伸入储料腔室内,此时移动卡块4512被挡板46挤压,移动卡块4512相对卡爪座4511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避让接种环300,使储料腔室内的一个接种环300掉落在卡爪座4511;挡板46可以有外部驱动件作用下打开出料口411或由接种环机械卡爪45上升时,移动卡块4512抵紧挡板46并带动挡板46上移打开出料口411,可将卡爪座4511自避让口412退出,与此同时,移动卡块4512相对卡爪座4511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从而复位至接种环300的上方,卡爪座4511和移动卡块4512之间的卡接空间可与接种环300卡接,整个过程由各部件之间相互联动实现,减少了错抓取和漏抓取情况的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卡爪座4511与限位件454通过扭簧(图未示)连接,第一旋转驱动件453静止或锁止时,且夹爪组件451未受外时,卡簧产生的扭力可将卡爪座4511弹性限制于接种前的初始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卡爪座4511与限位件454通过磁性相反的磁铁(图未示)连接,第一旋转驱动件453静止或锁止时,且夹爪组件451未受外力时,磁铁产生的磁吸力可将卡爪座4511弹性限制于接种前的初始位置。接种环300受到培养基的反作用力去除后,夹爪组件451在卡簧或磁性相反的磁铁带动下,将夹爪组件451重新带回至接种前的初始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卡爪座451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513,限位件454上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4541,两个第一限位块4541之间围成限位空间4542,限位凸起4513伸入限位空间4542内,第一限位块4541通过限位凸起4513带动或限制卡爪座4511旋转;在一实施例中,夹爪组件451在卡簧或磁性相反的磁铁带动下,将夹爪组件451重新带回至两个第一限位块4541之间的状态,使卡爪座4511复位至接种前的初始位置,可实现卡爪座4511的任意角度的主动驱动旋转以及受到外力时相对限位件454的小角度被动转动,结构设计巧妙。
接种环机械卡爪45还包括安装于第一安装架452的复位件,移动卡块4512与卡爪座4511滑动连接,复位件用于带动移动卡块4512相对卡爪座4511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和/或,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或磁铁,利用弹性恢复力或磁性力对移动卡块4512进行复位。当卡爪座4511伸入储料仓41内接种环300的最下方时,挡板46抵紧移动卡块4512,使移动卡块4512相对卡爪座4511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复位件受力,避让接种环300,此时储料仓41内最下方的一个接种环300掉落在卡爪座4511,接着可将卡爪座4511远离储料仓41,移动卡块4512在复位件的驱动下可相对卡爪座4511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从而复位至接种环300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卡块4512采用被动打开和主动关闭的方式进行驱动,可减少接种环机械卡爪45中的驱动件,从而简化接种环机械卡爪45的结构。
具体地,转接机构44包括第一转接板441以及设置于第一转接板441上的第二旋转驱动件442,第一转接板441滑动设置于滑移机构43上,第二旋转驱动件442的输出轴与接种环机械卡爪45连接以驱动接种环机械卡爪45相对第一转接板441转动。滑移模组22能够实现X、Y、Z三个方向的移动,第一旋转驱动件453实现沿X轴的转动,第二旋转驱动件442实现沿Z轴方向的转动,由此,第一旋转驱动件453和第二旋转驱动件442相互配合能够调节接种的划线面,具体地,可以控制选择使用接种环300哪一端的哪一侧面进行划线,并且通过于滑移模组22配合确定划线位置。由此,通过对接种环300的划线位置及划线面进行调整满足划线操作标准的要求,并且对设备内部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请结合参见图6至图8,转运组件31包括安装座35、推料机构36和升降机构37,安装座35内开设有滑槽351,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和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位于滑槽351上方,安装座3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52,第一通孔352位于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的入料端的下方;推料机构36推动培养皿在滑槽351内移动至第一通孔352处,推料机构36与滑槽351的侧壁配合以夹持培养皿的皿盖,升降组件位于第一通孔352处以承接培养皿的皿底。推料机构36向左推动培养皿自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的出料端进入滑槽351并在滑槽351内移动,直至到达第一通孔352处,升降机构37相对基座1滑动至与滑槽351的底壁齐平或略低于滑槽351的底壁,使培养皿自第一通孔352处放置在升降机构37上;并且推料机构36能够与滑槽351的壁面配合以夹持培养皿的皿盖,使培养的皿底跟随升降机构37移动,直至移动至滑台模组34上。反之,升降机构37也可以向上运动,将滑台模组34上的皿底顶出,并随着升降机构37向上运动培养皿的皿底与皿盖组合,并从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的入料端进入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内。即本实施例中的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不用额外设置开盖机构,使培养皿的移动与开盖一同进行,进一步节省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的体积,简化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3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3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滑槽351连通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滑槽351的连通处形成限位台阶面,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且入料端抵接于限位台阶面。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以确定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的位置,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以确定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的位置,并且入料端抵接于限位台阶面,使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与第一通孔352之间存在一个容置培养皿的间隙,升降机构37向上运动,则培养皿被上推进入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内,升降机构37向下运动,则培养皿下落被放置在滑台模组34上。由此,将培养皿的转移操作进行分解,避免由单个机构执行多个动作,从而简化各机构的结构设计。
如图8所示,推料机构36包括连接板361、推块362和第一驱动件363,连接板361于推块362弹性连接,连接板361与基座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363设置于基座1上,第一驱动件363与连接板361连接以驱动连接板361和推块362沿第一培养皿放置塔32指向第二培养皿放置塔33的方向推动培养皿在滑槽351内移动。第一驱动件363驱动连接板361相对安装座35进行滑动,第一驱动件363与推板可以通过丝杆结构或齿轮齿条结构或同步轮同步带结构连接,以提高推板和移动时的位置精度。第一驱动件363启动,则连接板361带动推块362向右滑动,由于推块362与连接板361之间弹性连接,可以避免推块362与培养皿之间刚性接触,在保证对培养皿提供足够夹紧力的同时,防止培养皿与推块362刚性碰撞造成培养皿破损。推块362远离连接板361的一侧形成夹持槽,夹持槽可以设置为“V”形结构,使得培养始终保持在推块362的中线上。并且由于推块362与连接板361之间弹性连接,对培养皿进行推动及夹持开盖操作时能够兼容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直径的培养皿,消除培养皿的尺寸公差所带来的影响,提高设备兼容度。
具体地,推块362背离夹持槽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连接板361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横设有隔板,导向杆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杆穿过隔板并沿导向槽的轴向与隔板滑动连接,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夹持于隔板与推块362的导向杆所在侧之间;通过导向杆与隔板配合对推块362与连接板361之间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培养皿夹持于滑槽351的内壁与推块362之间时,弹簧被压缩,为培养皿提供夹紧力,避免推块362与培养皿之间发生刚性碰撞。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向杆也可以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导向杆或推块362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连接板361或隔板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斥布置。此时,由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斥力提供缓冲弹力。
如图7所示,滑台模组34包括滑台341、承接盘342和第二驱动件345,滑台341与基座1滑动连接,承接盘342与滑台341转动连接,承接盘342上开设有限位槽343,限位槽343的底部开设有避让通孔344,滑台模组34位于初始位置时,避让通孔344正对第一通孔352,第二驱动件345设置于滑台341上,第二驱动件345与承接盘342连接以带动承接盘342相对滑台341转动。第二驱动件345驱动承接盘342转动能够带动承接盘342上的培养皿转动,即在进行划线操作时,一组划线完成后,第二驱动件345启动,承接盘342带动培养皿转动预设角度,进行下一区划线,直至完成划线操作。转动培养皿相对改变接种环300或拭子的位置及角度更加容易操作,并且转动培养皿与改变接种环300或拭子的划线侧能够同时进行,减少等待时间,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请结合参见图9,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100还包括墨盒安装架51和安装于墨盒安装架51内的墨盒52,墨盒安装架51与基座1滑动连接,墨盒52的打印端朝向滑台341设置;滑台341上形成止挡边3411,基座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3,滑台341相对基座1滑动时,墨盒安装架51抵接于止挡边3411,且墨盒52的打印端喷码时,墨盒安装架51抵接于第二限位块53以使墨盒52的打印端与滑台341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方向可以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上下方向,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只需不一致即可。在固定在滑台341上的培养皿内进行接种划线操作。然后控制滑台341带动培养皿相对基座1向左滑动,由于弹性抵持件提供预压力,墨盒安装架51在滑台341滑动过程中,墨盒安装架51抵持于滑台341的止挡边3411时,则墨盒安装架51与滑台341之间的距离较大;墨盒安装架51开启进行喷码时,墨盒安装架51被第二限位块53限位,由此确定墨盒安装架51喷码时的高度,避免滑台341在滑移时墨盒安装架51出现高度波动影响打印质量,保证墨盒安装架51进行喷码时,墨盒安装架51与培养皿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进而保证打印字迹的清晰,并且可防止墨盒安装架51脱出安装架墨盒安装架51,墨盒安装架51和墨盒52跟随止挡边3411的下侧面的轨迹相对安装架上下浮动,从而改变打印端相对培养皿的距离,并且墨盒52的打印端可以根据自身上下浮动的信号启动喷码或停止喷码,具体可以将喷码打印在培养皿的侧部或底部,本发明采用在培养皿的底部喷码,由此完成培养皿上书写标号,如样本名称、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姓名等信息的操作,并且喷码形成的信息没有底色,不会对后续培养皿的观察造成影响,并且喷码形成的信息在常规环境下不易脱落或模糊,在完成实验清除相关信息时只需使用相应的溶剂擦拭即可,由此保证实验过程中的信息留存完整,并且方便后续进行清除。
第二限位块53通过紧固件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或第二限位块53与基座1滑动连接;或第二限位块53与基座1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当需要进行墨盒52更换时,可以拆除第二限位块53或滑动第二限位块53或压缩弹簧,使墨盒安装架51能够继续上移,直至在弹性抵持件的作用下,使墨盒52部分露出,方便清洁、维修或更换。
具体地,止挡边3411包括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6,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6存在避空段,避空段与喷码区域相对应。随着滑台341在基座1上滑动,墨盒安装架51跟随止挡边3411下边缘的轨迹上下浮动,本实施例中,随着滑台341向左滑动,墨盒安装架51先经过第一挡板46到达避空段,减少打印端与培养皿之间的距离,并在避空段处进行喷码打印,从而保证打印位置相对集中,并且保证字迹清晰度;打印结束后,墨盒安装架51经过第二挡板46,增大打印端与培养皿之间的距离,防止墨盒安装架51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并且由于避空段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可以将墨盒安装架51脱离第一挡板46和接触第二挡板46作为触发信号以控制墨盒安装架51开启或关闭。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6形成止挡边3411,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6之间的距离来控制避空段的距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滑台341相对基座1的位置形成触发信号以控制墨盒安装架51开启或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弹性抵持件连接于固定架与第三限位块之间,固定架限位于第二限位块53与第三限位块之间,或固定架限位于止挡边3411与第三限位块之间。固定架与安装架滑动连接,由此带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的墨盒52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设置第三限位块,并将弹性抵持件设置于固定架和第三限位块之间,固定架经过第一挡板46时,弹性抵持件恢复形变,推动固定架和墨盒52向上运动保持与第二限位块53抵接;墨盒安装架51接触第二挡板46时,弹性抵持件被压缩,增大打印端与滑台341的距离;并且在经过避空段时,弹性抵持件仍处于被压缩状态。由此,由弹性抵持件、第二限位块53和第三限位块相互配合,实现固定架和墨盒52的高度差改变。在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挡板46靠近避空段的一侧形成上升沿,第二挡板46靠近避空段的一侧形成下降沿,由此固定架经过第一挡板46进入避空段,或从避空段滑移至第二挡板46上时能够平滑过渡。
具体地,墨盒安装架51还包括滚动轮,滚动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滚动轮可与止挡边3411接触。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滚动轮,使滚动轮能够相对固定架转动,减小墨盒安装架51与止挡边341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磨损速率,有利于保证打印端与培养皿之间的间隙,防止墨盒安装架51磨损或止挡边3411磨损,降低墨盒安装架51与滑台341之间的位置精度,防止墨盒安装架51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保证整个培养皿信息打印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请结合参见图10至图14,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包括管架21、滑移模组22、旋转卡爪模组23以及移动卡爪模组24;管架21设置于基座1上,管架21上开设有阵列排布的样品容纳槽211;滑移模组22设置于基座1上;旋转卡爪模组23包括旋转架231和第一夹爪机构232,旋转架231转动安装于基座1,第一夹爪机构232设置于旋转架231上且用于夹持样本容器200;移动卡爪模组24可滑动地设置于滑移模组22上,移动卡爪模组24用于夹取样本容器200,且滑移模组22带动移动卡爪模组24在管架21与第一夹爪机构232之间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样本容器200可以是无盖试管、翻盖试管、旋盖试管、拭子管中的任一种。样本容器200摆放在管架21上的容纳槽211内,滑移模组22带动移动卡爪模组24移动至管架21的上方,移动卡爪模组24夹取样本容器200,然后滑移模组22带动移动卡爪模组24移动至第一夹爪机构232的上方,移动卡爪模组24将样本容器200放置于第一夹爪机构232内并且第一夹爪机构232夹紧样本容器200。
当样本容器200为无盖试管时,第一夹爪机构232夹紧样本容器200后,移动卡爪模组24释放样本容器200,并且被滑移模组22移动离开第一夹爪机构232,使得无盖试管管口无遮挡,此时可以进行加样、取样操作。
当样本容器200为翻盖试管时,第一夹爪机构232夹紧样本容器200后,移动卡爪模组24释放样本,并且使用卡爪将翻盖试管沿转轴弧度方向运动打开,为保证翻盖试管转轴位置可控,管架21上的容纳槽211设置成旋转不对称设计,由此保证每次夹取样本容器200时转轴位置朝向一致。
当样本容器200为旋盖试管时,第一夹爪机构232夹紧样本容器200后,移动卡爪模组24释放样本,并上移至试管盖高度,移动卡爪模组24再次夹紧试管管盖,旋转架231转动,带动第一夹爪机构232和夹紧于第一夹爪机构232的样本容器200转动,移动卡爪模组24同步沿向上运动,完成旋盖操作,移动卡爪模组24带着管盖离开第一夹爪机构232,使得试管管口无遮挡,此时可以进行加样或取样等操作。
当样本容器200为拭子管时,开盖过程与样本容器200为旋盖试管时的开盖过程一致,移动卡爪模组24夹取拭子样本移动至待划线培养皿处进行划线、接种等后续操作。
完成相应样本操作后执行上述对应样本操作的反向操作,后将样本重新移动回管架21上对应位置,即完成一次样本转移、开盖、处理操作。由此,本实施例提出的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能够适用于无盖试管、翻盖式管、旋盖试管、拭子管等多种样本容器200,增大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2的适用范围,提高设备兼容性。并且需要进行旋转开盖时,由旋转卡爪模组23带动旋转管身,移动卡爪模组24只需要夹紧管盖,重新对开盖动作进行拆分,由此减轻移动卡爪模组24的末端重量。
如图13和图14所示,基座1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件25,第三旋转驱动件25与旋转架231连接并用于驱动旋转架231旋转;第一夹爪机构232包括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第一丝杆2322和两个第一夹爪2323,两个第一夹爪2323相对套设于第一丝杆2322外并围成容置空间,至少一个第一夹爪2323与第一丝杆2322螺纹连接,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用于驱动第一丝杆2322沿第二方向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两个第一夹爪2323夹紧或松开样本容器200。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和第三旋转驱动件25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卡爪模组24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三爪卡盘、四爪卡盘或五爪卡盘等。本实施例旋转卡爪模组23装配时,可先将第三旋转驱动件25和旋转架231安装于基座1,并将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安装于旋转架231,此时第一夹爪2323之间围成容置空间,并将第一夹爪2323移动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容置空间内的中心点。需要抓取样本容器200时,启动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驱动第一夹爪2323运动,使第一夹爪2323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第一夹爪2323之间能相互配合夹紧样本容器200,夹紧样本容器200后,可启动第三旋转驱动件25,使第三旋转驱动件25驱动旋转架231旋转,以带动旋转架231上的第一夹爪机构232和样本容器200同步旋转,与移动卡爪模组24配合可以完成样本容器200的旋转开盖操作。开盖操作完成后,可关停第三旋转驱动件25,并使第一夹爪驱动件2321驱动第一夹爪2323反向运动,使第一夹爪2323之间的间距增大,直至样本容器200能脱离第一夹爪232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旋转卡爪模组23仅通过移动卡爪模组24和旋转卡爪模组23之间的配合就能完成样本容器200的抓取和旋转,实现了样本容器200抓取和开盖的全自动化,可提高样本容器200抓取和开盖的效率,且各个部件之间的联动关系较为简单,大大简化了旋转卡爪模组23的结构。
如图10至图13所示,移动卡爪模组24包括第二转接板241、第四旋转驱动件242、第二安装架243、驱动组件244以及两个第二夹爪245;第二转接板241与滑移模组22滑动连接;第四旋转驱动件242设置于第二转接板241上;第二安装架243与第四旋转驱动件24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组件244包括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和第二丝杆2442,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安装于第二安装架243,第二丝杆2442的一端与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连接,第二丝杆244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安装架243,并能相对第二安装架243旋转;两个第二夹爪245沿第二丝杆2442的延伸方向相对套设于第二丝杆2442外,且至少一个第二夹爪245与第二丝杆2442螺纹连接,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用于驱动第二丝杆2442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两个第二夹爪245夹紧或放松样本容器200。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为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卡爪模组24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架呈U形且具有容置空间,第二丝杆2442和两个第二夹爪245均容置于容置空间内。两个第二夹爪245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左侧的第二夹爪245和第二丝杆2442螺纹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位于右侧的第二夹爪245和第二丝杆244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移动卡爪模组24装配时,可先将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安装于安装架,将两个第二夹爪245相对套设于第二丝杆2442外,并将第二丝杆2442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架,第二丝杆2442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连接,需要抓取样本容器200时,启动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可驱动第二丝杆2442正向旋转,由于螺纹连接,可使与第二丝杆2442螺纹连接的第二夹爪245相对第二丝杆2442运动,并向另一个第二夹爪245运动,缩小两个第二夹爪245之间的间距,直至两个第二夹爪245能配合夹紧样本容器200,当需要放松样本容器200时,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可驱动第二丝杆2442反向旋转,以增大两个第二夹爪245之间的间距,直至样本容器200能脱离两个第二夹爪245。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卡爪模组24仅通过第二夹爪驱动件2441、第二丝杆2442以及两个第二夹爪245之间的配合就能完成样本容器200的抓取,实现了样本容器200抓取的全自动化,可提高样本容器200抓取效率,且各个部件之间的联动关系较为简单,大大简化了移动卡爪模组24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包括:
基座;
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用于定位样本容器并在取样时打开所述样本容器的容器盖;
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包括转运组件、第一培养皿放置塔、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以及滑台模组,所述转运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的出料端与所述转运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与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间隔布置,所述滑台模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台模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滑台模组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转运组件分离所述培养皿的皿底与皿盖并将培养皿的皿底置于所述滑台模组上;或推动所述培养皿的皿底与所述滑台模组脱离,并使所述培养皿的皿盖盖合于所述皿底直至所述培养皿自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的入料端进入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
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储料仓和滑移搬运模组,所述储料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储料仓用于存储层叠设置的接种环;所述滑移搬运模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滑移搬运模组用于夹取所述储料仓夹内存储的接种环,并移动所述接种环至所述样本容器取样,或移动所述接种环至所述滑台模组以在所述皿底的培养基上划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内形成储料腔室,所述储料腔室用于存储层叠设置的接种环;所述储料仓上还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料口和避让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避让孔均与所述储料腔室连通;所述储料仓面向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储料仓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相对所述储料仓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所述滑移搬运模组包括滑移机构、转接机构和接种环机械卡爪,所述转接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移机构,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与所述转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滑移模组带动所述转接机构和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移动,以使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自所述避让口穿过以夹取接种环,并带动接种环自所述出料口取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包括:
夹爪组件;
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转接机构转动连接;
第一旋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爪组件与所述限位件旋转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运动时带动所述夹爪组件旋转,且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静止时限制所述夹爪组件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能够在取料位置、样本取样位置与划线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卡爪座和移动卡块,所述卡爪座与所述限位件旋转连接,所述卡爪座和所述移动卡块之间围成卡接空间,且所述移动卡块能相对所述卡爪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夹紧或避让所述接种环;
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位于取料位置时,所述卡爪座穿过所述避让口以使接种环承接于所述卡爪座上,所述移动卡块抵紧所述挡板以带动所述挡板打开所述出料口;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位于划线位置时,所述接种环卡入所述卡爪座和所述移动卡块之间的卡接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座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件上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围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带动或限制所述卡爪座旋转;和/或,
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复位件,所述移动卡块与所述卡爪座滑动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卡块相对卡爪座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和/或,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第一转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上的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转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移机构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连接以驱动所述接种环机械卡爪相对所述第一转接板转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安装座、推料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和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位于所述滑槽上方,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培养皿放置塔的入料端的下方;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培养皿在所述滑槽内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滑槽的侧壁配合以夹持所述培养皿的皿盖,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以承接所述培养皿的皿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连接板、推块和第一驱动件,所述连接板于所述推块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推块沿所述第一培养皿放置塔指向第二培养皿放置塔的方向推动所述培养皿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模组包括滑台、承接盘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滑台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承接盘与所述滑台转动连接,所述承接盘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避让通孔,所述滑台模组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避让通孔正对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台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承接盘连接以带动所述承接盘相对所述滑台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还包括墨盒安装架和安装于所述墨盒安装架内的墨盒,所述墨盒安装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墨盒的打印端朝向所述滑台设置;所述滑台上形成止挡边,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滑台相对所述基座滑动时,所述墨盒安装架抵接于所述止挡边,且所述墨盒的打印端喷码时,所述墨盒安装架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以使所述墨盒的打印端与所述滑台之间存在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容器转移及开盖装置包括:
管架,所述管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管架上开设有阵列排布的样品容纳槽;
滑移模组,所述滑移模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旋转卡爪模组,所述旋转卡爪模组包括旋转架和第一夹爪机构,所述旋转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夹爪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且用于夹持样本容器;
移动卡爪模组,所述移动卡爪模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移模组上,所述移动卡爪模组用于夹取样本容器,且所述滑移模组带动所述移动卡爪模组在所述管架与所述第一夹爪机构之间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三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旋转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架旋转;所述第一夹爪机构包括第一夹爪驱动件、第一丝杆和两个第一夹爪,两个所述第一夹爪相对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外并围成容置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爪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沿第二方向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两个所述第一夹爪夹紧或松开所述样本容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卡爪模组包括:
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滑移模组滑动连接;
第四旋转驱动件,所述第四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
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四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爪驱动件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夹爪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爪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并能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架旋转;
两个第二夹爪,两个所述第二夹爪沿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相对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外,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爪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两个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或放松所述样本容器。
CN202110024612.4A 2021-01-08 2021-01-08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2725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612.4A CN112725168A (zh) 2021-01-08 2021-01-08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612.4A CN112725168A (zh) 2021-01-08 2021-01-08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5168A true CN112725168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58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4612.4A Pending CN112725168A (zh) 2021-01-08 2021-01-08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516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4350A (zh) * 2022-03-03 2022-06-03 合肥檀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4703057A (zh) * 2022-03-24 2022-07-05 李新建 一种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7843A1 (en) * 2013-06-23 2014-12-25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ed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system uses thereof
CN105154322A (zh) * 2015-09-09 2015-12-16 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识别培养皿的微生物接种装置及识别方法
CN204917896U (zh) * 2015-08-24 2015-12-30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盖系统
CN105316329A (zh) * 2015-11-20 2016-02-1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金针菇ssr分子标记及其对应引物与应用
CN105460247A (zh) * 2015-05-25 2016-04-06 郝玉有 一种分装培养基的装置
CN206843466U (zh) * 2017-05-09 2018-01-05 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的培养皿
CN110217563A (zh) * 2019-06-11 2019-09-10 湖南隋侯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移液吸头排列机器人
CN110484437A (zh) * 2019-08-16 2019-11-22 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7843A1 (en) * 2013-06-23 2014-12-25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ed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system uses thereof
CN105460247A (zh) * 2015-05-25 2016-04-06 郝玉有 一种分装培养基的装置
CN204917896U (zh) * 2015-08-24 2015-12-30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盖系统
CN105154322A (zh) * 2015-09-09 2015-12-16 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识别培养皿的微生物接种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5316329A (zh) * 2015-11-20 2016-02-1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金针菇ssr分子标记及其对应引物与应用
CN206843466U (zh) * 2017-05-09 2018-01-05 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细菌喷雾接种仪的培养皿
CN110217563A (zh) * 2019-06-11 2019-09-10 湖南隋侯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移液吸头排列机器人
CN110484437A (zh) * 2019-08-16 2019-11-22 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正,: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实验室安全评价认可标准实用手册 上卷》", vol. 2004, 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 pages: 23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4350A (zh) * 2022-03-03 2022-06-03 合肥檀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4703057A (zh) * 2022-03-24 2022-07-05 李新建 一种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395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
CN112725168A (zh) 微生物样本自动处理系统
JP6151350B2 (ja) 生体試料を処理するための試料処理システム
US7816128B2 (en) Automatic cell cultiv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multijoint robot
WO1997026541A1 (en) Specimen preparation
CN215620891U (zh) 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
US2022038071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automated microbial monitoring process in an isolator
KR20190037494A (ko) 자동 액상 세포 도말 장치
JP2014224749A (ja) 自動検体処理装置
JP2009291869A (ja) ロボット、ロボットハンドおよびアタッチメント
JP2019512707A (ja) 搬送装置
WO2011036190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iological samples
CN213739459U (zh) 用于培养皿的分区划线装置
CN113588387A (zh) 一种自动化医学检验血液堆片染色机
CN117330373A (zh) 一种全功能自动细胞处理与封片装置及方法
JPS63296685A (ja) 細胞移植装置
CN111551417A (zh) 一种自动制片装置
JP2815912B2 (ja) シャーレ移送装置
CN110606455A (zh) 一种样本容器自动开盖装置
US8800438B2 (en) Apparatus for labeling containers, particularly specimen containers for medical specimen, method for labeling containers, and use of a labeling apparatus
CN114806849A (zh) 一种微生物纯化仪
CN112662544A (zh) 培养皿开盖及转移装置、微生物样本处理系统
CN210394380U (zh) 一种微生物样本智能处理系统
CN220537804U (zh) 制备用于分析的生物样品的自动化系统
CN117050864A (zh) 自动接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