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3113A -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 Google Patents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3113A
CN112723113A CN202011536889.7A CN202011536889A CN112723113A CN 112723113 A CN112723113 A CN 112723113A CN 202011536889 A CN202011536889 A CN 202011536889A CN 112723113 A CN112723113 A CN 112723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elevator
supporting
moving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68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庸武
黄俊彦
朱超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68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31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3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31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6Maintenance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66Passive systems
    • B66B11/0273Passive systems acting between car and supporting fram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部装置、缓冲装置、连接装置、转动装置、移动装置、支撑装置以及升降装置,底部装置包括滑杆,缓冲装置包括滑块,连接装置包括下固定片以及上固定片,转动装置包括连接板以及转动转轴,上固定片与连接板焊接,移动装置包括丝杆以及移动块,丝杆与转动转轴焊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支撑框,支撑座与连接板焊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座,升降座与连接板焊接。本发明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转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对移动板进行移动,维修人员站在移动板上即可对电梯进行维修,电梯本体受到上下方向的震动时,连接杆使电梯上下震动转化为滑块的左右移动,弹簧的缓冲作用减弱震动。

Description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梯的生产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电梯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电梯由于存在不便于维修以及不能减震的缺点而造成的安全性能较低现象,为此,我们提出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便于维修以及不能减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包括底部装置、缓冲装置、连接装置、转动装置、移动装置、支撑装置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底部装置包括支撑片以及滑杆,所述滑杆两端与两支撑片内表面焊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块以及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滑块一表面均设有滑孔,所述滑杆分别与两滑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分别与两支撑片内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两滑块另一表面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下固定片、下固定轴、连接杆以及上固定片,若干所述下固定片下表面分别与两滑块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下固定轴两端分别与若干下固定片内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下端均设有第一转孔,两个所述下固定轴分别与两第一转孔旋转配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板、转动支架以及转动转轴,若干所述上固定片上表面均与连接板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转动支架下端均与连接板上表面焊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丝杆、移动轴承以及移动块,两个所述丝杆一端分别与两转动转轴一端焊接,两个所述丝杆另一端分别与两移动轴承一表面连接,所述移动块一表面设有两螺纹孔,两个所述丝杆分别与两螺纹孔旋转配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杆以及支撑框,两个所述支撑座下表面均与连接板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支撑杆下端分别与两支撑座上表面焊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座、千斤顶、顶杆以及顶块,两个所述升降座下表面均与连接板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升降座上表面均设有圆形安装槽,两个所述千斤顶分别安装于两圆形安装槽内,两个所述顶杆下端分别与两千斤顶上表面连接,两个所述顶块下表面分别与两顶杆上端焊接,所述支撑框上表面设有两通孔,两个所述顶杆分别与两通孔滑动配合,其中,支撑片的个数为两个,支撑片的主要作用是给滑杆提供支撑力,滑块以及第一弹簧的个数均为两个,滑块的主要作用是转化震动方向,第一弹簧减小滑块的左右移动幅度,下固定片以及上固定片的个数均为四个,下固定片的主要作用是给下固定轴提供支撑力,上固定片的主要作用是给上固定轴提供支撑力,连接杆以及下固定轴的个数均为两个,连接杆的主要作用是转动震动方向,下固定轴的主要作用是给连接杆提供支撑力,转动支架以及转动转轴的个数均为两个,转动支架的主要作用是给转动电机提供支撑力,转动转轴的主要作用是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以及移动轴承的个数均为两个,丝杆的主要作用是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轴承的主要作用是辅助丝杆转动,支撑座、支撑杆以及支撑框的个数均为两个,支撑座、支撑杆以及支撑体的主要作用均为给支撑框提供支撑力,升降座、千斤顶、顶杆以及顶块的个数均为两个,升降座的主要作用是给千斤顶提供支撑力,千斤顶、顶杆以及顶块的主要作用是带动电梯本体进行升降。
优选地,所述底部装置还包括底板,两个所述支撑片下表面均与底板上表面焊接,底部装置能够给缓冲装置滑行轨道。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两滑块另一表面连接,缓冲装置能够减弱装置受到的上下方向的震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上固定轴,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端均设有第二转孔,两个所述上固定轴分别与两第二转孔旋转配合,两个所述上固定轴两端分别与若干上固定片内表面焊接,其中,上固定轴的个数为两个,上固定轴的主要作用是给连接杆提供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转动电机,两个所述转动支架上端分别与两转动电机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转动电机一表面均设有转动电机轴,两个所述转动转轴另一端分别与两转动电机轴旋转配合,其中,转动电机的个数为两个,转动电机的主要作用是带动转动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移动支架,两个所述移动支架下端均与连接板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移动轴承另一表面分别与两移动支架侧表面连接,其中,移动支架的个数为两个,移动支架的主要作用是给移动轴承提供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体,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分别与两支撑体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支撑体上表面均与两支撑框下表面焊接,其中,支撑体的个数为两个,支撑体的主要作用是给支撑框提供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电梯本体,两个所述顶块上表面均与电梯本体下表面连接,升降装置能够带动电梯本体进行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转动装置、移动装置、支撑装置以及升降装置,转动装置能够通过移动装置对移动板进行移动,维修人员站在移动板上即可对电梯进行维修,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支撑装置能够对电梯本体进行支撑,升降装置能够对电梯本体进行升降,使得维修人员在提升电梯安全性能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缓冲装置以及连接装置,当电梯本体受到上下方向的震动时,由于连接杆的限位作用,能够使得电梯本体的上下方向的震动转化为滑块在滑杆上的左右移动,再通过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的缓冲作用,使得滑块的左右移动幅度减小,进一步达到减弱电梯本体上下方向震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的上下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A-A处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B-B处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部装置;101、底板;102、支撑片;103、滑杆;200、缓冲装置;201、滑块;202、第一弹簧;203、第二弹簧;300、连接装置;301、下固定片;302、下固定轴;303、连接杆;304、上固定片;305、上固定轴;400、转动装置;401、连接板;402、转动支架;403、转动电机;404、转动转轴;500、移动装置;501、丝杆;502、移动轴承;503、移动支架;504、移动块;600、支撑装置;601、支撑座;602、支撑杆;603、支撑体;604、支撑框;700、升降装置;701、升降座;702、千斤顶;703、顶杆;704、顶块;705、电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案例一:
请参照图1-7所示,本发明为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包括底部装置100、缓冲装置200、连接装置300、转动装置400、移动装置500、支撑装置600以及升降装置700,底部装置100包括支撑片102以及滑杆103,滑杆103两端与两支撑片102内表面焊接,缓冲装置200包括滑块201以及第一弹簧202,两个滑块201一表面均设有滑孔,滑杆103分别与两滑孔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弹簧202一端分别与两支撑片102内表面连接,两个第一弹簧202另一端分别与两滑块201另一表面连接,连接装置300包括下固定片301、下固定轴302、连接杆303以及上固定片304,若干下固定片301下表面分别与两滑块201上表面焊接,两个下固定轴302两端分别与若干下固定片301内表面焊接,两个连接杆303下端均设有第一转孔,两个下固定轴302分别与两第一转孔旋转配合,转动装置400包括连接板401、转动支架402以及转动转轴404,若干上固定片304上表面均与连接板401下表面焊接,两个转动支架402下端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移动装置500包括丝杆501、移动轴承502以及移动块504,两个丝杆501一端分别与两转动转轴404一端焊接,两个丝杆501另一端分别与两移动轴承502一表面连接,移动块504一表面设有两螺纹孔,两个丝杆501分别与两螺纹孔旋转配合,支撑装置600包括支撑座601、支撑杆602以及支撑框604,两个支撑座601下表面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两个支撑杆602下端分别与两支撑座601上表面焊接,升降装置700包括升降座701、千斤顶702、顶杆703以及顶块704,两个升降座701下表面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两个升降座701上表面均设有圆形安装槽,两个千斤顶702分别安装于两圆形安装槽内,两个顶杆703下端分别与两千斤顶702上表面连接,两个顶块704下表面分别与两顶杆703上端焊接,支撑框604上表面设有两通孔,两个顶杆703分别与两通孔滑动配合,其中,支撑片102的个数为两个,支撑片102的主要作用是给滑杆103提供支撑力,滑块201以及第一弹簧202的个数均为两个,滑块201的主要作用是转化震动方向,第一弹簧202减小滑块201的左右移动幅度,下固定片301以及上固定片304的个数均为四个,下固定片301的主要作用是给下固定轴302提供支撑力,上固定片304的主要作用是给上固定轴305提供支撑力,连接杆303以及下固定轴302的个数均为两个,连接杆303的主要作用是转动震动方向,下固定轴302的主要作用是给连接杆303提供支撑力,转动支架402以及转动转轴404的个数均为两个,转动支架402的主要作用是给转动电机403提供支撑力,转动转轴404的主要作用是带动丝杆501转动,丝杆501以及移动轴承502的个数均为两个,丝杆501的主要作用是带动移动块504移动,移动轴承502的主要作用是辅助丝杆501转动,支撑座601、支撑杆602以及支撑框604的个数均为两个,支撑座601、支撑杆602以及支撑体603的主要作用均为给支撑框604提供支撑力,升降座701、千斤顶702、顶杆703以及顶块704的个数均为两个,升降座701的主要作用是给千斤顶702提供支撑力,千斤顶702、顶杆703以及顶块704的主要作用是带动电梯本体705进行升降。
参照图1-7,底部装置100还包括底板101,两个支撑片102下表面均与底板101上表面焊接,底部装置100能够给缓冲装置200滑行轨道。
参照图2,缓冲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弹簧203,第二弹簧203两端分别与两滑块201另一表面连接,缓冲装置200能够减弱装置受到的上下方向的震动。
参照图1,连接装置300还包括上固定轴305,两个连接杆303上端均设有第二转孔,两个上固定轴305分别与两第二转孔旋转配合,两个上固定轴305两端分别与若干上固定片304内表面焊接,其中,上固定轴305的个数为两个,上固定轴305的主要作用是给连接杆303提供支撑力。
参照图2,转动装置400还包括转动电机403,两个转动支架402上端分别与两转动电机403下表面焊接,两个转动电机403一表面均设有转动电机轴,两个转动转轴404另一端分别与两转动电机轴旋转配合,其中,转动电机403的个数为两个,转动电机403的主要作用是带动转动转轴404转动。
参照图2,移动装置500还包括移动支架503,两个移动支架503下端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两个移动轴承502另一表面分别与两移动支架503侧表面连接,其中,移动支架503的个数为两个,移动支架503的主要作用是给移动轴承502提供支撑力。
参照图1,支撑装置600还包括支撑体603,两个支撑杆602上端分别与两支撑体603下表面焊接,两个支撑体603上表面均与两支撑框604下表面焊接,其中,支撑体603的个数为两个,支撑体603的主要作用是给支撑框604提供支撑力。
参照图2-7,升降装置700还包括电梯本体705,两个顶块704上表面均与电梯本体705下表面连接,升降装置700能够带动电梯本体705进行上下移动。
实施案例二:
请参照图1-7所示,本发明为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中转动电机403的型号为YE2-132S1-2,电梯本体705固定在支撑框604上方,通过支撑杆602以及支撑体603对电梯本体705进行支撑,电梯维修人员站在移动块504上方,即可对电梯本体705进行安全修护,当电梯维修人员需要进行移动时,启动转动电机403,转动电机403通过转动电机轴带动转动转轴404转动,转动转轴404带动丝杆501转动,丝杆501与移动块504的旋转配合能够带动移动块504进行移动,进一步带动电梯维修人员移动,当需要对电梯本体705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启动千斤顶702,千斤顶702带动顶杆703以及顶块704进行升降,进一步带动电梯本体705进行升降。
实施案例三:
请参照图1-7所示,本发明为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当电梯本体705受到上下方向的震动时,由于连接杆303的限位作用,使得上下方向的震动转化为滑块201在滑杆103上的左右移动,再由于第一弹簧202以及第二弹簧203的缓冲作用使得滑块201的左右移动幅度变小,进一步减弱电梯本体705受到的上下方向的震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包括底部装置(100)、缓冲装置(200)、连接装置(300)、转动装置(400)、移动装置(500)、支撑装置(600)以及升降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装置(100)包括支撑片(102)以及滑杆(103),所述滑杆(103)两端与两支撑片(102)内表面焊接,所述缓冲装置(200)包括滑块(201)以及第一弹簧(202),两个所述滑块(201)一表面均设有滑孔,所述滑杆(103)分别与两滑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02)一端分别与两支撑片(102)内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02)另一端分别与两滑块(201)另一表面连接,所述连接装置(300)包括下固定片(301)、下固定轴(302)、连接杆(303)以及上固定片(304),若干所述下固定片(301)下表面分别与两滑块(201)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下固定轴(302)两端分别与若干下固定片(301)内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03)下端均设有第一转孔,两个所述下固定轴(302)分别与两第一转孔旋转配合,所述转动装置(400)包括连接板(401)、转动支架(402)以及转动转轴(404),若干所述上固定片(304)上表面均与连接板(401)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转动支架(402)下端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所述移动装置(500)包括丝杆(501)、移动轴承(502)以及移动块(504),两个所述丝杆(501)一端分别与两转动转轴(404)一端焊接,两个所述丝杆(501)另一端分别与两移动轴承(502)一表面连接,所述移动块(504)一表面设有两螺纹孔,两个所述丝杆(501)分别与两螺纹孔旋转配合,所述支撑装置(600)包括支撑座(601)、支撑杆(602)以及支撑框(604),两个所述支撑座(601)下表面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支撑杆(602)下端分别与两支撑座(601)上表面焊接,所述升降装置(700)包括升降座(701)、千斤顶(702)、顶杆(703)以及顶块(704),两个所述升降座(701)下表面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升降座(701)上表面均设有圆形安装槽,两个所述千斤顶(702)分别安装于两圆形安装槽内,两个所述顶杆(703)下端分别与两千斤顶(702)上表面连接,两个所述顶块(704)下表面分别与两顶杆(703)上端焊接,所述支撑框(604)上表面设有两通孔,两个所述顶杆(703)分别与两通孔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装置(100)还包括底板(101),两个所述支撑片(102)下表面均与底板(101)上表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弹簧(203),所述第二弹簧(203)两端分别与两滑块(201)另一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00)还包括上固定轴(305),两个所述连接杆(303)上端均设有第二转孔,两个所述上固定轴(305)分别与两第二转孔旋转配合,两个所述上固定轴(305)两端分别与若干上固定片(304)内表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400)还包括转动电机(403),两个所述转动支架(402)上端分别与两转动电机(403)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转动电机(403)一表面均设有转动电机轴,两个所述转动转轴(404)另一端分别与两转动电机轴旋转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00)还包括移动支架(503),两个所述移动支架(503)下端均与连接板(401)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移动轴承(502)另一表面分别与两移动支架(503)侧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600)还包括支撑体(603),两个所述支撑杆(602)上端分别与两支撑体(603)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支撑体(603)上表面均与两支撑框(604)下表面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700)还包括电梯本体(705),两个所述顶块(704)上表面均与电梯本体(705)下表面连接。
CN202011536889.7A 2020-12-23 2020-12-23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Pending CN1127231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6889.7A CN11272311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6889.7A CN11272311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3113A true CN112723113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6889.7A Pending CN11272311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311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339A (zh) * 2017-09-19 2019-03-26 天津万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别墅电梯底部缓冲器
CN209536726U (zh) * 2019-01-29 2019-10-25 北京瑛达源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护结构
CN210064812U (zh) * 2019-07-03 2020-02-14 徐锋锋 一种电梯机械阻止装置
CN211169398U (zh) * 2019-12-11 2020-08-04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缓冲底座
CN211871079U (zh) * 2020-03-18 2020-11-06 深圳市辛格林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维修安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339A (zh) * 2017-09-19 2019-03-26 天津万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别墅电梯底部缓冲器
CN209536726U (zh) * 2019-01-29 2019-10-25 北京瑛达源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护结构
CN210064812U (zh) * 2019-07-03 2020-02-14 徐锋锋 一种电梯机械阻止装置
CN211169398U (zh) * 2019-12-11 2020-08-04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缓冲底座
CN211871079U (zh) * 2020-03-18 2020-11-06 深圳市辛格林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维修安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4682A (zh) 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及其使用方法
JP2004083231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2723113A (zh) 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CN216190156U (zh) 电梯维修底坑支撑装置
CN213923647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垂直升降电梯
CN11234056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维保传动装置
CN2519793Y (zh) 四柱双配重堆垛升降机
CN210084885U (zh) 一种井道内电梯施工用运动工作平台
CN218860092U (zh) 一种高速电梯用轿厢导轨支架
CN210103230U (zh) 一种四轨式别墅电梯结构
CN112623904A (zh) 一种电梯防坠离心球装置
CN207258981U (zh) 一种动态电梯配重块
CN214643401U (zh) 适应不同产品型号的装配台
CN212503543U (zh) 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
CN212893338U (zh) 一种电梯极限安全装置
CN216303012U (zh) 一种电梯节能控制系统
CN217264363U (zh) 一种具有便捷式开门机构的电梯
CN214402951U (zh) 一种侧方向升降机提升机构
CN218579378U (zh) 一种电梯机房布置结构
CN220116007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吊装装置
CN212982141U (zh) 一种地铁检验用支撑架
CN211643699U (zh) 一种读头辊床升降机
CN220223165U (zh) 一种电梯提升装置
CN211254922U (zh) 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
CN219384398U (zh) 一种家庭自建房轻型液压牵引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