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9770A -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9770A
CN112719770A CN202011578177.1A CN202011578177A CN112719770A CN 112719770 A CN112719770 A CN 112719770A CN 202011578177 A CN202011578177 A CN 202011578177A CN 112719770 A CN112719770 A CN 112719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ase
cylinder
barre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8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9770B (zh
Inventor
胡鸿磊
张微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81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9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9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9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53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aligning cylindrical work; Clamp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步骤,提供可上下伸缩的支撑体。基础步骤,安装底座,将托轮置于底座上,将支撑体置于底座上。安装步骤,将托圈置于底座上的托轮上,筒体置于底座上的支撑体上。调整步骤,通过使支撑筒体的支撑体上下伸缩以使托圈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调整方法存在的筒体变形、周期长、精度不够、不经济、安全性差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安装烘干机托圈及筒体间隙调整施工时,传统安装方法为汽车吊或厂房现有起重机配合调整托圈与筒体间隙,此类方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施工周期长,施工精度无法保证。
所以如何保证在不耽误工期、降低现场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精度的前提下,快速稳妥精确调整新安装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急待研究。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能够解决传统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调整方法存在的筒体变形、周期长、精度不够、不经济、安全性差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步骤,提供可上下伸缩的支撑体。基础步骤,安装底座,将托轮置于底座上,将支撑体置于底座上。安装步骤,将托圈置于底座上的托轮上,筒体置于底座上的支撑体上。调整步骤,通过使支撑筒体的支撑体上下伸缩以使托圈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位于安装步骤之前的如下步骤:预备步骤,将托圈套置在筒体的外部,得到装配体。安装步骤中,将装配体中的托圈置于底座上的托轮上,装配体中的筒体置于底座上的支撑体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包括支撑座和千斤顶,支撑座用于支撑筒体,千斤顶用于支撑支撑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的顶面具有轴线与筒体的轴线重合的弧面,弧面用于支撑筒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的侧部下端处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千斤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在筒体的径向上的两侧均分别具有容纳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支撑体沿筒体的轴向布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步骤包括如下步骤:顶升子步骤,使千斤顶向上伸展。获取子步骤,通过测量支撑座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尺寸以获取托圈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尺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步骤还包括位于顶升子步骤和获取子步骤之间的如下步骤:填充子步骤,将垫板填充在支撑座与底座之间的间隙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步骤还包括位于顶升子步骤之前的如下步骤:定位子步骤,采用顶丝将托圈与筒体定位连接。顶升子步骤中,调整顶丝,以实现顶升筒体,以及托圈与筒体的定位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步骤,提供可上下伸缩的支撑体。基础步骤,安装底座,将托轮置于底座上,将支撑体置于底座上。安装步骤,将托圈置于底座上的托轮上,筒体置于底座上的支撑体上。调整步骤,通过使支撑筒体的支撑体上下伸缩以使托圈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调整方法存在的筒体变形、周期长、精度不够、不经济、安全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支撑体和装配体和在第一角度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支撑体和装配体和在第二角度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体在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体在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体在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座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阅图1-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30与筒体31间隙尺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步骤,基础步骤,安装步骤,调整步骤。
提供步骤为:提供可上下伸缩的支撑体1。支撑体1可以包括支撑座10和千斤顶11,支撑座10用于支撑筒体31,千斤顶11用于支撑支撑座10。支撑座10的顶面可以具有轴线与筒体31的轴线重合的弧面300,弧面300用于支撑筒体31。支撑座10的侧部下端处可以具有容纳腔301,容纳腔301用于容纳千斤顶11。支撑座10在筒体31的径向上的两侧可以均分别具有容纳腔301。支撑座10可以由钢板焊接而成,此时,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支撑座10可以包括多块钢板焊接而成的壳体和多块钢板焊接于所述壳体中而成的加强结构。
基础步骤为:安装底座2,将托轮4置于底座2上,将支撑体1置于底座2上。底座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底座2沿筒体31的轴向布置。底座2在筒体31的轴向上的中心线与筒体31的轴线上下对应设置。托轮4用于支撑筒体31。托轮4可绕平行于筒体31的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底座2上。支撑座10在筒体31的轴向上的中心线与底座2在筒体31的轴向上的中心线上下对应设置。支撑体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如两个,各支撑体1沿筒体31的轴向布置。可以两个支撑座10分别置于两个底座2上。
安装步骤为:将托圈30置于底座2上的托轮4上,筒体31置于底座2上的支撑体1上。可以通过吊装实现上述操作。上述操作使得筒体31的重量分散于支撑体1上,保证托圈30不受力、筒体31不应变型。
方法可以还包括预备步骤,预备步骤为:将托圈30套置在筒体31的外部,得到装配体3。
在上述条件下,安装步骤为:将装配体3中的托圈30置于底座2上的托轮4上,装配体3中的筒体31置于底座2上的支撑体1上。
调整步骤为:通过使支撑筒体31的支撑体1上下伸缩以使托圈30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托圈30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时,托圈30的轴线与筒体31的轴线重合,托圈30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各处尺寸一致。托圈30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后,托圈30与筒体21焊接连接。
调整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顶升子步骤,使千斤顶11向上伸展。上述操作使得支撑座10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增大。获取子步骤,通过测量支撑座10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尺寸以获取托圈30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尺寸。调整步骤可以还包括位于顶升子步骤和获取子步骤之间的如下步骤:填充子步骤,将垫板填充在支撑座10与底座2之间的间隙中。上述操作保证支撑座10始终支撑在底座2上。
调整步骤可以还包括位于顶升子步骤之前的如下步骤:定位子步骤,采用顶丝将托圈30与筒体31定位连接。定位连接方式可以如下:顶丝具有螺杆,螺杆的轴线沿托圈30的径向延伸,螺杆螺纹穿设在托圈30的螺孔中,螺杆的端部与筒体31抵触。顶丝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顶丝可以分别位于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在上述条件下,顶升子步骤中,调整顶丝,以实现顶升筒体31,以及托圈30与筒体31的定位连接。可以在使千斤顶11向上伸展之时,令位于左上、右上的顶丝朝远离筒体31的方向运动,位于左下、右下的顶丝朝靠近筒体31的方向运动。
可以重复顶升子步骤、填充子步骤和获取子步骤,直至托圈30与筒体31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步骤,提供可上下伸缩的支撑体;
基础步骤,安装底座,将托轮置于所述底座上,将所述支撑体置于所述底座上;
安装步骤,将托圈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托轮上,筒体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支撑体上;
调整步骤,通过使支撑所述筒体的所述支撑体上下伸缩以使所述托圈与所述筒体之间的间隙尺寸达到预设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步骤之前的如下步骤:
预备步骤,将托圈套置在筒体的外部,得到装配体;
所述安装步骤中,将所述装配体中的所述托圈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托轮上,所述装配体中的所述筒体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支撑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座和千斤顶,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筒体,所述千斤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具有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重合的弧面,所述弧面用于支撑所述筒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侧部下端处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千斤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在所述筒体的径向上的两侧均分别具有所述容纳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支撑体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布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顶升子步骤,使所述千斤顶向上伸展;
获取子步骤,通过测量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隙尺寸以获取所述托圈与所述筒体之间的间隙尺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步骤还包括位于所述顶升子步骤和所述获取子步骤之间的如下步骤:
填充子步骤,将垫板填充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隙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步骤还包括位于所述顶升子步骤之前的如下步骤:
定位子步骤,采用顶丝将所述托圈与所述筒体定位连接;
所述顶升子步骤中,调整所述顶丝,以实现顶升所述筒体,以及所述托圈与所述筒体的定位连接。
CN202011578177.1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Active CN112719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177.1A CN112719770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177.1A CN112719770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9770A true CN112719770A (zh) 2021-04-30
CN112719770B CN112719770B (zh) 2023-04-28

Family

ID=7560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8177.1A Active CN112719770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97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5012Y (zh) * 2003-09-01 2004-09-29 北京正时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摩擦传动式圆筒回转装置
EP1867426A1 (de) * 2006-06-16 2007-12-19 All Welding Technologies AG Kammeranordnung zur Verwendung bei der Elektronenstrahlbearbeitung
CN101200018A (zh) * 2007-12-05 2008-06-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旋转电弧窄间隙焊炬
CN101283647A (zh) * 2008-05-21 2008-10-1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油菜分段收割机
CN110425845A (zh) * 2019-08-12 2019-11-08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型滚筒滚圈装夹定位装置及其定位工艺
CN210997226U (zh) * 2019-09-17 2020-07-14 太仓众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套管焊接治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5012Y (zh) * 2003-09-01 2004-09-29 北京正时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摩擦传动式圆筒回转装置
EP1867426A1 (de) * 2006-06-16 2007-12-19 All Welding Technologies AG Kammeranordnung zur Verwendung bei der Elektronenstrahlbearbeitung
CN101200018A (zh) * 2007-12-05 2008-06-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旋转电弧窄间隙焊炬
CN101283647A (zh) * 2008-05-21 2008-10-1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油菜分段收割机
CN110425845A (zh) * 2019-08-12 2019-11-08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型滚筒滚圈装夹定位装置及其定位工艺
CN210997226U (zh) * 2019-09-17 2020-07-14 太仓众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套管焊接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9770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8782B (zh) 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组件的翻转检测装置
CN111056455B (zh) 一种通信基站铁塔基座浇砼定位设备
CN214828552U (zh) 一种稳定式具有拼装塔机基础的移动塔机
CN112719770A (zh) 一种调整烘干机托圈与筒体间隙尺寸的方法
CN112357793B (zh) 一种副臂架、臂架结构及起重机
CN204199338U (zh) 挖掘机动臂油缸销轴固定机构
CN215661736U (zh) 一种新型多彩涂料造粒机
CN205201404U (zh)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装置
CN210032841U (zh) 一种新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
CN111689413B (zh) 一种支撑座及起重机
CN112900284A (zh) 一种球铰支座定位安装方法
CN105313070A (zh) 一种发动机缸套安装装置
CN220838759U (zh) 一种油气长输管道施工用辅助设备
CN218931504U (zh) 一种钢塔柱节段调节定位工装
CN219409041U (zh) 一种塔机下支座机构
CN219010956U (zh) 一种用于辅助铰支座吊挂安装的托架
CN219771610U (zh) 一种绞盘旋转吊机的基座结构
CN211898503U (zh) 一种用于塔机的固定节安装的调平工装
CN213141167U (zh) 一种圆锭的吊装夹具
CN220351589U (zh) 千斤顶固定底座
CN220847802U (zh) 拖电式挖掘机下架
CN210802411U (zh) 一种大直径盾构管片模具中间弧长检测装置
CN209774521U (zh) 错位调节组件及紧固装置
CN219315818U (zh) 一种电缆竖井现浇盖板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
CN218081296U (zh) 一种调节机构及桥架安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