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6259A -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6259A
CN112706259A CN202011610808.3A CN202011610808A CN112706259A CN 112706259 A CN112706259 A CN 112706259A CN 202011610808 A CN202011610808 A CN 202011610808A CN 112706259 A CN112706259 A CN 112706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wet
vibration
mold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08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修国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08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62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6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2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06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forcing the elements into the cast material, e.g. hooks into cast concre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4Discharging the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6Removing the shaped articles from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28B23/022Means for inserting reinforcing members into the mould or for supporting them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2Moulds for making units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e. units each comprising an important section of at least two limiting planes of a room or space, e.g. cells; Moulds for making prefabricated stair uni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其中,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包括:湿模台;干模台,设置在湿模台的上方;振动机构,振动机构适于驱动干模台振动,或者适于在生产设备合模时驱动干构件的钢筋振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腔墙的生产工艺存在合模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

Description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空腔墙(也称双皮墙)主要与叠合板一起建造整体式建筑,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与尺寸相同的实心墙相比,空腔墙自重更轻。由此也可以在工地用较低承载力的起重机安装半成品。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干模台和湿模台。其中,干模台上放置预先制作的干构件,干构件上具有若干钢筋,湿模台上放置湿构件。具体生产过程包括:使用翻转机将设置有干构件的模台夹紧,并通过提升机构将翻转机连同干模台提升到一定高度,在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模台翻转180°,并使干构件相对于湿构件位置相对。随后提升机构将翻转机连通干模台下放,进而使得干构件的钢筋插入至湿构件内,使干湿构件叠合。最后启动位于湿模台下方的振动台并对湿模台进行晃动,从而将湿构件中的混凝土摇晃密实。但是上述空腔墙的生产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在合模时会对湿模台进行摇晃,使得湿构件中混凝土的石子首先下沉密实,造成干构件的钢筋压到石子后无法继续下落,最后导致合模精度低,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腔墙的生产工艺存在合模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包括:湿模台;干模台,设置在湿模台的上方;振动机构,振动机构适于驱动干模台振动,或者适于在生产设备合模时驱动干构件的钢筋振动。
可选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源,设置在湿模台的侧部;传振件,传振件的一端与振动源连接,且传振件穿过湿模台和干模台之间。
可选地,振动源为多个,传振件的两端均与振动源连接。
可选地,生产设备还包括翻转机构,干模台设置在翻转机构上,翻转机构能够驱动干模台翻转,振动机构适于驱动翻转机构振动,或者振动机构适于驱动干模台振动。
可选地,生产设备还包括位于翻转机构上方的转运机构,翻转机构连接在转运机构上,转运机构能够驱动翻转机构移动。
可选地,翻转机构通过连接绳与转运机构连接。
可选地,干模台或者湿模台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适于限制生产设备合模时,干模台和湿模台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湿模台的底部设置有转运轮以及定位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腔墙的生产方法,空腔墙采用如上述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生产方法包括:步骤S1:将干构件置于干模台上,将湿构件置于湿模台上;步骤S2:干模台向下靠近湿模台进行合模;步骤S3:干构件上的钢筋插入至湿构件时,开启振动机构,振动机构驱动钢筋振动,或者驱动干模台振动;步骤S4:钢筋插入至湿构件至预定深度时,关闭振动机构,干模台向上运动进行开模,干构件从干模台上脱模。
可选地,步骤S4还包括:限位柱的端部与湿模台或者干模台贴合时,关闭振动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生产空腔墙时,振动机构对干模台进行振动并带动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或者振动结构直接对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上述结构使得生产设备合模时,通过钢筋的振动振开湿构件中的石子,便于干构件的钢筋网插入湿构件,同时防止因晃动湿模台而导致湿构件中石子下沉密实的情况发生,进而大大提高干模台和湿模台的合模精度。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腔墙的生产工艺存在合模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在开模时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振动机构);
图2示出了图1中生产设备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振动机构);以及;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腔墙的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湿模台;20、干模台;30、振动机构;31、振动源;32、传振件;40、翻转机构;50、转运机构;60、连接绳;70、限位柱;80、转运轮;90、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包括湿模台10和干模台20。其中,干模台20设置在湿模台10的上方。振动机构30适于驱动干模台20振动,或者适于在生产设备合模时驱动干构件的钢筋振动。
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生产空腔墙时,振动机构30对干模台20进行振动并带动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或者振动机构30直接对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上述结构使得生产设备合模时,通过钢筋的振动振开湿构件中的石子,便于干构件的钢筋网插入湿构件,同时防止因晃动湿模台10而导致湿构件中石子下沉密实的情况发生,进而大大提高干模台和湿模台的合模精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腔墙的生产工艺存在合模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湿模台10用于放置湿构件,湿构件中包括混凝土。湿模台10置于地面的合模工位上。
在本实施例中,干模台20用于放置干构件,干构件为预制件,干构件中包括若干钢筋并形成钢筋网。干模台20位于湿模台10的上方,干模台20可以相对于湿模台10上下运动进而实现合模和开模。当干模台20相对于湿模台10下降时,生产设备进行合模,干构件中的钢筋向下插入湿构件。当合模到位后,干模台20相对于湿模台10上升,生产设备进行开模,同时干构件从干模台20上脱模。
在本实施例中,振动机构30用于对干模台20进行振动,或者振动机构30对干模台20上的干构件的钢筋进行振动。进一步地,无论是对干模台20进行振动,还是对钢筋进行振动,都是在生产设备进行合模时进行的。在对干模台20进行振动时,干模台20振动后带动干模台20中的干构件进行振动,进而带动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因此实际上,上述两种实施方式都是避免直接对湿模台10上的湿构件进行振动,从而防止湿构件中混凝土石子因晃动导致下沉密实,防止因湿构件中因石子下沉密实导致干构件的钢筋无法向下插入的情况发生。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生产设备合模时,对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振动机构30直接对钢筋进行振动,或者振动机构30驱动干模台20振动并间接带动钢筋振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湿模台10进行振动,其带来的生产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在合模时直接对湿模台进行振动,这种生产方式会导致湿构件中的石子因晃动而下沉密实,在这种情况下,干构件的钢筋网在下插到一定深度后会与石子抵接,进而无法实现继续下插伸入,最终会导致干构件相对于湿构件的合模精度差。本实施例中,合模过程中,钢筋振动时会振开湿构件中的石子,进而使得干构件的钢筋能够顺利的向下插入,直至符合合模精度。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生产设备避免了直接对湿模台10进行晃动,从而防止了湿构件中的石子因晃动而下沉密实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生产设备和现有技术中的生产设备相比,生产的空腔墙的合模精度大大提升,并保证产品质量,便于保障后续的建筑施工质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振动机构30包括振动源31和传振件32。其中,振动源31设置在湿模台10的侧部,传振件32的一端与振动源连接,传振件32的另一端伸入至湿模台10和干模台20之间。具体而言,上述结构适于在生产设备合模时直接对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振动。振动源31用于提供振动,传振件32的一端与振动源31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干构件上的钢筋进行配合,因此能够将振动源31所产生的振动传递至钢筋上。当干模台20相对于湿模台10进行合模时,钢筋位于二者之间,由于传振件32伸入至干模台20和湿模台10之间,因此传振件32可以与钢筋接触并将振动源31的振动传递至钢筋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振动源31可以为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运行时可以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递至传振件32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振动源31可以为偏心滚子结构,偏心滚子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在转动时偏心滚子产生的离心力可以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递至传振件32上。
当然,振动源31也可以为其他可以产生振动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两种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上述的传振件32可以为杆状结构,也可以为网状结构。具体而言,由于干构件为预制件,因此干构件上的多个钢筋为一体结构。当传振件32为传振杆时,传振杆可以与位于同一列的钢筋接触,当这些钢筋振动时会带动干构件整体振动,进而带动其他的钢筋振动。当传振件32为传振网时,钢筋可以穿入至传振网的孔中,进而使得传振网与每个钢筋(或者绝大多数钢筋接触),从而提高传振效果。当然,传振件32只要为可以传递振动的结构即可,并不限于上述两种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振动源31为两个,两个振动源31分别位于湿模台10的两侧,传振件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振动源31连接。具体而言,两个振动源31一方面可以提高传振件32的振动幅度,从而提高钢筋的振动幅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传振件32的两端进行支撑。当然,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振动源31。并且在传振件32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传振件32的另一端为悬空端。或者在传振件32的一端设置振动源31,另一端设置对传振件32的第二端进行支撑的支撑台,此时,传振件32的两端得到了支撑,但是振动源31仅在传振件32的一端产生振动。当然,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振动源31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即两个以上),多个振动源31布置在湿模台10的附近即可。同时,传振件32的两端均与振动源31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生产设备还包括翻转机构40,干模台20设置在翻转机构40上,翻转机构40能够驱动干模台20翻转。振动机构30适于驱动翻转机构40振动,或者振动机构30适于驱动干模台20振动。具体而言,翻转机构40能够带动干模台20在沿着水平方向的轴线上做180°的翻转。具体而言,在生产时,需要先将预制好的干构件放置在干模台20的放置位上,此时翻转机构40使得干模台20的放置位处于向上的位置。在生产设备合模时,翻转机构40使得干模台20翻转180°,进而使得干模台20的位置位翻转至朝向湿模台10,进而使得干模台20上的干构件朝向湿模台10上的湿构件,从而便于之后的合模操作。
进一步地,翻转机构40通过转轴与干模台20连接,因此二者是紧密连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振动机构30直接驱动干模台20振动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得振动机构30直接与干模台20配合并驱动干模台20振动,或者使得振动机构30直接与翻转机构40配合并驱动翻转机构40振动。在后一种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40振动时能够间接带动干模台20进行振动,因此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均能够实现对干构件的钢筋进行振动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生产设备还包括位于翻转机构40上方的转运机构50,翻转机构40连接在转运机构50上,转运机构50能够驱动翻转机构40移动。具体而言,转运机构50用于带动翻转机构40和干模台20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进行转运。具体而言,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在合模之前,转运机构50将翻转机构40和干模台20转运至安装工位,进而使得操作者可以将预制好的干构件放置于干模台20上。在生产设备合模时,转运机构50将翻转机构40和干模台20转运至合模合模工位,同时翻转机构40将干模台20翻转180°,并为下一步的合模工序做好准备。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运机构5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可移动吊具,例如电葫芦等。进一步优选地,翻转机构40通过连接绳60与转运机构50连接,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绳60为钢丝绳。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干模台20或者湿模台10上设置有限位柱70,限位柱70适于限制生产设备合模时,干模台20和湿模台10之间的间距。具体而言,当干模台20相对于湿模台10合模时,限位柱70用于判断干构件上的钢筋是否插入到位。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70设置在干模台20上,因此在合模过程中,当操作者看到限位柱70的下端与湿模台10贴合时,即可以判断干构件上的钢筋向下插入到位,此时可以进行开模操作。
当然,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限位柱70也可以设置在下方的湿模台10上,或者在干模台20和湿模台10上均设置有上述的限位柱。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湿模台10的底部设置有转运轮80以及定位结构90。具体而言,转运轮80的作用是将湿模台10在不同的工位转运。例如,在生产设备进行合模之前,需要在湿模台10上浇筑混凝土并形成湿构件,此时通过转运轮80将湿模台10转运至浇筑工位。在生产设备需要进行合模操作时,转运轮80将湿模台10转运至合模工位。定位结构90用于将湿模台10准确的定位在合模工位处,定位结构90可以为定位柱,定位块等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腔墙的生产方法,空腔墙采用如上述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本实施例中的生产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干构件置于干模台20上,将湿构件置于湿模台10上。
在步骤S1中,先将预制的干构件放置在干模台20上,将混凝土浇筑至湿模台10上并形成湿构件。然后干模台20通过转运机构50转运至合模工位,湿模台10通过转运轮80转运至合模工位。随后,干模台20通过翻转机构40翻转180°,使得干模台20方向朝下,进而使得干构件和湿构件位置相对。湿模台10通过定位结构90准确定位在合模工位处,为下一步的合模工序做好准备。
步骤S2:干模台20向下靠近湿模台10进行合模。
在步骤S2中,翻转机构40通过连接绳60的伸长而下落,进而使得干模台20相对于湿模台10下落,进而实现合模操作。
步骤S3:干构件上的钢筋插入至湿构件时,开启振动机构30,振动机构30驱动钢筋振动,或者驱动干模台20振动;
在步骤S3中,当干构件上的钢筋插入至湿构件时,开启振动机构30,振动机构30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干构件上的钢筋振动。钢筋振动时能够振开湿构件中混凝土的石子,从而保证钢筋能够顺利插入至预定深度,提高合模精度。振动机构30直接或者间接驱动干构件的钢筋振动的方式在上述已经详细说明,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钢筋插入至湿构件至预定深度时,关闭振动机构30,干模台20向上运动进行开模,干构件从干模台20上脱模。
在步骤S4中,当操作者观察到限位柱70的端部与湿模台10或者干模台20贴合时,则说明干构件中的钢筋已经下插到位。此时关闭振动机构30,同时连接绳60向上收起进而带动干模台20相对于湿模台10向上运动,同时,干构件从干模台20上脱落,完成空腔墙合模操作。
根据上述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空腔墙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合模时,底部带湿构件的湿模台10固定不动,避免了由于摇晃湿模台10造成构件石子首先下沉密实,钢筋网无法插入的问题;
2、通过振动机构30直接驱动干构件上的钢筋网振动,或者振动机构30驱动翻转机构40、干模台20振动从而间接带动钢筋振动的合模方式,可以使钢筋更加顺利插入湿构件,到达合模高度精度要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模台(10);
干模台(20),设置在所述湿模台(10)的上方;
振动机构(30),所述振动机构(30)适于驱动所述干模台(20)振动,或者适于在所述生产设备合模时驱动干构件的钢筋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30)包括:
振动源(31),设置在所述湿模台(10)的侧部;
传振件(32),所述传振件(32)的一端与所述振动源(31)连接,且所述传振件(32)穿过所述湿模台(10)和所述干模台(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31)为多个,所述传振件(32)的两端均与所述振动源(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翻转机构(40),所述干模台(20)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40)上,所述翻转机构(40)能够驱动所述干模台(20)翻转,所述振动机构(30)适于驱动所述翻转机构(40)振动,或者所述振动机构(30)适于驱动所述干模台(20)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翻转机构(40)上方的转运机构(50),所述翻转机构(40)连接在所述转运机构(50)上,所述转运机构(50)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机构(4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0)通过连接绳(60)与所述转运机构(5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模台(20)或者所述湿模台(10)上设置有限位柱(70),所述限位柱(70)适于限制所述生产设备合模时,所述干模台(20)和所述湿模台(10)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模台(10)的底部设置有转运轮(80)以及定位结构(90)。
9.一种空腔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墙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所述生产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干构件置于所述干模台(20)上,将湿构件置于所述湿模台(10)上;
步骤S2:所述干模台(20)向下靠近所述湿模台(10)进行合模;
步骤S3:所述干构件上的钢筋插入至所述湿构件时,开启所述振动机构(30),所述振动机构(30)驱动所述钢筋振动,或者驱动所述干模台(20)振动;
步骤S4:所述钢筋插入至所述湿构件至预定深度时,关闭所述振动机构(30),所述干模台(20)向上运动进行开模,所述干构件从所述干模台(20)上脱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设备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设备,所述步骤S4还包括:
所述限位柱(70)的端部与所述湿模台(10)或者所述干模台(20)贴合时,关闭所述振动机构(30)。
CN202011610808.3A 2020-12-30 2020-12-30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Pending CN1127062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0808.3A CN112706259A (zh) 2020-12-30 2020-12-30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0808.3A CN112706259A (zh) 2020-12-30 2020-12-30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259A true CN112706259A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47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0808.3A Pending CN112706259A (zh) 2020-12-30 2020-12-30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625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1587A (en) * 1971-02-26 1973-01-16 Ameron Inc Method of vibrating a mold case
US20060197259A1 (en) * 2005-03-01 2006-09-07 Rampf Molds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old alignment system
CN202555702U (zh) * 2012-05-29 2012-11-28 宁波明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冲压成型模具
CN110614706A (zh) * 2019-11-21 2019-12-27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皮墙生产设备及其生产线
CN110948675A (zh) * 2019-12-20 2020-04-03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带振动装置的叠合墙生产方法
CN212096866U (zh) * 2020-03-04 2020-12-08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预制钢筋砼构件的钢筋夹持振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1587A (en) * 1971-02-26 1973-01-16 Ameron Inc Method of vibrating a mold case
US20060197259A1 (en) * 2005-03-01 2006-09-07 Rampf Molds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old alignment system
CN202555702U (zh) * 2012-05-29 2012-11-28 宁波明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冲压成型模具
CN110614706A (zh) * 2019-11-21 2019-12-27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皮墙生产设备及其生产线
CN110948675A (zh) * 2019-12-20 2020-04-03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带振动装置的叠合墙生产方法
CN212096866U (zh) * 2020-03-04 2020-12-08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预制钢筋砼构件的钢筋夹持振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1708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1566352U (zh) 预制板流水成型机
CN201922496U (zh) 芯模振动混凝土检查井成型机
KR101042273B1 (ko) 기초콘크리트 제조장치
CN112706259A (zh) 空腔墙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RU264503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монтажной петли и элемент, образующий монтажную петлю
US7309226B2 (en) Moulding equipment with cores for concrete casting machines
JP2006515652A (ja) 裏壁用鋳型プレートの施工方法とその装置
WO2005068107A1 (ja) 造型機のための鋳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造型方法
CN112339072B (zh) 一种制砖机的免托板成型脱模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16852505A (zh) 一种分布式铰接模板组件
CA104534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crete elements
KR101223743B1 (ko) 콘크리트 내의 기포제거장치
CN112388797B (zh) 高频振动制备混凝土检查井的装置和方法
KR20190111476A (ko) 유압식 코어 탈형 장치
JP2007296799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製造装置
CN105216095B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砌块多模腔成型机
EP2527119B1 (en) Method for disengaging the fastening magnet of a dismountable sidewall element by a side robot, and a system with a side robot and a detachable sidewall unit
CN113561309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自动脱模装置
CN220614376U (zh) 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
CN215629979U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浇筑装置
CN216429065U (zh) 一种楼梯浇筑振捣装置
US6758665B2 (en) Concrete block vibrator
KR20070096490A (ko) 조립식 맨홀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FI75757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betonge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