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3452A - 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3452A
CN112703452A CN201980060318.XA CN201980060318A CN112703452A CN 112703452 A CN112703452 A CN 112703452A CN 201980060318 A CN201980060318 A CN 201980060318A CN 112703452 A CN112703452 A CN 112703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enta
pigment
parts
toner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03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e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on Corp filed Critical Z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03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3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1Azo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03G9/0806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where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oner components takes pl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该品红调色剂即使量少也呈现比以往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粗大颗粒少。该品红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含有粘结树脂和品红着色剂,作为上述品红着色剂,包含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下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品红颜料A,上述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粘结树脂为1~5质量份,上述松香酸金属盐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品红颜料A为1~7质量份。

Description

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该品红调色剂即使量少也呈现比以往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粗大颗粒少。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装置、静电记录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在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首先通过调色剂显影。接下来,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根据需要转印在纸等转印材料上后,通过加热、加压或溶剂蒸气等各种方式定影。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数字全彩色复印机、数字全彩打印机正在实用化。数字全彩复印机通过蓝色、绿色和红色的各过滤器对彩色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离后,使用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调色剂对包含对应于原始的彩色原稿的由20~70μm的点径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利用减色混合作用形成全彩图像。
近年来,对该全彩图像的高画质化、高精细化的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高。特别地,为了提高颜色的再现性,期望能够以与利用墨水的印刷相同的色相进行印刷。至今为止,已知品红调色剂中使用喹吖啶酮系颜料、硫靛系颜料、呫吨系颜料、单偶氮系颜料、苝系颜料和二酮吡咯并吡咯系颜料等。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在水系介质中使树脂颗粒与着色剂颗粒融合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在该调色剂中,该着色剂颗粒含有的着色剂至少选自颜料红48∶1、颜料红48∶2、颜料红48∶3、颜料红48∶4或颜料红48∶5中的任一种。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记载:这样的调色剂为在热定影时无颜色变化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此外,已知通过偶氮色淀颜料与染料的组合以谋求改善调色剂特性的例子。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分类为C.I.分散紫31的化合物和偶氮色淀系颜料的彩色电子照相用品红调色剂。专利文献2中有如下记载:通过并用这些偶氮色淀颜料与染料,可得到鲜明的品红色。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静电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在将粘结树脂与松香酸类的多价金属盐处理偶氮色淀颜料用作必需成分的静电显影用调色剂中,作为上述松香酸类的多价金属盐处理偶氮色淀颜料,使用与水的接触角在85°~110°的范围的松香酸类的多价金属盐处理偶氮色淀颜料。专利文献3中有如下记载:由于使用的松香酸类的多价金属盐处理偶氮色淀颜料的接触角为85°~110°,所以相比在使用现有的偶氮色淀颜料的情况下,颜料分散性变得良好,透明性、带电稳定性也变得良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293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220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用途正在从作为通常的复印机、打印机用于办公室内文件的打印、单纯的复印的装置扩大至办公室外用的印刷物制作领域,具体而言,由于能够从电子数据简单地打印为变量信息(Variable information),其用途正在扩大至轻印刷领域的按需打印(Print On Demand,POD)市场。因此,近年来,对印刷物的饱和度和反射密度的要求水平急速提高。
然而,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品红调色剂因下述的各种理由,根本不能称得上可适用于上述多种用途。
首先,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C.I.颜料红48∶3、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48∶4用于悬浮聚合调色剂的实验结果(着色颗粒制造例9~11)。然而,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可知,根据这些颜料的来源、种类,在将其直接供给至悬浮聚合的情况下,会生成较多的粗大颗粒。
接下来,用于专利文献2的技术的染料与颜料不同,具有可溶于溶剂、且通常不耐光的性质。因此,在将染料与颜料组合时,有时会存在耐光性降低的问题。
接下来,在专利文献3的调色剂中,使用通过松香类的多价金属盐处理的C.I.颜料红57∶1。然而,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在将这样的颜料供给至悬浮聚合的情况下,会生成较多的粗大颗粒。
为了适用于上述多种用途,近年来,对印刷物的饱和度和反射密度的要求水平正在急速提高。为了应对这样的高要求水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该品红调色剂比以往呈现更鲜明的色彩、反射密度高,且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经由特定的表面处理制备的品红颜料A用作品红着色剂,可得到反射密度和饱和度比以往高、且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粗大颗粒少的品红调色剂,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品红调色剂特征在于,为含有粘结树脂和品红着色剂的品红调色剂,作为上述品红着色剂,包含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下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品红颜料A,上述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份的上述粘结树脂为1~5质量份,100质量份的上述品红颜料A中包含1~7质量份的上述松香酸金属盐。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2976655430000031
(式(1)中,Me表示二价的金属。)
在本发明中,上述品红颜料A的酸值为2.4mg/KOH以下。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含有C.I.颜料紫19作为上述品红着色剂。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含有C.I.颜料红122作为上述品红着色剂。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为制造上述品红调色剂的方法,包括:制备包含聚合性单体和上述品红着色剂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工序;将上述聚合性单体组合物分散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水系介质中的工序;以及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通过将上述聚合性单体组合物供给至聚合反应,形成着色树脂颗粒的工序。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特定量的施加特定的上述表面处理后的品红颜料A,可提供即使调色剂量少也比以往呈现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粗大颗粒少的品红调色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品红调色剂的特征在于,为含有粘结树脂和品红着色剂的品红调色剂,作为上述品红着色剂,包含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下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品红颜料A,上述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粘结树脂为1~5质量份,100质量份的上述品红颜料A中包含1~7质量份上述松香酸金属盐。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2976655430000041
(式(1)中,Me表示二价的金属。)
以下,有时将本发明的品红调色剂简称为“调色剂”。
以下,对本发明优选使用的着色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着色树脂颗粒、使用该着色树脂颗粒得到的本发明的品红调色剂依次进行说明。
1.着色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
通常,着色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大致分为粉碎法等干式法以及乳液聚合凝聚法、悬浮聚合法和溶解悬浮法等湿式法,因容易得到图像再现性等印刷特性优异的调色剂而优选湿式法。在湿式法中,由于容易得到微米级且具有较小的粒径分布的调色剂,因此优选乳液聚合凝聚法和悬浮聚合法等聚合法,聚合法中更优选悬浮聚合法。
上述乳液聚合凝聚法是将乳化的聚合性单体聚合、得到树脂微粒乳液,使其与着色剂分散液等发生凝聚来制造着色树脂颗粒。此外,上述溶解悬浮法为在水系介质中对将粘结树脂、着色剂等调色剂成分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进行形成液滴,除去该有机溶剂制造着色树脂颗粒的方法,各自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着色树脂颗粒能够采用湿式法或干式法制造,优选湿式法,在湿式法中特别优选采用悬浮聚合法,能够通过以下的工艺制造。
(A)悬浮聚合法
(A-1)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工序
首先,将聚合性单体、品红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带电控制剂和脱模剂等其它添加剂混合,进行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制备聚合性单体组合物时的混合使用例如介质式分散机进行。
本发明的聚合性单体是指具有能够聚合的官能团的单体,聚合性单体聚合成为粘结树脂。作为聚合性单体的主成分,优选使用单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乙烯基单体,可举出例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和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衍生物;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腈化合物;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等酰胺化合物;乙烯、丙烯和丁烯等烯烃。这些单乙烯基单体能够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在这些中,作为单乙烯基单体,优选使用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和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衍生物。
为了改善热偏移和改善保存性,优选使用单乙烯基单体和任意的交联性的聚合性单体。交联性的聚合性单体是指具有两个以上能够聚合的官能团的单体。作为交联性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例如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及其衍生物等芳香族二乙烯基化合物;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等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醇与两个以上的羧酸形成酯键的酯化合物;N,N-二乙烯基苯胺和二乙烯基醚等其它二乙烯基化合物;具有三个以上乙烯基的化合物等。这些交联性的聚合性单体能够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以如下比例使用交联性的聚合性单体: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单乙烯基单体,通常为0.1~5质量份,优选为0.3~2质量份。
本发明的调色剂包含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品红颜料A作为品红着色剂。品红颜料A是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
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可分类为所谓的色淀颜料。色淀颜料为通过使染料与金属盐作用来进行不溶化而成的颜料。由于色淀颜料比其它颜料价廉,因此有使用色淀颜料能够降低调色剂的制造成本的优点。但是包含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的现有的色淀颜料尽管实施了不溶化处理,其水溶性依然高。因此,在将现有的色淀颜料供给至聚合反应(例如,悬浮聚合反应)的情况下,有如下问题:色淀颜料会在水系介质溶出,或包含色淀颜料的液滴的形成变得不稳定,该液滴彼此变得容易凝聚。
在本发明中,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下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品红颜料A,通过使用该品红颜料A,由于不会发生现有的色淀颜料这样的上述问题,所以能够制造粗大颗粒少的品红调色剂。此外,得到的该品红调色剂即使量少也呈现比以往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
作为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能够举出例如上述式(1)中的Me++为Ba++的C.I.颜料红48∶1、上述式(1)中的Me++为Ca++的C.I.颜料红48∶2、上述式(1)中的Me++为Sr++的C.I.颜料红48∶3、上述式(1)中的Me++为Mn++的C.I.颜料红48∶4、上述式(1)中的Me++为Mg++的C.I.颜料红48∶5和上述式(1)中的Me++为Cd++的C.I.颜料红48∶6等。它们中,优选上述式(1)中的Me++为Sr++的C.I.颜料红48∶3(CAS No.15782-05-5)。即,上述品红颜料A优选分类为C.I.颜料红48∶3的颜料、且C.I.颜料红48∶3为用松香酸金属盐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颜料。
上述品红颜料A能够使用市售品,也能够使用预先合成的品红颜料A。作为品红颜料A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Daido Chemical Corporation制的产品名:NO.5500ST-RED(颜料分类:C.I.颜料红48∶3,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品红颜料A的松香酸金属盐的含量:5.0质量份)、Daido Chemical Corporation制的产品名:S-7014RED(颜料分类:C.I.颜料红48∶3,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品红颜料A的松香酸金属盐的含量:3.0质量份)等。
在合成上述品红颜料A的情况下,例如在合成用于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色淀颜料)的染料时,通过使用含有松香酸金属盐的偶合剂成分的偶合反应进行合成,对得到的染料进行色淀化,能够得到上述品红颜料A。此外,上述品红颜料A能够通过例如使作为原料的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与松香酸金属盐接触而制造。
在此,松香酸可举出任一种公知惯用的松香酸,可举出例如以枞酸作为主成分的松香酸、歧化松香酸、部分加氢松香酸、完全加氢松香酸、马来酸改性松香酸、富马酸改性松香酸、聚合松香酸等。作为松香酸,能够使用酸值为170mg/KOH以下、优选为100mg/KOH以下的低酸值松香酸。通过使用该低酸值松香酸,能够降低品红颜料A的酸值,结果能够抑制粗大颗粒的生成。
松香酸金属盐是指松香酸与二价、三价或四价的多价金属构成的盐,例如为Ca盐、Ba盐、Sr盐、Al盐、Zn盐等。作为松香酸金属盐,优选包含:松香酸的Sr盐,因为例如在调色剂制造工序中对喷流性(Brushing)的改良效果高。
松香酸金属盐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品红颜料A通常为1~7质量份,优选为2~6质量份,更优选为2.5~5.5质量份。通过使松香酸金属盐的上述添加量为1~7质量份,松香酸金属盐的游离受到抑制,由此没有游离的松香酸金属盐或其衍生物阻碍调色剂制造,因此可得到粗大颗粒少的调色剂。另外,品红颜料A的含量能够作为用作原料的由上述式(1)表示的颜料与作为表面处理剂的松香酸金属盐的合计含量求出。
品红颜料A的酸值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3mg/KOH以下,其中从抑制粗大颗粒生成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4mg/KOH以下,更优选为0.1~2.0mg/KOH,从显著抑制粗大颗粒生成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0.3~1.0mg/KOH,更进一步优选为0.4~0.8mg/KOH。品红颜料A的酸值能够根据例如松香酸金属盐的种类和添加量进行调节。例如,通过将上述低酸值松香酸金属盐用作松香酸金属盐,能够使品红颜料A的酸值为1.0mg/KOH以下。
另外,本发明中的酸值能够根据JIS K0070进行测定。
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为1~5质量份,优选为1.5~4.5质量份,更优选为2~4质量份。通过使品红颜料A的上述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可得到即使调色剂量少也呈现比以往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的调色剂。通过使品红颜料A的上述含量为5质量份以下,由于没有过量的品红颜料A阻碍调色剂制造,因此可得到粗大颗粒少的调色剂。
作为能够与品红颜料A并用的品红着色剂,可举出C.I.颜料红31、C.I.颜料红122(CAS No.980-26-7)、C.I.颜料红146、C.I.颜料红150、C.I.颜料红180、C.I.颜料红185、C.I.颜料红238、C.I.颜料紫19(CAS No.1047-16-1)等。通过将这些品红着色剂与品红颜料A并用,能够使印刷耐久性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抑制粗大颗粒的生成。在这些中,能够与品红颜料A并用的品红着色剂优选C.I.颜料红122和C.I.颜料紫19。
在将品红颜料A与C.I.颜料红122组合作为作为品红着色剂的情况下,能够以比以往更低的成本实现即使调色剂量少也呈现比现有进一步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的品红调色剂。
C.I.颜料红122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通常为1~5质量份,优选为1.5~4.5质量份,更优选为2~4质量份。通过使C.I.颜料红122的上述含量为1~5质量份,能够均衡地配合品红颜料A与C.I.颜料红122,可得到更鲜明的色彩和更高的反射密度。
在将品红颜料A与C.I.颜料紫19组合作为品红着色剂的情况下,能够以比以往更低的成本实现即使调色剂量少也呈现比现有进一步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的品红调色剂。
C.I.颜料紫19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通常为1~5质量份,优选为1.5~4.5质量份,更优选为2~4质量份。通过使C.I.颜料紫19的上述含量为1~5质量份,能够均衡地配合品红颜料A与C.I.颜料紫19,可得到更鲜明的色彩和更高的反射密度。
本发明的品红调色剂可以包含品红颜料A、C.I.颜料红122和C.I.颜料紫19作为品红着色剂。
C.I.颜料紫19和C.I.颜料红122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原料,也可以使用包含这些的着色剂组合物。作为着色剂组合物,可举出例如C.I.颜料紫19与C.I.颜料红122的混晶。
在提高耐候性和图像密度、进一步抑制粗大颗粒生成的方面,C.I.颜料紫19可以与C.I.颜料122形成混晶而使用。即,用于本发明的品红着色剂可以包含C.I.颜料红122与C.I.颜料紫19的混晶和品红颜料A。
C.I.颜料紫19与C.I.颜料红122的混晶能够通过例如使混晶成分从硫酸或其它适当的溶剂中同时地重结晶并根据需要进行研磨后,用溶剂进行处理的美国专利第3160510号公报记载的方法、被取代的二氨基对苯二甲酸混合物在环化后用溶剂进行处理的德国专利申请公告1217333号公报记载的方法而制造。
此外,以质量比(C.I.颜料红122∶C.I.颜料紫19)计,C.I.颜料红122与C.I.颜料紫19的使用比例通常为80∶20~20∶80,优选为70∶30~30∶70,进一步优选为60∶40~40∶60。
在使用两种以上的品红着色剂的情况下,品红着色剂的总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通常为2~10质量份,优选为3~9质量份,更优选为4~8质量份。通过使品红着色剂的上述总含量为2~10质量份,得到的调色剂显示更高的反射密度和饱和度,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提高,进而可得到优异的印刷耐久性。其中,从显著地抑制粗大颗粒生成的观点和提高低温定影性的观点出发,品红着色剂的总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优选为7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6质量份以下。
此外,在使用2种以上的品红着色剂的情况下,品红颜料A以及与品红颜料A不同的其它品红颜料的使用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从可得到更鲜明的色彩和更高的反射密度的观点、抑制粗大颗粒生成的观点和提高印刷耐久性与低温定影性的观点出发,以质量比(品红颜料A∶其它品红颜料)计,优选为70∶30~30∶70,更优选为60∶40~40∶60,更进一步优选为55∶45~45∶55。
作为其它添加物,为了使调色剂的带电性提高,能够使用带正电性或带负电性的带电控制剂。
作为带电控制剂,通常只要是可用作调色剂用的带电控制剂,则没有特别限定,在带电控制剂中,由于与聚合性单体的相溶性高、能够对调色剂颗粒赋予稳定的带电性(带电稳定性),因此优选带正电性或带负电性的带电控制树脂,进而,从得到带正电性调色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用带正电性的带电控制树脂。
作为带正电性的带电控制剂,可举出苯胺黑染料、季铵盐、三氨基三苯甲烷化合物、咪唑化合物以及多胺树脂、含季铵基共聚物和含季铵盐基共聚物等带电控制树脂,在这些中优选上述带电控制树脂。
作为带负电性的带电控制剂,可举出含有Cr、Co、Al和Fe等金属的偶氮染料、水杨酸金属化合物、烷基水杨酸金属化合物以及含磺酸基共聚物、含磺酸盐基共聚物、含羧酸基共聚物和含羧酸盐基共聚物等带电控制树脂,在这些中优选上述带电控制树脂。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单乙烯基单体,通常以0.01~10质量份、优选以0.03~8质量份的比例使用带电控制剂。带电控制剂的添加量在小于0.01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灰雾。另一方面,在带电控制剂的添加量超过10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印刷污染。
此外,将聚合性单体聚合制成粘结树脂时,作为其它添加物,优选使用分子量调节剂。
作为分子量调节剂,通常只要是可用作调色剂用的分子量调节剂,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叔十二烷基硫醇、正十二烷基硫醇、正辛基硫醇和2,2,4,6,6-五甲基庚烷-4-硫醇等硫醇类;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N,N'-二甲基-N,N'-二苯基秋兰姆二硫化物、N,N'-双十八烷基-N,N'-二异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秋兰姆二硫化物类等。这些分子量调节剂可以分别单独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单乙烯基单体,通常以0.01~10质量份、优选以0.1~5质量份的比例使用分子量调节剂。
进而,作为其它添加物,优选添加脱模剂。通过添加脱模剂,能够改善定影时调色剂从定影辊的脱模性。作为脱模剂,通常只要是可用于调色剂的脱模剂,则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举出低分子量聚烯烃蜡、其改性蜡;石蜡等石油蜡;地蜡等矿物系蜡;费托蜡等合成蜡;双季戊四醇酯、巴西棕榈等酯蜡等。从可取得调色剂的保存性与低温定影性之间的平衡的方面出发,优选酯蜡,更优选将醇与羧酸酯化得到的合成酯蜡,其中,进一步优选醇为多元醇、羧酸为单羧酸的合成酯蜡。它们可以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脱模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单乙烯基单体优选使用1~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使用5~20质量份。
(A-2)得到悬浊液的悬浊工序(液滴形成工序)
在本发明中,使包含聚合性单体和品红着色剂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分散在包含分散稳定剂的水系介质中,添加聚合引发剂后,进行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液滴形成。液滴形成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使用例如(内联型)乳化分散机(Pacific Machinery&EngineeringCo.,Ltd.制,商品名:Milder)、高速乳化分散机(PRIMIX Corporation制,商品名:T.K.HOMOMIXER MARK II型)等能够进行强搅拌的装置而进行。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2-甲基-N-(2-羟乙基)丙酰胺)、2,2'-偶氮双(2-氨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和2,2'-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化合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丁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丁酸叔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间苯二甲酸二叔丁酯和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等有机过氧化物。它们能够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在这些中,由于能够使残留聚合性单体减少、印刷耐久性也优异,所以优选使用有机过氧化物。
在有机过氧化物中,由于引发剂效率好、还能够使残留的聚合性单体减少,因此优选过氧化酯,更优选非芳香族过氧化酯、即不具有芳香环的过氧化酯。
聚合引发剂如上所述,可以将聚合性单体组合物分散在水系介质中后,在液滴形成前添加,也可以向分散在水系介质中之前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添加。
可用于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聚合反应的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单乙烯基单体优选为0.1~2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3~1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10质量份。
在本发明中,水系介质是指以水作为主成分的介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使水系介质含有分散稳定剂。作为分散稳定剂,可举出例如硫酸钡和硫酸钙等硫酸盐;碳酸钡、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磷酸钙等磷酸盐;氧化铝和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等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化合物、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和明胶等水溶性高分子;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有机化合物。这些分散稳定剂能够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上述分散稳定剂中,优选无机化合物,作为包含分散稳定剂的水系介质,特别优选难水溶性的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通过使用无机化合物,特别是难水溶性的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能够使着色树脂颗粒的粒径分布变窄,此外,由于能够使清洗后的分散稳定剂残存量减少,所以能够使得到的聚合调色剂鲜明地再现图像,进而不会使环境稳定性恶化。
(A-3)聚合工序
如上述(A-2)那样,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液滴形成后,通过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该聚合性单体组合物供给至聚合反应,形成着色树脂颗粒。即,对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液滴分散的水性分散介质进行加热,引发聚合,形成包含品红着色剂的着色树脂颗粒的水分散液。
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聚合温度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95℃。此外,聚合的反应时间优选为1~20小时,进一步优选为2~15小时。
着色树脂颗粒可以直接用作聚合调色剂或添加外部添加剂用作聚合调色剂,优选将该着色树脂颗粒用作所谓的核壳型(或者,也称为“胶囊型”)的着色树脂颗粒的核层。核壳型的着色树脂颗粒具有如下结构:用与核层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壳层将核层的外侧被覆。将由具有低软化点的材料形成的核层用由具有比其更高软化点的材料被覆,能够取得调色剂的定影温度的低温化与保存时的防止凝聚之间的平衡。
上述作为使用上述着色树脂颗粒制造核壳型的着色颗粒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而制造。从制造效率的方面考虑,优选原位(insitu)聚合法、相分离法。
以下对利用原位聚合法得到核壳型的着色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向着色树脂颗粒分散的水系介质中添加用于形成壳层的聚合性单体(壳用聚合性单体)与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由此能够得到核壳型的着色树脂颗粒。
作为壳用聚合性单体,能够使用与上述聚合性单体相同的壳用聚合性单体。其中,优选单独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苯乙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可得到Tg超过80℃的聚合物的单体。
作为用于壳用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的聚合引发剂,能够举出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等过硫酸金属盐;2,2'-偶氮双(2-甲基-N-(2-羟乙基)丙酰胺)和2,2'-偶氮双-(2-甲基-N-(1,1-双(羟甲基)2-羟基乙基)丙酰胺)等偶氮系引发剂等水溶性聚合引发剂。这些能够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聚合引发剂的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壳用聚合性单体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质量份。
壳层的聚合温度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95℃。此外,聚合的反应时间优选为1~20小时,进一步优选为2~15小时。
(A-4)清洗、过滤、脱水和干燥工序
通过聚合得到的着色树脂颗粒的水分散液优选在聚合结束后,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需要重复进行数次过滤、除去分散稳定剂的清洗、脱水和干燥的操作。
作为上述清洗的方法,优选在将无机化合物用作分散稳定剂的情况下,通过向着色树脂颗粒的水分散液添加酸或碱,由此将分散稳定剂溶解在水中而除去。在将难水溶性的无机氢氧化物的胶体用作分散稳定剂的情况下,优选添加酸将着色树脂颗粒水分散液的pH调节为6.5以下。作为添加的酸,能够使用硫酸、盐酸和硝酸等无机酸以及甲酸和乙酸等有机酸,由于除去效率高、对制造设备的负担小,因此特别优选硫酸。
脱水、过滤的方法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举出例如离心过滤法、真空过滤法、加压过滤法等。此外,干燥的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用各种方法。
(B)粉碎法
在采用粉碎法制造着色树脂颗粒的情况下,可通过例如以下的工艺进行。
首先,使用混合机,例如球磨机、V型混合机、FM mixer(商品名)、高速溶解器、密炼机、Forberg等将粘结树脂、品红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带电控制剂和脱模剂等其它添加物混合。接着,使用加压捏合机、双螺杆挤出混炼机、辊等一边加热一边混炼。使用锤式粉碎机、切割机、辊磨机等粉碎机,将得到的混炼物进行粗粉碎。进而,在使用喷磨机、高速旋转式粉碎机等粉碎机进行微粉碎后,通过风力分级机、气流式分级机等分级机分级为期望的粒径,得到利用粉碎法的着色树脂颗粒。
另外,在粉碎法中使用的粘结树脂、品红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带电控制剂和脱模剂等其它添加物能够使用在上述(A)悬浮聚合法中列举的那些。此外,与通过上述(A)悬浮聚合法得到的着色树脂颗粒同样,通过粉碎法得到的着色树脂颗粒也能够使用原位聚合法等方法制造核壳型的着色树脂颗粒。
作为粘结树脂,除此以外,还能够使用以往在调色剂广泛使用的树脂。作为在粉碎法中使用的粘结树脂,具体而言,能够举例示出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等。
2.着色树脂颗粒
通过上述(A)悬浮聚合法或(B)粉碎法等制造方法,可得到含有品红着色剂的着色树脂颗粒。
以下,对构成调色剂的着色树脂颗粒进行叙述。另外,在以下叙述的着色树脂颗粒包含核壳型和非核壳型两者。
着色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v)优选为3~15μm,进一步优选为4~12μm。在Dv小于3μm的情况下,有时调色剂的流动性会降低、转印性会恶化,图像密度会降低。在Dv超过15μm的情况下,有时图像的分辨率会降低。
此外,着色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Dv/Dn)优选为1.0~1.3,进一步优选为1.0~1.2。在Dv/Dn超过1.3的情况下,有时会引起转印性、图像密度和分辨率的降低。着色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和数均粒径能够使用例如粒度分析计(Beckman Coulter,Inc.制,商品名:Multisizer)等进行测定。
从图像再现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着色树脂颗粒的平均圆度优选为0.96~1.00,更优选为0.97~1.00,进一步优选为0.98~1.00。
在上述着色树脂颗粒的平均圆度小于0.96的情况下,有印刷的细线再现性变差的可能。
3.本发明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也能够将含有上述品红着色剂的着色树脂颗粒直接作为调色剂,从调节调色剂的带电性、流动性和保存性等观点出发,也可以通过将上述着色树脂颗粒与外部添加剂一起混合搅拌进行外部添加处理,由此使外部添加剂附着在着色树脂颗粒的表面,制作单成分调色剂。
另外,单成分调色剂可以进一步与载体颗粒一起混合搅拌制成两成分显影剂。
进行外部添加处理的搅拌机只要为能够使外部添加剂附着在着色树脂颗粒的表面的搅拌装置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FMmixer(商品名,Nippon Coke&EngineeringCo.,Ltd.制)、Supermixer(商品名,川田制作所株式会社制)、Qmixer(商品名,NipponCoke&Engineering Co.,Ltd.制)、Mechano Fusion System(商品名,Hosokawa MicroGroup制)和Mechanomill(商品名,OKADA SEIKO.CO.,LTD.制)等能够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机进行外部添加处理。
作为外部添加剂,可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锡、碳酸钙、磷酸钙和氧化铈等无机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硅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等有机微粒等。在这些中,优选无机微粒,在无机微粒中,优选选自二氧化硅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微粒,特别优选包含二氧化硅的微粒。
另外,这些外部添加剂能够分别单独使用,优选并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着色树脂颗粒,通常以0.05~6质量份、优选以0.2~5质量份的比例使用外部添加剂。在外部添加剂的添加量小于0.05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转印残留。在外部添加剂的添加量超过6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灰雾。
经由上述工序得到的本发明的调色剂是通过使用特定量的上述品红颜料,成为即使调色剂量少也比以往呈现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进而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的平衡优异的品红调色剂。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份和%为质量基准。
本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进行的试验方法如以下所示。
1.品红颜料的制造
[制造例1:品红颜料的混晶的制造]
将2,5-二-(4-甲基苯基氨基)对苯二甲酸在磷酸中环化,合成2,9-二甲基喹吖啶酮(C.I.颜料红122)。对得到的2,9-二甲基喹吖啶酮的磷酸分散液添加水,用过滤器过滤分离后,进一步通过水进行清洗。对清洗过的2,9-二甲基喹吖啶酮再次添加水,制成固体成分20%的水分散液。
同样地使用2,5-二苯氨基对苯二甲酸制作固体成分20%的喹吖啶酮(C.I.颜料紫19)的水分散液。对250份的上述固体成分20%的二甲基喹吖酮(C.I.颜料红122)的水分散液与250份的固体成分20%的喹吖啶酮(C.I.颜料紫19)的水分散液添加250份的乙醇,制成颜料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转移至安装了冷却管的容器,一边磨碎颜料一边在加热回流下使其反应5小时。在反应结束后,从反应液过滤分离颜料,进行清洗、干燥后,进行粉碎,得到品红颜料的混晶(即,C.I.颜料红122与C.I.颜料紫19的混晶)。另外,该混晶包含的各颜料的质量比为C.I.颜料红122∶C.I.颜料紫19=1∶1。
[制造例2:品红颜料A2的制造]
将20份的4-氯-6-氨基磺酸分散在300份的水中后,加入22份的20%盐酸,进一步加入冰,一边保持在0℃一边滴加25.1份的30%亚硝酸钠水溶液,得到重氮盐悬浮液。
对500份的水添加10.2份(相对于品红颜料A2约为5%的相当量)的歧化松香酸(酸值:170mg/KOH)的钾盐溶液(歧化松香酸的纯度为25%)。对搅拌状态的歧化松香酸的钾盐的稀释液添加包含1.82份的氯化锶的水溶液,得到含有歧化松香酸的锶盐的悬浮液(悬浮液A)。
将20.6份的2-羟基-3-萘甲酸分散在380份的60℃的温水后,加入20.1份的48%苛性钠水溶液得到偶合溶液。
对上述悬浮液A添加上述偶合溶液,制成偶合液(偶合剂成分)。
将偶合溶液冷却至0℃后,一边搅拌一边历经30分钟滴加上述重氮盐悬浮液。在0~3℃搅拌60分钟使偶联反应终止,得到染料悬浮液。
加入将20.18份的氯化锶溶解在90份的水中的水溶液,搅拌60分钟使色淀化终止。色淀化反应结束后,一边在30℃加热60分钟一边搅拌,得到用歧化松香酸的锶盐进行表面处理后的锶偶氮色淀颜料(CI颜料红48∶3)的水中悬浮液。然后,加热至60℃,搅拌60分钟。用盐酸将pH调节为7.6后,进行过滤、清洗,将包含颜料的湿滤饼分离。将分离的湿滤饼干燥,得到红色的品红颜料A2的粉末。
[制造例3:品红颜料A3的制造]
上述制造例2中,将歧化松香酸(酸值:170mg/KOH)变更为歧化松香酸(酸值:100mg/KOH),除此以外,与制造例2同样地进行,得到品红颜料A3。
[颜料酸值的测定]
按照JIS K0070,测定品红颜料A1(DAITO KASEI KOGYO CO.,LTD制,产品名:NO.5500ST-RED,颜料分类:C.I.颜料红48∶3)、在上述制造例2得到的品红颜料A2、在上述制造例3得到的品红颜料A3、品红颜料X(DAITO KASEI KOGYO CO.,LTD制,产品名:NO.7510,颜料分类:C.I.颜料红57∶1)、品红颜料Y(颜料分类:C.I.颜料红48∶3,相对于100份的品红颜料Y的松香酸金属盐的含量:10.0份)的酸值。
2.着色树脂颗粒的制造
<着色树脂颗粒(1)>
2-1.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介质式分散机(ASADA IRON WORKS.CO.,LTD.制,商品名:PICOMILL)将73份的苯乙烯和27份的丙烯酸正丁酯、0.15份的二乙烯基苯、0.4份的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和4.0份的作为品红着色剂的品红颜料A1(DAITO KASEI KOGYO CO.,LTD制,产品名:NO.5500ST-RED、颜料分类:C.I.颜料红48∶3,相对于100份的品红颜料A1的松香酸金属盐(Sr盐)的含量:5.0份)和3.0份的C.I.颜料红122(CAS No.980-26-7、Clariant AG制,商品名:Toner Magenta E)湿式粉碎。对通过湿式粉碎得到的混合物添加1.0份的带电控制树脂(含季铵盐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具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共聚比例:8%)和9.0份的酯蜡(NOF Corporation制,多元醇酯),进行混合、溶解,制备聚合性单体组合物。
2-2.水性分散介质的制备:
另一方面,在搅拌下对将14.1份的氯化镁溶解在28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的水溶液缓慢添加将9.9份的氢氧化钠溶解在50份的离子交换水中的水溶液,制备氢氧化镁胶体分散液。
2-3.壳用聚合性单体的制备:
另一方面,通过超声波乳化机对2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30份的水进行微分散化处理,制备壳用聚合性单体的水分散液。
2-4.造粒工序:
在上述氢氧化镁胶体分散液(氢氧化镁胶体量:7.2份)中投入上述聚合性单体组合物,进一步进行搅拌,向其添加4.4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通过内联型乳化分散机(Pacific Machinery&Engineering Co.,Ltd.制,商品名:Milder),以转速15000rpm对添加了聚合引发剂的分散液进行分散,形成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液滴。
2-5.悬浮聚合工序:
将含有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液滴的分散液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90℃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转化率达到几乎100%后,向反应器添加将0.1份的作为壳用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甲基-N-(2-羟乙基)-丙酰胺](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 Corporation制,商品名:VA-086、水溶性引发剂)溶解在上述壳用聚合性单体的水分散液中的溶液。接下来,在95℃维持4小时,进一步继续聚合后,进行水冷终止反应,得到核壳型着色树脂颗粒的水分散液。
2-6.后处理工序:
一边搅拌着色树脂颗粒的水分散液,一边添加硫酸直至pH变为6.0以下,进行酸清洗后(25℃、10分钟),用水对过滤分离的着色树脂颗粒进行清洗,过滤清洗水。此时的滤液的电导率为20μS/cm。进一步对清洗和过滤工序后的着色树脂颗粒进行脱水和干燥,得到干燥的着色树脂颗粒(1)。
<着色树脂颗粒(2)>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品红颜料A1的添加量从4.0份变更为3.0份,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2)。
<着色树脂颗粒(3)>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品红颜料A1的添加量从4.0份变更为3.0份,且将3.0份的C.I.颜料红122变更为3.0份的上述制造例1的品红颜料的混晶,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3)。
<着色树脂颗粒(4)>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品红颜料A1的添加量从4.0份变更为3.0份,且将3.0份的C.I.颜料红122变更为3.0份的C.I.颜料紫19(CAS No.1047-16-1、Clariant AG制,商品名:Ink Jet Magenta E5B02),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4)。
<着色树脂颗粒(5)>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4.0份的品红颜料A1变更为3.0份的C.I.颜料红48∶3(未表面处理),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5)。
<着色树脂颗粒(6)>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4.0份的品红颜料A1变更为3.0份的品红颜料X(DAITO KASEI KOGYO CO.,LTD制,产品名:NO.7510,颜料分类:C.I.颜料红57∶1,相对于100份的品红颜料X的松香酸金属盐(Sr盐)的含量:5.0份),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6)。
<着色树脂颗粒(7)>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4.0份的品红颜料A1变更为3.0份的品红颜料Y(颜料分类:C.I.颜料红48∶3,相对于100份的品红颜料Y的松香酸金属盐(Sr盐)的含量:10.0份),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7)。
<着色树脂颗粒(8)>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将品红颜料A1的添加量从4.0份变更为6.0份且不使用C.I.颜料红122,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8)。
<着色树脂颗粒(9)>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不使用品红颜料A1和C.I.颜料红122的任一者,使用7.0份的上述制造例1的品红颜料的混晶,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9)。
<着色树脂颗粒(10)>
在上述“核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制备”中,不使用品红颜料A1和C.I.颜料红122的任一者,且使用3.0份的C.I.溶剂紫59(CAS No.6408-72-6,Clariant AG制,商品名:Solvaperm Red Violet R)和3.0份的C.I.颜料红146(CAS No.5280-68-2;Clariant AG制,商品名:Permanent Carmine FBB02),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10)。
<着色树脂颗粒(11)>
在上述着色树脂颗粒(10)的制造方法中,将C.I.颜料红146的添加量从3.0份变更为4.0份,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0)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11)。
<着色树脂颗粒(12)>
在上述着色树脂颗粒(2)的制造方法中,将品红颜料A1变更为在制造例2得到的品红颜料A2,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2)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12)。
<着色树脂颗粒(13)>
在上述着色树脂颗粒(2)的制造方法中,将品红颜料A1变更为在制造例3得到的品红颜料A3,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2)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13)。
<着色树脂颗粒(14)>
在上述着色树脂颗粒(13)的制造方法中,将品红颜料A3的使用量从3.0份变更为4.8份,不使用C.I.颜料红122,除此以外,与着色树脂颗粒(13)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着色树脂颗粒(14)。
3.品红调色剂的制造
对上述着色树脂颗粒(1)~(14)实施外部添加处理,制造实施例1~7和比较例1~7的品红调色剂。
(实施例1)
对100份的着色树脂颗粒(1)添加0.2份的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平均粒径为7nm的二氧化硅微粒、1.0份的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平均粒径为22nm的二氧化硅微粒和1.26份的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平均粒径为50nm的二氧化硅微粒,使用高速搅拌机(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商品名:FM mixer)进行混合,制备实施例1的品红调色剂。
(实施例2~7、比较例1~7)
如下表1所示,将着色树脂颗粒(1)变更为着色树脂颗粒(2)~(14)中的任一者,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实施例2~7和比较例1~7的品红调色剂。
4.品红调色剂的评价
如下所述,对实施例1~7和比较例1~7的品红调色剂进行粗粉量评价、图像密度、饱和度、最低定影温度、常温常湿(N/N)环境下的灰雾、耐热温度(保存性评价)、印刷耐久性(耐久性试验)和带电量(吹气(Blow-off)带电量)的测定。
4-1.粗粉量评价
调色剂的粗粉量评价通过粒度分布测定机(Beckman Coulter,Inc.制,商品名:Multisizer)进行测定。使用该Multisizer的测定以孔径:100μm、分散介质:ISOTONII(商品名)、浓度10%、测定颗粒个数:100000个的条件进行。
具体的顺序如下所述。首先,用烧杯量取0.2g的调色剂试样,在其中加入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FUJIFILM Corporation制,商品名:DRIWEL)。进一步向其中加入2mL的分散介质,使调色剂湿润后,加入10mL的分散介质,通过超声波分散器使其分散1分钟后,通过上述粒度分布测定机测定基于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
根据通过测定得到的粒径分布,将粒径为20μm以上的颗粒的比例(体积%)作为粗粉量。
4-2.图像密度和饱和度测定
使用市售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影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印刷速度=20张/分钟),将品红调色剂试样填充在显影装置的硒鼓上后,放置打印用纸,在温度23℃和湿度50%RH(N/N)的环境下放置一昼夜。然后,将在全黑打印时供给至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M/A)固定为下述表1记载的值(0.25~0.32mg/cm2)的一点,以5%的图像密度进行连续印刷。对第10张复印用纸进行全黑打印(100%图像密度),使用麦克贝斯式反射型图像浓度测定机,测定图像密度(ID)和饱和度(C*)。图像密度(ID)优选为1.00以上,饱和度(C*)优选为66.0以上。
4-3.调色剂的最低定影温度
使用改造为能够改变市售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影方式的打印机(24张机:印刷速度=24张/分钟)的定影辊部分的温度的打印机,使定影辊的温度改变,测定各个温度下的定影率,求出温度-定影率的关系,将可得到定影率为80%以上的最低温度定义为最低定影温度。
定影率根据在打印机印刷的试验用纸中涂黑区域的摩擦试验操作前后的图像密度比率进行计算。即,当摩擦试验前的图像密度设为ID(前)、摩擦试验后的图像密度设为ID(后)时,定影率(%)=[ID(后)/ID(前)]×100。在此,涂黑区域是指以使显影剂附着该区域内部的(控制打印机控制部的、假想的)所有点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区域。摩擦试验操作是指通过胶带将试验纸用的测定部分粘贴在牢固度试验机上,负载500g的负荷,用卷绕了棉布的摩擦端子往复摩擦5次的一系列操作。
4-4.常温常湿(N/N)环境下的灰雾测定
在温度23℃、湿度50%RH的常温常湿(N/N)环境下将市售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影方式的打印机放置一昼夜后,测定灰雾。
灰雾测定法如下所述。首先,测定未用于印刷的纸的色相,将该色相作为基准值(E0)。接着,使用调色剂通过与上述“4-2.图像密度和饱和度测定”相同的打印机进行全白印刷,测定该涂白的任意6处的色相(E1~E6)。分别算出色相(E1~E6)与基准值(E0)之间的差(ΔE),将最大的ΔE作为该调色剂的灰雾值,如下进行评价。灰雾值越小,则表示灰雾越少,印刷越良好。此外,色相使用分光光度计(X-Rite Inc.制,商品名:SpectroEye)进行测定。
A:ΔE小于0.5
B:ΔE为0.5以上且小于1.5
F:ΔE为1.5以上
4-5.保存性评价
将10g的调色剂放入100mL的聚乙烯制的容器进行密闭后,将该容器浸入设定为规定的温度的恒温水槽中,经过8小时后取出。以尽量不发生振动的方式将调色剂从取出的容器转移到42目的筛上,放置在粉体测定机(Hosokawa Micro Group制,商品名:Powdertester PT-R)。将筛的振幅设定为1.0mm,使筛振动30秒后,测定残留在筛上的调色剂的质量,将其作为凝聚的调色剂的质量。
将该凝聚的调色剂的质量变为0.5g以下的最高温度作为耐热温度。
4-6.耐久性试验
将调色剂放入市售的打印机,在N/N环境下放置一昼夜后,以1%的印刷密度进行连续印刷,每1000张测定印刷密度和灰雾。通过麦克贝斯式反射型图像浓度测定机对全黑打印的用纸测定印刷密度。
灰雾如下进行测定。进行全白打印,中途使上述打印机终止,使显影后的感光体上的非图像部分的调色剂附着在胶带上。将该胶带粘贴在新的打印用纸上,与上述“4-4.常温常湿(N/N)环境下的灰雾测定”同样地测定色相。作为基准试样,将未使用的胶带粘贴在该打印用纸上,同样地测定色相,由测定试样与基准试样的色相算出色差ΔE求出灰雾值。
耐久性试验以能够维持下述画质的连续印刷张数为15000张为止进行试验,该画质为进行全白打印时的灰雾值为3以下。试验结果中,>15000(张)表示即使连续打印15000张,也满足上述基准。
4-7.吹气带电量
在温度23℃、湿度50%RH的常温常湿(N/N)环境下,称量9.5g的载体(Powdertech.制,商品名:EF80B2、Mn-Mg-Sr系软铁氧体,平均粒径为80μm,粒度分布为50~100μm)和0.5g的调色剂,放入容积为30mL的玻璃制容器,以150转/分钟使其旋转30分钟,使调色剂摩擦带电。通过吹气计(Toshiba Chemical Corporation制,商品名:TB-200),以氮气为1kg/cm2的压力对得到的载体与调色剂颗粒进行吹气,测定调色剂的吹气带电量。
实施例1~7和比较例1~7的品红调色剂的测定和评价结果与各调色剂组成一起示于表1。
另外,在下述表1中,“PR48∶3”表示C.I.颜料红48∶3、“PR57∶1”表示C.I.颜料红57∶1、“PR122”表示C.I.颜料红122、“PV19”表示C.I.颜料紫19、“SV59”表示C.I.溶剂紫59、“PR146”表示C.I.颜料红146。此外,在下述表1中,“表面处理(份)”意为松香酸金属盐相对于100份的表面处理后的品红颜料A的含量(份)。
[表1]
Figure BDA0002976655430000251
上述表1中,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评价结果的星号(*)意为由于没有发生悬浮聚合反应,所以不能得到着色树脂颗粒,未进行调色剂评价。此外,在上述表1中,比较例3和比较例4的评价结果的符号
Figure BDA0002976655430000261
意为由于粗大颗粒的量过多,所以未进行除粗粉量评价以外的调色剂评价。
5.调色剂评价的总结
比较例1的品红调色剂为并用表面未处理的C.I.颜料红48∶3和C.I.颜料红122的调色剂。在比较例1中,由于没有发生悬浮聚合反应,所以未得到着色树脂颗粒。因此,可知在使用表面未处理的C.I.颜料红48∶3的情况下,着色树脂颗粒的制作变得困难。
比较例2的品红调色剂为并用品红颜料X(表面处理后的C.I.颜料红57∶1)与C.I.颜料红122的调色剂。在比较例2中,由于没有发生悬浮聚合反应,所以未得到着色树脂颗粒。因此,可知在使用表面处理后的C.I.颜料红57∶1的情况下,着色树脂颗粒的制作变得困难。
比较例3的品红调色剂为并用品红颜料Y(表面处理后且上述表面处理量为10.0份的C.I.颜料红48∶3)与C.I.颜料红122的调色剂。在比较例3中,粗大颗粒的量过多,为10.5%。因此,可知即使为表面处理后的C.I.颜料红48∶3,在上述表面处理量为10.0份以上的情况下,也会生成粗大颗粒。
比较例4的品红调色剂为相对于100份的粘结树脂使用6.0份的品红颜料A1的调色剂。在比较例4中,粗大颗粒的量多达12.3%。因此,可知即使为品红颜料A1,在其添加量为6.0质量份以上的情况下,也会生成粗大颗粒。
比较例5的品红调色剂为仅将C.I.颜料红122与C.I.颜料紫19的混晶用作品红着色剂的调色剂。比较例5的最低定影温度高达150℃、N/N环境下的灰雾评价为B、耐久性试验的结果少至8000张、吹气带电量低至64.4μC/g。比较例5的最低定影温度是在这次评价的调色剂中最高的。此外,比较例5的N/N环境下的灰雾评价是在这次评价的调色剂中最低的。此外,比较例5的耐久性试验的结果是在这次评价的调色剂中最少的。进而,比较例5的吹气带电量是在这次调色剂评价中最小的。因此,可知在仅使用上述混晶的情况下,由于调色剂的带电量不充分,所以容易产生灰雾,进而印刷耐久性和低温定影性差。
比较例6和7的品红调色剂为将C.I.溶剂紫59与C.I.颜料红146组合用作品红着色剂的调色剂。比较例6和7的饱和度(C*)低至60.3以下、耐热温度低至54℃以下。因此,可知在将C.I.溶剂紫59与C.I.颜料红146组合使用的情况下,饱和度(C*)低,保存性差。
此外,对比比较例6与比较例7,在多包含1.0份的C.I.颜料红146的比较例7中,饱和度(C*)进一步低至58.5,耐热温度进一步低至53℃。因此,可知在C.I.溶剂紫59与C.I.颜料红146的组合中,C.I.颜料红146的比例越高,饱和度(C*)越低,保存性越差。
另一方面,实施例1~7的品红调色剂包含作为品红颜料A1、品红颜料A2或品红颜料A3(均为表面处理后且上述表面处理的量为5.0份的C.I.颜料红48∶3)的品红颜料A,该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份的粘结树脂为3.0~4.8份。
实施例1~7的调色剂控制为粗粉量为0.9%以下、即使使用C.I.颜料红48∶3粗大颗粒也少、调色剂颗粒变成期望的粒径。此外,即使在实施例1~7的调色剂的供给调色剂量(M/A量)少至0.25~0.32mg/cm2的情况下,任一种的图像密度也都为1.01以上,饱和度(C*)也都高达64.8以上。此外,实施例1~7的调色剂的最低定影温度为145℃以下,且耐热温度都为55℃以上,低温定影性与保存性都优异。进而,实施例1~7的调色剂的吹气带电量高至70.1μC/g以上,由于发挥充分的带电性,所以N/N环境下的灰雾评价也高,由于耐久性试验的结果为13000张以上,所以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
其中,实施例5、6的品红调色剂由于使用了酸值为0.66~0.69mg/KOH的低酸值品红颜料A,所以粗分量显著减少至0.2%以下,即使使用C.I.颜料红48∶3,粗大颗粒也极少。
因此,在实施例1~7的品红调色剂中,包含用松香酸金属盐对上述由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品红颜料A作为品红着色剂,上述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粘结树脂为1~5质量份,100质量份的上述品红颜料A中包含1~7质量份上述松香酸金属盐,上述的品红调色剂的粗大颗粒少,因而即使调色剂量少也比以往呈现更鲜明的色彩且反射密度高、低温定影性与耐热保存性之间平衡优异,进而具有优异的印刷耐久性。

Claims (5)

1.一种品红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粘结树脂和品红着色剂,
作为所述品红着色剂,包含用松香酸金属盐对由下述式(1)表示的颜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品红颜料A,
所述品红颜料A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粘结树脂为1~5质量份,
100质量份的所述品红颜料A中包含1~7质量份的所述松香酸金属盐,
Figure FDA0002976655420000011
式(1)中,Me表示二价的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红调色剂,其中,所述品红颜料A的酸值为2.4mg/KOH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品红调色剂,其还含有C.I.颜料紫19作为所述品红着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品红调色剂,其还含有C.I.颜料红122作为所述品红着色剂。
5.一种品红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品红调色剂的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制备包含聚合性单体和所述品红着色剂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工序;
将所述聚合性单体组合物分散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水系介质中的工序;以及
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将所述聚合性单体组合物供给至聚合反应,由此形成着色树脂颗粒的工序。
CN201980060318.XA 2018-09-28 2019-09-13 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7034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5241 2018-09-28
JP2018-185241 2018-09-28
PCT/JP2019/036136 WO2020066700A1 (ja) 2018-09-28 2019-09-13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3452A true CN112703452A (zh) 2021-04-23

Family

ID=69952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0318.XA Pending CN112703452A (zh) 2018-09-28 2019-09-13 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50396A1 (zh)
JP (1) JP7314948B2 (zh)
CN (1) CN112703452A (zh)
WO (1) WO202006670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547A (zh) * 2002-02-15 2003-08-27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用着色组合物及图像记录剂
CN1834795A (zh) * 2005-03-16 2006-09-20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方法
JP2007155926A (ja) * 2005-12-01 2007-06-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用マゼンタトナー、静電潜像現像用一成分現像剤、静電潜像現像用二成分現像剤、画像形成用マゼンタ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0185907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品红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WO2011105243A1 (ja) * 2010-02-26 2011-09-0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マゼンタトナー
JP2013140238A (ja) * 2011-12-29 2013-07-18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6566280A (zh) * 2015-10-09 2017-04-19 Dic株式会社 被覆颜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05904T3 (de) * 1996-09-02 2009-08-27 Canon K.K. Magenta-Toner zur Entwicklung elektrostatischer Bild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3919540B2 (ja) * 2002-01-16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乾式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21473A (ja) * 2005-10-26 2007-05-17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US7465348B1 (en) * 2007-06-07 2008-12-16 Xerox Corporation Nanosized particles of monoazo laked pigment
JP5455672B2 (ja) * 2010-01-21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5122536A1 (ja) * 2014-02-17 2017-03-30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イエロートナー
JP2018173558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マゼンタトナ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547A (zh) * 2002-02-15 2003-08-27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用着色组合物及图像记录剂
CN1834795A (zh) * 2005-03-16 2006-09-20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方法
JP2007155926A (ja) * 2005-12-01 2007-06-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用マゼンタトナー、静電潜像現像用一成分現像剤、静電潜像現像用二成分現像剤、画像形成用マゼンタ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0185907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品红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的制法、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WO2011105243A1 (ja) * 2010-02-26 2011-09-0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マゼンタトナー
JP2013140238A (ja) * 2011-12-29 2013-07-18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6566280A (zh) * 2015-10-09 2017-04-19 Dic株式会社 被覆颜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66700A1 (ja) 2021-08-30
JP7314948B2 (ja) 2023-07-26
WO2020066700A1 (ja) 2020-04-02
US20220050396A1 (en)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6981B (zh) 品红调色剂
JP5549579B2 (ja) シアントナー
CN107533309B (zh) 黄色调色剂
CN109478029B (zh) 品红调色剂
US9964884B1 (en) Yellow toner
JP4867499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743929B2 (ja) イエロ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12703452A (zh) 品红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30363B (zh) 黄色调色剂
JP2007322687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10832407B (zh) 品红调色剂
CN111566568B (zh) 黄色调色剂
CN115113498B (zh) 黄色调色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