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5918A -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5918A
CN112695918A CN202011546098.2A CN202011546098A CN112695918A CN 112695918 A CN112695918 A CN 112695918A CN 202011546098 A CN202011546098 A CN 202011546098A CN 112695918 A CN112695918 A CN 112695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all body
wall
slo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60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5918B (zh
Inventor
崔成山
张木祥
刘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 Feng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enghao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enghao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enghao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60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5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5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5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5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5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结构的领域,其包括第一外墙体和与第一外墙体相邻的第二外墙体,第一外墙体靠近第二外墙体的侧面预制有多个凸块,第二外墙体靠近凸块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凸块插接于凹槽内,凸块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插杆,第二外墙体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与凹槽连通,第一插杆与第一插槽插接适配,第一插杆与第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插杆运动的锁止件,凹槽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使凹槽与凸块连接紧密的密封件。本申请将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组合拼接,具有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施工的方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到混凝土的浇筑,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由人工来完成,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同时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大影响,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的现场施工生产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场浇筑的墙体,存在有施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外墙体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包括第一外墙体和与所述第一外墙体相邻的第二外墙体,所述第一外墙体靠近所述第二外墙体的侧面预制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外墙体靠近所述凸块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凸块插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块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二外墙体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插杆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适配,所述第一插杆与所述第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插杆运动的锁止件,所述凹槽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使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连接紧密的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外墙体以竖直状态安装至地面,向靠近第一外墙体的方向移动第二外墙体,直至第一外墙体的凸块插接至第二外墙体的凹槽内,在密封件的作用下,增加凸块与凹槽之间的连接强度,此时第一插杆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插接至第一插槽内,在锁止件额度作用下,完成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的拼接安装,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杆的外周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所述凸块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壁沿其径向贯穿开设有推槽,所述第二插杆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与所述推槽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槽的侧壁限制第一插杆沿第一滑槽的运动,使第一插杆稳定位于第一滑槽内,便于工作人员驱动凸块插接至凹槽内,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凹槽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内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滑移适配,所述推块侧面贯穿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穿设有弹性橡胶条,所述弹性橡胶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槽的两个相对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橡胶条的弹性驱动推块沿连接槽运动,直至推块插接至推槽内,并推动第二插杆的半球弧面,直至第二插杆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一插杆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插接至第一插槽内,此时第一插杆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插槽内,完成凸块在凹槽内的锁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槽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推块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与限位槽限制推块的运动方向,有效提高推块插接至推槽内的精准度。
可选的,所述锁止件设置为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外墙体内,且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一插槽连通,所述第二插杆与所述第二插槽插接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槽与第二插槽对齐后,第二插杆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二滑槽插接至第二插槽内,此时第二插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滑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插槽内,完成第一插杆在第一插槽内的锁止。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直槽,所述第一直槽与所述推槽连通,所述第二插杆的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槽内,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直槽,所述第二插杆的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槽内,所述第一直槽与所述第二直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直槽与第二直槽对第二插杆的运动提供导向,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凸块远离所述第一外墙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的斜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外墙体的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斜块便于推动推块完全退回至连接槽内,省时省力。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设置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墙体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橡胶垫紧贴在凹槽的内壁,移动紧固螺栓穿过固定环与凹槽内壁螺纹连接,完成橡胶垫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墙体与所述第二外墙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垫对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之间做防水处理,方便快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准备:将预制的第一外墙体与预制的第二外墙体分别运送吊装场地,同时将橡胶垫、固定环、紧固螺栓以及第一插杆运送至安装现场;
S2、安装橡胶垫:将固定环周侧涂设胶水,并将固定环放置于橡胶垫的通孔内,等待胶水完全凝固后,移动橡胶垫紧贴在凹槽的内壁,移动紧固螺栓穿过固定环与凹槽内壁螺纹连接,完成橡胶垫的安装;
S3、安装第一插杆:在等待S2中胶水凝固的同时,工作人员推动第二插杆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内,移动第一插杆并将第二插杆与第一直槽对齐,将第一插杆插接至第一滑槽内,此时第二插杆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二滑槽运动,直至第二插杆的端部与推槽的内壁抵接,限制第一插槽的运动,完成第一插杆的安装;
S4、开始吊装:工作人员利用起重机吊起第一外墙体,并将第一外墙体以竖直状态安装至地面,同时用另一台起重机吊起第二外墙体,并向靠近第一外墙体的方向移动第二外墙体,直至第一外墙体的凸块插接至第二外墙体的凹槽内,凸块带动斜块推动推块完全退回至连接槽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直至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的侧面抵接并挤压防水垫,此时连接槽与推槽对齐,弹性橡胶条复位,驱动推块插接至推槽,并推动第二插杆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一插杆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插接至第一插槽内,第二滑槽与第二插槽对齐,第二插杆沿第二滑槽插接至第二插槽内,限制第二插杆的旋转,同时第一插杆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插槽内,限制凸块沿凹槽的运动,完成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的拼接安装。
S5、安装结束:对现场剩余的材料进行清理,便于下次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组合拼接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第一外墙体以竖直状态安装至地面,向靠近第一外墙体的方向移动第二外墙体,直至第一外墙体的凸块插接至第二外墙体的凹槽内,凸块带动斜块推动推块完全退回至连接槽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直至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的侧面抵接并挤压防水垫,此时连接槽与推槽对齐,弹性橡胶条复位,驱动推块插接至推槽,并推动第二插杆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一插杆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插接至第一插槽内,第二滑槽与第二插槽对齐,第二插杆沿第二滑槽插接至第二插槽内,完成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的拼接安装;
2.将第一外墙体与第二外墙体组合拼接,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后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后视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外墙体;11、凸块;111、第一滑槽;112、第一插杆;1121、第二滑槽;1122、第二插杆;113、第一直槽;114、斜块;115、防水垫;2、第二外墙体;21、凹槽;221、第一插槽;222、第二插槽;223、连接槽;224、推块;225、固定槽;226、推槽;227、弹性橡胶条;228、限位槽;229、限位块;230、第二直槽;231、橡胶垫;2311、通孔;2312、固定环;2313、紧固螺栓;3、气孔;4、气管;5、无叶风扇出风框;6、封板;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参照图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包括预制的第一外墙体1以及预制的第二外墙体2。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增加第一外墙体1以及第二外墙体2两侧之间的气体交换,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侧面均贯穿预留有多个气孔3,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内均预埋有气管4,气管4与气孔3连通,气管4汇集至风管内,风管的出风口内通过螺栓安装有风扇,风管于风扇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百叶窗,利用风扇为气管4与风管内的气体流动提供动力,利用百叶窗防止控制风管与外界连通的通道,便于在不使用时直接关闭百叶窗。
参照图2和图3,同时在百叶窗与风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离网,利用隔离网对穿过百叶窗的杂质进行阻挡,降低杂质进入风管内的概率,防止杂质堵塞风管,为风管的正常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参照图3和图4,为了增强气体流通性,气孔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无叶风扇出风框5,无叶风扇出风框5的进风口与气管4连通,且一半的无叶风扇出风框5的吹风方向与另一半无叶风扇出风框5的吹风向方向相背,有效增加非寒冷天气的室内室外的气体交换效率。
参照图3和图4,为了便于在寒冷的冬天闭合气孔3,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靠近室内的侧面于气孔3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封板6,封板6之间通过连杆7联动,工作人员驱动连杆7带动整排封板6绕转轴旋转,控制气孔3的关闭,为室内保留暖气,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在气候温和的春秋季节,用户可以开启百叶窗,启动风扇,向室外吹风,风扇将室外的空气向风管内吹入,进入无叶风扇出风框5内,最终形成一股不间断的空气流,比普通风扇产生的风更平稳,不同风向的无叶风扇出风框5,增加室内室外的空气交换效率。
在不需要空气交换时,用户驱动连杆7带动封板6闭合气孔3,同时关闭百叶窗和风扇,便于对室内进行制热或制冷操作。
同时,由于无叶风扇出风框5内没有扇叶旋转,使用安全系数高,没有危险性,也便于直接使用抹布对无叶风扇出风框5的内壁进行清理,为空气的交换干净卫生提供有效保障。
参照图5和图6,为了便于将预制的第一外墙体1与预制的第二外墙体2拼接,第一外墙体1靠近第二外墙体2的侧面预制有多个凸块11,第二外墙体2靠近凸块1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凸块11插接适配的凹槽21;凸块11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插杆112,第二外墙体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第一插杆112插接适配的第一插槽221。
参照图5和图6,为了便于先将第一插杆112锁定在凸块11的第一滑槽111内,第一插杆112的外周侧倾斜向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121,第二滑槽112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1122,凸块11于第一滑槽111内壁沿其径向贯穿开设有推槽226,第二滑槽1121的开口朝向推槽226,第二插杆1122远离第二滑槽1121的一端与推槽226的内壁抵接,利用推槽226的侧壁限制第一插杆112沿第一滑槽111的运动,同时为了便于安装第一插杆112,第一滑槽111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直槽113,第一直槽113与推槽226连通,第二插杆112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半球,半球滑动连接于第一直槽113内,利用第一直槽113为第二插杆1122的运动提供导向。
安装第一插杆112时,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移动第一插杆112并将第二插杆1122与第一直槽113对齐,将第一插杆112插接至第一滑槽111内,此时第二插杆1122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二滑槽1121运动,直至第二插杆1122的半球弧面与推槽226的内壁抵接,完成第一插杆112的安装。
工作人员驱动凸块11插接至凹槽21内后,为了便于推动第二插杆1122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凹槽2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连接槽223,两个连接槽223相对开设,连接槽223内滑动连接有推块224,推块224与滑移适配,推块224侧面贯穿开设有固定槽225,固定槽225穿设有弹性橡胶条227,弹性橡胶条227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槽223的两个相对内壁固定连接,利用弹性橡胶条227的弹性驱动推块224沿连接槽223运动,直至推块224插接至推槽226内,并推动第二插杆1122的半球弧面,直至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此时第一插杆112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111插接至第一插槽221内,此时第一插杆112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11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插槽221内,同时推块224的一端位于连接槽223内,另一端位于推槽226内,作为双重保险,完成凸块11在凹槽21内的锁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5和图6,为了便于在移动凸块11时,驱动推块224退回至连接槽223内,凸块11远离第一外墙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块114,斜块114呈三角形,斜块114的两个斜面均朝向远离第一外墙体1的方向,斜块114分别推动两侧的推块224退回至两侧的连接槽223内,同时在连接槽223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28,限位槽228的两端均闭合,限位槽228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29,限位块229与限位槽228的横截面均为“T”字型,限位块229与推块224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利用限位块229与限位槽228限制推块224的运动方向,有效提高推块224插接至推槽226内的精准度。
参照图5和图6,为了使第一插杆112在第一插槽221内连接稳固,第一插槽221内壁设置有锁止件,锁止件为开设于第一插槽221内壁第二插槽222,且第二插槽222与第一插槽221连通,第二插杆1122与第二插槽222插接适配,为了提高第二插杆1122插接至第二插槽222内的精准度,第二插槽222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直槽230,第二插杆1122的半球滑动连接于第二直槽230内,且第一直槽113与第二直槽230连通对齐,推块224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后,第二插杆1122的半球沿第一直槽113滑动于第二直槽230内,直至第一插杆112与第一插槽221的底壁抵接,此时第二滑槽1121与第二插槽222对齐,第二插杆1122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二滑槽1121插接至第二插槽222内,此时第二插杆1122的一端位于第二滑槽1121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插槽222内,完成第一插杆112在第一插槽221内的锁止。
参照图5和图6,为了增加凸块11与凹槽2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凹槽21内壁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为橡胶垫231,橡胶垫231侧面贯穿开设有通孔2311,通孔2311内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固定环2312,固定环2312内穿设有紧固螺栓2313,紧固螺栓2313穿过固定环2312的一端与第二外墙体2螺纹连接,移动橡胶垫231紧贴在凹槽21的内壁,移动紧固螺栓2313穿过固定环2312与凹槽21内壁螺纹连接,完成橡胶垫231的安装,凸块11插接至凹槽21内后,挤压橡胶垫231使橡胶垫231产生形变,使凸块11与凹槽21之间连接紧密。
参照图5和图6,为了增加第一外墙体1与第一外墙体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垫115,利用防水垫115对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之间做防水处理,方便快捷。
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在拼接时,两侧的气管4互相卡接,完成气管4之间的连接,便于气体流通,方便快捷。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一外墙体1以竖直状态安装至地面,向靠近第一外墙体1的方向移动第二外墙体2,直至第一外墙体1的凸块11插接至第二外墙体2的凹槽21内,凸块11带动斜块114推动推块224完全退回至连接槽223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227,直至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侧面抵接并挤压防水垫115,此时连接槽223与推槽226对齐,弹性橡胶条227复位,驱动推块224插接至推槽226,并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此时第一插杆11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111插接至第一插槽221内,第二滑槽1121与第二插槽222对齐,第二插杆1122沿第二滑槽1121插接至第二插槽222内,完成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拼接安装。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准备:将预制的第一外墙体1与预制的第二外墙体2分别运送吊装场地,同时将橡胶垫231、固定环2312、紧固螺栓2313以及第一插杆112运送至安装现场;
S2、安装橡胶垫231:将固定环2312周侧涂设胶水,并将固定环2312放置于橡胶垫231的通孔2311内,等待胶水完全凝固后,移动橡胶垫231紧贴在凹槽21的内壁,移动紧固螺栓2313穿过固定环2312与凹槽21内壁螺纹连接,完成橡胶垫231的安装;
S3、安装第一插杆112:在等待S2中胶水凝固的同时,工作人员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移动第一插杆112并将第二插杆1122与第一直槽113对齐,将第一插杆112插接至第一滑槽111内,此时第二插杆1122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二滑槽1121运动,直至第二插杆1122的端部与推槽226的内壁抵接,限制第一插槽221的运动,完成第一插杆112的安装;
S4、开始吊装:工作人员利用起重机吊起第一外墙体1,并将第一外墙体1以竖直状态安装至地面,同时用另一台起重机吊起第二外墙体2,并向靠近第一外墙体1的方向移动第二外墙体2,直至第一外墙体1的凸块11插接至第二外墙体2的凹槽21内,凸块11带动斜块114推动推块224完全退回至连接槽223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227,直至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侧面抵接并挤压防水垫115,此时连接槽223与推槽226对齐,弹性橡胶条227复位,驱动推块224插接至推槽226,并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此时第一插杆11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111插接至第一插槽221内,第二滑槽1121与第二插槽222对齐,第二插杆1122沿第二滑槽1121插接至第二插槽222内,限制第二插杆1122的旋转,同时第一插杆112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11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插槽221内,限制凸块11沿凹槽21的运动,完成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拼接安装。
S5、安装结束:对现场剩余的材料进行清理,便于下次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墙体(1)和与所述第一外墙体(1)相邻的第二外墙体(2),所述第一外墙体(1)靠近所述第二外墙体(2)的侧面预制有多个凸块(11),所述第二外墙体(2)靠近所述凸块(1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凹槽(21),所述凸块(11)插接于所述凹槽(21)内,所述凸块(11)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一滑槽(1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插杆(112),所述第二外墙体(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221),所述第一插槽(221)与所述凹槽(21)连通,所述第一插杆(112)与所述第一插槽(221)插接适配,所述第一插杆(112)与所述第二外墙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插杆(112)运动的锁止件,所述凹槽(21)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使所述凹槽(21)与所述凸块(11)连接紧密的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112)的外周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121),所述第二滑槽(1121)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滑槽(112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1122),所述凸块(11)于所述第一滑槽(111)内壁沿其径向贯穿开设有推槽(226),所述第二插杆(1122)远离所述第二滑槽(1121)的一端与所述推槽(226)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壁开设有连接槽(223),所述连接槽(223)内滑动连接有推块(224),所述推块(224)与所述推槽(226)滑移适配,所述推块(224)侧面贯穿开设有固定槽(225),所述固定槽(225)穿设有弹性橡胶条(227),所述弹性橡胶条(22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槽(223)的两个相对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23)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28),所述限位槽(228)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29),所述限位块(229)与所述推块(224)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设置为第二插槽(222),所述第二插槽(222)开设于所述第二外墙体(2)内,且第二插槽(222)与所述第一插槽(221)连通,所述第二插杆(1122)与所述第二插槽(222)插接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1)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直槽(113),所述第一直槽(113)与所述推槽(226)连通,所述第二插杆(1122)的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槽(113)内,所述第二插槽(222)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直槽(230),所述第二插杆(1122)的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槽(230)内,所述第一直槽(113)与所述第二直槽(23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远离所述第一外墙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块(114),所述斜块(114)的斜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外墙体(1)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为橡胶垫(231),所述橡胶垫(231)侧面开设有通孔(2311),所述通孔(231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312),所述固定环(2312)内穿设有紧固螺栓(2313),所述紧固螺栓(2313)穿过所述固定环(2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墙体(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墙体(1)与所述第二外墙体(2)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垫(115)。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准备:将预制的第一外墙体(1)与预制的第二外墙体(2)分别运送吊装场地,同时将橡胶垫(231)、固定环(2312)、紧固螺栓(2313)以及第一插杆(112)运送至安装现场;
S2、安装橡胶垫(231):将固定环(2312)周侧涂设胶水,并将固定环(2312)放置于橡胶垫(231)的通孔(2311)内,等待胶水完全凝固后,移动橡胶垫(231)紧贴在凹槽(21)的内壁,移动紧固螺栓(2313)穿过固定环(2312)与凹槽(21)内壁螺纹连接,完成橡胶垫(231)的安装;
S3、安装第一插杆(112):在等待S2中胶水凝固的同时,工作人员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移动第一插杆(112)并将第二插杆(1122)与第一直槽(113)对齐,将第一插杆(112)插接至第一滑槽(111)内,此时第二插杆(1122)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二滑槽(1121)运动,直至第二插杆(1122)的端部与推槽(226)的内壁抵接,限制第一插槽(221)的运动,完成第一插杆(112)的安装;
S4、开始吊装:工作人员利用起重机吊起第一外墙体(1),并将第一外墙体(1)以竖直状态安装至地面,同时用另一台起重机吊起第二外墙体(2),并向靠近第一外墙体(1)的方向移动第二外墙体(2),直至第一外墙体(1)的凸块(11)插接至第二外墙体(2)的凹槽(21)内,凸块(11)带动斜块(114)推动推块(224)完全退回至连接槽(223)内,并拉伸弹性橡胶条(227),直至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侧面抵接并挤压防水垫(115),此时连接槽(223)与推槽(226)对齐,弹性橡胶条(227)复位,驱动推块(224)插接至推槽(226),并推动第二插杆(1122)完全退回至第二滑槽(1121)内,此时第一插杆(11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沿第一滑槽(111)插接至第一插槽(221)内,第二滑槽(1121)与第二插槽(222)对齐,第二插杆(1122)沿第二滑槽(1121)插接至第二插槽(222)内,限制第二插杆(1122)的旋转,同时第一插杆(112)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11)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插槽(221)内,限制凸块(11)沿凹槽(21)的运动,完成第一外墙体(1)与第二外墙体(2)的拼接安装;
S5、安装结束:对现场剩余的材料进行清理,便于下次使用。
CN202011546098.2A 2020-12-23 2020-12-23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695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6098.2A CN112695918B (zh) 2020-12-23 2020-12-23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6098.2A CN112695918B (zh) 2020-12-23 2020-12-23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5918A true CN112695918A (zh) 2021-04-23
CN112695918B CN112695918B (zh) 2022-01-25

Family

ID=7550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6098.2A Active CN112695918B (zh) 2020-12-23 2020-12-23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59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0010A (zh) * 2021-08-06 2021-10-22 深圳市德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绿色建筑及施工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28320D0 (en) * 1986-11-27 1986-12-31 Collis H G Walling construction of cavity panel boards
CH691736A5 (de) * 1996-12-03 2001-09-28 Werkstaette Liechtblick Haltevorrichtung vorgehängter Wandverkleidungsplatten.
KR20140136111A (ko) * 2013-05-20 2014-11-28 홍종국 건축용 pc벽체구조물
CN206888229U (zh) * 2017-06-23 2018-01-16 魏勇 一种连接严密的金属幕墙保温板
CN210342337U (zh) * 2019-07-17 2020-04-17 杭州林润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墙体
CN210482649U (zh) * 2019-08-01 2020-05-08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墙体
CN210562820U (zh) * 2019-07-18 2020-05-19 深圳市上源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可便捷组装的巡展墙
CN210827824U (zh) * 2019-08-10 2020-06-23 湖北正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体的连接结构
CN111335506A (zh) * 2020-04-03 2020-06-26 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式装配式墙体以及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1396920U (zh) * 2019-09-16 2020-09-01 赵志祥 一种适用于节能建筑的外围护墙
CN211948933U (zh) * 2020-04-09 2020-11-17 张猛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装配式建筑墙板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28320D0 (en) * 1986-11-27 1986-12-31 Collis H G Walling construction of cavity panel boards
CH691736A5 (de) * 1996-12-03 2001-09-28 Werkstaette Liechtblick Haltevorrichtung vorgehängter Wandverkleidungsplatten.
KR20140136111A (ko) * 2013-05-20 2014-11-28 홍종국 건축용 pc벽체구조물
CN206888229U (zh) * 2017-06-23 2018-01-16 魏勇 一种连接严密的金属幕墙保温板
CN210342337U (zh) * 2019-07-17 2020-04-17 杭州林润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墙体
CN210562820U (zh) * 2019-07-18 2020-05-19 深圳市上源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可便捷组装的巡展墙
CN210482649U (zh) * 2019-08-01 2020-05-08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墙体
CN210827824U (zh) * 2019-08-10 2020-06-23 湖北正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体的连接结构
CN211396920U (zh) * 2019-09-16 2020-09-01 赵志祥 一种适用于节能建筑的外围护墙
CN111335506A (zh) * 2020-04-03 2020-06-26 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式装配式墙体以及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1948933U (zh) * 2020-04-09 2020-11-17 张猛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装配式建筑墙板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0010A (zh) * 2021-08-06 2021-10-22 深圳市德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绿色建筑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5918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8258B (zh) 大跨度半球形钢筋混凝土穹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17118342A1 (zh) 一种节能房及节能幕墙、装饰墙、粉刷墙
CN102995660B (zh) 多功能拱形组合预应力城市地下管廊及其制备工艺
CN112695918B (zh) 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05557A (zh) 清水混凝土外墙模板施工方法
CN110987308A (zh) 用于建筑外窗、幕墙的现场淋水检测设备
CN201003223Y (zh) 适用于大空间双曲面天花吊顶的三角形骨架单元
CN203256772U (zh) 多功能拱形组合预应力城市地下管廊
CN205557561U (zh) 预应力对加系列多仓选用式地下管廊
CN115613746A (zh) 一种绿色建筑幕墙智能拼装方法
CN209855819U (zh) 一种用于防止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
CN201695548U (zh) 一种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大板
CN212715400U (zh) 一种工民建伸缩缝的防水结构
CN207829225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预制钢管剪力墙连接结构
CN205557580U (zh) 预应力对加拼装中仓分隔式地下管廊
CN220644907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雨篷结构
CN205742489U (zh) 一体式的排水系统装置
CN113006270B (zh) 一种悬挑阳台施工方法
CN211572518U (zh) 一种折叠式爬升脚手架
CN213038435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用后浇带封闭装置
CN216239691U (zh) 一种具有防坠落功能的脚手架防护围栏
CN212562595U (zh) 一种外脚手架防砸棚
CN221031055U (zh) 一种节能型屋面排气管免穿防水被动排气结构
CN21308655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防水橡胶带伸缩装置
CN115434292B (zh) 高水头电站充压式水封现场拆装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8

Address after: Rooms 1-2034, Building 4, Fengjing Shopping Mall, No. 9135 Zhufeng Road,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NX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59, Hannan Avenue,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90

Patentee before: HUBEI ZHENGHAO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8

Address after: 518000 Blue Lake Rose Garden 17-C0310, Central C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 F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s 1-2034, Building 4, Fengjing Shopping Mall, No. 9135 Zhufeng Road,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NX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