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4126A -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4126A
CN112694126A CN201911004324.1A CN201911004324A CN112694126A CN 112694126 A CN112694126 A CN 112694126A CN 201911004324 A CN201911004324 A CN 201911004324A CN 112694126 A CN112694126 A CN 112694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ybdenum disulfide
molybdenum
specific surface
sample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43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4126B (zh
Inventor
王峰
张超锋
高著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10043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4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4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4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4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4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将含钼和含硫的前驱物按照Mo:S=1:4~1:60的原子比例分散到同一溶液中,随后将该溶液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在140~220℃的条件下,反应6~48h,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随后得到的将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按照Ni:Mo=1:1000~1:20的原子比例分散于甲酸镍的水溶液中,随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在120~200℃的条件下处理3~48h,离心洗涤得到的固体即为高分散镍修饰的二硫化钼。该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在催化、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硫化钼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二维平面材料在催化,电化学,电子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升二硫化钼的催化性质,除了采用化学或者机械剥离技术,把体相的二硫化钼材料剥离成为单层或者多层的纳米片从而暴露出更多的活性边棱结构,通过引入阳离子的方法使得材料出现更多的缺陷位,同时引入活性更高的双金属硫簇也是一类重要的二硫化钼改性方法。工业上MMoSx(M=Ni,Cu)催化剂作为重要的加氢催化剂,其制备改性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工业上制备MMoSx催化剂通常是首先将含Mo和Ni/Co元素的盐分散浸渍到高比表的载体上,随后通过高温空气被烧,移除转化其它元素,留下镍钼/钴钼的混合氧化物,随后在高温氮气气氛下通过含硫的硫化试剂,将先前得到的含钼的混合氧化物转化为镍钼/钴钼混合硫化物。然而,通常该类材料的中Ni/Co金属易于团聚不能很好地分散于二硫化钼材料中(Adv.Mater.2006,18(19),2561-2564.),引入的金属离子也不能很好的进入二硫化钼的晶格并不能起到很好地改变二硫化钼材料结构的目的,或者催化剂中更为有效的生成活性更高的双金属硫簇化合物。
发明内容
不同于传统的通过焙烧方法向二硫化钼材料中引入金属元素的方法,本专利的材料设计思路是,首先合成具有高活性的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利用该类材料在催化甲酸分解过程中,会在其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氢的特点(Chin.J.Catal.,2016,37(9),1569-1577),引入掺杂金属盐,利用水热合成条件下,活性的氢的还原性,将掺杂金属定向、高分散地还原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材料。
材料结构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因此,此类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可能在催化,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将含钼和含硫的前驱物按照Mo:S=1:4~1:60的原子比例分散到同一溶液中,随后将该溶液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在140~220℃的条件下,反应6~48h,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随后得到的将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按照Ni:Mo=1:1000~1:20的原子比例分散于甲酸镍的水溶液中,随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在120~200℃的条件下,惰性气氛下,处理3~48h,离心洗涤得到的固体即为高分散镍修饰的二硫化钼。
在第一步利用含钼前驱物与含有硫前驱物水热反应合成制备二硫化钼的过程中:含钼前驱物可以是MoO3,MoO2和MoOx(2<x<3)的混合价态钼氧化物,钼酸铵(包含正钼酸铵,仲钼酸铵,二钼酸铵和四钼酸铵),MoCl5、MoO2Cl2、MoOCl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考虑到成本及效果,MoO3,钼酸铵中正钼酸铵、仲钼酸铵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是更加的选择。含硫前驱物可以是硫化铵、硫化钠、硫化钾、硫代乙酰胺、二硫代乙二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考虑到效果,硫代乙酰胺、二硫代乙二酰胺的效果更佳。
水热合成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水溶液中Mo元素的浓度为0.01~1mol/L,钼前驱物与含有硫前驱物中钼硫摩尔比例为Mo:S=1:4~1:60。水热合成制备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的反应温度为140~220℃,反应时间为6~48h。
将第一步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的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分散于水溶液中,按照Ni:Mo=1:1000~1:20的摩尔比例,加入甲酸镍。控制甲酸镍的浓度在0.01~5mmol/L。随后将含有二硫化钼的甲酸镍溶液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置换反应釜内气体为氮气气氛,在120~200℃的条件下处理3~48h,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的固体即为高分散镍修饰的二硫化钼。
该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在催化、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制备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的实施例8一组带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MoS2(MoN-12-180-24)-B)与商业购买的MoS2材料的NH3-TPD表征;
备注:NH3表征分子可以吸附在配位不饱和的Mo中心附近,400℃氩气焙烧处理可以使上述MoS2材料发生结构重整,使得材料中的配位不饱和Mo中心减少。
图2.制备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材料的实施例6一组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Ni-MoS2(MoN-12-180-24)-B-(40-170-12)的电镜照片(A-B)以及EDX图片(C-E,C中亮点为Mo原子与S原子,D中亮点为Mo原子,E中亮点为Ni原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给出几个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制备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
实施例1.
使用MoO3(3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硫代乙酰胺(21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7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O-7-170-36)-A。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95m2/g。
实施例2.
使用MoO3(3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二硫代乙二酰胺(15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7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O-10-170-36)-B。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80m2/g。
实施例3.
使用MoO3(3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硫代乙酰胺(30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80℃下水热合成24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O-10-180-24)-A。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85m2/g。
实施例4.
使用MoO3(3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二硫代乙二酰胺(30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70℃下水热合成24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O-20-170-24)-B。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90m2/g。
实施例5.
使用仲钼酸铵(1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硫代乙酰胺(35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7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N-5-170-36)-A。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6m2/g。
实施例6.
使用仲钼酸铵(1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硫代乙酰胺(70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20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N-10-200-36)-A。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69m2/g。
实施例7.
使用仲钼酸铵(1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二硫代乙二酰胺(21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7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N-6-170-36)-B。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5m2/g。
实施例8.
使用仲钼酸铵(1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二硫代乙二酰胺(42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80℃下水热合成24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N-12-180-24)-B。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80m2/g。
实施例9.
使用正钼酸铵((NH4)2MoO4,1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二硫代乙二酰胺(15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9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ZN-30-190-36)-B。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65m2/g。
实施例10.
使用MoO3正钼酸铵((NH4)2MoO4,1mmol)为钼的前驱物,加入硫代乙酰胺(15mmol),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混合物体积为20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80℃下水热合成36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MoS2(MoZN-15-180-36)-A。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95m2/g。
备注:MoS(MoXX-AA-BBB-CC)-Y中MoXX代表在第一步合成MoS2材料中不同的Mo前驱物,Y代表不同的S前驱物,AA代表颜原料中S:Mo的原子比,BBB代表水热合成的温度,CC代表水热合成的时间。
制备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材料
以上述实施例8中的MoS2(MoN-12-180-24)-B为例合成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材料(从图2,EDX图片中可知Ni元素高度分散于MoS2材料表面),但本发明不限于基于上述实施例8中MoS2材料的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1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50℃下水热合成12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100-150-12)。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8m2/g。
实施例2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01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40℃下水热合成12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1000-140-12)。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7m2/g。
实施例3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05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60℃下水热合成24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200-160-24)。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3m2/g。
实施例4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5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50℃下水热合成12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O-10-170-36)-B-(20-150-12)。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9m2/g。
实施例5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025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40℃下水热合成24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400-140-24)。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80m2/g。
实施例6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25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70℃下水热合成12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40-170-12)。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3m2/g。
实施例7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2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80℃下水热合成12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50-180-12)。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1m2/g。
实施例8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04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80℃下水热合成20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250-180-20)。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4m2/g。
实施例9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4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200℃下水热合成12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25-200-12)。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6m2/g。
实施例10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04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90℃下水热合成20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250-190-20)。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2m2/g。
实施例11
将MoS2(MoN-12-180-24)-B材料1.6g分散于200mL离子水中(按照MoS2计算,有10mmol Mo元素),加入0.025mmol甲酸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随后转入300mL合成釜,使用氮气置换合成釜内部气体,密闭合成釜,再在130℃下水热合成48h。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到的样品,100℃下真空干燥,得到该样品,编号为Ni-MoS2(MoN-12-180-24)-B-(400-130-48)。使用Micromeritics ASAP 2010物理吸附仪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测试前将样品在110℃下真空处理3h以上,使真空度达到10-6torr左右,再在液氮温度下(-196℃)下进行测试,比表面积采用BET方程计算。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明该材料比表面为74m2/g。备注:MoS(MoXX-AA-BBB-CC)-Y-(DDD-EEE-FF)中MoXX代表在第一步合成MoS2材料中不同的Mo前驱物,Y代表不同的S前驱物,AA代表颜原料中S:Mo的原子比,BBB代表水热合成的温度,CC代表水热合成的时间。DDD代表第二步Ni修饰MoS2合成原料中Mo:Ni的原子比例,EEE代表制备Ni修饰MoS2材料的合成温度,FF则代表合成的时间。

Claims (6)

1.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通过将含钼和含硫的前驱物按照Mo:S=1:4~1:60的原子比例分散到同一溶液中,随后将该溶液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在140~220℃的条件下,反应6~48h,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
随后得到的将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按照Ni:Mo=1:1000~1:20的原子比例分散于甲酸镍的水溶液中,随后将该混合物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在120~200℃的条件下,惰性气氛下,处理3~48h,离心洗涤得到的固体即为高分散镍修饰的二硫化钼。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利用含钼前驱物与含有硫前驱物水热反应合成制备二硫化钼的过程中:
含钼前驱物可以是MoO3,MoO2和MoOx(2<x<3)的混合价态钼氧化物,钼酸铵(包含正钼酸铵,仲钼酸铵,二钼酸铵和四钼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MoCl5、MoO2Cl2、MoOCl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含硫前驱物可以是硫化铵、硫化钠、硫化钾、硫代乙酰胺、二硫代乙二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合成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水溶液中Mo元素的浓度为0.01~1mol/L,钼前驱物与含有硫前驱物中钼硫摩尔比例为Mo:S=1:4~1:60,优选摩尔比例为Mo:S=1:4~10:5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合成制备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的反应温度为140~220℃,反应时间为6~48h。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步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的具有配位不饱和Mo中心的二硫化钼材料分散于水溶液中,按照Ni:Mo=1:1000~1:20,优选比例为Ni:Mo=1:500~1:40的摩尔比例,加入甲酸镍;控制甲酸镍的浓度在0.01~5mmol/L,优选浓度为0.01~0.5mmol/L。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二硫化钼的甲酸镍溶液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置换反应釜内气体为氮气气氛,在120~200℃的条件下处理3~48h,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的固体即为高分散镍修饰的二硫化钼。
CN201911004324.1A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94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4324.1A CN112694126B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4324.1A CN112694126B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4126A true CN112694126A (zh) 2021-04-23
CN112694126B CN112694126B (zh) 2021-09-14

Family

ID=7550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4324.1A Active CN112694126B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41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230A (zh) * 2021-06-21 2021-09-07 华侨大学 一种孤立钴原子掺杂单层或少层MoS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7101598A (zh) * 2023-10-24 2023-11-24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钼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506A (zh) * 2014-05-08 2014-07-16 湘潭大学 一种高加氢脱氧活性的双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8076A (zh) * 2016-07-27 2016-12-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负载镍的氧掺杂二硫化钼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381481A (zh) * 2016-09-18 2017-02-08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金属掺杂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08652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金属阳离子掺杂二硫化钼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和应用
CN106607062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氧掺杂二硫化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4131A (zh) * 2018-08-29 2019-01-11 厦门大学 镍/钴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花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KR20190036271A (ko) * 2017-09-27 2019-04-04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포러스 카본 쉘을 포함하는 다중 층 코어-쉘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코어-쉘 나노입자
CN110064412A (zh) * 2019-06-04 2019-07-30 合肥师范学院 镍掺杂二硫化钼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506A (zh) * 2014-05-08 2014-07-16 湘潭大学 一种高加氢脱氧活性的双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8652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金属阳离子掺杂二硫化钼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和应用
CN106607062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氧掺杂二硫化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8076A (zh) * 2016-07-27 2016-12-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负载镍的氧掺杂二硫化钼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381481A (zh) * 2016-09-18 2017-02-08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金属掺杂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
KR20190036271A (ko) * 2017-09-27 2019-04-04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포러스 카본 쉘을 포함하는 다중 층 코어-쉘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코어-쉘 나노입자
CN109174131A (zh) * 2018-08-29 2019-01-11 厦门大学 镍/钴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花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0064412A (zh) * 2019-06-04 2019-07-30 合肥师范学院 镍掺杂二硫化钼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VEENKUMAR RAJENDHRAN ET AL.: "Enhancing of the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bricant oils using Ni-promoted MoS2 nanosheets as nano-additives",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
XIAO-JUN LV ET AL.: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by nickel promoted molybdenum sulfide microspheres catalysts", 《RSC ADVANCE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230A (zh) * 2021-06-21 2021-09-07 华侨大学 一种孤立钴原子掺杂单层或少层MoS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7101598A (zh) * 2023-10-24 2023-11-24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钼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7101598B (zh) * 2023-10-24 2024-03-1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钼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4126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748B (zh) 包含贵金属的多金属氧酸盐和相应金属簇
Garcia-Aguilar et al. Evolution of the PVP–Pd surface interaction in nanoparticle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formic acid decomposition
Kurashige et al. Atomic-level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of heteroatom doping of the cocatalyst on water-splitting activity in AuPd or AuPt alloy cluster-loaded BaLa4Ti4O15
Cruz et al. Copper,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copper complexe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BA-15 as catalysts in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in aqueous phase
Bambagioni et al. Single-site and nanosized Fe–Co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CN112694126B (zh) 一种高分散镍修饰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Fu et al.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regular hexagon-shaped SnS2 nanoplates and their enhanced visible-light-driven H2 production activity
Ko et al. Ordered mesoporous tungsten carbide nanoplates as non-Pt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US10454114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stable, active and mass-producible Pt3Ni catalysts through preferential co etching
CN110639567B (zh) 一种碳负载磷化二钌纳米团簇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715726B2 (ja) 実質的に面心立方構造を有するルテニウム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722469A (zh) 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Cobalt lactate complex as a hole cocatalyst for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 2 production activity over CdS nanorods
Garcia et al. Dynamics of Pd dopant atoms inside Au nanoclusters during catalytic CO oxidation
Tang et al. Rational design of ordered Pd–Pb nanocubes as highly active, selective and durable catalysts for solvent-free benzyl alcohol oxidation
Sun et al. CO 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using single-atom catalyst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choring strategies: a review
US20230067623A1 (en) Synthesis of atomically dispersed m-n-c catalysts via selective metalation
Mahdavi-Shakib et al. Au/TiO2-catalyzed benzyl alcohol oxidation on morphologically precise anatase nanoparticles
CN110446550A (zh) 包含贵金属和后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酸盐及其金属簇
Yadav et al. Modulating the structure an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vity of 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es through ligand exchange onto colloidal Au nanoparticles
Wang et al. Isolated palladium atoms dispersed on silicoaluminophosphate-31 (SAPO-31) for the semi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WO2019109212A1 (zh) 一种金属呈原子级分散的金属-氮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083309B (zh) 一种高效催化甘油氧化制备甘油酸的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Rayati et al. A manganese (iii) Schiff base complex immobilized on silica-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showing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 sulfide and alkene oxidation
JP2019052116A (ja) 含窒素多環式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