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0972A -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0972A
CN112690972A CN202011573140.XA CN202011573140A CN112690972A CN 112690972 A CN112690972 A CN 112690972A CN 202011573140 A CN202011573140 A CN 202011573140A CN 112690972 A CN112690972 A CN 112690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turnover
block
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31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5731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0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0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09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包括医护病床本体,医护病床本体上设有主支撑板,主支撑板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远离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翻身床板,翻身床板上铺设有增高垫,翻身床板上开凿有翻转槽,翻转槽内设有翻转机构,翻身床板上依次开凿有调换孔洞和支撑槽,调换孔洞内设有调换机构,支撑槽内设有支撑缓冲机构。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术后患者辅助翻身装置的相应机构设置,使患者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翻身,并且在翻身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伤口处造成伤害,从而使患者不会因为长期卧床而造成身体不适,进而增加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病房中,部分患者因为刚做完外科手术,通常处于长期卧床状态,而长期卧床后,容易导致下肢的血液循环慢,静脉回流不通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形成褥疮,并且由于手术的创伤,会引起缝线异物感染,所以患者需要适当的进行翻身,另外长期躺卧的病患会感觉肌肉疲劳酸痛,舒适性较差,容易降低患者的恢复速度。
由于患者自身不能自主进行翻身,则需要医护人员以及看护家属进行帮助,而对缺乏自主行动能力的患者进行手动翻身操作时,患者不能自主用力来配合医护人员及看护家属进行翻身,会增加医护人员和看护家属的劳动强度,并且现有辅助翻身工具的实际使用的灵活性较低,在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时,容易对患者的伤口处造成二次伤害,从而降低患者恢复速度。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外壳术后患者缺乏一种便携式翻身装置,导致患者在医护或家属帮助下进行翻身时,容易对患者的伤口处造成二次伤害,从而减缓患者恢复速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包括医护病床本体,所述医护病床本体上设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上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远离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翻身床板,所述翻身床板上铺设有增高垫,所述翻身床板上开凿有翻转槽,所述翻转槽内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身床板上依次开凿有调换孔洞和支撑槽,所述调换孔洞内设有调换机构,所述支撑槽内设有支撑缓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主支撑轴,主支撑轴用于插设在主连接轴套内,使主连接轴套可以围绕主支撑轴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可以被活塞杆推动然后通过主连接轴套围绕主支撑轴进行旋转,所述主支撑轴上套设有主连接轴套,用于连接翻转板,然后再翻转板在被推动时,可以围绕主支撑轴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一边翘起,所述主连接轴套上连接有翻转板,用于带动患者进行旋转,从而使患者一边翘起,然后便于进行翻身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板上开凿有翻转滑槽,为滑动块和滑动板的滑动提供空间,从而使滑动块在滑动的同时可以推动翻转板进行旋转,达到带动患者翘起的目的,所述翻转滑槽内设有滑动块,用于支撑副支撑轴,并且在副支撑轴受到推力时,可以在翻转滑槽带动副支撑轴在翻转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副支撑轴,用于支撑副连接轴套,并且可以带动副连接轴套进行滑动,所述副支撑轴上套设有副连接轴套,用于将副支撑轴和活塞杆联系起来,从而使活塞杆向上伸出时可以推动翻转板向上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副连接轴套上连接有活塞杆,用于推动副连接轴套,从而为翻转板的翘起提供动力,所述活塞杆远离副连接轴套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气缸,用于控制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从而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副连接轴套的一侧设有滑动板用于支撑翻转伸缩杆和翻转弹簧,并且对滑动块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滑动块在翻转滑槽内滑动一定距离后不能再继续滑动,从而控制翻转板翘起的高度,所述滑动板与翻转板之间连接有翻转伸缩杆,用于推动滑动板,对滑动块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使滑动块不会因为活塞杆的推动而损坏,所述翻转伸缩杆上套设有翻转弹簧,用于为翻转伸缩杆推动滑动板提供动力,使滑动板在挤压翻转伸缩杆时,翻转弹簧也会被压缩,从而产生反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调换机构包括调换支撑板,用于支撑副电推杆,使副电推杆在伸出与缩回时不会出现晃动和掉落的情况,从而增加副电推杆的使用寿命,所述调换支撑板内开凿有调换滑槽,用于为主电推杆的伸出与缩回提供空间,从而使主电推杆可以带动副电推杆上升与下降,所述调换滑槽内设有连接滑块,用于连接和支撑副电推杆,使连接滑块可以带动副电推杆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滑块与调换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主电推杆,用于带动连接滑块的上升与下降,从而带动副电推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块与调换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调换伸缩杆,用于支撑连接滑块,使主电推杆在缩回时不会快速掉落,从而造成副电推杆的损坏,所述调换伸缩杆上套设有调换弹簧,用于为调换伸缩杆推动连接滑块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块远离调换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副电推杆,用于带动卡合块的伸出与缩回,从而使卡合块可以移出和移进调换孔洞内,所述副电推杆远离连接滑块的一端连接有与调换孔洞相匹配的卡合块,用于卡合在调换孔洞内,减少翻身床板的缺口,从而增加患者平躺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板上设有调换气缸,用于控制卡合阻挡块的升高与下降,所述调换气缸远离主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与调换孔洞相匹配的卡合阻挡块,用于卡合在调换孔洞内,起到阻挡患者滑动的效果,从而使翻转板转动后可以带动患者一边翘起,便于患者的翻身操作,所述主支撑板内安装有接收芯片,所述接收芯片与活塞气缸、主电推杆、副电推杆和调换气缸电性连接。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操作时,工作人员将增高垫抽出,使患者平躺在翻身床板上,并且将患者移动到翻转槽上方,然后启动活塞气缸,活塞气缸控制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推动副连接轴套向上移动,副连接轴套通过副支撑轴推动滑动块在翻转滑槽内进行滑动;
S2.滑动块在翻转滑槽内滑动上升时会推动翻转板进行旋转,翻转板带动主连接轴套围绕主支撑轴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推动着患者旋转上升,并且在翻转板旋转上升时,滑动块会推动滑动板在翻转滑槽内滑动,滑动板会挤压翻转伸缩杆和翻转弹簧,而翻转弹簧被压缩时会产生反弹力,从而对滑动块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滑动块不会移动太快而造成部分机构的损坏;
S3.当翻转板旋转一定角度后,控制箱会先控制主电推杆缩回,主电推杆下降时会使连接滑块降落,连接滑块会带动副电推杆下降,副电推杆带动卡合块移动,从而使卡合块移出调换孔洞内,因为调换伸缩杆支撑着连接滑块,且调换弹簧被压缩时会产生反弹力,减缓连接滑块的下落速度,对连接滑块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副电推杆不会损坏,当卡合块移出调换孔洞内时,控制箱会控制副电推杆缩回,从而带动卡合块移动,使卡合块不再遮挡住调换孔洞;
S4.当卡合块移开后,调换气缸会开始工作,调换气缸会推动卡合阻挡块上升,使卡合阻挡块移动到调换孔洞内,并且卡合阻挡块会伸出一定高度,从而起到阻挡患者下滑的效果;
S5.卡合阻挡块移动到调换孔洞内后,翻转板会继续带着患者进行旋转,当翻转板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支撑缓冲机构会被触发,从而起到支撑患者的效果,支撑缓冲机构被触发后调换气缸会带动卡合阻挡块缩回,在卡合阻挡块缩回时,患者会因为没有阻挡物,而倾倒在支撑缓冲机构上,并且支撑缓冲机构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患者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S6.当患者翻身完毕后,控制箱会控制主电推杆和副电推杆伸出,从而将卡合块继续卡合在调换孔洞内,然后活塞气缸会控制活塞杆缩回,从而通过滑动块和副连接轴套带动翻转板进行回转,最后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将增高垫铺设在患者身下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术后患者辅助翻身装置的相应机构设置,使患者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翻身,并且在翻身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伤口处造成伤害,从而使患者不会因为长期卧床而造成身体不适,进而增加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支撑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调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更换支撑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的部分正视剖面图。
图中:1.医护病床本体、101.主支撑板、102.控制箱、103.翻身床板、104.增高垫、105.翻转槽、106.调换孔洞、107.支撑槽、2.翻转机构、201.主支撑轴、202.主连接轴套、203.翻转板、204.翻转滑槽、205.滑动块、206.副支撑轴、207.副连接轴套、208.活塞杆、209.活塞气缸、210.滑动板、211.翻转伸缩杆、212.翻转弹簧、3.调换机构、301.调换支撑板、302.调换滑槽、303.连接滑块、304.主电推杆、305.调换伸缩杆、306.调换弹簧、307.副电推杆、308.卡合块、309.调换气缸、310.卡合阻挡块、4.支撑缓冲机构、401.固定块、402.缓冲气囊、403.缓冲伸缩杆、404.缓冲弹簧、405.轻质固定块、406.气泵、407.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参图1-图10所示,包括医护病床本体1,医护病床本体1上设有主支撑板101,用于支撑控制箱102、活塞气缸209、调换气缸309和气泵406,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主支撑板101上设有控制箱102,用于控制活塞气缸209和调换气缸309的伸出与缩回和控制气泵406为缓冲气囊402的供气,控制箱102远离主支撑板101的一侧设有翻身床板103,用于支撑患者平躺,从而便于进行翻身操作,翻身床板103上铺设有增高垫104,用于在翻转完毕后铺设在患者下方,从而增加患者平躺的舒适度,翻身床板103上开凿有翻转槽105,用于翻转板203的旋转,从而使患者一边可以翘起,翻转槽105内设有翻转机构2,用于带动患者一边翘起一定高度,从而便于进行翻身,翻身床板103上依次开凿有调换孔洞106和支撑槽107,调换孔洞106内设有调换机构3,用于将卡合阻挡块310插入调换孔洞106内,从而使倾斜的患者不会滑落,支撑槽107内设有支撑缓冲机构4,用于支撑翻身完的患者,从而使患者不宜直接掉落到翻身床板103上。
其中,支撑缓冲机构4包括固定块401,用于固定缓冲气囊402,使缓冲气囊402不会脱落,固定块401上连接有缓冲气囊402,利用缓冲气囊402充气膨胀,对患者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使患者不会直接掉落到翻身床板103上,缓冲气囊402远离固定块401的一端设有轻质固定块405,用于支撑和固定缓冲伸缩杆403,使缓冲伸缩杆403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固定块401与轻质固定块405之间连接有缓冲伸缩杆403,用于拉动轻质固定块405,从而拉动缓冲气囊402,使缓冲气囊402充气后,中间为凹处,从而便于支撑患者,缓冲伸缩杆40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404,用于为缓冲伸缩杆403推动轻质固定块405提供动力,主支撑板101上设有气泵406,用于为缓冲气囊402提供气体,从而使缓冲气囊402进行膨胀,气泵406上连接有输气管407,用于输送气体,从而使气泵406产出的气体可以输送到缓冲气囊402内,输气管407远离气泵406的一端与缓冲气囊402相连接。
参图4-图5所示,翻转机构2包括主支撑轴201,主支撑轴201用于插设在主连接轴套202内,使主连接轴套202可以围绕主支撑轴201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203可以被活塞杆208推动然后通过主连接轴套202围绕主支撑轴201进行旋转,主支撑轴201上套设有主连接轴套202,用于连接翻转板203,然后再翻转板203在被推动时,可以围绕主支撑轴201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203一边翘起,主连接轴套202上连接有翻转板203,用于带动患者进行旋转,从而使患者一边翘起,然后便于进行翻身操作,翻转板203上开凿有翻转滑槽204,为滑动块205和滑动板210的滑动提供空间,从而使滑动块205在滑动的同时可以推动翻转板203进行旋转,达到带动患者翘起的目的,翻转滑槽204内设有滑动块205,用于支撑副支撑轴206,并且在副支撑轴206受到推力时,可以在翻转滑槽204带动副支撑轴206在翻转滑槽204内进行滑动,滑动块205上设有副支撑轴206,用于支撑副连接轴套207,并且可以带动副连接轴套207进行滑动,副支撑轴206上套设有副连接轴套207,用于将副支撑轴206和活塞杆208联系起来,从而使活塞杆208向上伸出时可以推动翻转板203向上翘起。
参图4-图6所示,副连接轴套207上连接有活塞杆208,用于推动副连接轴套207,从而为翻转板203的翘起提供动力,活塞杆208远离副连接轴套207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气缸209,用于控制活塞杆208的伸出与缩回,从而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副连接轴套207的一侧设有滑动板210用于支撑翻转伸缩杆211和翻转弹簧212,并且对滑动块205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滑动块205在翻转滑槽204内滑动一定距离后不能再继续滑动,从而控制翻转板203翘起的高度,滑动板210与翻转板203之间连接有翻转伸缩杆211,用于推动滑动板210,对滑动块205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使滑动块205不会因为活塞杆208的推动而损坏,翻转伸缩杆211上套设有翻转弹簧212,用于为翻转伸缩杆211推动滑动板210提供动力,使滑动板210在挤压翻转伸缩杆211时,翻转弹簧212也会被压缩,从而产生反弹力。
参图7-图9所示,调换机构3包括调换支撑板301,用于支撑副电推杆307,使副电推杆307在伸出与缩回时不会出现晃动和掉落的情况,从而增加副电推杆307的使用寿命,调换支撑板301内开凿有调换滑槽302,用于为主电推杆304的伸出与缩回提供空间,从而使主电推杆304可以带动副电推杆307上升与下降,调换滑槽302内设有连接滑块303,用于连接和支撑副电推杆307,使连接滑块303可以带动副电推杆307进行移动,连接滑块303与调换支撑板301之间安装有主电推杆304,用于带动连接滑块303的上升与下降,从而带动副电推杆307移动,连接滑块303与调换支撑板301之间连接有调换伸缩杆305,用于支撑连接滑块303,使主电推杆304在缩回时不会快速掉落,从而造成副电推杆307的损坏,调换伸缩杆305上套设有调换弹簧306,用于为调换伸缩杆305推动连接滑块303提供动力。
参图7-图9所示,连接滑块303远离调换支撑板301的一端连接有副电推杆307,用于带动卡合块308的伸出与缩回,从而使卡合块308可以移出和移进调换孔洞106内,副电推杆307远离连接滑块303的一端连接有与调换孔洞106相匹配的卡合块308,用于卡合在调换孔洞106内,减少翻身床板103的缺口,从而增加患者平躺的舒适度,主支撑板101上设有调换气缸309,用于控制卡合阻挡块310的升高与下降,调换气缸309远离主支撑板101的一端连接有与调换孔洞106相匹配的卡合阻挡块310,用于卡合在调换孔洞106内,起到阻挡患者滑动的效果,从而使翻转板203转动后可以带动患者一边翘起,便于患者的翻身操作,主支撑板101内安装有接收芯片,接收芯片与活塞气缸209、主电推杆304、副电推杆307和调换气缸309电性连接,便于控制箱102控制,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操作时,工作人员将增高垫104抽出,使患者平躺在翻身床板103上,并且将患者移动到翻转槽105上方,然后启动活塞气缸209,活塞气缸209控制活塞杆208伸出,活塞杆208推动副连接轴套207向上移动,副连接轴套207通过副支撑轴206推动滑动块205在翻转滑槽204内进行滑动;
S2.滑动块205在翻转滑槽204内滑动上升时会推动翻转板203进行旋转,翻转板203带动主连接轴套202围绕主支撑轴201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203推动着患者旋转上升,并且在翻转板203旋转上升时,滑动块205会推动滑动板210在翻转滑槽204内滑动,滑动板210会挤压翻转伸缩杆211和翻转弹簧212,而翻转弹簧212被压缩时会产生反弹力,从而对滑动块205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滑动块205不会移动太快而造成部分机构的损坏;
S3.当翻转板203旋转一定角度后,控制箱102会先控制主电推杆304缩回,主电推杆304下降时会使连接滑块303降落,连接滑块303会带动副电推杆307下降,副电推杆307带动卡合块308移动,从而使卡合块308移出调换孔洞106内,因为调换伸缩杆305支撑着连接滑块303,且调换弹簧306被压缩时会产生反弹力,减缓连接滑块303的下落速度,对连接滑块30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副电推杆307不会损坏,当卡合块308移出调换孔洞106内时,控制箱102会控制副电推杆307缩回,从而带动卡合块308移动,使卡合块308不再遮挡住调换孔洞106;
S4.当卡合块308移开后,调换气缸309会开始工作,调换气缸309会推动卡合阻挡块310上升,使卡合阻挡块310移动到调换孔洞106内,并且卡合阻挡块310会伸出一定高度,从而起到阻挡患者下滑的效果;
S5.卡合阻挡块310移动到调换孔洞106内后,翻转板203会继续带着患者进行旋转,当翻转板203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支撑缓冲机构4会被触发,从而起到支撑患者的效果,支撑缓冲机构4被触发后调换气缸309会带动卡合阻挡块310缩回,在卡合阻挡块310缩回时,患者会因为没有阻挡物,而倾倒在支撑缓冲机构4上,并且支撑缓冲机构4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患者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S6.当患者翻身完毕后,控制箱102会控制主电推杆304和副电推杆307伸出,从而将卡合块308继续卡合在调换孔洞106内,然后活塞气缸209会控制活塞杆208缩回,从而通过滑动块205和副连接轴套207带动翻转板203进行回转,最后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将增高垫104铺设在患者身下即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术后患者辅助翻身装置的相应机构设置,使患者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翻身,并且在翻身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伤口处造成伤害,从而使患者不会因为长期卧床而造成身体不适,进而增加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包括医护病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护病床本体(1)上设有主支撑板(101),所述主支撑板(101)上设有控制箱(102),所述控制箱(102)远离主支撑板(101)的一侧设有翻身床板(103),所述翻身床板(103)上铺设有增高垫(104),所述翻身床板(103)上开凿有翻转槽(105),所述翻转槽(105)内设有翻转机构(2),所述翻身床板(103)上依次开凿有调换孔洞(106)和支撑槽(107),所述调换孔洞(106)内设有调换机构(3),所述支撑槽(107)内设有支撑缓冲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主支撑轴(201),所述主支撑轴(201)上套设有主连接轴套(202),所述主连接轴套(202)上连接有翻转板(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203)上开凿有翻转滑槽(204),所述翻转滑槽(204)内设有滑动块(205),所述滑动块(205)上设有副支撑轴(206),所述副支撑轴(206)上套设有副连接轴套(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接轴套(207)上连接有活塞杆(208),所述活塞杆(208)远离副连接轴套(207)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气缸(20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接轴套(207)的一侧设有滑动板(210),所述滑动板(210)与翻转板(203)之间连接有翻转伸缩杆(211),所述翻转伸缩杆(211)上套设有翻转弹簧(2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换机构(3)包括调换支撑板(301),所述调换支撑板(301)内开凿有调换滑槽(302),所述调换滑槽(302)内设有连接滑块(303),所述连接滑块(303)与调换支撑板(301)之间安装有主电推杆(3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块(303)与调换支撑板(301)之间连接有调换伸缩杆(305),所述调换伸缩杆(305)上套设有调换弹簧(30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块(303)远离调换支撑板(301)的一端连接有副电推杆(307),所述副电推杆(307)远离连接滑块(303)的一端连接有与调换孔洞(106)相匹配的卡合块(30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01)上设有调换气缸(309),所述调换气缸(309)远离主支撑板(101)的一端连接有与调换孔洞(106)相匹配的卡合阻挡块(310),所述主支撑板(101)内安装有接收芯片,所述接收芯片与活塞气缸(209)、主电推杆(304)、副电推杆(307)和调换气缸(309)电性连接。
10.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操作时,工作人员将增高垫(104)抽出,使患者平躺在翻身床板(103)上,并且将患者移动到翻转槽(105)上方,然后启动活塞气缸(209),活塞气缸(209)控制活塞杆(208)伸出,活塞杆(208)推动副连接轴套(207)向上移动,副连接轴套(207)通过副支撑轴(206)推动滑动块(205)在翻转滑槽(204)内进行滑动;
S2.滑动块(205)在翻转滑槽(204)内滑动上升时会推动翻转板(203)进行旋转,翻转板(203)带动主连接轴套(202)围绕主支撑轴(201)进行旋转,从而使翻转板(203)推动着患者旋转上升,并且在翻转板(203)旋转上升时,滑动块(205)会推动滑动板(210)在翻转滑槽(204)内滑动,滑动板(210)会挤压翻转伸缩杆(211)和翻转弹簧(212),而翻转弹簧(212)被压缩时会产生反弹力,从而对滑动块(205)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滑动块(205)不会移动太快而造成部分机构的损坏;
S3.当翻转板(203)旋转一定角度后,控制箱(102)会先控制主电推杆(304)缩回,主电推杆(304)下降时会使连接滑块(303)降落,连接滑块(303)会带动副电推杆(307)下降,副电推杆(307)带动卡合块(308)移动,从而使卡合块(308)移出调换孔洞(106)内,因为调换伸缩杆(305)支撑着连接滑块(303),且调换弹簧(306)被压缩时会产生反弹力,减缓连接滑块(303)的下落速度,对连接滑块(30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副电推杆(307)不会损坏,当卡合块(308)移出调换孔洞(106)内时,控制箱(102)会控制副电推杆(307)缩回,从而带动卡合块(308)移动,使卡合块(308)不再遮挡住调换孔洞(106);
S4.当卡合块(308)移开后,调换气缸(309)会开始工作,调换气缸(309)会推动卡合阻挡块(310)上升,使卡合阻挡块(310)移动到调换孔洞(106)内,并且卡合阻挡块(310)会伸出一定高度,从而起到阻挡患者下滑的效果;
S5.卡合阻挡块(310)移动到调换孔洞(106)内后,翻转板(203)会继续带着患者进行旋转,当翻转板(203)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支撑缓冲机构(4)会被触发,从而起到支撑患者的效果,支撑缓冲机构(4)被触发后调换气缸(309)会带动卡合阻挡块(310)缩回,在卡合阻挡块(310)缩回时,患者会因为没有阻挡物,而倾倒在支撑缓冲机构(4)上,并且支撑缓冲机构(4)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患者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S6.当患者翻身完毕后,控制箱(102)会控制主电推杆(304)和副电推杆(307)伸出,从而将卡合块(308)继续卡合在调换孔洞(106)内,然后活塞气缸(209)会控制活塞杆(208)缩回,从而通过滑动块(205)和副连接轴套(207)带动翻转板(203)进行回转,最后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将增高垫(104)铺设在患者身下即可。
CN202011573140.X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2690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3140.XA CN11269097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3140.XA CN11269097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0972A true CN112690972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1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3140.XA Withdrawn CN11269097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097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9000350U1 (de) * 2009-01-13 2009-03-12 Mühle, Werner Seitenlagerungsbett
CN207996270U (zh) * 2017-03-24 2018-10-23 杨嘉雄 翻身床
CN208017683U (zh) * 2017-04-24 2018-10-30 马涛 一种翻身移动床
CN109730858A (zh) * 2018-12-20 2019-05-10 刘晓云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09107893U (zh) * 2018-10-24 2019-07-16 吴永娥 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翻身器
CN209827335U (zh) * 2018-12-17 2019-12-24 陆萍 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翻身器
CN111249091A (zh) * 2020-02-17 2020-06-09 钟易民 一种可帮助病人翻身的智能辅助病床
CN211049931U (zh) * 2019-09-24 2020-07-21 辛书丰 家用康复翻身床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9000350U1 (de) * 2009-01-13 2009-03-12 Mühle, Werner Seitenlagerungsbett
CN207996270U (zh) * 2017-03-24 2018-10-23 杨嘉雄 翻身床
CN208017683U (zh) * 2017-04-24 2018-10-30 马涛 一种翻身移动床
CN209107893U (zh) * 2018-10-24 2019-07-16 吴永娥 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翻身器
CN209827335U (zh) * 2018-12-17 2019-12-24 陆萍 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翻身器
CN109730858A (zh) * 2018-12-20 2019-05-10 刘晓云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11049931U (zh) * 2019-09-24 2020-07-21 辛书丰 家用康复翻身床
CN111249091A (zh) * 2020-02-17 2020-06-09 钟易民 一种可帮助病人翻身的智能辅助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1144B2 (en) Power-controlled be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s thereof
CN102327166B (zh) 多功能医用床
CN210872745U (zh) 一种手术床升降装置
CN209645332U (zh) 自动产床
CN108852679B (zh) 脊柱科多功能病号床
CN112690972A (zh)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19579A (zh) 一种多功能侧翻医用床
CN209899950U (zh) 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
CN202143681U (zh) 多功能医用床
CN212699399U (zh) 多功能重症监护室护理床
CN211658235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手术牵拉装置
CN210728066U (zh) 一种可控多角度护理病床
CN104688476B (zh) 一种分娩床传动方法及电动分娩床
CN211797545U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床
CN214435181U (zh) 一种防静脉血栓的手术床
CN215994679U (zh) 一种医疗用便于调节的手术床
CN220898993U (zh) 一种机械翻身防侧滑的护理床
CN216168397U (zh) 一种外科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CN216061163U (zh) 一种可翻转式多功能手术床
CN213526255U (zh) 一种心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CN213373265U (zh) 一种icu病房用下肢抬高装置
CN213851652U (zh) 一种骨外科治疗辅助器
CN219847199U (zh) 一种具有下肢抬高的骨科专用床
CN21930720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护板的新型护理床
CN214180900U (zh) 一种骨科肿瘤临床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